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的历史

剖宫产的历史
剖宫产的历史

剖宫产的历史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剖宫产的历史及现状

1剖宫产的历史

剖宫产原名剖腹产,是医学发展史上最古老的外科手术。早在公元前70余年,罗马帝国即颁布了关于剖腹产的法令:规定凡孕产妇在妊娠后期死亡或行将死亡时,医

师必须将胎儿从母亲的腹中取出。这一法令维持了两千余年。但在当时,仅限于对已死亡或行将死亡的孕产妇实施,孕产妇死后,胎儿在子宫内仅仅只能存活5一20

分钟,因此即使将胎儿取出,也都是非死即残,存活率几乎等于零。到公元巧世纪,

开始对难产的孕妇施行剖腹产术,并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是,由于当时手术技能尚

未成熟,既没有麻醉,又不懂得如何消毒,而医生在取出胎儿后也不知如何缝合子宫切口,而是任其自然收缩止血。所以几乎所有的产妇,在施行手术后的一周内,相继因出血或感染而身亡。随着医学技术特别是消毒技术、切口技术和缝合技术的发展,剖腹产术逐渐被医生们所采纳,并不断推广。

2国内外剖宫产的现状

据Richard报道,美国的剖宫产率在20世纪70年代初为5.5%,到1978年为15.2%,而到1988年升到25.0%,是当初的5倍,发展的速度也是极快的。但是从80年代起,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开始关注这种趋势,使剖宫产率逐步下降,到80年代中期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Francix在1944年对挪威、英国、瑞典、美国1980-1990

年剖宫产率的变化作了比较,见表1。南美国家,如巴西,在1986年全国的剖宫产率已达到36.4,一些地区超过了50%。

我国据1989年全国剖宫产学术研讨会资料报道,50年代剖宫产率仅为1%一2%,到1988年上升到22%。北京妇产医院1960年一1994年35年间资料分析,60年代剖

宫产率<5%,70年代末到80年代为20%,90年代上升到4O%。上海市1950年剖宫产

率为9.95%,1977年上升到45.51%。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剖宫产率1980一1984年为18.60%,1995年上升到48.24%。国内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为40%左右,但少数已超过60%。更为令人忧虑的是在城市医院设法控制剖宫产率的同时,区、县医院,甚至乡镇卫生院正在热衷于开展剖宫产术,剖宫产率甚至高达80%以上。国外剖宫产率上升的迅速阶段在70年代,到80年代已趋于稳定,而90年代则逐步下降,这种上升的趋势持续了大约20年。美国妇产科学会提出的目标是到2000年剖宫产率要降到15%以下,其中初次剖宫产率要<12%,再次剖宫产率<3%。挪威、英国及瑞典1990年的剖宫产率已在15%以下,日本仅为7%-8%。我国剖宫产率迅速上升在80年代中期与90年代,目前尚未达到稳定水平,并且继续上升。目前,据调查,剖宫产率已经到75%,甚至更高。

剖宫产的起源,历史发展及我国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迁

1,剖宫产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⑴剖宫产的起源

剖宫产术(ceasareansection)原名剖腹产,在西方又称为凯撒大帝剖腹产,或君王剖腹术,是一种经腹壁(剖腹术)和子宫壁(子宫切开术)切口帮助产妇娩出胎儿的外科手术。相传因凯撒大帝为剖腹而生,故此得名。后经学者考证,根据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此说法不足为信。只是凯撒一词在拉丁文中有“切开”的意思,与凯撒大帝之名同音,纯属巧合。

世界上第一个有关剖宫产的记载出自我国,见于史记楚世家第十卷:“吴四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坼剖而产”即剖腹产。这段记载发生在公元前2400年,远远早于西方各国。干宝的集解中也提到“近魏黄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儿从右胳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斯盖近事之信也。”他认为很久以前就有这方面的记载,但不足为据,黄初五年汝南人剖腹产的

事情却比较可信。诗经中也有“不坼不副,无灾无害”的记载,可见中国古代的确有过剖腹产。

西方关于剖宫产的记载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据传,公元前715~前67年,古罗马的NumaPompolius王朝曾颁布《剖宫产律》,规定死亡的临产妇或孕妇,必须剖腹取出胎儿方可埋葬。这可能就是尸体剖宫产术的起源。这一法令维持了两千余年,1749年,西西里岛仍有一位医生因未将胎儿从孕妇遗体中取出而获极刑。

《剖宫产律》规定了医生的行为,但当时剖腹产的对象仅限于死亡或濒死的孕产妇。母亲死后,胎儿在子宫内只能存活5-20分钟,此时取出胎儿,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尽管如此,剖宫产的产生仍具有进步意义,因为即使胎儿的存活率再低,也有挽救生命的希望。

⑵剖宫产的历史发展

剖宫产的最初目的,是在死亡或临终的母亲身上挽救胎儿。1581年FrancoisSousset报道了14例成功为存活孕妇施行的剖腹产术,这是首次有医学文献对这种术式进行描述。所报道的也非作者亲手所作,而是从朋友处得到的信息。1610年首例剖宫产产妇死于产后出血,使医生对剖宫产望而生畏,直到1876年Porro实施剖宫产同时行部分子宫切除术,使病死率下降到50%~85%,也使剖宫产子宫切除术成为处理难产的一大进展。该术式现用于子宫破裂、子宫卒中、多发性子宫肌瘤以及无法控制的子宫出血或宫腔严重感染的病例。1882年,德国莱比锡的MaxSaumlnger首创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古典式剖宫产),有效地控制了出血和感染,并保留子宫,预后较好,安全性也明显提高。Max对剖宫产术式的改进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使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成为现实,但对术后感染的控制仍不够理想。

1907年,Frand提出腹式腹膜外剖宫产,1908年,Latzko设计了从膀胱侧窝进入子宫下段的途径,后经Norton等人改进为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1940年Waters

又提出从膀胱顶部进入子宫下段,即顶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这些术式对防止感染有一定作用,但存在操作复杂的缺点。

1912年,Kronig发明了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即切开膀胱反折暴露子宫下段,于子宫下段横切口取出胎儿,缝合子宫肌层后缝合膀胱反折腹膜的术式。这是剖宫产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此后,苏格兰的Murroken对此进行改进,将Pfannen-stiel发明的下腹壁横切口用于剖宫产术。这种切口不易出现腹壁疝,且较为美观,很快被发达国家接受。缺点为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腹直肌剥离面大。

1988年,以色列医生Stark改进了下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采用Joel-Cohen的开腹方法及独具风格的关腹方法4。开腹时对皮下脂肪采取撕拉的方法,使走行其中的血管、神经借助其本身弹性完整地保留下来。减少了出血及因结扎血管或电凝止血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缩短了开腹到胎儿娩出的时间;子宫肌层一层缝合,不缝合脏、壁层腹膜;关腹时皮肤、皮下脂肪全层宽针距缝合,整个切口仅缝合2-3针。该术式简单省时,利于愈合,疤痕形成少,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拆线时间短等优点。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经历了尸体剖宫产、切开却不缝合子宫的剖宫产术、Porro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古典式剖宫产术、经腹式腹膜内剖宫产术、腹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等几个发展阶段。历经几个世纪的探索,剖宫产术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各种术式日趋完善,因其在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产科领域的重要手术之一。

2 剖宫产的划分标准

⑴剖宫产的分类

目前,国外一般以决定剖宫产时间与分娩发动的关系为标准,将剖宫产分为两种情况,一类称为选择性剖宫产,另一类称为急诊剖宫产。

选择性剖宫产是指在妇女怀孕期间,也就是在分娩发动前就已决定实施的剖宫产术,其指征分为明确指征和潜在指征。明确指征包括头盆不称、重度前置胎盘和高风险的多胎妊娠;潜在指征包括臀先露、中度到重度的先兆子痫、产妇身体状况不宜自然分娩、糖尿病或梅毒、胎儿宫内成长受限、产前大出血、已确诊的胎儿畸形(如脑积水)等情况。

急诊剖宫产是指孕晚期或分娩期母亲或胎儿出现突然或非预期的异常情况,如前置胎盘大出血、胎盘早剥、梗阻性难产、脐带脱垂及子宫破裂等严重危及健康的急诊时,为挽救母儿生命在紧急情况下所施行的快速剖宫产。目前国际上急诊剖宫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严格意义上,其手术决定的最大时间范围限定在产程开始后至婴儿出生前。有些情况下,虽然产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及时解决的"状况,但尚有一些时间可以让医生与父母比较轻松地商议手术及可推荐的方案。这属于广义的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急诊剖宫产。

与国外对剖宫产所做的划分不同,国内目前的教科书中没有专门针对急诊剖宫产和选择性剖宫产做出定义。很多研究报告中,题目是急诊剖宫产的相关研究,内容中则掺杂了急诊剖宫产、选择性剖宫产和剖宫产三个名词,且相互指代不清,意义混淆,或将选择性剖宫产也作为急诊剖宫产的一部分。

⑵剖宫产紧急程度的划分

关于剖宫产的划分标准,目前国外学界尚存有较大争议。英国的国家剖宫产统计报告中曾将决定-分娩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0分钟作为第一等级的划分标准,但这种观点过于激进和机械,未被广泛接受。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2000年左右Lucas等人按缓急程度划分的四个等级。其详细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剖宫产术的紧急程度分类标准等级定义(以做出手术决定时情况为准) 1类直接威胁产妇或胎儿生命

2类危及产妇或胎儿安全,但不造成直接生命威胁

3类需提前结束妊娠但不危及产妇或胎儿安全

4类手术定于对产妇和产科团队都适合的时间

这种划分方法中,第一、二类手术是“急诊”的,第三类(如产妇已预约好选择性剖宫产,然而分娩发动在预定的手术时间之前)就不再是选择性剖宫产,但也非真正意义的“急诊”。

3 我国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发展趋势

⑴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严格来说,剖宫产仅用于不可经阴道分娩,或阴道分娩会危及母婴的病例。然而随着围产期保健观念的更新,产妇与胎儿地位上升,目前的剖宫产已不只限于上述情况。现有的剖宫产指征包括医学指征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医学指征是指那些如继续妊娠或分娩将严重影响母亲和/或胎儿的并发症,包括不能或不宜阴道分娩的情况。社会因素国外亦称非临床因素,包括高龄初产、珍贵儿、脐带绕颈及无明确指征产妇或家属要求剖宫产者。

⑵我国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趋势

目前我国各级医院的趋势是剖宫产指征盲目扩大,不合理剖宫产不断增加。社会和家庭对胎儿过度关注、医患关系紧张及医疗纠纷增加等,迫使产科医生采取妥协态度,把剖宫产当成防止分娩意外的预防性手术或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医疗纠纷的方式。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或各种因素造成产程进展缓慢者大多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对不配合的产妇放宽手术指征。研究显示,剖宫产指征在1992-1998年以难产为第一位;1999-2002年以胎儿因素为第一位;而2003-2006年以社会因素为第一位。社会因素和胎儿因素在各年剖宫产指征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尤其是社会因

素,1992年仅占6.5%,而2006年增至32.3%。可见,在迅速增长的剖宫产率中,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社会因素系指无明显医学指征,孕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手术。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心理因素:孕妇(特别是初产妇)精神紧张,过分恐惧产痛,缺乏阴道分娩的信心,害怕阴道试产失败再行剖宫产增加痛苦,或担心产后阴道松弛影响性生活。2)孕妇及家属过分相信剖宫产的安全性和挽救母子生命的有效性,对并发症和后遗症知之甚少。3)一些孕妇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错误认为剖宫产儿聪明,做手术简单且方便。4)迷信思想,个别孕妇及家属算时辰,要求择期剖腹分娩。5)由于分娩过程难以预测,部分产科医生及助产士为避免承担风险和可能导致的医疗纠纷,而放宽指征。

综上,剖宫产原名剖腹产,是医学发展史上最古老的外科手术之一,历史悠久,现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因其在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之一。按照决定剖宫产时间与分娩发动的关系可将剖宫产分为两大类,即选择性剖宫产与急诊剖宫产。

剖宫产指征应包括医学指征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中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我国剖宫产的首位指征,究其原因,与孕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因素、相关知识、态度、环境影响及医务人员规避风险有关。

剖宫产管理制度

剖宫产管理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妇产科剖宫产管理制度 1.按照国家、省、市妇幼卫生工作部署要求,有效控制影响剖宫产的医源因素、社会因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助产技术,实现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目标。 2.剖宫产率控制在35%以内,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逐年降低。 3.妇产科医务人员严禁实施趋利和避责行为的剖宫产手术,切实降低剖宫产率。 4.妇产科医务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倡和促进自然分娩。加强对孕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孕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分娩观,积极促进自然分娩。 5.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产科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产程中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减少并发症,提高助产质量。 6.必须严格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做到科学手术,严禁开展无手术指征及择期的剖宫产手术。 7.实行剖宫产手术签字制度。急诊剖宫产手术必须经科主任请示批准后方可实施;非医学指正的剖宫产术必须经科主任批准,并填报《医院剖宫产手评估审核表》,经主管院长批准签字后方可进行。 8.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于没有剖宫产指征,孕妇及其家属要求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科医生及助产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

对符合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的,也要向其充分讲清剖宫产手术的利弊,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严格履行手术签字手续。 9.改变服务模式。要改变传统的助产模式,实行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导乐助产模式。让孕产妇及家人能预先充分了解产程的进展,减少因信息不足造成的焦虑和紧张,降低因精神因素导致难产的发生。 10.分娩过程中要配有助产士陪同,产科医生要及时检诊,增加产妇及其家属的安全感及自信心。 11.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及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工作。高危孕妇剖宫产手术必须有儿科医师在场。 12.医务科要加大监管和专项督查工作力度。对不遵循手术指征盲目实施剖宫产手术,使剖宫产率居高不降要按制度严肃处理。 妇产科 二〇一七年一月一日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管理制度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管理制度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省、市妇幼卫生工作部署要求,有效控制影响剖宫产的医源因素、社会因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助产技术,实现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目标; 2.非医学指针剖宫产率控制在30%以内; 3.妇产科医务人员严禁实施趋利和避责行为的剖宫产手术,切实降低剖宫产率; 4.妇产科医务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倡和促进自然分娩。加强对孕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孕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分娩观,积极促进自然分娩; 5.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产科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产程中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减少并发症,提高助产质量; 6.必须严格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做到科学手术,严禁开展无手术指征及择期的剖宫产手术; 7.实行剖宫产手术院长签字制度。所有剖宫产术必须经科主任批准,并填报《公庄镇卫生院剖宫产手术申报审批单》,经主管院长(医务科)、院长批准签字后方可进行;休息日急诊剖宫产手术必须经总值班批准签字; 8.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于没有剖宫产指征,孕妇及其家属要求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科医生及助产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对符合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的,也要向其充分讲清剖宫产手术的利弊,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严格履行手术签字手续; 9.改变服务模式。要改变传统的助产模式,实行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导乐助产模式。让孕产妇及家人能预先充分了解产程的进展,减少因信息不足造成的焦虑和紧张,降低因精神因素导致难产的发生。 10.分娩过程中要配有助产士陪同,产科医生要及时检诊,增加产妇及其家属的安全感及自信心。 11.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及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工作。高危孕妇剖宫产手术必须有儿科医师在场。 12.医务科要加大监管和专项督查工作力度。对不遵循手术指征盲目实施剖宫产手术,使剖宫产率居高不降要按制度严肃处理。

剖宫产手术指征1

剖宫产手术指征 相对性指征:系指剖腹产经阴道分娩对母子为安全。 绝对性指征:系指无阴道分娩的可能,必须剖腹产结束分娩。按存在的时间分:永久性指征和暂时性指征。永久性指征:系指孕妇骨盆严重狭窄或畸形等终生不变的情况。暂时性指征:系指仅在某次妊娠时并发的情况,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痫等。按来源分为母性、儿性及母儿性指征。分述之: 一、母性指征 (一)病史 1、多次难产、死产史; 2、习惯性早产、流产;习惯性足月胎死宫内或习惯性新生儿死亡(阴道分娩后); 3、既往剖宫产史,前次剖腹产指征依然存在,或无试产条件; 4、经阴道助产手术未能取出之活胎。临床上要求事先正确估计盆头关系,不应出现阴道助产失败后再剖腹产的错误。 (二)骨产道 1、骨盆严重畸形或混杂狭窄重度骨软化骨盆、均小骨盆兼佝偻扁骨盆,Robert横狭骨盆,Naegele偏斜骨盆,髋关节病变骨盆,高位混化骨盆,脊柱脱位型骨盆,驼背性骨盆,骨折性骨盆等。 2、重度骨盆狭窄。 3、骨盆轻度狭窄试产失败。 (三)软产道 1、软产道畸形(1)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2)阴道纵膈伴有胎位不正;(3)双子宫未妊娠子宫阻塞产道;(4)双子宫妊娠子宫扭转;(5)其它畸形使胎儿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软产道手术史(1)双子宫畸形吻合术后;(2)子宫肌瘤剔除术后;(3)子宫脱垂修补术后;(4)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后;(5)生殖道瘘修补术后;(6)后天阴道;(7)化学药物烧伤,阴道肿物摘除术后,或阴道损伤修补术后形成瘢痕狭窄,胎儿无法经阴道娩出者; 3、宫颈瘢痕或极严重的水肿影响宫口开大,经治疗无效者; 4、严重外阴水肿,虽经应急治疗(消毒外阴后在阴唇水肿处行多点穿刺放水,或用50%硫酸镁湿热敷等),疗效不佳,如胎儿经阴道娩出可能导致外阴重度撕伤者; 5、极严重的外阴或阴道静脉曲张,未避免阴道分娩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者; 6、子宫缩窄环,虽经有效治疗,仍未松解,宫口尚未开全,已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等危机母子安全之症候,或胎儿珍贵者;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也随之升高。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剖宫产率的上升可导致母体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WHO在全球剖宫产率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孕妇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度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为规范剖宫产手术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等,在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剖宫产临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 500g者)及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 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maternal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2)当孕妇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84029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1 常规护理 按腹部手术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术后第2天改半卧位,2~3天后坐起,以利恶露排出。鼓励产妇作深呼吸,勤翻身,早下地活动,以防止肠粘连等并发症。 2 心理护理 产妇初作母亲,心情大多高兴又紧张,对手术刀口愈合情况等因素较为担心,应在回病房清醒后半小时内做好母婴皮肤接触,促进母乳喂养的同时,稳定患者的情绪,安抚护理,告诉产妇一些术后的基本常识,取得积极的配合。对部分有重男轻女倾向而生女婴的产妇,尤要做好思想工作,减少心理刺激,用良好的语言,诚恳的态度开导、安慰产妇,鼓励产妇以正确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因恼怒抑郁而致缺乳现象的出现。 3 局部护理 术后12h内密切注意产妇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避免产后大出血。留置导尿管24h,拔管后注意排尿情况。术后3天用0.02%的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每天2次。指导产妇乳房护理,哺乳前用温水清洗乳头,勤换内衣,教给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做到有效吸吮,预防乳腺炎。 4 饮食护理

剖宫产产妇术后免奶、免糖,半流质饮食,排气后即可改为普通饮食。饮食要多样化,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适量脂肪及纤维素均衡的膳食可以提高乳汁的质和量,促进乳汁分泌。早开奶,勤吸吮对剖宫产后母乳不足问题极有帮助。对产后出血较多,乳房松软,缺乳者,可予黄芪30g,当归10g,鸡血藤10g,王不留行10g,炖猪蹄服以生乳;对乳房鼓胀,乳汁不通者,可予柴胡15g,漏芦10g,穿山甲10g,王不留行1g,水煎服以行乳。 5 消毒管理 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的消毒管理,每日2次进行空气喷雾消毒。保持室内空气净化、疏通、新鲜和适宜的温湿度。每日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洗物体表面和地面2次。新生儿的衣被、尿布、洗澡巾等与新生儿接触的物品,都要消毒后方可使用。新生儿脐部护理每日2次,以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 6 出院指导 鼓励产妇保持良好的心境,合理的营养、休息、睡眠和活动,注意个人卫生和外阴清洁。指导避孕的方法,一般产后42天落实避孕措施,产后4周内禁止性生活。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告知产妇遇到喂养问题的咨询方法如:医院的热线电话,门诊、保健人员名单,社区支持组织的具体联系方法等,以及出院后随访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力争产妇和婴儿在产后42天回医院健康查体。

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粘连30 例临床分析

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粘连30 例临床 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所致腹壁腹腔粘连的情况,改进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新式剖宫产30例和子宫下段剖宫产75例再次手术腹壁腹腔粘连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腹壁粘连19例(63.33%)、腹腔粘连22例(73.33%)明显重于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粘连31例(41.33%),腹腔粘连24例(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必须关闭腹膜。 【关键词】剖宫产术;腹壁;腹腔;粘连;剖宫产术 自1996年以来,新式剖宫产因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病人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外切口美观等优点在国内迅速推广。我院自1998年7月起以新式剖宫产取代大部分子宫下段剖宫产,但在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时发现存在腹壁及腹腔粘连的并发症。现就粘连问题提出探讨,以期改良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手术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7月~2006年9月共收治剖宫产术

后再次手术病例105例。A组30例为新式剖宫产再次手术,年龄24~32岁,平均28.5岁,平均孕次2.0次。剖宫产距再次手术间隔时间2~8年,平均5.3年。其中再次剖宫产22例,宫外孕5例,子宫肌瘤1例,卵巢肿瘤2例。B组75例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手术,年龄22~36岁,平均29.2岁,平均孕次2.3次。剖宫产距再次手术间隔时间为2.5~9年,平均5.5年。其中再次剖宫产64例,宫外孕7例,子宫肌瘤1例,卵巢肿瘤3例。两组病例前次剖宫产指征有可比性。手术均顺利,切口均甲级愈合。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新式剖宫产采用文献[1]手术方法,子宫下段剖宫产按《妇产科学》第3版的常规操作方法。两组手术区别是:A组是手术过程中采取徒手撕拉法,不下推膀胱,不缝合腹膜及子宫膀胱反折腹膜。 为避免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我科对新式剖宫产进行改良:①腹直肌前鞘在直视下裁开;②腹膜与腹直肌一起先纵向后横向撕拉,两边均匀用力,可避免腹直肌下的血肿形成;③麻醉由原来连续硬膜外麻醉改为腰硬联合麻醉;④术中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宫腹腔或切口;⑤以微乔线间断缝合腹膜及膀胱反折腹膜;⑥使用粘连平或几丁糖均匀涂抹于盆腔手术部位及肠管或内脏表面,减少术后粗糙面或缺损面与其他脏器的接触,起润滑和隔离作用。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从切皮至进腹时间、腹壁粘连、腹腔粘连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考试题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 分) 1、剖宫产是在()过程中,由于产妇或()的原因无法使胎 儿()娩出,而由医生采取的一种经腹切开子宫取出()的过程。由于该手术(),(),很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所以,做好术后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 2、孕晚期及产后比较容易出现(),剖宫产的患者更容易 发生。引起此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能早日下床活动、年龄较大、()等。临床表现为()、()、水肿、心跳及呼吸会()。 3、剖宫产术后双脚恢复知觉,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 小时后应该联系()、(),并下床慢慢活动,当导尿管拔除后应多(),这样不仅能增加(),还可预防肠粘连及()形成等。下床活动前可用束缚带绑住(),这样走动时就会减少因为震动的关系碰到伤口而引起()。 二、问答题(40 分) 1、剖宫产术后及时大小便的目的? 答:

剖宫产答案 填空题 1、分娩、胎儿、自然、胎儿及、其附属物、伤口大创面广、关键 2、下肢深静脉血栓、肥胖、多胎经产妇、下肢疼痛、压痛、加速 3、翻身、坐起、走动、胃肠蠕动、静脉血栓、腹部、疼痛 问答题: 预防尿路感染、便秘 一般术后第二天静脉滴注结束会拔除留置导尿管,拔除后3?4小时应排尿,以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如果不习惯卧床小便,可下床去厕所,再解不出来,应告诉医生,直至能畅通排尿位止,否则易引起尿路感染。 剖宫产后,由于伤口疼痛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顺利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便秘,若有痔疮,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严重,故术后产妇应按平时习惯及时大小便。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剖宫产指征指南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 败者。 3.瘢痕子宫:2 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 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500g 者)及足先露。 5.前臵胎盘及前臵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 臵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 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 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 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 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maternal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2)当孕妇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减轻其恐惧;产程过程中应用分娩镇痛方法以减轻孕妇的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4)临床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宫产分娩的要求,但孕妇的要求应该得到尊重,并提供次选的建议。 12.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人工阴道成形术后 等。 13.外阴疾病:如外阴或阴道发生严重静脉曲张者。 14.生殖道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严重的淋病、尖锐湿疣等。 15.妊娠合并肿瘤:如妊娠合并子宫颈癌、巨大的子宫颈肌 瘤、子宫下段肌瘤等。 二、剖宫产手术的时机 剖宫产手术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是影响母儿预后的重要因素。1.择期剖宫产术:是指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孕妇及胎儿状态良好,有计划、有准备的前提下,先于分娩发动的择期手术。因妊娠39 周前的剖宫产手术,新生儿发生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除双胎或多胎妊娠及前臵胎盘等外,择期剖宫产手术不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临床比较论文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临床比较【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046-02 【摘要】目的: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和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62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新式剖宫产术式62例进行对照,对两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粘连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相较于新式剖宫产组的总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缩短, 术后粘连减少,较原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 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总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缩短, 术后粘连减少,优于新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sects of the modified method of cesarean section with the new method of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124 pregnant women with operating indicat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modified method and the new method of cs results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 bleeding volume between the new mode and the modified method of cs(p 0. 05) also the cost of modified is lower than the new mode of cs conclusions the modified method of cesarean section is worthy to be

剖腹产的医学指征(详细)

剖腹产医学指征 剖腹产指征按程度分:相对性指征和绝对性指征。 相对性指征:系指剖腹产经阴道分娩对母子为安全。 绝对性指征:系指无阴道分娩的可能,必须剖腹产结束分娩。 按存在的时间分:永久性指征和暂时性指征。 永久性指征:系指孕妇骨盆严重狭窄或畸形等终生不变的情况。 暂时性指征:系指仅在某次妊娠时并发的情况,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痫等。 按来源分为母性、儿性及母儿性指征。分述之: 一、母性指征 (一)病史 1、多次难产、死产史; 2、习惯性早产、流产;习惯性足月胎死宫内或习惯性新生儿死亡(阴道分娩后); 3、既往剖宫产史,前次剖腹产指征依然存在,或无试产条件; 4、经阴道助产手术未能取出之活胎。临床上要求事先正确估计盆头关系,不应出现阴道助产失败后再剖腹产的错误。 (二)骨产道 1、骨盆严重畸形或混杂狭窄 重度骨软化骨盆、均小骨盆兼佝偻扁骨盆,Robert横狭骨盆,Naegele偏斜骨盆,髋关节病变骨盆,高位混化骨盆,脊柱脱位型骨盆,驼背性骨盆,骨

折性骨盆等。 2、重度骨盆狭窄。 3、骨盆轻度狭窄试产失败。 (三)软产道 1、软产道畸形 (1)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 (2)阴道纵膈伴有胎位不正; (3)双子宫未妊娠子宫阻塞产道; (4)双子宫妊娠子宫扭转; (5)其它畸形使胎儿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软产道手术史 (1)双子宫畸形吻合术后; (2)子宫肌瘤剔除术后; (3)子宫脱垂修补术后; (4)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后; (5)生殖道瘘修补术后; (6)后天阴道; (7)化学药物烧伤,阴道肿物摘除术后,或阴道损伤修补术后形成瘢痕狭窄,胎儿无法经阴道娩出者; 3、宫颈瘢痕或极严重的水肿影响宫口开大,经治疗无效者; 4、严重外阴水肿,虽经应急治疗(消毒外阴后在阴唇水肿处行多点穿刺放水,或用50%硫酸镁湿热敷等),疗效不佳,如胎儿经阴道娩出可能导致外阴重度

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

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利 弊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 1、自然分娩不会在腹部造成创伤和留下瘢痕,也不会损伤子宫。产妇产后恢复快,分娩 结束后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恢复体力进行活动,帮助子宫恢复,促使产后恶露的排出,有较多精力照料婴儿,也有利于体型的恢复。 2、可免受剖宫产手术带来的痛苦,能避免剖宫产后感染、大出血等的许多并发症和肠粘 连、腹壁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后遗症,且住院时间短。 3、有利于新生儿的智力发育,同时肺内液体被挤压出来,可明显减少湿肺、窒息及新生 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4、阴道自然分娩的婴儿能从母体获得一种免疫球蛋白IgG,出生后机体抵抗力增强,不 易患传染性疾病。 5、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高。阴道自然分娩有利于新生儿出生后迅速建立正常呼吸,促进肺 成熟,很少发生肺透明膜病;还能促进母亲产后乳汁的分泌,容易早下奶,能很好地进行母乳喂养。 6、从长远来看,阴道分娩后产妇容易选择避孕方法,如可以早放避孕环,而且一旦怀 孕,需做人工流产时,不必担心刮宫引起子宫瘢痕部位穿孔等问题。 7、胎儿在产道内受到触、味、痛觉及本位感的锻炼,促进大脑及前庭功能发育, 对今后运动及性格均有好处。

8、分娩的过程中子宫有规律的收缩能使胎儿肺脏得到锻炼,肺泡扩张促进胎儿肺成熟,小 儿生后很少发生肺透明膜病。 1、剖宫产并发症较多,手术后易发生感染,包括伤口感染及腹腔脏器粘连、肠胀气等后遗症,羊水栓塞、麻醉意外、脏器损伤等依然存在。 2、对母亲来讲,手术过程中除麻醉风险外,手术中出血量多于自然分娩,且住院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贵。 3、产后腹部手术伤口愈合较阴道自然分娩慢得多,且身体状况恢复较慢。 4、由于手术后活动受限制、不能很快恢复饮食,会引起乳汁减少,使哺乳时间推迟。 5、剖宫产分娩的孩子由于没有经过产道挤压过程,湿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比自然分娩多。 6、剖腹产的孩子都会出现免疫力低下、易导致孩子得“湿肺症”、容易患统合失调症、更容易得哮喘病及小儿多动症。 7、剖腹产更容易给产妇腹部留下疤痕,加大了再次怀孕的风险。术后再次妊娠会增加子宫破裂的危险,同时,第二次分娩极可能再要剖宫产,使产妇在精神上及身体上都会受很大的痛苦,做人流的风险也加大。

2016年最新急诊剖宫产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急诊剖宫(2016年版) 一、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版) 1.胎儿因素:急性胎儿窘迫 2.产程因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活跃期停滞和胎 头下降停滞 (四)标准住院日为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00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急诊血常规+血型、生化全套; 2.急诊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近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类;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输血; 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6 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管理制度

×××××医院 非医学剖宫产管理制度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省、市妇幼卫生工作部署要求,有效控制影响剖宫产的医源因素、社会因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助产技术,实现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目标; 2.非医学指针剖宫产率控制在30%以内; 3.妇产科医务人员严禁实施趋利和避责行为的剖宫产手术,切实降低剖宫产率; 4.妇产科医务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倡和促进自然分娩。加强对孕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孕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分娩观,积极促进自然分娩; 5.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产科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产程中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减少并发症,提高助产质量; 6.必须严格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做到科学手术,严禁开展无手术指征及择期的剖宫产手术; 7.实行剖宫产手术院长签字制度。所有剖宫产术必须经科主任批准,并填报《吉林市华侨医院剖宫产手术申报审批单》,经主管院长(医务科)、院长批准签字后方可进行;休息日急诊剖宫产手术必须经总值班批准签字; 8.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于没有剖宫产指征,孕妇及其家属要求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科医生及助产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对符合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的,也要向其充分讲清剖宫产手术的利弊,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严格履行手术签字手续; 9.改变服务模式。要改变传统的助产模式,实行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导乐助产模式。让孕产妇及家人能预先充分了解产程的进展,减少因信息不足造成的焦虑和紧张,降低因精神因素导致难产的发生。 10.分娩过程中要配有助产士陪同,产科医生要及时检诊,增加产妇及其家属的安全感及自信心。 11.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及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工作。高危孕妇剖宫产手术必须有儿科医师在场。 12.医务科要加大监管和专项督查工作力度。对不遵循手术指征盲目实施剖宫产手术,使剖宫产率居高不降要按制度严肃处理。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剖宫产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 一、护理 1、剖宫产术后产妇,回室后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观察宫缩、阴道出血量及腹部切口有无渗血,乳房形态及有无初 乳。保持各种管路通畅,调整输液速度。分别于产后30分钟、1 小时、1个半小时、2小时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于术后 2小时加测生命体征1次,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若为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术后4小时观察产妇双腿活动情 况,遵医嘱去枕平卧6小时。 3、术后6小时可进流食,但需避免糖、牛奶、豆浆等产气类食 品,根据腹胀情况,手术24小时后可适当给半流质饮食,排气 后进普通饮食。 4、遵医嘱保留尿管,术后3天内每日会阴护理2次。拔出尿管 后协助离床活动,督促自行排尿,注意尿量。 5、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当天鼓励翻身,次日半卧位或坐 位,拔除尿管后鼓励产妇离床活动,学会自我护理。 6、产妇回室后,护士即刻协助产妇与新生儿进行“三早”。 二、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1] 疼痛与腹部切口有关 [护理措施]

1、评估产妇疼痛的原因及程度。 2、协助产妇取舒适体位,术后6小时可取半卧位。 3、教会产妇有效咳嗽的方法,咳嗽时如为纵切口,轻按切口两 侧,并向中心聚拢腹壁,以减轻切口张力,如为横切口,轻按切 口,以减轻切口处振动。 4、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尽量减少移动产妇,指导产妇正确 翻身、下床的方法。 5、提供切实可行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6、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护理问题2] 舒适改变——腹胀与术中麻醉、肠蠕动减弱有关 [护理措施] 1、评估产妇腹胀原因及程度。 2、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 3、排气前免糖、产气食品,以防产气过多,可少量多餐进半流 食,促进肠蠕动。 4、轻揉按摩腹部,每晚用温热水足浴15分钟左右。 5、遵医嘱用药或肛管排气等。

剖宫产指征

剖宫产指征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 500g者)及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 0 g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maternal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2)当孕妇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减轻其恐惧;产程过程中应用分娩镇痛方法以减轻孕妇的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4)临床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宫产分娩的要求,但孕妇的要求应该得到尊重,并提供次选的建议。 12.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人工阴道成形术后等。 13.外阴疾病:如外阴或阴道发生严重静脉曲张者。

剖宫产指征

剖宫产指征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 500g者)及足先露。 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置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 0 g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maternal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2)当孕妇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减轻其恐惧;产程过程中应用分娩镇痛方法以减轻孕妇的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4)临床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宫产分娩的要求,但孕妇的要求应该得到尊重,并提供次选的建议。 12.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人工阴道成形术后等。 13.外阴疾病:如外阴或阴道发生严重静脉曲张者。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导读: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剖宫产率在世界各国也随之升高。 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且近20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状况。 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多数医院的剖宫产率在40%~60%之间,个别医院甚至高达70%以上。剖宫产率的上升可导致母体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WHO在全球剖宫产率的调查报告中指出,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孕妇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度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为规范剖宫产手术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管理等,在参考英国、美国等国家剖宫产临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制定了我国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500g 者)及足先露。 5.前臵胎盘及前臵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臵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deliveryonmaternal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2)当孕妇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 (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减轻其恐惧;产程过程中应用分娩镇痛方法以减轻孕妇的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4)临床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宫产分娩的要求,但孕妇的要求应该得到尊重,并提供次选的建议。 12.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人工阴道成形术后等。 13.外阴疾病:如外阴或阴道发生严重静脉曲张者。 14.生殖道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严重的淋病、尖锐湿疣等。 15.妊娠合并肿瘤:如妊娠合并子宫颈癌、巨大的子宫颈肌瘤、子宫下段肌瘤等。 二、剖宫产手术的时机

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利弊

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利弊 认识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利弊有些产妇及家人认为,剖宫产可免受痛苦,既不改变体形,又能保证婴儿的安全,剖宫产生的孩子很聪明等,因此盲目地追求剖宫产。这主要是对正常分娩缺乏正确的认识。其实,阴道分娩对母子更有好处。 对于胎儿分娩过程中子宫有规律的收缩,能使胎儿的肺得到锻炼,出生后有利于新生儿呼吸的建立,促进肺成熟,出生后很少发生肺透明膜病;分娩时宫缩和产道的挤压作用,可将胎儿呼吸道内的羊水和黏液排挤出来,使新生儿湿肺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大大减少;免疫球蛋白G(IgG)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可由母体传给胎儿,剖宫产儿缺乏这一获得抗体的过程,因而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对产妇来说分娩阵痛时子宫下段变薄,上段变厚,宫口扩张。这种变化使产妇产后子宫收缩力增强,有利于产后恶露排出,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且免受麻醉和手术的影响,产后恢复快。 剖宫产是解决母婴并发症和难产的一种手段。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尽管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但手术的危险如麻醉意外、羊水栓塞等依然存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还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盆腔粘连等。分娩后,产妇身体恢复得也较慢。 由此可见,阴道分娩才是正常的分娩途径。孕妇在妊娠后应有充分的思想及心理准备。如果没有异常情况,为了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应尽量争取阴道分娩。

轻松自然分娩三部曲 分娩?疼痛? 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只要我们在分娩前,做好预备功课,那么分娩也可以轻松地完成。所以,现在,我们就在邯郸县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奏响轻松自然分娩的三部曲吧。 第一部曲:临产 分娩准备: 临产先兆:在真正临产前,可能会有一些征兆出现,如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排出,即见红、腰酸、下腹部坠胀感,腹部发硬发紧,有的产妇可能感觉有轻微、不规律的腹痛.或因破水阴道有水流出。 临产开始:规律的子宫收缩.即大约每10分钟内出现两次宫缩,伴随胎儿头下降.子宫口扩张此时应该住院待产。 元江县医院妇产科医生贴心叮咛:破水后要注意观察羊水性状.记录破水时间,应采取平卧姿势。一旦破水必须马上住院。 住院准备: 准备住院用品:现金,身份证,农合本,准生证;生活用品:洗漱用具、卫生用品(卫生纸、卫生巾)、盆、毛巾,换洗衣服。婴儿用品:湿巾、小毛巾、小儿衣被、尿布、小碗、小勺、吸奶器。 进产房用品:水杯(吸管)、适量水果及食品、卫生用品。

降低剖宫产率制度措施

降低剖宫产率制度与措施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降低剖宫产率制度与措施,请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严格按照降低剖宫产率制度与措施执行。 年月日 一、管理制度 1、必须严格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做到科学手术,严禁开展择时、无指征剖宫产,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2、妇产科医务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倡和促进自然分娩。加强对孕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孕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分娩观,积极促进自然分娩; 3、严格执行高危孕妇分级管理制度,及时做好高危孕妇的转诊工作。高危孕妇剖宫产手术必须有儿科医师在场。产科医生实行24小时值班制,成立由业务院长、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等相关人员组成的产科抢救小组和新生儿抢救小组。

4、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产科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产程中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减少并发症,提高助产质量; 5、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于没有剖宫产指征,孕妇及其家属要求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科医生及助产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对符合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的,也要向其充分讲清剖宫产手术的利弊,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严格履行手术签字手续; 二、保障措施: 1、加强产前查体的力度,早期发现妊娠合并症并积极采取应有的治疗措施,及时纠正胎位不正。 2、加强孕期指导,合理指导孕期饮食,避免巨大儿产生。 3、加强产前检查及产前健康教育,主动向孕妇及其家属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危害,消除产妇的恐惧、紧张情绪,减少由精神因素造成的难产。 4、在科室内张贴自然分娩好处和剖宫产风险的宣传材料,努力营造降低剖宫产的氛围。 5、细心观察产程,及时纠正有可能导致剖宫产的因素。 6、产妇入院后,医务人员热情接待,加强医患沟通,让产妇对医务人员有信任感、依赖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剖宫产指征

剖宫产指征 绝对指征 1、骨盆狭窄骨盆径内外测量其入口,中腔或出口中度以上狭窄者。 2、头盆不称是指骨盆径线在正常范围,但胎儿过大或胎头与骨盆比例不相适应而使产程受阻,是目前剖宫产的主要指征。 3、横位如横位无法纠正,待胎儿能存活时应选择性剖宫产。 4、软产道异常因软产道异常而行剖宫产者较少见,但主要有下列情况,一、软产道梗阻,宫颈、阴道或外阴由于创伤或手术致严重瘢痕挛缩,可使分娩梗阻。此外,如子宫颈肌瘤、阴道先天发育异常阻碍先露下降者均需行剖宫产术。二、宫颈癌、尖锐湿疣,阴道分娩可引起产道裂伤而有大出血的危险。宫颈癌还可导致癌肿扩散,尖锐湿疣在胎儿通过产道时可以传染,故均应考虑剖宫产。 5、中央性前臵胎盘若孕龄达36周胎儿可活,应行选择性剖宫产,若孕龄不足36周,阴道大出血不止者,亦应立即行剖宫产止血。 6、胎盘早期剥离诊断肯定,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娩出 7、脐带脱垂脐带脱垂胎儿生命有严重威胁,只要宫口未开全,不可能经阴道迅速分娩者。 相对指征 1、胎儿窘迫引起胎儿窘迫的原因很多,对此,指征要慎重掌握,多观察,多分析,但也不要犹豫而失去抢救时机。 2、臀位臀位足先露,初产妇年龄35岁以上,胎儿估计体重3.5kg 以上,胎儿过度仰伸,合并过期妊娠等,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3、部分性前臵胎盘或低臵胎盘当阴道流血多或胎儿窘迫者应剖宫产,有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少量阴道出血,因一旦临产宫口开大后有可能大出血,若医院无充足血源条件,只要胎儿成熟可存活时,应及时剖宫产。 4、过期妊娠胎儿常不能耐受宫缩压力而致窘迫甚至宫内死亡,若合并羊水过少或羊水明显粪染,或检测胎盘功能异常,或有胎儿宫内窘迫者应及时行剖宫产。 5、早产、胎儿生长迟缓这类胎儿对分娩时宫缩压力难以耐受,且新生儿监护系统完善,早产儿存活率高可行剖宫产,而在胎儿无存活把握情况下,对剖宫产要慎重。 6、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抽搐控制4小时以后,不能迅速由阴道娩出者,先兆子痫经治疗无效而引产条件不成熟者。 7、心脏病严重心脏功能代偿不全达Ⅱ级以上者,应择期剖宫产。 8、其他妊娠综合征如糖尿病、重症肝炎、甲亢、血液疾病等常常不能耐受阴道分娩,可在内科医生配合下,适时施术。 9、巨大儿凡估计胎儿在4.0kg以上,有轻度头盆不称或者母亲合并糖尿病,或妊娠过期者都以剖宫产对母、婴更为安全。 禁忌症 1、死胎除产妇大出血、宫口尚未扩张、短期内不能娩出死胎,为挽救产妇生命者外皆应设法令其阴道分娩,必要时踤胎。 2、畸胎一般不考虑剖宫产。但若有危及产妇生命的疾病,必须立刻终止分娩而经阴道又无法完成者,或少数畸形如联体双胎经阴道踤胎困难等,仍需剖宫产。 3、既往曾有腹腔手术史,特别是剖宫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