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Found 框架技术介绍
面向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云服务框架模型

面向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云服务框架模型面向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云服务框架模型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现代计算技术的支持。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云服务成为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面向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云服务框架模型的出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加高效、灵活的科研工具和服务。
本文将对这一框架模型进行介绍和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第四范式云服务框架模型的基本概念。
第四范式是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速科学研究进程、挖掘科学发现的一种研究方法。
而云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一种按需、可扩展、易于访问的计算资源和应用程序。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面向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云服务框架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科学家们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数据和算法上传到云端,通过云服务进行科学计算和分析。
云端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科学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云服务进行科研工作。
通过云服务,科学家们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模拟实验和科学计算。
面向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云服务框架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科学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云服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资源的扩展和收缩。
其次,它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云服务提供商会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并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务。
再次,它具有高度的易用性和用户友好性。
科学家们无需关心底层的计算资源和网络环境,只需要专注于科研工作本身即可。
在面向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云服务框架模型中,科学家们可以利用云服务进行各种科研工作。
首先,他们可以通过云服务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
云服务提供了分布式存储和计算的能力,科学家们可以将海量的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他们可以通过云服务进行模拟实验和科学计算。
云服务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这一能力进行复杂的科学计算和模拟实验,加速科学研究的进程。
此外,科学家们还可以通过云服务进行科研团队的协作和共享。
软件技术架构

Jackson for JSON
在数据格式方面,JSON已经成为了网络的通用语, Jackson在jvm中就是Json的龙头老大。除了像闪电一样 快速,他有一个复杂的对象映射,允许你直接导出你的域 模型
Jersey for REST
为了定义Restful的web应用,我们发现在性能和特性方面没有什么能比得过 Jersey。它允许你编写干净的,可以测试的类,这个类可以优雅的将http请 求映射成为简单的Java对象。它支持流输出,矩阵URL参数,条件GET请求, 还有更多。
优秀的轻量级Java REST API框架
官网对DW(Dropwizard)的定义是跨越了一个库和框架之间的界限。他的目标是提 供一个生产就绪的web应用程序所需的一切性能可靠的实现。(能免去我们部署web应用的 很多步骤。由于这个功能被提取到可以重复使用的库中,我们的应用程序保持很大程度的精简 和集中,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程序的上线时间和维护负担。)
创建第一个项目: https:///a/1190000000359827
十六组 谢谢观看
本文资料来自官方文档:http://www.dropwizard.io/1.0.6/docs/gettingstarted.html
汇报:第十六组
日期:2017年3月20日
两者都有很强很大的社区支持。如果你更 喜欢轻量,无疑Dropwizard胜出,如果你已经 有Spring经验,使用Spring Boot也可
优点
缺点
使用者评论
我决定学Dropwizard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快速的项目引导:如果你已经在使用Spring和Java EE,你就会明白开发人员在引导 项目时的痛苦。使用Dropwizard,你只需要在你的 pom.xml 文件中添加一个依赖就完成 了。 · 应用指标:Dropwizard自带应用程序指标的支持。它提供了类似请求/响应时间这种非 常有用的信息,只要把@ 定时注解来获取方法的执行时间。 · 生产力:每个Dropwizard应用程序有一个启动Jetty容器的主程序。这意味着,完全可 以把应用程序作为一个主程序在IDE中运行和调试。所以就没有重新编译或部署war文件
ddd 三层代码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ddd 三层代码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在软件开发领域,三层代码结构是一种常用的架构模式。
它将整个软件系统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和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
表示层是用户与系统之间的接口,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将结果展示给用户。
它通常包括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开发,可以是一个网页、桌面应用等形式。
表示层的主要任务是收集用户的输入信息,并将其传递给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业务逻辑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各种业务逻辑和业务规则。
它包含了与业务相关的计算、验证、数据处理等功能。
业务逻辑层不依赖于具体的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可以独立开发和测试。
这种分层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存储系统进行交互,包括读取和写入数据等操作。
它可以是关系型数据库、文件系统、缓存等各种形式。
数据访问层通过提供统一的接口,使业务逻辑层可以方便地对数据进行操作。
三层代码结构的优势在于将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清晰的划分,使得软件系统更易于理解、扩展和维护。
不同的层次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使得各个层次之间的耦合度较低。
同时,三层架构还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总之,三层代码结构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软件架构模式,它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三个层次。
这种分层的设计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性能。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三层代码结构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开发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软件项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架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本文采用了三层代码结构(也可称为三层架构),该架构是一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式,用于将应用程序的功能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层次,从而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框架的原理和机制

框架的原理和机制框架是现代软件开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结构和架构,用于组织和管理软件系统的各个组件和模块。
在软件开发中,框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框架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层结构:框架通常采用分层结构来组织和管理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和组件。
这种分层结构能够将系统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功能,从而使得系统的设计更加清晰和模块化。
2. 模块化设计:框架鼓励开发人员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并通过定义接口和规范来实现模块之间的交互和协作。
这种模块化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开发效率,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模块的实现而不用关心其他模块的细节。
3. 面向对象编程:框架通常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来进行设计和实现。
面向对象编程能够将系统的功能抽象成为对象,并通过定义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来实现系统的功能和逻辑。
这种面向对象的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开发效率,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重用已有的代码和功能。
4. 反射和元编程:框架通常使用反射和元编程技术来实现灵活的配置和扩展。
反射和元编程能够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获取和修改对象的信息和行为,从而使得系统的配置和扩展更加灵活和方便。
框架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反转(IoC):框架通过控制反转机制来管理和组织系统的各个组件和模块。
控制反转能够将对象的创建和依赖关系的管理交给框架来处理,从而使得开发人员只需关注业务逻辑的实现而不用关心对象的创建和依赖关系的管理。
2. 依赖注入(DI):框架通过依赖注入机制来实现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的管理。
依赖注入能够将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从代码中抽取出来,通过配置文件或注解的方式来管理和维护,从而使得系统的配置和扩展更加方便和灵活。
OpenBravo结构分析

OpenBravo结构分析图 1.1 Openbravo的体系结构Openbravo主要的体系结构被称为“应用数据字典”(Application Dictionary,简称AD)结构。
这种结构源于另一个开源ERP Compiere ERP(值得一提的是,Compiere ERP也在09年获得了Infoworld的最佳开源企业软件奖)。
定义的数据字典将通过Openbravo的WAD引擎生成各种元素。
开发者开发的SQL 语句将通过SQLC程序生成对应的各个业务组件。
所有的程序组装在一起就组成了Openbravo ERP。
1、 ERP系统结构图 1.0 Openbravo运行时的逻辑视图1.1 系统运行时主要分为3层:∙表现层:主要由org.openbravo.erpWindows包下的控制器组成,他们继承自HttpBaseServlet。
负责使用请求初始化数据,调用业务层,最终使用xmlEngine渲染显示页面。
∙业务层:负责提供业务中的数据结构,如资产等。
Openbravo的业务层和SQL耦合较为紧密,通常会在业务对象类的静态方法中直接执行SQL。
处理业务也使用了存储过程,业务对象类里边也会有响应的静态方法执行存储过程(通常会根据数据库类型进行判断)。
业务对象可以由编译引擎生成。
∙基础层:基础层提供一些基础的服务,如提供数据库连接等。
1.2 运行时处理过程以在OpenbravoERP中编辑数据字典时的程序处理为例,运行时处理过程大概如下:首先请求被发送每个程序对应的Servlet,如Table,Table继承自一个模板类HttpSecureAppServlet,依靠这个类执行一些必要的初始化工作。
响应请求的主要方法为doPost,doPost方法根据名称为Command的参数执行不同的操作。
如SAVE_NEW_EDIT表示首先保存一条新增的记录,然后跳转至EDIT页面。
1. 对于一个典型的保存请求(即Command参数的值以SAVE开头):如图 2.2,在doPost方法中首先使用getEditVariable方法从请求中构造业务数据对象TableData,然后调用其insert/update方法,这个方法将会调用其内部JDBC statement的___executeUpdate方法。
大语言开发模型框架

大语言开发模型框架1.引言1.1 概述大语言开发模型框架是一个用于构建和开发大型语言项目的框架。
随着软件开发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语言开发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
为了应对这种复杂性,大语言开发模型框架应运而生。
这个框架提供了许多工具和功能,能够极大地简化语言开发的过程。
在大语言开发模型框架中,有多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包括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语义分析器、代码生成器等。
词法分析器用于将源代码进行词法分析,将其拆分为一个个token。
语法分析器则根据一个语法规则集合,对token序列进行语法分析,构建语法树。
语义分析器负责对语法树进行语义分析,检查代码的合法性和语义准确性。
最后,代码生成器将语法树转化为目标代码。
大语言开发模型框架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功能和工具,用于辅助语言开发。
例如,错误处理机制能够捕捉并处理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提供友好的错误提示。
调试器则帮助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进行代码调试和错误修复。
此外,框架还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集,以支持各种语言特性和功能。
该框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开发人员更高效地进行语言开发。
通过提供一套完整的工具和功能,开发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语言设计和开发的核心部分,而无需过多关注底层的技术细节和实现细节。
这样,开发人员可以更加快速地迭代和开发语言,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总而言之,大语言开发模型框架是一个强大而实用的工具,能够极大地简化和加速大型语言项目的开发过程。
它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功能,使开发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语言设计和开发。
在未来,随着开发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大语言开发模型框架将不断演化和发展,为语言开发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进行引言部分的概述,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然后,我们将分为正文和结论两个部分来详细探讨大语言开发模型框架的相关内容。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大语言开发模型框架的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将探讨框架的设计原则和核心概念,以帮助读者理解框架的基本思想和目标。
多层框架结构范文

多层框架结构范文多层框架结构是一种软件开发架构模式,它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多个嵌套的层次结构,每个层次负责处理特定的功能和责任。
这种结构提供了对系统进行模块化和组件化的能力,使得系统易于维护、扩展和重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多层框架结构的概念、优势和使用。
1.概念-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处理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
它包括用户界面组件和各种用户输入验证和处理逻辑。
-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负责处理系统的业务逻辑和规则。
它包括业务逻辑组件和数据验证、计算和转换逻辑。
- 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负责处理与数据相关的操作。
它包括数据库访问组件和数据操作逻辑。
- 数据库层(Database Layer):负责存储和管理系统的数据。
它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存储结构。
2.优势-模块化和组件化:每个层次都是独立的模块,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维护。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并且易于进行功能扩展和修改。
-分工合作:不同的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职责负责不同层次的开发工作,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可测试性:每个层次都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从而方便进行测试和调试工作。
-可维护性:由于每个层次都是独立的,因此在修改一个层次的功能时,不会影响其他层次的功能。
这样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可扩展性:由于每个层次都是独立的,因此可以方便地添加新的层次或扩展现有的层次,以满足系统的需求变化。
3.使用在使用多层框架结构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划分功能模块:首先,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划分,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责任。
-定义层次接口:接下来,需要定义每个层次之间的接口和协议。
这样能够确保不同层次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递合理,并提供适当的抽象层次。
-开发各层次模块:然后,可以根据划分的层次,对每个层次进行独立的开发。
《bf多层框架结构》课件

BF框架和其他框架的比较
BF多层架构框架 代码结构清晰明了 容易组织代码 可扩展性高 提高了代码质量
其它框架 代码难以维护和扩展。 代码混乱、难以使用。 可扩展性差。 代码质量恶劣,难以维护。
BF框架与MVC模式的关系
BF框架旨在实现分离关注点(Separation of Concerns)
与MVC模式具有相似之处,但不同于MVC模式中的 控制器。
共同点与不同点
CMV和MVC模式强调关注分离,但BF框架比MVC和 CMV模式更加灵活,更为简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有助于大型软件系统开发
通过多层框架结构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适用于多种开发场景
2
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Web 应用开发、移动端应用开发等。
3
能够降低代码耦合度
提高代码质量,使分层次的结构更好地 组织代码。
总结
1 成为一个优秀的软件 2 结构化编码
开发者
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具
BF多层框架结构是一种有
有明显的优势。
BF多层框架结构
BF多层框架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软件开发框架,通过分层来提高代码的可读 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简介
什么是BF框架?
BF多层框架结构是一种软件开发框架结构。
BF框架适用于哪些场景?
适用于Web 应用开发、移动端应用开发等各种 场景。
为什么要使用多层结构?
通过分层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 可扩展性。
效的软件开发框架,通过
分层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
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 具有普遍适用性
采用多层次的架构来提高 代码的代码的可读性、可 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BFound技术体系
语言
Java sql JavaScript HTML/CSS
技术规范
JDBC Servlet/JSP Freemark Extjs json
工具、平台
Linux 、Aix Apache、Nginx Weblogic、Tomcat、JBOSS EHCache Eclipse
xml
DBFound 框 架 介 绍
黄炯
概述
DBFound 是一个基于J2EE的web应用开发框架. 主要面向企业应用、互联网开发.
基于J2EE、freemark、Extjs、xml 等开放技术. 基于JSTL,使用纯标签配置开发模式. 提供了大量可重用的组件. 代码简洁、使用简单、上手快. 跨平台(服务端、客户端).
展示层开发方式
标签(UI) + JS脚本(数据交互)
特点:
JSTL纯标签配置方式大大简化开发工作量
客户端脚本提高了组件的灵活性 基于Eclipse的开发工具 完善的API开发文档
展示层开发方式
开发工具
基于Eclipse的开发工具 特点: schema语法校验 代码高亮,自动提示,快速查找等特性 快速创建标签组件
点击按钮 触发js
发送服务 器请求
调用响应 model
数据库crud
反馈 返回json消息 界面展示
反馈
业务模型
业务模型(Business Model)是对业务实体的建模 业务模型以XML格式配置 通过业务模型可以实现自动SQL操作,如数据的插入,修改,查询等 业务模型也广泛用于界面创建,权限控制等领域
Add Event
Add
Recte
Record
Record
Update Event
Delete Event
组件绑定
在DBFound框架中,UI组件可以绑定DataSet,进行数据显示. 以dataset为中介,实现前后台的数据交互。
form
bind
tree
bind
DataSet
服 务 器
bind
grid
DBFound服务端概述
SOA架构 业务模型
面向特性
流程抽象
SOA架构
所有业务逻辑(Java 、SQL, Package代码等)均可封装为Model,通过HTTP协议进行调用,参数、结
果均以JSON格式传递 Model的事务处理及权限控制、负载均衡在中间层完成 Client端与Server端通过URL及参数约定,形成松散的耦合
Business Model概览
DBFound Business Model与常规Java O/R Mapping的区别
数据载体不同:DBFound使用纯数据容器(List<Map>)
Java业务建模:数据库记录 -> O/R mapping XML 配置文件->Java对象 DBFound model:数据库记录 -> Business Model XML 配置文件 -> 数据容器
plsqldeveloper
特性
简易平台、高效开发、用户体验、高可靠性、高性能、健壮性
展示层技术特点
服务端 从JSTL纯标签配置到HTML输出的渲染 组件所需的JS,CSS自动加载 服务端动态内容创建 客户端 Javascript组件及API 数据绑定、校验 客户端动态内容创建
Grid组件 — viewForm
绑定一个Form,自动将当前行数据在Form中展现。
TreeGrid组件
TreeGrid组件,继承于tree,实现grid接口,强大的树行列表组件
Tab组件
Tab支持 body标签嵌套 和 url定向另外页面两种方式
Tab组件
Tab支持 body标签嵌套 和 url定向另外页面两种方式
Table
NavBar
Radio CheckBox
Form组件
Form实现简单,风格简洁,采用form、line、field三层标签嵌套
Lov 弹出选择组件
Lov为自定义弹出选择控件,实现方便,功能强大
Grid组件 — queryForm
Grid为核心组件,其绑定一个Form,根据Form中内容,自动过滤
多UI组件组合布局
组件可以灵活布局,并可以与div、table等嵌套使用
DBFound 图像报表组件
集成Highchart,实现强大的图像报表功能
客户端数据模型
(1) DataSet 是一个客户端的数据模型,由JavaScript实现,运行在客户端浏览器中. (2) DataSet 提供了数据的封装和操作函数. (3) 对数据的操作(例如:新增,删除,更新,导航等)都会触发相应的事件,进而影响UI组件的状态
DPL 介绍
DPL(DBFound Presentation Layer)概述
纯B/S架构,AJAX风格 富客户端应用(RIA) 兼容主流浏览器:IE6~IE10,Firefox,Chrome,Opera等
DBFound发展历史
2010年初:DBFound完成Model持久层设计,开始开发,UI层初步设计。 2010年中:DBFound UI初步设计完成,开始grid、form等核心组件开发。 2011年初:DBFound发布1.0版本。在小型系统试用。 2011年低:DBFound发布1.2版本,在googlecode 开源。 2012年初:为满足实际需求,DBFound UI扩展设计与开发。丰富UI组件库。 2013年初:DBFound在软创oss产品线使用。网管、瘦身、同步平台等系统使用。 2013年中:发布稳定版本DBFound1.5 提供了强大的UI体系与model持久层。
快速自动创建model
UI 组件图
Component Field TextField TriggerField Combobox DateField DateTimeField Lov NumberField TextArea panel ToolBar Label Button Tab Grid Menu Window Form DataSet DataStore Tree TreeG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