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观课报告范文.docx

数学观课报告范文.docx
数学观课报告范文.docx

数学观课报告范文

主题性是现代意义上的观课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最本质的区别

所在,观课的主题性决定了观课者目标取向明确。

我观看了远程研修中展示的课例—— xx 老师的《估算》。课堂直接导入主题。“学习估算时遇到过什么困惑,困难 ?有什么问题 ?”这样的导入既开门见山,又启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吴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出来,为接下来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一开始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数学来源于生活。吴老师出示的几个情景都来自于生活:青青

购物,曹冲称象,春游租车,安全过桥。学生身边的事,学生感觉自

然,贴近自己,有趣也有用,所以学生容易接受。

值得赞赏的还有,上课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什么是估算 ?”

“估算有什方法 ?”“什么时候用估算 ?”“为什么要估算 ?”“估算有什么用处 ?”在完成新知识的传授中不留痕迹的一一做了解答。

估算大象的的体重,是课堂的高潮,也是这节课最精彩之处。

吴老师没有去干预、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自由的尽情地发挥。

让学生自己归纳方法。于是课堂沸腾了,各种方法一一出现:大估,小估,大小估,中估,四舍五入,调凑估。创新思维的不断涌现。吴老师

没有说过多的话,去干预学生,而是关键时去引导。对学生每一种方法

给予肯定和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比起物质

奖励,要长久得多,自然达到乐学的目的。

追问是本节课又一个特色。数学的根本之一,是寻根问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吴老师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请看一个重难点的破解:和一个学生的对话。

师:“结果没出来,但思路已经有了,你是怎么想的 ?”生:

“比较准确地往大估。”

师:“比较准确地往大估,这话很有分量 ! 啥叫准确 ?你把它看作什么 ?”

生:“我把它看作整十数。”

师:“听懂了吗 ?

生:“听懂了。”

师:“都是一个一个的整十数,我想,在你的心中悄悄的有了

标准,,你为什么把 328 作而看作 330,而不看作 320 呢?”

生:“看成 320 就变小。”

师:“也就是说,当个位上是 8,你就往上怎么样啊 ?”生:

“往上估,往大估。”

师:“那你把 352 看作 360 了, 是吗 ?把 352 看作 350 更好,还是看作 360 更好一点。”

生:“ 350. ”

师:“你想改过来为什么你变化了?为什么你改成 350?”

生:“我用四舍五入法。”

师:“当个位上是2”

生:“往下估,往小估”

:“ 7 呢?”??

最后 1 至 4 往下估, 5 至 9 往上估。

种式的追,学生不但学到了方法,而且化解了

点。

之,吴老的堂生融合,学生在互中求知,既松掌握了知,又

物无声地培养了能力。我受益匪浅,将来在堂上要建立松的堂氛,

在老的引下,放手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同,作一名数学教,不光

从本上取数学知,要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把生活中的数学情境,用于堂。

在参加的山程研修中,我有幸看了朱 xx、王 xx、王 xx 和姜 xx 四位老的数学堂,每一位老都精心准,教学方法独

特,教学手段新,教学水平高超,教学次清楚,教学效果好,使

我收多。其中王秋菊老教的《分数与除法》更是我受益匪

浅。

的教学好,充分体了三目,生平等、堂

气氛活,学生的手口手能力等都展得淋漓尽致。王老的

个人素高,言魅力,学生的个性化价到位,堂活而不乱,

教学效果好。下面我就具体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复知到位。

引孩子回把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

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新中的分数除法的研究定了良好的

基。

二、情景导入到位。

王老师用学生最熟悉的小点心和蛋糕创设问题情境,并指名学

生阅读问题,用算式表示, 6÷3=2,1÷2=0.5 ,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在

黑板上进行总结,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效果很好。突出了知识

间的联系,看得出王老师的精心设计。

三、合作探究到位。

合作探究问题:把 3 张饼平均分给 4 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 ?3

÷4=?( 张) 。让学生经历了猜想和验证,先让学生自己猜测会有多少张,再让学生用圆形的彩色卡片学具动手操作验证,教师巡视指导,注重学

生的思维能力,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有了学习的内驱力,积极

性自然被调动起来。操作验证完成后,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上台展

演和描述,教师相机板书, 3÷4=,并要求学生根据算式体验分数与除

法的关系,并口述。并用字母表示, a÷b=(b 不能为 0) ,区别分数与除法: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让学生勾画出教材中的内容并阅读,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这样的

方法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四、巩固练习到位。

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要求,在不同层次的练

习中,建构知识框架,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努力做到分数与除法的密

切结合,如: 7÷13=

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到位。

分数与除法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掌握,不但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

理解,而且为后面学习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百分

数打下基础。所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 =() ÷()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承上启下的作用,王老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

与教学活动 : 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 ; 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 ; 规律让学生

自己发现 ; 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

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

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严谨,层

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独立地发现并获得了"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