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浪漫派与中国现代诗创作(一)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之关系研究提纲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之关系研究(“中国特色的浪漫主义”形成及成因探讨)第一章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欧洲浪漫主义概观(形成、特征、发展过程、认识与评价)第二章浪漫主义思潮到中国-----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趋同)第一节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输入与传播(引进、接受、阐发、创作)第二节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的阶段性发展(盛衰消解)“五四”时期20年代创新社新月社浅草社弥洒社30年代40年代第三节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里的表现与实绩(以作家作品为例)一.鲁迅二.郭沫若三.郁达夫四.蒋光慈五.沈从文第三章浪漫主义中国化------中国浪漫主义的特色与成因考(差异)第一节中国特色(民族特色)举例一.鲜明的历史阶段性。
(现实主义因素的增添使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历史阶段性)二.不充分与不彻底性;(力度与规模欠缺,缺少经典之作)三. 赋予功利性而缺失纯粹性。
(减弱了欧洲“浪漫”的色彩、精神与情调)1.淡化主体性(以群体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2.抹平情绪化(以颓废感伤取代激越悲愤)3.自然田园化(以风和日丽湮没奇峻诡异)四. 艺术形式的变异与多样性。
(借鉴杂糅多种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第二节形成原因一. 启蒙救国等本土现实历史因素的制约。
(浪漫主义思潮不能在中国充分彻底展开的原因)二.古典文学文化传统的承袭。
(如庄子“安闲而顺从”的人生哲学,使中国作家缺少“拜伦、雪莱式”的冲动、愤怒和激情,常常表现出一种静观默察、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从而减弱了欧洲“浪漫”的色彩、精神与情调。
)三.外来艺术渊源的复杂性。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等艺术形式的浸染与杂糅)浪漫主义自始至终都是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等创造方法一起从西方传入、流行,自始至终都纠结在一起,都或显或隐的存在着。
第四章问题总结探讨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规律,总结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提出一些关于文学发展的值得注意的问题。
中英浪漫主义诗歌对比

中英浪漫主义诗歌对比浪漫主义诗歌,这个词一听就让人想起月光下的诗人、飘动的衣袍和醉人的爱情。
嗯,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老套,但你要是细细想想,浪漫主义诗歌的确有那种迷人的魔力。
你看,西方的浪漫主义诗歌和中国的浪漫主义诗歌,虽然在文化背景上差异挺大,可它们的内涵其实很相似。
说到这个,咱们就得从它们的情感表达说起了。
西方的浪漫主义,像是一场激烈的心灵风暴,诗人们通过文字宣泄自己的情感,常常是把自己摔进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寻找那些藏在树木、风云、山川中的神秘力量。
而中国的浪漫主义,虽然少了那种爆发性的冲动,但却在诗歌里涌动着无尽的柔情。
两者看似不同,实则同样让人感到那种“心跳加速”的诗意。
说到西方的浪漫主义诗歌,咱们得提一提拜伦、雪莱和济慈这些诗人。
你要知道,这些诗人都可不是等着诗句自己跑出来的那种人。
他们写诗那可真是拼了命。
比如拜伦,他可不是什么绅士,典型的“我行我素”的人物,总是带着点桀骜不驯的气质。
你读他的《唐璜》,你会发现他就像个狂热的年轻人,把爱情、冒险和生命的无常都揉成了一团。
而雪莱呢,他的诗歌就像是从一片沸腾的火山里跳出来的,总是充满了对理想、自由和人类未来的渴望。
你知道嘛,他在《西风颂》中几乎把自己当成了风,想要通过风的力量,来唤醒沉睡的大地。
你看这豪情,那种对生命与自由的无畏,简直让人都想跳起来呐喊一声“我也要这么活!”中国的浪漫主义诗歌,虽然没有那种“冲破天际”的火爆感,但它却带着一种温柔的气息。
比如唐代的李白,你要是读他的诗,可能会被那种豪放的情感给感染到。
你看他写的《将进酒》,那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气概,简直让人忍不住想举杯痛饮。
李白的浪漫不仅仅是写美景、抒发豪情,他更像是把自己融入了自然的每一个细节中。
就像他常常在山川之间徜徉,似乎周围的每一片云,每一座山都在和他低语。
而他对自由的渴望,也让他如同西方浪漫主义的诗人一样,把内心的激情和对世界的想法,毫不保留地倾诉出来。
但说实话,中国的浪漫主义诗歌给人的感觉,更像是那种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细水长流。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异同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异同第一篇: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异同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异同现代主义诗歌相关:“五四”时期,现代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孕育、萌发,直至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的出版,才真正标志着纯粹的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出现。
其后20年代象征派的诞生、30年代现代派的探索、40年代中国新诗派的开拓、50~60年代台湾现代诗派的喧嚣、70~80年代之交朦胧诗派的崛起、80年代中后期“新生代”诗歌的潮涌。
在20世纪20年代象征派诞生的时候,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诗人,由于受西方现代主义人文观念的影响,他们对“人”和社会的关注不同于同时代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新诗人,郭沫若们欢呼的是如凤凰再生般的“人”和国家民族的新生,而李金发们却从另外的向度向我们展示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即表现悲剧性的人生和对社会的绝望。
如李金发转向象征主义后的发轫之作《弃妇》。
这首诗“从一个受到荒野狂风的怒号而颤栗的妇女的遭遇,传达出一种人生命运的悲剧气氛。
”这个被命运所抛弃的妇女的形象“象征了人生不幸和悲苦的经历。
当人为命运所愚弄并最终被抛弃,仿佛就是诗中这位‘徜徉在近墓之侧,永无热泪’的‘衰老的裙裾’发出的哀吟。
”其后的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胡也频等象征派诗人大都以死亡、尸体、枯骨、荒冢等饱蘸颓废、没落气息的意象来象征悲苦的人生,对生命的价值表示怀疑,对生命的存在表示绝望,对个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流露出无所期待的浓厚的感伤意绪。
30年代的现代诗派植根于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现实,面对着时代的剧变—大革命由蓬勃热烈的高潮突然跌入沉寂的深谷,一群情感脆弱、神经敏感的热血青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人生挫折、命运打击,在理想幻灭之后,幽梦惊醒,无路可走,深感前途茫然。
一时陷入了极度的彷徨和苦闷。
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现代派诗就带上了浓重的这一特定时代下的特定的“时代情绪”,即施蛰存所谓的“现代的情绪”———感伤、忧郁、迷惘、彷徨、苦闷、绝望。
欧洲浪漫主义诗歌

欧洲浪漫主义诗歌欧洲浪漫主义诗歌诗歌是用来抒发自我情感的体裁,大家知道有哪些外国的诗歌吗? 泰戈尔:我不能保留你的波浪堤岸对河说:我只能保留你的足印在我心底。
黑夜啊,我感到你的美,正如那被爱的女人吹熄了她的灯一样。
啊!美人,你要从爱之中去培养你的内在美,不要在镜前去陶醉你的外在美。
让死者有永垂不巧的'名,让生者有永远不灭的爱。
爱是充实的生命,正如盛满了的酒杯。
叶儿在恋爱时变成花,花儿在崇拜时变成果。
果实啊!你离我多远?花啊!我就藏在你的心里呢!爱情在有限与无限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即使爱只给你带来了哀愁,也信任它。
不要把你的心关起来。
当我死时,世界呀!请在你的沉默中替我留著:“我已经爱过了”这句话吧!茨维塔耶娃:想和您一起生活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古老时钟敲出的微弱响声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笛声,吹笛者倚著窗牖,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
叶芝:当你老了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
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以徐志摩为例

然 中达成 了契合 , 两颗宏大 的诗魂感 应 自然 界的变
化。 在两者看来, 有投身于自 生命本体的存 人只 然, 在才会和谐完美。 ( 发 寻找 追求理 二) 现美, 爱, 想与天 性— 雪莱
与徐志摩
雪莱是一个十分严肃, 绝少游戏笔墨的诗人。
他反教会 、 反暴政 , 向往社会 理想 , 鼓吹革命 , 无论是
看 们 ”伙 。 摩深 剑桥的 然美 他 工作 [昭)徐志 受 ’ 自 景
和一方水土的浸淫, 他的浪漫的情感有了萌生的天 地和 催发的 灵魂的补剂’阳翔, “ : [ , 其诗作《 康桥再会 吧》《 、 再别康 以及散文《 桥》 我所知道的 康桥》 等都是 诗人“ 情感的自 强烈 然流露, 起源于在平 它 静中回 忆
者强烈共鸣的是对美好童 年的向 往和诗人的“ 普罗 米修斯式的 追寻” 司 哪即 。诗人的绵绵的人文关怀 体现于对人的存在的深切关注, 诗人将 自己的童 年、 在( 现 成年) 和将来( 预言性的) 对自 然的感受 进行对比, 他的自 然意识渗透于童年意识之中, 他 的童年意识( 性) 意向 的自 觉以自然意识( 感受性) 的由 强到弱所形 成的反差为动因。自 拜者徐志 然祟 摩也是如此, 他不无怀旧地说:现在天上砌满了瓦 “
深邃的 人生哲理诗, 也有清新自 然的田 园诗, 使 但即 是哲理诗, 也无不带有一种来自大自 然的芬芳气息 和无邪的 快乐。在这些哲理诗中, 其中最值得称道 的 是他写的 一些关于童年或童心崇拜的诗。 华兹 华 斯的最受读者喜爱的 诗歌多是像《 丁登寺》《 、颂诗:
忆童年而悟不朽》 等这样 的伟大 的自然诗篇 , 其无穷 的魅力在于诗行里有着 强烈的 内在张力 , 能引起读
B邝。 i 】 咖 1t皿rep咖os a 。 t tl o a e tl u d l l e y
中西爱情诗比较

中西爱情诗比较第一篇:中西爱情诗比较中西爱情诗比较诗歌是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绚丽地开放着。
诗歌以其婉转细腻的言语,跳跃的思维更好地能够抒发出作者的情感。
在中国,当以唐朝为鼎盛时期,留下规模庞大的不朽之作。
在中国诗歌百花齐放的同时,西方诗歌以其直接,热情,真实感展现出另一种别具一格的情调。
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母题,同存在于中西方的诗歌创作之中,并且爱情诗在众多诗歌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西方都有大量的爱情诗歌,如中方的《诗经•周南•关雎》、《诗经•郑风•子衿》、张籍《节妇吟》,西方的《我的爱情并不是一只夜莺》、泰戈尔的《我需要你只需要你》。
但其中的风格却有同有异,我将通过苏东坡的《江城子》和约翰·弥尔顿的《亡之妻》来展现这种不同与相同之处。
这两首诗歌内容上都是写对已故的妻子的悼念,所以具有可比性。
但写作风格上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的。
一、描写事对象不同先看《亡之妻》,作者全篇几乎都是用来描述妻子的美貌、性格。
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并且文章中更有自己的想象事物,具有抽象性,如阿尔雪斯蒂,这是神话中的人物。
这之中透出出作者的一种期盼,一份美丽,一个面向未来的幻想。
这种选择倾向的背后蕴藏着极大的社会和宗教文化原因。
在诗人的笔下,似乎死亡都是如此奇妙美好。
而江城子则不然,江城子的意向选择带有一种极其普遍的特征:多用日常中德小事物来表达思念。
小轩窗,正梳妆,明月夜,短松冈。
描写带有浓厚的现实性。
并且对自己的描写,尘满面鬓如霜也都是基于写实的。
就是在这样的实景之中的描写与相互映衬,是情感升华,一种思念妻子的苍凉感也跃然纸上。
二、表达的情绪不同很显然江城子表达的是一种凄凉的思念——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对妻子的死亡在情感上市悲痛、凄楚、无法排遣的。
而约翰·弥尔顿的《亡之妻》则是另外一种心态。
他说描写的见面场景是天堂,是一种幸福的升华,两个人终于得以见面,欢畅之情。
西方浪漫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与接受

西方浪漫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与接受浪漫主义是一种源自于欧洲的文化与艺术运动,诞生于18世纪末,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
作为一种自由、情感和个人主义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深深地触动了许多国家的文学和艺术领域,包括中国。
本文将探讨西方浪漫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与接受,并着重讨论了其中几位杰出的中国浪漫主义诗人。
西方浪漫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古诗源》和《八旗长编》等翻译著作将许多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引进中国。
这些作品以其个人主义、感情表达和自然哲学为特色,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中国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开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浪漫化”特点,更关注个人体验、情感表达和自然启示。
中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辛波斯卡。
辛波斯卡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类情感的抒发,他常常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来揭示人类内心的世界。
辛波斯卡的诗集《荷塘之梦》以及他的作品《世界不会消失》等,正是他对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深入研究和接受的产物。
辛波斯卡的诗歌打破了传统的韵律和形式,在表达情感和思想上更加自由和开放。
除了辛波斯卡,还有许多中国浪漫主义诗人如胡适、徐志摩等也深受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
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他的作品《致鲁迅书》中表达了对浪漫主义诗歌的推崇和借鉴。
他主张诗歌应该追求真实的感受和个人情感,以自由和独立的方式表达。
徐志摩则以其早逝的生命和纯洁的情感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符号。
他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情感,强调个人感受和内心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接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对自然的感悟,使他们对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接受具有独特的色彩。
中国的山水画和诗词本身就蕴含了一种自然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使中国诗人更容易接受和融合西方浪漫主义的观念和表达方式。
当然,西方浪漫主义并非完全被中国诗歌所接受,它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质疑。
有些文人认为,浪漫主义过于个人主义化和情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集体和社会责任的价值观相冲突。
西方爱情诗和中国爱情诗比较(精选)

西方爱情诗和中国爱情诗比较(精选)第一篇:西方爱情诗和中国爱情诗比较(精选)Why are Chinese Classical Love Poems so Reserved, Compared with Western Ones? Abstract:Compared with western love poems, Chinese classical love poems are so reserved , roundabout and indirect in expressing feelings.There must be deeper reasons under the surface of this phenomenon.After reading books on analysis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love poems, I think it’s due to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the way of thinking, love view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aesthetic philosophies , female social status and vocabulary of languages.and so on.Key words:(3-6 words)love poems , Chinese and western , distinction , deeper reasons I.Introduction of the paper Love is one of the most eternal themes of poetr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Poets use their emotional pens to write down their desperate desire for love , describe the perfect image of their sweetheart, and express their happiness when love comes and their deep sorrow when love leaves.These are the common themes of love poems.But when we read love poem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 we will easily find out that Chinese classical love poems are so reserved , roundabout and indirect in expressing feelings compared with western love poems.How come? Isn’t there enthusiasm existing in Chinese love or shan’t Chinese express love frankly? II.Body of the paper After reading book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love poems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westerners ,I think the complicated explanation for this phenomenon comes down to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2.1 Differences of cultural tradition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eople.In western tradition, the culture of chivalry lays the foundation of respect to the female throughout the history.And love and marriage of the young are the most natural and beautiful things in the world,so poets praise love in an enthusiastic,brave,forthright and sincere way.While in ancient China ,Confucian culture focuses on communities, and how much value a life contains is judged at a social level.Love ,which is based on individual sex conscious, suffered from severe depression.So classical Chinese poets often adopt reserved, mild ,roundabout and delicate way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of love, instead of leading off their emotions directly.2.2 Differences of love view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eople.Different love views of course lead to different styles of love poems.Westerne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love itself,which is thought to be the most pure and spiritual combination of two souls.They believe “love is everything”.While constrained by orthodox feudal thoughts,people in ancient China value marriage much more than love.Even worse, some scholars make comments on love with sarcasm who define love between the youth is the symbol of frivolity and hedonism.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how deeply people are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oncepts: in an American famous cartoon named“Snow White”,an affectionate kiss of Prince Charming revitalizes the dead princess---Snow White.But when the cartoon movie first shown in China, the plot was adapted as:when the seven dwarfs bury the Snow White,someone of them stumbles and falls down onto the dead princess,which force the poisonous apple out of the Snow White’s throat.The way the Snow White revives is really tragicomical.In modern China,people is relatively conservative asso,letting alone in ancient times.2.3Differences of the way of thinking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eople.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lead to tactful Chinese love poems and forthright western ones.Chinese thinking is curvy.People prefer beating about the bush rather than coming to the question straightforward.English thinking is linear,ie they are accustomed to the direct way of expressions.So when it comes to poems about love,Chinese people appear particularly implicit,deep,heavy and conceal their real feelings, letting their readers to guess what theyactually want to say.2.4 Differences of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y and poli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eties.As we all know, western culture originated in ancient Greek.Maritime civilization encouraged their spirits of adventure and the appetite for conquest.Under the commercial economy and the democratic politics, westerners developed an open national character that values individual freedom and development a lot, and have an iron will to pursue love and happiness by themselves.While Chinese nation was born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which is a proper area for agriculture.Chinese feudal agriculture society is self-sufficiency.And the Confucianism argue that people should achieve benevolence by denying individual desires.Step by step, Chinese people become introversion, and naturally promote careful control of emotions in poems compared with westerners who prefer frank love poems.2.5 Differences of aesthetic idea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eople.Chinese aesthetic ideas emphasize on intuitive and empirical characteristics, rich, concrete and vivid.While western aesthetic ideas have speculative and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s,abstract, profound, cosmic and precise.Just for these differencesin aesthetic ideas, Chinese love poems employ the most exquisite expressions to depict the delicate personal emotions, while western love poems are deeply logic.In western traditional philosophy, nature is human’s accessory and in the control of human.So people struggle to pursue individuality and reason.Bu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people and nature are united as one, which makes Chinese poets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creating artistic conception, leaving out the logic discussion.So differences on traditional philosophies often make Chinese classical love poems stay in delicate, subtle and reserved stage, while western love poems emphasize more on the pursuit of rational thinking, and find out deeper social meanings from love in reality.2.6 Differences of women’s social status in ancient tim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Western culture has the tradition to give respect to female, so female have relatively high social status.After Renaissance, feudalism and asceticism are under fierce attack, and humankind becomes the center of the world.Man and woman can contact, make friends and fa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freely.They regard love as the combination of two souls.Love poems express the strong admiration for lovers and praise for love.But in ancient China,women have extremely low social status.Without equ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atus to men,neither did they have opportunities to enjoy education,women still have no voice in their marriage decision.Since “only respecting Confucianist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people’s behavior and composition of poems are required to “start with emotion,and end with morality”(发乎情,止乎礼义).Those emotions having indications to start with love between two sexes are suppressed by orthodox feudal thoughts.And in ancient China,there were wars all thetime.That’s why boudoir resentment poems are numerous.So Chinese love poems often reflect miserable lives of young wives whose husband serves in the army obligatorily.It is due to lack of direct descriptions of love.2.7 Differences of vocabulary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Chinese words are composed of monosyllabic(单音节)roots.Owing to various ways of word-formation, we enjoy an extremely rich vocabulary, easy to express meanings precisely.So Chinese love poems often have conci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be rather reserved ,roundabout in express feelings to create an artistic conception.While English words are based on Anglo-Saxon(盎格鲁—撒克逊语),the minor distinctions between words having similar meanings is not as precise as Chinese, the emotional color and vividness of words also can’t compare with Chinese.So wes tern love poems are mainly narrative in detail.III.ConclusionChinese classical love poems are so reserved , roundabout and indirect in expressing feelings compared with western love poems.The deeper reasons under the surface of this phenomenon are concerned with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s,the way of thinking,loveviews,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aesthetic philosophies , female social status and vocabulary of languages.Although it’s so different between the way of expressing love in poems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westerners , knowing th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can give you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ove poem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enjoy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love itself.Bibliography & Footnotes[1]《西方爱情诗与中国爱情诗的比较》百度文库[2]《执着的爱情大胆的宣言》第二篇:西方爱情诗与中国爱情诗的比较西方愛情詩與中國愛情詩的比較中國詩歌源遠流長,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記錄了中國遠古時代的詩歌特點;古詩十九首開文人詩歌的先河;魏晉六朝詩歌奠定了中國是個的基礎,唐詩集集大成而放義彩;現代詩另闢蹊徑,開新詩之先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浪漫派与中国现代诗创作(一)
英国浪漫主义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
显著的特征是作家、诗人们主张表现自我,在想象的理想世界中抒发自己的情怀。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即有着牧歌式的田园风光,又有着传奇式的英雄之恋。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浪漫主义开启了近代英国诗歌理论的大门,在题材和诗艺上都突破了前人,不仅对西方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给20世纪的中国文坛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西方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引进,是在20世纪的前20年,“五四”运动的发起及创造社的成立,使浪漫主义在中国奏响了绚烂的音符。
尽管中国浪漫主义在产生之后不久就迅速分化,但其断断续续绵延了几乎一个世纪,形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两大思潮之一。
早年作为“九叶”诗人之一的穆旦,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延承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风格,这种清新朴素的诗风与其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大量翻译不无关系。
作为诗人,他赞同艾青所提出的“诗的散文美”的主张,提倡缀取富有诗意的口头语言入诗,提炼诗歌语言的口语美,他曾经引用并赞同艾青如下意见:“语言在我们的脑际萦绕最久的,也还是那些朴素的口语……而当我们熟视了散文的不修饰的美,不经过脂粉的涂抹颜色,充满了生的气息的健康,它就肉体地诱惑了我们。
”(1)这种对诗歌语言日常化、普通化的追求,无疑会让人想到华兹华斯对于浪漫主义诗歌语言形式创作革新的巨大贡献。
华兹华斯在其1800年写的序言中提出:“我给这些诗定下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普通生活力的事件和情境,尽可能通篇都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叙述和描绘它们,同时又给它们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
”相比较于18世纪风行的华丽词藻而言,浪漫派诗歌是一次诗歌语言形式的改弦更张,以其简朴、直白打动读者,给人带来别样的审美享受。
如果没有华兹华斯的努力,英诗的词汇将长时期被禁锢在新古典主义的华丽词藻和委婉词汇中。
更重要的是,浪漫派的诗歌语言虽然好似日常语言,但其又不同于日常语言,这是因为在具体的语境中,普通语词也被赋予了不普通的内涵。
追随华兹华斯的脚步,穆旦也始终致力于用现代汉语的白话来表达诗意,被王佐良称作“中国新诗里最少用成语,套话的新颖的风格家。
”(2)徐志摩在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之下,也尝试着革新文言文使用白话文来进行诗歌创作,写出了语言直白素朴但又意境深远的新诗,“成为黄遵宪发起的、胡适推动的‘诗界革命’后的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的中国诗坛的主将。
”(3)
诗歌主题。
在诗歌主题表达方面,中国浪漫主义主要是受西方19世纪以拜伦、雪莱为代表的包含着强烈抗争精神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强调自我表现,强调感情的自然流露的基础上,反抗阶级压迫,充满了革命的斗志。
《哀国难》是穆旦的一首充满爱国主义、表达革命精神的诗歌,诗中表现了深重的忧患和急切的心情。
诗歌洋溢这呐喊的呼声,号召大家起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
诗歌以“坟墓”的意象来比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同样的比喻又可以从雪莱的那首洋溢着革命激情的《1819年的英国》中找到:
垂死的老王又疯又瞎,国家之耻!/孽子孽孙的公侯是世人的笑料,/……/宗教无耶稣,无上帝,有经而不看。
/议会维护着历史上最残暴的法案——/把这些埋葬了,将有神灵跳出坟头,一身光芒,来照耀这暴风雨的时候!
诗人把当时的英国社会也比作了坟墓。
而《哀国难》诗歌结尾处那冲出池塘飞上高空的几只水鸟,无疑是一种革命者的象征,这与《1819年的英国》结尾处那跳出坟头的神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有着相同内涵的隐喻,同样都表达了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穆旦研究的创始者、他的朋友王佐良这样描述当时的穆旦:“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
”(4)
中国浪漫派诗人在歌咏爱情及表达生死观的主题上,也明显是受到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
徐志摩对死亡的歌咏可以追溯到济慈生死观。
济慈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实现其爱情的理想和诗歌创作事业理想之前就离开了人世,因此在其诗歌当中总是透着一种对可望而不可及事物的患得患失的彷徨心态。
济慈的诗歌也总是歌颂死亡,似乎只有在死亡中才能找到永恒,才能实现其对理想爱情的渴望。
济慈的《夜莺颂》和《灿烂的星》都体现了这样一种“比生命更博大的死,那就是永生。
”(5)而徐志摩也因其曲折的爱情经历使他寻求一种死亡的解脱和永恒的平静。
徐志摩追求一种单纯的浪漫的爱情,但这种爱情似乎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梁实秋在其《梁实秋散文:关于志摩》的书着中写到:“……就是这爱永远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步,永远存在于追求的状态中,永远被视为一种极圣洁高贵极虚无缥缈的东西……”(6)这样的评论不免让人想到济慈的《希腊古瓮颂》。
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所歌颂的希腊古瓮是一件上面刻有浮雕的艺术品。
它既有瓮的圆形之美和大理石的洁白滑润,又有雕刻的图案之美和人物、情节的吸引力。
(7)诗歌整个第二节都贯穿了一种新批评派所提出的一种悖论的语言结构:尽管行为者是静止的,但行动却一直在继续;歌曲不会停止;情人不能离开他的歌曲;而即将被亲吻的少女却永远不会被真正地吻到,她将保持这种不变的美。
永处于追求状态的东西才是美,才是爱,这在诗歌的主题上给了徐志摩很好的启示。
想象之力。
E·伯恩鲍姆(E.Bernbaum)在《浪漫主义运动入门》(第301~302页)辑录了浪漫主义定义的精当选例:与理性和真实感相对的想象(尼尔森);敏感的想象力异乎寻常的发达(黑尔福德);一种对于感情生活的突现,它受想象活动的激发与引导,反过来,又激发并引导想象活动(卡扎明)。
如此多的概念都把浪漫主义与想象联系到了一起,可见想象在浪漫主义诗歌创作中起到了怎样非同凡响的作用。
就连浪漫派诗人们,也都在创作背后的诗艺总结中强调了想象的伟大力量,他们高扬创造性想象的独特作用和魅力,突出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在浪漫主义时代,文学实际上已经是在变成“想象性”的同义词。
浪漫主义诗人赋予想象力于高于“事实”之上的特权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正是法国大革命的热情激昂高涨而后又被残酷压制的时期,而英国靠着18世纪奴隶贸易中和帝国主义的海上霸权所攫取的巨大利润,成为了世界第一工业资本主义强国,新的资产阶级体制无情地压榨工人的血汗。
浪漫派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情怀直接导致了他们转而寻求通过想象产生的理想世界的真与美,在想象的世界里找寻精神的慰籍。
创造性想象是诗化这个世界的手段。
而且,个性的自由和情感的抒发成为时代的呼声。
无独有偶,20世纪初期的中国也是一个新旧体制更换的革命年代,封建专制刚刚被推翻,民主共和尚未成形。
这种情况下的中国诗人们,就很容易走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在想象中歌咏理想、抒发情怀,在自然中寻求慰藉,体现了西学东渐的中国新文学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