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资源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999年由原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两所整合而成。

整合前的两个研究所都有长达50余年的历史和丰厚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著名地质学家侯德封先生曾任原地质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先生曾任原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从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综合性学术机构。

研究所以固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作为主攻方向。

1999年以来,研究所在科研布局上基本形成了地球动力学研究、环境与灾害研究、矿产资源研究的三足鼎立式研究格局。

研究所共设以下九个研究室: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岩石圈构造演化研究室、青藏高原研究室、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空间电磁环境研究室、工程地质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室、油气资源研究室、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水资源与地壳流体研究室;研究所同时有岩石圈构造演化、矿产资源、工程地质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另外在地球磁场与地球外核动力学、干旱区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俯冲碰撞造山的岩石学过程等研究方向上建成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研究群体。

近年来,研究所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的科研工作,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代表性的奖项是著名第四季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获得的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研究所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共有17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60人。

另外,研究所共有支撑系统固定人员26人,固定管理人员19人。

研究所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现有在读博士生292人,硕士生95人,在站博士后50人。

研究所拥有开展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大型观测和测试分析仪器,主要包括:地球物质成分与物质性质分析系统、地球深部结构观测系统、地质年代学测定系统、地磁与电离层观测台链、古环境数据分析系统、数据处理计算系统,为地球科学测试、观测和实验提供了必要条件。

李金华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金华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金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79年6月出生于陕西安康。

李金华地质微生物学和生物地磁学专业。

200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0-2013年留在该所从事地质学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2016年任该所副研究员,2017年起任研究员。

曾于2012-2014年,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矿物学、材料物理与宇宙化学研究所(IMPMC,CNRS-UPMC)做访问学者研究。

长期从事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前沿交叉研究。

近年来,以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为基本研究内容,综合运用岩石磁学、微生物学、电子显微学和同步辐射等方法,重点研究了:(i)趋磁细菌生物矿化过程和机制,实验揭示了趋磁细菌磁铁矿合成及磁小体链组装的动态过程,发现了子弹头形磁小体独特的多阶段晶体生长模式,提出了子弹头形纳米磁铁矿是最可靠化石磁小体判据的新观点;(ii)磁小体链复杂磁性机制,实验模拟研究了磁小体链的微观磁结构及其磁各向异性和颗粒间静磁相互作用,厘定了单磁畴磁铁矿的晶型和空间排列对几个重要岩石磁学参数的系统影响,提出了化石磁小体识别的新参数δ图;(iii)微生物矿化与微化石形成和保存,实验模拟研究了微生物矿化和微化石的形成过程,发现微生物矿化能显著提升微化石的保存能力,提出了将实验埋藏学与地质样品相结合研究微化石的新思路。

上述研究为理解生物响应地磁场机制和利用化石磁小体记录开展古地磁与古环境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已经发表SCI文章40篇。

李金华其中第一作者12篇(其中包括EPSL文章2篇,G-cubed文章2篇,GJI文章1篇,ChemicalGeology邀请综述文章1篇等)。

文章共被SCI引用304次,他引172次。

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2篇,SCI他引86次。

学术会议通知格式范文6篇

学术会议通知格式范文6篇

学术会议通知格式范文6篇学术会议是一种隐蔽的、体面的文化消费方式,其以文化为载体,团结了学术场域里的精英,在经济资本的基础上,加强了社会资本的整合,于是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学术会议通知的格式范文,仅供参考。

学术会议通知格式范文一:时间:xx年x月x日下午两点(明天下午)地点:卫生局三楼会议室主讲人:市人民医院神内科主任:吕海东讲课内容:缺血性卒中的病因诊断与危险因素分析参加人:1.市直第一、二、三院,中医院,保健院(内科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每个医院不超过5人2.各乡镇卫生院一人学术会议通知格式范文二:会议名称xxxx: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和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得益于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和应用,生物医学光学成像为医学领域提供并将继续开拓为追求人类健康所期望的各种生物医学研究方法和生物医学仪器。

召开本次讨论会,正是基于这样的交流需要,邀请各位在光学或医学领域做出一定成就的专家学者,回顾总结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的成就,同时积极展示最新的前沿研究和应用成果,并探讨今后的发展方向,促进该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应用。

希望您届时光临。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主要内容:1、宣读学术论文;2、交流教学和科研经验。

二、出席会议的代表应向大会提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三、会议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由大会负责,往返交通费由代表自负。

四、接到会议通知后,请即向会议筹备组寄回登记表(电子邮件或传真均可,会议开前三天没有寄回登记表,即视为不出席会议,不再安排食宿)。

五、会议时间:六、会议地点:七、代表登记表和会议论文投稿邮箱:*@*****八、联系电话:000-‐00000000(人名);传真:000-‐ 00000000附:会议登记表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主要职务联系电话往返抵离时间备注:学术会议通知格式范文三: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材料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定于XX年11月10-13日在福建厦门召开。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科研岗位职责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科研岗位职责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科研岗位职责地球化学所是中国科学院研究地球化学与环境地球化学的重要研究机构,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地球化学所的科研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研究科研岗位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地球化学与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科学研究。

地球化学所的科研工作主要围绕着地球物质的起源、演化、循环和环境效应展开,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多个方向。

岗位人员需要深入研究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开展实验室实验和野外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计算,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进展。

2. 科研项目管理地球化学所的科研工作通常以科研项目为基础进行。

科研岗位的职责之一是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和执行。

岗位人员需要与团队成员合作,制定科研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实验、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等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按时提交科研成果。

3. 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岗位的人员还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

地球化学所组织和参与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和研究生教育,岗位人员需要撰写学术论文、发表成果,并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学者进行合作交流,推动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和学科交叉。

4. 人才培养地球化学所重视人才培养,科研岗位的职责之一是指导和培养研究生。

岗位人员需要与研究生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指导其科研工作、撰写论文,并提供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建议,帮助研究生培养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

5. 知识产权和科技转化科研岗位的人员需要关注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转化。

地球化学所鼓励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岗位人员需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申请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科研岗位的职责涵盖了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技转化等多个方面。

岗位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推动地球化学与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科学发展和应用创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二批)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二批)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二批)
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各复试小组对上线考生的资格审核和复试,所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和体检结果进行审议,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现公布我所2019年硕士研究生通过复试(拟录取)名单(第二批):
公示期自2019年3月29日至2019年4月7日,经公示无异议的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将上报中国科学院大学,审批后将于2019年6月中旬发放硕士录取通知书,凭录取通知书附调档函转档,不提前接收学生户口、档案及党团组织关系,不接收此类咨询。

请注意关注我所网站的相关通知。

全国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服务系统已于3月20日开通,请没有被录取且仍未找到调剂单位的复试考生关注该系统的相关专业调剂信息。

备注:
1、如发现考生本人材料虚假、严重违法违纪等情况,我所有权取消其录取资格;
2、录取考生导师分配情况入学前公布,请勿电话咨询。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经验指导信息汇总!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经验指导信息汇总!

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简介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只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从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综合性国家学术机构。

以固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作为主攻方向。

研究所现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空间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及地球与行星物理、页岩气与地质工程、矿产资源研究、油气资源研究和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等5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并成立了深部资源探测先导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科研支撑以及安定的生活条件,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大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根据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年推免生拟录取情况,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的03矿床学方向、070904构造地质学专业、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2019年不招收全国统考硕士生。

2019年面向全国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2人(以最终下达指标为准),包括将接收各高校学习成绩优异的推免生45人左右,统考硕士生37人左右。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计划24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601高等数学(甲)④806普通物理(乙)或826地球物理学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01高等数学(甲):《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806普通物理(乙):全国重点大学工科类普通物理教材826地球物理学:1、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仲著,《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郭俊义编著,《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3、C.M. Fowler, The Solid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Geo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4、N. H. Sleep, K. Fujita, Principles of Geophysics, Blackwell Science,1997.四、中国科学院大学近三年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考研分数线2018年: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初试1.网上打印准考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报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070802空间物理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070802空间物理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

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简介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只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从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综合性国家学术机构。

以固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作为主攻方向。

研究所现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空间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及地球与行星物理、页岩气与地质工程、矿产资源研究、油气资源研究和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等5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并成立了深部资源探测先导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科研支撑以及安定的生活条件,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大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根据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年推免生拟录取情况,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的03矿床学方向、070904构造地质学专业、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2019年不招收全国统考硕士生。

2019年面向全国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2人(以最终下达指标为准),包括将接收各高校学习成绩优异的推免生45人左右,统考硕士生37人左右。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070802 空间物理学计划7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高等数学(甲)④806普通物理(乙)或808电动力学三、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601高等数学(甲):《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四版,以及其后的任何一个版本均可。

806普通物理(乙):全国重点大学工科类普通物理教材808电动力学:郭硕鸿著,《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8年第三版。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近三年空间物理学专业考研分数线2018年:五、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初试1.网上打印准考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报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23885684_锆石微量元素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3885684_锆石微量元素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000 0569/2021/037(04) 0985 99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4 03锆石微量元素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进展邹心宇1,2 蒋济莲2,3,4 秦克章1,2,3 张毅刚4,5 杨蔚2,3,4 李献华2,3,6ZOUXinYu1,2,JIANGJiLian2,3,4,QINKeZhang1,2,3 ,ZHANGYiGang4,5,YANGWei2,3,4andLiXianHua2,3,61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2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3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4 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5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6 中国科学院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1 KeyLaboratoryofMineralResource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 InstitutionsAcademyforEarthScienc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3 College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4 KeyLaboratoryofEarthandPlanetaryPhysic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5 KeyLaboratoryofComputationalGeodynamics,College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6 StateKeyLaboratoryofLithosphericEvolution,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020 05 07收稿,2020 11 23改回ZouXY,JiangJL,QinKZ,ZhangYG,YangWandLiXH 2021 Progressintheprincipleandapplicationofzircontraceelement ActaPetrologicaSinica,37(4):985-999,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4 03Abstract Zirconiswidelyusedingeologicalstudiesduetoitschemicalandphysicalrobustness,widespreadinaseriesofrocktypesandmultiplegeochemicalusageskeptinisotopes,traceelementsandinclusions Therelativelyrecentdevelopmentofanalysisallows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ageandtraceelement,whichbuildsabigtraceelementsdatasetandhelpsmakeprogressintheprincipleofzircontraceelements,suchasrevealingtheconcentrationandthedistributionoftraceelementsinzirconaredominatedbyzircon slattice,whichisruledbylatticestrainmodelandsubstitutionmechanism,affectedbythetraceelementcompositionofmeltthatzirconcrystallizedfromratherthanthatofthewholerock,andevennotrobustifinclusions,alteration,hotspotsormetamictizationinzirconwerenotproperlyscreened Inaddition,researchersalsomakeprogressintheapplicationofzircontraceelementsuchasusingzircontraceelementindexes,diagramsandpartitioningcoefficientstotracethecomposition,typeandtectonicsbackgroundsofparentalmagmasource,largelyextendedtheusageinigneousrocksstudies However,weshouldnoticethat,themultipleexplanationsofzircontraceelementindexes,theoverlappingofzircontraceelementdiagramsandthedisputeofpartitioncoefficientsmayweakentherobustnessinusingzircontraceelementstotracingmagmasourcesandprocesses Thefuturezircontraceelementstudieswillnotbelimitedbythetraditionallow dimensionalindexes,diagramsandpartitioningcoefficients,instead,willusenewtools,suchasmachinelearningmethodsandanalysiswithhigherspatialresolution,tofindmorecorrelationbetweenzircontraceelementandtorevealthethermalordynamicfactorsthataffectthezircontraceelements Inadata drivenandtheoreticaldrivenperspective,wewillrevealmoregeologicalandgeochemicalinformationhiddenbehindzircontraceelementsKeywords Zircon;Traceelement;Theoreticalbasis;Geologicalapplication;Prospects摘 要 锆石是地质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副矿物,其分布广泛、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记录了结晶时的年龄、温度、氧逸度以及本文受国家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3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3021、41830430)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邹心宇,男,1991年生,博士后,从事锆石微量元素及成矿地球化学研究,E mail:zouxinyu@mail.iggcas.ac.cn通讯作者:秦克章,男,1964年生,研究员,从事造山带演化与成矿学研究,E mail:kzq@mail.iggcas.ac.cn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O Hf Si Zr Li等多元同位素和微量元素信息,被广泛运用于地球科学的研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南西北部Posen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特征
岩石学报
2009,25(12):3141-3152
国内SCI
(无)
7
高俊
研究员
43
Gao, J., Long, L.L., Klemd, R., Qian, Q., Liu, D. Y., Xiong, X. M., Su, W., Liu, W., Wang, Y. T., Yang, F. Q.
45
申萍,沈远超,刘铁兵,张锐,王京彬,张云孝,孟磊,王丽娟,汪疆.
新疆包古图斑岩型铜钼矿床容矿岩石及蚀变特征
岩石学报
2009,25(4): 777-792
国内SCI
(无)
14
苏本勋
博士生
27
苏本勋,秦克章,孙赫,唐冬梅,肖庆华,曹明坚
新疆北山地区红石山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对同化混染和结晶分异过程的启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9, 98: 551-569
国际SCI
(1.970)
10
覃锋
硕士生
26
覃锋、刘建明、曾庆栋、罗照华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小东沟斑岩型钼矿床成岩成矿机制探讨
岩石学报
2009,25(12):3357-3368
国内SCI
(无)
11
Geochemical Journal
2009, 43(4): 257-273
国际SCI
(0.798)
2
陈志广
博士生
27
陈志广,张连昌,吴华英,周新华,刘庆
二连盆地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Ar-Ar年代、地球化学及构造背景
岩石学报
2009, 25(2): 297-310
国内SCI
(无)
3
董连慧
研究员
53
董连慧、徐兴旺、屈迅、李光明
初论环准噶尔斑岩铜矿带的地质构造背景与形成机制
岩石学报
2009,25(4):713-737
国内SCI
(无)
4
杜世俊
硕士生
26
杜世俊、徐兴旺、杨列坤、符超、苏捷、崔敏利
地幔包体金云母40Ar/39Ar年龄对玄武岩浆喷发结束时间的约束
岩石学报
2009,25(12): 3235-3242
国内SCI
(无)
5
Single-grain detrital muscovite Rb-Sr isotopic composition as an indicator of provenance for the Carboniferous sedimentary rocks in northernDabie,China
国际SCI
(1.970)
8
高俊
研究员
43
Gao, J.,Klemd, R., Long, L.l., Xiong, X.M., Qian,Q.
Adakitic signature formed b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n interpretation for the Neo–Proterozoic meta–plagiogranites of the NE Jiangxi ophiolitic mélange belt,South China
岩石学报
2009,25(4): 873-887
国内SCI
(无)
15
孙赫
博士生
28
孙赫,秦克章,苏本勋,范新,唐冬梅,李军
中天山地块科马提质超镁铁岩体的发现:新疆峡东岩体
岩石学报
2009,25(4):738-748
国内SCI
(无)
16
唐冬梅
博士后
28
唐冬梅,秦克章,孙赫,苏本勋,肖庆华,程松林,李军
天宇铜镍矿床的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对东疆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源区和成因的制约
表5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2009年度已发表论文统计
序号
第一作者
中文名字
职称/
身份
年龄
全部作者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年,卷(期):
起始页-结束页
论文性质
(2008IF)
1
陈福坤
研究员
45
ChenFukun,ZhuXi-Yan,WangWei,WangFang,HieuPham Trung,Siebel, Wolfgang
秦克章
研究员
45
秦克章,张连昌,丁奎首,许英霞,唐冬梅,徐兴旺,马天林,李光明
东天山三岔口铜矿床类型、赋矿岩石成因与矿床矿物学特征
岩石学报
2009,25(4):845-861
国内SCI
(无)
12
申萍
副研
45
Ping Shen, Yuanchao Shen, Tiebing Liu, Lei Meng, Huawu Dai, Yueheng Yang
Geochemical signature of porphyries in the Baogutu porphyry copper belt, western Junggar, NW China
Gondwana Research
2009, 16: 227-242
国际SCI
(3瑞
研究员
46
范宏瑞、胡芳芳、杨奎锋、王凯怡、刘勇胜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晚古生代闪长质-花岗质岩石年代学框架及其地质意义
岩石学报
2009,25(11):2933-2938
国内SCI
(无)
6
范忠孝
HieuPhamTrung
博士生
31
HieuPhamTrung,陈福坤,祝禧艳,王伟,Nguyen Thi Bich Thuy,Bui Minh Tam, Nguyen Quang Luat.
Lithos
2009, 110: 277-293
国际SCI
(3.303)
9
钱青
副研
40
Qian Qing, Gao Jun, Klemd Reiner, He Guoqi, Song Biao, Liu Dunyi, Xu Ronghua
Early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South Tianshan Orogen: constraints from SHRIMP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basaltic and dioritic rocks from Xiate, NW China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Tianshan Orogen, NW China: geochemical and age constraints of granitoid roc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9, 98: 1221-12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