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场经营方案资料

合集下载

林场三定方案

林场三定方案

林场三定方案背景介绍林场是国家的的重要资源,它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旅游和经济收益。

为了有效管理林场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林场管理,各地研究制定了林场三定方案。

林场三定方案的含义林场三定方案包括“定界、定权、定价”。

具体来说,就是对林场进行边界确定、资源权属确定和经营形式和经营权利价格确定。

定界林场的边界是建设林场的第一步,其在林木资源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定界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林场的边界范围,确保林场资源的严格保护,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划定林区内禁伐区、限伐区和可伐区等区域。

定权定权是为了保障林场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严格保护林木资源。

定权的主要任务是将林场资源的权属进行分配,明确各方面对林场资源的权利及其约束关系。

定权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林木所有权、产权和经营权的划分、保护政策、使用、收益和承担责任的规定等。

定价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林场资源的特性,制定合理的经营权利价格,达到既激励经营者积极管理经营又保障公共利益的目标。

定价的主要原则是按照市场情况进行。

目前,各地制定的定价方案涉及经营权利的收取价格和其他经营成本。

林场三定方案的意义林场三定方案的实施,对于保护林场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林场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利于规范林场管理。

林场三定方案明确了林场的边界、权属和经营形式,有利于保护林场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规范林场管理行为。

其次,它提高了林场管理的效率。

林场三定方案把林场的经营权利分配给专业的经营者,并且根据市场情况制定了合理的价格,有利于提高林场管理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另外,它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场三定方案促进了林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营,推动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林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林场三定方案作为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林场管理效率,保护林场资源,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林场三定方案的实施和管理,积极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合作开发实施方案

国有林场合作开发实施方案

国有林场合作开发实施方案一、背景国有林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国有林场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合作开发实施方案,加强国有林场的管理和利用。

二、合作开发目标1. 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促进国有林场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3. 提升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三、合作开发内容1. 林地流转:国有林场可以通过与企业或农民合作,实行林地流转,将林地流转给合作方进行经营管理,以实现林地的合理利用和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

2. 旅游开发:国有林场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农家乐等项目,吸引游客,增加国有林场的经济收入。

3. 林产品加工:国有林场可以与林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将林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促进林产品的销售和利润的增加。

4. 生态环境保护:国有林场可以与环保部门、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升国有林场的生态效益。

四、合作开发方式1. 政府引导: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农民参与国有林场的合作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

2. 合作协议:国有林场与合作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合作行为,保障合作顺利进行。

3. 资源整合:国有林场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五、合作开发保障1. 法律保障:国有林场合作开发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合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2. 技术支持:国有林场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经营技术,提升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 安全保障:国有林场合作开发要注重安全生产,保障员工和游客的安全。

六、合作开发效益1. 经济效益:合作开发可以带动国有林场的经济增长,增加林场的收入,提升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

2. 生态效益:合作开发可以促进国有林场的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

昌乐县国有孤山林场

昌乐县国有孤山林场

昌乐县国有孤山林场2011-2020年森林经营方案(摘要)昌乐县国有孤山林场2010年10月20日第一章基本情况1.1自然环境1.1.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昌乐县国有孤山林场位于昌乐县城南部约六华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8° 50z -55;,北纬36°36z-42f之间,周边与本县五图、城南、城关、朱刘街道及乔官镇的38个村庄相邻,全场除孤山、李家山林区相连外,方山、谢家山分区和苗圃口成一体。

林场经营总面积848 hm\场部设在孤山林区潍坊市委党校北临。

1.1. 2地质地貌林场属低山丘陵地带。

主体部分以方山、孤山两个山系的22个山头组成。

方山系为东南、西北走向,主峰方山,海拨318米,位于城南街道边下村东部,东、北、南三面环绕有独鲁山、马山、钓鱼台、东山、仙烟山等,系第三系玄武岩;孤山系由孤山、牛山、马山、谢家山、花山、草山合为一脉,位于县城东胶济铁路南侧,蜿蜒东伸,主峰孤山,海拨266.6米。

山麓处由于山上地表迳流冲刷,形成纵横交错的侵蚀沟,沟深岸陡是林场侵蚀沟的特点。

1.1. 3 土壤条件该场属属石灰岩和第三系玄武岩石质山地。

在林业用地中,石灰岩分布面积446 hm[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64.8%;玄武岩244. 3 hm:,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35.2%。

土壤主要发育在上述岩石母质上的褐土,机械组成以壤土和粉砂壤为主。

但是在较平坦深厚的土壤中有柱状、核状砂姜。

在20厘米深开始有少量,50厘米深以下较多,在坡积土壤中深在20厘米左右开始有砾石侵入。

建场时除方山、李家山有少部分侧柏外,其余都是一片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 通过封山造林,土壤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调査,全场在林业用地中,厚层土299. 3 hm:,占33. 5%:中层土339. 3 hm3,占38%:薄层土254. 5 hm:,占28. 5%。

土壤分布特点是山麓坡脚土层较厚,阴坡中等,阳坡山顶瘠薄。

1.1. 4气候条件昌乐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变化显著,有明显的季节特性,具有春季少雨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湿度大,秋季凉爽宜人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少雨雪的气候特征。

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王海荣(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黑沟林场,辽宁本溪 117200)摘 要 森林经营方案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基础,既是森林经营单位科学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林业主管部门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督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依据。

森林经营方案要求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在规划设计上具有超前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部署,结合黑沟林场的实际特点编制了本经营方案。

关键词 森林经营方案;经营目标;主要措施;现代林业1 林区自然地理位置黑沟林场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北部,经营区分布于桓仁镇、黑沟乡、古城镇、北甸子乡四个乡镇。

东靠集安市财源镇,西接新宾县红庙乡,南与库区林场隔江相望,北与新宾、通化搭界,全场总经营面积2 914.2 hm2,林场经营区地处长白山系龙岗余脉,境内最高峰为钢山岭大白砬子,海拔1 224.2 m,平均海拔450 m,平均坡度20°,属辽宁东部中低山地,土壤为山地棕色森林土,多由花岗片麻岩发育而成,呈中性或微酸性。

2 管辖区域内气候及植被情况林场所在地的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日照时间2 370 h,年平均气温6.3℃,年均降水量870 mm,年蒸发量1 251.7 mm,年相对湿度67%,无霜期140 d左右。

气候条件适合于红松、落叶松及部分阔叶树种生长。

林场所在的地区属长白植物区系,兼有某些华北植物侵入。

有乔灌木40科、94属、248种。

主要针叶乔木树种有红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沙松冷杉、油松、赤松、樟子松等;主要阔叶树种有辽东栎、蒙古栎、胡桃楸、紫椴、水曲柳、花曲柳、黄檗、春榆、裂叶榆、色木槭、五角枫、白牛槭、拧筋槭、白桦、黄桦、山杨等;主要灌木有胡枝子、忍冬、卫矛、鼠李、珍珠梅、榛子、接骨木等。

3 森林资源情况黑沟林场经营总面积2 914.2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 815.2 hm2,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294 102 m3;公益林978.6 hm2,蓄积量109 233 m3,分别占森林总面积和蓄积的34.8%和37.1%,公益林大部分为天然阔叶林,多为幼、中、近熟林,树种以柞树为主;商品林1 836.6 hm2,蓄积量182 169 m3,分别占总面积和总蓄积量的65.2%和61.9%,大部分为人工林,树种主要为落叶松,林场森林质量较好。

村集体林场实施方案

村集体林场实施方案

村集体林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村集体林场是指由村集体组织依法经营管理的林地,是我国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村集体林场的管理和发展也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实施村集体林场管理,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村集体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依法合规、科学规划、精细经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村集体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林地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增加林业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乡村振兴。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规划设计。

根据当地林地资源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村集体林场规划设计方案,明确林地保护、经营利用、生态修复等具体措施,确保林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 强化生态保护。

加强林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严格控制乱砍滥伐和违法采伐行为,加大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力度,保障林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加强村集体林场的经营管理能力建设,培养专业化经营管理人才,推广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村集体林场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林业政策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林地保护和经营管理,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村集体林场建设的良好氛围。

5. 完善政策支持。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村集体林场的扶持政策,提高林业生产补贴和生态补偿标准,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参与村集体林场的建设和发展。

四、保障措施。

1. 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村集体林场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林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林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加强对村集体林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读,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农民依法经营管理林地,保障林地的合法权益。

3. 健全激励机制。

国有凌源市三家子林场“十四五”森林经营发展规划

国有凌源市三家子林场“十四五”森林经营发展规划

景观农业J I NG GU A N N O N GYE 林业经济与管理国有凌源市三家子林场“十四五”森林经营发展规划尚鹏程(国有凌源市三家子林场,辽宁凌源 122511)摘 要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结合国有凌源市三家子林场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全面、科学、系统地探讨“十四五”森林经营发展规划,为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 森林经营;发展规划;国有凌源市三家子林场;国有凌源市三家子林场始建于1957年,林场位于凌源市南部,属低山丘陵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气候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森林资源分布在四合当、三家子、沟门子、佛爷洞、河坎子5个乡、镇,总经营面积6 169.79 hm2,其中公益林面积为5 711.82 hm2,公益林占比93.00%。

林场生产经营主要以森林抚育、造林、护林防火为主。

林场原有房屋600 m2,配有办公用电脑6台,打印机4台,实现了网络办公。

风力灭火机10台,专职护林员25人,成立了20人的半专业扑火队,基本满足林业生产和护林防火需求。

林场辖区为凌河源丘陵油松栎类混交水土保持林经营区,主要乔木有油松、杨树、刺槐、榆树、山榆、色树及柞树等;灌木有榛子、紫穗槐、沙棘子、荆条、胡枝子及绣线菊等;草本有羊胡苔草、隐子草、狗尾草、黄百草、艾蒿及黄蒿等。

1 国有凌源市三家子林场森林资源概况1.1 经营面积及蓄积 国有凌源市三家子林场总经营面积为6 169.79 hm2,有林地面积5 420.27 hm2,占总面积的87.85%;疏林地面积4.9 hm2,占总面积的0.08%;特规灌木林面积580.13 hm2,占总面积的9.40%;造林未成林地面积43.05 hm2,占总面积的0.69%;苗圃地8.8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14%;宜林荒山荒地99.8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1.62%;其他无立木林地面积5.7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09%;其他用地面积7.14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0.13%。

森林经营方案

森林经营方案

谢谢观看
2、二类编案单位:包括森林面积≥200hm2的集体林经营(管理)组织、非公有制经营主体。
3、三类编案单位:其他集体林组织或非公有制经营主体,以县为编制单位。
类别
森林经营方案根据不同性质森林经营主体的差异和对应于森林经营方案标准内容和深度的不同,分为森林经 营方案、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和规划性质森林经营方案。非指具体者,统称森林经营方案。
编制资质
一类和三类编案单位的森林经营方案应由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编制;二类编案单 位森林经营方案应由具有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编制。
备案制度
1、森林经营方案论证的组织 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由编案单位的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论证。 (1)论证由审批森林经营方案的县(市、区)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委员会或特邀专家组成的专家小 组执行,可采用论证会或函审的方式。 (2)论证人员由专业技术专家、管理者代表、森林经营主体代表、相关部门和相关利益代表等组成。 2、森林经营方案的审批和备案制度 一类编案单位、二类编案单位的森林经营方案由所在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或编案单位的上级林业主管 部门审批并备案;三类编案单位的森林经营方案由市(州)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并备案。
经营期
பைடு நூலகம் 森林经营方案经营期为一个森林经理期,一般为10年;以工业原料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可以为5年。
编案单位
从事森林经营、管理,范围明确,产权明晰的单位或组织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单位。依据性质和规模分为以 下几种编制单位:
1、一类编案单位:包括国有林业局(造林局)、国有林场(经营所)、国有森林经营公司、国有林采育场、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国有林经营单位。
2、简明森林经营方案
简明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森林资源现状,经营总体规划(经营决策),森林经营设计, 森林采伐利用设计,多种经营设计,经济分析和综合评价等。

林场三定方案

林场三定方案

林场三定方案背景森林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一直备受国家和民众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森林资源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造成了珍稀植物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为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推进森林生态建设,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林场三定方案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林场三定方案的相关信息,分析其对于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林场三定方案的落地与推行。

林场三定方案的概念林场三定方案,简称“三定方案”,是指森林企业确定森林经营区域、森林资源配置和森林管理责任人的方案。

三定方案是国家对于森林资产的重要管理措施,通过三定方案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全面管理和保护,提高森林经营效益。

林场三定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植被类型等,同时需要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林场三定方案的重要性促进森林资源管理林场三定方案作为管理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管理和保护,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通过三定方案的制定,可以更好地规划和调整森林资源配置,并合理分配管理责任。

推进森林生态保护林场三定方案可以有效推进森林生态保护工作。

通过三定方案的实施,可以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

保障林业经济稳定林业经济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的林场三定方案,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提高森林经营效益,从而保障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林场三定方案的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林场三定方案的落地和推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科学的三定方案林场三定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地方的具体情况,同时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森林资源的配置和保护。

2.建立协同机制林场三定方案的实施需要各方的协同配合,建立管理协同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和管理的协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经营方案(2013年—2020年)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二〇一三年八月林场经营方案编写小组组长:杨俊丽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书记副组长:鄂海霞大武口区绿化办公室副主任俞万升大武口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成员:王志忠工程师王国华工程师李亚鑫助理工程师主要编写人员:王国华、鄂海霞、俞万升、李亚鑫、王志忠审稿:鄂海霞制图人员:李亚鑫、王国华前言为了进一步抓好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森林经营监督和管理,建立起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制度,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升林业的三大功能,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益,增强林地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国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促进我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是我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加强林地保护,提高林地利用效率,提高森林资源承载能力,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现代林业的首要任务,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制定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把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区域内的林地落实到林场各管理区,明确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空间,落实林地用途管制,优化林地结构、布局,统筹林地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科学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林场科学管理,提高林场经营效率奠定科学管理基础,以推动大武口区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林场经营方案编制是根据(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关于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宁夏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方案、(宁夏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细则)有关规定精神的要求,我局于2013年1月成立对我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小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林场森林经营方案进行编制。

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经理期为2013—2020年共8年。

为了确保编制工作任务的完成,编制组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分工,具体为:编制文本的前言、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七章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森林游憩规划和第十一章保障措施,由林技中心技术员俞万升编写;第二章森林资源现状与评价、第三章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分类和第十章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由林技中心技术员王国华编写;第四章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和第五章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由林技中心技术员王志忠编写;第六章科学实验与技术推广和、第八章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第九章基础设施与经营能力建设,由林技中心技术员李亚鑫编写。

各编写人员按照(宁夏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细则)的要求,依据(大武口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大武口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进行编写,并由李亚鑫、王国华修改汇编后交局领导审阅,最后提交自治区林业局---审核定稿。

本次编制工作在宁夏林业局、规划设计院和市园林局的支持下,北武当林场的大力配合下,圆满完成。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第一章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基本情况 (6)1.1.历史沿革 (6)1.2.行政关系与位置 (6)1.3.地形地貌 (7)1.4.自然环境 (7)1.5.现有机构和人员 (9)1.6.基本建设设施情况 (10)1.7.社会、经济状况 (11)第二章森林资源现状与评价 (15)2.1.森林资源现状 (15)2.2.林场森林资源评价 (23)第三章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与经营类型 (26)3.1.森林主导功能区划 (26)3.2.森林分类区划 (28)第四章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 (29)4.1.森林经营方针 (29)4.2.森林经营目标 (29)第五章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31)5.1.北武当生态公益林经营 (31)5.2.经济林经营 (32)5.3.森林多样性保护 (32)第六章科学实验与林业技术推广 (35)6.1.科学实验 (35)6.2.林业技术推广 (36)第七章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森林游憩规划 (38)7.1.规划范围 (38)7.2.旅游功能及空间布局规划 (39)7.3.道路规划 (40)7.4.绿地景观规划 (41)第八章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4)8.1.森林防火 (44)8.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规划 (46)8.3.生物多样性保护 (48)8.4.林地生产力规划 (49)第九章基础设施与经营能力建设 (51)9.1.林区道路建设 (51)9.2.林区水利建设 (52)9.3.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54)9.4.森林保护 (55)9.5.经营能力建设 (56)第十章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58)10.1.投资估算 (58)10.2.进度安排和资金筹措 (67)10.3.效益分析 (68)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69)11.1.组织保障 (69)11.2.制度保障 (70)11.3.技术保障 (71)11.4.资金保障 (71)第一章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基本情况1.1.历史沿革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始建于1997年,前身为森林公园,1998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北武当生态林区于2002年开工建设,两年组织实施完成,之后逐年又进行了补充完善,按照打造红色景区的要求进行了绿化、美化、硬化和亮化。

2008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为国有企业,隶属于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包括森林公园林区、北武当林区和旱生植物园三部分,2010年又新增了沟口林区。

2013年8月因机构整合,将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于工农大渠管理所合并管理,挂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和工农大渠管理所两块牌子。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下设三个管护站所,分别为森林公园管理所,北武当生态林管理所,沟口管理所。

1.2.行政关系与位置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是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下设国有企业。

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市区西北,距市中心3公里的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上,南、西、北三面紧靠贺兰山,东接原煤机总厂铁路专用支线,地形呈东平西斜的山坡地貌。

地理坐标:北纬39°3′28″——39°2′6″,东经106°20′30″——106°21′37″。

总经营面积1666.7公顷,有林地面积1185.4公顷,以生态公益林为主,是在乱石横生、风吹沙飞的山洪冲积区上建立起来的,其中:旱生植物园林区200公顷,森林公园林区300公顷,北武当林区366.7公顷,沟口林区800公顷。

1.3.地形地貌石嘴山市地形主要由贺兰山山地、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三部分组成。

山地位于石嘴山市西北部,属贺兰山北段,是贺兰山煤田所在地,平原由洪积和冲积平原组成,洪积平原位于贺兰山东麓山前,冲积平原位于石嘴山中部,由黄河冲积而成。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位于大武口区城区西侧,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上,区内地势较为平坦,海拔1125米,地质条件相对稳定,历史上自然灾害少,易于进行开发建设。

1.4.自然环境1.4.1.气候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地处大武口区城区西侧,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充足,春夏秋冬明显,降水量集中,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

夏热而短促,春暧而多风,秋凉而短早,冬寒而漫长。

年平均气温8.4℃~9.9℃。

年最低平均气温-19.4℃~-28.3℃,年最高平均气温32.4℃~36.1℃。

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毫米~188.8毫米。

年蒸发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林场区域有各种树木155.254万株。

其中:常青树11.7096万株、乔木61.1万株、枣树6.6444万株、灌木75.8万株。

具体为:森林公园林区300公顷和北武当林区366.7公顷,有各类树木50.5万株(其中:常青树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等5.5万株、乔木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臭椿、白腊、火炬、五角枫.丝棉木26万株、灌木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等19万株);沟口林区800公顷,有各种树木62.194万株(其中:国槐、刺槐等落叶乔木31.15万株,樟子松、侧柏等常青树4.9996万株,紫穗槐等花灌木20万株,枣树6.0444万株);旱生植物200公顷的各种树木总计42.21万株(其中:乔木树国槐、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臭椿等3.6万株,常青树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等1.21万株,枣树0.6万株,灌木树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等36.8万株);另外每年更换草坪和苜蓿2.6万平方米。

针叶树种:主要有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等。

阔叶树种:主要有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臭椿、白腊、火炬、丝棉木。

灌木树种:主要有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酸枣等。

1.4.3.土壤林场土壤为灰钙土,土层下为坚实的钙积层,在下为成土母质、母岩石块,土质差,养分瘠薄。

大武口区处贺兰山主脉北端,属黄河水系上游,总体上说水资源条件差,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地表水资源贫乏,区内无径流,仅有武当庙沟集水,为地表水资源,水源主要由降雨入渗及山前洪积扇的侧渗补给,地下水动态类型为径流,入渗径流开采型。

大武口区内有一条用于农耕灌溉的黄河来水渠——二农场渠,黄河水经二农场渠通过工农大渠1-4级扬水泵引入灌溉,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提供水源,因水资源有限,林场大面积引用节水灌溉—小管出流技术,来解决林场绿化用水问题,较好地解决了高扬程、高渗漏地区绿化用水的难题。

1.5.现有机构和人员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现统一由工农大渠管理所管理,工农大渠管理所职能为林场提供水源,通过四级泵站扬水,将二农场渠黄河水输送到北武当生态林和森林公园,下设三个站所为森林公园管理所,北武当生态林管理所,沟口管理所,分别管护森林公园林区,北武当林区、沟口林区。

2009年至2010年在职职工人数37人,参保37人,季节临时用工245人;2011年至2012年在职职工75人,其中:实聘管理岗位7人、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它人员61人。

林场机关部门岗位设置为场长1名,副厂长1名,财务人员1名,库房管理人员2名,办公室工作人员2名,其他7名。

另外林场每年季节性临时用工245人。

1.6.基本建设设施情况1.6.1.经营沿革1996年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创建“园林化城市”,建设森林公园。

建设工程分两期进行。

一期工程占地300公顷(森林公园林区),于1997年11月份正式启动,1998年9月向游人开放,收取门票;二期扩建工程(北武当林区)366.7公顷,于2002年开工建设,两年内基本组织实施完毕,之后又对林区逐年进行补充完善。

2010年建设沟口林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