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十一章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毛概复习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1、马克思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马克思中国化的思想。
2、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3、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第一次实现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在其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体建设探讨,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制度。
2、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2、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三个代表”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提出科学发展观。
5、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毛概课件

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和宗教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 处理民族问题
维护祖国统一,
基 本 原 则 的 内 容
反对民族分裂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
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 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是为维护国家统一、实现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 繁荣
• 统一战线的内容
•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由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民主党派和人 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 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 联盟。
• 统一战线的性质
是社会主义和 爱国主义的统一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
战线的两个
• 杜景祺:军医部主任(2) • 何应钦:战术总教官(1);教育长(3); 潮汕分校校长兼教育长 • 胡谦:教育长(1) 王柏龄:教育长(2) 钱大钧:参谋处处长 石醉六:长沙分校分校校长 顾孟余、徐谦: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方鼎英:黄埔军校教育长、代理校长 另外还有:顾祝同、陈继承、陈诚、刘 峙、 严 重、蒋鼎文、张治中、缪 斌、邵力子 Communistparty方面 叶剑英:教授部副主任
• 三次统一战线:
1、为了推翻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统治,中国 共产党采取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 国民党的方式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形成革命统一 战线,领导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 在中国的统治,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 势力。
• 成立之初的黄埔军校领导 蒋介石:校长 廖仲恺:party代表 李济深:教练部主任 邓演达:教练部副主任兼总队长;教育长(4); 武汉分校代校长 王柏龄:教授部主任 戴季陶:政治部主任(1) 邵元冲:政治部主任(2) 林振雄:管理部主任 周骏彦:军需部主任 俞飞鹏:军需部副主任 宋荣昌:军医部主任(1) 李其芳:军医部副主任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
要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坚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构建清新的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侨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毛概知识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二节毛泽东思想⒈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⒉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⒊主要内容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⑵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⑶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⑷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⑸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⑹党的建设理论⒋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⑴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⑵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⑶独立自主,就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⒌历史地位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⑵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⑶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⒈形成和发展⑴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⑵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⑶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⑷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⑸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⒉主要内容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⑶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⑷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⑸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⒋历史地位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⑵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第四节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⒈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毛概第十一章

•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 题,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
中特 理论
第十
四讲 建设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 积极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 系的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服务 • 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 • 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事业的根本力量
中特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理论 第十 四讲 建设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中特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第一,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民族人民内部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加以解决。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1、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 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 主体和基础。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2、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
理论 第十 四讲 建设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其次,是由工人阶级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再次,是由工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 历史地位决定的。
2012.9.毛概授课重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授课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对毛泽东本人的评价)。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
巩固和发展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课件.22页PPT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
名称
时间 目标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港 澳 台 爱国主义 同 胞
华
劳动者
社会主义
侨 华
建设者
人
爱国者
两个联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政协的性质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政 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而这一切,都被在一旁的父亲看到了,父亲 走过去,关爱地摸摸小男孩的头:“孩子,你确 实已经尽力了,这很好!不过,为什么没有想到 找爸爸帮忙呢?记住,很多事情,单靠一个人的 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在我们感觉到自己渺小的无 能为力的时候,不妨借助他人的力量。”说完, 父亲轻而易举地把石头搬走了。
统一战线的内涵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党制根本“行不通”。今天,我们56个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大 好局面来之不易,必须好好珍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在九八抗洪、抗击 非典,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党中央科学领导、迅速行动,集中全党、全军、全民的力量,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次次用铁的实事证明,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动摇。
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 方面的差距不可能在短 期内消除。
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 国进行颠覆、破坏的活动依然存在
2019年4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北京就五名美国旅游者在中国进行违 法活动一事说,4月25日上午,五名美国旅游者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珠峰大 本营进行旨在分裂中国的违法活动。中国公安边防部门发现后予以制止,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等法律将上述人员驱逐出境。
巩固和发展爱国主义统一战线ppt课件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
名称
革命统一战线
时间
1921至 1927
目标
打倒列强除 军阀
影响
CCP
Nation
极大地提高了知名度 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的统 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27至 1937
1937至 1945
1945至 1949
打土豪 分田地
消灭日本侵 略者
扩大了在工农阶层的 部分地区实现土改 影响力
军事实力飙升至百万 国共实力开始逆转
推翻反动解 获得中间派的支持 放全国
中共夺取全国政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时期的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
1949至 1978
1978至今
建设社会主 义新中国
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巩固新生政权 经济逐渐复苏
中国在曲折中前进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 中华民族空前的自信
巩固和发展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1
主要内容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2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
何
智慧背囊:小男孩搬石头的故事
为
统
一
《孙子兵法》——远交近攻!
战
线
?
博弈论:第三方力量
3
智慧背囊:小男孩搬石头的故事
“什么叫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就是把我们
的人(积极因素)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消 极因素)搞得少少的。”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方力量),团 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 动的积极因素(第三方力量),化消极因 素为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P3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 (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 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 (2)、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 (3)、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 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 理宗教问题
•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 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 宗教的自由。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 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 因素为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证, 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优势。
如何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① 必须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 帜;
资料
两 个 联
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 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 和爱国者的联盟(主体与基础)
盟
的
范பைடு நூலகம்围
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 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 和国外侨胞的联盟(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即
为什么要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二)基本任务
•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
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
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
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原则
• 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
• 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 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 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 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
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 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根本任务
• 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 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 团结奋斗。
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 一。即是说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 建设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统一战 线一直就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法宝。
• 邓小平指出:“统一战线 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 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 而是应该扩大。”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 统一战线
L/O/G/O
主要内容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和基本任务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Text
Text
Text
Text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和基本任务
(一)、内容
•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 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 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 广泛联盟。
② 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方针,加 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 合作;
③ 必须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 线政策。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
问题
维护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 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