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
八年级物理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附答案)

机械运动、声现象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
(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2.历史上把如右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A.2.5 km B.2.5 m C.2.5 dm D.2.5 cm3.行驶中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A.树木B.房屋C.车厢的座椅D.车厢内走过的列车员4.如图是对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作出的相应的图象。
其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在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6.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7.我们已经成功实现运载多名航天员并实现太空行走。
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B.宇航服不能传播声音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8.女生的声音一般比男生的声音高,这说明男生的()。
A.音调比女生高B.响度比女生大C.音调比女生低D.响度比女生小9.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10.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止鸣笛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11.根据右图中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13.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C.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D.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的大小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少压强的是()A.图钉尖做得很尖 B.铁轨铺在路枕上 C.斧头刃做得很薄 D.推土机土铲做得很锋利3.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左右两侧食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两侧食指的凹陷程度不同,是因为所受压力大小不同 D.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4.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桌面上。
切割后,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的是()A. B. C.D.5.关于液体压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深度,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 B.在同一液体内,越深的地方液体的压强越大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对容器侧面的压强 D.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上的压强为零6.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
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木桶的粗细 B.木桶的轻重 C.最短的一块木板 D.最长的一块木板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粗细相同的试管内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当乙管竖直放置,甲管稍稍倾斜时,两管中液面等高,则试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是()A.甲试管中小 B.乙试管中小 C.两试管中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如图,三个容器的底面积、高度和质量都相同,在容器中盛满水后,比较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大小为()A.甲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大 B.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大C.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大 D.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一样大9.如图所示,下列表示该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A.1122F SF SB.p1=p2 C.F1×S2=F2×S1 D.F1×S1=F2×S210.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ρ水=1×103kg/m3)。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比赛中,我国选手谷爱凌从50m高的跳台由静止出发,在空中完成了一次超高难度的1620度旋转,获得金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她在空中受到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B.她离开轨道末端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她的惯性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D.她运动到最高点时仍具有惯性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结合图可知,在汽车紧急刹车时,系安全带可以()A.增大因汽车加速行驶而造成的惯性B.减小因汽车高速行驶而造成的惯性C.减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因惯性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D.减小汽车加速行驶时因惯性对驾乘人员造成的伤害3.如图所示,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们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A.戴防滑手套B.在路面上铺防滑垫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D.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4.图示为小张测量体重时的情景,静止时体重计对他的支持力为F1,他对体重计的压力为F2,他受到的重力为G,则()A.F2与G是一对平衡力B.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C. 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F1与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子弹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力大于空气阻力B.人站在沼泽地上会下陷,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C.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车内人员的惯性D.在操场跑步,匀速跑过弯道时人受到非平衡力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长方体A和B靠在一起,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A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A受到的推力F和桌面对A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A对B的推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7.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的摩擦是滚动摩擦B.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被传送的物体不受摩擦力C.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可减小摩擦力D.所有的摩擦力都和压力成正比8.列车停在平直轨道上,车厢中小球b静止,忽略桌面对b的摩擦及空气的影响。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 浮力 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章浮力综合测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线际的是()A.血压计测正常人的血压约为760mmHgB.一个人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1200PaC.大拇指的表面大约需要承100N的大气压力D.一个篮球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浮力大约是6N2.浸没在湖水中的物体,随着浸没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压强不变B.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变C.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D.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不变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面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菜刀手柄上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煮熟的饺子浮在水面上,是因为饺子所受浮力大于其重力C.排油烟机能把油烟吸走利用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的原理D.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墙上是因为吸盘有吸引力4.将重为80N的物体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从烧杯中溢出了30N的水,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A.一定为30N B.一定为80N C.可能大于30N D.可能小于30N 5.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盛有同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A、B 两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当小球静止时液面刚好相平。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两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B.小球B的密度可能大于小球A的密度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D.甲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于乙杯底所受液体压强6.学校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时,老师要求同学们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因为含有毒有害的空气()A.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B.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C.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D.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7.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长方体物体从装有水的杯子中匀速拉出,物体的底面积为20cm2,杯子的底面积为100cm2,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2.XXX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XXX提高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调及响度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真空不能传声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如图6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收回声音的频率越大8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m/s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6.关于声征象,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8.使用复读机研究英语,调节音量按钮时改变了声音的()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9.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XXX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10.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1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D。
B超检查身体是B.手在小提琴上不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超声波在医学中同位置按弦,主要的应用目的是改变响度图2弱噪声11.关于声征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D.不同人说话的响度一定不同12.XXX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14..在大众场所“轻声”语言是文化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当用力F₁作用在门上,门将打开,当用力F₂作用在门上,门将关上,且F₁=F ₂,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B.方向有关C.作用点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3、“以卵击石”,卵破的施力物体是()A.人B.卵C.石D.手4、如图所示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A.压弯的锯条B.被挤压后的橡皮泥C.拉长的橡皮筋D.拉弯的竹子5、一个圆球在圆弧面内滚动,下面几个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的是()A.B.C.D.6、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7、观察图中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8、关于乒乓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被球拍击打时没有惯性B.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立即竖直下落C.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D.击球时,球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9、g=9.8N/kg,所表示的意思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它的质量的9.8倍B.1kg就是9.8NC.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D.质量是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10、小明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发现,表演者在改变茶水流出的方向时要不停地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这体现出()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作用效果与以上三者都有关11、某同学使用已经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为()A.一定等于4N B.一定小于4NC.一定大于4N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2、下列有关质量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由重力决定,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质量为1kg的物体重9.8N,因此1kg=9.8ND.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1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受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施力物体C.相互不接触的物体没有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4、如图所示,用橡胶制造的汽车轮胎,能减轻汽车行驶时的震动与颠簸,利用的是橡胶具有()A.较好的绝缘性B.较强的弹性C.较差的导电性D.较大的耐磨性15、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

物理试卷(第一章 声现象)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 A . B . C . D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 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 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 C .紧闭室内的门窗 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 ~4m 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 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 .音色好坏 B .音调高低 C .响度大小 D .乐音三要素7、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8、如图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9、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图4、图5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4是 的波形,理由是 ;图5是的波形,理由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小枫同学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小枫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A.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B.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C.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2.如图所示,小林静止站在商场的电梯上,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B.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林是静止的D.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作用3.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某同学让小车从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如图所示,为小车静止时所处的位置。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车从斜面上固定位置开始下滑,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B.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小车具有惯性C.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4.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A.F1=F2>F3B.F1>F2>F3C.F2>F1>F3D.F1<F2=F35.把一个质量是0.5kg的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0.8N,则篮球在竖直上升和降落过程中所受力的合力分别是(g取10N/kg)()A.5.8N5N B.5.8N 4.2N C.4.2N 5.8N D.5N 4.2N6.如图所示,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C.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弹性形变产生的7.在如图所示装置中,A物体重15N,B物体重10N,弹簧秤的示数12N,不计绳重和轴对滑轮的摩擦,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B.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C.大小为12N,方向水平向右D.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8.如图所示,物块A的重力G A=20N,物块B的重力G B=10N,水平推力F作用在A上,A与竖直墙面接触,A和B均静止,则墙面受到的摩擦力()A.大小为20N,方向向上B.大小为20N,方向向下C.大小为30N,方向向上D.大小为30N,方向向下9.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止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七章 欧姆定律 测试题
一、选择题10x3=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1.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
入电路中.比较通过它们的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有
A. IAB<IBC UAB<UBC
B. IAB=IBC UAB>UBC
C. IAB=I
BC UAB<UBC
D. IAB>IBC UAB>UBC
2.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
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
1
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 4.8V , 1.2V
B. 6V , 1.2V
C. 1.2V , 6V
D. 1.2V , 4.8V
3.从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 = U/I,此式说明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
4.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
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
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S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
中一灯突然熄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L
1断路 B.L2
断路
C.L
1短路 D.L2
短路
6.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
1、R2
,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
图线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
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
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
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
7.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两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
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从a点经电流表到开关这段电路中出现断路
B.灯泡L
1
的灯丝断了
C.灯泡L
2
的灯丝断了
D.电流表和两个灯泡都坏了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右端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9.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a
向b移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D.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10. 小明同学在物理实践活动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用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反映弹簧所受压力大
小的电路,图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四个电路中有一个电路能
实现压力增大,电表示数增大,这个电路是
二、填空题19x1=19分
1.若导体两端电压为6 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1 A,则该导体的电阻大小为______Ω;若该
导体两端电压为3 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A;若两端电压为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
2.有两个电阻R
1和R2
,它们的阻值之比是5:3,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
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若将它们并联在
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3.有关资料表明:人体出汗或潮湿时电阻为200~800Ω;人体中的电流超过30
mA时将会造成生命危险。若某人身体潮湿时的电阻为500Ω,则当他接触电压为220
V的照明电路时,通过他的电流为________ mA,请根据计算结果为图配上解说词:
______________ 。
图2-3
第8题图
第9题图
2
4.小刚同学在修理收音机时,需要一只20kΩ的电阻一只,但手边有2 kΩ、15kΩ、25kΩ、47 kΩ、
100 kΩ、200 kΩ电阻各一个,可以选择其中 和 的电阻 联。
5.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时,已知待测电阻阻值在10~20Ω之间,现用6 V的电池组,那么在实
验中,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_V(电压表的量程有0~3 V、0~15 V两挡),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用________A(电流表的量程有0~0.6A、0~3 A两挡)。
6.几盏相同的电灯并联在电路中,若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接入电路的电灯越多,则电路中的
总电阻越 ,干路中的电流越 。
7. 有两个定值电阻分别标有“10Ω 1A”和“15Ω 0.6A”字样,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
时,流过它们的电流不能超过 A,加在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不得超过 V。
8.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 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
三、实验探究题(46分,1题26分,2题20分)
1.小强想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请你帮助小
强完成这个探究实验:
(1)他因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的器材:电源、开关、三个阻值不同的电阻(5Ω、10Ω、20Ω),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一
个,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画出电路图并按电路图将图3-1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
(4)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5)小强在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快速打到左端无刻度处,电流表出现异常
现象的原因是: ;改正方法是:
(6)测量的步骤及数据: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首先把10Ω的电阻连入电路,滑动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改变R1两端的电压,测得三组数据如表一所示;③分别把三个阻值不同的电阻连入电路,调
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始终保持每个电阻连端的电压为2 V,测得三组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一:电阻R
1
=10 Ω 表二:电压U=2 V
(7)分析与结论:
分析表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 ;
分析表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宇做“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阻值约为10Ω左右,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灯泡两端的电压U(V)
2.5 2.0 1.5 1.0 0.5
通过灯泡的电流I(A)
0.3 0.26 0.22 0.18
灯泡发光情况 亮—逐渐变暗
(1) 请你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这是为了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应调至 ,这是为了 ;
(3)小宇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是3V,故障的原
因是( );
A.电流表被短路 B.小灯泡L被短路
C.电流表开路 D.小灯泡L的灯丝断了
(4)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格中的空格处.此时小灯泡的电阻
为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5)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灯丝中的电流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表明: 。
四、计算题
1.如图7所示的电路,R
1=30Ω,R2
=10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
0.4A,求(1)R1两端的电压U1、(2)通过R2的电流I2(3)总电流I。
2.有一个灯泡,它的电阻是10Ω,把灯泡两端加6V电压时,灯泡能正常
工作。如果把灯泡接在9V的电源上,仍使灯泡正常发光,应给灯泡串联
一个多大的电阻R1?
电压(V) 1 2 3 电流(A) 0.1 0.2 0.3 电阻(Ω)
5 10 20
电流(A)
0.4 0.2 0.1
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