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窃读记》4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窃读记》4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窃读记》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你们读书的乐趣。

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刚才同学们提出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认真读边思考,课文写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三、检测学情1、认读生字与写字:如“目的地”的“的”读dì;“踮起脚尖”中的“踮”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zà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01窃读记》PPT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01窃读记》PPT课件

我为何要“偷偷地”读书?
qiè
chǎo
guō
diǎn yō

饿
è





踮 哟
檐 皱
chōng yán zhòu chēng guì
wǎn suān


撑lù
窃读 惧怕 鼓励 暗喜
炒菜 贪婪 书柜 急切
锅勺 充足 招牌 知趣
踮脚 屋檐 环境 鼓励
饥饿 支撑 光顾 麻木
急匆匆 依依不舍 倾盆大雨
皱眉头 饥肠辘辘 舒舒服服
白日梦 花花绿绿 不好意思
为何要“偷偷地”读书 ?
物质上贫穷匮乏, 精神上追求知识。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 牌,闻见炒菜香味,听见锅勺 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
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 勤于读书的穷学生。
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 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 书店。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 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 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 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 书放回书架。
“我”尽管饥肠辘辘,腿酸脚麻,却在 饱读后有种满足感,充实感,收获了知 识与智慧。
窃读
在读书中学到知识,
在读书中体会快乐, 在读书中感受关爱,
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 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 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 “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 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 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 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 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 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 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 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 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 故乡台湾。

小学五年级语文《窃读记》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窃读记》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窃读记》说课稿小学五年级语文《窃读记》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上饶县煌固镇黄塘小学的林露芳,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本次的说课活动。

――受益于书本,受助于同行,受教于专家是我的追求。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窃读记》。

《窃读记》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语文第七册第一组中的第一课。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村完小,我们的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条件有限不像城市那样有专门供学生阅读课本以外知识的地方,当然他们也就体会不了“窃读”的心情。

希望能通过选用这篇课文,利用多媒体资源,让我们的学生也能体会到“窃读”的乐趣。

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程序和应用几个方面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特点《窃读》是中国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

课文通过描述小时候在书店窃读的经历,表达自己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和“窃读”的心路历程。

这一组都是关于读书的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营造读书的氛围,体验读书的乐趣。

编者将这篇__排在本册第一组第一篇与这篇课文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善用内心独白描绘心境,如“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谵。

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历其境。

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等等。

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圈划描写心理活动、动作的语句,揣摩人物思想情感变化,理解并且学习主人公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1.3能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2.1通过合作讨论,学会如何概括段落大意。 2.2通过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1感受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培养热爱阅读的兴趣。 3.2学会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1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 1.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教学难点 2.1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2.2课文中所体现的作者情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1.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自己阅读的经历。 1.2板书课题《窃读记》,学生齐读课题。 2.朗读课文 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学习生字词 3.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形、字义。 4.理解课文内容 4.1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4.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2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析课文描写手法 2.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拟人等。 2.2教师讲解描写手法的作用。 3.体会作者情感 3.1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时的感受。 3.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4.仿写练习 4.1教师出示仿写题目,如:“我窃读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 4.2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仿写。 第三课时 1.复习导入 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1.2提问:课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 2.拓展延伸 2.1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的好书,介绍书中的精彩内容。 2.2教师推荐相关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4.课后作业 4.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经历的作文。 4.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 重难点补充: 第二课时 2.分析课文描写手法 2.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课文中发现了哪些描写手法?能举个例子吗?” 2.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对了,比喻手法可以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 3.体会作者情感 3.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作者在窃读时是什么心情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是的,作者感到既兴奋又紧张。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3.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如“我害怕被人发现,又渴望能多读一会儿。” 教师进一步提问:“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 第三课时 2.拓展延伸 2.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书是让自己一看就放不下的?能分享一下吗?” 学生分享后,教师引导:“看来大家都读过很多好书,那么,你们觉得是什么让你们这么喜欢这些书呢?” 3.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很好,我们学会了如何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也知道了阅读的重要性。那么,你们觉得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如何去阅读呢?”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教学,给予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各有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的阅读体验,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选择,激发阅读热情。 3.由于语文教学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通过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适时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教学内容既能挑战学生,又不会让学生感到过于困难。 6.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多写作,多修改,同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提升写作技巧。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窃读记》PPT课件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窃读记》PPT课件
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 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
出去,再走进另一家。一本书要 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 勤于读书的穷学生。
“我”读书读到忘我的境界,如痴如醉。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 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 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 把书放回书架” 形象地描写出自己读完书后恋恋不舍的 样子。
[析]比喻,略带夸张。形象地刻画了 “我”对于读书的深度渴望、如饥似 渴和“窃读”的复杂心理。
当她感觉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 的时候,她会 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 为了隐藏自己,她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 ; 最令她开心的是下雨天,为了让别人更
相信自己,她会
假装发愁 。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
•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 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 士比亚)
“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 “窃读记”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A、偷 B、偷偷地 C、谦指自己 “记 ”
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 事散文文中的“我”即作者本 人。
为何要“偷偷地”读书?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 牌,闻见炒菜香味,听见锅勺 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
突出了看、闻、听这三个词
文章第一小节为什么不直 接写出主要写什么,而是用看、 闻、听呢?
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 勤于读书的穷学生。
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 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精神食粮”更吸引“我”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 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 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系列动词——轻手轻脚(“窃读”);急 切

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发展顺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推测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诚实、勤奋的品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发展顺序,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推测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窃读”是一种快乐?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事件的发展顺序,理解课文的梗概。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推测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理解了课文的大意,学会了生字词,并通过细节描述推测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我们也明白了“窃读”是一种快乐的体验,激发了我们对文学的热爱。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短文,描述一次自己的快乐阅读经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激发学生思考。

3. 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课堂实践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课堂实践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课堂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窃读时的情感变化。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窃读时的情感变化。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书店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喜欢去书店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学生分享自读感悟,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第一段,理解作者窃读的原因。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第二段,体会作者窃读时的紧张和快乐。

3.教师讲解课文第三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阅读的热爱。

(四)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二)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第四段,理解作者对阅读的渴望。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第五段,体会作者窃读时的成就感。

3.教师讲解课文第六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知识的追求。

(三)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作者窃读的情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表演感悟,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二)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第七段,理解作者对阅读的坚持。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第八段,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孤独与坚持。

3.教师讲解课文第九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知识的敬畏。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窃读记小练笔100字150字200字250字300字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窃读记小练笔100字150字200字250字300字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窃读记小练笔100字150字200字250字300字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窃读记小练笔100字150字200字250字300字你有过“窃读”的经历么?如果有,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景下?就把这难忘的经历写下来吧,重点写好自己当时的心情。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开学了,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我们语文的第一课,就是林海音写的《窃读记》,描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很穷,没有钱买书,只能去书店窃读,从书中得到了很大乐趣。

她常常光顾书店,却从不购买书,所以她想方设法地把自己隐藏起来。

藏在人群中或者贴在一个大人身旁。

直到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书店的日光灯也亮起来的时候,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有时还会为了看完一本书而跑几家书店。

她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真令人感动。

文章里令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仔细想想,这句话有着很深的含义。

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

对我们来说,书籍和粮食同样重要,因为书籍就是我们的粮食,它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丰富我们精神粮食。

现在,虽然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读书,但我却不怎么爱读书。

想一想从前,作者要读一本书有多困难啊,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不仅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我们写作的水平。

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好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小练笔啊!我接过书,心里传来了一阵阵如刺的疼,店老板为了让我看到书,而不惜金钱,这件事情真正的然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爱是多么多么的温暖~。

啊!我接过书,很开心地笑着,跟那个阿姨说了一千一亿个“谢谢”!这可是我最喜欢的书啦!我不知不觉地唱了起来:“今天真是一个大好日,大好日,今天真是一个大好日......”我转生一看那个美丽而领人喜欢的阿姨居然在书店中间摆上了一张沙发,她说:“小朋友,来坐下来慢慢看,不要客气,看不完拿回家看,阿姨把这本书送给你当礼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
《窃读记》是台湾祖母级作家林海音的作品。那么,这篇课文在
讲解上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接下来, 就和大家分享新课标五年级上
册语文《窃读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
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
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
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
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
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
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准备:
2

组织学生课前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生字卡片;媒体资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讲述,引发兴趣
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
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
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给以激
励与点评。)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
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
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
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后,你是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
边写上批注。
2、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利用生字卡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
3、体会有关词语的含义
3

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
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
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
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4、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5、小结
原来课文记叙了“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6、齐读课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
下面,就让我们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3、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
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
架→走出书店。
四、留有思考,布置作业
1、本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地阅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
的了解,但要体会小姑娘那种窃读时的复杂滋味,还需要细细读课文,
认真揣摩,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本课。
4

2、抄写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
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3、在家长的监督下熟读课文,并听写今天的新词。
第二课时
一、援引思考,导入新课
上节课,孩子们不但课文读得好,生字学得也不错。这节课我们
接着来体会小姑娘的复杂滋味吧。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大声朗读课文,找出集中体现小姑娘复杂滋味的语句,用
“_____”线勾出。
(1)检查学生查找的情况
(2)全班齐读这句话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什么“快乐”之后又“惧怕”?
你在生活中有过这种感受吗?不妨让大家分享一下。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明白,从哪些语句的哪些词
语可以体会到文中小姑娘的“快乐”与“惧怕”。
3、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感受小姑娘的快乐和
惧怕。
4、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
5

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
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
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博学的人。
三、课文小结
本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文中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尤为
传神,充分表达了对读书的酷爱。
四、作业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制作成文化走廊板。
2、参考父母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新学期的
读书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