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幼儿园微观世界: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实验教案

幼儿园微观世界: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实验教案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探索微观世界。
今天,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显微镜进行微生物实验,为幼儿园小朋友带来一次奇妙的科学探索之旅。
1. 实验准备我们需要准备显微镜、玻璃拭片和盖玻片等实验器材。
还需要从自然界中采集一些样品,比如水、土壤或者植物表面的样品,这些都是微生物的聚集地,有利于孩子们观察和发现微生物的形态和特征。
2. 实验步骤- 第一步,孩子们可以用棉签或者酒精消毒过的小勺子在采集点取一些样品,放在玻璃拭片上。
- 第二步,用盖玻片盖住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调节显微镜,帮助他们看清微生物的形态和运动。
要注意让孩子们在观察时保持安静,避免振动干扰视野。
- 第三步,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微生物形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激发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实验目的通过这次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发现微生物的奇妙世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也能让他们理解微生物的普遍存在,以及对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意义。
4. 实验效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发现微生物世界的无穷魅力,这对他们的科学认知和学习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且,这样的实验也将成为他们幼儿园时期宝贵的科学探索记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通过这样的微生物实验教案,我们可以在幼儿园里引导孩子们用显微镜探索微生物世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将能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促进他们的认知和发展。
个人观点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微生物实验教案,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存在和意义,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表达和科学探索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科学探索,为他们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显微镜进行微生物实验的教案,并强调了实验的准备、步骤、目的和效果。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一、微生物类群及特点
细胞型:
原核: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真核: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 非细胞型: 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1、细菌
一般都在常温、常压等通常环境条件下生活。 主要包括球菌、杆菌、螺菌,以及放线菌、支原体、 衣原体等。 结构组成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细胞质 中有核糖体。
曲霉与人类关系密切。产生各种酶制剂,做酱、酿酒、 制醋的主要菌种,有机酸,糖化饲料 分布广泛。引发食物和饲料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 使动物和人类致病
氰化钾约120微克,经口、呼吸道或皮 肤进入人体,极易被人体吸收。急性中 毒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痉挛、呼吸衰 竭,导致死亡.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被列为极毒。其毒性为人们 熟知的剧毒药KCN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黄 曲霉毒素也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 物质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所将黄曲霉毒素确定 为一级人类致癌物。
(2)产毒菌株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
生 化学结构上,黄曲霉毒素属于二呋喃氧 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二呋喃 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
(3)靶器官
主要为肝脏
急性中毒的动物主要表现为肝脏损伤、肝实
质细胞消失延迟、胆管增生、肝细胞脂质消 失延迟和肝出血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肝脏出 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可引起原发性肝癌 也可作用于其他器官,如肾脏、胃、直肠、 乳腺、卵巢等
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极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 玉米、大米、棉籽等 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一些粮油及其制品也受污染, 而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除个别样品外,一般检不出 黄曲霉毒素 粮食中毒素的含量也可从1ug/kg(1ppb)至高达 12000ug/kg(12ppm) 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这四种毒素的比例约为1.0: 0.1:0.3:0.03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7《用显微镜观察身

——草履虫
纤毛
——草履虫
草履虫用纤毛感觉周 围环境,像划桨一样 划动纤毛自由 运动。 草履虫的食物是细菌 和单细胞藻类。它通 过细胞口将食物吸入 体内,不能消化的食 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体 外。
(2) 草履虫的结构
草履虫的身体就是 一个细胞,有细胞 核,细胞质和表膜 (细胞膜)
伸缩泡 (排出水和废物)
变形虫的食物: 单细胞藻类、 细菌、小原生 动物、真菌、 有机物碎片等
——变形虫
——变形虫的裂变
它的繁殖方式是由 一变二,二变 四……环境恶劣时, 也能形成胞壳,进 行休眠。
变形虫的特征
1、变形虫是能变形的, 突起变成伪足;
2、在身体表面进行取 食、排泄及呼吸;
3、当环境变化时,能 形成胞壳,进行休眠;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这是在不同放大倍数 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草履虫
后端
生活在不流动的、含有 很多有机物的淡水里。是
中后部一种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
长约0. 25厘米,用肉眼
可以看见是一个小白点。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身
体前端较钝;后端较尖,
中后部较宽,形状像一只
草鞋
前端 倒转的草鞋。
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 构成,但是这一个细 胞能够完成消化、呼 吸、 排泄、繁殖等所 有的生命活动。借着 纤毛的摆动,在水里 自由运动;草履虫口 沟里的纤毛不停地摆 动,使水里的食物进 入细胞,形成食物泡。
草 履 虫 的 运 动
在环境极端恶劣的情 况下,它的细胞表面 会形成一个坚 固如壳 的膜,不食不动。一 般 情况下,草履虫的 繁殖方式是先将身体 拉长,接着从中部分 裂成两部分,最后每 部分形成一个幼小的 草履虫。
——草履虫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第二节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其原理 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三、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几个基本概念: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1.普通光学显微镜(复式显微镜)
机械装置: 镜座、支架、载物台、调焦螺旋等 光学系统: 物镜、目镜、聚光镜等
使用油镜时加镜油的目的: (1)增加照明亮度 (2)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细胞中有些物质,如叶绿素等,受紫外线 照射后可激发荧光;另有一些物质本身虽 不能发荧光,但如果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抗 体染色后,经紫外线照射亦可发荧光,荧 光显微镜就是对这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 研究的工具之一
105
荧 光 显 微 镜 观 察
5、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原理:用一束电子作为它的能源,电子的波长很短,能够 检测极细微的物体,如病毒和分子。
应用:通过细胞超薄切片,观察细胞内部的详细结构如细 胞膜、细胞核等。(可放大几万倍)
6、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原理:类似于电视或电传真照片。即利用电子“探针”,在 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激发样品表面放出二次电子,二次电子由 探测器收集,并转变为光信号。
光学显微镜
光学理论依据
德国理学家Ernst Abbe,在19世纪70年代建立的 在Abbe的公式中,两物体之间的最小可分辨距 离被称为最小距离(d)
最小距离=0.5/nsin= 0.5/NA
分辨率(R) ∝ 1/d
分辨率(最小可分辨距离)=0.5λ∕ n sinθ = λ∕2NA
波长与分辨率
高压蒸汽灭菌锅
2、接种操作
接种工具: 白金or镍铬合金接种针/环
62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62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在科学的深邃海洋中,显微镜是我们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它让我们能够看见肉眼无法看见的生命形态,揭示出生物的另一面。
在这个充满神奇的领域,我们发现了微生物——这个星球上最小,但最丰富的生命形态。
微生物是自然界的微观居民,包括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和真菌等。
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从土壤到海洋,从空气到食物。
虽然人类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们,但借助显微镜,我们能够揭示它们的存在和行为。
在显微镜的镜头下,我们可以看到细菌是如何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它们像小小的潜水员,灵活地在液体内穿梭。
我们可以看到病毒是如何附着在细胞上,如何侵入细胞内部,如何利用细胞的生命机制进行自我复制的。
我们可以看到原生动物是如何在水中或土壤中生活的,它们像小小的生态系统,拥有复杂的生活周期和行为。
我们可以看到真菌是如何在土壤中生长的,它们像细小的植物,拥有自己的菌丝和孢子。
微生物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和多样,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细菌在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肥沃和参与生物圈的碳循环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病毒则可以影响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病毒也参与了生物体的共生关系。
原生动物和真菌则在食物链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参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然而,微生物并非总是有益的。
有些微生物会引发疾病,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威胁。
例如,细菌性痢疾、肺炎和各种真菌感染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显微镜和其他工具来研究和理解这些微生物的性质和行为,以便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总的来说,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世界是一个充满奇迹和挑战的领域。
通过研究这些微小的生命形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自然界的运作。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一些生物学和医学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环境。
中职数学下册62《等差数列》一、引入在数学的世界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数列,它们被称为"等差数列"。
这种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其前一项或后一项的差是一个恒定的值,这个值被称为"公差"。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共10张PPT)

真核生物:细胞内有细胞核,如动物、植物、真菌
动物?植物? 或者……
思考:从获得营养 的方式来看,细菌 和真菌属于动物还 是植物?
获得营养的方式不同
生物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细菌 真菌
从食物的保存方法看,食物上滋 生微生物的条件是什么?
食物的保存
2、微生物生长与水分的关系: 思原了11思了 了真思你食牛了牛思食思了1思冬单你了巴你、 、 、考核解考解解核考发物肝解肝考物考解考虫细发解斯发单单单: 生 单 : 单单 生 : 现 上 菌 单 菌 : 上 : 单 : 夏 胞 现 细 德 现细细细细物细细细 细物从了滋细从滋从细细草动了菌消了胞胞胞菌:胞菌胞 胞:获吗生胞获生获胞菌—物吗的毒吗真真真和细生和生 生细得?微生得微得生和—和?三法?香香菌菌菌真胞物真物 物胞营细生物营生营物真单细种就细一菇菇———菌内的菌的 的内养菌物的养物养的菌细菌形是菌种———在无特在特 特有的的的特的的的特在胞的态利的大酵酵酵细细征细征 征细方结条征方条方征细植结特用结型母母母胞胞;胞;;胞式构件;式件式;胞物构征了构真金金菌菌菌结核结核来有来来结有和微有菌针针构,构,看点看看构点细生点菇菇上如上如,特,,上特菌物特有细有动细别细细有别的不别什菌什物菌哦菌菌什哦结能哦么么、和!和和么!构适!本本植真真真本特应质质物菌菌菌质点温木木区区、属属属区;度耳耳别别真于于于别的??菌动动动?快物物物速还还还升是是是降植植植而物物物杀灵灵???死芝芝食物中的微生物。 2、微生物生长与水分的关系:
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1、微生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棉花
棉花
猪肉汁
猪肉汁
巴斯德消毒法就 是利用了微生物 不能适应温度的 快速升降而杀死 食物中的微生物。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01-04
目录
• 微生物简介 • 显微镜下的常见微生物 • 微生物的观察方法 •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微生物的应用
01
微生物简介
微生物的定义
01
微生物
指在自然界中肉眼无法直接观 察,需要通过显微镜放大的微
小生物。
02
微生物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 特征,微生物可分为细菌、病
在工业上的应用
发酵工程
微生物在发酵工程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用于生产各种食品、饮料 和化学品,如酒精、醋酸、氨基
酸等。
生物燃料
微生物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如生 物柴油和乙醇,这些燃料可替代化 石燃料。
生物塑料
微生物可以用于生产生物塑料,这 些塑料可降解且对环境友好。
在环保上的应用
废水处理
微生物可用于处理各种废水,通过分解有机 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应用
共聚焦显微镜常用于观察细胞内 特定分子的动态变化和分布,如 细胞骨架、细胞器等。
04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解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
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 排泄物等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为其 他生物提供养分。
促进物质循环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它们能够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 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氮、 磷等转化为无机态,供植物吸收利用 。
电子显微镜观察法
01
透射电子显微镜
02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通过电子束穿透样品,利用高能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信息来观 察微生物超微结构。
利用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通过检测样品表面产生的二次电子等信息 来观察微生物表面形态。
微生物学---第二章 显微镜下微生物

(4)其它形状
2) 星形细菌(star-shaped bacteria ) 3) 方形细菌(square-ahaped bacteria)
(Haloarcula)
(Stella)
1、 霉菌
在自然界分布极广; 霉菌同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 认食识物和、利工用农的业一制类品微的生霉物变。; 全有世用界物平品均的每生年产由;于霉变而不能食(饲)用的谷物约占2%。 风有引味机起食酸动品(植、柠物酒檬疾精酸病、、;抗葡生萄素糖(酸青、霉延素胡、索灰酸黄等霉)素、)酶、制剂(淀粉 酶药在我水、(腐农国稻果白生业在分胶僵型上别1酶 菌霉9用5减、剂0菌于年产纤)在饲发了维等自料生6素。然0发的亿酶界酵麦公等物、锈斤)质植病。、转物和化生维19中长生74也刺素年有激、发十素甾生分(体的重赤激稻要霉素瘟的素等病作)。,用、使;小杀麦虫和农
2、放线菌
在形态上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以孢子进行繁殖 “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又接近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 近代生物学技术 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生物, 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
2、放线菌
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革兰氏染色阳 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属于真细菌范畴。
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 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 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革兰氏染色阳性(少数 阴性); 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按形态和功能可分 为营养、气生和孢子丝三种。
二、放线菌
1、营养菌丝
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也称基内菌丝。一般无隔膜, 直径0.2-0.8 mm,长度差别很大,有的可产生色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自主基础回顾
1.微生物主要包括无细胞结构的---------和具有细胞结构的-------等原核生物和包括
---------、-
--------------、-------------在的真菌以及包括------------、-------------------黏菌在的原生生物等真核生物。
其中细菌又包括常见的----------细菌和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细菌。
其中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生物属于---------------(细菌或真菌)。
2.细菌在显微镜下一般呈-----状、------状或者---------状等形态,其细胞壁成分一般为--------------,对青霉素---------,细菌一般通过分裂方式增殖,属于--------生殖方式。
决定其性状的基因主要位于----------上,质粒往往存在控制其-----------等性状的基因。
其营养方式除少数自养型细菌外,一般营腐生或者寄生。
3.真菌包括单细胞的----------和多细胞的--------------。
真菌生殖方式包括
------------和------------。
其中酵母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出芽生殖属于-------------------生殖。
真菌大都营--------
生活。
4、微生物包括的类群很多,但是它们一般具有-----------------、
-------------------------、
-----------------------------------、-------------------------------、
----------------------------等五个共同特征。
巩固练习
选择题
1.下列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多选
A乳酸菌 B 变形虫 C 肺炎双球菌 D酵母菌
2.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芽孢可以度过不良环境 B。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
D. 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3.下列生物中,具有细胞核膜结构的是()
A.噬菌体
B.肺炎双球菌
C.乳酸菌 D。
蕈
4.下列关于古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活在极端环境下
B.青霉素抑制古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C.极端嗜热菌的蛋白质耐高温 D对利福平不敏感
5.下列各项中,代类型相同的生物是()
①乳酸菌②青霉菌③蝗虫④鸭跖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②④
6.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霉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D.变形虫和草履虫都是原生生物,属于原核生物
7.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这种细菌有许多集光绿色体,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
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他生物争夺,维持生存。
这种细菌是人们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微生物。
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D.该菌是光能自养细菌,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集光绿色体
8.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殖 B。
病毒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C青霉素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增殖 D 癌症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完全无关
9.人类高度关注古细菌的原因不包括
A.其生活的极端环境类似于早期地球的,在生物进化上有重要地位
B.为基因工程提供特异性的基因资源,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C.为微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材料
D.其属于原核生物,为研究生物固氮和光合作用等提供材料
10.控制细菌合成抗生素性状的基因、控制放线菌主要遗传性状的基因、控制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基因依次位于()
①核区大型环状DNA上②质粒上③细胞核染色体上④衣壳核酸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①③
D.②①④
11.霍乱弧菌经口感染,通过胃到达小肠,在小肠黏膜细胞的表面生长繁殖并产生霍乱肠毒素,后者导致感染人群腹泻甚至死亡。
霍乱弧菌能穿透粘液层(分布于小肠黏膜细胞表面)通常借助于__________。
A.肠道的蠕动B.消化液的流动 C.细菌鞭毛的运动D.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的摆动
12.原核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
A.质膜和核膜B.线粒体和核膜
C.质膜和核搪体D.线粒体和核糖体
13细菌共有的特征是
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②具有细胞结构③属于二倍体④能寄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综合题
1.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微生物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自然界中,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微生物主要有原核生物中的----------------------和------------------,真核生物中-------------------。
(2)在自然界中,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微生物主要是原核生物中的大部分
---------------和-------------,真核生物中--------------------以及原生生物中
------------和-------------------。
2.以下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1名称是-----,3名称是------
(2)图丁中的a是-----,图中的乙、丙、丁都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3)如图中的-----(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
①作为------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5)图中的乙能产生青霉素,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3.1952年,莱德伯格夫妇通过“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突变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
说明:将原始菌种培养在1号培养基中,待长出很多菌落后,将灭菌绒布面按到1号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各个菌落.然后再将绒布面分别按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使绒布面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这种接种方法称为“影印接种”.同理,6号和7号接种自5号培养基,10号和11号接种自9号培养基.
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_____.如果3中没有细菌长出,说明______.
(2)根据3中菌落所在的部位,挑取2号培养基中相应部位的菌落在4中扩大培养.同理,进行5~12的操作.5或9培养基中菌落数的多少与______有关,大肠杆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
(3)3号与2号培养基中的菌落数的比值,是抗性菌落(株)占全部菌落(株)的比例.观察实验结果,判断4、8、12中抗性菌落(株)的比例最大的是______,其中的细菌及其亲代有没有接触过链霉素?______.
(4)可见,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在施加链霉素之______(前或后).链霉素对细菌抗性菌落(株)的作用在于______,其在实质是______.
(5)尽管环境中细菌菌群中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目前仍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原因在于菌群中______.如果不加节制的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抗生素的药效______.
4.1943年,曾获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鲁里亚和德尔布吕克,为了研究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发生的时间,设计了如下实验.请阅读下列有关资料并回答问题.实验的方法步骤如图所示:
(1)在培养基中加噬菌体的作用是______;
(2)大肠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
(3)结果表明实验假设成立,该实验的假设是----------------
假设一: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接触之前.假设二: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发生在大肠杆菌与噬菌体接触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