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建筑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43人的情感从出生那天就随之产生了,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的一种生理的反应,取决于需要和期望。
设计的使命从为人类创造物质幸福扩展到为人类创造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幸福,情感设计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当代的设计探索和发展已经延伸到精神、心理和人文社会关系的层面[1]。
使被设计的对象从一个产品上升至拟人的境界,给设计对象注入了灵魂,赋予了生命。
情感设计已经在众多的设计领域得到了应用,如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家居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情感化设计思想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然,一座美好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可以建立积极的形象或唤起一段美好的回忆。
现代城市建筑中许多建筑雷同缺乏新意,新建筑与城市文化不符切断历史文脉,冰冷和没内涵的现代建筑常常受到市民的职责和反感。
毋庸置疑,这种建筑的建设不利于城市的长久和谐发展。
1 火车站设计中情感化设计策略产生的必然性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发展已然成为铁路建设的主流,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火车站的建设也随着高铁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扩建和完善。
随着物质文明推动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铁路的功能也由传统的运输逐渐扩展为经济文化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
现代化火车站作为一个承载历史、展现文明的重要城市建筑,即是经济与文化对外交流的枢纽站,也是人们与外界沟通情感的枢纽站。
为此,设计师也必然会在进行火车站建设时考虑设计的情感化体现与情感体验的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火车站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诺曼(美国)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深入探索人类三种处理问题的层次,分别为本能、行为和反思,并以此勾勒出反应情感的美学商品在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将情感化的设计理念应用到火车站的建设中[2]。
本能层级则体现在人们对火车站外观建筑设计的第一反映中,是一种即刻的积极或是消极的反应;行为层级则体现在人们对火车站建筑设计使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体验产品的功能性,易用性和物理感觉;反思层级则体现在人们通过以上两种层级后多产生的情感,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情感。
浅谈建筑情感空间的设计

浅谈建筑情感空间的设计发表时间:2016-03-31T15:50:06.3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8期供稿作者:刘刚1 王冬梅2[导读]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的情感空间就是指在建筑的内部存在的一种可供人们娱乐、购物和休闲的空间类型。
刘刚1 王冬梅21.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150008;2.哈尔滨广厦学院 150025摘要:从传统的建筑结构中可以看出,“情感”很少会在建筑领域中得以应用。
但是,从现如今的建筑工程中可以看出,建筑、空间等因素都可以用情感来进行表达。
这是建筑领域的一种进步,同时也是时代的不断发展。
人们比较关注自己的生活空间,建筑空间的舒适程度是人们所追求的。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多种设计因素,另外,还需要将人们的情感考虑到其中,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实现人体和人文等尺寸的设置,进而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情感因素;人体尺度;人文尺度建筑的情感空间就是指在建筑的内部存在的一种可供人们娱乐、购物和休闲的空间类型,这一空间中包含着人们的各种情感。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影视剧院、名人的故居以及纪念馆或者是陵墓等等。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需要将人们的情感作为一种主要的因素,将其融入到实际的建筑结构中,不仅让人感动,还能够让人找到一种相对比较舒适的感觉。
这也是现如今建筑设计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1、建筑情感空间的塑造建筑物自古以来就是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还会成为整个城市或者是社会大环境的主要装饰因素。
虽然建筑的类型基本相同,但是,建筑所处的环境和地区不同,居住在其中的人们的情感也不同。
所以,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人们的情感需求来进行。
如果是在严寒时间较长或者是温度比较高的地区内进行建筑空间的设计,主要是以木头房子为主。
如果是在湿气比较重的地区,就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的不同来选择吊脚楼的形式。
可见,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逐渐将个人的情感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结合,然后将人们的智慧融入到其中,创造出一种相对比较朴实的建筑类型。
高速铁路车站建筑设计与旅客体验研究

高速铁路车站建筑设计与旅客体验研究高速铁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化和高效化。
而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车站建筑的设计与旅客体验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一个好的车站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容纳乘客的出行需求,更要考虑到人的需求与舒适感。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车站建筑设计与旅客体验的研究。
一、人性化设计是关键在高速铁路车站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关键。
首先,建筑外观要直观明了,方便旅客辨识和定位,以减少迷失和浪费时间。
同时,车站的标识和指引要清晰明确,以帮助旅客规划行程。
其次,车站内部的空间布局要合理,防止出现拥挤和混乱的情况。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行动习惯和身体特点,为乘客提供更好的行动空间。
另外,车站内部的设施和服务也要符合旅客的需求。
例如,设立充电站、免费Wi-Fi、舒适的候车区域等,使乘客在车站内得到更好的休息和体验。
二、绿色环保理念需贯彻始终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理念在车站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设计车站建筑时,应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建筑外墙可以采用光伏板,为车站提供清洁能源。
此外,车站建筑可以设计成绿色屋顶,使空气净化和降温效果更好。
同时,车站周边的园林景观设计也要注重绿化与景观融合,营造宜人的环境氛围。
三、科技应用提升旅客体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其应用也渗透到了车站建筑设计中。
通过引入科技元素,可以提升旅客的体验感。
例如,车站可以设置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快速通行和出入站。
此外,智能票务系统、乘客导航系统等也能够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和便利度。
另外,车站建筑内部还可以设置室内导航系统,帮助旅客迅速找到所需设施和服务。
四、文化元素融入设计在车站建筑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可以为旅客创造更加丰富和独特的体验。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车站建筑应该在设计中体现出来。
例如,可以在车站外观、室内装饰和艺术品等方面融入本地元素,让旅客在车站的短暂停留中感受到当地的魅力。
火车站建筑设计的流线与美感

火车站建筑设计的流线与美感火车站,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用性和功能性,更要符合城市整体风格,增添城市美感。
因此,火车站建筑设计的流线与美感是相辅相成的。
一、流线设计流线设计是指建筑外形呈现流畅的线条,增强了建筑的动感和现代感。
在火车站建筑设计中,流线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其与旅客的出行有直接关系。
好的流线设计能够避免旅客在寻找自己的目的地时迷路,提高了旅客的出行效率。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来实现流线设计。
例如,设置明确的标识和路线引导,以及良好的空间流动性。
此外,建筑的外形也应该遵循流线设计的原则,例如减少直线的使用,采用弧形和斜线,减少棱角,使建筑呈现出流畅的线条,为旅客提供直观的方向感。
二、美学设计火车站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还是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
因此,美学设计也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好的美学设计可以让火车站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美学设计包括建筑外观设计和室内装饰设计。
在外观设计方面,建筑的外形应该体现城市的整体风格,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例如,如果周围的建筑都是类似的风格,那么火车站的外形也应该与周围的建筑保持一致。
在室内装饰设计方面,设计师应该考虑旅客的感受。
例如,设置愉悦的色彩和照明,让旅客感觉舒适和放松。
此外,室内的装饰也应该优化旅客的出行体验,例如,为旅客提供充足的放置行李的空间和舒适的休息区域。
三、结合流线与美感设计在火车站建筑设计中,流线设计和美学设计是相辅相成的。
好的流线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旅客的出行效率,好的美学设计可以让火车站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要考虑流线设计,也要考虑美学设计。
例如,在流线设计方面,设计师可以将标识和路线引导安排在美观的壁画或装饰性元素上,既起到了指引作用,又增加了美感设计。
在美感设计方面,设计师可以通过布局设计来满足流畅的流线设计,例如,合理地安排商业区和休息区域,使其不影响旅客出行的效率,又可以提高旅客的体验。
分析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

分析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摘要:火车站同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设计缓解旅途之中的疲惫,注重火车站情感化设计,也是以人为本的一种集中体现,本文主要论述了火车站设计之中的情感化。
关键词:火车站;建筑设计;情感化引言情感化设计,指的是人们对于对象的占有、对物体的依恋。
不仅仅是出于对于它的使用功能的需要,较多的是由于载体代表的意义以及情感。
设计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之下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在农业时代,以手工造物方式呈现手工物质形态;在工业化时代,以机器生产方式呈现工业物质形态;然而进入到体验时代,发展为以物质设计以及非物质设计共存的情感物质形态。
情感化设计的关键在于:理解用户是如何在使用过程中看待、体验和感受的,环境与服务想要更好的了解用户体验过程和情感的需求,设计师必须更加关注服务在使用环境中的包容性,内部设计的流畅性给人良好的情感体验,好的设计是让人们在使用以及体验之中,同时产生愉悦感,并使之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火车站的建筑设计要以多学科紧密结合为基础,才能真正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设计,好的设计创造新的文化,好的文化塑造新的价值观,好的价值观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1、火车站建筑设计的原则1.1、适应性火车站是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公共交通建筑,在设计中首先要满足火车站的使用功能,能够有序的组织客流的进站和出站路线,满足客流高峰小时所需要的各种面积规定及楼梯、通道等的宽度要求;上下楼梯的布局位置能够均匀的接纳客流。
另外要有足够的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以满足技术设备的布置及运行管理的功能要求,车站布局还需要考虑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换乘条件,保证火车站建筑具有合理的、完善的、流畅的使用功能。
1.2、安全性火车站是公共交通建筑,除了结构应具有安全可靠性外,作为车站建筑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所有的安全因素,例如楼梯、自动扶梯的数量、位置以及宽度的考虑,还必须满足在灾变情况下的紧急疏散要求,有足够明亮的应急照明设施以降低人在危急情况下的恐惧心理;有清晰的导向标牌指示安全出口通道;有完善的消防设施以及足够的新风和排风排烟设施。
高速铁路车站设计中的人性化研究方法

高速铁路车站设计中的人性化研究方法咱先来说说这高速铁路车站啊,你要是坐过高铁,肯定对那车站有印象。
就拿我上次出差的经历来说吧,拖着个大行李箱,背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急匆匆赶到高铁站。
一进去,好家伙,那场面,人山人海的。
当时我就想,这车站设计得要是不人性化,得多糟心呐!咱们先来聊聊这车站的布局。
一个好的高铁车站,它的布局得合理吧?就像一个家,厨房、卧室、客厅都得安排得妥妥当当,让人住得舒服。
高铁车站也一样,进站口、候车厅、检票口、站台,这一系列的地方都得衔接流畅。
我那次出差,因为着急,在车站里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结果发现检票口藏在一个角落里,指示牌还不太明显,差点就错过了车。
这就是布局不合理带来的麻烦。
再说说这候车厅。
候车厅可不能太拥挤,座位得够,还得舒服。
你想想,要是等车的时候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或者那座位硬邦邦的,得多难受。
还有啊,这候车厅的设施也得齐全。
像充电插座,那可是现代人的“救命稻草”,手机没电了可不行。
我就碰到过在候车厅手机快没电,找了半天找不到充电插座的情况,那叫一个着急。
还有通道的设计。
从进站到上车,这一路的通道得宽敞明亮,不能有障碍物挡道。
我记得有一次,通道里放了个大垃圾桶,本来就不宽的路更窄了,拖着行李箱走过去,磕磕绊绊的。
另外,无障碍设施也特别重要。
得考虑到那些行动不方便的乘客,比如坐轮椅的、拄拐杖的。
要有专门的无障碍通道、电梯,卫生间也要有无障碍设施。
有一回我在车站看到一位坐轮椅的乘客,因为无障碍设施不完善,上下楼梯特别费劲,看着都让人心疼。
说到这车站的标识,那可得清晰明了。
箭头指向得准确,文字说明得简单易懂。
不能让人看了半天还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我有次在一个高铁站,被那些复杂的标识搞得晕头转向,差点迷路。
还有这车站的环境也很关键。
得干净整洁,通风良好。
要是一进去一股怪味,谁心情能好?总之啊,高速铁路车站的设计得从乘客的角度出发,多考虑考虑大家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人性化。
情感建筑的探索-火车站设计场地认知与设计思路

多为 据 我 解哲 都 们 决学 来 坚 方) 源 信 案。 于 每 中这 设 个 进关 计 有 行系 者 创 选到 对 造 择如 外 性 。何 部 的 对的思 待一想 你种都 发看有 现法其 的(产 每我生 一们的 个姑依 问且据 题将。 并其而 如大且 何胆这 从的些 众称依
呼和浩特卫星图 西北方向是祁连山脉的一支——大青山; 南边是黄河的支流。
呼和浩特城市景观
这里的每一幢楼其实都并不在我们熟悉的城市中出现过,却很难让人找出其自身的 特点。相同的手法和风格并不意味着无趣的雷同,建筑情感的缺失是千城一面的罪 魁祸首。同样的冰冷麻木使人找不到认知的途径。尝试寻回曾经存在于古老大地上 的种种情感,让城市来承载,让建筑来表达,让人们来体验。
京包线沿线景观
情感建筑的探索
————火车站设计场地认知与设计思路
筑我 使 可 超 世们 建 以 具 界的 筑 飞 运 。眼 表 翔 动 球达的感 ,自力的 好己量形 奇的,态 心情充让 带感满我 领,技们 我它巧深 们们的刻 探强结地 寻有构感 卡力工受 拉的程到 特造居建 拉型然筑 瓦吸也似 的引可有 建着以了
里昂火车站的设计模仿 了鸟类骨骼结构,使它 表现出潜在动态的流线 型外观。动态感体现在 轮廓和结构构成部分的 排列中,而不是通过机 械运动的物体来达到。
空间形态
背景资料
为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里昂发起了通过改善交通 促进贸易发展的活动。其核心工程便是里昂机场铁 路客运站,clatrava得到了该工程的委任。里昂站 是一条新开通的铁路干线的终点站,设计要求新建 的客运站不仅应顺畅的疏导客流,而且应成为令人 印象深刻的地区门户形标志。
草图 细部
在地球这张广袤的底(Ground)上,人类用丰伟的劳绩,建起一个个以城市为主 体的图(Figure)来。这里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群;有风光明媚的小城镇;也有突 入穷山恶水的聚居点。
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探讨

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探讨2023-11-11•引言•火车站建筑情感化设计的理论基础•火车站建筑情感化设计的实践应用•火车站建筑情感化设计的评估与优化•案例分析目•结论与展望录CHAPTER引言01火车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建筑设计对于人们出行体验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情感化设计策略在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旨在提高乘客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以及提升火车站的整体形象。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CHAPTER火车站建筑情感化设计的理论基础02情感化设计的概念及重要性以人为本地域性功能性艺术性空间布局材质选择色彩搭配照明设计01020304CHAPTER火车站建筑情感化设计的实践应用03地域性情感设计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火车站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合理利用地形、气候等条件,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
尊重当地环境传承历史文脉展示现代文明运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打造具有现代感的火车站,体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满足旅客的审美需求。
弘扬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使火车站建筑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激发旅客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融合多元文化在设计中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吸收其他地域的文化特色,使火车站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平台,丰富旅客的体验。
文化性情感设计功能性情感设计人性化设计安全性设计便捷性设计CHAPTER火车站建筑情感化设计的评估与优化041情感化设计的评估方法23通过制定问卷,收集乘客对火车站建筑设计的感受和意见,了解他们对空间布局、设施配备、标识系统等方面的评价。
问卷调查安排观察者对火车站建筑进行实地观察,记录乘客的行为、活动和交互情况,分析建筑设计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观察实验邀请建筑专家和心理学家对火车站建筑设计进行评审,从专业角度评估情感化设计的程度和质量。
专家评审标识系统完善火车站建筑的标识系统,提高标识的清晰度和辨识度,方便乘客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提高乘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摘要:以情感化设计的核心设计策略方向为出发点,分析了火车站建设外观设计、室内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雷同与缺乏特色的严峻现象和问题,论述了火车站建筑中情感化设计策略产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体验的方式对具体情感设计实例进一步说明,提出一些适合火车站未来建设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使迅猛发展的现代化趋势与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紧密结合协调持续发展。
关键词:火车站建设情感需求情感化设计用户体验
人的情感从出生那天就随之产生了,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的一种生理的反应,取决于需要和期望。
设计的使命从为人类创造物质幸福扩展到为人类创造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幸福,情感设计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当代的设计探索和发展已经延伸到精神、心理和人文社会关系的层面[1]。
使被设计的对象从一个产品上升至拟人的境界,给设计对象注入了灵魂,赋予了生命。
情感设计已经在众多的设计领域得到了应用,如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家居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情感化设计思想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然,一座美好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可以建立积极的形象或唤起一段美好的回忆。
现代城市建筑中许多建筑雷同缺乏新意,新建筑与城市文化不符切断历史文脉,冰冷和没内涵的现代建筑常常受到市民的职责和反感。
毋庸置疑,这种建筑的建设不利于城市的长久和谐发展。
1 火车站设计中情感化设计策略产生的必然性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发展已然成为铁路建设的主流,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火车站的建设也随着高铁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扩建和完善。
随着物质文明推动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铁路的功能也由传统的运输逐渐扩展为经济文化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
现代化火车站作为一个承载历史、展现文明的重要城市建筑,即是经济与文化对外交流的枢纽站,也是人们与外界沟通情感的枢纽站。
为此,设计师也必然会在进行火车站建设时考虑设计的情感化体现与情感体验的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火车站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诺曼(美国)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深入探索人类三种处理问题的层次,分别为本能、行为和反思,并以此勾勒出反应情感的美学商品在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将情感化的设计理念应用到火车站的建设中[2]。
本能层级则体现在人们对火车站外观建筑设计的第一反映中,是一种即刻的积极或是消极的反应;行为层级则体现在人们对火车站建筑设计使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体验产品的功能性,易用性和物理感觉;反思层级则体现在人们通过以上两种层级后多产生的情感,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情感。
设计师在对火车站进行设计时就要把握好上述的三个层次。
然后结合各地区的特色文化,发展需求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 基于火车站外观设计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2.1.1 较古老车站是城市集体记忆的传承
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沉淀着自己的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如红墙黄瓦的北京火车站,白墙上片片乌瓦的江南小站[3]。
火车作为交通工具已有久远的历史,特定时期的车站也必然会留下时代的影子和历史的印记。
火车站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需要记录历史,传承文化,不应该在火车站新旧交替中随之消失。
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废旧的车站遗产,将其统一管理,变废为宝,延续历史文脉,供人们缅怀回忆,延续着城市的过去。
如英国约克城国家铁路博物馆,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铁路博物馆;厦门市铁路文化公园,是一条步道的带状公园,也是体验自然的城市新名片[5]。
2.1.2 现代化车站建筑是城市形象的前瞻
火车站的从新改造和建设会承载着市民对于城市新形象的展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不仅市民会因拥有地标性的车站建筑而对城市增加成就感和归属感,游客也会感受到城市的现代化的进程,增加满足感和愉悦感。
城市的第一印象和最终印象往往也在这时形成[6]。
武汉火车站的新形象设计将地域性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性的科技
感完美结合(如图1),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极具动感的钢架玻璃和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夸张造型。
整个建筑如同一只展翅腾飞的巨鸟,寓意千年黄鹤,思念家乡,翩然而归。
建筑提炼一些地域性的文化元素特征,突显湖北特色。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同时也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3 火车站是人们的身心驿站
现代化的火车站在空间结构上也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提高效率和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火车站的建设进一步与城市融合,形成了庞大的交通枢纽体系网,渐向经济枢纽转变,成为了结合商业与服务业共同发展的城市中心。
如日本的京都火车站随着功能群组的不断完善,车站空间更具开放性,开敞式露天舞台、大型的活动中心购物中心、古城全景的观赏点和空中城市[7]。
2.2 基于火车站室内设计的情感设计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大规模的对火车站进行现代化空间的立体式综合开发,火车站成为集地下、地面、地上立体化的交通枢纽联合体系网。
根据不同的需求也设置了多方位的进站区,乘客在进行垂直换乘时直接由地下或地上进入火车站内部。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的火车站设计更多的是被旅客从内部感受。
所以站内设计不容忽视,注重游客对站内空间的体验需求,用细节体现城市发展的魅力,用服务展现城市对人文的关怀,也是继续写城市特色在内部的延伸。
好的建筑是大众审美的对象,并能成为优秀文化的物质载体。
如河北省石家庄新火车站,其站内室内设计灵感来源于隋唐文化中的光辉历史成就——赵州桥。
设计师通过提取主要特征元素,对桥身形态进行塑造和重现,将设计与室内顶部空间完美结合,体现出创新求变的时代气息和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
巧妙的形态设计,作为传达信息的第一要素,自始至终承载了产品的全部内涵,利用形态刺激了大家对往事的回忆,进而产生情感。
它的价值会在时间流逝中越发经典,成为不朽的文化佳作精品。
2.3 基于火车站流程体验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现代化设计中,交互设计,情景体验早已成为必然发展的趋势,对最终的设计起到了决策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告诫每一位设计师:若不能保证你的孩子和好友感到舒适,请重新设计你的产品[8]。
观察是研究用户体验的基础,要融进环境,亲身去做情景体验。
内部设计的流畅性可以给人的良好体验.
3 结语
建筑也是有生命的,她在那里不断地向外诉说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火车站的整体及设施设计不能简单的划归为设计院的范畴。
首先要根据各地区地域文化的不同突出独特性原则,设计者需要根据所处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城市规模、用户需求等因素的差异,对相同的设施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使其更好的与环境相融合。
情感化设计的关键在于:理解用户是如何在使用过程中看待、体验和感受产品,环境与服务。
想要更好的了解产品的用户体验过程和情感的需求,设计师必须更加关注产品或服务在使用环境中的包容性,内部设计的流畅性给人良好的情感体验。
好的设计是让人们在使用产品和体验产品的同时产生愉悦感,并使之成为自己生的一部分。
火车站的建筑设计要以多学科紧密结合为基础,才能真正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好设计。
好的设计创造新的文化,好的文化塑造新的价值观,好的价值观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芬兰)Koskinen等著,孙远波等译.移情设计—产品设计中的用户体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美)唐纳德·A·诺曼著,付秋芳译.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5.
[3]黄露.中国城市交通设计中的文化传承现象研究—从汉口火车站看[J].现代商贸工业,2012(1):79—80.
[4]百度百科—济南老火车站[OL].ttp:///view/2857545.htm.
[5]百度百科—厦门铁路文化公园[OL]./view/8359691.htm.
[6]陆元鼎.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的传承[J].华中建筑,2010(1).
[7]百度百科—日本京都火车站[OL]./view/3130435.htm.
[8](加)戴博曼著,连冕,张鹏程,顾嘉唯译.做好设计:设计师可以改变世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9]朱颖,金旭炜,王彦宇,等.铁路交通枢纽与城市综合体设计初探[J].和谐铁路建设,2011(6):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