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提醒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乱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A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B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C煮酒论英雄,刘备为了防范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认。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煮酒论英雄〞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表达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表达了他机智沉着、大智假设愚、韬光养晦。

D跃马过檀溪,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

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3.人”4.。

曹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5.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

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

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6.鲁肃: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

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

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

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7.221 8.9.10.着。

11.吕布:英勇善战,所向披靡,不过他有勇无谋,经常背叛家主,是“三姓家奴”,不听将言,只听妻言,最终被缢于白门楼。

12.姜维:姜维对家人母亲非常孝顺,英勇武艺可以跟赵云匹敌,智谋神算可以暗算诸葛亮,文武全才,英俊相貌,忠义二全,被诸葛亮重视,因此诸葛亮死前让姜维得到诸葛亮的真传。

13.张辽: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对军事有很大研究,义气够大,忠义皆有,对主公衷心耿耿,原来是吕布手下,后来投曹操。

曹操对他非常看好,对人不强求,战场上不顾儿女私情,和关公要好,义气相投.14.典韦:典韦的描写多为侧面,单挑战役不多。

三国人物介绍大全

三国人物介绍大全

三国人物介绍大全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人,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曹操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政治手段残忍,但他在军事上却十分明智,善于用兵,善于用人,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政治家。

刘备初为平民,后成为汉末豪杰之一,最终建立蜀汉政权,被后世尊称为“仁德之君”。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汉族,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政治家。

孙权是孙坚的长子,继承父业,成为东吴的开国皇帝,奠定了东吴政权的基础。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汉族,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

司马懿在政治上善于权谋,擅长用兵,是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被后世誉为“智勇双全”的谋士。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是蜀汉的重要宰相,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被后世誉为“卧龙”、“诸葛武侯”。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汉族,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将领、政治家。

周瑜是东吴的重要军事将领,曾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被后世誉为“东吴之虎”。

关羽(?-220年),字云长,司隶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市临猗县)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

关羽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以其忠义、勇猛而著称,被后世誉为“武圣”。

张辽(?-263年),字文远,并州昌乐(今山西临汾市曲沃县)人,汉族,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将领。

张辽是曹魏的重要将领,以其勇猛、忠诚而著称,被后世誉为“辽东大将”。

吕布(?-198年),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九原区)人,汉族,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重要将领。

三国主要人物

三国主要人物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

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5.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

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

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6.鲁肃: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

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

中文名: 曹操外文名: Cao Cao别名: 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国籍: 中国民族: 汉族出生地: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出生日期:155年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主要成就: 实行屯田制,统一北方 开创建安文学 代表作品: 《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 谥号: 武王、武皇帝、魏武帝 庙号: 太祖 陵墓: 高陵周瑜(175-210),东汉末年名将。

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

有姿貌、精通音律,江东向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少与孙策交好,建安三年(198年)加入孙策旗下,后孙策遇刺身亡。

孙权继任。

周瑜将兵奔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

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在伐蜀路上逝世,年仅36岁。

鲁肃(172-217),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

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

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公孙瓒,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

字伯圭,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

曾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幽州牧。

参加过攻打黄巾军及讨伐董卓的战争,与袁绍为争夺北方连年交战,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被袁绍打败,自焚而死。

--------------------------------------------------------------------------------晋武帝司马炎,生于公元二三六年,死于公元二九○年。

创立晋王朝。

公元二六五年至二九○年在位。

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昭的大儿子。

公元二六五年废曹奂自立为皇帝。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历史小说,全书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蜀汉建立的历史过程,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形象。

以下是一些主要人物的介绍:1.刘备(161年-223年)刘备是本书的主角之一,也是初期的主要统一势力蜀汉的创立者。

他是伟人中不可多得的圣贤之才,被誉为“仁者之君”。

为了复兴汉室,他出任益州牧、汉中王等职位,先后联合孙权和曹操,三度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最终失败。

他有伟大的仁爱之心,广纳贤士,重视人才。

他的部下有关羽、张飞、赵云等著名将领,也因此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关羽(?-220年)关羽是刘备部下的重要将领,他是一个正直勇猛的武将,以“义薄云天”著称。

他有赤面长须,眼目如电,非常威武。

他在赤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曾经和刘备一起经历了困难和艰难的时刻。

但最终在曹操的包围下不幸被杀,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3.张飞(火丘人,?-221年)张飞是刘备部下的猛将,他与刘关二人结义为兄弟,并称为“桃园三结义”。

他性格粗犷,脾气火暴,但对刘备忠诚无比。

他擅长长矛,力大无穷,冲锋陷阵时无人可挡。

他在刘备去世后袭击东吴,但最终被部下所杀。

4.赵云(168年-229年)赵云是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也是当时最有名的猛将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而著称,被誉为“常胜将军”。

他有着忠诚正直的性格,不畏艰险,善于隐忍和运筹帷幄。

他在刘备生前领兵征战,刘备去世后为刘禅谋权。

他擅长骑术和剑术,以一搏百的勇气和决心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5.曹操(155年-220年)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曹操聪明机智,决断果断,军事才能卓越,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在战场上的勇猛无比,有超人的智慧和胆识。

他一度统一北方,建立了强大的政权,并多次袭击刘备和孙权。

但最终在赤壁之战中被联合起来的刘备和孙权击败。

6.孙权(182年-252年)孙权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东吴的创立者,也是刘备、曹操的对手。

三国人物大全

三国人物大全

三国人物大全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传奇和英雄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其中有些人物因其杰出的才能和卓越的成就而被后人传颂不衰。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三国时期的一些重要人物。

1. 诸葛亮(181年-234年)。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睿才卓识,智谋过人”。

诸葛亮在位期间,以其出色的谋略和治国才能,使蜀汉国力得以恢复和发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典范。

他的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这些文学作品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2. 关羽(关云长,160年-220年)。

关羽,字云长,蜀汉五虎将之一。

他是历史上蜀汉著名的武将,被誉为“美髯公”。

关羽在战场上勇猛无敌,曾在长坂坡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蜀汉皇帝刘备封为“汉寿亭侯”,并赐予“刘备亲贤良”的美誉。

3. 曹操(155年-220年)。

曹操,字孟德,魏国的开国皇帝。

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曹孟德”。

曹操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使魏国国力得以恢复和发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政治和军事思想的典范。

他的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等,这些文学作品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4. 孙权(182年-252年)。

孙权,字仲谋,吴国的开国皇帝。

他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吴大帝”。

孙权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使吴国国力得以恢复和发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政治和军事思想的典范。

他的代表作有《赤壁之战》、《鲁肃传》等,这些文学作品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5. 刘备(161年-223年)。

刘备,字玄德,蜀汉的开国皇帝。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蜀汉玄德”。

刘备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使蜀汉国力得以恢复和发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政治和军事思想的典范。

他的代表作有《汉中七子》、《白帝城》等,这些文学作品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三国人物大全

三国人物大全

三国人物大全序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三国时期各英雄豪杰的故事,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介绍,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历史背景,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经典人物。

刘备(玄德)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被尊称为汉室宗亲,是反董卓的关中群雄之一。

刘备有仁德之名,以“以德服人”著称,为人谦和谨慎,对部下宽厚仁爱。

他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共同创建了蜀汉。

刘备虽有雄心壮志,但行事风格较为务实稳重,是一个典型的仁者君子形象。

关羽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有“武圣关公”之称。

关羽英勇无双,武艺高强,威震华夏,是蜀汉五虎将之一。

关羽忠义仁勇,对待兄弟如手足,对待敌人如擎柱,为人忠诚直率。

他与刘备、张飞结义为兄弟,是刘备身边的得力助手,为人们传颂至今。

张飞张飞是刘备手下的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之誉。

张飞性格豪爽直率,善于用兵,战斗力极强,是蜀汉五虎将之一。

他用三尖两刃刀横扫敌军,威震四方。

虽然有时脾气暴躁,但对家族和兄弟情义深厚,是刘备身边的得力战将。

赵云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将领,有“子龙”之称。

赵云武艺高强,战力非凡,是蜀汉五虎将中的一员。

他有忠诚仁义之心,对待君主忠心耿耿,曾在危难之时力挽狂澜,乃是一位忠臣义士。

赵云以其勇猛和忠诚为后人所传颂。

孙权孙权是孙家后代,建立了吴国,成为三国时期东吴的主要统治者。

孙权深知“君子和而不同”的道理,治国有方,对待臣下宽厚有恩。

他娶了大将周瑜的妹妹为妻,与周瑜、孙策合力抵抗曹操的进攻,是一位明君。

孙策是孙家后裔,是吴国的奠基人之一。

孙策英勇果敢,作战勇猛,以少胜多,被誉为“江东小霸王”。

他身世坎坷,多次打败曹操军队,最终寿终正寝。

孙策为人奋勇有谋,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当时江东地区崭露头角。

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霸主之一,是魏国的奠基人。

曹操有“白马将军”之誉,英明果断,善于用兵,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曹操曾与袁绍、袁术等人争霸中原,最终建立了魏国,统一了北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
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

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着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5.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

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

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6.鲁肃: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

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

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

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7.张飞: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

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

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入川义释严颜,分定州县,率精兵万多人,败张合大军,刘备称王后,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

公元221年为替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

临行前,因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

8.赵云: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

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刚毅谨细,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

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

9.郭嘉:曹操帐下第一谋士,才华横溢,放荡不羁,不修边幅,爱嗑药!在那个时代真正的属于离经叛道的典型了但其军事才华却是有目共睹的。

10.贾诩:曹操五大谋士之一,深谙保身之道,三国局面的真正缔造者,军事才能卓着。

11.吕布:英勇善战,所向披靡,不过他有勇无谋,经常背叛家主,是“三姓家奴”,不听将言,只听妻言,最终被缢于白门楼。

12.姜维:姜维对家人母亲非常孝顺,英勇武艺可以跟赵云匹敌,智谋神算可以暗算诸葛亮,文武全才,英俊相貌,忠义二全,被诸葛亮重视,因此诸葛亮死前让姜维得到诸葛亮的真传。

13.张辽: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对军事有很大研究,义气够大,忠义皆有,对主公衷心耿耿,原来是吕布手下,后来投曹操。

曹操对他非常看好,对人不强求,战场上不顾儿女私情,和关公要好,义气相投.
14.典韦:典韦的描写多为侧面,单挑战役不多。

然对其描写十分细致,人皆叹服其勇,而《三国》的武力排名又以民间喜好为基础。

还有一点,正是因为他英年早逝,人们对他有许多惋惜与期许。

15.马超:马超作为刘备手下着名的大将,有一定的方略。

例如曹操召马腾入京,超曾劝其不可轻入静观其变,马腾不听;曹操渡河时他曾识破曹操欲断本军后方的计策。

16.许褚:典韦死后曹操的王牌。

力大无比,能掣二牛尾倒行百步,勇猛好战,人称“虎痴大将军”。

许褚忠心,无论形势多么危急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救了曹操无数次。

17.黄忠:忠早年为刘表帐下中郎将,后随刘表之子刘琮降曹,镇守长沙。

老将军以70高龄位列“五虎上将”,实至名归。

18.姜维:三国猛将中最有智谋的一位。

姜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后为中郎将,就参天水郡军事。

19.甘宁:甘宁甘兴霸,东吴第一猛将。

水贼出身,使一口牙刀,有气力,号游侠。

20.卫继:继敏达夙成,学识通博,进仕州郡,历职清显。

忠笃信厚,为众所敬。

21.曹丕: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

他更是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残害手足之人。

22.刘禅:后主刘禅是一个无才无德、昏庸孱弱的庸人。

他只知道享乐,不思进取,无所作为。

不辨是非,听信谗言,最后落得一个被天下人耻笑的下场。

23.陆逊:他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

治国安邦有方,深得百姓爱戴。

24.王允:一个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

胆识过人,有勇有谋的贤臣。

25.杨修:为人聪慧,才思敏捷,博闻强记。

恃才放旷,爱卖弄学问,最后被曹操所杀。

26.董卓:凶狠残暴,毒茶百姓的乱世奸臣。

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

气量狭小,性格保利之人。

27.袁绍:骄纵自负,遇事武断又缺少谋略对的人。

他还生性多疑,遇事不决,根本听不进忠臣之言。

28.魏延:魏延称得上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大将,但是他轻敌狂妄,行事鲁莽。

他还居功自傲,听不进劝阻,追逐名利。

不服从调遣,擅自做主,常有反心。

29.司马懿: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一位将领。

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典型形象。

30.孙权: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具有忍辱负重,能伸能屈的坚韧品质。

31.马稷:熟读兵书,有一定的谋略和才识,但他只读死书,不懂得实践。

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酿成大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