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要求规范

合集下载

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

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

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结构工程是一门专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的力学分析和结构设计工作。

作为基础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一、设计规范是什么?设计规范是一种规定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所需遵守方法和标准的文件。

这些规范要求工程师在结构设计中,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经济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等规范,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为什么需要设计规范?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小的设计失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设计规范来规范结构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遵守的标准和方法,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稳定。

设计规范通过规定结构设计的模型、计算方法、材料选用、建造方法等具体要求,来避免设计和建造中重大失误的发生。

同时,设计规范还可以提高工程建造的效率,降低建造成本,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结构工程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1. 基本原则结构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质量优先、安全第一、经济合理和环保可持续这四个方面。

质量优先:工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保持结构工程质量合格,满足使用要求。

安全第一:结构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人身安全,并能承受外部自然力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经济合理:在满足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设计和施工必须具有合理的经济性,达到质量与成本最优化的状态。

环保可持续:在结构工程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环保问题,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体现可持续性原则。

2. 可靠性结构工程设计必须考虑完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结构体系及其构件各项安全性能指标均达到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3. 标准规范结构工程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如国家建筑标准、国家住宅设计标准、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等。

4. 材料选用结构工程设计中,选材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

在选用材料时,应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能等因素,不得使用劣质材料。

5. 建造方法结构工程建造方法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遵守安全施工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工程安全建造,保证施工过程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备规范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备规范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备规范作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担负着设计和施工管理等重要职责。

为了确保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需要遵守一系列规范。

以下是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备的一些规范:1.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应该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建筑法、建筑安全法等。

只有在法律法规的允许下开展工作,才能保证项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设计规范是指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在进行结构计算和设计时所依据的规范,包括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等。

设计时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计算和验算,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施工工艺规范: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在进行结构施工管理时,需要遵守相应的施工工艺规范,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拆除等方面的规范。

只有按照规范执行,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4.质量管理规范: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需要遵守相应的质量管理规范,包括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质量检验的执行等。

只有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5.安全管理规范: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需要遵守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包括安全检查、安全培训、事故预防等方面的规范。

只有保障施工安全,才能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6.环境保护规范: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需要遵守相应的环境保护规范,包括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工地垃圾处理、施工过程污染的控制等方面的规范。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7.专业伦理规范: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需要遵守相应的专业伦理规范,包括保守技术秘密、严守职业操守、不参与贪污腐败等方面的规范。

只有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维护整个工程行业的声誉。

总之,作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范,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严格执行规范,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建设安全可靠的工程作出贡献。

同时,也能够维护整个行业的声誉,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做结构设计要用的规范

做结构设计要用的规范

做结构设计要用的规范篇一:结构设计规范许很多从事手机行业的结构工程师或项目负责人还未完全理解,你们从事这个职业最具备的知识是什么?是否在摸索中犯过错误?以下是一个业内经验丰富的达人把他的手机制作完整流程经验全部整理出来,系统而全面,简洁而实用。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铭讯电子周九顺先生说,借鉴是一种美德,希望对大家有所获益。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

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

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

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拿到主板的3D图,ID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MD把主板的3D 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出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MD的基本功,东莞铭讯电子周九顺先生的朋友把它作为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考就知道了,如果答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有经验丰富也没用,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带触摸屏的手机为例,例如主板长度99,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2.5,整机长度可做到99+2.5+2.5=104,例如主板宽度37.6,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2.5,整机宽度可做到37.6+2.5+2.5=42.6,例如主板厚度13.3,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1.2(包含0.9的上壳厚度和0.3的泡棉厚度),在主板的下面加上1.1(包含1。

0的电池盖厚度和0.1的电池装配间隙),整机厚度可做到13.3+1.2+1.1=15.6,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行。

结构工程师的技能要求

结构工程师的技能要求

结构工程师的技能要求
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以下是结构工程师的技能要求:
一、基础知识
结构工程师需要掌握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二、计算机技能
结构工程师需要掌握一些计算机技能,如CAD、Revit、ETABS、SAP2000等建筑结构设计软件,以及一些计算机编程语言,如Python、MATLAB等。

三、沟通能力
结构工程师需要与客户、建筑师、承包商等进行沟通,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四、创新能力
结构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在设计中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

五、团队合作能力
结构工程师需要与其他工程师和建筑师合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六、安全意识
结构工程师需要具备安全意识,能够在设计中考虑到结构的安全性,避免设计中的安全隐患。

以上是结构工程师的技能要求,结构工程师需要具备这些技能和知识,才能够胜任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所使用的规范、标准、规程专业考试

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所使用的规范、标准、规程专业考试

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所使用的规范、标准、规程专业考试一、前言本文档旨在为准备参加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工程师提供考试中涉及的规范、标准和规程的详细信息。

二、考试目的确保专业能力:确保结构工程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提升工程质量:通过专业考试选拔合格的结构工程师,提升工程质量。

规范行业标准:统一行业标准,促进结构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考试内容3.1 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17)3.2 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18)3.3 规程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GB/T 50328-201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四、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计算题等。

案例分析:考生需根据给定的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和解答。

五、考试准备教材学习:深入学习相关规范、标准和规程的教材。

历年真题:研究历年考试真题,了解考试趋势和重点。

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检验学习效果。

六、考试技巧时间管理: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确保所有题目都能得到充分解答。

审题技巧:仔细阅读题目,准确理解题意。

答题策略:对于不确定的题目,采用排除法等策略提高正确率。

七、考试评分客观题评分:选择题部分由计算机自动评分。

主观题评分:简答题和计算题等由专业考官评分。

总分计算:根据各部分得分计算总分,确定考试通过情况。

八、考试认证合格标准:考生需达到规定的合格分数线。

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规范

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规范

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规范
一、结构工程师设计规范
1、结构工程师应按照设计任务的性质及要求,在制定设计方案时,综合考虑工程自身条件及其他外部因素,确定其设计质量及要素,使其达到抗震、抗风、抗力、抗裂及其它要求。

2、结构工程师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要素还有:结构安全性、结构效率、结构美观性、结构施工性,存在结构控制、支架、水工结构及其它结构特征,并建立适当的检验和试验程序。

3、结构工程师在制定模型及计算方案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工法、构件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以确保结构安全可靠的设计要求。

4、结构工程师在分析结构的物理实体及承载性能时,需要考虑结构的材料、类型、尺寸等多方面的因素,并根据特定的分析算法,确定结构受力及安全性等情况,以保证结构有效运行。

5、结构工程师在计算结构荷载及强度时,要根据建筑结构、建筑环境、建筑材料等条件,考虑到地震学、固体力学等科学知识,确定结构各组件的预应力和强度,以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6、结构工程师在编制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时。

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要求规范

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要求规范

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规范首先,结构设计必需考虑符合安规要求。

具体与结构相关的安规要求见附件一《结构设计安规要求》。

钣金件的设计规范:1.材料的选用: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钣金件结构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利边和尖角的出现。

3.输出钣金件图纸时,图纸上需注明毛刺方向、产品材质、表面处理等。

4.钣金件上所有的牙孔需在图纸上标明,若设计为自行攻牙的牙孔需事先计算好底孔尺寸并在图纸上标明。

5.固定传感器的钣金件(如:过渡板、计数架)在设计时需考虑兼容性,便于后期扩展其它新机型。

在输出开模资料时需在图纸上特别标明哪些特征在后期会新开冲孔模进行替换。

6.钣金件的设计必需遵循钣金件设计规范。

详见附件二《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

塑胶件的设计规范:1.材料的选用: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传动轮或磨擦较频繁的部件需选用耐磨材料POM、PA66等。

与钞票有磨擦的部件尽量选用导电材料或抗静电材料,防止静电的产生和静电释放。

靠近发垫部件的塑胶部件需选用防火材料,并且设计时应尽量远离发热体。

若受空间限制无法远离,可考虑选用金属材料。

2.结构设计需考虑部件自身的强度、产品注塑成型造成的缩水、熔合线等。

塑胶产品的设计必需遵循塑胶产品设计规范,详见附件三《塑胶产品设计规范及注意事项》。

3.塑胶镶嵌螺丝、螺母及五金预埋件(如:五金提手)在结构上的设计规范:a.预埋件金属体紧配面需滚花处理。

b.预埋件金属体紧配面车削加工直径方向成大小大尺寸。

c.大五金预埋件在五金件的结构设计时需预先考虑五金件自身的强度,防止在注塑成型时由于注塑压力造成五金件变形。

设计塑胶包胶部份需考虑其胶厚,尽量保持均匀胶厚且胶厚不可太厚防止缩水及不易注塑成型。

4.螺丝柱上螺孔尺寸的设计需符合下表的要求(参考用):螺丝柱的直径必需根据螺丝柱底孔尺寸来设计,一般需保证有1.5mm的壁厚。

防止外观缩水螺丝柱底部需掏火山口。

防止螺丝柱变形,螺丝柱周围需增加加强筋。

结构设计规范

结构设计规范

结构设计规范机构设计规范一,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指导机构工程师快速和准确的完成产品的机构设计工作,能更好的与流程保持同步,提高产品设计的标准化。

二,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塑胶电子产品的机构设计工作。

本规范可作为机构工程师的工作指导书和新进工程师的培训资料。

三,权责机构工程师应严格按照本规范进行机构设计工作,同时按照此规范进行文件的输出和召开机构评审会议。

四,定义工业设计:在塑胶电子产品行业,工业设计指产品的造型设计,包括产品的外形设计,产品的颜色搭配。

机构设计:产品的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尺寸设计,装配关系的确定,模具加工工艺的确定,产品制造工艺的确定,产品检测工艺的确定。

模具设计:产品中塑胶部分和五金部分在开制模具过程中需遵照的尺寸范围和性能的规定。

五,内容1,产品机构设计在开发工作中的作用产品开发的工作一般分为;产品的工业设计,产品的机构设计,产品的电路设计,产品工艺设计,产品的包装设计。

具体见附表1-产品的开发流程表。

产品开发工作的细化要求各个部门之间要有良好的协作关系。

在产品开发初期,项目经理对产品可行性作大量的工作,如产品的市场前情的调查,样品的试制,性能的测试和成本的核算等。

产品的设计工作主要是将成功的试验室产品转化成可量产化产品的过程,即实现产品设计和检测的电子化,产品制造的流水线化的过程。

在产品开发中,无论何种电子产品,无论机构部分占主导,还是电路部分占主导,机构设计应该是主要部分,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产品是否能够成功实现预期的目标,产品开发的工作是否按期完成,电路设计的空间是否得到充分保障,空间位置是否得到优化,生产工艺是否合理,生产效率是否得到保证,这些将决定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

2.机构设计流程2.1.开发的工作应该以产品质量为目标进行的产品设计过程。

在国际上,产品开发已经被列入质量考核的一项内容。

如ISO9000,APQP,六西格马等。

在各个行业中,为了统一产品的质量标准,行业标准同样规范了产品的开发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规范一.首先,结构设计必需考虑符合安规要求。

具体与结构相关的安规要求见附件一《结构设计安规要求》。

二.钣金件的设计规范:1.材料的选用: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钣金件结构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利边和尖角的出现。

3.输出钣金件图纸时,图纸上需注明毛刺方向、产品材质、表面处理等。

4.钣金件上所有的牙孔需在图纸上标明,若设计为自行攻牙的牙孔需事先计算好底孔尺寸并在图纸上标明。

5.固定传感器的钣金件(如:过渡板、计数架)在设计时需考虑兼容性,便于后期扩展其它新机型。

在输出开模资料时需在图纸上特别标明哪些特征在后期会新开冲孔模进行替换。

6.钣金件的设计必需遵循钣金件设计规范。

详见附件二《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

三.塑胶件的设计规范:1.材料的选用: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传动轮或磨擦较频繁的部件需选用耐磨材料POM、PA66等。

与钞票有磨擦的部件尽量选用导电材料或抗静电材料,防止静电的产生和静电释放。

靠近发垫部件的塑胶部件需选用防火材料,并且设计时应尽量远离发热体。

若受空间限制无法远离,可考虑选用金属材料。

2.结构设计需考虑部件自身的强度、产品注塑成型造成的缩水、熔合线等。

塑胶产品的设计必需遵循塑胶产品设计规范,详见附件三《塑胶产品设计规范及注意事项》。

3.塑胶镶嵌螺丝、螺母及五金预埋件(如:五金提手)在结构上的设计规范:a.预埋件金属体紧配面需滚花处理。

b.预埋件金属体紧配面车削加工直径方向成大小大尺寸。

c.大五金预埋件在五金件的结构设计时需预先考虑五金件自身的强度,防止在注塑成型时由于注塑压力造成五金件变形。

设计塑胶包胶部份需考虑其胶厚,尽量保持均匀胶厚且胶厚不可太厚防止缩水及不易注塑成型。

4.螺丝柱上螺孔尺寸的设计需符合下表的要求(参考用):螺丝柱的直径必需根据螺丝柱底孔尺寸来设计,一般需保证有1.5mm的壁厚。

防止外观缩水螺丝柱底部需掏火山口。

防止螺丝柱变形,螺丝柱周围需增加加强筋。

若螺丝柱靠近胶件的侧壁,一般用加强盘将其与侧壁相连。

5.所有塑胶件的设计需符合WEEE的标准,塑胶产品上需有材料成份标识。

详细见附件四《塑料制品的标识和标志规范》。

6.塑胶件设计完成外发开模后,需先审核开模厂商的排模图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顶针位置、进胶口是否合理,是否有冷却水、撑头等。

四.薄膜开关的设计规范:1.薄膜开关在设计时需事先了解薄膜开关的生产工艺及相关技术,详见附件五《薄膜面板开关按键技术资料汇编》。

2.配合电子电路的需要,结构应提供合理的出线位置。

所谓合理的出线位置是指:其出线的位置不会影响美观、结构安装合理无干涉且具有可操作性、电子电路设计可行等要求。

3.薄膜开关(包含显示面板)的显示窗靠边距离(背胶部份)不可小于3.0mm,防止因粘胶面积太小造成的翘起或脱胶。

弧面尽量不要使用薄膜开关面板。

薄膜开关上的两个凸起按键的边距或凸起按键边缘与边界的距离最小不可小于3.0mm,防止薄膜开关的表层与下层脱胶。

4.显示为LED数码管时,薄膜开关的显示区域可做磨砂效果。

但是LED数码必须设计尽量靠近薄膜开关显示区域表层。

显示为LCD时,薄膜开关的显示区需要求其做成光面透明的效果,防止显示模糊。

5.薄膜开关的检验标准需注明有酒精擦拭、手感测试、寿命测试等要求。

6.薄膜开关的材料缺省为PC,按键内部不加锅仔。

7.键体的大小:键体较大,如对角线长度或园形键的直径大于12毫米时选用0.15毫米厚的薄膜。

薄膜稍厚,反弹有力,键体经多次按后薄膜松弛的倾向较小,从而保证了触点的正常工作。

8.键体的形状:平面型按键允许选用稍厚一点的薄膜,而用作于电路触点鼓泡的薄膜一般宜采用0.125毫米厚的薄膜,只有在鼓泡球径大而球顶的弦高较小的情况下,才宜采用较厚的薄膜。

五.弹簧的设计规范:1.根据弹簧不同的需求需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用的弹簧材料及用途见下表:2.弹簧设计图纸上需标明弹簧的详细技术参数,包含弹簧圈数、旋向、外径、线径、自由长度、表面处理、是否收口、磨平等。

如有特殊要求也需指明。

例如:要求内径尺寸,可在图纸上标示内径尺寸,可不用再标示外径尺寸。

如对弹力有特殊要求也需在技术参数上列明。

3.扭簧的设计图上需标明两条力臂的长度尺寸和相对角度尺寸。

4.线径小于0.2mm的弹簧不可选用碳钢线材质。

六.螺丝的设计及应用规范:1.设计时螺丝尽量使用常规螺丝。

选用螺丝时尽量选用我厂现有的螺丝,避免物料的重复和增加。

2.新螺丝打样时需注明螺丝的规格、表面处理、打样数量等基本要求,并要求供应商附上样品的承认书便于后期的样品确认。

3.特殊螺丝打样时需附上图纸,图纸上需标明特殊要求处的尺寸及技术要求。

4.所有点验钞机使用的螺丝必需要求供应对其加硬处理。

七.轴的设计规范:1.根据轴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轴的材料及用途见下表:2.轴应便于制造,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

3.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

4.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地相对固定。

5.改善应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6.为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一般轴都做成从轴端逐渐向中间增大的阶梯状。

7.装零件的轴端应有倒角,需要磨削的轴端有砂轮越程槽,车螺纹的轴端应有退刀槽。

8.轴向力较小时,可采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来实现。

9.轴的图纸上必需标明轴的精度要求,包含:直线度、同心度、表面光洁度、尺寸公差、材料及表面处理等。

八.轴承的选择及使用注意事项:1.轴承型号的选择:轴承型号一般是由使用者根据配套产品的使用条件及承受负荷对轴承进行选择。

2.轴承游隙的选择:使用者在选用轴承时需对轴承的游隙提出要求,问清轴承的使用条件、其中轴承的转速、温度、配合公差都直接关系到轴承游隙的选择。

一般在3500转/分以下转速大多采用CM游隙,如高温高速则要求采用相对较大的游隙。

轴承游隙在装配后会因为内孔的涨大及外圆的缩小而导致减少,游隙的减少量=过盈量×60%(轴承室是铝的除外)。

比如轴承装配前游隙是0.01mm,装配时过盈量为0.01mm,则轴承装配后的游隙为0.004mm。

在理论上轴承在零游隙时噪音和寿命都达到最佳的状态,但在实际运转中考虑到温升等问题,轴承在装配后游隙为0.002mm-0.004mm较好。

3.油脂的选择:油脂的选择一般是根据轴承的转速、耐温情况、噪音要求及起动力矩等方面进行选择,使用者需向轴承生产商了解各种油脂的性能。

4.轴承密封型式的选择:轴承的润滑可分为油润滑和脂润滑。

油润滑轴承一般是选用形式轴承,脂润滑轴承一般选用防尘盖或橡胶密封件密封。

防尘盖适用于高温或使用环境好的部位,密封件分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两种,接触式密封防尘性能好但起动力矩大,非接式密封起动力矩小,但密封性能没有接触式好。

5.轴和轴承室公差的选择与控制:轴承压入轴承后应转动灵活无阻滞感。

如有明显转动不灵活,则表明轴的尺寸太大了,公差要下调。

如轴承压入轴后用手转动有明显“沙沙”感,则可能是轴的公差太大或轴的圆度不好。

所以在控制好轴和轴承室公差时也要控制好圆度。

6.轴承的装配方式:因为轴承是高精度产品,如装配不当很容易对轴承沟道造成损伤,导致轴承损坏。

轴承在装配时应有专用的夹具,不能随意敲打,在压入轴时只能小圈受力,压大圈时只能大圈受力。

装配时要求装配夹具处于水平状态并平行均匀用力,如有倾斜会导致轴承沟道因受力损坏,而使轴承产生导响。

7.漆锈的预防:轴承表面覆有一层防锈油,在轴承安装或检测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轴承表面更不可使用清洁剂对轴承进行清洁,防止破坏轴承的保护油膜而造成生锈。

九.橡胶、硅胶及聚氨酯产品设计规范及传动带的选择:1.橡胶、硅胶及聚氨酯产品在设计输出资料时需在技术要求栏内标明产品材质、硬度、不可有杂质等参数要求。

如有特殊要求例如:颜色、导电性、耐磨性也需特殊标明。

2.用于磨损件的软胶制品需强调其使用要求,同时也需对其耐磨性进行测试计算出寿命。

若需二次加工的软胶制品,在设计资料输出时需考虑其加工余量和公差,避免其经过二次加工后无法达到设计尺寸。

3.脚垫优先选用橡胶、硅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作,确保脚垫具有抗震及防滑功能。

4.传动带根据传动原理的不同,有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传动的摩擦型带传动,也有靠带与带轮上的齿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带传动。

带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可以在大的轴间距和多轴间传递动力,且其造价低廉、不需润滑、维护容易等特点,在近代机械传动中应用十分广泛。

摩擦型带传动能过载打滑、运转噪声低,但传动比不准确(滑动率在2%以下);同步带传动可保证传动同步,但对载荷变动的吸收能力稍差,高速运转有噪声。

设计者需根据工作机的种类、用途、使用环境和各种带的特性等综合选定适合的传动带。

十.镜片的设计规范:1.镜片的选材需考虑的性能包括:透光性、耐磨性和硬度。

对于玻璃镜片则还要从用途上考虑其透光性,透光的类型和波长。

2.一般PC镜片的透光率低于PMMA镜片。

注塑成型的PC镜片耐磨性和硬度要优于PMMA镜片,经过表面硬化处理后,PMMA的硬度则优于PC镜片。

3.镜片在设计上应以形状简单易装配为基础,尽量不要做成异形。

4.PC镜片,PMMA镜片后加工工艺大多有丝印,电镀,烫金,加硬等,设计要求工艺简单,尽量减少加工次数.提高成品率,减少报废。

5.带颜色且内部有LED灯,数码管,LCD 显示屏的镜片要注意颜色干扰,防止其显示颜色被镜片颜色吸收。

6.玻璃镜片如有倒角,设计时要注意倒角角度的大小,倒角尺寸最好做到相等。

7.镜片与配合零件的装配方式有打胶粘合,超声波焊接和卡配三种,有丝印,电镀,烫金的镜片不能经过超声波焊接。

打胶固定的镜片,结构设计需考虑打胶或粘胶的面积。

方便工艺操作。

十一.包材的设计规范:1.根据所设计机器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常见的包材有:a.卡通箱(CARTON)b.内卡通箱(INNER CARTON)c.平卡(PARTITION)d.蛋隔(EGG)e.白盒(WHITE BOX)f.彩盒(GIFT BOX)g.海报(POSTER) h.考贝纸(SEPARSTOR) i.贴纸(LABEL)j.吸塑(BLISTER) k.吸塑卡(BLISTER CARD) l.胶袋(BAG) m.珍珠棉2.选择合适的卡通箱纸质及材料,卡通箱纸质分为K,A,B,C,3 依次变差。

一般用B=B,纸厚度约为6mm,该种材料最低。

如果客人有特殊要求,则可依照客户的要求进行选择。

3.卡通箱箱唛分印刷箱唛和不印刷箱唛两种。

印箱唛的卡通箱需将箱唛资料给供货商作胶板和打板,要留意箱唛的颜色。

通常箱唛色与PANTONE色有差别,主要是由于纸的本色为深咖啡色。

箱唛上如有凈重和毛重、才数等要求的,在卡通箱尺寸和箱唛等确认后,要通知供货商同箱唛一起印在卡通箱上。

才数---通常为日本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才数=卡通箱长x宽x高/25.43x123;注:卡通箱尺寸以mm为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