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金牌模拟精选试题
初三语文下册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湎(miǎn)调谢(xiè)嫦娥(cháng é)B. 美轮美奂(huàn)气吞山河(tūn)惊心动魄(pò)C. 青蛙(wā)蜻蜓(tíng)水獭(tǎ)D. 瞒天过海(mán)青涩(sè)蹦跶(duó)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水天相接碧波荡漾美轮美奂B. 美轮美焕碧波荡漾美轮美奂C. 水天相接碧波荡漾美轮美焕D. 水天相接碧波荡漾美轮美焕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 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语文老师要求我们课下认真复习,争取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D. 由于长时间不运动,导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
B. 她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C. 虽然他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
D. 他的话言不由衷,让人无法相信。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荷塘月色》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忽然又 stop 了。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忽然又 stop 了。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忽然又 stop 了。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B. 蹒跚(pán)徜徉(chá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D. 缄默(jiān)踌躇(ch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恣意妄为殚精竭虑B. 斟酌恣意妄为箴言C. 旁骛恣意妄为真知卓见D. 斟酌恣意妄为卓有成效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令学生们受益匪浅。
B. 他是个恣意妄为的人,常常不顾他人感受。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殚精竭虑,而应该冷静思考。
D. 他缄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D.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奔跑在草原上。
B. 他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令人心旷神怡。
C. 他像一只狐狸一样狡猾,总是能巧妙地避开问题。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无所畏惧。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殚精竭虑,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旁征博引,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C. 他锲而不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D. 他箴言满口,总是能说出许多道理。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C.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
”8. 下列句子中,主谓宾结构完整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
语文模拟中考试卷及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奔腾沉着颤抖B. 热闹摆脱炫耀C. 纤夫奔驰炽热D. 摆脱沉着颤抖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把这本书借给了他,他看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还给我。
B. 这个故事非常感人,使我深受启发。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唱歌也好听。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赫赫有名欣喜若狂举世闻名B. 赫赫有名欣喜若狂举世闻明C. 赫赫有名欣喜若狂举世闻名D. 赫赫有名欣喜若狂举世闻名答案:A4.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句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B.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形象。
C. 这部电影情节紧张,扣人心弦。
D. 这项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 我们学校的操场很大,可以容纳几千人。
B.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C.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非常聪明。
D.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西游记》。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月光下的凤尾竹》这篇课文,描写了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7.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通过草船借箭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高超的军事才能。
8.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描写了桂林山水的奇特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9. 《父爱之舟》这篇课文,通过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爱的感激之情。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通过志愿军战士王二小的英勇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月光下的凤尾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月光下的凤尾竹》这篇课文描写了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
课文以“我”为主视角,通过描写傣族人民跳舞、泼水、唱歌等活动,展现了泼水节的欢乐氛围。
同时,课文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呕心沥血(lì)比翼双飞(yì)B. 振聋发聩(kuì)潜移默化(qián)赴汤蹈火(fù)C. 振臂高呼(zhèn)雕梁画栋(diāo)惊心动魄(pò)D. 潜龙勿用(qián)破釜沉舟(fǔ)翻箱倒柜(dǎo)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欣欣向荣碧波荡漾B. 振聋发聩潜移默化赴汤蹈火C. 雕梁画栋惊心动魄翻箱倒柜D. 振臂高呼欣欣向荣碧波荡漾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B. 这位作家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现实主义大师”。
C. 通过这次比赛,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艺,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D. 由于缺乏经验,他在工作中出现了很多失误,导致任务延期完成。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古典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B. “这是什么意思?”老师问,“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C. 我最欣赏的是他的乐观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积极面对。
D.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意思,建议你也去看看。
5.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桥,架在天空中。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照亮了我们的心房。
C. 那座山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壮观无比。
D.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我曾问过自己,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做什么?我会去哪里?我会怎样度过这宝贵的时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让我陷入沉思。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 chóu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每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用炽.热的情怀学好党史。
①chóu ②炽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②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
③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
A.承担铸就反之B.承担铸造反而C.承载铸就反之D.承载铸造反而3.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排序正确的是()(2分)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____________世界、国家和个人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①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②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③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④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5.填空(5分)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自由和平等作为西方的重要价值观而在我国广为流行。
也有学者认定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
这种比附最早出现在章太炎的著作中。
章太炎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
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撰写文章,把孔子描绘成托古改制的祖师爷,试图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章太炎则选择了佛教和老庄学说,首次提出庄子思想就是自由平等的思想,有新人耳目的效果,也让国人在哲学上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不过,我们认为现代的自由平等观与庄子精神并不契合。
罗祥相认为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在概念内涵、思想重点以及思想的时代背景乃至对世界的经验和思考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
不仅“逍遥”无法对应“自由”,“齐物”也无法对应现代的“平等”。
今天我们所说的平等是一种社会价值,它认定一个社会中的全部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庄子的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观之间的区别甚为明显。
首先,二者包含的范围不同:庄子的“齐物”就是平齐万物或者万物齐一,而现代的平等主要是指人与人的关系。
其次,二者的受众不同:庄子的“齐物”所面对的是个体,主要针对士阶层,以隐士为中心,而现代平等观面向社会上的一切公民。
再次,二者的目的不同:庄子的“逍遥”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无待”的精神世界。
庄子的“齐物”意在指出进入“逍遥”境界的途径。
平等则是公民为之奋斗的终极的价值追求。
笔者以为类似于“道”“命”“逍遥”“齐物”这样的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无法也没有必要硬译为现代汉语。
“逍遥”“齐物”与现代社会中的自由平等或许有若干的相似之处,但它们绝对不能等同,等同起来就容易引起误解和混淆。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B. 箴言(zhēn)C. 倔强(jué)D.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D.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天空。
D.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让人难以捉摸。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的文章写得天花乱坠,让人目不暇接。
D. 他的话言之凿凿,让人信服。
5. 下列句子中,表达意思最准确的是:A.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
B.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锲而不舍。
C.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百折不挠。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持之以恒。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6.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_。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__》。
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文章内容省略]1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12. 第二段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分)13. 第三段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举并分析其作用。
(4分)14. 文章最后一段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请简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提示,在横线上准确地写出汉字。
(3分)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XXX,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2.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⑤题必做,第⑥⑦两题选做一题)(12分)①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XXX《行路难》)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XXX《无题》)③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XXX《江城子·密州出猎》)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恨苦。
(XXX《相见欢》)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⑥我们往往用XXX《望岳》中的“XXX如何,XXX了”来表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⑦《醉花阴》是XXX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诗句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下面的语段有两个病句,请把他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第2句,修改意见:小而言之,读书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素质,还能增长知识。
第3句,修改意见: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国民素质。
4.下面是某人对头发和牙齿生发的富有哲理性的感悟,请仿照示例,从“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双手”五个人体器官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感悟。
(3分)嘴巴:舌尖上的美味,需要用心品味,才能真正感受到食物的美好。
5.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3分)我来到咸享酒店,看到了被打折了腿的XXX的悲惨遭遇;我来到富春江畔,领略了XXX笔下充满生机的自然美景;我来到苏州园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6.名著阅读。
(4分)仿照下面两个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试说明: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使用(28分)1、准确工整地书写下面的文字。
(2分)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4分)我并不想贬低牺牲个人利益的无私奉献,在物质kuì()乏的年代,正是靠着这种奉献,人们才克服了种种困难;就是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无私奉献的人增多,同样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xié()溶洽,同样会搏得我们的赞扬。
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②划线句有两个错别字,写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3、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横线上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组词(2分)()第一次见到日月潭,我便被那一泓湛绿的潭水,深深地迷醉了。
……放一汽艇,便把人带进了晶莹剔透的世界。
汽艇轻捷地行在平静如镜的潭上,一时间玉碎翠裂,船尾在碧绿的水面出两雪白的浪花,一路展漾开去。
A、艘、航、划、条B、艘、滑、剪、条C、只、航、剪、排D、只、滑、划、排4、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准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B、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南方,将有大雨。
C、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B、天逐步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泻下来。
C、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D、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6、古诗文填空(①—③题必做,④⑤题任选一题)。
(6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4)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也常引发诗人写景抒情,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5)古诗文中有很多名句蕴涵着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7、走进名著。
(3分)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写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A、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
……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领下。
B、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哪里去!”那只虎礴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C、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A、B、C、8、综合性学习(5分)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项目小学生初中高中生生54% 66% 91%祝福母亲生日的56% 86% 92%祝福同学生日的差值2% 20% 1%①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②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
(6个字以内)二、阅读理解(42分)(一)8分23秒的震撼(13分)(1)那年,我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拍摄风光片,意外地捕捉到了一段动人心弦的真实画面。
(2)那天傍晚,一群野牛正沿着河岸缓缓前行,而在前方不远处,六七只狮子,正藏在草丛里,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两头大野牛和一头小野牛不知道前方危机四伏,它们欢快地向前奔跑,距离队伍越来越远,却离狮口越来越近。
(3)没有任何征兆,埋伏的狮子们就纷纷跃起,3头野牛猝不及防,已与狮子狭路相逢。
(4)野牛急忙掉头逃跑,但是,狮子的速度更快,一只狮子几个起落,就追上了落在最后面的小野牛,并将其狠命地扑进河里。
小野牛在河水里挣扎着,几只狮子一起咬住它,它们要把这个战利品拖上河岸来享用。
但就在小牛即将被拖上岸时,河水里突然一片翻腾,一条巨鳄从河中一跃而起,它张开血盆大口,牢牢地咬住了小牛的尾巴,向河里狠命地拖拽着小牛。
就这样,群狮与鳄鱼在河边展开了争夺小牛的拉锯战。
几番撕扯,胜负已见,最终小牛被拉上了岸。
(5)我看着镜头里那可怜的小牛,它即将成为狮子的美餐了,这也许是自然界弱肉强食的必然结局。
但我发现,镜头里突然有了新的内容。
(6)那刚刚逃走的两头野牛,竟带着近百头身强体壮的野牛狂奔而来。
原来,它们在生死关头,丢下小牛逃去,并非为了苟且偷生,而是去搬救兵。
(7)众野牛如风而至,把几只狮子团团围在中间,一头野牛开始狂追一只狮子,这画面让人毕生难忘:在强悍的猛兽面前,这头食草动物的温顺软弱已经荡然无存,它吼声如雷,似威武的战将;而那狮子的威风,早已消失殆尽,它在这头野牛面前落荒逃跑。
但是,剩下的狮子依然咬住小牛不肯松口。
(8)野牛们终于发怒了。
它们结成战阵,逼近狮子。
一头野牛对着狮子疾冲上去,用牛角猛力一挑,一只狮子就飞到了空中,然后狠狠摔到地上。
几个动作,在瞬间内一气呵成,让人忘记了这竟是一头野牛。
群牛怒吼,开始发动进攻,在雷霆万钧的气势下,剩下的几只狮子终于面露惶恐,它们无力地抵抗了几下,便松开口,四散逃窜了。
(9)如血地残阳中,野牛们如一个个勇猛的战士,它们用勇敢与力量,上演了一场悲壮的生命之歌,令人动容。
(10)我看了摄像机上的时间,从小野牛落入群狮之口,到众野牛奋力救出小野牛奇迹逃生,这个过程只有短短的8分23秒。
(11)8分23秒的牛狮之战,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于强者和弱者的定义。
强者与弱者,原来并不取决于体魄的强壮或孱弱,也不在于其食肉还是食草。
(12)强与弱,是一种精神与意志的较量。
有些个体,看似软弱,可它们一旦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会形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再强悍的对手都会被折服,被击败。
9、阅读第(4)段,说说小牛遇到了怎样的危险。
(3分)10、第(8)段“几个动作,在瞬间内一气呵成”一句中,“几个动作”指的是什么?(2分)1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8分23秒的牛狮之战,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于强者和弱者的定义。
12、第(10)段和第(11)段都提到“8分23秒”,有什么作用?(3分)13、读完本文后,你一定明白了一些道理,请简要的写下你的感悟。
(3分)(二)缺憾(13分)(1)每当旅行到一处地方,往往该走该看的还没走遍看完就得离开了;当地的主人为我惋惜,我总是笑说:“这样才好,留些遗憾,以后才会想再来。
”(2)不完美的状态才充满可能,有时甚至因而成为一种美——缺憾美。
(3)印度泰姬陵的故事正是个有趣的例子。
三个多世纪前,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沙加汗,决心为他难产而死的爱妃蒙泰兹建造一府举世无双的、华美壮丽的陵寝,设计时当然从外到内巨细靡遗,无一处不是完美的对称。
不料这座耗资过巨的爱之杰作弄得民穷财尽,沙加汗被篡位的亲生儿子囚禁起来,郁郁而终;原先想为自己另建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寝,与泰姬陵遥上对应的美梦也碎了。
更可悲的是:他死后无处葬身,棺材就被放置在泰姬陵墓内、蒙泰兹棺椁之旁——这个来,就破坏了他讲求的至高无上的对称美了!不过正因为此,沙加汗得以与爱妃生同枕死同穴。
他若地下有知,是该喜还是憾呢?(4)其实对称并不一定就美。
就像太整齐完好如蜡像的脸孔是乏味的,有时左右不太对称的脸反而更有魅力。
至今还觉得《乱世佳人》里的费雯丽是电影史上最美的女人之一,我尤其喜欢她那两道高低长短不一的柳眉,每当她高高挑起右边的眉毛,无论是表示挑逗或者挑衅,都显得特别有个性而迷人。
(5)缺憾美多半是无意和无奈的意外结果,但还是有故意经营的例外。
对比泰姬陵的例子,日本建筑就另有一种思维,像东照宫,据说建造时设计得因为自觉太完美了,恐怕会遭天谴,就想出一个办法:把其中一支梁柱的雕花有意颠倒,刻意造成一份缺憾美。
这种故意经营出来的缺憾,竟是一种哲学思维了——也能够说是宗教层次上的吧。
(6)原来完美的状态也是可怕的——这不一定是迷信,其实是生活的智慧:因为没有任何状态(包括完美)是持久的;而完美状态的改变只有一个可能:变美不再完美。
惟有不完美的状态,才充满变化与发生的可能,才具有一种持续的生命力。
中国人也深刻意识到这个点,所以“月盈则亏”的道理一直是深入人心的。
(7)我们当然不能否定追求完美的重要——对完美的要求,正是人类持续自我提升的驱动力。
不过日常生活中完美状态的终止并不一定是坏事——那往往也是紧张状态的终止:小时候第一张不再是满分的考卷,新衣服上的第一点污渍,成人后新车的第一道刮痕……虽然都令人懊恼,却也让人在潜意识里松一口气:不必再成天提心吊胆地保持完美状态了!(8)我觉得古今中外最美丽的神话是中国的女娲补天,因为贴近人之常情——就算是老天也会有损坏的,不过不怕:有位健壮又善良的女神,能采炼石头把天的破洞补好。
这是何等亲切的大地之母啊!既然连天都会是残缺的,人世间的缺憾遗恨更是常态,又何须苦苦痴想求全呢?14、阅读全文,说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3分)15、对本文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印度泰姬陵的故事说明了不完美的状态有时不是缺憾,反倒因而成为一种美。
B 、电影《乱世佳人》里的费雯丽显得特别有个性而迷人,说明有时不太对称反而更有魅力,对称不一定就美。
C 、缺憾美多半是无意和无奈的意外结果,也有刻意造成缺憾美的。
D 、不必追求完美。
人世间的缺憾遗恨是常态,不必苦苦痴想求全。
16、第6段中说“中国人也深刻意识到这个点,所以“月盈则亏”的道理一直是深入人心的。
”句中的“这个点”指代什么?你是怎样理解“月盈则亏”的道理的?(4分)17、“日常生活中完美状态的终止并不一定是坏事”,除了文中列举的事例之外,你还能举出实例来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3分)(三)(8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能够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万钟于我何加.焉( ) (4)是亦不能够已.乎(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0、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2分):21、孟子文章语言犀利,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入手,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之引出下面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