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结伴欲望与孤独”写作示范
融入群体与享受孤独作文

融入群体与享受孤独作文
大伙儿一块儿的感觉,那真是太棒了!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努力,真的是很爽。
晚上走在灯火通明的街头,看着人来人往,就觉得自己也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和大家一起工作、聊天,我也
变得更爱说话了,感觉自己就是大家中的一员。
但话说回来,有时候,我也喜欢一个人待着。
晚上安静下来,
自己看看书,想想事情,也挺舒服的。
这种一个人的时间,不是孤单,是给自己放个假,是给自己充充电。
看点书,想点事,也挺好的。
和大家一起的时候,真的能感觉到生活的多彩和热闹。
大家各
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情感,让我觉得世界真的是千奇百怪。
但一
个人的时候,我也能更加深入地想想自己,想想生活。
这时候,我
觉得自己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坚定。
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和大家打成一片,有时候也要给自己留
点空间。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指津:“独行”与“结伴”(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指津:“独行”与“结伴”(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题目有人说:“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题目解析这是一道观点类作文题目。
这则材料的核心是一个观点:“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
”我们的感悟和思考都要以这个观点为出发点。
写好这类题目,第一要紧扣观点中的关键词,第二要深入分析观点中的逻辑关系。
切忌泛化理解,随意发挥。
材料中的观点,一共有四个关键词:“走得快”“单独上路”“走得远”“结伴同行”。
我们在写作前首先要弄清楚这四个词的含义,尤其是其比喻义、象征义。
“单独上路”“結伴同行”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走得快”“走得远”不太容易准确理解。
不少同学认为“走得快”“走得远”都属于“成功”,但无法清晰辨明两者的区别。
比如说,某企业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占领了市场,成为行业龙头,这可称之“走得快”;而某企业在市场上屹立百年不倒,这可称之“走得远”。
所以,“走得快”是一种成功,“走得远”也是一种成功,但两者是有差别的。
写作中应精准扣住“快”和“远”的含义,准确举例。
在此,我们可以借助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来加以思考,想一想哪些现象可以谓之“快”,哪些现象可以谓之“远”,进而总结提炼,得到明确的认识。
辨明关键概念,是把一篇议论文写扎实的基础,也是一篇议论文能够论得深、论得远的前提。
我们只有先弄清楚什么是“快”、什么是“远”,才能更进一步去思考“走得快”“走得远”与“单独上路”“结伴同行”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该观点中的逻辑关系。
首先,这个句子分为两部分,构建了两组对应关系。
写作中我们应该关照整个句子,不可偏废。
从立意上来说,我们可以认同整个观点,分别对这两组对应关系进行阐释证明。
当然,我们也可以局部认同,肯定前半部分否定后半部分,或者肯定后半部分否定前半部分,或者以其他形式辩证分析。
结伴与孤独

结伴与孤独有人说:“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使人痛苦的惩罚。
”而在我看来,“结伴”与“孤独”孰好孰坏,要依当时情境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很多人期望着“结伴”,推崇着”结伴”。
的确,“结伴”看起来胜过“孤独”万倍。
伯牙与子期可谓“结伴”的绝对典范:伯牙抚琴,以音会友,而子期能从琴中觅得高山流水,此二人之“结伴”可谓完美。
子期的逝去造成了伯牙的“孤独”,一把折断的古琴述尽了“孤独”的痛苦,众人观之,又有谁会舍“结伴”而恋“孤独”呢?还有李清照与赵明诚,明诚的相伴与逝去造就了清照截然不同的两种诗情与才情。
看过这些,连我也要为“结伴”所醉了。
但请不要忘记,无论伯牙与子期抑或清照与明诚,他们“结伴”的前提是什么?是有“伴”可结。
试想若是无“伴”呢?又当如何?翻开历史,多少名士都走了这样一条路:先人世后出世。
这里面也有些“结伴”与“孤独”的道理可讲:因为他们无“伴”可结,所以归于“孤独”。
这种孤独在我看来,要胜过牵强的“结伴”。
陶潜不堪官场的混浊而“东篱采菊”,这是怡然自得的“孤独”;庄子不为世俗所累的逍遥与豁达,则是平和沉郁的“孤独”;屈原的被疏直至投汩罗而死,却是刚烈热情的“孤独”。
难道是他们不想“结伴”吗?不是。
他们的“孤独”是当时的社会与形势造成的,而他们所选择的“孤独”是清白纯净的,远远好过当时污浊靡乱的“结伴”。
既然“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就索性做他个“神人无己,圣人无功”,去“悠然见南山”,这种“孤独”不能不让人向往。
其实,别样的“孤独”也是种美。
我们不会经历如此深刻的“结伴”与“孤独”,但在生活中却可以借鉴一下古人有“伴”则结,无“伴”则甘于与“孤独”为伴的精神。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不能永远“结伴”,人生需要“孤独”。
是“结伴”还是“孤独”?品一品当时的情境,给自己一个完满的答案。
独行与结伴作文800字

独行与结伴哎,说起独行和结伴这事儿,咱得好好聊聊。
毕竟,人生路上,有时候得一个人走,有时候又得找个伴儿,对不?独行的时候,咱就像那山里的独行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走在小道上,听着鸟叫虫鸣,看着路边的野花野草,心里那叫一个舒坦啊。
那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没人打扰,没人干涉,想干嘛就干嘛。
当然了,也得注意脚下,别一个不小心踩空了,那就得摔个鼻青脸肿了。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摔了,那也是咱自己的选择,没人能替咱担着。
独行的好处啊,就是能锻炼人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
你看那些经常一个人出门的人,哪个不是胆儿大心细的?而且啊,独行的时候还能多想想事儿,思考一下人生,想想自己的未来,这不挺好的嘛。
但是呢,人嘛,终究还是群居动物,老是一个人待着,也容易寂寞。
这时候,就得找个伴儿了。
结伴的时候,那感觉可就不一样了。
两个人一起,能有个照应,也能分享快乐和烦恼。
比如说,一起去爬个山,有个人在旁边,互相鼓励,互相扶持,那爬山就更有劲儿了。
再比如说,有啥烦心事儿,跟朋友说一说,心里就舒坦多了。
结伴的好处啊,就是能有个伴儿,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眼神,就能让人感到温暖和安慰。
当然了,结伴也得看对象。
找对了人,那就是锦上添花;找错了人,那可能就成了雪上加霜了。
所以啊,得擦亮眼睛,找个靠谱的伴儿。
那么,到底是独行好还是结伴好呢?其实啊,这事儿得看个人情况。
有时候,咱得一个人面对困难,挑战自我;有时候,咱又需要个伴儿,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
独行有独行的乐趣,结伴有结伴的好处。
关键是要看咱自己怎么选择,怎么把握。
所以啊,不管是独行还是结伴,都得有个度。
别老是一个人闷着,也别老是依赖别人。
得学会独立,也得学会合作。
这样,咱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高二作文】结伴与独行

【高二作文】结伴与独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想要走得快,请一个人走;若要走得远,请一群人走。
我认为不管走得远还是要走得快,单纯用一种方式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到底选择“一个人走”还是“一群人走”的方式,是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
很多时候我更喜欢和一群人一起去。
但有一个前提——我不恨你,你很优秀,值得信赖。
相反,如果这个人让我讨厌,我坚决反对和这个人一起散步。
也许,人性是一样的。
对于你不喜欢的讨厌的人,你只能看到他的缺点。
即使他做得很好,你也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缺点,有时甚至故意反对他。
然后,我们可以想象一起散步的效率。
如果你想走得更远,也许只能是《一千零一夜》。
因此,选择合适的人一起走是走得更远的前提。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反对一群人走。
每一种走路的方式,都有其优点。
我之所以说一群人走与一个人走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原因也正在于此。
和一群优秀的人同行,才能发现一群人走的好处;一个人走时,又可以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尽情享受沿途的风景。
然而,一个人走固然很自由自在,可再一想,你能忍受的了漫漫旅途之中的孤独与寂寞吗?你又能保证在这条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你一个人可以应付得了吗?这时候是不是又想起了一群人走的好处?事情往往有两面性。
一群人和一个人一起去的观点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
有时候,你可以选择是独自行走还是结伴而行。
毕竟,此生有些道路注定要由你独自走;有时你因为需要而不得不和别人一起去。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们需要适应当地的条件和时间。
说来说去,这两种方式其实是一体的,不可分开的。
而我们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应该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走路方式。
根据不同的情况,各取所需,对号入座,才会走出更快更远的路和更精彩的人生。
孤独和结伴_高中高二作文450字

孤独和结伴
在那部电视剧里,搞笑不断。
在那样的内心深处,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隐藏起来的秘密,不愿意被别人知晓。
如果你一定要探知那些秘密,就一定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在很久以前的时候我就听过这么一句话,但是却没怎么在意,因为我一向不喜欢去探知别人的事情,也不喜欢去说别人的八卦。
可是后来走出这座城市,我才知道,原来很多人都喜欢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因为他们太过无聊,并且以此聊以自慰。
太多事情对我们来讲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只不过是因为那些人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场合当中,我们一直都在等待着孤身一人。
有的人说上帝刚开始造人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两个头。
两双手,四只脚的。
后来因为人惹怒了上帝,所以上帝就把人劈开了,成了两半,每个人的一辈子都在寻找着另外一半。
那天心理学老师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同桌对我说,我想我这辈子可能生来就是个残疾人。
因为他没有对象,也不打算找对象。
我们经常因此而开玩笑,并且为此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携手同行,你的孤独_高二话题作文

携手同行,你的孤独
本文是关于高二话题作文的携手同行,你的孤独,感谢您的阅读!
很快乐的感觉。
聊天的时候,一双袜子也可以聊半天。
很简单,很平淡的小小幸福。
其实有那么多的瞬间,我们得到了,同时也失去了。
切近一个事物的时候,必定有另一个事物正在远远的抛弃我们。
每个人心里都装着很多东西,他们不说,或许只是不表现出来,不想我们看到。
其实每个人,都是把自己准备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看。
矫不矫情,其实并没有区别,只是矫情更加明显。
迟子建也说过,孤独是每个写作者必不可少的部分。
或许孤独本身就是一种距离,一种灵感,有了它,人们才更能冷静。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却渴望着群居生活。
太热闹太快乐的时候,往往会失掉冷静。
所以我愿意在空间之余,给自己一点孤独的时间,一点反思的时间,好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下人生,和自己的人生道路。
最近天气变暖很快,走在水泥路上,阳光灿烂而耀眼。
我看着远方,迷迷茫茫,却美好无比。
前途永远是光明的,道路一定是曲折的。
但是我有信心,准备出发。
路上有人并肩而行,携手同行,我更不会惧怕。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中小学优选作文独行与结伴议论文600字

独行与结伴议论文600字要想走得快,请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请一群人走。
对于这一说法,我认为,人生漫长,好好走路,还是结伴而这些行为妙。
其实女孩子从生下来开始,就真正很少有最佳时机真正一个人走过。
你无时无刻全神贯注不处在一个集体中,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你不可能脱离群体独自生存。
你读书时,学校、班级、老师、同学,这都是一个个集体。
生活上,你又有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也许你真的没有机会一个人走。
步入社会,意味着你将来到一个越发庞大的集体。
所以,不能一个人自由地走,那就一群人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地过吧。
《西游记》中,唐三藏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只有经历九九八十一取得难才会获得真经,修成正果。
虽然路途遥远,过程艰难,但只有这样才能成佛。
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可到达二郎神西天,但是佛祖什么也不会给他,只有回去随鲁智深一块到达西天。
所以这样看来,一个人并不一定真的比一群人快。
而一群人到最后得到的,是一个人单打独斗望尘莫及的。
电影《战狼》中,冷锋刚入战狼中队时,她的队长说了一句话——一个人强绝非真的强,团结起来像群狼。
野猪狼什么也干不了,一群狼就可以天下无敌。
如果此年战狼中队在最后执行任务之时只靠一人的力量,雷西县是很难打败强大的禁卫军的。
有限一个人能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如果你找到了你的团队,那么之后想要走多快,走多远,都是由你所掌控。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支队伍。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我们的队友?当然不是。
我们应该找到真正的战友。
那些可以宁愿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有能力又愿意帮助我们的人,才能够成为我们托付生死的朋友。
所以,人生路漫漫,还是请你学会指路怎么结伴而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作文“结伴欲望与孤独”写作示范
作文天地
07-14 1044
:
命题作文“结伴欲望与孤独”写作示范
【按】2004年,我看到法国高考文科的题目: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
因为找不到休谟的原文,无法作法国高考题写有关评论文章,于是就以“结伴欲望和孤独”为命题,请学生也来写与休谟同题的作文。
结果发现,不少学还写出了不错的文章。
现选登一篇如下:
结伴欲望与孤独
在街上,时而可见老年夫妇搀扶着缓缓地行走。
此时我便会投以敬畏的目光,仿佛他们正举行着一幕庄严而又神圣的婚礼,却踏着贝多芬的《葬礼进行曲》的节拍,油然地滋生时光易逝的悲哀感,悲哀中却渗透着幸福。
他们互称对方是自己的“活手杖”,谁也离不开谁。
然而老天并不会让人间圆满,让人人有所依靠。
她的他先撒了手,或他的她先弃世入土。
残年孤独的境况是悲惨的。
奶奶的背弯了,步履也踉跄,缺少了几分欢喜,多了几分忧愁。
没有了人生中的另一半。
即使有再多的子女孝顺,也像少了点什么。
在外人看来,奶奶白天总是忙碌于家里家外,偶尔与同龄人说上几句,随后又操起了手中的活儿,似乎他有永远干不完的事,就这样麻木了。
熬过了白天,又如何度过睡眠少、易惊醒的漫长黑夜?枕头边少了说知心话的人,只听得时钟滴答作响,悲从中来。
孤独的痛苦,也许可以使一个口若悬河的人从此缄默不语;或者使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突然打开了话匣子,絮絮叨叨、反反复复地说着别人听得厌倦的话。
但孤独不能使一个思维活跃的哲人停止思考和遐想。
卢梭的晚年是孤独的,但他那洋溢着生命热血的心灵赋予了孤独以新的寓意。
他面对孤独,浮想联翩,欲罢不能。
他在孤独中找到了一个补偿,这就是创作。
孤独提供了他晚年创作的惟一灵感,创作使孤独不再那么可怕和黑暗了。
他用孤独之火,照亮了自己的余生,又点燃了生命。
卢梭利用这孤独的时光,寻找到一个人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中的自身平衡。
孤独曾使许多杰出人士奈何它不得,而唯有卢梭不同凡响地为孤独谱下了华彩的篇章。
作为一个人,卢梭是真正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智者和强者。
相依相携同甘共苦是难得的品质。
贫穷时不似朱买臣之妻离弃丈夫任其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由贫穷向富贵之时,不嫌糟糠之妻,虽不能(未必)相敬如宾,但内心有一种深重的情在流动。
这样便是极好的品质。
但孤独也并不可怕,它并不都是悲剧,悲剧往往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笔财富。
在时间的流沙上,向着孤独和痛苦,也是向着永恒。
【点评】结伴而行是人类共有的欲望。
然而,人人都可能面对孤独。
众叛亲离者的孤独是咎由自取,不被理解的先驱者终会走出孤独。
惟有老年失去伴侣的孤独,是将伴随人到生命的终结。
特别是当前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家庭,一旦失去相依为伴的另一半,那更是独守空房,让依依往事伴着眼前的凄凉。
那么,如何把孤独看成上天赋予你的财富,进而享受这笔财富呢?
小以这篇短短的议论性散文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做了回答。
文章先从她街上所见和奶奶的悲痛,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人们强烈的结伴欲望。
尔后说明晚年的孤独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悲惨的。
接着以“孤独不能使一个思维活跃的哲人停止思考和遐想。
”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再举名人事例论证分论点。
最后在结论中进一步指出人们应该如何结伴而行,如何“向着孤独和痛苦,也是向着永恒”。
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质疑与答复:
铜生质疑:1.该文大谈卢梭朱买臣,而休谟只字未提。
2.该文既想结伴,又想孤独,似乎自相矛盾。
林秋人老师答复:谢谢朋友的及时点评。
对朋友的质疑回答如下:
1、因为当时找不到休谟的文章,无法评论其文章的哲学价值。
所以我只是以“结伴欲望和孤独”为命题要求学生作与休谟文章同题的作文,而非作法国高考题,这一点我在按语中已经说明。
但可能没有说明清楚,引起误会了。
等下我用红字加以补充说明。
2、该文的意思是结伴是人的欲望,但孤独却是人生难以避免的痛苦,特别是老人,失偶后总会走向孤独的。
因此要学会面对孤独,用丰富的精神生活慰藉自己孤独的灵魂,奏响生命交响曲中最后的华章。
3、其实,人的欲望有时就是互相矛盾的。
例如,你希望结伴而行,因为你拥有亲人和同道者;但有时你不得已地宁可选择孤独,因为你与环境格格不入,如陶潜的结庐左人境,而无车马喧;还因为面对纷繁的世界,你需要理清自己的思绪,如朱自清的独自在荷塘夜游。
对吗?请指教。
再答铜生先生:其实小的文章中没有想要孤独之意,只是因为“老天并不会让人间圆满,让人人有所依靠。
她的他先撒了手,或他的她先弃世入土”这是何等无奈而又令人痛心的事情!所以,文章提倡人们应该调整心态,面对残酷的现实,勇敢地“走向孤独”,倘若能如卢梭,那么就有可能“走向永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