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间盘突出穴位按摩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满载后期的恢复中,我们的患者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来进行一些辅助的治疗,帮助疾病加快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手法:1、弹筋法。

弹拨腰肌,以兴奋肌肉。

恢复肌纤维组织弹性。

2、揉法。

沿腰背部顺行向下到小腿部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

3、点穴法。

自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肾俞、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涌泉穴,以通经活络。

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

4、点按法。

点按双侧腰肌,以改变腰肌紧张状态。

5、拍打法。

是结束调整手法,用手掌掌部自腰脊部开始向下到小腿进行拍打,以宣通经络,舒筋活血,兴奋松解肌肉,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舒展。

6、摇法。

仰卧位屈膝屈髋后进行旋转摇运,以松解通利腰骶关节与椎间关节,调整关节内在平衡。

7、推法。

用双手的手掌根沿着脊拄两侧自后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调整。

8、翻身仰卧,采用捏拿法。

捏拿股四头肌,改善肌肉弹性,恢复肌张力。

9、推理法。

沿着大腿的后侧顺行向下到跟腱进行推理,使下肢整体气血流通,肌肉舒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推拿方法:1.摩肾益精:双手用力摩擦搓热,双手置身体后侧,双手掌顺时针方向搓摩双侧腰部肾腧、大肠腧30~50次。

2.按揉腰及下肢:双手置身体后侧,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自上而下用力按揉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肌肉3~5遍。

3.拳叩腰臀部:双手握拳置身体后侧,以拳背叩击双侧肾腧、大肠腧、环跳、秩边等处,先轻后重,轻重交替,各叩击30次。

4.擦腰及下肢:单手置身体后侧,用大鱼际或掌根擦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以局部发热为度。

5.仰卧摆腰:取仰卧位,双手握住床的两侧,左右摆动腰部,幅度由小到大,左右摆动306.牵引腰椎:双手拉住门框或双杠,利用自身重量拔伸牵引腰椎3~5分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一)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目的是改变椎向盘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减轻推向盘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消除神经根的炎性水肿。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部穴位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部穴位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部⽳位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性变、破裂,髓核突出纤维环,压迫神经⽽出现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痛,咳嗽、喷嚏、⽤⼒⼤⼩便时疼痛加重,常伴有下肢放射痛,腰部相应的⼩关节区域有明显压痛,棘突旁肌⾁痉挛,棘突单个或多个偏歪。

⼿部按摩虽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没有⽴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可以解除腰臀部的肌⾁痉挛,降低椎间盘内的压⼒,有利于突出物的回纳,且能消除局部⽔肿,松解粘连,促进损伤神经根的修复,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部按摩。

⽳位选择:
揉按后溪、合⾕、腰痛点、内关、液门、坐⾻点、⽌痛点等⽳位。

反射区选配:
按摩腰椎、骶⾻、肾、肾上腺、髋关节、膝关节、膀胱、输尿管、垂体、甲状旁腺、上下⾝淋巴结、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尤其是腰椎、骶⾻、肾、肾上腺反射区。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需卧硬板床休息,并配合复位牵引治疗,以增强疗效。

腰部经常痉挛和疼痛-个穴位助你更轻松(1)

腰部经常痉挛和疼痛-个穴位助你更轻松(1)

腰部经常痉挛和疼痛-个穴位助你更轻松(1)
腰部疼痛和痉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可能由于身体负担过重,
久坐或缺乏锻炼、姿势不正确等原因引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
绍一些常见的穴位来缓解腰部疼痛和痉挛,帮助你更轻松地享受人生。

穴位1:魁穴
魁穴(也称肾俞穴)位于腰部下方的第二腰椎棘突下方。

按摩这个穴
位可以缓解腰痛和肩痛。

首先,坐在椅子上,身体保持舒展的状态。

通过双手按摩和轻揉腰部,逐渐移向魁穴处,每侧按摩2-3分钟。


个穴位也可以通过使用灸法刺激达到疗效,请使用灸杆对魁穴进行按摩。

穴位2:明堂穴
明堂穴位于头顶正中央,与脊椎相连。

它是一种具有调节背部气氛的
穴位。

按摩明堂穴会改善腰痛和痉挛,并使身体放松。

坐下或站立,
用拇指或食指按摩或揉捏明堂穴,直到感觉到舒适和放松。

穴位3: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经脉,沿着背部和脊柱分布。

按摩膀胱经将
缓解腰痛和痉挛。

坐直,脚放在地上,根据膀胱经穴位图(有图可参考)找到对应的穴位,用手指进行穴位按摩或滚动。

穴位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部,是一种常见的缓解腰痛的穴位。

黄帝内经中
指出:“足三里穴处于脛骨前肌和胫骨外侧面肌之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腰部痉挛和疼痛。

坐直,将手指放在穴位上,轻轻按摩或揉捏穴位2-3分钟。

总之,每一天按摩这些穴位可以缓解腰痛和痉挛,并保持身体放松,身心健康。

请注意,如果问题持续存在,请咨询医生,在严格的医学指导下进行治疗。

穴位养生缓解腰椎疼痛的神奇穴位

穴位养生缓解腰椎疼痛的神奇穴位

穴位养生缓解腰椎疼痛的神奇穴位腰椎疼痛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它不仅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为了缓解腰椎疼痛,许多人选择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穴位疗法备受关注。

穴位养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身体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调理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达到缓解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缓解腰椎疼痛的神奇穴位。

1. 悬针穴:这个穴位位于腰部的两侧,相距正中线约2寸的位置。

使用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腰部两侧,感觉到微痛时,将针头轻轻按进去。

保持针位10分钟左右,每天进行1-2次。

悬针穴可以舒缓腰部的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腰椎疼痛。

2. 大敦穴:大敦穴位于足底第二、第三趾骨之间,靠近足跟的位置。

使用方法是用拇指按压该穴位,用力适中,每天按摩5-10分钟。

按摩大敦穴可以刺激脊椎神经、肾脏和腰部的关键穴位,缓解腰椎疼痛,同时还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

3. 腰眼穴:腰眼穴位于腰椎第四椎体下缘与第五椎体上缘的连线上,即腰部最突出的点。

使用方法是用中指按压该穴位,用力适中,每天按摩5-10分钟。

按摩腰眼穴可以缓解腰椎周围的肌肉疼痛和僵硬感,有助于调理腰部的气血循环。

4. 侧胁穴:侧胁穴位于腰椎旁边,膝盖内侧下方的位置。

使用方法是用双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同时按压两侧的侧胁穴,用力适中,每天进行1-2分钟。

按摩侧胁穴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压迫感,有助于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

除了按摩穴位,还可以尝试一些其他方法来缓解腰椎疼痛。

例如,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加强腰部和腹部的运动,避免负重过重等。

此外,食疗也是缓解腰椎疼痛的重要环节,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骨骼健康的食物,如乳制品、豆类、海鲜、骨头汤等。

腰椎疼痛是一个常见而烦恼的问题,通过穴位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并提高腰椎的功能和灵活性。

然而,穴位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

穴位养生缓解腰痛不便

穴位养生缓解腰痛不便

穴位养生缓解腰痛不便腰痛是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之一,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穴位养生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关注。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缓解腰痛不便,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及其养生方法,帮助人们缓解腰痛不便问题。

一、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腿部,距离膝盖下方三寸的位置。

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腰痛、腹部不适等问题。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按摩方法:1. 坐在椅子上,将右脚放在左腿上。

2. 用右手指压住右脚胫骨外侧,靠外侧指掌下缘的突起处即为足三里穴。

3. 以适度的力量旋转按摩穴位,每次持续3-5分钟。

4. 换脚重复以上步骤。

二、腰阳关穴腰阳关穴位于腰部,有助于缓解腰痛和腰部不适。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按摩方法:1. 平躺在床上,弯曲膝盖,双脚踏在床上。

2. 双手伸直放置在身体两侧。

3. 用手掌根部的力量,按压腰椎最低处两侧的点。

4. 缓慢地进行旋转按摩,每次持续3-5分钟。

三、望海穴望海穴位于背部腰椎侧旁,能够缓解腰痛和腰部僵硬的感觉。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按摩方法:1. 坐在椅子上,将双脚平放在地上。

2. 用手掌根部的力量,按压腰椎最低处两侧的点。

3. 以适度的力量进行旋转按摩,每次持续3-5分钟。

四、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中一条重要的经络系统,涵盖了腰部和臀部等区域。

通过刺激膀胱经上的穴位,可以缓解腰痛不便。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按摩方法:1. 平躺在床上,将双脚踏在床上。

2. 使用手指轻轻按压脊柱两侧的穴位,从下向上依次按摩。

3.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时应以轻柔和舒适为原则,切勿用力过猛。

五、养生建议除了按摩穴位,以下一些建议也有助于缓解腰痛不便:1. 合理的饮食:避免过量食用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维生素。

2. 适度运动:可以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加强腰部肌肉。

3. 正确坐姿:长时间坐着时,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过度用力或弯腰。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背疼、胃痛的穴位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背疼、胃痛的穴位

一、敲打殷门穴治疗腰背疼、腰椎间盘突出殷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位于大腿后侧正中间位置,专门治疗腰背疼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用敲打殷门穴的方法经过大量的实践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急性腰肌扭伤及劳损,如在搬重或在弯腰动作不慎时,发生腰肌扭伤疼痛。

中医称为“闪腰”。

多见于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的急性扭伤或劳损所引起的症候群,活动障碍,极为痛苦,影响健康、工作、生活。

治疗方法虽多,往往不易及时解决病者痛苦。

敲打“殷门穴”,用之得当,均能及时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很多患者经过简单的辅导以后既可以自行操作,用小木槌等器物均可。

患者站立,用小木槌轮换敲打殷门穴各300次,力度适中,很多患者当场要背疼痛明显改善,坚持敲打一个月左右,椎间盘突出症及慢性腰背疼基本治愈,症状消失。

平时坚持敲打还可以积极预防腰突症的发生。

同时很多患者在敲打殷门穴的同时发现前列腺炎、尿路不畅、尿滴沥等症状也消失了,此法简便,效果颇佳,很值得推广。

【标准定位】在大腿后面,在承扶穴与委中穴的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

承扶穴在大腿后面,臀部下横纹的中点。

委中穴在膝盖后窝正中,是治疗腰背痛的要穴。

承扶穴至委中穴这段膀胱经至关重要,要经常敲打针灸。

穴位定位所用的“寸”,和我们日常的概念不同,而是指的“同身寸”。

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为1寸;“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的宽度,为1.5寸;从食指到小指四个手指并列的宽度为3寸。

【取法】俯卧位,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处取穴。

位于大腿后侧约中央的穴位,连接臀部肌肉正下方的横纹与膝部后侧横纹两者中间连线约中央位置,指头指着向左右移动,会触及纵型的一条筋的地方就是殷门穴所在位置。

【解剖】在半腱肌与股二头肌之间,深层为大收肌;外侧为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

【功用】舒筋通络,强腰膝。

【主治病症】殷门穴以坐骨神经痛的特效穴位而知名。

施灸或敲打殷门对慢性坐骨神经痛,非常有效果。

(完整版)治疗腰痛的特效穴位

(完整版)治疗腰痛的特效穴位

治疗腰痛的特效穴位选取膀胱经治疗腰痛疗效最为确切,常在外面做保健的人可能比较熟悉,按摩师给你拔罐、按摩选择最多的部位就是后背--在后背拔满了罐,或者在后背按摩、刮痧、捏脊、踩背。

为什么都愿意选择后背进行治疗呢?因为后背是膀胱经主要循行的部位,治疗的范围极其广泛,可以说身体内任何疾病都和膀胱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它就像你家的污水管道,如果不通,整个日常生活都会被破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膀胱经在后背上有许多俞穴,俞就是通道的意思,有肺俞、胃俞、脾俞、肝俞、胆俞、心俞、厥阴俞、肾俞等等,这些俞穴各自通着各家的脏腑,这就跟不同的工厂都有自己的排污管道和途径是一个道理,因此,咳嗽就治疗肺俞,胃痛就按摩胃俞,心血管有病就检查厥阴俞。

治疗这些俞穴效果如何呢?越是经久难愈的疾病,这些俞穴就越显得有效。

1、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肾俞穴的主治病症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2、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 3.5寸凹陷中)和尾闾(尾闾部位为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不仅可以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中年人经常搓腰眼,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

3、按摩委中穴:经穴歌诀里有"腰背委中求",是说后背、腰部的病痛都可以用委中穴来解决。

只要是腰痛,按摩委中穴通常能减轻30%的疼痛,这是一个不错的穴位(委中穴最独特的作用是能让鼻子通气,有的人长年是"一窍不通",按摩委中穴有即时通气的作用。

但是要有正确的方法,取侧卧位,鼻子不通气的一侧身体在上位,屈腿用大拇指点按委中穴,需稍用力。

如果有人说,试过这个穴位了,当时真管用,却不长久,鼻子又堵了,有没有可达到长通不堵的治疗穴位?我告诉你,还真有,就是臀部上的膀胱俞,这个穴针灸最佳,如用点穴法必须要找准穴位,且用力要大,感觉点揉时和鼻子相通了才会有效,且疗效持久)。

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步骤

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步骤

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方法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方法•点按法。

点按双侧腰肌,以改变腰肌紧张状态,这是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治疗法。

•揉法。

沿腰背部顺行向下至小腿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这也是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治疗法。

•推法。

用双手掌根沿脊拄两侧自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调整。

•点穴法。

自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肾俞、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涌泉穴,以通经活络.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这是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治疗法。

•按揉法。

沿受累的神经路线重点按揉至小腿,以松解肌肉,改善受累区血受累区血液循环,恢复麻木区的神经组织。

•翻身仰卧,采用捏拿法。

捏拿股四头肌,改善肌肉弹性,恢复肌张力。

腰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注意卧床休息。

卧硬板床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

尤其是在发病初期和治疗期间,关节韧带比较松弛,炎症较重,如果休息不好可能加重病情。

•注意腰部保暖。

腰部受凉所致的腰肌纤维炎、痉挛常引起腰椎关节的僵硬,椎间盘突出复发,神经根水肿。

由于腰部肌肉损伤,血液循环较差,腰部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受凉。

注意•腰部活动姿势。

为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不要做既弯腰又转腰的动作,如扫地和拖地、弯腰搬重物等。

避免长时间腰部一个姿势工作。

•注意节制性生活。

肾气实则腰壮。

性生活过程中腰骶部血液循环的变化可致腰肌缺血、缺氧,腰部的动作可对椎间盘产生较大的影响。

•治疗上主要分为三大类,手术、微创、保守治疗,通常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建议可以采取中医中药[腰椎骨纺世医帖]保守治疗比较理想,主要是采取软坚通络,活血化瘀的的药理来治疗,从而软化其突出部分改善代谢循环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腰间盘突出穴位按摩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脱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而产生的腰腿串痛,即腰痛伴根性坐骨神经痛等症状。

治疗腰间盘突出穴位按摩,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不受环境及条件的限制,既安全、经济、可靠,又无副作用。

推拿和按摩是通过不同手法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经皮肤渗透到肌肉、筋膜、骨关节、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及软组织和骨关节的调整,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从而使肌体功能恢复而达到治疗目的。

从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各种不同手法技巧的实施,不仅可调节机体平衡及神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及肌肉弹性,而且还能起到正骨理筋,解痉止痛,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等作用。

坚持按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

其推拿按摩治疗手法分为患者俯卧位、侧卧位及仰卧位。

一、俯卧位推拿按摩手法
1.俯卧位推拿按摩手法:在患侧下段胸腰棘突旁至骶骨处,施掌推法。

医者立于患者一侧,从胸椎向腰椎至骶骨用双掌由上向下单方向的直线移动1~2分钟,能起到舒筋活血、解痉消炎止痛、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

2.腰部棘突位双手掌分推法。

医者双手掌根相对,从腰椎棘突部位向两侧推移2~3分钟。

使腰肌放松,解除疲劳。

3.腰部掌揉或双手重迭揉法。

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部分附着于体表部位或穴位上压住皮肤环旋转动5分钟。

10.下肢滚、拿、揉、推法。

在患侧臀部和下肢疼痛部位做揉法、拿法、滚法约3~5分钟,然后用双掌从上向下单向推移4~6次。

足部用力牵拉双下肢并突然向下牵抖2~3次。

二、侧卧位推拿按摩手法
1.患者患侧在上,健侧下肢伸直,患侧下肢屈曲。

医者立于患者前面,一手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壁用肘内侧抵住患者臀部,双臂同时配合用力使腰部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卡住,两臂同时按相反方向用力扳动。

2.用拇指或肘尖按揉环跳穴、风市穴,由上向下捶、击、拍、打、搓擦大腿外侧。

三、仰卧推拿、按摩手法
1.做髋、膝关节屈曲运动。

医者立于患侧,一手握住患肢踝上部,另一手放在膝盖部位,强力屈膝屈髋至最大限度约1分钟。

然后再突然快速拉直下肢。

2.做患侧直腿抬高运动。

医者一手扶患者足后跟另一手扳住膝盖部位,使患肢伸直抬高,向胸腹部位推压1分钟。

3.屈髋屈膝压腿盘腰。

嘱患者尽量屈髋屈膝,医者一手扶患者双踝上方,一手扶双膝,使髋膝关节尽量屈曲。

医者用力下压并旋转腰部1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