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小传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英雄豪杰

三国演义英雄豪杰

三国演义英雄豪杰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战争和英雄豪杰间的故事。

无论是刘备、关羽、张飞等蜀国豪杰,还是曹操、赵云、夏侯惇等魏国豪杰,亦或是孙权、周瑜、黄盖等吴国豪杰,这些英雄人物都展现了他们的智勇才华和崇高的品德,成为了三国演义的精彩篇章。

下面我们将通过简要的介绍来了解一些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豪杰。

一、刘备:仁义之主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创立者,被誉为至仁贤君。

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刘备收留了诸多忠诚之士,如关羽、张飞等。

他希望能为民众谋福利并恢复天下的和平。

刘备的仁义之举深得百姓的拥戴和敬佩。

二、关羽:武艺高强、义薄云天关羽是刘备的忠义之臣,被誉为武圣。

他以英勇善战和忠诚守信而闻名于世。

关羽在长坂坡厮杀十八回合仍然能安然无恙,展现了他的武艺高强。

他曾经在曹军围困下不离不弃地保护了刘备,展现了他义薄云天的忠诚。

三、曹操:智勇双全、多才多艺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是一个极富领导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巧妙地攻取了一片疆土,打下了魏国的基业。

曹操在军事上也显得十分出色,他曾领导魏军击败了袁绍、孙权等势力。

他的多才多艺使得他能够在政治、文化和军事上都得心应手。

四、孙权:智勇兼备、英明果断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人,是一个兼具智勇的名将和明主。

孙权继承了父亲孙坚的基业,并通过与刘备和曹操的矛盾斗争中崭露头角。

他每每在关键时刻做出英明果断的决策,如击败刘备后取得荆州。

孙权的智勇成为了他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五、张飞:虎将张翼德张飞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以其威猛勇猛著称。

张飞勇猛且善战,他在长坂坡单骑救援刘备,赢得了无数次战斗的胜利。

他虎背熊腰,同时又具备过人的智慧,是刘备的得力干将之一。

六、赵云:常山赵子龙赵云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被誉为是常山赵子龙。

赵云勇猛果敢,多次在战斗中表现出色。

他在长坂坡与张飞共同保护刘备,打退曹军的进攻。

赵云的忠诚正直和无所畏惧的英勇使得他成为刘备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三国演义的英雄传记

三国演义的英雄传记

三国演义的英雄传记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以描绘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展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而闻名于世。

这些英雄人物在乱世中崭露头角,通过智勇双全的才华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成为历史中不朽的传奇人物。

他们的故事不仅吸引着读者的眼球,也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符号。

本文将以三国演义中几位著名的英雄人物为切入点,逐一探讨他们的传记。

第一章:刘备刘备,字玄德,三国演义中的著名英雄人物之一。

刘备创立蜀汉,成为蜀国的创始皇帝,被后人尊称为刘皇叔。

他是一个仁义宽厚的君主,致力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刘备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中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主要得益于他为人正直、有魄力的个性,以及他与关羽、张飞等忠诚部将的紧密合作。

刘备的传记告诉我们,在动荡的时代里,有志者不言败,仁义为重,团结一致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第二章:关羽关羽,字云长,是刘备的忠诚战友,人称“关二爷”。

他以忠诚、勇敢和武艺高强而著名。

关羽的传记中有许多着名的故事,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在赤壁之战中力敌曹操,凭借着他的虎将之勇,令敌人闻风丧胆。

关羽的忠诚和义气至今为人称道,他的形象也成为许多后来所塑造的忠诚形象的典范。

关羽的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勇敢是一个英雄最重要的品质。

第三章:赵云赵云,字子龙,是刘备麾下的一名将领,以忠勇善战而闻名于世。

赵云的传记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单枪匹马救出刘备之子刘禅的事迹。

赵云的忠诚和勇敢让人敬佩,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也成为了后来的传说。

赵云的传记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忠诚是他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重要因素。

第四章: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演义中备受赞誉的谋士和政治家。

他为蜀汉出谋划策,为刘备提供智慧的支持,被称为“卧龙先生”。

诸葛亮的传记中以他设计的木牛流马和出奇制胜的计谋最为著名。

他善于运筹帷幄,智慧卓越,为蜀汉的兴起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诸葛亮的传记告诉我们,一个杰出的谋士需要智慧和勇气,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英雄人物简介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

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5.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

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

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干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6.鲁肃: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

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刘备(161-223),221年至223年在位。

蜀汉照烈皇帝,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少年时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

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

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十二年(207),徐庶荐举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

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

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63岁。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

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关羽(?-220),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

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

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

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

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

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

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佗刮骨疗毒,威名远扬。

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58岁。

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张飞(?-221),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

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

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

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

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

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

刘备入川以后拜本骑将军,封西乡侯。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5篇)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5篇)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5篇)第一篇:三国演义人物介绍《三国演义》99人物谱曹魏人物▶曹魏缔造者1.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从小聪明机警,有侠气。

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197年— 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孙刘联军用火攻战败。

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

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2.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

公元220年—226年在位。

曹操的第二个儿子。

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太子。

曹操死后继任为魏王,不久便废了汉献帝刘协,自己做了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爱好文学,为当时文坛领袖,现存有流传的诗歌四十多首,后人编辑出版有《魏文帝集》。

▶曹魏文官3.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

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

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

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

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4.荀彧(字文若),颍川大家,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

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5.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初期的第一谋士,谋略高超(也可能是曹操为招贤而借奉孝之名流布的谣言所成其名),可惜英年早逝,让曹操大为叹息。

(完整版)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和事迹简介

(完整版)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和事迹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A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B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C煮酒论英雄,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D跃马过檀溪,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三国演义人物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乱世英雄豪杰。

这部作品中塑造了许许多多精彩纷呈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才华,他们的故事激发着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以下是一些主要人物的简介。

1. 诸葛亮诸葛亮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是刘备的谋士,被人们称为“卧龙”。

诸葛亮聪明睿智、谦虚谨慎,在三国演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精通兵法和治国策略,为刘备助力,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

2. 刘备刘备是三国演义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是刘备蜀汉的创立者。

刘备以仁义和宽厚而闻名,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与他的忠诚和聪明的谋士诸葛亮的帮助下,他成功地统一了蜀国,并成为了其中一个最广为人知的英雄。

3. 曹操曹操是正史《三国志》中描述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这部作品的反派角色。

他是魏国的奠基人,被人称为“曹武皇帝”。

曹操机智勇敢,善于用兵,他统一了北方的领土,一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统治者之一。

然而,他的残忍和阴险也使他广受争议,但他的名字至今仍然被人们广为传唱。

4. 关羽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之一,他是刘备麾下勇将、羽林军的领导者。

关羽勇敢无畏,忠诚正直,他得到了人们的崇敬和尊重。

他与张飞一起成为了刘备的忠实伙伴,他们一同战斗,保卫蜀汉,在历史上成为了古代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之一。

5. 张飞张飞是刘备蜀汉的另一位将领,也是关羽的兄弟,他与关羽、刘备一道,共同努力推翻曹操,为民众谋福利。

张飞行动敏捷,力大无穷,被尊称为“万夫不当之勇”。

虽然他有时性格暴躁、好斗,但他对刘备和蜀汉的忠诚始终如一。

6. 孙权孙权是东吴的创始人,他是刘备的盟友,也是曹操的对手。

孙权精明能干,决策果断,他巧妙地经营着自己的国家,并与其他势力进行斗争。

尽管孙权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坚定地保卫着自己的国家,最终成为了古代中国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三国演义人物众多,挑几个来做简单介绍。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三国演义人物简介,一起来看看。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篇1: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

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

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

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

公元220xx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

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20xx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

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

公元220xx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他曾六次北伐中原。

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

公元220xx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

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

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

公元220xx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

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发明家: 1.过渡: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 家。 2.简要列举几个发明: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发明了 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 3.孔明灯:据说我们现在许愿放飞的孔明灯也是诸葛亮发明的 四、文学家 1.过渡: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2.列举:《隆中对》、《诫子书》、《出师表》直到如今还广为 流传。 3.《出师表》 4.陆游的评价:《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五、结尾 如此奇才,怪不得周瑜在临死之前还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人物小传
什么是小传
小传,即人物小传,是传记文 的一种,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 事迹的文章。
小传的分类
小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 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 平。
内容和作要求
它只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 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 情。写小传也要遵循传记的特点,要 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 动笔时,还要恰当的组织材料,一 般以时间为线索,用顺叙手法写。在 表达上以记叙为主,有时也可以适当 的插入议论。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 大的发明家。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 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问题, 又发明了“木牛流马”。据说“木牛流马”的肚 子装粮草,把舌头扭动一下就会走动或停止。此 外,诸葛亮还是一位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出 师表》、《诫子书》等优秀篇章。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 政治家,在中国的光辉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小传一
吾者,学生也。平日无独特之表现,虽为内 向,但亦有活泼时。不爱与不熟者讲话,熟者 另当别论。 常会阅读书籍,而多为吾之喜爱,时常会 自娱自乐,却不痴于此。亲旧知吾好读书,常 会赠吾许多书籍,吾也因此书籍满屋。 时而追求时尚,却不以攀比为目的,只因 习性是如此,别无它目的。
吾只为普通者,无它特别,仅此而已。
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英雄霸王的气概。 身长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 同。遇到汉末的动乱 ,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 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声望显达。这时左将军刘 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 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 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 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但刘备失去 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而且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 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 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非常雅致,十分敬 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用兵于 赤壁之战打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都平定了, 后来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 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诸葛亮小传 看《三国演义》时,我对一个人物记忆犹新,一个具有强烈传 奇色彩的人物——诸葛亮。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他吧!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官居蜀国丞相。
他是一位功勋卓越的军事家,又是一位足智多谋的战略家。其 中,让我最难忘的就是《草船借箭》的故事了。这个故事主要写了: 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干,就故意让他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并 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却说三天之内就能造好。诸葛亮 向鲁肃借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还放上一些草把 子。第三天,诸葛亮就一起去曹营借箭去了。他吩咐把二十条快船 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这时大雾漫天,天还没亮,船就接 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又 让船上的军事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果然没 有让大军出动,而是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 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时二十条快船上早以射满了箭。诸葛 亮接着叫二十条船使回南岸。周瑜见诸葛亮回来了,又听鲁肃说了 草船借箭的经过,周瑜自叹不如。
小传二
吾本顽童,生于乡村,长于田野,苟且偷生于童年,不求 提名于金榜,常为鸡飞狗跳、落井下石之作蛹者;熟当儿童群 殴、夫妻吵架之挑唆者。家父不以吾顽劣,猥自枉驱,三顾吾 于床榻之上,施吾以长拳短脚。由是恐惧,遂许家父以趋驰, 受教乎拼音数字、加减乘除,不觉二度寒暑,自认已学有半车、 才有一斗,故仿二郎之举,从孔孟之道,捧圣贤之书,踏恩科 之路,凛然乎入学堂。本想以苦作舟,方不致于人后,不料同 窗皆顽劣未教化之徒,非手脚指并用未能识数之辈,吾竟轻轻 松鹤立于鸡群,笑傲乎课堂!偿得小红花不可胜数,获奖状裱 于四壁,荣誉证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可谓出师就捷矣!如 是再接再厉,加之冰雪聪明,灵能补惰、智能补懒,吾从学之 路甚为平坦,时至今日已累计寒窗十九载尔。
《诸葛亮小传》写作提纲 一、开头: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重 要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军事家: 1、过渡:他是位足智多谋的天才军事家。 2.简述几个故事:七擒孟获,火烧博望坡,巧摆八阵图,空 城计这些故事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让我看了惊叹不已。 3.草船借箭缩写:尤其是“草船借箭”一役,更是他神机妙 算的集中体现。 4.评价:诸葛亮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通达人心,这样能文 能武,足智多谋,怎能不是一代智慧的象征?
诸葛亮传略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亮少有逸群之才, 英霸之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 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 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 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 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 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 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备又西取益州。章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 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小传三
小女不知何许人也,癫狂无度,昂昂自若。现年十四岁,居于深圳。好读 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寝。性嗜玩,忙碌而不能常得。小女知 其如此,或置作业于不顾,期在必累,既累而退,曾不磨磨蹭蹭依依不舍。 环视闺房,破乱不堪,或忙于收拾,焕然一新;或两眼一闭,懒于动弹。怡 然自乐,晏如也。 入校常跑上跑下,难得一闲,经纶事务,有时极累。学业繁重,作业堆叠, 摇摇欲坠。或胆小如鼠,便失机遇。忙至几欲崩溃时趴桌小睡,且欲与清闲 者等不可得,安求其能事事如意也?但求学业有成,锻炼自身,混于人才济 济之社会,期在混出模样,不至于面目全非。 常著文章自娱,以示己志。目标较为明确,奋发进取。欲与世俗格格不入, 难以实现。 闲时常听音乐,以此放松心情。恩情记于心,仇恨清于心,最骄傲之本为 人品。忘怀得失,逍逍遥遥,以此自终。 赞曰:东晋陶渊明有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言兹若人之 俦乎?衔苹果著此文,以乐其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