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乒乓发展史

中国乒乓发展史中国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发展。
本文将以中国乒乓发展史为主题,从乒乓球的起源、发展、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乒乓球起源于中国,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打毽子游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开始流行起来。
1921年,中国第一支乒乓球队成立,这标志着乒乓球成为一项正式的竞技运动。
乒乓球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体育界的不断努力和推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中国体育的骄傲。
特别是在1971年的“乒乓外交”,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打破了中美交往的冰封状态,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中国乒乓球的辉煌时期70年代至80年代,是中国乒乓球的辉煌时期。
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屡获佳绩。
从1971年到1985年,中国乒乓球队在男女团体和个人项目上一共获得了17个世界冠军和30个亚军,实现了对乒乓球世界的完全垄断。
中国乒乓球队的成功离不开坚持创新的理念。
中国乒乓球教练员注重培养选手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通过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和战术策略,提高了球队的整体实力。
同时,中国乒乓球队也注重青少年选材和基层培养,为中国乒乓球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乒乓球的国际交流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交流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与世界各国的选手交流切磋,提高了自身水平,也为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乒乓球队的国际交流不仅仅是比赛,还包括交流访问、友谊赛等形式。
中国乒乓球队经常与世界各国的乒乓球队进行友谊赛,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同时,中国乒乓球队也经常邀请国际乒乓球名将来华进行交流访问,提高中国乒乓球的国际影响力。
四、中国乒乓球的现状和展望当前,中国乒乓球队仍然是世界乒乓球的强国。
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比赛中屡获佳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球员。
但与此同时,世界乒乓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国乒乓球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乒乓球是一项备受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们喜爱的球类活动。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打羽毛球衍生出来的一种迷你版球类运动,经过多年的扩展和改良,逐渐成为了现代乒乓球运动。
本文将重点介绍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并探究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一、起源篇乒乓球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打羽毛球活动。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用用手或者棍子在上场和射箭时击打羽毛球、毛线球等物体来增加灵活性、敏捷性和反应能力。
这种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最终形成了乒乓球运动。
这一运动在中国古代并不被大众所注意,直到19世纪末,它才开始被引入西方国家。
二、发展篇1. 引入西方乒乓球运动首次出现在中国的大众视野是在19世纪末,当时一位英国军官在中国留学期间体验到了这项运动。
他回到英国后,将这一运动带到了西方社会,并命名为“乒乓球”。
其后,乒乓球逐渐在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流行开来。
1901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乒乓球组织——乒乓球协会(Table Tennis Association),并于1902年举办了首次的乒乓球比赛。
2. 国际化随着乒乓球运动在英国和欧洲的推广,国际乒乓球界开始形成。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缩写为ITTF)在德国成立,这标志着乒乓球运动迈向了国际化的步伐。
自此之后,乒乓球运动在全球得到了广泛传播,日本、瑞典、中国台湾等地也成为了乒乓球强国。
3. 奥运会和世界冠军赛乒乓球运动在1950年代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一项正式的奥运会比赛项目。
首次的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是在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举行的,自此之后,乒乓球运动成为了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乒乓球在世界冠军赛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成为了世界乒乓球的霸主,屡次蝉联世界冠军。
三、全球影响乒乓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为一项易于上手且技术含量高的运动,乒乓球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的体育项目。
乒乓球运动发展现状及趋势

乒乓球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全球范围内都有大量的爱好者和参与者。
以下是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 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乒乓球在国际比赛中的竞争水平不断提高。
各国投入更多资源培养年轻选手,提升训练设施和科学化训练方法,推动乒乓球运动的专业化发展。
2. 国际化程度的增加:乒乓球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到乒乓球的发展中,国际比赛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选手和强队。
3. 科技的应用:科技的发展对乒乓球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速摄影和分析软件的应用使得教练和选手能够更好地分析和改进技术动作。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也为乒乓球训练和比赛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4. 青少年普及和培养:乒乓球作为一项适合青少年参与的运动,得到了更多学校和社区的关注。
各地开展乒乓球普及活动和青少年培训计划,培养年轻选手,为乒乓球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5. 异地对抗和联赛制度: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乒乓球联赛,通过各种形式的对抗,促进选手之间的交流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同时,跨国交流和友谊赛也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6. 新规则和比赛形式的探索:为了更好地提升比赛观赏性和娱乐性,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不断探索和引入新的比赛规则和形式。
例如,引入了快速乒乓球(T2钻石乒乓球联赛)和乒乓球团体世界杯等新的比赛形式。
总的来说,乒乓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运动,其发展正朝着专业化、国际化、科技化和青少年普及的方向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乒乓球将继续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乒乓球的历史和发展

乒乓球的历史和发展乒乓球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和中华文化元素的体育项目,也是一项全民性、普及性非常广泛的运动。
现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流行的体育运动之一,在国际奥委会中数一数二的热门运动项目之列。
那么,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历史和发展是如何的呢?一、起源和发展乒乓球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乒乓球的运动,这项古老的运动被称为“蹴鞠”。
在蹴鞠运动的基础上,又在明朝时期发展出了一种名为“铜蹴”的运动,这种运动就是一只用铜制成的球,在空中被无数条带子绊起来,然后再用脚尝试将球踢出。
这种运动也可以被看作是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正式的乒乓球运动是在20世纪初期由英国人发明的,最初被称为“室内网球”。
1926年,英国乒乓球协会成立,并且在同年举行了首届国际乒乓球比赛。
此后,乒乓球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和规范化的运动项目。
二、乒乓球的规则和技巧乒乓球的规则非常简单,比赛用球必须是直径40毫米、质量2.7克的球,比赛场地大小为长2.74米、宽1.525米、高76厘米的桌子上。
比赛双方先行抽签,决定发球方和接球方,并且在每一个得分时都需要进行轮换发球。
乒乓球的得分规则是21分制,一局比赛以先赢11分、胜出两局为胜。
在乒乓球的比赛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球的技巧和策略。
球的技巧千变万化,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发球和接发球技巧,根据对手的实力和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反应。
使用双面胶的球拍可以提高反弹力和后旋力,在比赛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状目前,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受欢迎,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运动。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乒乓球队伍和乒乓球联赛,尤以中国、日本、韩国、瑞典、德国、法国等国家最为发达。
每年,世界各地都会举办数十个大型的乒乓球比赛和赛事,包括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亚洲杯、欧洲杯等等。
乒乓球在中国尤为热门,中国乒乓球队在数十年的竞技历程中,已经赢得了2016年男女奥运项目、2018年男女世界杯等等非常多的荣誉和成就,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乒乓球运动的佼佼者,为中国体坛争得了荣誉和国际声望。
乒乓球的发展

乒乓球的发展乒乓球(ping-pong),中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介绍乒乓球的历史发展,希望大家喜欢!乒乓球的发展历程乒乓球(ping-pong),中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
乒乓球为圆球状,重2.53-2.70克,白或黄色,用赛璐珞或塑料制成,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38mm,2000年之后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40mm。
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厘米、高76厘米的球台上进行,用球拍击球(击法有挡、抽、削、搓、拉等),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
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等数种;以11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七局四胜。
2016年7月18日,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乒乓球队名单:女运动员:李晓霞、丁宁、刘诗雯、朱雨玲,男运动员:马龙、许昕、张继科、樊振东。
起源乒乓球起源于英国。
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
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乒乓球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
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比赛用具,它是美国头号持拍运动,有超过20万美国人在打乒乓球。
最初,T able tennis有其它的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a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a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乒乓球运动的5个发展历程

乒乓球运动的5个发展历程从古至今,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体育运动,历经漫长的发展历程,深受全世界体育迷、体育爱好者及娱乐爱好者的青睐和热爱。
以下就是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公元前 3000 年—公元 560 年)乒乓球起源于中国古代,公元前 3000 年,华夏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一种叫“皮丘”的游戏古夜就诞生了。
一路流传至公元 560 年,西周时期,它就被转化成乒乓球运动。
据说,当时的乒乓球很受欢迎,有的人在乒乓球下赌注,乒乓球比赛成为当时文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战国时期(公元 475 年—公元 221 年)战国时期,乒乓球运动得到了发展,流传至今的故事称,当时盛产乒乓球的墨门牧场开展了首次乒乓球比赛,召集了各国力量,大家一较高下,比赛热火朝天,比赛获胜者会收到金银宝藏作为奖励,当时乒乓球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
三、秦时期(公元 221 年—公元 206 年)秦时期的乒乓球,主要集中在秦朝的礼乐表演中,王公大臣们用乒乓球来娱乐,大家无拘无束的玩乐,也把运动精神传递给了另一代人。
四、唐宋时期(元朝 600 年—1368 年)到了唐宋时期,乒乓球运动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乒乓球流行于各个层面,宫廷、大臣、士大夫、乡里,乒乓球都被普遍学习与演练,甚至为街头表演进行比赛也很受欢迎。
五、元末明初(1368 年—公元 1644 年)到了元末明初,乒乓球运动又一次发展迅速,全国各地打起了乒乓热潮。
历史记载,当时乒乓球非常流行,元朝皇帝尤其喜欢乒乓球,他们命令他们的夏宫特别设立了乒乓球室,还建立了一套高度复杂的乒乓球教学系统。
乒乓球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历史。
乒乓球运动一直是全世界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已成为一种精致、耐力与勇气并存的挑战性体育运动。
中国乒乓球运动研究

中国乒乓球运动研究
一、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1、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2、新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四个阶段)
பைடு நூலகம்
新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开展
第一阶段:五十至六十年代开始领先于世界 第二阶段:七十年代体育外交、技术发展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培养新人再创辉煌 第四阶段:九十年代为国争光永攀高峰
三、乒乓球的改革
我国乒乓球运动走到了世界前列,突出的成绩,带动了全国
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形成全国乒乓球运动热。1965年 男女队共获得5项冠军,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震动了世界。
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开展了著名的“乒乓外交”,运动员的互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乒乓外交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事件。 事件起于同年3-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赛前夕,周恩来召集有关人士开 会时要求这次参赛“接触许多国家的代表队”,“我们也可以请他们来比赛”。同时他要在座的人“动 动脑筋”。比赛开始第一天,中国队乘巴士从住地去体育馆时,美国运动员科恩上来搭车,于是中国运 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喧,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留作纪念。这个细节被在场记者抓住,成为 爆炸性新闻。4月3日中国外交部以及国家体委就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向中央请示。经过3天 的反复考虑,毛泽东在比赛闭幕前夕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次日,美国国务院接到驻日本大使馆《关于 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立即向白宫报告。尼克松在深夜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发电报给 美国驻日大使,同意中方的邀请。事后尼克松说:“我从未料到对中国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北 京的形式得到实现。”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 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 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在 周恩来总理讲话几小时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一系列对华开禁措施。作为回报,美国乒乓球队邀请 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这个邀请立即被接受。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首先抵达底 特律。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中国乒乓球发展史 (1)

中国乒乓球发展史 (1)中国乒乓球发展史第一章:乒乓球的起源与传入中国1.1 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1.2 乒乓球传入中国的背景与历史1.3 中国第一个乒乓球队的成立与推广第二章:乒乓球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2.1 乒乓球从起初的大众娱乐到竞技运动的转变2.2 政府对乒乓球的支持与促进2.3 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与选拔2.4 乒乓球竞技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第三章: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历史与成就3.1 中国乒乓球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与影响3.2 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比赛中的崛起与霸主地位 3.3 历届奥运会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夺冠情况 3.4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个人成就与贡献第四章:乒乓球在社会与文化中的影响4.1 乒乓外交与中外关系的发展4.2 乒乓球运动对中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促进与影响 4.3 乒乓球在中国体育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4.4 乒乓球运动对社会和国家的积极影响第五章:中国乒乓球发展的问题与挑战5.1 乒乓球运动的商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5.2 教育体制对乒乓球运动的限制与挑战5.3 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完善与发展方向5.4 乒乓球运动中的道德问题及解决途径第六章:中国乒乓球的未来发展展望6.1 国际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与影响6.2 中国乒乓球队未来的竞争力与挑战6.3 制定的政策与计划对中国乒乓球发展的影响6.4 乒乓球运动在中国体育产业中的发展前景附件:- 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照片- 中国乒乓球队的战绩统计表- 中国乒乓球队的培训计划书- 中国乒乓球队最新广告宣传片法律名词及注释:1. 体育法:指国家对体育活动进行管理、组织的法律规定。
2. 体育产业法:指对体育产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
3. 乒乓球专利:指对乒乓球技术、装备和规则进行专利保护的制度。
4. 体育训练合同:指乒乓球运动员与培训机构签订的合同,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
5. 违规犯规:指在比赛中未遵守乒乓球比赛规则和道德规范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的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从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到新中国的乒乓球运动(新中国的乒乓球运动概况、参加世界大赛的战斗历程,从中有四个阶段)源源不断。
1、乒乓球传入中国
1904年,上海四马路大新街一家文具店经理王道平赴海外采购文具时,在日本看到乒乓球表演,于是买了乒乓球器材带回上海,并在店中亲自作打球示范,引起国人兴趣,来打乒乓球的人日渐增多,中国开始有乒乓球活动。
2、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早期乒乓球运动仅在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开展。
1916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分会童子部首先开设乒乓球房,内有九张球台,但一般市民仍无缘入内。
1918年,上海率先成立全市乒乓球联合会,后其他一些组织和球队纷纷建立,并于1923年首次举办了乒乓球对抗赛。
同年,全国乒乓球联合会在上海诞生。
中国乒乓球从此得到初步发展。
1925年3月7日,中华队与日本侨联队在上海举行秋山杯赛,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也是中日乒乓球选手第一次对抗。
1927年4月4日,中华队抵大皈迎战全日六支劲旅,最后以4胜2负获得胜利。
1930年中华队参加在东京举行
的第9届远东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战绩不佳,中国乒坛从此沉寂。
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成立,发起、组织全国性乒乓球比赛,但实际参赛的只有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南京、青岛、香港、澳门等几个队。
最后终因赛程和组织无秩序,未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产生多大影响。
1935年1月,当时的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两次致电欢迎中国加入国际乒联和参加第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经费无着落未能实现。
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虽然条件艰苦,仍然因陋就简地积极开展了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以增强广大军民的体魄,就连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也经常抽出时间打乒乓球。
3、新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中国乒乓球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
195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六大行政区和铁路系统体协的62名男、女选手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
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国际乒联。
从此,中国乒乓球运动迅速在全国发展起来。
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乒乓球比赛。
1953年,代表中国最高技术水平的中国乒乓球队建立,并首次参加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2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我们中国队都拿到了很好的成绩。
1955年8月,中国乒乓球队又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2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获得了男单第二、三名,女单第三名,混双第二名的好成绩。
1956年3月,第23届世乒
赛,中国男队上升为第一级第六名,女队由二级队升为一级队。
1957年,第24届世乒赛,中国男队升为一级第四名,女队升为一级第三名。
在1953年至1957年短短的四年间,中国乒乓球队在世乒赛上,逐步跃升到世界强队的行列之中。
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中国选手容国团过五关斩六将,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
整个中国队也以跃进的姿态夺取了五项第三名,有6名男选手进入前16名。
从此,中国乒乓球队勇夺世界冠军有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良好开端。
1961年、1963年、1965年,中国男选手连续三届获得世乒赛的团体、单打冠军。
尤其在第28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共夺五项冠军,四项第二名,七项第三名,取代日本为世界乒坛上的霸主。
国际舆论开始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乒乓球国家”。
“有些外国朋友把乒乓球开始叫作中国的“国球”。
因为中国乒乓球队的成绩,推动了全国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乒乓球热”。
进入7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在世乒赛上共获1 1项冠军,16项第二名,16.5项第三名。
到了80年代初,中国乒乓球队在第36届世乒赛上囊括了全部七个比赛项目的冠军,五个单项的亚军,创造了乒乓球锦标赛历史上的一项纪录。
中国乒乓球队,由弱小到强大,跻身世界乒坛的领先行列。
4、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世界大赛的战斗历程
中国乒乓球队从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始至今,其战斗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26届世乒赛是由中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锦标赛。
第26届世乒赛前夕,周恩来总理还特地来看望运动员,一再叮咛:“好好练习,好好保养,不要紧张,为国争光。
不仅要比赛,还要学习,把别人的长处统统吸收过来。
”
最后中国队获得了三项冠军(男团、男单和女单)、四项亚军(女团、男单、女双和混双)和八个第三名(女单一个,混双一对;男单两个并列,男双和女双各两对并列)。
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也极大地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在中国掀起了“乒乓球热”。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中,中国队获得了3项冠军、2项亚军和7个第三名。
男子团体决赛,中国队上场的除了两名直拍快攻选手外,还有一名直拍削球手张燮林,比上届比赛显示了更大的优势。
在28届世乒赛前,贺龙副总理来到中国乒乓球队驻地,鼓励女队要向男队学习,要认真学习徐寅生同志的文章,争取在28届世乒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队在第28届世乒赛中,共获5项冠军、4项亚军、7项第三名,在世界引起了震动。
这段时间,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无论直拍近台快攻,还是削球防守型打法,都取得了好成绩。
各种类型打法争芳斗艳,相互促进。
正当中国乒乓球运动处于鼎盛时期,发生了十年动乱,使中国乒
乓球队蒙受了巨大损失不仅在技术上停滞不前,(中国未参加第29. 30届世乒赛),欧洲运动员在打法、技术上有了飞跃的进步。
他们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特点,学习了中国的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技术,成功地创造了横拍弧圈球结合快攻的打法。
1971年3月,中国队参加了第3l届世乒赛,以四个冠军的成绩(男团、女单、女双和混双)回答了所有关心她的人们。
70年代共举办了5届世乒赛,有冠军35个,中国队获17个中国女队在第31、32届世乒赛中,团体冠军两次旁落。
1979年第35届世乒赛上,中国选手获得了女子团体、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等四项冠军,三个男子项目的冠军皆被外国人夺走。
中国男队的这次全面失利,引起了乒乓界的震动。
在80年代的第一次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获得全部比赛的七项冠军及五个单项的全部亚军,创造了世乒赛史上前所未有的纪录。
在以后的三次世乒赛中,中国队每次均获六项冠军。
四届比赛(第36—39届)共有冠军28个,中国队捧走25个,占89.29%。
尽管每个冠军都得来不易,但中国队在世界乒坛的地位已是显而易见的了。
在第31~39届世乒赛中,共有冠军63个,中国队获得42个。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选手在全部四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了男子双打金牌(陈龙灿、韦晴光)和女子单打的金银铜牌(陈静、李惠芬、焦志敏)。
80年代最后一次世乒赛,进入了邓亚萍时代女队获女团冠军、女单冠军(乔红)、女双冠军(邓亚萍、乔红)。
男队却一项冠军未得,负给了瓦尔德内尔组成的瑞典队。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邓亚萍获女单冠军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中国队获得四项冠军:女团、女双(刘伟/乔云萍)、男双(王涛/吕林)、混双(王涛/刘伟);三项亚军:男团、男双(马文革/张雷)、女双(邓亚萍/乔红);四个第三名:女单(高军)、女双(高军/陈子荷)、男双(刘国梁/林志刚)、混双(马文革/乔云萍)。
(1 995年~至今)43届世乒赛至今也是我们中国乒乓球对的辉煌阶段。
但是男队在团体赛决赛中没有上场的孔令辉和刘国梁获得了单打的冠亚军,还一起合作获得双打的亚军。
成长为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男队的领军人物。
44届世乒赛王涛为了备战这次世乒赛,提前一个月回国,整整一个月没有缺过一堂训练课,以最好的身体状态,最佳的技术参加他自己的最后一次世乒赛。
中国乒乓球队收获了除男子单打以外的6项冠军,显示了中国健儿的雄厚实力。
2000年2月,第45届世乒赛团体赛决赛在吉隆坡举行,中国男队再一次负于老对手瑞典队,在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世乒赛中失去了
斯韦斯林杯。
中国女队则再次获得冠军。
2003年5月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巴黎举行了单项赛。
这是国际乒联改11分制后的第一次世乒赛,中国队获得了5枚金牌中的4枚,女队的王楠一人收获3金,遗憾的是在分量最重的男单比赛中,中国队员没有进入决赛。
2004年3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比赛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中国男、女乒乓球队都分别取得了比赛中所有场次的胜利,最后捧回了象征着整体实力最高荣誉的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特别是王皓和郭跃在决赛中表现突出,成为本次比赛的两大亮点。
中国男队在决赛中遇上了拥有波尔和罗斯科夫等实力派选手的德国队,欧亚对抗又一次上演。
王皓在决赛中第一个上场,利用娴熟的直拍横打技术,在比赛中占有优势,以3:0干净利落的战胜了波尔,使对方士气大挫,并为整场比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随后出场的马林和王励勤顺势战胜各自的对手,中国队以3:O战胜德国队,第14次夺得斯韦斯林杯。
女队在决赛中排出王楠、张怡宁和郭跃两老带一新的阵容,以3:0战胜由帖娅娜领军的中国香港队,第15次获得世乒赛女子团体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