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1. 诸葛亮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介绍:诸葛亮是蜀国的丞相,被誉为“卧龙”,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擅长谋略和算计,被认为是智商极高的代表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主持国家大事,参与了蜀国与魏国的战争,以及与东吴的关系。
他以智勇双全、仁义风范而著称。
2. 刘备刘备刘备•字:玄德•介绍:刘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
他是蜀国的创立者,被视为仁义之主。
刘备善于体察民情,有着高尚的品德和仁爱的心肠。
他与关羽、张飞一起建立了蜀国,并与曹操的魏国和孙权的东吴展开了多次战争。
3. 关羽关羽关羽•字:云长•介绍:关羽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
他是刘备的义兄,被誉为“武圣”,有着极高的声望。
关羽个性刚烈,勇敢无畏,有着忠诚耿直的品德。
他为了效忠刘备,与刘备一同投奔曹操,但后来转投蜀国,成为了刘备的亲信和重要将领。
4. 张飞张飞张飞•字:翼德•介绍:张飞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著名角色。
他与刘备、关羽结交,并一同投奔曹操后又随刘备建立了蜀国。
张飞勇猛无比,号称“燕人张翼德”,是一位富有战斗力的将领。
他性格粗犷,嘴皮子很紧,但对兄弟非常忠诚,也是刘备在政治和军事上重要的得力助手。
5. 曹操曹操曹操•字:孟德•介绍: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和《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是魏国的创始人,也是曹魏的开国皇帝。
曹操才华横溢,智勇双全。
他通过政治手段和军事行动,积极扩张势力,巧妙运用策略。
尽管曹操经常被描绘为冷酷和残忍的形象,但他也有一些亲友和文化爱好者。
6. 孙权孙权孙权•字:仲谋•介绍:孙权是《三国演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是东吴的创立者和开国皇帝。
孙权继承了父亲孙坚的事业,成为东吴的主要领导人。
孙权一直与蜀国和魏国斗争,既有与刘备的敌对关系,也有与曹操的战事。
尽管他有时候显得有些犹豫和优柔寡断,但孙权在政治和军事上也表现出了出色的能力。
《三国演义》99个人物简介

蜀汉文官
48. 诸葛亮(宇孔明, 号卧龙), 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 散文家、发明家、 战略家。 诸葛亮娴熟 韬略,多谋善断,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 更长于巧思,曾革新 “连弩 ” (i;者葛连弩), 可同时发射 10箭:作 “ 木牛 ” 、 “ 流马 ” , 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 作 “ 八阵图 孔明汀。其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七星续命时被打断, 命陨五支原。有《将苑》(又名《d心书》)《便宜十六策》《兵
3
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公众号:部编本小学语文 、 小语老师
51. 费棉(字文伟), 巴蜀俊杰, 治政能力高超。 与诸葛亮、 再现、 董允并称蜀汉四相。 后为魏阵将郭循 行刺身死。
52. 董允(宇休昭), 巴蜀名士, 治政能力不F费站。 53. 法正(宇孝直), 刘备最言听计从的人, 关、 张死后, 若法正活着, 则刘备不会吃陆逊的亏。 54. 马良(宇季常),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蜀国名士,刘备的谋士。在刘备东征讨伐东吴时,随军参谋,
2. 魏文帝曹巫087年- 226年,宇子桓), 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 公元220年- 226年在位。 曹操的第 二个儿子。 建安二十二年, 被立为太子。 曹操死后继任为魏王, 不久便废了汉献帝刘协, 自己做了皇帝, 国号魏, 定都洛阳。 爱好文学, 为当 时文坛领袖, 现存有流传的诗歌四十多首, 后人编辑出版有《魏文帝集》。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形象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介绍
1.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建
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但在政治上较为残暴,
多有杀戮。
曹操性格复杂,有时冷静沉着,有时暴躁易怒。
2.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以仁爱、礼义著称,善于用人,注
重发展民生。
刘备性格宽厚、仁慈,但在某些时候也显得过于谨慎、犹
豫不决。
3.孙权:东吴的建立者,他聪明机智、善于谋略,具有领导才能。
孙权性
格坚毅、果断,但有时也显得过于多疑、不易信任他人。
4.关羽: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以勇猛善战、义气深重著称。
关羽性格刚
烈、忠诚,勇猛无比,但也有些孤傲、不容他人。
5.张飞: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性格豪爽、勇猛无畏,但有时也显得过于
急躁、不够沉稳。
6.诸葛亮: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先生”,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
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智慧超群、谋略高超,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诸葛亮性格谦逊、谨慎,但有时也显得过于固执、不容他人异议。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这些人物各有特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A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B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C煮酒论英雄,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D跃马过檀溪,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人物,下面是其中一些主要人物的介绍:
1. 刘备:又称为刘玄德,他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创立者。
刘备是一个仁义和有魄力的领导者,他努力为民众谋福利,并与他的两个好友关羽和张飞共同努力,最终建立了蜀国。
2. 关羽:又称为关云长,是刘备的好友和忠诚的将领。
关羽以其武艺高强和忠诚可靠而闻名,在三国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义气和真诚深受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3. 张飞:张飞是刘备的另一个好友,也是蜀国的重要将领。
他以其勇猛和战斗力而闻名,对敌人有着强烈的威胁。
尽管他有时很暴躁,但他对刘备和蜀国的忠诚始终如一。
4. 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创建者。
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和勇敢有魄力的统治者,以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闻名于世。
曹操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并与刘备和孙权进行了多次较量。
5. 孙权: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创立者。
他是一个善于政治和外交的统治者,成功地继承了他父亲孙坚的遗志。
孙权与刘备和曹操有过多次交锋,最终建立了独立的吴国。
以上只是三国演义中一些主要人物的简要介绍,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人物,如诸葛亮、周瑜等。
这些人物的精彩故事和英勇事迹使得三国演义成为了一部受人喜爱的经典作品。
注:本文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不能确认文本的引用内容。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3.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着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5.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6.鲁肃: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7.张飞: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入川义释严颜,分定州县,率精兵万多人,败张合大军,刘备称王后,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8.赵云: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刚毅谨细,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9.郭嘉:曹操帐下第一谋士,才华横溢,放荡不羁,不修边幅,爱嗑药在那个时代真正的属于离经叛道的典型了但其军事才华却是有目共睹的;10.贾诩:曹操五大谋士之一,深谙保身之道,三国局面的真正缔造者,军事才能卓着;11.吕布:英勇善战,所向披靡,不过他有勇无谋,经常背叛家主,是“三姓家奴”,不听将言,只听妻言,最终被缢于白门楼;12.姜维:姜维对家人母亲非常孝顺,英勇武艺可以跟赵云匹敌,智谋神算可以暗算诸葛亮,文武全才,英俊相貌,忠义二全,被诸葛亮重视,因此诸葛亮死前让姜维得到诸葛亮的真传;13.张辽: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对军事有很大研究,义气够大,忠义皆有,对主公衷心耿耿,原来是吕布手下,后来投曹操;曹操对他非常看好,对人不强求,战场上不顾儿女私情,和关公要好,义气相投.14.典韦:典韦的描写多为侧面,单挑战役不多;然对其描写十分细致,人皆叹服其勇,而三国的武力排名又以民间喜好为基础;还有一点,正是因为他英年早逝,人们对他有许多惋惜与期许;15.马超:马超作为刘备手下着名的大将,有一定的方略;例如曹操召马腾入京,超曾劝其不可轻入静观其变,马腾不听;曹操渡河时他曾识破曹操欲断本军后方的计策;16.许褚:典韦死后曹操的王牌;力大无比,能掣二牛尾倒行百步,勇猛好战,人称“虎痴大将军”;许褚忠心,无论形势多么危急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救了曹操无数次;17.黄忠:忠早年为刘表帐下中郎将,后随刘表之子刘琮降曹,镇守长沙;老将军以70高龄位列“五虎上将”,实至名归;18.姜维:三国猛将中最有智谋的一位;姜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后为中郎将,就参天水郡军事;19.甘宁:甘宁甘兴霸,东吴第一猛将;水贼出身,使一口牙刀,有气力,号游侠;20.卫继:继敏达夙成,学识通博,进仕州郡,历职清显;忠笃信厚,为众所敬;21.曹丕: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他更是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残害手足之人;22.刘禅:后主刘禅是一个无才无德、昏庸孱弱的庸人;他只知道享乐,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不辨是非,听信谗言,最后落得一个被天下人耻笑的下场;23.陆逊:他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治国安邦有方,深得百姓爱戴;24.王允:一个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胆识过人,有勇有谋的贤臣;25.杨修:为人聪慧,才思敏捷,博闻强记;恃才放旷,爱卖弄学问,最后被曹操所杀;26.董卓:凶狠残暴,毒茶百姓的乱世奸臣;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气量狭小,性格保利之人;27.袁绍:骄纵自负,遇事武断又缺少谋略对的人;他还生性多疑,遇事不决,根本听不进忠臣之言;28.魏延:魏延称得上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大将,但是他轻敌狂妄,行事鲁莽;他还居功自傲,听不进劝阻,追逐名利;不服从调遣,擅自做主,常有反心;29.司马懿: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一位将领;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典型形象;30.孙权: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具有忍辱负重,能伸能屈的坚韧品质;31.马稷:熟读兵书,有一定的谋略和才识,但他只读死书,不懂得实践;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酿成大祸;。
三国演义人物描述

三国演义人物描述三国演义人物描述:1. 刘备:刘备,字玄德,是三国时期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蜀汉的创立者。
他出身寒微,但却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刘备为人忠诚正直,善于团结人心,广纳贤才,使得他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下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势力,并最终成为蜀汉的皇帝。
他的仁义之心和崇高的理想使得他备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2. 关羽:关羽,字云长,是刘备的义弟,也是蜀汉的重要将领。
他英勇无敌,威名远扬,被尊为“武圣”。
关羽出生于一个武将世家,他有着高大威猛的形象,手持青龙偃月刀,勇猛异常。
他忠诚于刘备,立下了许多赫赫战功,为蜀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3. 张飞:张飞,字翼德,是刘备的义弟,也是蜀汉的重要将领。
他虽然没有关羽那样的威名,但同样勇猛无敌。
张飞性格粗犷,脾气暴躁,但为人忠诚正直,勇猛善战。
他在战场上常常率领蜀军冲锋陷阵,以雷霆之势击溃敌军,赢得了无数次的胜利。
4. 赵云:赵云,字子龙,是刘备的重要将领,也是蜀汉的名将之一。
他英勇无畏,机智勇敢,被誉为“常胜将军”。
赵云年少时就以勇猛善战而闻名,曾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他忠诚于刘备,兢兢业业,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历史上备受赞誉的名将。
5. 孙权:孙权,字仲谋,是东吴的创立者和首任君主。
他是孙坚的儿子,也是江东地区的重要领导人。
孙权聪明机智,善于运筹帷幄,能够正确把握时机,使得东吴逐渐发展壮大。
他善于用人,广纳贤才,使得东吴政权逐渐稳固。
孙权在位期间,经过多次战争和外交斗争,成功地巩固了东吴的地位,成为东吴历史上的重要君主。
6. 周瑜:周瑜,字公瑾,是东吴的重要将领之一,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谋士。
他聪明智慧,善于计谋,被誉为“卧龙”。
周瑜有着出众的才华和领导能力,在东吴政权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帮助孙权稳固政权,对抗曹操,曾多次出谋划策,取得了一系列的战争胜利。
7. 曹操:曹操,字孟德,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曹魏的创立者。
他是一个具有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的杰出人物。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
《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小说,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的战
争和政治斗争。
以下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及事件。
主要人物:
1. 刘备:蜀汉的建立者和主要领袖,被视为仁义之帝。
2. 关羽:被称为义门将军,在蜀汉时期为刘备重要的武将。
3. 张飞:刘备早期将领,以勇猛善战而著名。
4. 曹操:魏国创始人,被认为是一个冷酷、精明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5. 孙权:吴国的创始人和统治者,被视为一个有政治智慧的君主。
6. 诸葛亮:蜀汉时期的重量级人物,以才华横溢、谋略高明而闻名。
主要事件:
1. 赤壁之战:曹操和孙权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孙权在诸葛亮的帮
助下,利用了天气和地理条件对曹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
2. 群雄逐鹿:三国时期各方势力之间的政治斗争和争夺,包括董卓之乱、华雄之战和关羽之死等事件。
3. 三国同盟:刘备、孙权和诸葛亮之间的联盟,旨在共同抵抗曹操。
虽然联盟没有一直保持稳固,但是影响了整个三国时期的政治局面。
4. 南征北战:刘备和诸葛亮南征扩张势力,与孙权协力对抗曹操。
同时,曹操也在北方进行战争,以巩固其权势。
5. 汉室复兴:统一天下是刘备的目标之一,他致力于恢复汉朝旧貌。
最终,在诸葛亮的努力下,蜀汉不仅得以建立,还获得了对整个中原
地区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
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A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B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C煮酒论英雄,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D跃马过檀溪,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在宴会上,伊籍将蔡之害计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单骑速逃,蔡瑁随后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似龙驹,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E三顾茅庐,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
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
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F遗诏托孤儿,刘备为关羽报仇,率全国之兵讨伐吴国,兵败退守白帝,一病不起,诏诸葛亮等大臣到白帝,抚其背说:“我有幸得先生相助而成就帝业。
然而我甚浅陋,未采纳丞相之言而伐吴,自取其败,悔恨莫及。
我死在旦夕,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于是将遗诏递给诸葛亮,一手掩泪一手把着诸葛亮的手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
刘禅软弱,先生以为可辅佐则辅佐,若不可辅佐,则请先生自为成都王。
”诸葛亮听罢,手脚无措,流泪跪拜在地说:“臣怎敢不尽全力辅佐后主,以尽忠贞之节,死而后呢!”2、姓名: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是“千古良相”的典范。
谥为“忠武侯”。
性格:谨慎,谦虚,智慧,有才能,执法如山。
情节:A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B舌战群儒,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C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
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
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D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E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
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F挥泪斩马谡,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
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
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
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G三气周瑜: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趁机占领南郡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二气:甘露寺招亲,陪了夫人又折兵。
鲁肃几番跟刘备讨还荆州,都被诸葛亮用计谋说辞搪塞过去,万般无奈。
周瑜于是就给鲁肃传授一计:刘备不久前丧妻,就让孙权许诺将妹妹嫁给他,赚刘备来拘囚,要回荆州。
但是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传授了三个锦囊给赵云,让他如此如此。
到了东吴,刘备依计而行,娶了孙夫人,并且在孙夫人的帮助下离开了东吴。
周瑜率领大军围追阻截,被孔明布置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急忙登船逃跑。
周瑜再次病发。
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符”来向刘备讨还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
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死。
H七擒孟获:蜀汉建兴,诸葛亮为伐魏,想先解决南蛮以解除后患。
马谡认为南蛮地处偏僻,即使武力攻下,也很难真正征服。
不如以军事为辅、政治为主,以攻心达到武力不能解决的目的。
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对南蛮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他心悦诚服,从此,南蛮纳入蜀国版图,诸葛亮得以从容北伐。
I、六出祁山3姓名: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
性格特点:骄傲,坚毅,忠诚,有胆色,重信义,傲上而不欺下。
情节:A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B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C千里走单骑,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
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最后跟刘备会合。
充分展现了关羽的忠肝义胆,表现了他与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
D五关斩六将,刘、关、张失散后,关羽为等待时机寻找刘备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暂时归降曹操,关羽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坚决离开曹营,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
这段情节表现了关羽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
E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F华容道义释曹操,关羽奉诸葛亮之命设伏于华容道,撞着溃逃的曹军,曹军束手待擒。
然关羽乃义重如山之人,念及曹操昔日于己有厚恩,心中不忍;又见曹军狼狈不堪,愈发不忍: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遂抗命放去曹军,曹操得以脱身。
后得刘备求情,关羽免受军法惩处。
G刮骨疗毒,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
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
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左右掩面失色。
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
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关公大笑而起。
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H水淹七军,曹操命大将于禁、庞德去救樊城。
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
不料中了庞德的箭。
后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
就在一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
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
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
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
庞德被生擒。
I大意失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
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
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
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
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突围不成功,被俘不降,孙权杀之。
J败走麦城,关羽与东吴大将吕蒙在荆州交战,大败,退守麦城。
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
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
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
4、姓名:张飞-----"猛",字翼德,被吕布称为莽张飞性格:勇猛,鲁莽,粗中有细,暴虐(喜欢鞭挞士卒)好酒。
情节:A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B怒鞭督邮,刘备任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时,督邮来县巡视,存心陷害刘备。
张飞知道实情后,大怒,骑马来到馆驿,挣督邮头发揪住,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