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

合集下载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课后练习试卷完美版

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课后练习试卷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课后练习试卷完美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沿水平方向将其分别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面,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 甲和F 乙、压强为p 甲和p 乙,则( )A .F 甲<F 乙,p 甲>p 乙B .F 甲<F 乙,p 甲<p 乙C .F 甲>F 乙,p 甲>p 乙D .F 甲>F 乙,p 甲<p 乙2、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 ∆甲、p ∆乙,若p p ∆>∆甲乙,则( )A .F F >乙甲,'p p >甲乙B .F F >乙甲,p p '<'甲乙C .F F ≤甲乙,p p '>'甲乙D .F F <甲乙,p p '<'甲乙3、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茶壶B.船闸C.活塞式抽水机D.下水道存水管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清水和盐水,液面相平且静止,现在如果将阀门K打开,则()A.清水向右流动B.盐水向左流动C.均不流动D.无法判断5、在下列生活和生产实例中,与连通器有关的是()A.抽水机B.注射器C.水压机D.茶壶6、我省不少地方建有风力发电站,绿色环保无污染。

若同时需在山上建一种简约却不易被吹飞的休息站,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作用。

下列哪个休息站的形状符合要求()A.B.C.D.7、如图所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塑料管a、b、c连接在一起(a管直径最大,c管直径最小),然后与吹风机相通。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压强选择专题【压强思维导图】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三个实心正方体叠放切割水平切割竖直切割切去相同质量切去相同高度切去相同厚度施压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倒入相同质量相同深度相同体积p ghρ=p ghρ=p ghρ=Fps=Fps='p p p=+∆原'p p p=-∆原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压强可能是多少?ii.例题讲解1.如图2 (a)、(b)所示,若分别治虚线方向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 A只有图(a)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B只有图(b)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C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会发生变化D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D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将两正方体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将所截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 ˊ甲、p ˊ乙的大小关系是( ) A. p ˊ甲大于p ˊ乙 B. p ˊ甲等于p ˊ乙 C. p ˊ甲小于p ˊ乙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3、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若要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分别在甲、乙、丙上放置质量为m 1、m 2、m 3的物体,则m 1、m 2、m 3的大小关系是 ( )A m 1<m 2<m 3 。

B m 1>m 2>m 3 。

C m 1=m 2=m 3 。

D 无法确定 。

参考答案:A4、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且ρ甲>ρ乙 。

若在两个正方体上方分别施加一个竖直、同方向的力F 甲、F 乙,且施加的力都小于各自正方体的重力,使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 甲、F 乙的大小关系为: ( )A 、可能是F 甲> F 乙。

【单元练】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基础练习(答案解析)

【单元练】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基础练习(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古诗词中,运用了物理中“压强”知识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树欲静而风不止C解析:C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没有反映出压强知识,故A不符合题意;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反映的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B不符合题意;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反映了压强的知识,故C符合题意;D.“树欲静而风不止”反映的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C。

2.小军喜欢学物理,又爱动手动脑,经常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

下面是他做的几个小实验,其中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A.两纸间吹气B.嘴唇帖纸条吹气C.吸管喝水D.漏斗吹乒乓球C解析:C【分析】流体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A.在两张纸片中间吹气,纸片合拢。

这是因为纸片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故A不符合题意;B.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

故B不符合题意;C.吸管喝水,水上升到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故C符合题意;D.当用力吹漏斗时,气流沿漏斗的壁快速流出,速度比较大,乒乓球的上部气流流速大,压强比较小,乒乓球的下部受到的大气压是不变的,托着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练太极拳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

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 )A .压力变大,压强不变B .压力变大,压强变大C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D .压力不变,压强变小C解析:C 甲乙两图,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 FG ==甲乙甲图是双脚着地站立,乙图是单脚着地站立,地面受力面积S S >甲乙,F p S =对地面的压强p p <甲乙,即:从图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上海中考物理压轴题精选[1]

上海中考物理压轴题精选[1]

上海中考物理压轴题精选1.(2006年上海中考第17题)在图l1(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50Ω 2A ”字样。

闭合电键S ,移动滑片P 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伏和0.2安。

求:(1)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

(2)电阻R 1的阻值。

(3)在移动滑片P 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 1的最大电流I 最大。

(4)改变滑片P 的位置,使电压表、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恰好相同,如图10(b)和(c)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

2.(2007年上海中考第17题)如图 11 所示,边长分别为 0.2 米和 0.1 米的实心正方体 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为 0.l×l03 千克/米 3, ρB 为 0.8×l03 千克/米 3。

求:(1) 物体 A 的质量m A 。

(2) 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力F B 。

(3) 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在正方体 A 、B 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定的厚度后,通 过计算比较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

小明设想在 A 、B 的上部均截去 0.09 米,小华设想在 A 、B 的上部均截去 0.05 米,他们的计算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分别如下表所示:①请判断:就他们设想截去的厚度而言,小明的结论是 的,小华的结论是 的。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②是否有可能存在某一厚度h ,沿水平方向截去 h 后使 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有可能,求出 h 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3.(2008年上海中考第17题)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5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 ”字样。

闭合电键S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电压表的示数为2伏。

图10AB图11图(a )求 :(1)滑动变阻器 R 2 连入电路的阻值。

(2)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 P 1。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13 【压轴选择题】液体的压强与浮力结合问题(解析版)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13 【压轴选择题】液体的压强与浮力结合问题(解析版)

上海市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选择题专项大剖析专题13 液体的压强与浮力结合问题一、常见题目类型1.将两个小球(或物体)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一个漂浮,另一个悬浮(图1)。

2.将两物体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一个漂浮,另一个下沉到底部(图2)。

3.将两物体分别浸入(或从液体中取出)两种液体中,静止时均下沉到底部(图3)。

4.将一物体分别浸入盛满不同液体的两柱形容器中,(图3)。

二、用到的物理知识1. 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gV 排。

2.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即F 浮=G 物。

3. 物体的浮沉条件:①物体的密度ρ物<ρ液,物体漂浮。

②ρ物=ρ液,物体悬浮。

③ρ物>ρ液,物体下沉。

4. 物体浸入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对底部增大的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漂浮、悬浮或下沉均可)即△F =F 浮。

5.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与物体的重力之和。

物体下沉到液体底部时,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浮力之和。

6. 二力、三力的平衡。

二、例题图3甲 乙图4 图1图2【例题1】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1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 .鸡蛋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 .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D .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答案】C【解析】①两个相同的鸡蛋,在甲液体悬浮、在乙液体中漂浮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鸡蛋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即F 浮=G 蛋,则鸡蛋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F 甲浮=F 乙浮(即鸡蛋排开甲、乙液体的重力相等,质量相等),故A 、B 错误。

②因为 F 浮相同,V 排甲>V 排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gV 排可知:液体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

压强选择专题【压强思维导图】i.基础引入: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压强变化类计算(1)压强变化量(5)v 、n取值范围(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七大题型(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3)固体压强:切割叠放(h 、v 、m )(2)液体压强:抽倒加物(h 、m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三个实心正方体叠放切割水平切割竖直切割切去相同质量切去相同高度切去相同厚度施压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倒入相同质量相同深度相同体积p ghρ=p ghρ=p ghρ=Fps=Fps='p p p=+∆原'p p p=-∆原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压强可能是多少?: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ii.例题讲解1.如图2 (a)、(b)所示,若分别治虚线方向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A只有图(a)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B只有图(b)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C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会发生变化D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D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将两正方体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将所截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ˊ甲、pˊ乙的大小关系是()A. pˊ甲大于pˊ乙B. pˊ甲等于pˊ乙C. pˊ甲小于pˊ乙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3、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松江区2010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松江区2010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2) 电键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f旦-)-端(选填"左"或"右勺,这样
做能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 另一个作用是一一~
(3)若 电键闭合后,小订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超出所选量程,产生此
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12 )
( 4 ) 排除电路故障后,同学们按正确的实验步骤继续操作,移动榄片,当一」丘之一时,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勺。
15
如图 3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 S ,闭合、 S,断开时,当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 P 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将(1旦L一'若将电键 S,也闭合,
电压表的示数将 (20)
0
(均选填"变小"、"不变"或 "交大")
R
s,
(a)
图3 图4
步结论是:一一一一二 17)
(4) 实验中用不同导体进行探究并对每个导体都进行 3 次测量,目的是z 一--Íl且-)-
6
参考答案
一、选捧(16 分〉 飞
6. 号 、 . 7.
1. C
2. B 3. C 4. A 5. C
C 8. D
,
",,'
I ;
、 t
二、填空 (26 分) 9.220; 并联;电能 ! 什:马马:
本月水费结转零头
19.440 0.030 0.068
本月应付金额
上月排水费结转零头
本月应付金额(大写)
本月排水费结转零头
45.4
2 1.如图 7 所示,一质量 j; 0. 1 5 千克、底面积为 2 X 10. 3 米 平底薄壁玻璃容器放在水平桌

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
(1)分=m乙,S甲>S乙,则p甲<p乙。另外,由于质量相等,改变相等的质量后,质量仍然相等,p甲<p乙,故A、C选项舍掉。
(3)极值法:倒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将水抽完,p甲<p乙,原来甲的压强小于乙的压强,倒完以后还是如此,故不可行,D舍掉。所以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水增加的质量肯定大于酒精的质量,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可能大于酒精的体积。故选填B。
图2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分析】由于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且A的底面积小于B的底面积,则p甲>p乙,采用等比例(等份法)进行分析。将甲和乙等分n份,倒掉x份,甲、乙均剩下(n-x)份,甲的质量还是大于乙的质量,甲对底面的压力、压强也大于乙的。故选填D。
例2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 )。
A.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液体压强变化
例1如图1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图1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分析】本题采用分类十讨论十极值的方法:
【分析】水和酒精的质量相同,因此它们对相同的容器底的压强相同。将金属球浸没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由于浸没后的压强相同,故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的体积越小。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放入水中的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图1
如图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 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 水>ρ 酒精)。为了 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应 分别在两个容器内(无液体溢出) ( )
A B C D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26. 表一 铁块
实验 序号 压力 (牛) 受力面积 (厘米2) 海绵凹陷 深度(格)
表二 铜块
实验 序号 压力 (牛) 受力面积 海绵凹陷 (厘米2) 深度(格)
1
1
0.10
2
2 3
2 3
0.10 0.10
4 6
4 5 61 4 60.10 来自.20 0.202 4 6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该小组同 学是在研究压力的形变效果与 的关系。 表三 铁块 ⑤为了验证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压力的 实 海绵 形变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该小组同 受力 验 压力 凹陷 学在表一、表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重 面积 序 (牛) 深度 (厘米2) 号 (格) 新选择了若干铁块重新实验,仔细观察 并记录数据如表三。 7 5 0.50 2 结合表一、表二的实验数据,表三中的 8 7 0.70 2 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 9 9 0.90 2 验证该小组同学预设的 实验目 的,理由是 。
练习1:
如图1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 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 强相等,现分别往三个容器内加入相同体积的A、 B、C三种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pC的大小关系是 ( ) A pA>pB>pC C pA<pB<pC B pA=pB=pC D pA=pC>pB
图3
7.如图4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 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 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 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 小关系是 ( ) A pA>pB>pC B pA=pB=pC C pA<pB<pC D pA=pC>pB
图7
15.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 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 水>ρ 酒精),则水和 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 p乙;将质量相 同的实心金属球A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B浸 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和酒精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A、B 两金属球的密度ρ A ρ B。(均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11.一个重为9.8牛、底面积为0.01米2的圆柱体 静止漂浮在水面上,物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 米。
13.测量大气压的仪叫

14.如图7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 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的结晶。 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 是因为马的 位置的竖直线能通过飞燕。有一 “马踏飞燕”工艺品采用密度为8.0×103千克/米3 的合金材料制造,总体积为1.0×103米3,飞燕与 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103米2,则该工艺品的 质量为 千克,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帕。
22.如图11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 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 平地面上,物体A的质量是2千克, 物体B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图11
③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 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 是否可行,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去的相等体积或质量。 判断(选填“行” 内 容 或“不行”) 方案 截去相等体积后,剩余部分 一 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方案 截去相等质量后,剩余部分 二 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计算截去的相等体积或质量。
24.“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在研究 了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后,还需要用 进 行多次实验,这样做是为了 。
25.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小华填写 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步骤: 1.将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测力计示数 F1=0.4牛。 2.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示数V1=50毫 升。 3.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 中水面的示数V2=70毫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0.2牛。 4.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牛。 …… 问题讨论:在步骤2中“适量的水”的含义 是 。
16.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 器和指针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压 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 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8(a)、(b)、(c)所示。 (ρ 盐水>ρ 水)


(b)

图8 水
(c)
盐水
盐水
(a)
图8 8 图
① 分析图(a)和(b),你认为该同学想研究液体内部 压强与 的关系; ② 分析图(b)和(c),从现象及相关条件可 知: 。
《压力与压强》试卷评讲
二中初中
吴红英
6
7
8
11
13
22
14
24
15
25
16
26
6.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 (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 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3所示)。 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B C D 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练习2:

酒精
图1
练习3: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 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ρ 水>ρ 酒精),则水和酒精 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 p乙;将同种材料制成的实 心金属球A、B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且均无液 体溢出,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 等,则可以确定A、B两金属球的质量mA mB。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A
B
C
图4
8.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 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 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若要使乙对地面的压强 也变为p1,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 B C D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 甲 图5 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