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课ppt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课ppt课件

26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 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 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 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 动力 ③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A、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7

中华民族文化 根 华 魂 中华民族精神 民

. 深深植根于
5
“惟有民魂是值 得宝贵的,惟有 他发扬起来,中 国才有真进步”。
请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
6
一、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三精神”“一魂”“一火炬”)
(1)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 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 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 部分和集中体现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的要求
回忆:文化与综合国力
.
20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顶住霸权主义的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文 化的影响,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21
3、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在新时期,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 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的 坚定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思 想。甘当革命的“螺丝钉”、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 业态度。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 的“钉子”精神。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教学课件_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教学课件_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 从特殊性前提推出一
特殊性结论
般性结论
不要求前提必须真 实
前提必须真实
( 教 学 提 纲 )高中 政治统 编版选 择性必 修三逻 辑与思 维获奖 课件: 7.1归纳 推理及 其方法 (免费 下载)
( 教 学 提 纲 )高中 政治统 编版选 择性必 修三逻 辑与思 维获奖 课件: 7.1归纳 推理及 其方法 (免费 下载)
( 教 学 提 纲 )高中 政治统 编版选 择性必 修三逻 辑与思 维获奖 课件: 7.1归纳 推理及 其方法 (免费 下载)
提醒: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在归纳中不具有典型性,典型意义上的归纳推 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2)为了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考察和列举的对象越多,推理的可靠程度越高。因为考 察的对象越多,遗漏反例的可能性越小。
[思维建模]
审设问 原因类主观题
材料中宋人根据一两件事实而得出一般性结论,是一种不完 审材料
全归纳推理。
要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前提中考察的对象要尽可
能多,范围要尽可能面广,还要尽可能分析出认识对象与有
调知识 关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
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
( 教 学 提 纲 )高中 政治统 编版选 择性必 修三逻 辑与思 维获奖 课件: 7.1归纳 推理及 其方法 (免费 下载)
他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九
月重阳这一天,苏东坡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
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据此,
( 教 学 提 纲 )高中 政治统 编版选 择性必 修三逻 辑与思 维获奖 课件: 7.1归纳 推理及 其方法 (免费 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扬中华民族的优 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
良传统
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途径
内容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 来思想文化
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 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 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 作用、意义 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
神支柱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提示 中华民族精神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不能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团结统一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爱好和 平强调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勤劳勇敢强 调的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 英勇顽强;自强不息强调的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 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
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课终课 考能培优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 现区分不清
提醒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分为两个时 期: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 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后)。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提醒 正确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

第7课 第1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精品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第7课 第1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精品课件-(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2 . 在 古 代 社 会 , 法 律 确 认 和 保 护 人 剥 削 人 的 __等__级____ 制 度 , __特__权____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 提 升 , __法__律__面__前__人__人__平__等___ 逐 渐 成 为 现 实 , __法__治___ 代 替 了 _人__治____ , 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
合 史 阶 段 的 产 物 ,我 国 古 代 法 制 蕴
治国原则,积
宪法在中国特色社
格 理解我国由法 含的智慧,理解
极遵守和维护
会主义法律体系中
考 制向法治的转 全面依法治国需
宪法、法律尊
的核心和统帅地位,
变,认同我国 要挖掘和传承中

树立宪法意识
的法治建设 华法律文化精华
返回导航
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返回导航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思想政治(必修3 RJ)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马 克思主义的同时,所创立的无产阶级法学理论和学说。它总结了无产阶 级革命的历史经验,批判继承了人类历史思想的积极因素,第一次科学 地揭示了法的本质和法律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使法学成为真正 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 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法不是超历史 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阶 级意义上的法也将随之消亡。
学情展示•定方向 课前预习•固基础 核心素养•提能力 知识回眸•关重点 随堂训练•测达标 课时作业•测等级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思想政治(必修3 RJ)
学情展示•定方向
返回导航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精品教学课件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精品教学课件

2.教材 P79“专家点评”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中,尊重和保障人权 成为 立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以 宪法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不断完善;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深化 司法改革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 平正义;法治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全社会法治观念 和人权法 治保障意识显著增强;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为人权法治 保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人类法治发展的历史
1.法治的产生: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 产物,凝结着人类的 政治 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
2.各国法治发展的历程
国家 古希腊 罗马帝国
成就 思想家开始关于_法__治__国__家_的思考
有了比较完备的_法__律_
英国
中世纪时期,英国的法官在习惯法的基础上, 通过_判__例_的积累形成了发达的普通法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一框 法治建设的历程 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第一框 法治建设的历程
新课标解读
新素养生成
1.简述我国法治建 设的成就; 2.认清我国法治建 设的发展历程。
1.坚持依法治国,认同我国法治建设的 成就; 2.继续推动依法治国进程,自觉参与法 治建设进程。
[相关知识·挖掘补充] 1.教材 P77“名词点击” 一般认为,凡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形 成一种传统或派系的各国法律就属于同一个法系。所以,西方 法学所谓的法系,主要是按照法律的外部特征和历史传统对各 国法律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根据这一方法,当今世界主要有 哪些法系? 提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是普通法系(英美法系)和大 陆法系(民法法系)。
[系统认知] 1.西方法治历史 (1)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开始了关于法治国家的思考。 (2)古罗马时期,罗马帝国就有了比较完备的法律。 (3)中世纪时期,英国形成发达的普通法系,制定《自由大 宪章》,开始用法律限制王权。 (4)文艺复兴之后,以美国宪法、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一大 批重要法律得以颁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课 中华民族精神课件(2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课 中华民族精神课件(20张PPT)

五、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作用
3.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5.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 设者。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 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 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 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一、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创造精神
爱国主义
伟大梦想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二、核心
爱国主义
• 作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
井冈山精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 的革命信念,自力 更生,英勇奋战, 百折不挠,艰苦奋 斗。其中坚定的革 命信念是这一精神 的主题,体现了井 冈山精神的最显著 特征。
长征精神:
主要内涵是:救 亡图存的爱国精 神、不畏艰险的 奋斗精神、和衷 共济的团结精神、 勇于牺牲的奉献 精神。
红难的 革命乐观主义;勇 于战斗,无坚不摧 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 主的创新胆略;善 于团结,顾全大局 的集体主义。
四、阅读课本,试着总结 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弘扬中 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意义)
1、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中华民族之魂
重要性
凝聚作用
精神纽带
支撑作用 激励作用 指引作用
精神支柱 精神动力 精神火炬
2、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1)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2)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3)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4)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 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强基固本。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共21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共21张PPT)

你赞成哪种观点 ? 能否进一步 阐述你的观点 ?
观点一是片面的,它忽视了弘扬和培 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割裂了经济 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观点二是正确的,它正确地表述了弘 扬民族精神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认识 到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 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 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从这个对比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 义道路的需要
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 于对付中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1951年,以后曾经修改多次, 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戒令》,其内容如下: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 鄙视、进一步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 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 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 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 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 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 一半。
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 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 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从文化的角度,在这两个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 什么启示? 启示:我们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 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 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
从上面的材料,我 们有什么启示?
腐朽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
探究与交流:
• 围绕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有以 下不同的观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7课第2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7课第2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pt课件

全面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 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 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 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课堂互动探究
核心知识突破
正确理解民族精神的特点
1.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 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 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 特征。作为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 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 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 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材料2: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年来,新疆 立足自身资源、地缘优势,2200万新疆各族人 民大力弘扬“新疆精神”,提升“新疆能力”,践行 “新疆效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 机遇、奋勇拼搏,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 展,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天山南北呈现出一 派新气象、新面貌。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 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 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 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 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自主学习学案
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 1.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2.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知识重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的最显著的奋斗精神、 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 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西柏坡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 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
.
延安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15
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中华民族文化 根 华 魂 中华民族精神 民

. 深深植根于
5
“惟有民魂是值 得宝贵的,惟有 他发扬起来,中 国才有真进步”。
请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
6
一、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三精神”“一魂”“一火炬”)
(1)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 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 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精神动力。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 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 中国的脊梁。
探究: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 了什么精神?
.
1
第七课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
2
重难点知识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什么是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维系中华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
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23
2、中国多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 护世界和平,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做出了 贡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是一个—— 的国家 ( )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2)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 者。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必须与弘扬时. 代精神相结合。
22
会考样题检测
1、中华民族精神是( )
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
.
24
3、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关系说法正
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
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绵延千年的优秀文
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
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
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都具有时代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25
4、图书《舌尖上的中国》荣膺2013年度
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的 坚定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思 想。甘当革命的“螺丝钉”、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 业态度。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 的“钉子”精神。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大庆 精神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的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 部分和集中体现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的要求
回忆:文化与综合国力
.
20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顶住霸权主义的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文 化的影响,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21
3、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在新时期,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 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在
不同时期的表现,你可以得出
哪. 些结论?
18
1、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 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近百年来,民族精神的丰富 和发展体现在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
程之中。
.
19
2、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 素质的必然要求
爱国. 主义(地位 主题) 3
民族精神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 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晶
中华民族精神
关系?
分析: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有
什么关系?.
4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 量。(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 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 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2)是中华民族之魂。
(3)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p76)。
.
7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爱国主义 自强不息
核心
勤劳勇敢
.
8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 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作用: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 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 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中 华
集中 表现
中 华 民
文 植根于族



是什么
核心 ----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内容----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精神纽带



什--重要性(作用) 之


精神支柱 精神动力 “魂”
“精神火炬” 怎么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第二框)
.
13
井冈山精神
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 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 斗。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 一精神的主题,体现了井冈山
.
9
暴力“碍”国
.
10
暴力“碍”国
.
11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1)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
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
题。
.
12
课堂总结
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 胸怀. 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16
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 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 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
17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 精神、延安精神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
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世界最好的美食图书大奖”称号,该书
以食物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