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九寨沟生态资源保护策略
九寨沟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九寨沟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摘要:近年来,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旅游景区是旅游业最具有代表性与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然而在旅游景区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经常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九寨沟旅游景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以期为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旅游景区;九寨沟;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引言:九寨沟景区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一个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题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两项国际桂冠。
九寨沟以其山水秀丽、人文底蕴深厚、生物多样性等特点,成为国内外众多游客争相前来观光旅游的目的地。
然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九寨沟景区面临许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如水质污染、垃圾处理、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
基于此,探究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保护和改善九寨沟景区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 旅游开发压力大,景点局部生态受损。
由于九寨沟风景优美,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旅游人次连续超过500万人次游客。
然而在强大的旅游数据带来的经济效益背后,我们也要看到旅客人数庞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
大量的人类活动、车辆通行等都对旅游活动景点区域的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了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情况。
2. 垃圾处理不当,仍存有环境污染风险。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固废垃圾产生,由于景区面积大,游览线路长,部分地段其处理机制却没有跟上,导致垃圾长时间滞留,未能得到及清运,存在给环境带来污染风险。
3. 景区原住民缺乏环保家用交通工俱。
当前,景区有3个社区,原住民有1300多人,九寨沟景区居民往往需要使用私家车出行,绝大部分私家车仍是汽柴油车辆,这就导致大量汽车尾气排放,从而不同程度的引发环境问题。
九寨沟旅游区的开发和保护

浅谈对九寨沟旅游区保护和开发的设想以“童话世界”“人间仙境”而著称的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北边,海拔在2000米至3000米之间,是一条纵深40余公里的山沟谷地,因周围有9 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总面积约620平方公里,大约有52%的面积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
林中夹生的箭竹和各种奇花异草,使举世闻名的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珍稀动物乐于栖息在此。
九寨沟的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森林之美。
沟中地僻人稀,景物特异,富于原始自然风貌,有“童话世界”之誉。
有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区,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这五绝而驰名中外。
九寨山水,天然原始,四季景色变幻无穷,尤其是秋季,沿湖连绵数十里彩林美不胜收。
九寨沟的精灵是水,湖、泉、河、滩连缀一体,千颜万色,高低错落的群瀑高唱低吟,大大小小的群海碧蓝澄澈,水中倒映红叶、绿树、雪峰、蓝天,变幻无穷;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花树开在水中央。
关于九寨沟开发,最早始于1984年,国务院正式发文,将九寨沟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相应建立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九寨沟正式对外开放。
很快成了西南乃至全国旅游最热景点之一,成了旅游爱好者必欲观之而后快的大自然一绝。
由于人多了,门票收入就多了,住旅馆的多了,买旅游产品的也多了。
人多了,人气旺了,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了。
然而,与此同时,吃喝拉撒也多了,乱扔果皮纸屑的多了,草皮被践踏踩死的多了,神奇的九寨之水,变得不那么安详不那么清澈了。
九寨沟未能幸免于旅游大开发带来的巨大破坏。
热热闹闹的沟里一日住,一日行,一日玩———热闹之余,留下的是残羹剩渣,塑料袋,饮料瓶,还有家庭旅馆那实在不好闻的气味和愈积愈多的排泄物。
痛快酣畅的骑马,牵牛,嬉水———痛快之余,留下的是草场伤痕,绿地蹄印,以及水中池壁那洗不去的点点污渍。
人,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
经济,越来越发展,收入,越来越增多。
九寨沟的自然奇观与环保之旅

九寨沟的自然奇观与环保之旅九寨沟的自然奇观与环保之旅九寨沟被誉为“人间仙境”,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对于九寨沟的自然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九寨沟的自然奇观以及采取的环保措施,鼓励人们以环保的方式欣赏和保护这一宝贵资源。
1. 漫步九寨沟的美景九寨沟风景区拥有众多的自然奇观,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镜海、五花海、熊猫海等。
镜海以其湛蓝如镜的湖面和周围秋叶的倒影而闻名,五花海则因湖泊中五种不同颜色的水而得名。
熊猫海则以其形状酷似熊猫的湖泊引人入胜。
2. 探索九寨沟的生态多样性九寨沟不仅以其美景闻名,还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这里的植被种类繁多,包括杜鹃花、冷杉等。
而动物方面,则有金丝猴、长臂猿等珍稀物种。
九寨沟的生态多样性为游客提供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3. 九寨沟的环保意识与行动为了保护九寨沟的自然资源,九寨沟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首先,游客进入九寨沟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如不随地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等。
景区还建立了环境保护巡逻队,加强巡视管理以确保游客遵守规定。
此外,九寨沟也推行了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来降低环境负荷。
4. 游客的环保责任作为游客,我们也有责任保护九寨沟的自然环境。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或共享出行工具,减少个人车辆的使用。
其次,在游览九寨沟时,我们应该遵守景区的规定,不乱丢垃圾和破坏植被。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宣传环保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九寨沟的自然奇观和环保需求。
5. 保护九寨沟的重要性九寨沟作为一处自然遗产,其保护意义重大。
首先,九寨沟的景观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其壮丽景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而保护九寨沟不仅能够让后代子孙有机会欣赏到这一美景,也能保护九寨沟所蕴含的丰富生态多样性,保护地球生态平衡。
总结:九寨沟以其美丽的自然奇观而闻名于世,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挑战。
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和游客的参与,我们能够保护九寨沟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后代子孙所共享的宝贵遗产。
论中国的世界遗产九寨沟的开发与保护

论中国的世界遗产九寨沟的开发与保护摘要:针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就九寨沟旅游发展情况,提出解决九寨沟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字:世界遗产、九寨沟、开发与保护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
世界遗产都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作为世界遗产,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客观上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参观、游览;而游客的人数太多,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又不利。
同时,门票收入往往不足以补偿世界遗产保护的支出,仅仅依靠门票收入,不进行深入的开发,难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来进行保护工作;而深入的开发又可能损害对遗产的保护。
从保护世界遗产来讲,世界遗产地的游客流量过大,对环境有破坏,从保护的角度出发需要控制流量。
但是世界遗产作为全人类的财富,又不能剥夺人们的参观权利。
中国的29处世界遗产,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为中国和世界所知,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人,这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但过分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潜力,又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敦煌莫高窟壁画,因旅游人数的倍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壁画氧化。
张家界景区因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泰山景区因增加观光缆车方面引起诸多争议等等。
由此看来,保护和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资源似乎是对立的,但这种冲突并非无法解决。
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世界遗产,都比较成功地处理了保护与利用、学术研究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下面就中国世界遗产九寨沟的当前状况浅谈九寨沟的开发与保护。
九寨沟因坐落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独特的景观资源、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传统的藏民俗资源,相得益彰,使它赢得了“人间天堂”的美誉。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中国最著名的自然景区之一。
它以其独特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一、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特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处川西高原崇山峻岭之中,横亘于岷山脉与邛崃山脉之间。
该地区地势复杂多变,由于地质构造的作用导致了众多的沟谷和湖泊的形成,形成了九寨沟独特的地貌。
九寨沟区域内有数十个沟谷,其中以九寨沟、诺日朗瀑布、五花海、色达海等最为著名。
九寨沟以其色彩斑斓的湖泊和多样的瀑布而闻名,被誉为“人间仙境”。
二、九寨沟的生态环境九寨沟以其原始而丰富的生态环境而备受关注,自然保护区内有大量的珍稀植物和动物。
特别是九寨沟的林海、湖泊和草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维护了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九寨沟的水域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
这些湖泊由于地质作用,在颜色上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色调,形成了美丽绝伦的景观。
此外,九寨沟的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有许多珍稀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三、九寨沟的保护措施作为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来维护其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其中包括限制游客数量、严控游览路线、加强环境监测和警示教育等。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项目,以提高生态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该区还着力培养和推广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意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九寨沟的行动中。
四、九寨沟的旅游价值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九寨沟的美丽景色,体验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震撼和感动。
此外,九寨沟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藏族和羌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游客可以欣赏到当地的歌舞、民俗和美食,增加了旅游的乐趣和丰富性。
总之,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环境而闻名。
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项目,我们可以保护和传承这片宝贵的自然遗产,并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美丽。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案例

生态保护
03
政府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
动植物保护、推广生态旅游等,以保护的生态环境。
*的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生态旅游的发展
*政府将生态旅游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推广生 态旅游,引导游客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环保意识的提高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向游客传递了环保意识,使游客在旅游 过程中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推动了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植物资源
黄山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包括各种珍稀植物和独 特的黄山松。
动物资源
黄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孕 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如 云豹、金钱豹、黑鹿等。
风景资源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 、温泉四绝著称,具有独 特的风景资源。
黄山的环保措施
森林保护
黄山实行严格的森林保护措施,防止滥砍滥伐, 维护生态平衡。
污染控制
张家界市还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对因开发旅游资源而受损的环境进
行补偿和修复。这种机制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
现双赢。
03
绿色发展理念
张家界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通过
推广绿色旅游、倡导环保行为、加强生态保护等措施,实现了旅游业
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04
案例四:桂林的生态旅游 与环境保护
九寨沟的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九寨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注重旅游开发,也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了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保意识的普及
九寨沟通过多种方式普及环保意识,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 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九寨沟中国最美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九寨沟中国最美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九寨沟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中国境内最美的自然景区之一。
本文将以九寨沟为主题,介绍该地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以及保护措施。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一个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地方。
其得名于九沟,这九沟将整个景区划分成不同的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首先,九寨沟以其独特的彩池而闻名于世。
彩池是由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其颜色鲜艳多变,有蓝色、绿色、黄色等等。
最有名的彩池是五彩池,其水质清澈透明,周围生机勃勃的植被使其更加迷人。
除了彩池,九寨沟还有许多瀑布和湖泊。
例如,镜海是九寨沟最大的湖泊之一,湖水清澈见底,倒影如镜。
而羌族歌舞瀑布则是九寨沟最具特色的瀑布之一,它的水流如歌曲般优美动听,令人陶醉。
九寨沟不仅有自然景观,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里是羌族的聚居地,羌族文化在九寨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羌族传统服饰、民间舞蹈等民俗表演,体验到浓厚的民族风情。
当然,九寨沟的自然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护这片美丽而又脆弱的自然环境,九寨沟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限制游客的数量,每天只允许一定数量的游客入园,避免过度开发和拥挤。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醒他们保持环境整洁,不随意破坏植被和动物栖息地。
此外,建立相关管理机构,严格监管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加强对九寨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总的来说,九寨沟作为中国最美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通过保护措施的实施,九寨沟得以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和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而难忘的旅游体验。
未来,我们期待九寨沟能够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更多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九寨沟措施

九寨沟措施1. 背景介绍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九寨沟以其美丽的湖泊、多样的水景和独特的地貌景观而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大量的游客涌入,九寨沟也面临着一些环境和保护的问题。
为了保护九寨沟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需要实施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2. 控制游客数量九寨沟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过多的游客数量不仅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会损害九寨沟的自然景观。
因此,需要采取控制游客数量的措施来减轻这种压力。
例如,可以限制每天进入九寨沟的游客人数,并通过预订系统来管理游客流量。
此外,还可以增加九寨沟的门票价格,以降低游客的数量。
3. 加强环境保护为了保护九寨沟的自然环境,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首先,可以设立环保巡逻队,对九寨沟的各个区域进行巡视,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
其次,需要建立严格的垃圾处理制度,确保游客在九寨沟内有相应的垃圾处理设施可用。
另外,应当加强对九寨沟的水质和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问题。
4. 保护生态系统九寨沟的生态系统是其重要的特色之一,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首先,应当划定生态保护区,禁止人类活动和开发。
其次,需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禁止捕捉和交易野生动植物。
此外,应加强对水源地和湿地的保护,防止水污染和湿地退化。
5.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九寨沟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组织,负责对九寨沟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
其次,加强对游客的文化教育,提高游客对九寨沟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
另外,应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用于资助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6. 加强管理和监督为了有效地实施上述措施,需要加强对九寨沟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可以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九寨沟的保护和管理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九寨沟生态资源保护策略
作者:张宇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8年第03期
引言
九寨沟县拥有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但当地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复杂多变的地址结构,再加上人为的破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近几年来,经过多
年的退耕还林还草等环保工程,九寨沟生态资源有了好转。
九寨沟地质结构复杂,山高沟狭,河谷幽深,属于高山深谷地质类型。气温适宜,山河秀
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九寨沟经过退耕还林还草等环保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49.9%,优越
的环境条件以及多样化的地理特点,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与繁衍的良好环境。因为自然生态
资源丰富,形成了大批量的自然生态景观,如九寨国家森林公园(甘海子风景区,神仙池风景
区)、白河金丝猴保护区、勿角大熊猫保护区等。
从重建规划的布局中,坚持绿色重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判,九寨沟重建划分成
生态保护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农牧业发展区、人口聚居区4种类型。其中,生态保护区占比
81.44%。
8·8九寨沟地震爆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特别是地震使土壤原本的结构受到了破
坏,原本完整的生态地区被割裂,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地表森林覆盖率降低,原始的生物种群
骤减。地震活动加速了土壤的流失以及结构的破坏,造成地表的植物很难生长,降低了土壤的
活力,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损坏,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等
自
然灾害。
九寨沟生态资源保护需要从以下几点开展,才能推动九寨沟的灾后重建,让生态系统朝着
一个良性运转的方向发展。
(一)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战略方法
九寨沟是依靠自然资源为基础创建起来的,其承载量十分有限,需要对生态环境的承载
力、开发情况作出系统的评价,以对九寨沟的开发进行规划。在九寨沟生态资源保护的整体规
划中,要做到多个规划部门联合完成,因为总体规划涉及的区域、产业需要结合灾后资源情
况、人文资源情况、环境质量等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开展整体的规划方案,制定可行性报
告,方案扩展设计,概念性方案策划等,从而更好地修复九寨沟生态资源,保护生态资源。针
对目前的情况,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环保工程,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面学习贯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重建中要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坚持以节约优先,保护
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要方针,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维护生态根本。
(二)开展生态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对九寨沟生态保护的宣传与教育,要从管理人员、当地居民以及游客等多方面进行宣传教
育。对当地的管理人员进行教育,要增强宣传生态资源开发保护的科学管理对策与观念,让管
理人员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生态资源保护观念,并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亲自示范。在当地人
员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当地局面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真正认识到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加强本地风俗文化教育,自觉地提高保护生态资源的意识。对游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可以通
过完善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如在景区醒目的地方设置标识牌、警示牌、导游宣传等生态资源
保护信息,对游客进行生态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纠正游客随意丢弃垃圾、采摘花草等不
良的行为。除此之外,还在九寨沟发放生态资源知识普及的宣传册子,粘贴游客行为规范准
则,让游客明白保护生态资源的重要意义。
(三)坚持分类治理,科学预警
始终坚持生态率先、生态保护,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根本工程,始终坚持以预防为核
心,分类别实施策略,坚持合理规避,重点治理,增强调查评估,监管预警、工程预防治理以
及应急能力创建为中心的综合防治工作。这一策略是5.12汶川大地震与4.20芦山地震灾后重
建的经验,也是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加快推动8·8九寨沟地震灾后重
建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主动将新的思想观念融人灾后重建
中,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努力将九寨沟建设成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推动九寨沟生态资源保护,早日向世人重新展现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的
目标。
(四)坚持科学发展,尊重自然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性保护,坚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推动自然修复和
人工治理,因地制宜地开展景点、地质环境、水环境、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对林草植被以
及受损湖泊进行修复,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健全生态保护设施,极大程度地恢复九寨沟自然生
态功能。要坚持做好灾害防治生命工程,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治理,分类实施
策略,加强地质灾害治理。要持续推动九寨沟恢复与产业发展,科学系统地恢复基础设置,创
建九寨沟全域系统。
8·8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是阿坝州及各受灾县的核心任务,加
速推动九寨沟灾后重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环保工程,突出生态资源修复保护,实施可
持续发展策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九寨沟风景名胜管理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