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经的按摩治疗附穴位图

合集下载

女性人体穴位详图

女性人体穴位详图

身体方面:阴部瘙痒、下腹坠胀、月经不调、痛经;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暗疮。

身体方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性冷淡、内分泌失调;皮肤方面: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黄黑皮肝、体毛过多,毛孔粗大。

身体方面: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反酸、便秘、口气重;皮肤方面:嘴周暗疮、皮肤色晦无光、鼻翼两旁充血。

身体方面:失眠多梦、胸闷、心烦、健忘、反胃、呕吐;皮肤方面:面色苍白、肤色异常、粉刺。

身体方面:咳嗽、气喘、呕吐、胸中气逆、哮喘。

身体方面:牙痛、口舌生疮、舌下肿痛。

身体方面: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道炎、火消化不良、胸膜炎;皮肤方面:皱纹、油脂旺盛、面色苍白。

身体方面: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胸膜炎、乳腺炎;皮肤方面:面色灰白、晦暗无华、口唇苍白、眉眼之间暗青。

身体方面:产妇乳汁不足,乳腺炎、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身体方面:胃炎、胃痉挛、十二指肠溃疡、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肝炎肠炎;皮肤方面:颜面浮肿,面色萎黄、色素沉着、嘴周痤疮、鼻梁晦暗无光泽、眼角外侧色斑。

身体方面: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痛经、便秘、内分泌失调;皮肤方面:黑眼圈、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

身体方面:胃炎,肠炎,肠痉挛,阑尾炎,肠梗阻、便秘、腹痛,膀胱炎,尿道炎、疝气;皮肤方面:黑头、粉刺、丘疹、痤疮、油脂分泌旺盛。

身体方面: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卵巢机能低下、月经不调、痛经、便秘;皮肤方面:黑眼圈、眼周皮肤晦暗、妊娠斑、子宫性肝斑、处女性肝斑。

身体方面:下肢麻痹、疼痛、膝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脚气、水肿。

身体方面:头痛、失眠、胃痉挛、胃炎、腹泄、肠炎、肝炎、消化不良、乳腺炎、痛经、盆腔炎、高血压、贫血、风湿热。

身体方面:阑尾炎、胃肠炎、胃痉挛、肠炎、便秘、消化不良、肩周炎、膝关节肿痛身体方面:失眠、头痛、高血压、哮喘、胃炎、肝炎、肠炎、阑尾炎、便秘、肩周炎、踝关节周围组织扭伤。

腿部痛经活络

腿部痛经活络

腿部痛经活络(腿部油压)腿部痛经活络(腿部油压)一、腿前侧1、热湿毛巾擦腿部2、将精油涂至掌心搓热,小腿大腿同时展油小腿部1、双手拇指与四指相对抓腿两侧,由膝盖处向下滑拉,足阳明胃经(外侧上)足太阴脾经(内侧下)足阙阴肝经(内侧上)2、食指勾起指关节锁刮足三里3、拇指腹推小腿内外侧4、拇指拨外侧两道筋,四指抓内侧三道筋5、双手拇指同时或鸳鸯滑拨腿外侧两道筋6、双手四指鸳鸯滑拉内侧腿肚三道筋7、双手拇指鸳鸯推小腿肚8、掌根搓内侧腿肚膝盖部1、拇指腹环绕膝盖骨缝推,对揉膝盖上下肌腱,点按膝盖两侧6个穴位2、拇指腹分抹膝盖骨3、拇指关节刮膝盖骨4、双手四指分腘窝,掌根对揉、对分膝盖骨,5、双手五指抓揉膝盖骨大腿部1、掌根相对对揉、对分腿正中一道筋2、双手五指抓拉足太阴脾经(内侧)足阳明胃经(中间)足少阳胆经(外侧)3、拇指从上往下推三面4、双手拇指鸳鸯滑拨外侧正面,双手四指鸳鸯拉内侧,5、双手五指鸳鸯推内侧6、掌根鸳鸯推内侧7、双手五指抓住两侧往下拉8、由大腿至小腿一起加热、推、拉9、捶、坎、拍腿前侧10、压腿、內摇、外摇、抖腿二、腿后侧1、热湿毛巾擦腿2、将精油涂至掌心搓热、大腿小腿同时展油1、抓拉足太阳膀胱经(中间)足少阴肾经(内侧)足少阳胆经(外侧)2、拇指分足太阳膀胱经、点穴位承山(小腿后面正中)主治:小腿痛、腰背痛、下肢麻木、瘫痪、痔疮、坐骨神经痛承筋(小腿后面、委中下5寸)主治:同承山穴委中(在腘横纹中点)主治:腰背痛、膝关节疼痛、腹痛、吐泻、坐骨神经痛殷门(大腿后面、承扶下6寸)主治: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瘫痪、承扶(大腿后面、臀下横纹中点)主治:腰、骶、臀、股痛、坐骨神经痛、痔疮3、拇指推三面(先大腿后小腿)4、双手拇指鸳鸯滑拨外侧、正面,双手四指鸳鸯拉内侧5、双手同时抓住两侧往下滑拉6、双手半握状拇指相扣,第一节手指面推上去(由小腿至大腿)指关节刮下来(由大腿至小腿)7、双手掌根相对对揉、对分8、抓拿、抓拉(鸳鸯或同时)腿两侧9、掌根压紧由承扶推到脚跟10、加热腿正面和两侧(双手掌、单手掌)11、捶、坎、拍12、拇指同时推脚跟内外生殖腺反射区13、拇指推压跟腱14、手掌搓脚心、指关节刮脚心15、摇脚踝、捶脚心、脚跟16、压腿肾部保养1、将精油涂至掌心搓热,腰肾部打顺时针太极圈展油2、提拉腰部两侧,掌根相对分揉、分抹膀胱经3、加热腰肾部4、拇指推膀胱经及膀胱经与脊椎夹缝5、拇指相对搓、竖推,腰椎、尾椎6、拇指同时推拨腰部膀胱经7、食指勾起点拨夹脊、刮下来(腰肾部)8、拇指点拨膀胱经9、双手握拳,第一关节面往上推膀胱经,四指骨关节往下刮10、竖向、横向加热11、坎法香薰耳烛1、点燃耳烛后,等耳烛排烟后再插入耳孔2、一只手按耳部穴位,一只手执耳烛1)揉上关、下关、听宫、耳门、翳风2)揉从耳根淋巴到下额3)从颈部揉至气舍、缺盆、颈项两侧3、反复做,动作要慢,轻柔不滞,一直等到耳烛燃到线处摘下循经火疗养生(颈肩部、腰背部、膝盖部、腿部)1、把毛巾和姜贴放热水中烫好2、热好的姜贴取出,把药汁拧去少许,趁热敷于患处3、铺上保温膜相隔离、铺上热湿毛巾(两层)4、若不够热,把酒精滴到湿毛巾上、点火(准备好扑火湿毛巾)。

调理月经的穴位

调理月经的穴位

调理月经的穴位关于《调理月经的穴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一个女士的人体情况全是不同样的,特别是在在每个月来大姨妈的情况下,主要表现得更加显著,一些女士在来月经期,人体会非常疼痛,并且乳房也会出现涨痛的状况,血容量非常少,出現这类状况务必要调养,防止有不孕不育症的状况产生,调经能够先选准穴道,再开展推拿。

尽可能不必喝中药,由于这会给人体产生副作用。

1、膻中穴:宽胸行气,维护乳房膻中穴坐落于身体前正中心线,两乳头联线当中点。

推拿该穴道有活血通络、宽胸行气、止咳平喘的作用,现代科学科学研究确认,刺激性该穴有调整自主神经,松驰平滑肌等功效,常常按揉能通畅胸部血气循环系统,防止减轻乳腺增生等病症。

女性胸部周边也有天溪、乳根等穴道,洗澡的时候可运用指肚的能量轻轻地胸部按摩,刺激性周边的穴位,也不可多得一种维护保养方式。

2、血海穴:益气活血、滋养皮肤血海穴位于两膝关节上边,大腿根部,髌骨上边三横指(无名指、中拇指、右手无名指)的里侧,需要曲膝选穴。

自身右手取左边穴时,用三指的总宽放到膝盖内侧,血海在无名指一侧。

别人选穴则用右手取左腿血海,四指闭拢遮盖膝头,手掌当然伸开,拇指尖处就是。

血海穴是脾经生之血的集中地,从穴道名字就可以看出去——海者,大也。

女士坚持不懈按揉血海穴能经络疏通、益气活血,血气畅顺则美肤靓肤。

中医针灸医师医治女士月经不调、经痛等病症就常见此穴。

提示生理期腹痛的妹纸们,不必等疼痛袭来才想到按揉血海穴,时间在平常哦,还记得稍用劲按揉!3、三阴交穴:调经,助睡眠三阴交穴位是脾、肝、肾三条经脉并集的穴道,在两小腿肚里侧,脚踝骨的最高处往上三寸处(大概四横指长短)。

脾化生血气,肝藏血,肾气发火血,而女人以血会用,三阴交穴健脾胃益气养血、调补虚,针对女士的实际意义就显而易见了,因而它也有“妇科三阴交”“青春不老穴”“女三里”等美誉。

凡生理期不如意、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等经期问题,稍微用劲按揉此穴道既有调养功效,此外常常按揉此穴也有助睡眠的功效。

热敷命门穴可以缓解女性经期腰酸(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热敷命门穴可以缓解女性经期腰酸(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热敷命门穴可以缓解女性经期腰酸(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1、热敷关元穴位置:在肚脐下3寸的位置。

将右手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然后以中指的中间关节为准,这个横向的宽度就是3寸。

以它为准,找到肚脐下四指处的关元穴。

方法:在热水中滴入几滴薰衣草精油,然后打湿毛巾,稍微拧干后用热毛巾热敷关元穴,待毛巾温度降低后再重新打湿、拧干、热敷,这样反复热敷10分钟,每天都坚持,就能激活人体内的阳气,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有效改善月经不调和痛经等MC 不适症状。

2、按压合谷穴
位置:并拢食指和大拇指,就能看到一块凸起的肌肉,这块凸起肌肉的最高点处就是合谷穴。

方法:每天一有时间就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另一只手的合谷穴。

每次按压时都稍用力,然后保持5秒钟,再松开、再重复,这样反复按压3分钟。

每天都坚持按压合谷穴,就能有效缓解MC期间得偏头痛和腰酸症状。

3、艾灸三阴交
位置:三阴交的位置很好找,就在你的内脚踝尖向上三寸的位置。

将右手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然后以中指的中间关节为准,这个横向的宽度就是3寸。

女性养生艾灸穴位图

女性养生艾灸穴位图

女性养生艾灸穴位图穴位的定位及穴位的功效1、神阙穴:肚脐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主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女人血冷不受胎、中风、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

2、水分:定位:脐上1寸。

主治: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有利于收腹祛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小便不利,腹痛。

3、水道: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

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

4、天枢:定位:脐旁开2寸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5、归来:定位: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当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活血化淤、调经止痛、月经不调、带下、卵巢炎、秘尿系统疾病、阴*痛、男女生殖器疾病。

8、子宫保养配穴:取穴:神阙、水分、天枢、关元、中极、子宫。

生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生孩子,这是女性的宿命也是一种福份。

十个月,更确定地说是280天,子宫便成了养育宝贝儿最安全的窝,那么怀孕时子宫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没有怀孕的子宫大概象女性的拳头,长度是6~8cm,体积是10ml,重量是70g左右,可是怀孕后,到快要生的时候会变得特别大,体积大概要增加500倍,达到5L左右,重量1.1kg。

子宫出现问题常出现以下症状:如:下腹疼痛、腰痛、月经失调、骚痒、痛经、白带多、性交痛等症状,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不少病人羞于求医或者没有时间到医院治疗,一再贻误病情,以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适应于宫颈炎、子宫炎、白带病变症等。

1、水道: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

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

4、天枢:定位:脐旁开2寸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5、中极: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

主治: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消除皮下脂肪的雍积、增强生殖和泌尿系统的功能,并可治疗阳痿、遗精及月经不调、蹦漏、带下等。

6、子宫: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痛经推拿治疗.pptx

痛经推拿治疗.pptx
CA125等提示。
痛经
三、推拿治疗 (一)治则
调理冲任气血。以腹部操作为主,手法宜轻柔和缓,以 揉法、一指禅推、按法、摩法、擦法等温柔手法为主要手法 ,力量宜轻,速度宜慢,有些手法可配合呼吸进行操作;配 合腰骶部操作,力量可重些,令腰骶部有温热感为佳。
痛经
• 三、推拿治疗 (二)操作部位及腧穴
以腹部和腰骶部操作为主。主要取穴有气海、 关元、归来、肾俞、八髎等。
痛经
• (三)基本操作方法 1.腹部操作 (1)患者取仰卧位,放松身体,呼吸自然。施术者
用揉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小腹部治疗,时间约5~ 6分钟,放松患者腹部,使腹部有温热感向腹内渗 透,可起到温经止痛的作用。
(2)一指禅推法或按法在气海、关元、归来治疗, 每穴约2分钟,发挥经穴的作用,可温补肾阳,培 补元气。
痛经
• 二 、 诊断
西医诊断要点
(1)子宫内膜异位症 ①症状:痛经、不孕。 ②妇科及辅助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影像学检查(盆腔超声、盆腔
CT及MRI)发现内异症病灶,血清CA125水平轻、中度升高。 ③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通用方法。在腹腔镜下见到大
体病理所述典型病灶或对可疑病变进行活组织检查即可确诊。 (2)子宫腺肌病 ①症状:痛经;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出血); ②妇科及辅助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影像学检查(盆腔B超)、血清
痛经
(3)松振腹法:患者仰卧,呼吸均匀,全身放松。 医者上肢充分放松,将前臂自然放置于患者腹部。 频率:400~600次/分钟,操作5~10 min。
(4)捏拿、直推、分推、揉摩腹部,使其有温热舒 适为度,约3~6分钟,可直接放松腹部肌肉,可缓 解腹部痉挛达到理经止痛的作用。

痛经揉肚子的正确方法

痛经揉肚子的正确方法

痛经揉肚子的正确方法文章目录*一、痛经揉肚子的正确方法*二、痛经的原因*三、痛经的食疗方法痛经揉肚子的正确方法1、痛经揉肚子的正确方法1.1、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紧压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左右的频率进行,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

共操作5分钟。

1.2、双手置于侧小腹,从后向前斜擦,方向朝外生殖器。

不要往返擦动,要方向一致,以摩热为度,共操作5分钟。

这是治疗女性痛经的按摩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

2、痛经还可按摩哪些穴位点揉子宫: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按揉三阴交:用一侧手拇指指腹揉捻对侧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3、痛经的种类有哪些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3.1、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每次月经期都会发作。

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

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小肚子痛。

3.2、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多是由疾病造成。

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

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也能引起痛经。

痛经的原因1、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2、身体虚弱腹部的上些肌群有支持腹腔内脏器官的作用,如果这部分肌群发育不健全,支持有关器官的作用就差一些,这样由于脏器重量的牵拉,就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3、精神紧张一来月经就感到烦躁、紧张和恐惧,所以对疼痛的感觉比一般人敏感。

即使轻微的不适,也会觉得疼痛,而且精神越紧张,越感到疼痛。

这种疼痛主要是由心理作用产生或加重的。

4、子宫内膜异位症它与原发性痛经症状极相似。

如果病人有进行性痛经或内膜异位症家族史(母或姐妹中有患此病者),应早作腹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早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以保存生育能力5、激素影响。

治疗痛经最快的方法有哪些-按摩关元穴

治疗痛经最快的方法有哪些-按摩关元穴

治疗痛经最快的方法有哪些?按摩关元穴其实在现在治疗痛经,并不建议使用什么药物,通过饮食的方法就比较有效,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穴位进行按摩,例如下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都是治疗女性痛经,以及妇科疾病的穴位。

下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是治疗痛经等妇科病的有效穴位,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气海穴在肚脐下约1.5寸。

痛经的时候可以用两手拇指点按这两个穴位,也可以用家里的备用热水袋或电热宝进行热敷来缓解疼痛。

手上的合谷穴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

特别适合在学习、开会和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

合谷穴是止痛第一穴位,痛经的时候这里按起来会痛。

取穴时一手拇指和其它四指并拢,在大拇指和食指掌背部肌肉隆起的部位(轻按时会有痛感)。

按摩时用另一手的拇指点按20下,左右手共40下,以感觉酸痛能难受为度。

注意体质差者刺激不宜强,孕妇不宜按摩。

小腿部的三阴交是缓解痛经的常用穴位。

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左右各一。

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助眠等保健功效。

经本人临床实践,对缓解痛经效果比较明显。

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腿在足内踝向上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

一般按压3—5分钟疼痛就会缓解。

小腿部的地机穴也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

它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等症。

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阴陵泉向下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

注意要用拇指尖沿骨头向内抠才有明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痛经的按摩治疗附穴
位图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女性痛经的按摩治疗(附穴位图)
中医穴位按摩法赶走痛经 ...
痛经,不知折磨了多少女性。

难道除了止痛药,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缓解痛苦了吗当然不是。

中医有一个“三阴交”穴,又称“女三里”、“妇科三阴交”。

顾名思义,此穴对妇症甚有疗效,如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或过少,经前综合征和更年期综合征等。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有痛经问题的女性,可在平时轻轻用拇指揉按该穴,左右各指压3分钟;还可以用艾条灸疗。

将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放在靠近穴位处,以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烫伤为度,每穴灸10分钟。

要注意的是,月经来潮后不要强烈刺激该穴,否则可能引起经血增多。

此外,还要尽量避免过甜或过咸的食物,以及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保持身体暖和能松弛肌肉,可多喝热的药草茶或热柠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热水瓶,一次数分钟。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子宫穴
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
太冲穴.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三阴交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女性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l—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
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有人认为,痛经病人适量饮点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作用.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地饮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葡萄酒
由于含有乙醇而对人体有兴奋作用.情绪抑郁引起痛经者适当喝点儿葡萄酒,能够起到舒畅情绪,疏肝解闷的作用,使气机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温,辛能散能行,对寒湿凝滞的痛经症,可以散寒祛湿,活血通经;甘温能补能缓,对气血虚弱而致的痛经,又能起到温阳补血,缓急止痛的效果.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
可通过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穴等有一定的效果,最好用艾炙治疗.
如果通过上述调养没有效果.还是去正规的中医院.确诊后用中药或针灸治疗,请放心~
痛经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器质因素、内分泌因素和精神因素。

在未婚少女中,原发性痛经较多见,多数女子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数月即发生痛经,每次月经来潮小腹疼痛,经血紫黯或有血块,痛经轻者一般用热水袋热敷一会儿可缓解。

重者腹痛如刀绞,冷汗淋漓,唇青肢凉,头晕,甚至发生昏厥。

因此,痛经较严重的女子每次来月经,精神都极度恐惧,紧张焦虑。

加上月月遭受痛经折磨,耗血失血,则会引起贫血、面色苍白、形体消瘦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并易引起其它疾病,影响健康。

对待痛经,临时用去痛片只能解一时之急,但不治本。

其实,用按摩的方法治疗痛经往往比药物效果好,而且无副作用。

以下介绍痛经的按摩治疗方法———
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

先涂擦活血药液(如药油、药酒),后再进行按摩:1、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节至腰椎第2节,并揉按两侧的肌肉和相关的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2、用拳头轻捶背腰部压痛处;3、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等穴;4、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阴包、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

疗效:一般按摩背腰部5分钟后开始减轻腹部疼痛。

继续按摩背腰部和腹部20分钟,腹痛可消失。

每天按摩1次,连续按摩3—5天,以往有痛经史者,可在月经到来前2天开始按摩。

如要巩固疗效,可隔2—3天按摩1次,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需持之以恒。

在家按摩需找准穴位,可参看《痛症按摩治疗图解》一书。

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自我保健,经期要注意保暖,避免淋雨,忌食生冷食品;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适度参加运动锻炼,但忌干重活及剧烈运动。

做到以上几点,有利减少痛经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