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3章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 第2课时 溴与海水提溴作业1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3章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 第2课时 溴与海水提溴作业1 鲁科版必修1

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学生用书单独成册][基础温故]1.要除去溴中少量的Cl2,可向溴中加入( )A.适量KBr B.适量溴蒸气C.适量KI D.适量AgNO3溶液解析:选A。

KBr与Cl2反应生成KCl和Br2而除去Cl2。

2.下列关于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少量钠保存在汽油中B.固态碘盛放在细口玻璃瓶中C.液溴保存在加有少量水的盖有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D.浓HNO3盛放在盖有橡胶塞的棕色瓶中解析:选C。

A项,钠保存在煤油中,而非保存在易挥发的汽油中;B项,固体药品应盛放在广口瓶中;C项,液溴易挥发,可水封保存,且液溴能腐蚀橡胶,故应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D项,浓HNO3能腐蚀橡胶,应用玻璃塞。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解析:选A。

液溴的密度比水大,在水的下层,水起到密封的作用,减少了溴的挥发。

4.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有( )A.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解析:选A。

萃取剂的选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与原溶剂互不相溶;②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A项中乙醇可以与水互溶。

5.a、b、c、d四个集气瓶中装有Cl2、H2、HCl、HBr中的任一种气体。

若a、d两瓶气体混合见光爆炸,a、b两瓶气体混合瓶壁出现暗红色小液滴。

则c瓶装的气体是( ) A.HBr B.HClC.Cl2D.H2解析:选B。

Cl2与H2混合见光爆炸,Cl2与HBr生成暗红色小液滴Br2,故a是Cl2,d 是H2,b是HBr,则c是HCl。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第3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第3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制作人:临朐第二中学连海萍【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生2.学科:化学3.课时:2【教学课题】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重要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途。

3、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的活动探究,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

【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本节教材内容以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线索展开,简单介绍了海水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存在形式,重点介绍了金属镁的提取原理、重要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溴和氯、碘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以此为启示,介绍溴单质的提取原理和主要用途。

(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本节内容既承载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又使学生认识到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既关注了知识的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又关注了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

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教学方法】本节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在教学生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手来,这样才能跟好的理解和掌握,故本节课主要采取实验、探究、启发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对海水中元素的的性质能认识得更深入、更透彻,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采用的是实验探究的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最后通过当堂检测和课后巩固本节课知识。

【教学重难点】知识上重点、难点重点:金属镁的还原性;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鲁科化学必修1第3章第4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一课时

鲁科化学必修1第3章第4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第一课时

镁的主要化学性质 ---还原性
⑴与酸反应置换氢: Mg+2H +-=Mg 2+ +H2↑ ⑵与氧气反应: 2Mg+O2===2MgO 2Mg+CO2===2MgO+C
点燃 点燃
⑶与CO2反应:
⑷与S、Cl2、N2反应:Mg+S=MgS Mg+Cl2=MgCl2 3Mg+N2=Mg3N2 [思考]
1、 由镁引起的火灾能否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镁在空气中燃烧会有几个反应?
海水中的化学95-P98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海水中的元素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什么是常量元素?包含哪些元素? 什么事微量元素?包含哪些元素? Li、I、U等微量元素有什么用途? 氯碱工业的原料是什么?反应原理是什么? 直接产品有哪些?间接产品有哪些? Mg在海水中主要以哪些形式存在?海水提 镁过程中镁元素都经历哪些变化?该过程 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2.金属镁—国防金属
(1)镁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的金属,密度小,硬度小, 熔点低。可与其他金属构成合金。 镁铝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 有“国防金属”的美誉。
预测
镁是重要的金属单质,根据所学的钠的知识, 预测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1、与酸反应(盐酸)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氧气、氯气) 3、与盐反应(硫酸铜溶液) 4、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二氧化碳)

【高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元素ppt2

【高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元素ppt2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海 水
加碱 过滤
Mg(OH)2
加HCl 浓缩
通电
MgCl2
Mg
返回
贝壳起到提供碱-消石灰的作用。 主要成分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高温
返回
经历的化学变化有: Mg2++2OH-=Mg(OH)2↓
Mg(OH)2+2HCl=MgCl2+2 H2O
80多种
11种
2.5×1010t 5×1017t 2.6×1016t <1kg 2.5×1011t 9.3×1010t 4.5×109t 2×1015t
U
氯碱工业简介
原理: 2NaCl+2H2O===2NaOH+Cl2↑+H2↑
原料:
直流电
饱和食盐水
氢气
盐酸
产品: 用途:
氯气
氢氧化钠
漂白剂
冶金工业等
第三章
第四节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1000g海水的化学组成示意图
纯水965.31g 氯离子19.10g 钠离子10.62g 硫酸根离子2.66g 镁离子1.28g 钙离子0.40g 钾离子0.38g 其它0.25g
有关海水组成的惊人数字
海水中元素种类 常量元素(>1mg/L) 进入海洋的物质/年 溶解的盐类物质总量 氯(Cl)元素总量 氡(Rn)元素总量 锂(Li)元素总量 碘(I)元素总量 铀(U)元素总量 镁(Mg)元素总量
I2的特性
升华
碘使淀粉变蓝
碘水
淀粉溶液
氯 、 溴 、 碘 的 原 子 结 构
Cl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溴是一种贵重的药品原料,可以生产 许多消毒药品。例如大家熟悉的红药水就 是溴与汞的有机化合物,溴还可以制成熏 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地球上99% 以上的溴都蕴藏在汪洋大海中,故溴有 “海洋元素”的美称。19世纪初,法国 化学家发明了提取溴的传统方法(即以中 度卤水和苦卤为原料的空气吹出制溴工 艺),这个方法也是目前工业规模海水提 溴的惟一成熟方法。此外,树脂法、溶剂 萃取法和空心纤维法提溴新工艺正在研究
肾脏——它是维持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 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渗透压的恒定。 当人体需要钠时,肾脏便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减 少钠的排出;如果体内含钠量太多,肾脏就会增加钠的 排出。当肾脏有病变的时候,就不能及时地将摄入体内 过多的钠排出体外,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升高,通俗地说 也就是咸度增加。这时,较多的水进入血管,血液容量 增加了,心脏的负荷也就增加了。这时,心脏要加倍工 作,将静脉内回流的较多血液“泵”到动脉中去,从而 导致血压升高。故有肾脏病变时,必须限制食盐摄入量, 严重的肾病患者还应用专用盐,每日不可超过2 克。中 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倾向者,以低盐饮食为好。如 何掌握,应请专业医师指导。摄入食盐适当、适量,可 使自己健康长寿。
2.与水的反应在常温下,镁和水的反应 非常慢,几乎看不到现象,不过在加热时, 可观察到气泡。 热水 Mg+2H2O==Mg(OH)2+H2
CO2中C是+4价的,思考镁是否可以把CO2 中的C还原? 高温 2Mg+CO2==2MgO+C 问:相同质量的Mg分别在纯氧气中,CO2中燃 烧,质量增加最多的是什么?
液溴

振荡
溴水
振荡


汽油
碘水
汽油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第1课时海水提镁教案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第1课时海水提镁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三章第四节海水中的元素
第1课时海水提镁
一、教材分析
在前面几节介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另一方面是让他们认识开发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设计思路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尤其对非金属如C、N、S等元素的物质的性质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以海水资源为载体,来学习有关金属镁的重要性质,比较容易。

在前面学习氮的循环和硫的转化两节,都介绍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本节介绍富含多种元素的海水资源,也是对学习体系的补充,资源、能源、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也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

本节教材以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线索展开,简单介绍了海水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存在形式,本节重点定位在金属镁的提取原理、主要化学性质和主要
【讲述】在海水中,存在很多种元素,同学们说出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

【讲述】因为就是因为镁具有这样广泛的用途,所以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呢?
【导学】阅读P98“交流·研讨”及相关内。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 第2课时 海水提溴教案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 第2课时 海水提溴教案化学教案

【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之小船创作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 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本节教材内容以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线索展开,简单介绍了海水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存在形式,重点介绍了金属镁的提取原理、重要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溴和氯、碘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以此为启示,介绍溴单质的提取原理和主要用途。

(二)知识框架1、学生预习枣庄编《学生自主学习丛书》P81页【预习导学】部分。

指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以查阅手中的各种参考资料,学会自学。

2、高一化学(必修1)本来没有多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机会,这一节可以尝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讨论和确定实验方案,并亲自实施实验,使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特别是有关颜色的变化会使学生影响更深刻。

3、最后由老师引导,让学生把上节课的知识和本节课氯、溴、碘单质之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整合,使学生认识到海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同时回归到第四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是本章题目“自然界中的元素”的一部分,以此体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相关。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能比较出氯、溴、碘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2)理解海水提溴的反应原理及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来设计实验,探究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述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素质。

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人类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情感,激发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比较氯、溴、碘单质氧化性强弱;难点:如何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四、教学准备:1、演示实验用品:药品:溴单质1瓶、碘单质1瓶、水1瓶、酒精1瓶、碘升华瓶;仪器:中试管6支、酒精灯、火柴。

第3章 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

第3章  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

(2)置换——萃取法 加适量新制饱和氯水 未知液―――――――――――→ 振荡 加入CCl4下层或汽油上层 ―――――――――――――――→ 振荡
红棕色或橙红色,表明有Br- 有机层呈 - 紫色、浅紫色或紫红色,表明有I
(3)置换——淀粉法检验Ⅰ

加适量新制饱和氯水 未知液 ―――――――――――→ 振荡 溶液,表明有Ⅰ .
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 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②萃取剂的选择要求 a.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b.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c.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2)分液 ①概念: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方法. ②操作要求: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将下层液体从下端 管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实例
用苯或四氯化碳作萃取剂将溴或碘从它们的水溶液中
提出来.
[考 情 分 析]
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知识涉及面较广,与科技、生活、 生产联系密切,因此成为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由于新课 改地区将《化学与技术》作为选修模块,所以必考内容中 有选修模块内容,选修模块内容中有必考内容,难度中等
或较大,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重点考查
A.①③④ C.①②⑥
B.①②⑤ D.②①⑤
[解题指导] 选 C 碘使淀粉呈蓝色,要完成I-→I2的转化,
所需要的物质的氧化性比I2的氧化性强,所给气体①②⑥ 满足要求,可将I-氧化生成I2,使淀粉变蓝色.
[思考· 领悟] 教师备课园地
[拓展· 发现] 1.氯、溴、碘单质化学性质的比较 (1)与碱溶液反应,如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X2===NaX+NaXO+H2O(X=Cl、Br、I) (2)氧化性 ①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如与钠反应的化学 △ 方程式为:2Na+X2=====2NaX(X=Cl、Br、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