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全册)
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_图文

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_图文第一单元草原放歌- 1 -- 2 -- 3 -- 4 -第二单元丝路驼铃课题:丝路驼铃(1)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年级:初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钢琴、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目标:(一) 对我国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联系相关学科,探索“丝绸路上”的音乐文化。
(二)能用明朗活泼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背唱《青春舞曲》,知道王洛宾的主要作品和贡献;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梦驼铃》。
(三)聆听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敦煌》、《打起手鼓唱起歌》和合奏《玛依拉》,感受其音乐情绪和风格,体验“花儿”的艺术特征;分辨冬不拉等新疆少数民族乐器;(四)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用手鼓、铃鼓或自制的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等歌曲即兴伴奏,试用演奏、舞蹈等形式表演。
尝试创作、表演一段表现梦的音乐;试以《渭城曲》前两句即兴编唱,并相互评价。
(五)能用竖笛(或口琴)演奏《玛依拉》,学习“si”的第二种指法。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学习用具。
二.欣赏歌曲《新疆好》:1.导入:丝绸之路北道过玉门关,南道过阳关,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新疆,提问;这里有哪些少数民族?又有哪些特产呢?回答: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
有香喷喷的羊肉串,美丽的壁毯,死角刺绣的小帽“朵帕”,哈密瓜,葡萄干,奶茶等。
提问:新疆还有哪些特产呢?下面我们欣赏一首歌曲《新疆好》。
2.欣赏歌曲。
回答:新疆还有许多矿产资源。
三、欣赏歌曲《玛依拉》:1.提问:新疆有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喜爱赛马摔交的是什么民族?回答: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有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我们来听听她的歌。
2.听歌曲《玛依拉》的两段。
刚才,我们不仅聆听了玛依拉动听悦耳的歌声,还观看了优美欢快的新疆舞蹈。
3.提问歌曲的特点:由几个音组成,结束在哪个音上?七个音组成,大调式。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01]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b354e90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0.png)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01]一、教材概述1.教材名称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
2.适用对象初中八年级学生。
3.教材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学会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增强音乐修养,提高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能够识别常见乐器和乐曲,并知道其代表作品。
•理解不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元素。
2.能力目标•提高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
•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作能力。
•提高集体表演和个人演奏的技能。
3.情感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正确的音乐态度。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识别常见乐器和乐曲,了解其代表作品。
•理解不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掌握基本的音乐元素。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
•提高集体表演和个人演奏的技能。
五、教学建议•多听多看多读:学生要多听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多看看音乐周边的事情,多读一些音乐书籍,才能够更好地了解音乐。
•积极参与:学生要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多去听音乐会,多跟着老师演奏,提高自己的技能。
•多交流:学生要多和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音乐经验和感受,互相学习。
六、具体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音乐基础(1)第一课乐理基础•了解音高和节拍。
•学会用数字表示节拍。
•学会用谱号表示音高。
•了解常见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如四分之一音符、八分之一休止符等。
(2)第二课声音的基础知识•了解声音的来源和发生过程。
•了解音响系统组成和原理。
•了解声音特性:音高、音量、音色等。
(3)第三课乐器的分类和特点•了解主要乐器的分类。
•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
•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
2.第二单元中外乐曲鉴赏(1)第四课中国旋律•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
•掌握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
•回顾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2)第五课欧美古典音乐•了解欧美古典音乐的特点。
•学习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了解常见的古典乐器和作曲家。
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二.欣赏歌曲《新疆好》 : 1.导入:丝绸之路北道过玉门关,南道过阳关,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新疆, 提问;这里有哪些少数民族?又有哪些特产呢? 回答: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有香喷喷的羊肉串,美丽 的壁毯,死角刺绣的小帽 “朵帕 ”,哈密瓜,葡萄干,奶茶等。 提问:新疆还有哪些特产呢?下面我们欣赏一首歌曲《新疆好》 。 2.欣赏歌曲。回答:新疆还有许多矿产资源。 三、欣赏歌曲《玛依拉》 : 1.提问:新疆有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喜爱赛马摔交的是什么民族? 回答: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有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我们来听听她的歌。 2.听歌曲《玛依拉》的两段。 刚才,我们不仅聆听了玛依拉动听悦耳的歌声,还观看了优美欢快的新疆舞蹈。 3.提问歌曲的特点: 由几个音组成,结束在哪个音上?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八年级学生全面掌握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了解乐理基础、曲式结构等基本概念,能够读谱、写谱,唱出一部分简单歌曲。
2.能够分析乐曲特点,理解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
3.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表现力,加强其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单元:1.音乐基础知识1.音符和节奏的基础知识、英语乐理基础、简谱基础和乐曲写作基础。
2.学习一部分简单歌曲的演唱。
2.音乐欣赏1.能够欣赏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音乐作品,理解其基本结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
2.分析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
3.唱游与健康1.学习一些健康的唱游活动。
2.了解如何保护嗓子,避免声带损伤。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1.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技巧。
2.听课剖析:通过聆听乐曲、分析音乐作品内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问题解答:在课堂上提出概念性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
4.观摩展示:让学生观摩演出,增强表现力。
5.唱游训练:通过唱歌训练和健康保护知识的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
教学进度安排本教案按照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的内容顺序,将全册内容分为12个单元,每个单元3课时,共计36课时。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单元名称课时数第一单元音乐的本质与魅力 3第二单元音乐的生动描绘 3第三单元音乐与情感 3第四单元音乐的基本元素 3第五单元小调与大调 3第六单元音乐的节奏和律动 3第七单元音乐与形式 3第八单元音乐与文化传承 3第九单元声音的魔术 3第十单元声音的改编与处理 3第十一单元音乐的创作与演奏 3第十二单元唱游与健康 3教学评价本教案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考试成绩: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2.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参与度、表现力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其表现。
苏少版8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青春与世界联网教案

苏少版8年级音乐上册教案青春与世界联网教案第一单元花季如歌教案第一课时青春与世界联网学习目标:1、能有兴趣地学习歌曲《青春与世界联网》,并能用积极态度学习演唱歌曲,能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大跳音程。
2、能注意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稳定的节拍感和饱满的歌唱情绪。
3、在欣赏作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体验的rap说唱风格。
学习重点:用积极的态度演唱歌曲《青春与世界联网》学习难点:1、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切分节奏,附点音符2、在迪斯科音乐中找到稳定的节拍感。
学习方法:聆听、体验、感悟、交流合作、表现学习过程:一、导入:1、观看视频《青春与世界联网》。
2、介绍歌曲二、练一练三、学唱歌曲(一)、感受歌曲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迪斯科音乐的风格。
2、聆听旋律,找出歌曲中的切分节奏(11处),休止符、和后半拍起3、音乐知识切分音、切分节奏型4、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二、)学唱歌曲1、再听歌曲,想一想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单二部曲式)2、音乐知识:曲式3、分析并学唱歌曲A乐段•朗读歌词,注意重读音如“打、投射等”、延长音“页、光等”•跟钢琴唱准节奏,再跟音乐学唱,注意唱稳节拍3、学唱B乐段•跟钢琴唱准歌谱•填词唱歌,注意时值要唱完整。
4、连唱歌,注意歌曲的律动感四、教学拓展听一听,它们分别是几段体•《掀起你的盖头来》•《外婆的澎湖湾》•《青春啊青春》感受《花儿与少年》的音乐特色•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多声部的音响效果•用身体的摇荡来体验音乐,感受相同旋律不同音色的呼应演奏过程五、课堂小结六、教学后记。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6、生随教师的琴声用wu哼唱。熟悉旋律,体会旋律的优美。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用呜来哼唱一遍歌曲的旋律。
7、生跟琴填词演唱。
师:请学生们听着琴声直接填入歌词演唱一遍歌曲。
8、处理歌曲难点:(倚音、休止符、切分节奏、三十二分音符的演唱)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掌握倚音的唱法和概念,并能正确演唱切分音、休止符。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南京雨花台图片)这里是南京市有名的雨花台。我们正在欣赏的画面就是雨花台美丽的瞬间,然而,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修建了烈士陵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如今的人们总是把出产于此的红红的雨花石同烈士的鲜血联系在一起。这些烈士们就像这一颗颗小小的雨花石,平凡而伟大,默默地为人们铺起一条五彩的路。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共6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草原放歌
- 1 -
- 2 -
- 3 -
- 4 -
- 5 -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二:苏少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好朋友》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三: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4年版)
(1)、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①、出示《雨花石》歌谱,从第一句和第二句中找出歌谱中相同旋律的乐句唱一唱。并掌握倚音的唱法和作用。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241ec9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2.png)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花季如歌》第一课时:演唱《育春与世界联网〉欣赏《听妈妈的话(男声独唱)》一、教学内容J、演唱《宵春与世界联网》2、欣赏《听妈妈的话(毋声独唱)》二、敎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有春与世界联网》学习,体会4/4拍子多变的节奏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聆听教学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唱歌曲《育春与世界礙网》,体验斉春的无限美好,真正理解”有春无限美好“的道理;同时启发学生珍惜肘冋,发奋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佥的有用之材。
2)欣赏歌曲《听妈妈的话》,体会母亲在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通过歌曲的学习,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母亲无私的付出。
三、敎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用不同的感情演唱《青春与世界联网》,并旦从以青春为主题的作品中感受、体验成长的快乐。
淮点:1、注意体会歌曲中多处切分音、休止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2、注意演唱时的声音位餐要登起来,要有一定的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五、教材分析《者春与世界联网》这首歌首播于2003年5月.曾获第㈣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大奖。
2004年10月,歌曲再度喜获大奖——中国广播文艺奖之中国原创歌曲奖十大金曲奖(一等奖).2007年获得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是一首备受业内外人士好评的歌曲,有许多单位把它作为演唱材料,因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好几个版本的网上视频,<宵春与世界联网》这首歌2010年被收录于歌曲集《放歌南京》(南京出版社出版,附有CD)之中.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I、铺垫:H)听歌曲《听妈妈的话》(2) 師:同学们听过这首歌曲吗?是谁演唱的?一生:周杰伦。
(3) 师:你们还知道周杰伦的哪些歌曲?一生讨论回答,⑷师:周杰伦歌曲的主要风格是:R&B,就是Rythm and Bluse的缩写。
即节奏布鲁斯,40 年代末,一种从Blues音乐演变而来,直接明了、节奏明快、结合爵士与蓝调又配以响弦鼓点的音乐形式,这就是R&B, R&B保留了Blues的节拍感和力度,不同的是R&B更多的是强调了歌曲的本身而非歌曲的技巧,于是即兴的成分减少了很多。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材简介《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是适用于初中八年级音乐教育的一套教材,由苏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涵盖了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方面的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九个单元,包括了多种音乐形式与风格,如歌曲、器乐、古典和现代等。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旨在达成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音乐表演技巧和演唱技巧。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形式和特点。
4.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5.提高学生课堂表现和社交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歌唱技巧的训练和演唱表现的提高。
2.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技巧的培养。
3.音乐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掌握。
难点1.复杂的音乐形式和曲式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整体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声音表达的基础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声音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介绍了音乐元素中的声音形态和韵律节奏以及歌曲表演技巧的训练。
学习内容1.音乐元素中的声音形态和韵律节奏。
2.歌曲表演技巧的训练和演唱。
3.曲式结构和旋律风格。
1.声音形态和韵律节奏的掌握和运用。
2.歌曲演唱表现的提高。
3.旋律风格的分析与欣赏。
教学难点1.旋律节奏的整体把握和表现。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第二单元:古代音乐与管弦乐本单元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和传统器乐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各种传统器乐和配乐形式。
学习内容1.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2.传统器乐和配乐形式的欣赏和分析。
3.中国管弦乐和民乐的表现技巧和音乐形式。
学习重点1.中国古代音乐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传统器乐和配乐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3.管弦乐和民乐的表现技巧和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1.传统器乐和配乐形式的细致分析和多重叠奏间的协调表现。
2.音色的表现和和声的处理。
第三单元:交响乐的魅力本单元介绍了交响乐的历史和演奏技巧,引导学生感知和欣赏交响乐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西藏教学目标:1 通过演唱、聆听有关藏族的歌曲(民歌及创作歌曲),试着参与舞蹈活动,感受歌曲的艺术风格,感悟藏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
2 了解、感受并喜爱西藏民族、历史文化和藏族同胞的民族情感。
教学重点:感悟藏族特有的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歌曲4/4、3/4混合拍子时值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聆听关于藏族内容的歌曲片段,并唱一首《北京的金山上》。
提问:曲名?演唱者是谁?唱法?2 资料交流。
3 聆听《青藏高原》(李娜演唱)。
二学唱歌曲1 听看VCD,跟唱《青藏高原》,尽量调动学生跟唱。
2 找出学生在演唱中的困难并给予解决。
3 分析并练习歌曲。
4 学生演唱(分形式)三教学拓展1 聆听《阿姐鼓》(部分)。
(见课件)2 引导聆听:引子是似唱非唱的“歌声”和不断的鼓声,以此为背景,开始了自言自语的歌唱,细细道来。
那以平和的语气、直白的语调讲述的一个使人极为震撼的故事。
两段之间还可以隐约听到诵经的声音……第二段中“天天地找”,歌者激动,仿佛可以看到她眼中的泪水,最后在不断的“六字真言”咏诵中,在有唢呐加入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
3 读歌词。
4 平息西藏叛乱故事拓展5 听《阿姐鼓》全部音响内容。
6 阿姐哪里去了?你们明白了吗?(学生讨论解决)四学生活动看VCD师生参与即兴歌舞活动。
表现西藏人民如今生活幸福的情境。
五教学反思内蒙草原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美丽草原的辽阔、宽广。
2 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3 能参与音乐的表现、创造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美丽的草原我的家》B段的学唱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多媒体展示,创设情境播放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多媒体同步显示草原风光的画面。
2 讨论分析,引入主题二教学新课1 欣赏聆听歌曲《嘎达梅林》、《牧歌》思考: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他们有什么风格?(蒙古民歌大致可分为两类: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
长调民歌曲调悠长,起伏较大,节拍自由,节奏宽广;短调歌曲的特点是曲调短小,节奏紧凑,结构对称,叙事性强。
)2 唱歌(1)聆听歌曲,欣赏画面《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草原风格。
(2)跟录音学唱。
(3)解决难点。
(4)跟琴练习。
(5)合伴奏演唱。
3 活动(1)聆听音乐《清凉的泉水》,讨论分析书上第9页“音乐采风。
(2)配乐朗诵《向往草原》,伴奏音乐《天堂》。
(3)故事“马头琴”。
(4)交流评价。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青春舞曲教学目标:1 能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演唱歌曲,并能够背唱这首歌2 能感受到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用不同的形式参与表现活动。
3 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能感受到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节奏律动1 熟悉旋律及身体协调运动4\4××××∣× 0 0××∣×.××××××××∣2 归纳音乐的主要特征:欢快活泼韵律感强新疆风格浓郁3 资料交流,归纳新疆歌舞表演的主要特征:风趣幽默边歌边舞二练唱歌曲1 聆听歌曲,分析旋律结构。
2 用“啦”模唱旋律一遍,要求声音自然圆润,按分句要求换气。
3 练唱歌词。
4 从参与演唱表演,加深对歌曲的记忆,达到熟练演唱和背唱的目的。
5 分形式演唱,各组自定。
6 客观的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表演。
三教学拓展1 请你在地图上找出新疆的地理位置,你熟悉新疆的风景名胜吗?2 新疆有多个民族居住,你知道的有哪些?3 你熟悉新疆的哪些乐器?四练习手鼓舞节奏:×. ×××∣××××××∣五合着手鼓舞节奏演唱歌曲六课堂小结七教学反思丝路驼铃教学目标:1 能对我国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主动了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音乐文化。
2 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敦煌》、《玛依拉),复习(青春舞曲》,感受其情绪和风格,体验“花儿”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3 感受冬不拉的音色;分辨新疆少数民族代表性的乐器。
4 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的民族风格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民族风格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我国古代从长安向西,通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一条商路叫什么路?(投影“丝绸之路”地图和画面。
)漫漫丝绸之路,传递东方的辉煌,载回西方的灿烂,音乐便是活跃在丝绸路上的“文化使者”。
今天让我们随着那声声驼铃,去了解丝绸路上的文化,去感受那扣人心弦的乐歌鼓舞吧!二新课1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一路西行,我们来到了西北高原,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山歌“花儿”。
让我们来欣赏其中一首著名的《上去高山望平川》。
①投影西北高原风光,简介“花儿”和“花儿会”。
②欣赏歌曲。
③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由几个音构成运用什么演唱方法,讲讲自己想像的情景。
(歌曲由2 5 6 i四个音组成.为五声微调式,曲调高亢悠长,宽广舒缓,旋律中连续四度上行跣进和在高音上的持续延长,结合真假声的运用,给人以巨大的空间感和自由遐想的天地。
)2 欣赏男声独唱《敦煌》走到河西走廊的尽头,我们来到举世闻名的敦煌,来到艺术宝库莫高窟,这里有哪些令世人瞩目的文化?有哪些令人们惊叹不已的艺术宝藏呢?①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敦煌的历史和艺术作品。
(敦煌是古代丝路重镇,历代遗留下来的石窟壁画、彩塑举世闻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②欣赏歌曲<敦煌),同时投影莫高窟及壁画;③学生讲述歌曲描绘了什么情景,表现了何种情感。
④讲讲还有哪些表现“敦煌”的艺术作品?播放舞剧《丝路花雨》片段让学生欣赏、辨认。
3 配乐朗诵(渭城曲)①提问:从敦煌西行,必经什么关?古代有何相关的诗词?(投影玉门关和阳关的画面及有关诗词,如:王维的<渭城曲),王之焕的<凉洲词)、《出塞),李白的(关山月)等。
)②用二胡独奏{阳关三叠)配乐朗诵(谓城曲),③即兴编唱(谓城曲)前两句,并进行评价。
4 欣赏《玛依拉)①丝绸之路北道过玉门关,南道过阳关,过了两关就来到美丽的新疆,这里有哪些少数民族呢’②新疆有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喜爱赛马摔跤的是什么民族?③哈萨克族有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我们来听听她的歌《玛依拉》。
④引导学生分析歌曲节拍、调式、旋律特点。
(大调式,由两部分构成;欢快、跳跃的节奏和级进、回环的旋律。
)⑤用竖笛吹奏歌曲片段。
⑥聆听小合奏《玛依拉》。
⑦学生回答主奏乐养和合奏乐器;从投影的一组新疆乐器中辨认冬不拉;分辨其他的新疆少数民族乐器。
教师补充介绍热瓦普、艾捷克、鹰骨笛和手鼓。
5 复习《青春舞曲》①提问:新疆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有何特产和民俗?②讲讲、唱唱自己了解的维吾尔族民歌。
③提问《青春舞曲》的音乐特点有哪些?④表演《青春舞曲》(手鼓、竖笛伴奏,演唱、表演舞蹈)。
三小结今天我们沿着丝绸之路欣赏了甘肃、新疆地区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了解了相关文化,感受到民族音乐无穷的魅力。
丝绸路上还有极丰富的文化和动人的乐歌鼓舞,同学们如有兴趣,可在课后继续了解、探索。
爱我中华教学目标:1 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背唱《爱我中华》,积极表达兄弟民族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表述自己对西南少数民族歌曲风格的感受。
2 聆听《五月蝉虫唱得好》、《侗族大歌》、《什么水面打跟头》、《苗岭的早晨》等少数民族民歌。
感悟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教学过程:一导入聆听宋祖英演唱《爱我中华》,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
(片段欣赏)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演唱的?是我国什么地方的风情?你从歌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境?交流、讨论归纳总结:以西南民族音调为素材的《爱我中华》,唱出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共同心声——我爱中华。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共同交流的歌曲。
二学唱歌曲1 完整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感受优美如歌的西南风情2 学生随情学唱歌曲。
(用非连音演唱)3 学生提出困难并解决。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分析歌曲1 歌曲的色彩明朗、鲜明、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2 第1—2小节,用跳跃欢快的舞蹈节奏和西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以13 5三组音为骨干音的民族音调。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来找骨干音方法:(1)唱谱:用笔画出再现最多的音。
(2)找结束音(3)唱一唱3 衬词“咳罗咳罗咳”抒发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热爱中华的美好情感。
4 第二部分旋律跃到高音区,反复咏唱“我爱中华”的呈题,表达……引导学生说(中华儿女共同携手建设国家的坚定决心,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勃勃雄姿。
)5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四创编歌曲结合你深前搜集的资料,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活动一(资料交流)在我们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民族都有传统的歌舞节日,用四幅展示西南地区有的民俗节日的活动图片,让学生识别壮族歌圩壮族在唐代就有歌仙刘三姐的传说。
代有“聚会作歌”的记载。
歌圩分“野歌圩”与“夜歌圩”两种,野歌于以赛山歌为主,男女青年对情歌。
夜歌圩“又称”歌堂“,在室内举行,以唱盘歌为主,有多种歌唱形式。
苗族笙节芦笙节是苗族传统音乐歌舞节日傣族泼水节这里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资料搜集……活动二创编歌曲学生创编歌词,用《爱我中华》的旋律,学生填词。
五聆听西南民歌,感受西南民歌的风格(1)《五月蝉虫唱得好》贵州黎平地区的侗族民歌,表现了树上蝉虫鸣叫的欢悦气氛。
(2)《什么水面打跟斗》浓浓的壮族民歌色彩(3)描绘了苗族山寨的秀丽图景,交融的苗族人民的幸福生活赞美和向往。
六课堂小结赶圩归来教学目标:1 能用准确、和谐的声音和欢快、喜悦的情绪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2 聆听《渔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巴乌的音色,体验、苗族音乐的色彩和风格,了解相关的民族文化和风情。
3 听辨一组西少数民族乐器;尝试“跳竹竿”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点:感悟民族音乐风格,拓宽民族文化视野。
教学难点:赏析《渔歌》。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渔歌》的片段。
刚才同学欣赏了一首乐曲的片段,它具有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这是一首根据苗、哈尼等少数民族音调改编的巴乌独奏曲,它描绘了秀丽的苗家山寨,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下面,我们完整欣赏《渔歌》,让优美的音乐声把我们带进美丽的彝家山寨。
2 欣赏《渔歌》(放乐曲的同时,屏幕上相应出现彝、苗、哈尼等民族生活、风情的画面。
)要求:欣赏时,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巴乌的音色特点,分辨ABC 三段旋律的演奏顺序。
3 感受与练习刚才,同学们听赏了具有浓郁彝、苗风情的《渔歌》,感受到乐曲的音乐情绪,下面请同学们从屏幕上出示的乐器中找出巴乌。
巴乌是彝苗、哈尼等民族特有的单簧吹管乐器,用竹管制成,有八个指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