高考化学能力测试步步高基础训练9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6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6基础训练26 电离平衡(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训练点包括: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1.(2001年全国高考题)在含有酚酞的0.1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A.变蓝色B.C.变浅D.2.A.c(H+)=c(HS-)+2c(S2-)B.c(H+)=c(HS-)+c(S2-)C.2c(S2-)=c(H+)D.c(S2-)=c(HS-)3.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4Cl,24 mol K2SO4的营养液。
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A.2,64,24B.48,2,24C.32,50,12D.16,50,244.在浓度均为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若)分别为a、b、c(mol·L-1)测得其中c(NH+4A.a=b=cB.c>a>bC.b>a>cD.a>c>b5.A.1 mol·L-1的甲酸溶液的c(H+)约为0.01 mol·L-1B.C.10 mL 1 mol·L-1甲酸恰好与10 mL 1 mol·L-1NaOHD.在相同条6.用水稀释0.1 mol·L-1A.c(OH-)/c(NH3·H2OB.c(NH3·H2O)/c(OH-C.c(H+)和c(OH-D.OH-7.A.CH3COOH H++CH3COO-B.KHSO4K++H++SO-24C.Al(OH)3Al3++3OH-D.NaH2PO4Na++H2PO-48.当溶液中HS-+H2O S2-+H3O+达到平衡时,欲使c(S2-)增大,应加入A.Cu2+B.CO-23C.H2OD.HCl9.在RNH2·H2O RNH++OH-形成的平衡中,要使RNH2·H2O的电离程度及3c(OH-A.通入HClB.加少量NaOHC. D.升温二、非选择题(共55分)10.(12分)用实验确定某酸HA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 mol·L-1的溶液100 mL;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A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 mL;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释为100 mL;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1.doc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1基础训练21 氮和磷(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氮气的分子结构及其化学性质;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的有关性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1.(2001年全国高考题)有一种磷的结构式是有关它的下列A.它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是P2O5B.C.D.它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2.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NO与O2反应生成NO2D.由NH3制碳铵和尿素3.A.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其水化物化学式为HRO3或H3RO4B.非金属性:磷>砷,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PH3>AsH3C.D.所形成的氢化物中BiH34.A.B.PH3的稳定性大于NH3C.PH3的还原性大于NH3D.氮气的化学性质比磷活泼5.新电灯泡A.Cu2OB.Fe2O3C.红磷D.铜粉6.A.物理变化B.C.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7.在两密闭容器中分别盛有31 g白磷和1 mol氧气,控制条件使其发生反应,容器甲:P4+5O2===P4O10,容器乙:P4+3O2===P4O6,经充分反应后,两容器中分别所得的P4O10和PO6A.5∶4B.4∶5C.4∶3D.3∶58.将(NH4)2CO3加热全部气化后,将气体先通过Na2O2,固体质量增加x g,再通过浓H2SO4,溶液质量增加y g;若先通过浓H2SO4,溶液增重z g,再通过Na2O2,固体质量增加w g,则x、y、z、w的质量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x>y>z>wB.w>z>y>xC.y=z>x=wD.z>y>x>w9.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支容积为15 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在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内的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通入O2的体积为A.3.75 mLB.7.5 mLC.8.75 mLD.10.5 mL10.A.8NH3+3Br2===6NH4Br+N2B.2NH3+H2S===(NH4)2SC.2NH3+2Na===2NaNH2+H2D.NH3+NaH===NaNH2+H211.A.红磷用于制造安全火柴、农药和燃烧弹B.C.D.P2O5溶于热水生成磷酸,溶于冷水生成偏磷酸12.A.B.加热使NH3C.D.将空气通过加热的镁粉13.把等质量的镁分别放在下列气体中完全燃烧:①纯O2中,②空气中,③CO2中,④Cl2中,⑤N2中,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m5,其由大到小的关系正确的是A.①②③⑤④B.C.④③②①⑤D.14.①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②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化为红磷③少量白磷保存于水中④红磷可升华,且转化为白磷时属化学变化⑤白磷和红磷都可溶于CS2A.①②③B.C.①③④D.15.为了测知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可以根据它的质量增加来确定。
高考化学能力测试步步高基础训练6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6基础训练6 碱金属元素(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训练点主要考查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焰色反应。
重点是要掌握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1.用纯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金属离子A.只有Na+B.可能有Na+、也可能有K+C.一定有K+D.一定有Na+、也可能有K+2.电子工业制造光电管时,需要一种经强光照射就失电子而接通电路的材料,制造这种材料的物质应属于A.放射性元素B.ⅦAC.卤化银D.ⅠA族元素3.某温度下,w 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2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 g。
在①H2②CO ③CO和H2的混合气④HCHO ⑤CH3COOH⑥HO—CH2—CH2—OH中,符合题意的是A.均不符合B.C.只有④⑤D.全部符合4.已知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碱金属差异较大,却与镁相似。
下面有关锂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A.B.C.D.锂可以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锂(Li3N)5.A.B.C.D.在水溶液中,钡离子可以氧化金属钠N与NaH6.NaA.二者中Na+B.与水反应时,C.D.二者与盐酸反应,前者可产生两种盐,后者只有一种盐生成。
7.将2.3 g钠与另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放入足量盐酸中,完全反应时收集到1.13 LH 2(标准状况)①K ②Mg ③Al ④Li ⑤Rb ⑥FeA.①⑤⑥B.C.②③④D.①②③④8.钾与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12678,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 -22和超氧离子O -2两种,则此晶体中,O -22与O -2medicineA.2∶1B.1∶1C.1∶2D.1∶3二、非选择题(共609.(8分)在三个密闭容器内分别装有:A.Na 2O 2和NaHCO 3,B.Na 2O 2和NH 4HCO 3,C.Na 2O 2和Ca (HCO 3)2,其中每种物质均为1 mol 。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_21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34基础训练34 铁和铁的化合物(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训练点主要考查:铁单质的化学性质;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是高考的热点。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全国高考题)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
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A.Fe(OH)3;Fe2O3B.Fe(OH)2;FeOC.Fe(OH)2、Fe(OH)3;Fe3O4D.Fe2O3;Fe(OH)32.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NH4SCN 溶液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③3.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A.Cu2+B.Fe3+C.Fe2+D.H +4.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变化为1∶2∶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B.1∶2C.1∶3D.1∶45.在浓度均为3 mol·L-1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完毕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3∶4,则加入铁粉的质量为A.5.6 gB.8.4 gC.11.2 gD.1.8 g6.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的红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A.70%B.52.4%C.47.6%D.30%7.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 u===2FeCl2+CuCl2。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6答案

一、1.解析:c(NH 4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答案:C 2.A 3.B 4.B 5.AD 6.B 7.A 8.B 9.D 二、10.(1)100 mL 容量瓶 (2)> b (3)配制 pH=1 的 HA 溶液难以实现,不妥之处在于加入的锌粒难以做到表面积相同。 (4)配制 NaA 溶液,测其 pH>7,即证明 HA 是弱电解质。 11.(1)右 (2)①小球下沉到烧杯底部 ②产生白色沉淀 ③电流计指针偏转幅度不断变小,最后 指针回到中央 (3)Ca3(PO4)2+3H2SO4===2H3PO4+3CaSO4 - - 12.(1)H2B (2)C3 HB (3)BC - 3- (4)H3C+3OH ===C +3H2O - - - 2HA+C3 ===2A +H2C 13.(1)减小 增大 (2)减小 增大 (3)增大 减小 14.(1)都产生气泡,Zn 溶解 a 产生气泡、Zn 溶解速度都快 HCl 完全电离,HCl 中的 c(H+)大于 CH3COOH 中的 c(H+) (2)大 等于 a 中 c(H+)大于 b 中的 c(H+),而酸的总量相等 15.4.48%
高考化学能力测试步步高基础训练24(可打印修改)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人的学校生活有涯而人的学习经历无涯。随着终身教育概念为人们所接受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以便走出校门的学生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在工作中自我学习,是我们 所探索的永恒课题 ,如果本文档资料对你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人的学校生活有涯而人的学习经历无涯。随着终身教育概念为人们所接受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以便走出校门的学生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在工作中自我学习,是我们 所探索的永恒课题 ,如果本文档资料对你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
3.已知 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v(NH3)、v(O2)、v(NO)、 v(H2O)表 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4
A. v(NH3)=v(O2) 5
5
B. v(O2)=v(H2O)
6 2
C. v(NH3)=v(H2O)
3 4
D. v(O2)=v(NO)
5
4.将 A,B置于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B(g)
2 3
800℃ 2C 8D00.A℃+B
BC.A2 +3B 0.60
C3
0.92
0.50 0.75
0.50 0.50 0.50 0.50 0.63 0.60 0.60 0.60
4
820℃ C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6(.反4)应比4较A(实g)+验5B4和(g)实==验=41C,(g可)+推6D测(该g)反,应在是5L的密闭容器中反进应行(,选半填分“吸钟热后”,或“放C的物质的
2SO3反
9.反应速率 v和反应物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 H2+Cl2===2HCl的反应速率 v 可表示为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30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30基础训练30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时刻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训练点的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中之重,考查的要紧内容有: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对几种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式的认识和书写,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其中原电池原理及有关运确实是高考的命题热点。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2003年春季高考理综题)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显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4Fe(OH)2+2H2O+O2===4Fe(OH)3↓B.2Fe+2H2O+O2===2Fe(OH)2↓C.2H2O+O2+4e-===4OH-D.Fe-3e-===Fe3+2.(2000年上海高考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缘故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C.不使电池中渗出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3.铁棒与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 mol·L-1的食盐溶液中,可能显现的现象是A.铁棒邻近产生OH-B.铁棒被腐蚀C.石墨棒上放出Cl2D.石墨棒上放出O24.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是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B.正极为碳,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5.生物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构成微型的生物原电池,下列有关判定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2-4e-+2H2O===4OH-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2-4e-===2O2-C.负极反应要紧是C6H12O6生成CO2或HCO-3D.正极反应要紧是C6H12O6生成CO2或CO-236.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银制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7.锂电池是新一代的高能电池,它以质轻、能高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差不多研制成功了多种锂电池。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9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9基础训练29 酸碱中和滴定(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训练点包括:有关仪器的使用;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及计算原理;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1.(2003年春季高考理综题)以上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 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现用0.1000 mol ·L -1 NaOH 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A.都可以用B.C.可以用①或②D.2.有一支50 mL 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0 mL 刻度处,把滴定管中A.大于40.0 mLB.为40.0 mLC.小于40.0 mLD.为10.0 mL3.下图是向100 mL 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 溶液时,溶液的pH 变化图。
根据图所得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 ·L -1B.x处为0.1 mol 的NaOHC.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L -1D.x处为0.01 mol 的NaOH 溶液4.室温下用0.1 mol ·L -1 NaOH 溶液滴定a mL 某浓度的HCl 溶液,达到终点时消耗NaOH 溶液b mL ,此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c (H +)/mol ·L -1A.b a a 1.0+B.ba b 1.0+ C.1×107 D.1×10-75.用0.1 mol ·L -1 NaOH 溶液滴定0.1 mol ·L -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 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 mL),继续加水至50 mL ,所得溶液的pHA.4B.7.2C.10D.11.36.向某无色透明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溶液后呈红色,在该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Fe3+、NO-3B.NH+4、Mg2+、K+、SO-24C.Ca2+、Ba2+、NO-3、Cl-D.Ba2+、Zn2+、CH3COO-、Cl-7.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9 基础训练9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 (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 ●训练指要 本训练点的主要内容有: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溶解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相互换算;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高考的热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20℃时,将某盐R的溶液蒸发掉10 g水后恢复到20℃,需再加6 g盐R(无水),溶液即达饱和,若将原溶液蒸发掉30 g 水,只需加1 g盐R就可在20℃时达饱和。则20℃时盐R的溶解度是 A.20 g B.25 g C.30 g D.35 g 2.以下各结论,错误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NaCl溶液,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 B.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的H2SO4溶液,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其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C.室温时,某物质在1 L水中最多能溶解0.09 g,此物质应属于“不溶物质” D.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这里氨气的体积,是指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3.在100 g浓度为18 mol·L-1,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 mo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 A.小于100 mL B.等于100 mL
C.大于100 mL D.小于100mL 4.a mol氨完全氧化成HNO3,并且全部溶于反应生成的水中,得HNO3的质量分数约为 A.78% B.42% C.50% D.63%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L-1的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A.2 L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8 NA
B.500 mL溶液中NO3浓度为0.2 mol·L-1 C.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1 D.500 mL溶液中NO3浓度为0.2 NA 6.已知甲、乙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如下表: 溶质质量分数 甲溶液密度(g/cm3) 乙溶液密度(g/cm3) 1% 0.95 1.02 5% 0.92 1.04 10% 0.90 1.07 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大于5% B.混合后乙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 C.混合后甲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 D.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等于5% 7.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4Cl,16 mol KCl和24 mol K2SO4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 A.2,64,24 B.64,2,24 C.32,50,12 D.16,50,24 8.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 mL 0.6 mol·L-1 NaOH水溶液;②20 mL 0.50 mol·L-1 H2SO4水溶液;③30 mL 0.40 mol·L-1 HCl水溶液;④40 mL 0.3 mol·L-1 CH3COOH水溶液;⑤50 mL 0.20 mol·L-1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⑤>④>③>②>① 9.用密度为ρ1 g·cm-3,质量分数为n%的浓盐酸,配制成体积比为1∶4的稀HCl(稀盐酸的密度为ρ2 g·cm-3),则所配制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0 ρ1 n/182.5 mol·L-1 B.10 ρ1ρ2 n/(ρ1+4) mol·L-1 C.10 ρ1ρ2n/36.5 (ρ1+4)mol·L-1 D.10 ρ1ρ2n/182.5 mol·L-1 二、选择题(共55分) 10.(7分)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的Na2SO4溶液,若含m g钠离子时,其溶液的体积是 mL;若该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此Na2SO4溶液的密度是 g·mL-1。 11.(11分)摩尔质量为M g·mol-1的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现有t2℃时300 g该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掉50 g水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若将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
(不含结晶水)的质量为 。
12.(11分)用18 mol·L-1硫酸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 mL量筒 B.托盘天平C.玻璃棒 D.50 mL容量瓶 E.10 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 mL烧杯 H.100 mL容量瓶 (1)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 cm~3 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 cm~3 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13.(9分)向盛有铜片的烧杯中加入某浓度的硫酸115 mL,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全部溶解后将其溶液稀释到500 mL,再加入足量锌粉,使之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L,过滤得残留固体,干燥后称重,质量减轻7.50 g,试求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4.(10分)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气体溶于635 mL水中(ρ=1 g/cm3),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18 g/cm3。试计算: (1)取出这种盐酸10.0 mL,稀释至1.45 L,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在40.0 mL 0.0650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1)所配制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若使反应不产生CO2气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多少毫升? 15.(8分)向300 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2)若通入CO2气体为2.24 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 g的白色固体。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其质量各为多少?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9答案 一、1.解析:设原溶液中水的质量为w g,R的质量为 m g,R的溶解度为S g,则有:
100S30w1m10w6m
根据比例性质,可设:
100S103016)30w()10w()1m()6m(30w1m10w6m
S=103016×100=25 g。 答案:B 2.解析:注意体积效应。 答案:B 3.解析:因H2SO4溶液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是一个变值而不是一个定值。设稀释
后溶液密度为ρ′,则有:18×100×10-3=9×V100×10-3,2100=V100,因为 ρ′<ρ,故V<100(mL)。 答案:A 4.解析:NH3+2O2===HNO3+H2O HNO3%=186363×100%=78% 答案:A 5.AB 6.B 7.B 8.D 9.C
二、10.a46m1000 14.2a/b
11.)a100(Ma100022 212a100)aa(250g 12.(1)G、E、C、H、F(或E、G、C、H、F) (2)BCD 13.18.26 mol·L-1 14.(1)0.0813 mol·L-1 (2)32 mL 15.(1)四种 ①KOH,K2CO3 ②K2CO3 ③K2CO3,KHCO3④KHCO3 (2)解:2KOH+CO2 === K2CO3+H2O 22.4 138 2.24 x=13.8 KOH+CO2===KHCO3 22.4 100 2.24 x=10.0 从上面两方程知:生成的固体全部是K2CO3时应该是13.8 g,若生成的固体全部是KHCO3时应该是10.0 g,现生成的固体为11.9 g,所以它是K2CO3和KHCO3的混合物。依
碳原子守恒的要求,K2CO3和KHCO3总共是:4.2224.2=0.100 mol 若K2CO3为a mol,则KHCO3为(0.100-a)mol 则得方程138a+100(0.100-a)=11.9 a=0.050 mol 即K2CO3和KHCO3各为0.050 mol K2CO3为:138 g·mol-1×0.05 mol=6.9 g KHCO3为:100 g·mol-1×0.050 mol=5.0 g 依K+守恒的要求,设KOH溶液浓度为c则: 0.300 Lc=0.050 mol×2+0.050 mol c=0.50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