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汇总.共43页文档

合集下载

第6章 《公共事业管理新论》 体育事业管理

第6章  《公共事业管理新论》 体育事业管理

3. 体育竞赛举办人许可证制度 为了便于对体育竞赛进行监管,必须建立体育竞赛许可证 制度。该项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①许可要求②分类许可 原则③总量控制原则。 4. 体育赛事服务标准化 通过对体育赛事服务标准化的研究,来强化对体育竞赛市 场的管理 5. 体育赛事的多部门监管 重大体育赛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很多,管理的 跨度也很大,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合力推进。在重大 赛事中,体育、公安、交通、卫生、工商、税务、海关、 新闻、财政、国资委等部门都是重大体育赛事的责任部门 ,都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有效监管体育赛事的运作。
公共事业管理新论
New public management
第6章 体育事业管理
6.1 体育事业管理概述 6.2 体育公共服务管理 6.3体育产业政策与体育市场监管 6.4体育赛事的运营与管理
6.1.1 基本概念
1. 体育 体育一词,英文是physical education,是指以谋求个体身 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目的 的教育活动。 2. 体育事业 现代体育活动已成为群众广泛参与的喜闻乐见、休闲 娱乐和强身健体的文化活动。同时,以各种方式开展 体育活动,进行体育工作,已成为一种有组织、有系 统、有目标和对社会发展有巨大影响的社会活动。从 这个意义上说,体育已成为一种事业。体育事业具有 以下特点:一是以公共组织为主、多元主体参与体育 服务品供给;二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体育事业宗旨; 三是可以以非营利性为目的进行经营管理。
3. 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区别 体育事业不同于体育产业。从产业组织理论看,体育产业 是指为满足体育需求而从事体育产品(劳务)的生产、经营 服务的体育部门、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法人的集 合,其特征就是企业经营性。 4. 体育事业管理 体育事业管理是以政府为主的社会公共组织对关系社会共 同利益的体育事务,依法运用各项管理职能协调体育组织 内外关系和配置体育资源的过程。

体育管理学(体育管理专业) (4)

体育管理学(体育管理专业) (4)

五、关于我国体育立法问题
六、法律方法的主要应用范围和条件
(一)应用范围:对体育运动的整体管理,尤适用于调 节不同系统(教育、卫生、厂矿等)体育管理的各种 横向关系及某些全局性问题的处理。
(二)条件: A、加速立法,要有法可依; B、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第三节 体育管理的经济方法
一、经济方法的概念
阶级性 强制性 规范性 普遍性 稳定性 连续性
(三)法律方法的实质
按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上层建筑的反作 用力影响和改变社会经济基础,对管理活 动实行强制的统一管理。
四、法律方法的作用
(一)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管理秩序,保持管理 系统的稳定;
(二)可有效调节各科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可不断促进管理系统的发展
第二节 体育管理的法律方法
一、法律方法的概念
法律——广义指由国家制定或认为,体现统 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 行为准则的总和。
法律方法——运用法律工具和司法、仲裁工 作进行管理的方法。
二、法律规范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一)基本结构 1、条件 2、规则 3、制裁
(二)法律规范的特征
相信相信得力量,创造应创造的事情 。20.11.62020年11月6日星期 五5时13分28秒20.11.6
谢谢大家!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各种 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以达较多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二、经济方法的实质
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从物质利益上处理好国 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从而有效 的调动积极性。
三、经济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一)特点 间接性 有偿性 关联性 平等性
(二)经济方法的作用
第四节 体育管理的宣传教育方法

体育事业管理1

体育事业管理1

讨论 1
• 你倾向于选择什么方式进 行体育运动?(付费与否、 公共或私家……) • 社区、公园、学校的健身 器材,你使用过吗?效果 如何?建议?
三、体育事业的管理体制
(一)建立
•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建立了国家体委体育事业 领导体制 • 1952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正式成立,同 时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 1954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49届会议确认中华 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合法地位 • 20世纪50年代,构建起了体育管理体制基本框架, 形成社会分工模式 •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家体委将工作重点转 移到重点项目的运动训练方面,体育工作事实上 形成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一家办”的局面。
什么是 体育事业?
广义
凡是以身体活动为媒 介,以谋求个体身心 健康、全面发展为直 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和 社会工作都是体育事 业。
狭义
列入国家事业编制的 单位和人员从事的体 育活动和体育教育工 作才是体育事业。
二、现代体育事业分类 (一)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目 标的公益性体育活动
大众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体育最终的发 展方向。 ● 1995年6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 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 2009年定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 2009年8月通过《全民健身条例》,10月实行
澳大利亚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 设有国家竞技运动委 员会,各洲政府设有 体育发展局,负责制 订国家和各洲的竞技 运动发展规划,设置 奥运项目,确定重点 项目和发展目标。 • “精英计划”
培养精英 运动员的 Sport学 院
单项体育 协会与俱 乐部
澳大利亚 培养精英 运动员的 三大特色
竞技体育人才分 为高、中、初三 级。最好的集中 在国家队 这种模式有利于 充分发挥各地的 积极性,充分利 用各地资源。

《公共事业管理学》第八章 体育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学》第八章 体育事业管理

3.体育事业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社会现代化有几个基本特征:

社会生活空间的城市化; 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社会发展的和谐性。

综观历史,中国体育与中国的现代化进 程共同沉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 代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二、体育事业与中国现代化

(1)体育事业推进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城市化的重要特点。

中国承诺:届时让包括韩国在内的所有亚奥理事会 成员入境参加。
三、体育外交




1984年4月,中国派青年男女篮球队到汉城参加亚洲 青年篮球锦标赛,结束两国长期断绝一切往来的历 史。 1984年12月,时任大韩体育会长的卢泰愚表示:不 惜一切开展体育外交。 1986年韩国举行第10届亚运会,韩国给予高度期望, 但包括朝鲜在内的一些国家拒绝参加,令韩国非常 尴尬。此种情况下,中国派出了550人的体育代表团 赴汉城,这无疑是对韩国亚运会的巨大支持。 韩国为表诚意,亚运会上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把同它依然有外交关系的台湾称“中国台 北”。
三、体育外交



1913年的远东运动会(最初名为“远东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 的亚洲先驱,中国是发起者之一。 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后,中 国陆续加入了田径、游泳、体操、网球、 举重、拳击、足球、篮球等8个国际单项 体育联合会。 1928年第9届奥运会上,我国派观察员宋 如海参加。

1960年中国人首次登上珠峰。 1961年获第26届世乒赛三项冠军。
1952年芬兰赫尔辛集奥运会奖牌榜
国家 美国 苏联 匈牙利 金牌 40 22 10 银牌 19 30 10 铜牌 17 19 16

体育管理学重点

体育管理学重点

体育管理: 指体育管理行为的实施者,通过采取管理和体育的方法,以实现体育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智能,创造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各种体育资源的合力作用,实现既定体育目标的过程. 体育管理学时研究体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体育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体育管理理论和体育管理实践体育管理学的性质: 1.具有双重属性,是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 2.是一门综合性学科3.是一门软学科.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以体育管理的实施过程.体育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以及体育管理的本质和结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科学实验和调查统计的方法2比较研究的方法.3历史的研究方.4理论的研究方法.体育管理原理的特征:1.客观性2.概括性3.相对稳定性.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2人本原理3责任原理4效益原理5动态原理人本原理:一切体育管理活动都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味根本原则,使全体人员明确整体目标,自己的职责.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1提高体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2掌握体育管理的基本规律3快速找到解决体育管理活动的途径和手段.体育管理的基本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体育管理决策的制定过程:1研究现状,发现问题2确定明确具体的目标 3 拟定备选方案4评价和选择方案5 方案的实施与控制体育决策的方法1定性决策方法2定量决策方法体育目标:体育目标是目的或宗旨的具体化,是个人或体育租住根据自身的需求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达到的预期成果.体育目标管理:采用系统的方法,使多个关键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一个体育部门的整体目标转换为工作单位和成员的目标,并通过层层落实和采取应保证措施,最终高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计划的编制:五个步骤:准备阶段.任务与目标分解阶段.目标结构分析阶段.资源预算阶段.编制与下达执行阶段.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型矩阵型事业部制组织工作的主要原则:1目标统一高效率2管理跨度3权限分明领导的作用:领导的作用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某一个领导人的作用,而是一个领导群体的作用,他是在体育管理过程中整个决策.引导和指挥的有序活动. 1引领作用2沟通作用3激励鼓舞作用4协调作用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思想素质技能身体体育控制的过程:1确定控制标准2衡量实际成效3纠正偏差.体育控制的基本类型:1预先控制2现场控制3事后控制控制职能的主要原则:1未来导向原则2责任3高效4预防性体育创新的一般过程:寻求目标-确定事实-识别问题-寻求创意-创意评估-创意实现.创新活动的组织:1让组织接受变革2积极孤立提出新思想3创造醋精创新的组织氛围4制定有弹性的计划5制定明确目的,同时给予充分自由去达到目的6建立合理的奖稠制度7宽容对待失败.体育管理方法体系:1哲学方法2一般方法3具体方法体育管理中常用的一般方法:1行政方法2法律方法3宣传教育法4经济方法5心理学方法6系统工程方法7评价方法.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1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体制2国家经济发展程度3民族文化与传统4体育自身的性质与发展程度.体育管理值得类型及代表国家介绍:按照管理权力的归属,可分为征服管理型和社会管理型.还有中间型或称混合型.政府管理型(集权型) 优点:政府管理型体制在发展体育的过程中能够整合社会一切力量,服从体育发展的总目标,体现国家意志,便于国家队体育进行调控,并能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同时可以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业尤其是需要大量投资的非盈利性体育事业的发展. 缺点: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得过死.灵活性查.民主性滴.难以调动下属机关和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 主要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国家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朝鲜等.社会管理型(分权型) 优点:该体制有利于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赞助,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体现社会的意志:体育的发展以市场为出发点,体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体育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体育的发展建立在民主和参与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国家主人翁和民主意识. 缺点:不便于统筹全局,权力过于分散,各自为政,缺乏有效地协调统一. 经济发达,有良好体育基础的国家,如意大利.美国.结合型(混合型) 优点:体育的发展能够体现政府的意志,同时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有效的避免了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官僚主义,办事效率低的弊端.同时,在体育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调动社会给姐参与语言的积极性,以使出啊的方式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缺点:在权限划分和利益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代表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举国体制的特点:1政府形式几乎全部管理职权2国家承担绝大部分经济义务3行政手段是主要管理手段4举国体制表现出较强的应急性中国体育管理组织系统:政府体育管理组织系统分两个子系统即政府专门体育管理系统和政府非专门.. 社会体育管理组织系统分专门和非专门.社会专门又分:1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系统2中国奥委会系统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目前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政府型的管理体制依然占主体地位.社团性的管理体制缺乏独立性.2体育社团发展缓慢,群众体育相对落后.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一.外部环境因素:1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完善.2社会权益和权力的在分配,国家队体育的支持程度与管理权限将不可避免的减弱3体育自身的发展.4人民群众体育意识的改变.二.内部环境因素.1举国体制过渡强化政府权力,抑制了社会参与体育的积极性.2过分依赖政府导致体育丧失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机制.3举国体制的计划经济和人治色彩,使体育无法按照自身规律正常法杖.4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从上次建筑领域划入第三产业.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和重要措施.1继续拖进体育行政和管理机构改革2推动体育事业单位改革.3推进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4推进体育经济管理体制改革.5充分发挥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作用.6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学校体育管理目标体育素质委任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通过一定体育活动形态表现出来的体制基础.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养和终身体育能力等综合特征.学校体育管理特点:1综合性2阶段性体育素质包含:体质基础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能力.学校体育管理原则:1民主化原则2科学化原则3责权对等原则4重点突出原则5创新原则. 学校体育管理方法:1行政管理法2教育管理法3规章制度管理法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一.学校体育”以人为本,教育第一”指导思想的内涵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为根本,真正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加以肯定. 健康第一的内涵: 即以体育为手段,实现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而不是’身体素质’体制’某一方面的促进.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具体组织和执行者.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回忆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及<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全面性.递进性.体育课程结构: 1体育课教学2课外体育活动3可与训练竞赛4社区体育活动体育课程管理: 是指按照体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对体育课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1导向作用2约束作用3凝聚作用4激励作用5辐射作用.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管理范围较广,设计组织机构,目标,人,财物,效果等许多因素.1制定学校体育科研计划2加强学校体育科研组织3加强学校体育科研控制体育管理评价的步骤与原则:1组织准备阶段2检测实施阶段3总结阶段.评价原则:1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的原则2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的原则3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4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5客观性与可比性相一致的原则.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评价,课外体育活动评价,课余训练竞赛评价.社区体育活动评价运动训练管理概述运动训练是通过对从事经济体育的运动员在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改造,以适应高水平竞争需要的一种过程.因此,运动训练管理就是对这种改造活动的管理.运动训练系统组成因素:1人2财3物运动训练管理特点:1全面性2系统性3动态调整性运动训练管理运行机制类型:按照运动训练管理运作的主题不同,可以大致分为政府主导型运作方式,社会化运行方式和结合型运作方式.我国运动训练管理的运作方式:社会化,政府主导和结合型并存.运动训练管理的内容:运动训练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科研管理,~经费管理,~场地设施管理等运动员选材:我国一.二.三级运动员数的教理想比例为1:2:10运动员管理方法:1目标激励法2责任激励法3奖惩激励法4利益驱动法5思想教育法体育传统校的主要运行模式: 体教结合.目标:目标是一切行为措施制定的标准,它不仅对操作过程中的诸项行为具有规范性,而且对措施的制定也具有引领作用.体育的本质属性是运动,运动的显著特点是竞技.体育赛事特征:1竞赛性2文化性3项目性4市场产品性5目的综合性6庞杂性.体育赛事的价值:1竞技价值2文化价值3商业价值4教育价值体育赛事类型体育赛事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等.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师指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资源,以发挥资源的作用,实现赛事项目组织目标的活动.体育赛事的启动.运动竞赛的过程管理:1开幕式的组织2赛事活动的管理3人员管理4后勤管理5闭幕式的组织.体育赛事风险的类型.1财产风险2人身风险3责任风险4赛事取消风险5财务风险.社会体育管理方法:1行政方法2规划方法3协调方法4法律方法5经济方法6宣传方法7竞赛方法8评比方法9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方法10社会调查方法.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概述: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在城市中以社区为的单位,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以社区自然环境和体育场地设施为物质基础.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商业型健身俱乐部的投资特点:1初期投资数额大2交易完成周期长3投入资本回首缓慢4营销对象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5价格稳定程度高人力资源管理:规模较大的商业型健身俱乐部的人力资源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管理人员,教练,场地设施维护人员和服务人员.。

公共体育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汇总.共45页文档

公共体育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汇总.共45页文档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公共体育事业管理的基 本理论汇总.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第八章 体育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第八章 体育事业管理

全球最有价值体育产业评选:NBA第3 曼联 力压皇马(2009)

排名 体育产业项目 价值(美元) 1 美国橄榄球大联盟(NFL) 45亿 2 美国职棒大联盟(MLB) 39亿 3 全美职业篮球联赛(NBA) 33亿5000万 4 美国赛车联合会(Nascar) 19亿 5 世界杯 17亿 6 印度板球超级联赛 16亿 ;7 法拉利车队 15 亿5000万 ;8 曼联 14亿9500万 ;9 F1 14亿 5000万; 10 达拉斯牛仔(美国橄榄球队) 12 亿7800万
足球就是足球,还是足球不完全是足球


球员、球队追求卓越的表现,才有更高的市场价值, 而市场价值是由消费者用钞票投票决定的。在这个基 础上,皇马俱乐部进一步赋予球迷用选票来选择俱乐 部主席的权利,所以他们的俱乐部主席就有直接动力 来满足球迷日益增长的“漂亮地赢球”的需求。俱乐 部主席、球员、球迷就有了增进球队表现的一致利益 取向 足球是意大利的另一种宗教,当贝氏看到蕴藏其中的 惊人影响力后,1986年购入AC米兰,投入巨资悉心 经营,作为回报,AC米兰在欧洲赛场的所向披靡也 为贝氏积累了决定性的影响力,为他步入政坛铺平了 道路。当贝氏政治上需要AC米兰出成绩的时候,他 可以使劲地砸钱;当他不再有政治需要时,就可以卖 掉忠心的当家球星而进账6500万欧元,球员、球队 只是他的政治工具、商业工具。

我国为举办奥运会的总投资将达到350亿美元。 1、将促进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 申办奥运会的成功将带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国家的投资又会带动民间 的投资,最终转化为首都经济增长的动力。(举 办奥运会的直接经济效益)国际奥委会给奥运组 委会近年来,由于国际奥委会营销计划的成功实 施,分配给奥运会组委会的份额十分可观,一般 占到组委会预算的60%,给我国带来了直接经济 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奥运会举行还将刺激消费 需求,我国将新建或者完善一批体育设施以及城 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这些大规模的需求将 对北京的建筑、通讯等行业产生推动作用,促进 我国经济的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_九_体育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_九_体育管理

第九章 体育事业管理
第二节 国外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
3、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型体制
优点:
这种体制形成了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并驾齐驱,中央与 地方统筹协调,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财政与市 场双轮驱动的体育管理格局,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 用和鼓励社会对体育的支持参与。
局限性:
介于政府管理型体制和社会管理性体质之间的一种类型, 在权限划分和利益分配方面,容易将两种体制的弊端同 时放大
1954年,将“中央体委”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 动委员会”,简称“国家体委”。同年,国际奥林匹克委 员会第49届会议确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林匹克委
第九章 体育事业管理
第三节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1、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及其弊端 20世纪50年代,我国基本构建起了体委实施行政领导、 体总及其会员实施具体管理、国防体协实施专项管理的体 育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了国家办(体委)、部门办(各行 业系统)、单位办(机关、企业、厂矿、学校)相结合的 “社会分工”模式。
第九章 体育事业管理
第一节 体育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 2、体育管理的基本内容 体育事业管理的定义: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对关 系社会共同利益的体育事务,依法运用管理的各项职能, 协调组织内外关系和配置体育资源,以实现既定的体育 目标的全部过程。
第九章 体育事业管理
第一节 体育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 2、体育管理的基本内容 体育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体育事业管理体制的实质: 体育事业管理体制主要反映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之间的 关系其核心问题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体育管理部门 与社会体育组织围绕体育事权方面的权限划分
第九章 体育事业管理
第二节 国外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