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的研究1(2008)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总结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隧道二队张辉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大断面隧道开挖及围岩监控量测的总结,为以后同类隧道的施工提供了可鉴的经验。
关键词:隧道施工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昆石高速公路阳宗隧道是我单位自兵改工以来承包的路外工程中开挖断面最大、难度高、质量要求高的隧道,其设计最大宽度达17m,最大开挖方达186.1 m3/ m,且为1.08的反坡。
由我单位施工的1410 m区段,穿过的岩层以强~弱风化的白云质灰岩和全风化的玄武岩为主,容许承载力仅为800~1200Kpa,且整条隧道处于IX度地震烈度区。
二、施工方案针对工程中面临的种种难关,本着新奥法隧道施工的四个要点,进场初期,我们就对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了详细的审核,针对设计图中要求采用CD法施工,我们认为:CD法施工,当围岩较破碎时容易引起局部应力集中,使初期支护变形。
而且CD法开挖断面小,不利于大型机械施工,加大工程成本(中壁墙施工),前后工序间影响较大,影响施工进度,与总体工期的要求不相等。
因此,我们经过反复比选后决定采用倒CD法施工(如下图)上台阶CD法倒CD法(多台阶法)三、施工方法1、倒CD法利用三级台阶开挖,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既有的大型三臂凿岩台车和挖运机械,可同时展开多个工作面,各工序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大大地加快隧道整体成型进度。
另外,倒CD 法施工,可以尽量避免由CD法所引起的围岩二次变形,利于隧道的整体结构稳定。
2开挖:在掘进过程中,我们首先根据围岩情况设计好钻爆方案,并由全液压台车钻孔,进行光面爆破。
所用的爆破材料均经过反复挑选,选取爆破性能好的小直径、多规格炸药及1~20段的非电毫秒雷管。
出渣统一使用无轨运输。
实践证明,这种施工方法对大断面隧道施工不仅质量好,而且效率高。
3、监控量测:现场监控量测是喷锚施工的重要组织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还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及时获得围岩动态和支护状态的数据;它不仅为修正和确定隧道初期支护参数及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而且还能为隧道施工积累资料,为今后的施工和设计提供类似依据。
浅谈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

浅谈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摘要:隧道工程项目是建筑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工程质量的关键点,该工程涉及范围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特点,相对的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及操作工艺的要求普遍较高,并且隧道施工效率及质量还会受到外界因素直接影响,一旦控制不当,山体滑坡及坍塌等问题就很有可能会发生,而隧道施工就会被迫停止,隧道质量也会遭到直接破坏,特别是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不良作用会进一步加剧。
以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隧道施工环境更加安全,就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选择,使其施工效用能够充分发挥关键词: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混凝土一我国公路隧道发展我国是个多山国家,75%左右国土都是山地或重丘,且江河纵横,海域宽阔。
近十年来,公路网交通逐渐向崇山峻岭穿越,向离岸深水延伸,山岭公路隧道以年均350公里的速度增长,28座水下公路隧道也已建成通车;同时,在城市建设中,以节约土地和保护环境为宗旨,城市道路隧道方兴未艾,地下互通立交也应运而生。
无论从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从研究手段方面、勘测设计技术方面、建设规模方面、结构型式方面等。
总体来讲,公路隧道的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建设成就表现为基础理论日趋成熟,研究手段日益全面,勘测设计技术日益先进,建设规模日益宏大,结构型式日趋丰富,施工技术迈进机械化,材料日益先进,装备渐趋完备等。
同时,由于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工程实践的迫切需要,并伴随着一批新结构型式的开发与实践,也丰富了隧道的结构型式,增强了隧道工程的生命力。
二大段面公路隧道特点公路隧道断面具有面积大、跨度大以及扁平率低等特点,然而对出现的某些特大断面公路隧道的断面形式、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等关键因素要通过监控量测与反馈分析,评估大断面公路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性态,完善和优化设计,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并解决特大隧道断面形状的选择、不同围岩类别条件下合理隧道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的确定等关键问题。
为今后类似的大跨度隧道及其他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造价控制提供定量依据。
大断面隧道设计施工技术

施工通风与照明
通风设计
大断面隧道施工时,应注重通风设计,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和粉 尘浓度,保障施工安全和作业人员的健康。
照明设计
隧道内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保证隧道内光线充足,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为作 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 施,如设置安全网、安装安全警示标 志等,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隧道断面尺寸设计
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 类型确定隧道断面尺 寸。
考虑通风和照明需求, 确定隧道内壁距离。
考虑结构安全和施工 可行性,确定隧道净 空高度和宽度。
隧道结构设计
01
选择合适的衬砌厚度和 材料。
02
确定隧道支护结构形式 和材料。
03
考虑地质条件和施工方 法,进行结构稳定性分 析。
04
大断面隧道施工关键技 术
施工测量技术
施工测量的内容
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竣工测量等。
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
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
施工测量的方法
全站仪、GPS、三维激光扫描等。
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
01
02
03
变形监测的内容
隧道围岩变形、支护结构 变形、地面沉降等。
变形监测的频率
根据施工阶段和监测数据 变化情况确定。
变形监测的预警值
根据工程经验和规范设定, 一旦达到预警值,立即采 取措施。
04
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技术问 题与对策
施工排水与防水
施工排水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确保隧道内积水 能够及时排出,防止积水对隧道施工和结构造成影响。
防水设计
隧道结构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如设置防水层、采用防水 混凝土等,以防止水渗漏对隧道结构和运营造成影响。
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6.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原则(要点) (1)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在施工中必
须充分保护岩体,尽量减少对它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 的强度。为此,施工中断面分块不宜过多,开挖应当采用控 制爆破(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或机械掘进。
(2)应允许并控制岩体的变形。一方面允许变形,使围岩
隧道施工的基本理念:爱护围岩、内实外美、重视环境、 动态施工。
所谓爱护围岩:一层含义是不损伤或少损伤遗留围岩的 固有支护能力,这可以通过采用机械开挖技术和控制爆破技 术予以解决;一层含义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增强围岩的支 护能力,如采用支护技术、加固或予加固技术以及各种辅助 施工技术等。这些技术形成了隧道施工的核心技术。
保持掌子面自稳性的方法
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
掌子面稳定性降低的原因,视围岩条件而异,在多数情 况下,可考虑以下几点:
• 凝聚力不足而崩塌(未固结围岩、裂隙性围岩); • 因地下水而崩塌(未固结围岩、裂隙性围岩); • 因强度不足产生大变形而崩塌(膨胀性围岩)。 此外,作为特殊情况,也有掌子面沿地质结构面挤出的 情况。 根据功能不同,稳定掌子面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 支持围岩的(超前支护、短管棚等); • 改良围岩的(注浆等); • 发挥锚杆作用的(斜锚杆、正面锚杆等); • 喷混凝土加强的等。
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
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
(五)断面及时封闭
在软弱围岩中,断面及时闭合是成功的关键,许多工程 实践,都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深 刻的。
在任何情况下,使隧道断面能在较短时间内闭合是极为 重要的,在岩石隧道中,因围岩的结构作用,能“自封闭”; 而在软弱、土砂围岩中,则必需改变“重视上部支护、忽视 断面闭合”的做法。
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因素较多 , 因而对于施工项 目管理也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因此 , 完善大 断面隧 道工程施 工流 程管理 , 提高隧 道工程施工工艺水 平 , 确保 工程施工质量合格 已经成为隧道工程施 工管理的重要 内容 , 这也 是确 保大断面隧
1 隧 道 洞 口 以及 洞 身 施 工 工 艺
( 1 ) 进 洞施 工。对于隧道 洞 口的施工 , 应 该尽可 能的避 孔壁周围 , 起到 固结周 围土层 的作用。 ( 2 ) 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 。对于超前 小导管施工作业 , 开雨季施 工 , 同时在施工作 业前完善洞 口的排水 系统。洞 口 的施 工方案通常采取 自上而写 、 分层开挖支 护的施 工作业方 首先应该喷射混凝土对开挖的轮廓面 以及掌子面进行封 闭。 . 4 m左 右 , 进行 钻孔 , 钻孔 直 式。为了加快施 工作业进 度 , 明洞 与仰坡 应该 同时开挖 , 并 完成封闭之后按照环 向间距 0 0 m m, 小导管通 常采用 O m m的热 将洞门与明洞进行 整体浇筑 。在进 洞时 , 可 以采取超前管棚 径应该超过钢管直径 2 并在钢管前端做成 尖锥形 。完成小导管的安装 注浆加固的方式进行作业 , 在进洞施工作业 上利用钢支撑 紧 轧无缝钢管 , 并及 时检查 注浆效果 , 对于注浆 不合 贴着隧道 的开挖断面 , 架设形 成进 洞 型钢拱架 , 打入超 前钢 之后应该灌注水泥浆 , 管并 注浆 作业 。 格的及时补孔注浆。 ( 2 ) 明洞施 工。在明洞施工 作业 之前 , 应 该在洞 口边披 3 初期支护 的施工 作业 ( 1 ) 喷射混凝土 。为 了提高 混凝 土的喷射质量 , 对于 隧 上开挖截水沟 , 并将截水 沟与路基排水 系统 向连接。明洞 以 水泥一般采用标号为3 2 . 5 及仰坡开挖一般采取 由外 向里 、 自上而下 以及分层分段开挖 道初期支护施工应该采用湿喷法 , 为了提高 混凝土 的凝结效果 , 应该 适 当掺 的方式施 工作业 , 在 开挖至设 计标 高之 后 , 应该对 隧道 的路 普通硅酸盐水泥 , 基基 地进 行处理 , 在确 保基底 满 足工程 施工要 求之 后 , 立 即 加速凝剂。施工作业过程 为将 混凝土通 过喷射机直 接喷在 支模 板并 帮扎钢筋 , 在 基础上 架立 明洞 的外模 板 , 并浇 筑混 隧道 内部的岩面上。 凝土。在 混凝 土强 度达到设计要求 之后 , 应该对 拱圈外部找 ( 2 ) 锚杆施工 。锚 杆 能够 有效 的发 挥支撑 围岩 以及提 平并 敷设防水板。明洞的 回填 可以采用土石分层夯 实 回填 , 高层问摩阻力的作用 , 在隧道的洞室开挖并完成初喷混凝 土 之后 , 应该及 时的安装锚 杆。锚杆通常采用符合 国家标准规 并与隧道洞 口的仰坡形成 良好 的搭接 。 ( 3 ) 大断面隧 道洞 身 开挖 。大 断面 隧道 由于 隧道 的截 范要求的高抗张力无缝钢管 。现 阶段在 隧道施工作业 中, 锚 通过在锚杆的前段安装 面积相对较大 , 因而在隧道 开挖 后应力 重分 布变 得不利 , 而 杆 的安装方式通常选择 自钻式锚杆 , 将锚杆作 为钻杆 连续钻进。在完成钻孔安装锚 且隧道的底脚处的应力 集 中过大 , 拱顶 不稳 定 , 因而很 容易 合金钢钻头 , 应该从 锚杆底部 开始灌 注水泥浆 , 并及 时利用快 干 造成隧道周边 出现 土质松 动的 现象 。为 了避 免工程施 工作 杆之后 , 业过程 中出现安全事故 , 应该合理 的确定 隧道的工程施工方 水泥浆封住钻孔 。 案 。现阶段 , 在大 断面隧道 开挖施 工 中 , 开挖方 法较 多主要 ( 3 ) 钢拱架支 护 的施工 。钢拱 架应 该在 隧道洞 外加 工 有台阶法 、 环形导坑 法、 C D法 、 C R D法 以及双 侧壁导 坑法等 成型 , 为了确保钢拱 架的安 装质量 , 应该 确保钢拱架 沿着 隧 几种施工方法 , 在进行 开挖 作业 时 , 应 该结 合项 目实 际地质 道周边轮廓偏差 为在 3 0 m m范围 内, 翘 曲偏差应该在 2 0 mm 并 利 情况综合选择最合理 的开挖 方法 , 一般情 况下对于岩性较好 范 围内。分片钢拱架应该在开挖面组装成整榀钢拱架 , 在钢拱架 安装 完成后 , 应该在接 头处每 处 的地层 , 采用 台阶法 , 对于岩性较 差的地层 , 通常采用分部 开 用连接螺栓 固定 , 增设砂浆锚杆作为锁脚锚杆 , 确保钢拱架的安装牢固。 挖法。 ( 4 ) 挂钢筋 网。对于有钢 筋支撑 的情况 , 可 以直接将 钢 2 超 前 支护 施 工 作 业 如果没 有钢支撑 , 则可 以 ( 1 ) 大管棚施 工作 业 。对 于 地质 条 件不 良的断层 破碎 筋 网点焊在两榀钢支 撑的外 弧上 , 带 以及水量丰富的地层 , 通常采用大管棚 预注浆的方式对 隧 将钢筋 网与锚杆焊接 固定在 隧道 开挖的轮廊 面上 。 ( 5 ) 防水层 的施工 。对 于大断 面隧道 , 通常情况 下需 要 道施工进行超前支护 , 利用大管棚 预注浆在隧道 的开挖部 位 以提高隧道的防 形成棚幕 以及壳体 , 提高工程施工 的安全性 。大管棚通常 采 在混凝土喷层与二次 衬砌 之间增 加防水层 , 用 中1 O 8热 轧无缝 钢管 制作 而成 , 并在 钢 管 的管深 钻孑 L , 间 水效果 。防水层 的防水 材料通 常配合 使用土工 布与塑 料防 距0 . 5 m, 孔眼直径 6—8 m m左 右 , 采 用梅花形交错 布孔 , 以 水板 , 需要 注意的是 , 为 了保护 防水层不被破坏 , 在防水层施 首先应该 将混凝土基面上的大颗粒石子及 突出的 提高浆 液的渗透能力。在完成钻孔 之后 , 将加工好 的钢花管 工作业时 ,
试论大断面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

试论大断面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摘要:在目前的公路隧道施工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在进行公路建设时,进行大断面隧道的开挖不可避免。
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大断面公路隧道的一些特点及基本的施工原则以及施工技术,对目前常见的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现阶段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公路隧道发展快速,施工技术也随之越加成熟。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复杂多样环境下的公路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公路的运载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缓解巨大的交通压力,由此可见,加强对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对于特殊地段复杂地质构造施工环境的适应性,还可以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健康、快速、可持续性发展。
1.公路隧道施工存在的难点及应注意问题在公路建设中的隧道断面有着面积大、跨度大等特征,并伴有穿越地形复杂、支护衬砌要求高等特点。
因此在对大断面公路隧道的具体断面形式以及施工方式进行决策的时候,要进行数据上的分析和反馈,以此决定大断面公路隧道在支护结构中的受力形式,健全前期的设计,科学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并且有效解决在隧道断面形状、围岩分类等条件下的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的问题。
另外在进行隧道开挖的时候,还要注意其浅埋地段的覆盖层以及围岩的稳固性能,这些可能会直接导致施工的时候出现塌陷等事故,同时这也是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中的重难点。
现阶段公路隧道施工主要按照新奥法施工,在隧道的整个支护系统中,新奥法原理主要是充分发挥岩体的自承能力。
在对隧道进行开挖的时候,需要注意减少对隧道围岩的扰动,及时的进行支护,使隧道围岩及时的成为支护体系的一部分。
充分利用岩体的强度,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在爆破开挖后对岩体做有效的防护层,封闭围岩的节点与裂缝,以此来预防围岩的松动与塌陷。
在进行围岩封闭工作的时候,可以要求其有一定的变形,以利于发挥出围岩的全面强度,使其在隧道的周边呈现出一个承载环,但是要控制其变形的程度,因为一旦过度的变形,就会让围岩承载能力降低,致使出现大的掉块或塌陷。
大断面公路隧道的过程设计方法研究

规律。本文通过某隧道现场试验来分析施工过程 中动态松动区范围的发 展规律 。该隧道在 K 5 + 8 7 0 断面埋 八 3 套地表预埋式多点位移计 , 其 中第 2 、 3 套数据有效。该断面围岩主要为全 ~ 强风化花岗岩 , 是 v级围岩向 Ⅳ 级围岩的过渡段。隧道开挖工序依次为: ( 1 )左导洞上台阶开挖 , ( 2 )右导洞上台阶开挖 , ( 3 )右导洞下台阶开挖, ( 4 )左导洞下台 阶开挖 , ( 5 )核心土上台阶开挖 , ( 6 )核心土下台阶开挖 。 5 过程设计方法 的应用建议 过 程设计方法是针对大断面隧道提出的 , 在应用过程设计方法计 算松动荷载时 ,要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 1 ) 过程设计方法适用于求解围岩条件较差 ,能够产生松动压力 或松动荷载的情况。 ( 2 )采用过程设计方法计算时 ,应注意对开挖方法进行合理的 简化和抽象 。 ( 3 ) 过程设计方法的应用 中引入 了影响系数 T 1,它是一个经验 值 ,由专家或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确定 ,与围岩条件、开挖洞室的几 何尺寸等因素有一定 的关系。 ( 4)采用过程设计方法 时,可 以从新 的角度对一些 问题进行讨 论 和解答 。例如 ,以松动荷载为 目 标 函数 ,认为荷载最小 即为最优 , 则能够获得相 同条件下最优的开挖方法和开挖顺序 ,能够得到相 同条 件的某一开挖方法下 的最优开挖几何尺寸。 6 过程设计 方法与状 态设计 方法 的联系与 区别 状态设计方法与过程i  ̄t T Y 法两者之间具有一定 的联系。 ( 1 )状态设计方 法的荷 载计算公式是过程设计方法 的基础和前 提 。普 氏理论 、公路隧道设 计规范等方法为一次开挖计算公式 ,属于 状态设计方法范畴 。过程设 计方法在计算小洞室的松动荷 载时 ,需要 采用普氏理论 、公路 隧道设计规范等方法进行计算 。 ( 2 )过程设计方 法在一定程度 上包含 了状态设计方法 。过程设 计方法 注重每一步开挖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而每一步骤的计算归根结 底就是一个状态设计过程。例如 ,当隧道 的开挖方法简化 为一次开挖 时,过程设计方法即简化为状态设计方法 。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摘要:在公路隧道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隧道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以及质量。
为了能够对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文章结合实际在阐述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要求的同时,对大断面公路隧道技术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
希望在本文的论述后,能够给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断面;公路隧道;技术应用0引言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公路隧道相关的施工技术受到了极为重要的关注,特别是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因这样的技术支持,极大地保障了相关工程的高效推进,而加强对此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就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1公路隧道施工要求就公路隧道断面的基本情况来看,不仅面积和跨度等都比较大,而且区域的地形情况也比较复杂。
鉴于此,就应加强公路隧道断面形式以及施工方式的设计,且应落实好大数据相关的分析,这样才能为现实性的规划以及后续的高效施工提供切实的保障。
有了前期精细规范的设计和规划,后续的工程造价的控制以及支护等的处理才能更为科学合理,而整个的施工也能稳定有序地展开。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开挖隧道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浅埋地段的覆盖层和围岩的稳固性,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整个的技术施工也能高效地推进。
就当前的基本情况来看,公路隧道主要是通过新奥法进行支护,其所达到的施工效果通常都比较理想,且能切实地保障岩体的自承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开挖隧道的过程中应避免对隧道围岩造成扰动,且应做好科学的支护,以将隧道围岩纳入到支护体系当中来,这样所呈现出的防护效果也会更为理想。
要想切实地通过岩体的强度进行相应的防护,就应在爆破开挖之后做好对岩体的防护,且应落实好对围岩节点以及裂缝的封闭处理,这样才能切实地保障围岩结构的稳定,相关的施工也能科学高效地展开。
对于围岩的封闭施工来说,通常应使其具有一定的变形,这样才能切实地保障围岩强度的稳定,而隧道周边也能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承载环,如此即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相关工程的稳定与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
小断面
中等断面 大断面
3.0~10.0 m2
10.0~50.0 m2 50.0~100 m2
超大断面
>100 m2
1.2 关于大断面公路隧道研究的主要内容
(1)扁平、大断面隧道的力学问题, (2)隧道断面结构形式的研究; (3)施工方法的研究; (4)施工技术的研究
2 扁平、大断面隧道的力学问题
2.1 扁平、大断面隧道的基本力学特性:
分析上可近似看作椭圆(2车道接近圆形) (1)宽度加大,高度不变的扁平拱形结构,在力学
2车道近似
3车道近似
图 1 理论分析时大断面隧道形状的简化形式
(2)开挖应力的重分布变得不利
拱顶弯矩比
图 2 拱顶发生的弯矩比 真圆率(%)
(2)开挖应力的重分布变得不利
温州-福州 福州-厦门 合肥-武汉 合计
274
298 263 356 2740
58
72 31 37 495
89
163 33 64 663
32.48%
54.80% 14.00% 18.00% 24.20%
250
250 250 250 250
客运专线隧道断面
近期修建的铁路客运专线隧道,不仅数量多、 长度长、而且速度更快。如,国家“十一五”规 划重点工程武广(武汉-广州)铁路客运专线, 不仅是我国线路里程最长,隧道数量最多(达到 232座),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多的客运专线, 而且其列车速度已达到350km/h。
2.2 扁平大断面隧道的力学分析
2.2.1 圆形隧道开挖后应力变化情况 (二次应力状态)
(1) 基本公式:
r
y
y
2
y
2
1 cos 2 ( 1 2) (1 ) ( 1 4 2 3 4)
2
1 cos2 ( 1 2) (1 ) ( 1 3 4)
大断面隧道设计与施工
大断面隧道设计、施工,与一般的2车道 公路隧道或双线铁路隧道都有明显不同:具 体讲:在隧道位置的选定、隧道断面形式、 隧道衬砌结构、施工方法、初期支护结构模 式、参数等,都要加以深入地研究。 日本以第二东名—名神高速公路为依托, 从1990年开始有系统的对超大断面公路隧道 修建技术进行大规模研究。
专题一 大断面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的研究
1 国内外现状及简要说明
不管是铁路隧道或公路隧 道,目前都有一种向大断面隧 道方向发展的趋势。
一般铁路隧道
在铁路隧道中,出现大断面隧道的情况大致可以 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 车站进入洞口,在洞口段出现不同宽度的大断 面隧道; ② 在隧道内设站; ③ 洞外线路进入隧道,形成3线或4线等多线隧道; 但不管那种情况,都是隧道的断面变大了,构成 了大断面隧道。
高速公路隧道
日本修建的第2东名高速公路,从一 开始就采用了3车道的大断面,初期建设 断面积为113~170m2 ,比一般双车道的 85m2 大1.5~2.0倍。 而后期为适应 140km/h高速度的要求,而规划的3车道公 路隧道,其断面积达170m2~200m2(较1 期工程的断面积大50%),局部断面达 230m2的超大断面、开挖宽度达23m。
其他大断面隧道情况
连拱隧道: 浙江省金丽温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在地 质地形条件十分复杂的山岭重丘区通过, 为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大量采用了 连拱隧道方案,在本期工程总长90余公里 的线路中,连拱隧道超过20座,连拱隧道 的建设规模和难度在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 中前所未有,开挖跨度达25m。
连拱及连体隧道
设椭圆形断面隧道长半轴为a,短半轴为b, 作用在隧道围岩上的原岩垂直应力为 P,原岩水 平应力为 , 如图 5 、 6 所示。隧道周边上任一点 的环向应力 、径向应力 r和剪应力 r 值的大 小,可根据弹性理论,按椭圆孔复变函数解得, 如下:
2.2 扁平大断面隧道的力学分析
图 5 椭圆断面隧道围岩应力计算图
(3)底脚处应力集中过大,要求较大地 基承载力
应力在侧壁处较大,开挖宽度越大,轴力也越 大;
侧压系数小时,结构受力更不利,底脚的承载
力是很重要的。
仰拱对结构稳定性的作用,改善结构受力状况,
提高承载力。 仰拱施工已上升至规范。
(4)拱顶的不稳定
隧道力学解析通常都是假定连续介质的, 这种假定对推断塑性区是合适的,但对直接推 断岩块的崩塌是无能为力的。
( 1 ) ( 1 2 2 3 4) sin 2
rt
(2)圆形隧道开挖后应力变化情况
表 5 圆形隧道开挖后应力变化情况
0 1/3 1/2 1
边墙(0,)
应力 拱顶(/2,3/2) 边墙(0,) 拱顶(/2,3/2)
3P
8/3P
5/2P
2P
I:当隧道=0,,可求得两侧中点环向应力,如下:
2.2.2 椭圆形隧道开挖后应力变化情况
II:而当隧道= /2,3/2,则可求得顶、底板中点环 向应力,如下:
[(2b/a+1)] -1]P
从上述式子可见,当原岩应力(P、 P)为 定值时,环向应力值的大小是随轴比m而变化 的, 即轴比m是影响应力分布的唯一因素。
(2)开挖应力的重分布变得不利
静水应力场(K=1)中,开挖后隧道周边 的 (最大主应力)是初始主应力的2倍; 在(K=0)情况下,开挖扁平大断面隧道 后隧道周边的(最大主应力)是初始主应力 的 3倍及以上;
因此,与过去2车道相比,围岩就是有很 大强度,也会出现塑性化和大的变形;侧压系 数小于1时,扁平度越大,为保证无支护自稳条 件,就必须要求有较大围岩强度比。
从改善客运专线隧道内空气动力学效应、防 灾救援以及隧道内乘车舒适度等方面考虑,武广 客运专线隧道跨度及断面积较以前均明显增加。
Hale Waihona Puke 客运专线隧道断面根据施工图设计,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轨面以上 (或救援通道地面以上)的有效面积均保持在 100m2以上。 为较好的满足衬砌结构受力,隧道轨面以上采用单心圆形 式,除部分II级围岩外,隧道断面均采用曲墙带仰拱形式 (仰拱与边墙顺接),其中III级围岩根据地层岩性、地 下水发育状况,采用浅仰拱或深仰拱结构,而IV~V级围 岩则采用深仰拱结构。如图1、2所示,以武广铁路客运专 线II、V级围岩隧道复合式衬砌断面设计为例,并选取所 有优化方案(包括A1、A2、B1、B2、C5个方案)中开挖 工程量最小A1方案进行说明。
•
1.1 大断面隧道的基本划分:
表3 日本隧协隧道断面划分 划分 标准断面 开挖断面积 70~80 m2 说明 双车道 有人行道的双车道, 三车道 与路面宽度相同的 三车道
大断面
超大断面
100~120 m2
>140 m2
1.1 大断面隧道的基本划分:
表4 国际隧协隧道断面划分
划分 超小断面
开挖断面积 <3.0 m2
以标准双车道断面为基准,高度不变增加宽度, 即扁平率(RBP)降低,通常双车道RBP约为0.85, 三车道为0.64~0.65)。 •真圆率定义:上半断面高度/0.5隧道宽度; •扁平率(RBP)定义:隧道高度/隧道宽度。
考察拱顶弯矩变化情况。当将仰拱变为圆形与洞 道周边连接时,则其拱顶弯矩更小。工程实例:日本 东名改建三车道隧道RBP=0.65,中国铁山坪隧道带 仰拱(III类)时,RBP取0.72,平底时(IV类)RBP 取为0.59。
客运专线隧道断面
图1 武广客运专线隧道II级围岩隧道断面
客运专线隧道断面
图2 武广客运专线隧道V级围岩隧道断面
客运专线隧道断面
从开挖断面上看,最小开挖跨度为 14.20m, 由于采用钻爆法施工,因此,为避 免欠挖,在II级围岩地段,隧道实际开挖面 积将超过130 m2,而在V级围岩地段,隧道 实际开挖面积将达到170 m2水平。按现行的 国内外大断面划分标准,武广铁路客运专 线隧道开挖面积属超大断面隧道。
客运专线隧道
为了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近期,铁道部启动了以 250km/h、300km/h和350km/h速度为目标的客运专线的 建设工程,我国的铁路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 于速度的跨越,对构成线路的各种结构物,包括桥梁、 隧道、轨道、路基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也提出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铁路网中长期规划》到2020 年全国铁路客运专线营业里程12500km中,客运专线隧 道的数量将超过2500km,相当于国外已通车运营的高 速铁路隧道的总长度2倍,至2004年底国家已批复开工 的客运专线的隧道就有663km,如表1所示。
图 6 椭圆的偏心角与幅角
2.2.2 椭圆形隧道开挖后应力变化情况
(1) 基本公式:
基本原则:选择隧道断面形状时,应避免在 出现拉应力情况,或降低拉应力的大小和影响范围。
2.2.2 椭圆形隧道开挖后应力变化情况
从判断隧道围岩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只要找到隧 道周边极值点处的应力大小,看其是否超过岩体的强 度,即可判断其稳定程度。 从研究圆形隧道周边应力得知,椭圆形隧道周边 应力的两个应力极值仍然在水平轴(=0,) 和垂直轴(=/2,3/2)上 。
高速公路隧道
表2 第2东名,名神高速公路的隧道比重
座数 隧道长 上行线 <1000m 10002000m 20003000m 30004000m >4000m 合计 30 11 6 4 1 52 下行线 29 12 6 4 1 52 合计 59 23 12 8 2 104
高速公路隧道
又如,英法海峡隧道分叉处的断面的 开挖宽度达21.2m,开挖高度达15.4m, 开挖断面积为252.2m2。我国的3车道公 路隧道以及4车道的联拱型隧道都在修建, 例如铁山坪隧道的断面开挖宽度超过14m, 扁平率0.59~0.72。其他3车道公路隧道 大梅沙隧道、大宝山隧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