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模糊控制自动配料系统研究
基于PLC模糊控制自动配料系统研究

20 w wbc-i. r w . i teo rk lc n
落在 落 料 区 , 皮 带 运 送 到 达 称 重 区 . 经 由电子 皮 带秤 对皮带 上 的物料 进行称 重 称 重 传感器 根 据所受 力 的
自适应调整 , 以满足不同 e e 时对控制参数的要求 和 c
该 系 统 实 现 自调 整 PD 参 数 的计 算 公 式 如 下 : I
An h e e r h r s ls a e s o d t a h uzy c n r ls se i e tr t a h r d t n l PI c n- d t e r s a c e u t r h we h tt e f z o to y t m s b te h n t e ta i o a D o i to lr nd c n q i k y c ry o r c so r p rin n ,wh c sl we o ta d g o c n mi e eis r le ,a a u c l ar utp e iin p o o to i g i h i o rc s n o d e o o c b n ft. Ke o ds:P yW r LC,f z y PI c n rl u o p o ri n n u z D o to ,a t— r po t i g o
Ab t a t s r c :An a t — r p ni n n y t m i u z o to a e n t e P C i i t d c d i h a e . u o p o o 0 i g s se w t f zy c n r l b s d o h L s n r u e n t e p p r h o
制 器成 本 要 低 很 多 . 而 产 生 了较 高的 经 济 效 益 从
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3 研究目的和内容二、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原理2.1 PLC控制系统基础知识2.2 自动配料系统分析2.3 PLC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三、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设计3.1 系统设计概述3.2 配置工具与设备选择3.3 数据采集和监控设计3.4 硬件设计3.5 软件程序设计四、系统验证与性能测试4.1 系统测试环境和方法4.2 测试结果分析4.3 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五、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应用和前景5.1 系统应用案例介绍5.2 系统应用效果评估5.3 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六、结论6.1 研究成果总结6.2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6.3 研究展望和意义 elucidate.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配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传统的人工配料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需求,最佳方式是实施自动配料系统。
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可以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准确、节约能源。
PLC是一种可编程控制器,具有高度的可编程性和灵活性。
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采用传感器实时采集物料配比情况,通过PLC实时控制阀门的开关,实现自动的配料过程。
相比人工配料,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1.2 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自动化生产已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也因其高效、准确、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工业制造等领域。
自动配料系统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和工程师致力于研究和开发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
国外现有的自动配料控制系统包括基于PLC的控制系统和SCADA(监控、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设计摘要本文针对自动化配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系统采用了PLC控制技术,以此来实现物料的自动配送,提高生产效率。
文中介绍了自动化配料系统的组成结构、PLC控制器选型、系统工作原理及软件开发等关键技术,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自动化配料系统;PLC控制技术;配料;软件开发;工作原理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utomatic batching system using PLC control technology to achieve automatic material delivery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of the automatic batching system, PLC controller selection, system working principle,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are key technologies discussed. This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automated production.Keywords: automatic batching system; PLC control technology; batch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working principle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自动化生产逐渐成为了行业发展的趋势。
其中,自动化配料系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自动化配料系统进行研究,采用PLC控制技术,以此实现物料自动化配送控制,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完整版)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毕业设计

完整版)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毕业设计___的毕业设计论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以满足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化配料的需求。
该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配料精度、首尾滚筒距、常用带速、物料密度、灵敏度、准确度等级、综合误差、最大称量、最大安全负荷、最大称量极限过负荷、称重传感器输入信号范围、速度传感器输入信号范围和RS485串行通讯接口等。
二、工作内容和要求:该自动配料系统将完成三种物料的自动配比控制,采用主从比例控制方式。
PLC将实现各种物料下料量的采集、喂料装置的启停、物料下料量的控制。
组态操作界面将显示设备的运行、停车、故障,并要求显示每种物料的下料设定值和实际下料值。
通过界面上设置的启动、停车按钮实现整个系统的开停。
三、主要参考文献:本毕业设计论文参考了多篇文献,包括___和___的《PLC在白动配煤控制系统中的应用》、___、___和应力刚的《可编程控制器在配料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___的《MPS课程项目》、___和___的《PLC在混料控料系统的应用》以及___的《自动配料系统的设计》等。
该自动配料系统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化配料的需求。
自动配料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根据设定的配比和流量控制各输入物料的瞬时流量,从而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文旨在设计开发一种自动配料系统,以解决动态计量衡器的控制精度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讨论配料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选择、上下位机通信方案的选择、PLC控制系统设计、传感器设计和选型等内容。
设计任务将使用___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及Wincc组态软件。
本文将详细论述设计方法,包括画出主电路、分配I/O地址、设计系统控制的程序框图、根据程序框图设计该系统的控制梯形图并写出指令表、上机调试通过以及利用Wincc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拟运行。
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 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Beijing 100070 , China) ABSTRACT : Blending proces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ndustries such as food,chemical,and petroleum as well. The accuracy of online blending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The accuracy of blending is determined by the performance of control system. Control system with high accuracy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is paper,which is realized based on PLC. This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design scheme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Furthermore,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setting between the PLC and touch screen ,and system controlling process as well. After many industrial tests, this system has been proved of following advantages such as stable operation,high accuracy,stro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ace resistance ability,and etc. KEY WORDS: PLC ; blending; automatic control; accuracy 在食品、 化工、 石油等行业中, 配料环节起着重 , 要的作用 配料工序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 在食品行业中, 各种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添加 配制, 长期以来多采用由单片机构成的仪表进行控 制, 由于单片机组成的仪表抗电磁干扰能力差 , 在具 有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 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甚 至无法正常工作。 可编程控制器 PLC 是按照直接 应用于工业环境设计的, 因此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可
基于PLC模糊控制自动配料系统研究

如果 控 制 中 的只 包 括 比例 和 积 分两 项 ,则 为 P控 制 ,如 果 控 制 中 只 I
r
]
包括比例微分两项 ,则为P 控制。控制 中的比例增益K D p、积分增益K和 i 微 分 增 益K 均 为 常 数 ,一旦 控 制 设 计好 以后 ,在 控 制 中 不 在改 变 ,因 此 d
蒋螽 害霸
应 用方 法 论
l l 3
基于P C 糊控制 自动配料 系统研究 L 模
王 祖 麟 ,周 立 成
( 江西理工 大学机电学院 ,江西 赣州 3 10 4 0 0)
摘 要 针对砖 瓦 、水 泥生 产等行 业的 自动精确配料 的问题 ,提 出一种基 于P c 制 ,算法 采用模糊控 制方法 ,设 计一种在误 差 、误差 变化 L控 率范 围内的模糊 控制器 。研 究结果表 明 ,采用模 糊控制 系统 比传 统PD I 调节器 输 出响应快 、无超调 等优点 ,能 够很好地解 决 自动精确 配料 的
问题 ,而且相对 于 自带P D ̄节的控 制器成本要 低很多 ,从而产生 了较高 的经济效益 。 IJ
关 键词 P C L ;模糊 PD I控制 ; 自动配料 中 圈分 类 号 T 文献 标识 码 A P 文章 编号 17—6 1( 1 0 10 — l 63 97-2 5- 130 0U 1
PD l控制属于线性定常控制 。 砖 瓦配料控 制系统主要是控制物料重量恒定 、物料的重量与料斗 的 流量 、物料的重量 、皮带 的转速有关 ,配料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定 ,采 用经典lD P 控制无法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1 模糊控制对 于这些经典控制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非线性 、时变的系统 而言 ,具有它的优越性 。但模 糊控 制对于静 态性能 相对较差 。经典PD I 控制可以保证控制精度 ,消除静态误差 。因此采用模糊控制与PD I控制 相结合 ,就能够使控制系统的性 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基于某PLC的自动配料系统

航空大学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专业: 自动化班级:110441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摘要自动配料系统是集输送、计量、配料、定量等功能于一体的动态计量系统,在建材、化工、冶金、矿山、电力、食品、饲料加工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常需要对自动配料系统中输送的流量进行调节、控制达到准确的配比。
本论文主要针对自动配料系统恒流量控制达到配比的控制要求,设计一套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并使用触摸屏开发运行管理界面。
自动配料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皮带驱动电动机、称重传感器等构成。
系统包含三台皮带驱动电动机,它们根据需要依次顺序启动。
采用变频器实现对三相电动机的变频调速。
称重传感器对物料进行称重并实时计量,PLC计算出实时流量及累计流量,比较设定值与实际流量的偏差经PID调节改变输出信号以控制变频器对皮带驱动电动机的速度调节,从而实现恒流量控制,并对系统进行监控。
关键词:自动配料,变频调速,PID调节,PLC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2 自动配料系统 (1)1.2.1 电子皮带秤 (1)1.2.2 可编程控制器(PLC) (2)1.2.3 变频器 (3)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容 (3)第二章自动配料系统理论分析及方案确定 (5)2.1 自动配料系统理论分析 (5)2.1.1 电子皮带秤称重原理 (5)2.1.2 流量控制原理 (6)2.2 自动配料系统控制方案的确定 (8)2.2.1 自动配料系统控制方案的确定 (8)2.2.2 自动配料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 (8)第三章自动配料系统的硬件设计 (11)3.1 系统主要配置的选型 (11)3.1.1 皮带驱动电动机的选型 (11)3.1.2 PLC及其扩展模块的选型 (11)3.1.3 变频器的选型 (13)3.1.4 称重传感器的选型 (15)3.1.5 其他设备选型 (16)3.2 系统主电路分析及设计 (17)3.3 系统控制电路分析及设计 (19)3.3.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I/O端子分配 (19)3.3.2 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20)第四章自动配料系统的软件设计 (23)4.1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23)4.2 控制系统子程序设计 (27)第五章组态软件监控 (30)5.1 组态软件简介 (30)5.1.1 组态软件的功能 (30)5.1.2 组态软件的特点 (31)5.2 人机界面设计 (32)结束语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附录: (36)附录一:自动配料系统电器元件清单 (36)附录二:自动配料系统主电路图 (37)附录三:自动配料系统PLC接线图 (38)附录四:自动配料系统程序 (39)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上快速、精准的需求,对自动化的要求也不断增加。
基于PLC 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的研究

基于PLC 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的研究杨龙兵王有文全强(西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四川成都)此项目受西华大学“西华杯”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5090)资助。
摘要:针对配料系统提出的快速性和准确性等要求,以PLC 为主控制器,通过485 总线实现PLC 与组态软件的通信,设计了基于S7-200 系列的PLC 自动配料配料系统。
此系统介绍了PLC 和上位机触摸屏之间的通信参数设定及系统控制流程。
经过多次试验,此PLC 控制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可靠、较高的控制精度、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关键词: PLC; 配料; 自动控制在现实生活中,不论在食品加工业还是在工程制造业都涉及到配料环节,其经济、技术指标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
实际工程中,以单片机控制的系统故障率很高,精度不高,误差大,严重的制约了产品的质量,以致制约整个公司的工程质量。
所以设计高速、高效、精确、性能稳定的和智能化的配料系统势在必行。
本文采用性能稳定的 PLC、高精度称重仪表设计自动配料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从配料计量,到出料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一、系统自动配料控制方案图1为系统配料控制图图 1为系统配料控制图,此系统采用主从式结构。
以工控机为上位主机,以西门子PLC、变频器和称重仪表为下位从机。
主机处于主导地位,实现对各从机的通信管理和控制,将工控机的RS-232异步通信口经电平转换后与PLC相连,形成上、下位机通信的一个物理通道;将主机的另一个RS-232口和称重仪表的通信口相连,构成第二个物理通道。
上位机采用轮询方式,逐个与从站通信。
上位机把任务规划的结果传送给PLC,在PLC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上位机使用上位机连接命令监视下位机的运行状态和数据区内容,实时读取PLC的内部状态以及称重仪表的实时数据,在上位机上显示。
二、硬件设计整个全自动配料混合系统由工控机、PLC、工业称重仪表、变频器、振动电机、混料机、传感器、传送带等部分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Brick & Tile
研究探讨
2011 年第 4 期
落在落料区,经皮带运送到达称重区,由电子皮带秤
对皮带上的物料进行称重。 称重传感器根据所受力的
大小输出一个电压信号,经变送器放大,输出一个正
比于物料重量的计量电频信号。 该信号送至上位机的
接口,经采样后并转换成一个流量信号,在上位机上
显示当前流量值。 同时将此流量信号送至 PLC 接口,
PLC 根据误差 e 和差变化率 ec 进行模糊推理,经反模
糊化输出给变频器, 以此来改变变频器的输出值,从
而改变驱动电动机的转速。 调整给定量,使之与设定
值相等,完成自动配料过程。
3 模糊 PID 控制
PID 控制是最常用的经典控制方法, 控制作用 u
由 偏 差 e 的 比 例 、积 分 、微 分 三 项 之 和 给 出 ,u (t)=kp
乙 乙 乙 e(t)+ 1 t e(t)d(t)+ Tdde(t) 如 果 控 制 中 的 只 包 括
Ti 0
dt
比例和积分两项,则为 PI 控制,如果控制中只包括比
例微分两项,则为 PD 控制。 控制中的比例增益 Kp、积
分增益 Ki 和微分增益 Kd 均为常数,一旦控制设计好
以后,在控制中不在 改 变 ,因 此 PID 控 制 属 于 线 性 定
1 引言 自动配料系统是砖瓦生产工艺过程中一道非常
重要的工序,配料工序质量对整个产品的质量都非 常重要。 以往的配料系统多采用简单的称量计算和 PID 调 节 , 控 制 准 确 度 比 较 低 , 管 理 上 面 不 方 便 , 可 靠性也不高。 自动配料控制过程是一个多输入、多输 出系统, 各条配料输送生产线严格地协调控制,对 料位、流量及时准确地进行监测和调节。 在工业控制 中 ,PLC 的 应 用 极 其 广 泛 , 如 果 把 模 糊 控 制 技 术 与 PLC 结合起来,应用 PLC 来实现模糊控制 ,不 仅 实 现 了精确配料而且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系统由可编 程控制器与电子皮带秤组成一个两级计算机控制网 络,通过现场总线连接现场仪器仪表、控制计算机、 PLC 等 智 能 程 度 较 高 、处 理 速 度 快 的 设 备 。 在 自动配 料生产工艺过程中,将主料与辅料 按 一 定 比 例 配 合 , 由电子皮带秤完成对皮带输送机输送的物料进行计 量 。PLC 主 要 承 担 对 输 送 设 备 、称 量 过 程 进 行 实 时 模 糊控制。
当系统开始工作时,启动配料生产线。 首先系统 程序进行初始化, 通过上位机或触摸屏设置配料配 比,检查料斗有无物料。 若无物料,向料斗送料,启动 配 料 生 产 线 ,由 电 子 皮 带 秤 进 行 称 重 并 实 时 计 量 ,CPU 计算得实时流量及累计流量。 若设定流量与实际流量 有偏差,调节器根据系统控制要求比较设定值与实际 流量的偏差,经 PID 调节改变输出信号以控制变频器 对输送电机的速度调节,从而实现恒流量控制。 根据 配比各辅料同时混合计量, 并按配方工艺要求添加。 系统主程序控制流程如图 3 所示。
常控制。
砖瓦配料控制系统主要是控制物料重量的转速有
关,配料系统具有非 线 性 的 特 定 ,采 用 经 典 PID 控 制
无法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模糊控制对于这些经典控制理论所不能解决的
非线性、时变的系统而言,具有它的优越性。 但模糊控
制对于静态性能相对较差。 经典 PID 控制可以保证控
Abstract: An auto-proportioning system with fuzzy control based on the PLC 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showed that the fuzzy control system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PID controller, and can quickly carry out precision proportioning, which is lower cost and good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PLC, fuzzy PID control, auto- proportioning
20
2 砖瓦配料自动控制系统 下图为砖瓦配料控制系统,砖瓦生产原料视当地
原料而定,一般有页岩、煤矸石等原料,按情况分配料 斗数目,根据数目设定电子皮带秤配料线组成。
图 1 砖瓦配料控制系统 自动配料系统加电后, 皮带驱动电机开始旋转, 微处理机根据当前操作控制电机转速。 料斗中的物料
制精度,消除静态误差。 因此采用模糊控制与 PID 控
制相结合,就能够使控制系统的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图 2 模糊 PID 控制结构图
由图可见该系统由常规 PID 控制和模糊推理控制 两部分组成,以偏差 e 和偏差变化率 ec(de/dt)作为模 糊控制器的输入, 根据模糊控制规则对 PID 参数进行
2011 年第 4 期
研究探讨
基于 PLC 模糊控制自动配料系统研究
王祖麟 周立成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 :针 对 砖 瓦 、水 泥 生 产 等 行 业 的 自 动 精 确 配 料 的 问 题 ,提 出 一 种 基 于PLC控 制 ,算 法 采 用 模 糊 控 制 方 法,设计一种在误差、误差变化率范围内的模糊控制器。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系统比传统PID调 节 器 输 出 响 应 快 、 无 超 调 等 优 点 , 能 够 很 好 地 解 决 自 动 精 确 配 料 的 问 题 , 而 且 相 对 于 自 带 PID 调 节 的 控 制器成本要低很多,从而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PLC;模糊PID控制;自动配料
2011Brick & Tile
自适应调整,以满足不同 e 和 ec 时对控制参数的要求。 该系统实现自调整 PID 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kp=k′p+△kp ki=k′i+△ki kd=k′d+△kd
式中 k′p、k′i 、k′d—PID 参数的初始值,△kp、△ki 、 △kd 为 模 糊 控 制 器 的 输 出 kp、ki 、kd 为 最 终 输 出 的 控制参数值。 4 软件实现
中图分类号:TU52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45(2011)04-0020-02
Research on the auto-proportioning system with fuzzy control based on the PLC
WANG Zu ̄lin ZHOU Li ̄cheng
图 3 软件的实现流程
5 结束语 由于经典 PID 调节器参数一旦设定就保持不变,
属于线性定常控制,因而不能满足配料这种非线性特 定,而模糊控制又有难以解决静态误差的缺陷,但两 者结合后的模糊 PID 调节器可以实时调整参数,确保 配料过程的精确, 并为投入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 据。 参考文献: [1] 张乃尧,阎平凡.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1996(5). [2]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0(6). [3] 诸静.模糊控制理论与系统原理[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5. [4] 郭起宏,张显明.自动配煤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J].自动化仪表.1998. 收稿日期:2011-03-14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