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剖宫产和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的手术效果比较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对比研究

h pxci h mcecp aoa y ]I l e ir2 1。 6 yoi—s e i ne hlpt [.t Pda , 0 0 1 c h J aJ t
参 考文 献
(6: . 3) 3 6
6 Mu h a o a S Sg i c n e o e rs e i c e oa e d tr k tr v N. in f a c fn u o p cf n ls ee — i i
1 中华 医 学会 儿 科学 分 会新 生 儿组 .新 生儿 缺 氧 缺 血 性脑 病
诊 断 标 准[] 华儿 科 学 ,0 54 ( :8. S冲 20 ,3 )5 4 8
2 A yH Ha e , o sn L e a. eu my i A poe l , m dZ M h e , t 1 S r m a l d r i o tn
7 B re P B zc , ge K c a. r etr a a s egr , aao R MC Wanr ,t 1Ta co nl i A j y ys
o e m ima k r c n e t t n a i t ts o t o r — fs r u bo r e o c n r i s fc l ae u c me p e ao i d cin atr p d ar t u t a d h p x mi r i n i t f e it c r mai n y o e c b an i — o e i a c
p r a l ri dmae]Fo t i c(co E )2 1, ( : e nt a a g[.rn o i hl a 0 0 1 ) i ab n J B s S , 2
4—2 77. 4 Ki h o .B h n B a n t i e 1 C rb o p n l r h f C u ma n S, r u sen V, ta . e e r s ia c S 0 - ap t n il r e r r g e sv n r c a il e 1 0 B: o e t a ma k r o o r si e ita r n a m一 f p h
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 2 论
1 .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 近 3年来我院就诊 的妊娠妇女 , 共3 7 8 例, 做新式 剖 宫产术者 2 6 7 例, 称之为 A组 ; 做传统剖宫产术 1 1 1 例, 为 B组 。产妇年龄 在 2 3 7岁之间。高血压性妊娠患者 5 9 例, 过期妊娠 3 6例 , 主动要求 剖宫产术 1 7 8 例。 1 . 2方法 1 . 2 . 1 新式 剖官产术 手术的操作步骤为: 所有病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 之后 选 取两侧骼前上棘连线下约 2  ̄ 3 c m处 ,横弧形顺皮纹横 向切开皮肤及脂肪达筋 膜处约 1 3 — 1 5 c m。 腹直肌钝性分离, 上下撕开腹膜 , 之后分离组织 , 进入腹腔, 此 时要充分扩大腹膜切 口, 用食 指分离开腹膜外的脂肪 , 然后提起腹膜同时用手 指向左 右方 向撕开腹膜 , 充分暴露 出子宫下段 , 然后在子宫腹膜返折处下端约 2 c m处切开子宫下段全层, 能使胎J L J I  ̄ 利娩出为可, 常规娩出胎儿和胎盘 , 用纱 布擦拭 子宫腔 , 将子宫肌层全层缝合 , 大网膜覆盖 , 常规关腹 , 再次消毒。 1 . 2 . 2传统剖宫产术 手术 的操作步骤为: 所有病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 在患者下 腹部正中处做纵切 口, 进入腹腔后 逐层切 开腹壁腹膜及子宫各层 , 然后刺破胎 膜, 常规取出胎儿, 纱布擦拭 , 全层缝合子宫肌层 , 常规关闭腹腔 , 用碘酊消毒。 1 . 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开始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 m i n )术者手术 时间( a r i n ) , 术 中出血量 ( I I l 1 ) , 术后排气时间( h ) , 术后进食时间 ( h ) , 胎儿娩 出困难发生率 ( %) ( 新生儿头部 出来困难 ) , 新生儿窒息率( %) , 腹壁盆腔粘连的发生率( %) , 术 后愈合 , 术后拆线时 间( a r i n ) , 术后疼痛时间( h ) 等。 1 . 4统计 学处理 将记录出 的结果根据统计学计算 ,计 数资料采用患者例数 , 比例为百分数( %) 表示 , 两组间对 比方法为 t 检验。 P < 0 . 0 5 , 表示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改良新概念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腹腔粘连的比较与分析

改良新概念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腹腔粘连的比较与分析
陈安珍
(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 区妇 幼保健院 [ 摘 要] 目的
64 0 40 0)
探 讨改良新概念剖 宫产术与新式剖 官产术再次手 术的腹腔粘连 情况。方法 对 19 — 7— 0 7 1 99 0 20 — 0四川省 改 良新概念剖 宫产 史者粘连最轻 ,粘连发生率最低 ,与新式剖
大 网膜 或子宫切 口粘连 ,子宫前壁 由条索状结构粘连于腹前
壁 , 开 腹造 成 困难 。 察 组与 对 照 组 比较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给 观
( = 1 2 , p 0 0 ) l. 5 < .5 。
表 1 两组腹腔粘连情况 比较
选择我院 19 - 7- 07 1 99 0 2 0 - 0既往有改 良新概念剖 宫产 与 新式剖 宫产 史 因第 二次 剖 宫产或妇 科疾 病再 次开腹 手术 的 38例病例进行观 察分析 。其中有改 良新概念剖宫产史者 9 0 6 例为观察组 ,含二次剖 宫产术 8 ,异位妊娠 4 ,子宫肌 0例 例 瘤剥除 6例,卵巢肿瘤 6例;新式剖宫产术史者 12例为对 照 0 组,含二次剖宫产手术 7 例异位妊娠 l 2 6例,卵巢肿瘤 4例, 子宫肌瘤 l 例 。两组病例前次剖 宫产指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间短,恢复快,住 院时间短等优点 , 但是就再次手术 的腹腔粘
连 问题 一直 有 争 议 。 我 院 19 9 9年 0 7月  ̄ 20 0 6年 9月 开展 新
采用 检验 。
2 结果
式剖宫产术 ;2 0 0 4年 l 0月至今开展改 良新概念剖 宫产术 ,现 完成改 良新概念剖宫产术 20 例 ,取得 良好效果。通过对 比 10 性研究, 观察改 良新概念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的再 次手术 腹腔粘连情况 , 我们发现改 良新概念剖 宫产史者粘连最轻 , 粘 连发生率最低,现报道 如下 。
新旧两种剖宫产方式的临床应用比较

表 1 两 组剖宫 产手术 时间 、出血量 、阿 氏评分 比较 ( ± 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将我院妇产科 2 0 年 1 月 ~2 0 年 1 05 2 08 月剖宫产病例 10 4 例
表 2 两组剖 宫产术 后下床活 动时间 、术 后排 气时 间、住 院天数 、伤 V愈合 I
易导致脂肪液化及小血管 娩出胎J * 胎盘 。用 1 肠线连续锁扣缝合子宫肌层全层 ,不缝 宫产几乎全是切开或剪开组织的操作 , Ln 0
次,然后缝合筋膜一 次,全层缝合皮肤皮下脂肪一次,而旧式
术 式缝合层数繁多 ;最后,由于手术简化 ,省去许多止血 、缝合 过程 ,手术时间大大缩短 。 3 2 新 式剖宫产的特点 .
情 况 比较 ( ± S)
随机分为两组 。7 例 采用 旧式直切 口术式 ( 0 旧式组 ) 0 ,7 例采用
新式横切 口术式 ( 新式组) 。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及手术指
征 大体 一 致 。 12 手 术 方 法 .
新式组 :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 J e o e o l h n切 口,位 C 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下大约 3m,切 1呈直线。仅切开皮肤 ,切 c 2 1 口长约 1c 5m,于切 口中间切开脂肪层 、筋膜层 2 c ~3m,用直剪
开腹时对皮 下脂肪采取撕拉的方法 ,使 行走在其 中的血管、 神 经借助于本身的弹性完整地保 留下来 , 顺应 了人体解剖及生理
特点,对母体损伤小 ,疼痛程度轻 ,减少了因结扎血管而造成的
组 织缺血 , 缩短 了手术时间;术后产妇体力恢复快 , 下床活动早 ,
排 气早 。 回
参考文献
不大。
刀裁开筋膜 ,沿上下纵形方向分离两侧腹直肌 间的粘着部位 ,约
两种剖宫产术式腹腔粘连的探讨

两种剖宫产术式腹腔粘连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腹腔粘连情况。
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第二次剖宫产手术,而既往曾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孕妇共112例进行术中观察并做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的情况。
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腹腔粘连轻,粘连发生率为22%;新式剖宫产术腹腔粘连重,粘连发生率为58%。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切口均如期愈合。
1.2 方法。
新式剖宫产术采用文献,改进式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方法取耻骨上3cm,横弧形顺皮纹方向切口,撕拉式入腹,用可吸收线宽针距连续缝合膀胱反折腹膜及腹膜,用“4”号丝线大针距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和皮肤,术后整5天拆线。
观察组与对照级区别:观察组可吸收线宽针距连续缝合膀胱反折腹膜及腹膜。
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
2 结果2组产妇术中术后情况比较,60例观察组中,腹壁粘连5例,主要是腹直肌前鞘与腹直肌之间粘连,且粘连较轻,易于分离;52例对照组中,腹壁粘连15例,发生率29%,粘连程度相对较重,甚有3例严重者子宫被条索状结构粘连于腹腔前壁,开腹有一定困难。
两组比较,腹壁粘连无统计学意义,但盆腹腔粘连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盆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粘连的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沉积和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有关。
腹膜对光、电、激光、缺氧及挤压等刺激十分敏感而发生炎性反应。
渗出物中丰富的纤维蛋白在腹腔内形成纤维蛋白粘附,如果不经纤维蛋白溶解而发生机化,成为含有胶原、弹性纤维和血管的纤维状条索,导致粘连形成。
手术中脱落的纤维、滑石粉、手术缝线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异物反应。
此外,手术过程中腹面膜的剥离、缝合等多种操作所引起的机械性和热损伤均能导致组织缺血,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的活性,使纤维蛋白溶解能力降低,亦能引起粘连的形成。
腹腔由间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腹膜愈合是指损伤的腹膜由再生的间皮细胞完全修复。
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腹盆腔粘连观察

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腹盆腔粘连观察(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宁德市医院妇产科福建宁德352100)【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腹盆腔粘连特点,探讨两种术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既往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再次来我院行剖宫产术患者184例(其中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患者78例,新式剖宫产患者106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粘连情况。
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粘连发生率低,粘连程度总体较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1.2 方法 :新式剖宫产术: 采用joel-cohen切口进腹,腹壁切口位于两髂前上棘连线下方2-3cm横向直切口,长约12 ~ 14 cm,仅切开皮肤,不深达皮下脂肪层,于切口中线处切开脂肪及筋膜2 ~ 3 cm,脂肪层用手指自切口中间向两侧撕拉开,可减少血管的损伤,无需止血,将筋膜层稍提起,剪刀剪开筋膜至切口两端,与脂肪及皮肤切口等长。
术者及助手用食指、中指重叠横向牵拉、撕开腹直肌,暴露腹膜,分离腹膜外脂肪,纵向撕开腹膜,暴露子宫下段,根据子宫下段形成情况,在膀胱腹膜反折上缘1-3cm,中间全层切开 2 cm,向两侧弧形向上撕开子宫切口 10 ~ 12 cm,常规破膜,娩出胎儿及胎盘,子宫切口用“0”号强生线全层连续(不锁扣)缝合,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壁层腹膜对合、不缝合,腹直肌层不缝合,“2-0”号强生线连续缝合筋膜层,线结打在筋膜下,褥式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3针,针间皮肤以allis钳夹对合皮肤5 min,6天后拆线。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新式剖宫产手术基础上进行改进:1.不下推膀胱,采用2-0强生可吸收线缝合膀胱反折处腹膜,尽量不包裹子宫下段的切口;2.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并allis钳夹皮肤对合5分钟,术后5-6 天拆线。
1.3 麻醉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
1.4术中观察情况:盆腔、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
1.5统计学处理盆腹腔粘连情况采用×2检验。
再次剖宫产两种术式的比较

再次剖宫产两种术式的比较内容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有新式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病人进行比较,因再次妊娠在本科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共152例。
结果: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术后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
手术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各层的粘连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但观察组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再次妇科手术切口的选择增加了困难,但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并发症少。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有新式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病人进行比较,因再次妊娠在本科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共152例。
结果: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术后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
手术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各层的粘连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但观察组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再次妇科手术切口的选择增加了困难,但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并发症少。
新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粘连新式剖宫产是以色列的star医生对下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改进[1],采用joel-cohen的开腹方法及独具风格的关腹方法,使剖宫产手术取得了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好效果,很快在全世界推广。
我院自底开展新式剖宫产以来,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近年来,我院剖宫产术较多,再次剖宫产的数量随之增加,为探讨新式剖宫产术远期影响,对我院再次新式剖宫产与同期再次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比较,旨在寻找危害小的剖宫产方式,以期改良手术方式,减轻或者减少手术并发症。
对比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效果

对比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姜亚君【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年(卷),期】2012(000)003【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膜外和新式子宫下段两种剖宫产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剖宫产产妇146例,分为观察组(n=73)与对照组(n=73),观察组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对照组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
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3±2.6)、(201.13±10.32),对照组分别为(26.2±2.4)、(198.64±11.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8.8±1.4)、(16.3±2.3),对照组分别为(19.7±1.6)、(33.2±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有效防止腹腔感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328-329)【作者】姜亚君【作者单位】山东省郓城县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8【相关文献】1.对比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效果 [J], 姜亚君2.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与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对比研究 [J], 李涛;赵亚贤3.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为产妇进行分娩的效果对比 [J], 胡彩荣4.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对比研究 [J], 戴清5.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体会 [J], 谢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表 2可见 , 良式新式 组较新 式组剖 宫产术后 下床 活 改 新式剖宫产 : 皮肤切 口选择 Je —C hn切 ol o e
12 手术方法 .
动时间 、 术后排气时间 明显提前 , 院天数明显缩 短。 住
3 讨 论
口。在切 口正中切开皮下脂肪 , 直至切开腹直肌前鞘 , 由切 开 处横 向向两侧钝性分 离脂肪层 , 沿皮 肤切 口方 向剪开 筋膜层
新式 宫产 和 良式新 式 宫产 的 手术 效 果 比较 剖 改 剖 术
吴 月 华
( 江苏张家港市金港人 民医院,16 1 253 )
【 要】 目的 : 摘 探讨新 式剖宫产 和改 良式新式剖官产术的手术效果 比较 。 方法 : 7 0例随机分为新式和改良式新式 剖宫产
两组各 3 5例 。观察 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手术效果 。 结果 : 良式新式组较新式组剖官产在手术时问 明显缩短 , 改 出血量 明显减 少 ( O 0 ) 但 阿氏评分差别不大 , P< .5 , 术后下 床活动 时间 、 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提前 , 院天数明显缩短 ( 住 P<0 0 ) 结论 : 良 .5 。 改
产术 … 。改 良式新式剖宫产采 用剪开腹 膜一小 口; 向两侧髂 窝填塞大纱垫各一块 , 用以阻挡羊水及血液流进腹腔 ; 不必手
进入盆腔 内清洗 和探查 附件 , 减少了对盆腔的刺激 , 不会引起
用“ 上挑” “ 、 下抠” “ 、 一撕 ” 一合 包” 即进腹 时一 手指 尽量 “ ,
向上挑起腹膜 , 然后 向下 一抠 一撕腹膜进入腹腔 , 充分暴露子
—
3 5. 7
[ ] 马彦彦. 2 新式 剖宫产术.北京 : 科学技术出版社 1 7 4 - 4 9 :1 4 9 [ ] 杨小珍 . 3 子宫下段 剖宫产横切 口连线 双层缝 合的体 会. 中国妇 幼保健 , 0 , ( ) 3 2 4 1 2 :1 0 9
[ 李佳倪 , 4] 高素清, 周凤珍 . 新式剖宫产 术与盆 腔粘连 的探 讨. 中 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0 4 2 1 ) 69— 3 . 2 0 , 0(0 :2 6 0
牵拉反射 , 而 免去 了产妇 在术 中的不适 感觉 。另外 , 从 改 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娩 出胎儿快 , 子宫 撕裂轻 , 出血 少 , 后粘 术 连轻或无 , 术后并发症少 , 值得医学 同仁参考 。 。但 新式剖
官产 因术 中需提拉大 网膜 、 冲洗盆腔 、 翻动子宫 , 从而 引起 疼 痛和迷走神经兴奋性 呕吐 。综上所 述 , 良式 新式剖宫 产术 改
剖宫产问题 , 临床专 业人 员必 须严 格掌 握指 征 , 熟练 手术 操
两组剖宫产 术中效果 比较 { X±S)
作, 尽量争取安全 阴道分娩 ,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 , 避免产妇 的
手术并 发症 及合并症 。 参考文献
[ ] 乐杰. 1 妇产 科学[ . 7版. M] 第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 ,0 8 34 20 :7
新式剖宫产术的手术效果。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20 0 9年 1 一 0 0年 1月我院行剖宫产手 月 21
术7 , 0例 随机分 为新 式 和改 良式 新式 剖宫 产 两组各 3 5例 。
两组孕产妇 的年龄 、 孕产 次 、 孕周及手 术指征无 明显差 异 , 具
式新式剖宫产术 的手术效果优于新式剖宫产术 , 临床推广和应用 。 值得 【 关键词 】 新式剖官产; 改良式新式剖官产 ; 手术效果 ; 中 ; 术 术后
本研究 旨在探讨在新式 剖宫产术
两 组 剖 宫产 术 后 效 果 比较 ( ×±S)
伤小 的上挑下抠一撕 的进腹方 式 , 险小 , 腹采用 荷包 “ 风 关 一 点式 ” 的改 良式 新式剖 宫产术 , 比较 新式 剖 宫产 和改 良式 并
宫下段 , 闭腹 腔时采用尽量少 的缝合 腹膜 , 关 然后合 包关腹 。
娩 出胎盘时 , 迅速用手法握住子宫下段子宫动静脉止血 , 同时 按摩子宫 , 待子 宫收缩好 时再缝合子宫切 口。
2 结果
2 1 两组剖宫产手术效果 比较 ,
表1
见表 1 。
的手术效果优于新式 剖宫产术 , 值得 临床推广 和应用 。对 于
到我 国产科 医生 的欢迎 , 许多 医院都采用 此方法施 行剖宫 在
腹膜与切 口等长 ; 在膀 胱腹 膜返 折下 0 5 m处 , 层切 开子 .c 浅
宫肌层 , 用血管钳刺破羊膜 , 吸尽 羊水 、 切 口向两侧钝 性延 将 长约 1e 常规娩 出胎 儿 。改 良式新 式剖 宫产 : 腹关腹 采 0 m, 进
由表 1可见 , 良式新式 组较新 式组 剖宫产 在手术 时 间 改
明显缩短 , 出血量 明显减少 , 但阿氏评分差别不大 。
22 两组剖宫产术后效果 比较 . 见表 2 。
21 0 0年 3月
第 2卷
第 3期
中 国中 医 药 咨 讯 Ju f hn rdt n C i s den nom t n omM o iaTaioM hn eMeiieIfr ai C i e o ・1 41 ・
Ma c 2 1 Vo . N . rh 00 12 o3
新 式剖宫产是以色列医生 M. t k改进 的子宫下段剖 宫 Sa r
与皮肤切 口等长 ; 血管钳钝性分离腹直肌问组织适度 , 向撕 纵
开腹直肌 ; 提起切 口上端 , 食指钝性 刺破腹 膜 , 然后纵 向撕开
产 , S k医 生 所 工作 的 医 院命 名 为 “ h sa aah 以 t r a T eMi vL dc g Me o ” t d 剖宫产术。新式 剖宫产 以其独具 风格 的手术 方式受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