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粘连30 例临床分析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力 下降 ,抑制 纤维蛋 白溶 解酶原激动 剂的作用 活性 ,造成纤 维蛋 白沉 积 ,形成粘 连 】 。但 此理论 忽略 了腹膜 问皮细 胞的修复速 度是有 时限 的 ,较 大面 积的 腹膜 缺损一 般 需5  ̄ 6 d 完成 愈合 ,而在 此期 限 内 ,术 后 的搬 动 、患 者的翻 身活动 以及常规 的按摩子 宫会使术 毕仅 牵拉对合
表 1 两组结 果
少、恢复快等优点很快被广为推崇 ,但再次开腹手术中发现相当一部 分病例存在较重腹腔之粘连,导致手术困难,为此,我院自2 0 0 6 年始
改 良此术 式 ,通过临床观 察 ,优势明显 ,现 报道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选择我 院2 0 0 9 年1 月 至2 0 1 1 年1 2 月 间既往 曾行剖 宫产术 因产 科指 征或妇 科疾病需 再次进行剖 宫产或妇 科开腹手 术的7 5 例 病例进行 临床
2 0 1 3年 3月第 1 1卷 第 8期
・
临床研究 ・ 5 4 5
改 良新式剖 宫产术后再 次开腹手术 的临床效 果观 察
冯拥 娣
( 河北省邯 郸市 邯钢医院妇产科 ,河北 邯 郸 0 5 6 0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 究防止 新 式剖 宫产 术后 粘连 并 发症 的 改 良术 式 。方法 对 2 0 0 9 年 1 月至 2 0 1 1 年1 2月间既往 曾行剖 宫产 术 因产科 指征 或妇 科疾 病 需再 次进 行剖 宫产 或妇科 开腹 手 术 的 7 5 例 病 例进 行 临床观 察 并 回顾性 分析 ,将 初 次剖 宫产 术 式为 改 良新 式剖 宫产 术者 设 为观 察组 , 新 式剖 宫 产术 者 设 为对照 组 , 比较 分析 两者 再 次开 腹 手术 的腹 腔 粘连 情 况 。结果 观 察 组在 腹腔 粘 连 发生率 及严 重程度 方 面均明 显轻 于对
二种术式剖宫产270例临床分析

� � 抑 制宫颈胶原的合成失 败原因 有些尚待探索 可能与 以下 1 胡秀平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 妊娠 322 例相关 � 因 素有关 � � (1) 个体 差异 每个人 � � 对药物� 的敏感 度不同 对 某 因素分析 J .中国妇幼保健 20 03 6 (18 ) 35 2. � � 些 � � 人来说药 � � � � 物维持 � � � 时间不 � � � 够 � � � � 不 � � 能有效产 � � � � 生内源 � � � � � � 性前列 � � � 腺 2 P D. C MD S M. J M D.G 素 � � � � � 子宫对 � � � � � 外源性 � 前列腺 � � � � � 素反应 � � � � � � 降低 � � � � � 使子宫收 � � � � � � � � 缩强度 � � � � 不 O M . 200 4 E .C C S � 够 � � � � ( � 2 � ) � � 8� � � 9 周的患者可以考虑米 � 非司酮服用后 4 8 � 72 再服 P 200 4 30 . � � � 用 � � � 米索前列 � � � � � � 醇 � � � � 以有足够 � � � � � 的观察 � � � � � 时间和 � � � � � � 药效时 � � � � � � � 间 � � � � (� � 3� )子 宫 3 M D. C M D. C � 因 � � � 素 � � � � � 药流时子宫 � � � � � � � � � � 平滑肌 � � � � � � 较强收 � � � � � 缩 内口 � � 与峡部如 � � � � � 果不能 � 同 N 26 M A 20 01 � 步 � � 放松 � � � � � � 造 � � 成胎囊 � � � � 在峡部 � � � � � � 滞留 � � � � � � 临床上采 � � � � � � � 用口服 � � � � � � � 米非司 � � � 酮 A C O 6� 00 � � � � � � 配伍米索前列醇 � � � � � � 4 00 � 终 止孕 9 周内妊娠 取得有 效 G 200 1. 5 5 3 -5 5 6 . 率 9 8 % 尤 其对于孕 7� 9 周的患者 这种 方法减少 手术的 机 ( 收稿 20 09 -10-12)
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7月第6卷第13期G ui de of C hi na M edi ci n e,Jul y2008,V b6,N o.132.2维护患者权利,保护患者隐私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关怀,护士的职业决定了与患者接触最多,有可能了解患者的隐私,如家庭关系、夫妻生活,特殊疾病、身体畸形等,护士有义务和责任进行保密,应格守职业道德,诚信对待每一位患者,做到不议论、不传播,并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
如做特殊检查和治疗用屏风遮挡,需在病房进行的操作,如拔导尿管.会阴冲洗等,请旁人回避,注意患者的保暖,关好门窗等,带领实习进修生操作时,要先征得患者同意。
2.3注重仪表和礼仪,塑造护理工作专业美护理工作是科学、艺术,爱心的有机结合。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最为频繁。
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在患者的视野里,护士的言行,举止.技术操作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仪容整洁、语言亲切、举止优雅,不仅是护士的职业要求,也是对患者的尊重。
我们组织观看了护士礼仪和行为规范,学习了护患沟通禁语、护患沟通用语等,规范护士的着装、仪表、举止、行为等,规范问候用语,对新人院患者做到见面说:。
你好”,开口称谓要用:。
请”字,影响休息要表示抱歉,操作失误要道歉,、操作结束要致谢,并注意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乐观.和谐的对待每一项诊疗工作,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体验到关爱和疾病痊愈的喜悦,能积极的配合治疗。
2.4增强护患沟通意识,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医疗纠纷中,医疗技术引起的不足20%。
其余80%均源于服务192态度。
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这80%中的70%又是由于沟通不妥导致误解引起的。
护士作为专门为伤病员这个特殊群体服务的职业,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思想道德,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我们要求每位护士换位思考,转变观念,尊重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充分尊重、理解、同情和体贴患者;并组织学习了一些交流沟通的技巧,疾病健康教育指南等,多与患者对话,拉家常,在不违反医疗制度和原则的前提下,尽量解释患者想知晓的医疗护理知识,对语言不通的,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翻译,护理人员陪同患者做检查,尽量减轻患者的紧张感和陌生感,让患者信赖。
二次剖宫产76例临床分析

次 妊娠 入 院行 2次剖 宫 产 的 病 例 7 6例 , 中首 次 剖 宫 产 其
采 用新 式 剖 宫 产术 … 4 O例 , 为横 切 口组 , 次 采用 腹 壁 首 纵 切 口子 宫 下段 剖 宫产 术 3 6例 , 纵 切 口组 。 两组 年 龄 、 为 孕 周 及前 次 剖 宫产 指 征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P>0 0 ) 具 有 可 .5 , 比性 。术 程顺 利 , 口均 如 期 愈 合 。 入 院 后 均 未 试 产 , 切 在 连 续硬 膜 外 麻 醉 下 行 2次剖 宫 产术 。术 中 均 切 除 原 腹 壁 瘢 痕 进 入腹 腔 , 宫 切 口采 用 子 宫 下 段 横 切 口 ( 在 原 切 子 不
—
二 次 剖 宫 产 7 临 床 分 析 6例
罗选梅 ( 州 市荆 州 区妇幼保 健 院 , 北 荆州 4 4 0 ) 荆 湖 3 0 0
关 键 词 : 宫 产 术 , ; 血 , 术 ; 术 后 并 发 症 剖 再 失 手 手 中 图分 类 号 : 71 . R 98 文 献 标 识 码 : B
1 4 统 计 学 处理 所 得 资 料 用 ( . x±s 表 示 , 用 t 验 , ) 采 检 P< . 5具 有统 计学 差异 。 00 1 5 结果 手 术 开始 至胎 儿 娩 出 时 间 及 手 术 总 时 间 横 切 . 口组 较 纵 切 口组 长 , 异 显 著 ( <0 0 。腹 腔 粘 连 情 况 差 P . 5) 两组 比较 , 无粘 连病 例 , 除 均有 不 同 程 度 粘 连 , 中横 切 口 其 组 形 成 粘 连 3例 较 为 严 重 , 开 腹 造 成 一 定 困难 , 离 易 给 剥 致 膀 胱 等 脏 器 损 伤 。 子 宫 切 口愈 合 情 况 两 组 比较 无 明 显
二次剖宫产108例临床分析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0 9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2月期问本院
行二次剖宫产 的患 者 1 0 8例 , 其中 7 0例产 妇有 新式 剖 宫产 史, 另4 8例则 有 常 规剖 宫 产 史。产 妇 年 龄在 2 1—4 2岁之
观 察如下 指标 : 手术 歼始 到胎儿 娩 出的时
问、 手术的总时问和术 中的出血情况 进行 观察和 比较 。 经 比较 , 两组术 中 出血量 、 手术 开始 至胎 儿娩 出 时间 及 手术 总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
3 讨论
留了新式剖宫 产的优点 , 而且 阻断 』 , 腹直 肌与子宫切 口的粘 连, 特别是不扰乱 和损伤膀胱 , 不 给再次剖宫 产带来 困难 , 不 失 为一种很好 的新式剖 宫产改 良术 。WHO建议 剖腹产 占比 应在 1 0 % 以内 , 若大 于 1 5 % 应加 以警惕 。而部 分产 妇 由于 首次生产后再度 采用剖宫分娩 , 可能导致其 他并发 症。为 了 对二次剖 宫产 进行 分析 和探讨 , 笔者选 取 了 2 0 0 9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2月 , 对有新式剖 宫产史者行二次剖宫产术 , 并对其
之间, 对 皮 下 脂 肪 采 取 横 向撕 拉 方 法 , 使行走 在其 中的血管 、
神经借助本身 的弹性完整地保 留下来 , 特别是保 留切 u两侧 粗大的腹壁浅静脉 , 减少 了术 中出血 , 缩短 r开 腹 到胎儿 取 出时间 , 减 少对患者的损伤 ; 而常规切 口则会达到 1 5~ 2 0 e m 左右之大 , 不利于产妇术后 的恢 复。此外 , 由于此 切 f = _ _ l 较小, 胎儿在被取 出时能够受到和 自然分娩相 类似 的挤 压 , 从『 『 I j 有 效控 制了剖宫产相关并发症 的出现 。( 2 ) 打开子宫下段腹膜 后并 未下推膀胱 , 减少对 膀胱的干扰及损伤 ; ( 3 ) 术 中把腹 膜 反折和子宫肌层一 同切开 、 撕开, 则子 宫肌 层采 用一 层连 续 缝合 , 既不会对 缝合 造成影响 , 还 能够有效 控制手 术时 问 , 不
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分 析不 同剖 宫产 术 式对再 次剖 宫产 的影 响
李奇艳①
【 摘 要 】 目的 :比较分析改 良横切与传统纵切剖宫产术对再 次剖宫产 的影 响。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 8 2 名有剖宫产史 且准备再次
1 . 3 观察 指标
笔者所在 医院对 8 2 例进行再 次剖宫产 的产 妇进行手术 ,对其手
术难 度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 比 ,现将 结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笔者 所 在 医院 2 0 1 1 年 2月 一 2 0 1 2年 9月收 治 的 8 2例
者皮 下脂肪 直达筋膜 。采用钝 性撕 拉脂肪 ,撕 拉非 常困难 时改
观 察组与对 照组产 妇术后 的体温差 异不大 ,但 是对照 组产 妇 的手 术时 间和住 院时间均 高于观察组 ,两组对 比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尸 < 0 . 0 5 ) ,见表 1 。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指标对比
用 锐性 分离 ,分离腹膜 层暴露 子宫 。两 组患者 采取 与初 次剖 宫
产相 同的手术 方法 。在 腹膜皱 褶处切 开子宫 ,用止血钳 分离 子 宫肌 层 ,暴露羊膜 ,刺破羊水后取 出新生儿。
① 肇庆市第二人 民医 院 广东 肇庆 5 2 6 0 6 0
的释放 , 从而改善 心脏 功能。 镁离子是人体细胞 内第二 大阳离子 , 细胞 内镁 离子 的缺乏可 引起心肌 细胞膜 电位异 常 ,最终 导致心
中图分类号 R 7 1 9 . 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6 — 0 0 3 7 — 0 2
首次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剖宫的影响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 T o c o m p a r e t h e i m p a c t s o f f o u r d i f e r e n t m e t h o d s o f c e s a r e a n f o r t h e i f r s t t i m e o n t h e r e o p e r a t i o n. Me t h -
术 ,Ⅱ 组7 7 例采用新式剖官产 ,Ⅲ组 8 3 例选用子宫下段式剖宫产 ,Ⅳ组 7 8例采用腹膜外剖腹产。分析比较 4组产妇胎儿娩 出时间、手术 时间、术 中出血量 、肛门排气 时间、因术 中取头困难使用产钳助产率 、假性肠梗 阻、切 口 感 染率和术后 盆腔粘连情 况。结果 : 4组病例 胎
儿娩出时间、肛 门排气时间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术 中总 出血量 、手术 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4组 产钳
助产率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Ⅱ 组和Ⅳ组假性肠梗阻发生率较 I 组 、Ⅲ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但 Ⅱ组和Ⅳ 组 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术后切 口感染率 4 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Ⅲ组盆腹 腔粘连程度明显较其他三组 严重 ( P< O . 0 5 ) ,n 组粘连程度最轻。 I 组 、Ⅳ组粘连程度无明显差异 ( P> O . 0 5 ) 。结论 :新式剖官产术对 于再 次剖宫产术后影 响较 小 ,在具 备剖宫产适应症 的条件下适宜作为首次剖宫产术式推广。
新式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宫产 与传 统剖 宫 产术 再次 妇 产科 手 术 的并 发症 , 手术 时间 , 中 出血量 , 术 腹腔 内粘 连 程度 . 后 恢复 情 况观 察组 明 显高 于对 照组 术 ( <0. ) P 0 。结论 新 式剖 官产 与传 统子 宫下 段剖 宫产相 比 , 式剖 官产术 引起 粘连 较传 统 子宫 下段 剖 宫产 术 严重 , 5 新 导致 腹腔 内 严重 粘 连 、进 腹 时 间延 长 ,增加 了手 术 的难度 、术 中并 发症 增 加 , 再 次 妇 科手 术 切 口的选 择 增 加 了 困难 。 对 【 关键 词】 新 式剖 宫产 传统 式剖 宫产 再 次手 术 盆瞧 粘 连
3讨论
新式剖 宫产手术 目前在全 国多家 医院广泛开 展 , 为刮宫产 术的 成 主要 术式之一 , 多年观察 新式剖宫 产术确有 下 为对 照组 。观 察组年 龄 2 2~2 8岁 , 均 2 平 6 岁 。对 照组年龄 2 一 4 l l岁, 均 2 .8岁。前次 手术指 征依次 为 : 平 8 ①头 盆不称 ; ②眙 儿窘迫 ; ③臀位 ; ④社会 因素 ; 巨大 儿等 。两组 间 ⑤ 年龄 、病 种 、肥 胖 、子 宫 大小 、 孕 周及 再次 妊 娠 间隔 时 间和 第 一 次 手 术 指征 均 无 明显差 异 。 1 2 麻醉方法 .
拉 的切 口参差不 齐 , 有时 取胎 儿困难时 , 可能选择 切断两 侧的腹直 有 肌 , 是 引起腹 壁各 层次 、 盆腔粘 连 的诸 多原 因。从 本试 验结 果可 都 见新 式剖 宫产 与传统 剖宫 产术再 次手 术的并 发症 、分娩 方式 、术 中 观察 子宫愈 合情况 、再次 剖宫产 术后体温 差异无 显著性 ( >0 0 ) P .5。 对照组腹壁 解剖 层次较清 , 粘连 程度较轻 , 察组 腹直肌与前鞘及腹膜 观 的粘连 比较严重 , 与对照组相 比有显著性意义 (< .1。术中发现观 P O0) 察组 开腹时 , 腹直肌前 鞘 , 腹肌 , 鞘及腹 膜常 紧密粘连 , 后 解剖 层次不 清, 分离 困难 , 常需要锐性分离 , 时需切断两例的腹直 肌 , 有 导致出血增 多 , 腹时 间延 长 , 察组手术 时间高于对 照组 , 进 观 二者相 比有显 著性差 ( < . 5 。观 察组 开腹进腹时 间、开 腹过 程 中出血量 明显 多于对照 P 0 0) 组 , 异有显著性意 义( < .5 。由于粘连严 重 , 差 P 00) 分离操作 多 , 术后排 气恢 复慢 。产妇 住院 天数也 明显 多于对 照组 。二次 手术观 察子 宫愈 合 的情 况 没有 明显 的 差 别 。 新式 剖宫产较 传统刮 宫产在再次 剖官产 术中难度 增加 , 目前有报 道在再次妇 科手术时 开腹难度增加 , 口选择 困难 , 间延长但 , 切 时 有时 为 显 露 方 便 不 得不 行 例 “ ” 形切 口。 T 根据 上述质料 分析 , 我们建 议产科 临床医生在 进行新式剖 宫产术 时, 尽量避免腹肌拉 断及损伤 , 彻底清洗腹腔及切 口 , 不留残血 , 用快薇 乔可吸收肠 线缝合脏 、壁腹膜 , 复解剖层次 , 恢 减少粘连 , 不要过 分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粘连30 例临床
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所致腹壁腹腔粘连的情况,改进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对新式剖宫产30例和子宫下段剖宫产75例再次手术腹壁腹腔粘连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新式剖宫产腹壁粘连19例(63.33%)、腹腔粘连22例(73.33%)明显重于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粘连31例(41.33%),腹腔粘连24例(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必须关闭腹膜。
【关键词】剖宫产术;腹壁;腹腔;粘连;剖宫产术
自1996年以来,新式剖宫产因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病人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外切口美观等优点在国内迅速推广。
我院自1998年7月起以新式剖宫产取代大部分子宫下段剖宫产,但在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时发现存在腹壁及腹腔粘连的并发症。
现就粘连问题提出探讨,以期改良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手术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7月~2006年9月共收治剖宫产术
后再次手术病例105例。
A组30例为新式剖宫产再次手术,年龄24~32岁,平均28.5岁,平均孕次2.0次。
剖宫产距再次手术间隔时间2~8年,平均5.3年。
其中再次剖宫产22例,宫外孕5例,子宫肌瘤1例,卵巢肿瘤2例。
B组75例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手术,年龄22~36岁,平均29.2岁,平均孕次2.3次。
剖宫产距再次手术间隔时间为2.5~9年,平均5.5年。
其中再次剖宫产64例,宫外孕7例,子宫肌瘤1例,卵巢肿瘤3例。
两组病例前次剖宫产指征有可比性。
手术均顺利,切口均甲级愈合。
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新式剖宫产采用文献[1]手术方法,子宫下段剖宫产按《妇产科学》第3版的常规操作方法。
两组手术区别是:A组是手术过程中采取徒手撕拉法,不下推膀胱,不缝合腹膜及子宫膀胱反折腹膜。
为避免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我科对新式剖宫产进行改良:①腹直肌前鞘在直视下裁开;②腹膜与腹直肌一起先纵向后横向撕拉,两边均匀用力,可避免腹直肌下的血肿形成;③麻醉由原来连续硬膜外麻醉改为腰硬联合麻醉;④术中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冲洗宫腹腔或切口;⑤以微乔线间断缝合腹膜及膀胱反折腹膜;⑥使用粘连平或几丁糖均匀涂抹于盆腔手术部位及肠管或内脏表面,减少术后粗糙面或缺损面与其他脏器的接触,起润滑和隔离作用。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从切皮至进腹时间、腹壁粘连、腹腔粘连
情况比较。
术中所见腹壁、腹腔粘连程度分型:①腹壁粘连程度。
无粘连:腹壁各层次解剖清楚;轻度粘连:腹直肌与腹膜虽有粘连但易于分离且出血少;重度粘连:腹直肌与腹膜粘连紧密难分离易出血。
②腹腔粘连程度。
无粘连:手术创伤修复好,无分离;轻度粘连:腹腔各器官、如大网膜、肠管、子宫、膀胱呈膜状粘连,分离出血少;重度粘连:腹腔各器官粘连紧密,分离困难,出血多易造成肠管膀胱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病例再次手术术中情况比较:A组进腹时间长于B组,腹壁及腹腔粘连明显重于B组(P0.05或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壁腹腔粘连情况比较(略)
与B组比较,a:χ2=6.07,b:χ2=4.16,P均0.05;c:χ2=14.87,P0.01
3 讨论
我们将新式剖宫产术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发生粘连情况进行分析,新式剖宫产的腹壁腹腔粘连较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差异有显著性。
新式剖宫产采用徒手撕拉法,腹直肌分离有轻重不同的纤维损伤,腹直肌出血。
同时腹直肌间的剥离面比较大,导致腹肌与前鞘、
腹膜粘连严重。
本组结果表明腹壁粘连占63.33%,使得二次手术切皮进腹时间延长。
而不缝腹膜及膀胱反折腹膜是否增加盆腹腔粘连,目前尚有争议[2]。
本组结果表明,新式剖宫产二次开腹腹腔粘连严重,占73.33%。
传统观念是术中尽量使组织腹膜化以减少粘连。
新式剖宫产术,当子宫反折腹膜及前壁腹膜不缝合时,裸露的组织粗糙面在腹膜细胞爬行愈合前形成粘连。
大网膜前往趋于保护创面,而腹膜下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转化,新生血管再生,导致腹壁与产后的子宫前壁大网膜形成粘连。
胎儿娩出后腹壁变松弛,腹壁相对空虚使腹膜切口成游离状态。
撕拉的切口参差不齐,加之术后搬动,难以保持术毕时切口的整齐对合状态,故腹膜爬行愈合的程度是有限的[3]。
新式剖宫产作为一种新型剖宫产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同时为避免一系列并发症,我院进行一系列改良。
通过术式改进,新式剖宫产术后粘连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
[2]李桂倪,高素清,周凤珍.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的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629-630.
[3]郝长宏,郭兆香,赵春荣,等.不同剖宫产术式盆腹
腔及腹壁粘连情况的对比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1):775-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