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生活前言》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1单元第1课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1单元第1课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6张PPT)

那达慕大会中的蒙古族文化
壁画中的埃及文化
电影中的印度文化
建筑中的希腊文化
舞台上的中国文化
纸币里的阿拉伯文化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艾菲尔铁塔(法国) 克里姆林宫(俄) 比萨斜塔(意)
故宫(中)
凯旋门(法国)
白金汉宫(英)
泰姬陵(印度)
一、文化“万花筒”
探究·讨论一 我们所参加的、所接触的文化现
象有什么特点呢?能否举例说明?
归纳:
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 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 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 道文化是什么了。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二、文化是什么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A.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
•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解析:材料中山西各地民歌特点不同,说 明了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B、C、 D三项与题意不符,应舍去。
• 答案A
• 2.甲骨文象形字“月”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龟”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就像一 匹有马鬃、四条腿的马,“鱼”像一尾有鱼 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这启示我们(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4:01:2904:01:2904:01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4:01:2904:01:29August 25, 2021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材教法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材教法分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建议: 重


发 利 用
◇课堂探究:(1)如果你支持第一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由外,还请你思考: ①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什么样的流行文化作品; ②年轻人追“潮”有哪些原因; ③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它们后来的命运如何。 ◇探究提示: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港台流行音乐、网络游戏、日本动漫、韩 剧、崇拜明星、歌星等。年轻人追“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赶时髦,有的 羡慕明星的生活方式,也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以明星为榜样进行自 我塑造,等等。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留下来的并不多,它们后来大多 被人们遗忘了,因此,流行的未必是长久的。 ◇课堂探究:(2)如果你支持第二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外外,还请你思考: ①经典文化作品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②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作品是否过时了; ③现在的流行作品能否成为经典。 ◇探究提示:经典文化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经过了时间老人筛选过 后能留下来的东西,如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对于今天的青年 来说经典文化并不过时,因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现在流行 的作品有的能成为经典,有的犹如过往的烟云。 ◇课堂探究:(3)如果你对以上两种观点都不赞成,可否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 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 ◇探究提示: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流行文化往往形成时 尚,而经典文化也并不是曲高和寡的,经典代表着高层次的文化。流行文化有着 容易被人接受的特点,它快速、直接,极易导致人们感官的刺激,形成兴奋点, 流行文化主要由年轻人倡导、推动、消费,有激情。经典文化像贮存了多年的美 酒一样醇厚,经典唯美,有着高贵的气质,经典文化使人回味无穷。有时候流行 文化也就是经典文化。

知识结构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文化建设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10.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10.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 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 于行。
(3)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 精神、道德规范(继承创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陈薇既是院士,又是 一位著名的女将军,今年 54岁的她与病毒战斗了29 年,救人无数,是抗击非 典的杰出科学家,也是 “埃博拉的终结者”。如 今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 线,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制 上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 的责任和担当。
三、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 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 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 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 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 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小结
是什么:基本内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为什么:地位和作用
要求:怎么做
活学活用
A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解析 : B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表述,排除;C是国家层面的 价值目标,D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体味文化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体味文化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双重影响(正促错阻)
文化的力量——作用的对象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 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而且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 就垮,没有民族的精神不打就垮。
杨叔子院士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 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
(2019·江苏卷)“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
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
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
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小林参加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 (政治现象) (6)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7)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科比尔卡共获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解开了人体感受外界的工作原理,这个核心物质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
(8)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自然现象) (9)小林参观燕都文化遗址
这些是文化吗?
深度理解文化的特点 (人化—实践、主动培养、与物质密切联系)
(1)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创造,也不是自古就有 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来源于人类实践)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4)文化与物质密切联系。(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34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34张PPT)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报以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应当怎么样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这一对重要关系?
2.4.1.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 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 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 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无视文化发展的外部以及内部诸要素的影 响,只有正视其影响力,才能推动文化不断进步,进而给予社会源 源不断前进的动力。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以及制约文化的发展?
从左到右分别是: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今 日 强 盛 之 中 国
改天换地----新中国的诞生
人工 智能、 自动 化和 现代 信息 技术
C
B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 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使文化永葆生命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传 统 建 筑



传统文艺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 2.4.1.1传统文化面面观
传统文化从历史走来,面向未来,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接续什么才能更好发扬光大?
传承
传统文化是 在长期历史 发展中形成 并保留在现 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 定性的文化。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共31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共31张PPT)

古老、多彩、现代
法国文化年
浪漫、创新、以人为本
法国文化年
张骞通西域
班超遣使通大 秦
郑和下西洋
马可波罗撰 利玛窦献《坤 写《东方 舆万国全图》
鉴真东渡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汉武帝派张骞 率几百人两次出使西域,到达了大宛 、大月氏、康居(锡尔河下游及其以 北地区)等国。
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 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 年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 请,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 奈良,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间,他将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文 学、印刷、饮食等传播到日本,为中日文化 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 尊崇!
②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 发展和进步。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2、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对待文 化交流的正确态度?
(1)更加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 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引进来
(2)更加主动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做传 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里根
交流探究: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它们对文化的变迁有什么影响?
1.西晋永嘉之乱后 2.唐朝安史之乱后 3. 宋朝靖康之乱后
“❖“永安嘉史””之之乱后发,生约在有西1晋00永万嘉人南年迁间,,从腐根朽本的上 统改变治了者中对国各人族口人分民布进以黄行河残流酷域的为剥重削心和的压格局迫。, 从❖“而靖使康黄”河之流乱发域生广在大北人宋民,流战离争失造成所黄,河被流迫域大大 规量居模民迁向移长江江淮流流域域迁(徙。主要迁入江苏、安徽、 湖北、四川等地)。这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 向江南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课件(新人教必修3)

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课件(新人教必修3)
(4)我国应如何应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 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 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 (理解 P13-P14)
(如何传播:途径、手段传媒)
6.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了解)P34-35
(1)文化传播:(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 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多种途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 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 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 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 化传播的途径。
怎么看
第 三 单 元 中 华 文 化 与 民 族 文 化
怎么办
第 四 单 元 发 展 先 进 文 化
体味文化
文化是什么
第 一 单 元 文 化 与 生 活
文化与 社会 文化与经 济、政治
三者关影 响 文化 塑造 人生
影响特点
文 化 在 综 合 国 力 竞 争 中 的 地 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 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从国内看)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 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湖南电视台《文爸爸化去反哪作儿》用爆于红,一第定二季的成经为济吸金和超政人。治2013年12月2
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广告资源招标会最终以3.2亿元问鼎国内卫 视季播节目的冠名费之最,仅仅加上三个特约伙伴就已吸金4.83亿元
在首期节目播出后的20天里,《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从每15秒15万 ,飙升到每15秒36万。以每期节目22分钟广告,每15秒广告费36万计 算,一期《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就是3000多万。 《中国好声音》一旦达成彩铃下载目标,将催生3.2亿元的彩铃市场。
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 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 同步的情况。
.经济是文文化化发有展其的自基础身,的“仓传廪承实而性知和礼相节,对衣的食而独知立荣辱性”,强调
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 一定道理的。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 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 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 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 崇尚节俭的风尚使亚洲人储蓄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和保障;
❖ 重视教育的亚洲文化使不少亚洲国家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劳动者的素质较高;
❖ 重视家庭、强调秩序、纪律的文化使亚洲社会、政治较为稳定,减少 了对生产、经济的破坏和冲击等等。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影响
基础
经济
集 中 表 现
政治
决定 反作用于
文化
【思考】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亦步亦趋吗? 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上去了对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当前得到公认的最早的文化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勒(1832- 1917)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的界定: “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 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 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文 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通过 学习得到的经验和知识;不是自然存在 物,而是经过人类意识作用加工出来的 东西。
4
文化是什么?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 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与文明含义接近) 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 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5
6
吉祥用语类 鸿运当头:以鱼头、笋干、红辣椒制作而成。 竹报平安:以竹笋为主料制作,表达了人们对 平安的祝福。
经济生活
《思想政治》 必修课程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1
思考:
1.什么是文化? 2.为什么文化那么重要?
并阅读《致同学们 》
2
文化(culture)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 cultura,原意是农耕及对植物的培 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扩展到对 人的品德、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 有了“教化”的涵义。美国人类学 家克鲁伯和克罗孔仅在《文化:关 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所罗 列的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西方 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
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 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 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渗透,世界之争不仅是经 济、科技、国防实力之争,也是文化实力和民 族精神之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 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间的 频繁流动,更带来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 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交流比较。 西方以经济政治强势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
15
城市精神
上海:精进、智慧、和融 西安:人文长安融容世界 青岛:诚信、博大、和谐、卓越 南京:厚德载物、同进文明 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长沙: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大连: 创造、创业、创世 深圳: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 团结奉献 16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 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 社会主义 会应该是民主法治、 和谐社会是 公平正义、诚信友 政治经济文 爱、充满活力、安 化协调发展 定有序、人与自然 的社会。 和谐相处的社会。
17
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繁荣 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 物质的丰富而没有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
第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8
《文化生活》
教材介绍
1919
19
教材的层次结构
单元 4 课题 10 框题 20 目题 60
单元题下有序言,告诉学生 学习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意 义。每个单元设有2-3课。 课题下设导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用。课题也帮学生明了本课所要讲 述的主题。每一课设2个框题。 每一框大致是一个课时 的内容。每一框题下设 3个目题。 目题是构成课文的基 本单位,又是学习过 程的基本环节。
小 资 料
14
不妨一读
• 为什么德国人做精、美国人做大、法国人 时尚、日本企业长寿、英国企业稳定、印 度企业创新 …… 它们分别在不同的行业 中能够处于世界第一或一流?而中国企业 却无法做精、做大、做长、做稳、做新? 这一切都是文化使然。 • 我们要把企业做大、做长、做精、做新, 就必须认识到文化的核心作用,我们要成 为世界一流,就必须构建精准、恰切、系 统的文化战略,步步谨慎,脚脚踏准,以 文化来支持企业长期的发展和进步。
13
2002年我国城乡居民实 际文化消费跃升为5300亿 元,而我国城乡居民的 文化消费需求约为10900 亿元,缺口达5600亿元。
美国的文化产业 超过了4000亿美 元,消费类视听 技术文化产品出 口达600亿美元, 已经取代航空航 天业,成为美国 第一大出口产业。
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话:“如 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 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 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守势”。
20
向您介绍教材的 基本内容
教材的整体结构 第一单元 是什么? 把握文化的一般意义 第二单元 为什么? 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第三单元 怎么看? 把握的文化核心价值 第四单元 怎么办? 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21
谢谢大家!
22
寓意想像类:
四代同堂:用鸡、鸽子、毛雀、谷雀制作。四种动 物大小不一,代表四代。 燕子戏水:用对虾、鱼泥、油菜制作,栩栩如生。 色泽造型类: 玉带莱自:用白菜心、粉丝、红辣椒制作而成 蚂蚁上树:用肉末粉丝制作。
7
宋代贵妇服饰
8
宋代官员服饰
9
小常知识
宋官服颜色与官位:
紫——三品以上 朱——五品以上 绿——七品以上 青——九品以上
10
11
为什么要开设 《文化生活》课程?
第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都 是文 迈化 向上 自的 由每 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越来越重要 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
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
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2
第二,文化竞争的需要
日趋激烈的文化竞争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和 维护文化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