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用汉语课本53课《五味》资料.

合集下载

五味-汪曾祺

五味-汪曾祺

相关人事 1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
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
西
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
南 联
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 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 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是

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

请以“味道”为题,写一篇短文,饮食

为主要内容,500字左右。希望也能写 得“有味、有趣、有生活”。
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首先在于它丰富的创造性,这得益 于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不断交融的历史文化。
从热带到寒带,从海滨到高山,交错的地貌和气候使这 里物产丰富,食料广泛,促进了人们进食心理的选择, 使餐桌上的菜肴丰富多变。人们通过一起吃饭来加深感 情或解决问题。中国饮食追求味道谐调和中,但不同地 方的人的口味却千差万别。历来有“东甜”、“西辣”、 “北咸”、“南鲜”之说。从北到南,口味由咸转淡, 从西到东,口味由辣转甜;从陆到海,味道由重转轻。 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它当地的物产、气候、历史 文化、宗教等因素都密切相关。由于中国地广人多,各 民族聚居,风俗不一,所以口味各异,中国人的口味之 杂,就不足为奇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迁为西南联大,校长蒋梦麟委 托他:“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 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抗战后,因曾出任汪精卫政权华北政务 委员会委员,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押解南京并被高等法院判 为汉奸。蒋梦麟为之求情。1949年1月26日被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作人搬回北京,以稿费维持生计。 1966年被红卫兵抄家,1967年病逝。

五味

五味
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
形态多么逼真。
小结:都是平淡如话的语言,却又妙趣横生,写尽滋味。
2.比较阅读
特别是作者把令人倒胃口的“臭”写得如此富有吸引力,仿佛具有了食物的灵魂。我们来欣赏这段:用投影打出原文,同学齐读:
1.读课文,谈感受
为什么汪老笔下的臭味能盖过其他味道,这段文字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同学们的呢?能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讲,老师总结如下:
有趣
有味
有生活(气息)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适时点拨引导,重点体会作者如话家常却又妙趣横生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感受字里行间的生活乐趣:
有趣: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臭豆腐竟然引发了最高领导人的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实在令人捧腹。
(三)三思生活滋味
讲了这么多,我们该来认识一下汪老先生了。
简介汪老:汪老的五味人生
Ppt: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傍晚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父亲汪菊生聪明绝顶,多才多艺,棋琴书画,甚至体育,样样精通。生母姓杨,在汪曾祺三岁的时候因肺病去世;第一个继母姓张,后也死于肺病;第二个继母姓任,是她伴随汪曾祺的父亲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沧桑岁月,汪曾祺对她很尊重。
拿来比较的这篇文章尽管也有味,却少了“有趣”,少了生活气息。
3.小结:我们刚才品读“臭味”的时候,品到了它的滋味、趣味和生活气息,也品到了汪老平白如话却又妙趣横生、活泼生动的语言。还有五中味道,每种味道都写得有味、有趣、有生活气息,同学们回去也像刚才品“臭味”一样,好好品一品。
【“二品食物滋味”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

《五味》课件

《五味》课件

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
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 一腔”,功不可没。
师从于沈从文
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的汪曾祺,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
从文等名师。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
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
初识六味
浏览课文:
汪曾祺散文的特色: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
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在《夏天的昆虫》中,他
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螳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 捉昆虫的情形。
艺术上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
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 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 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 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 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

除了“酸”,还有一种可以提振食欲、并且在中餐菜谱上 经常和“酸”字合并使用的味道,那就是“辣”,辣也可
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开朗、坚韧、果断。
1、上海有专门卖辣椒的铺子 2、云南爱吃辣 3、四川出名的爱吃辣,而且是麻辣

不管是甜蜜,还是苦涩,能够调和着一切的就是咸,咸的味觉来
自盐,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维持着体内水量的恒定,也激
中 国 最 后 一 个 士 大 夫
主要作品:
文集:《汪曾祺自选集》(1987年);《汪
曾祺文集》(共四卷,《小说卷》《散文卷》《
文论卷》《戏曲剧本卷》1993年,江苏文艺出 版社社);《汪曾祺全集》(共八卷,《小说卷

《五味》教案

《五味》教案
学习使用“圈点和摘记”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祖国四方美食的同时,领略祖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对美食随笔取材的把握。
教学难点
品味汪曾祺散文语言平淡质朴又幽默风趣的特点。
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资源准备
导学案
教学情境创设
更新、补充、删节的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知识点或技能点)
课题名称
五味
授课课时
第一、二课时
授课形式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使用“圈点与摘记”的方法,摘录文章的精彩段落,加深多课文的理解;
2.了解饮食文化随笔的行文特点,感受课文所散发的生活之美,文化之美;
3.了解汪曾祺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的特点,品味课文清新质朴而又风趣活泼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问:说说对《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谈谈这篇散文的主题。
介绍汪曾祺散文特点
引导学生爱快速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整理文章写作思路,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1.作者明明写了六种味道,为什么取名叫五味?
2.作者写每种味道,用了哪些材料,试举例说明。
1.作者写的五味不仅是饮食中的五味,更是人生中的五味,举例说明作者是怎样在平淡的叙述镇南关表现生活气息的?
2.为什么汪老笔下的“臭味”能写得盖过其它味道,请举例说明。
提问: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相关段落,朗读并评点语言特色。
评讲练习
回答预设:
父亲多才多艺、父亲给自己写情书出主意、对儿子带“反革命”儿子回家的态度等。
文章叙写了两代父子之间相处,反映了汪氏家庭民主和谐的父子关系。

五味课件ppt

五味课件ppt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初识六味
浏览课文: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六味?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说说你家乡的小吃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作者简介
汪曾祺 (1920—1997),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 家。其小说多写童年、 故乡,写记忆里的人 和事,在浑朴自然、 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 的意趣。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细品六味

科学证明,吃甜食能让我们感到快乐,所以全世 界几乎都用甜来表示喜悦,“甜滋滋”“甜甜 的”“sweetheart”…….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初识六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细品六味

有一种神奇的味道,不仅舌头能感觉到,而且,我们的 鼻子对它也十分敏感。它可以增进我们的食欲,促进消 化,这种味觉就是酸味。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新实用汉语第五册 五味

新实用汉语第五册 五味

说明
• 说明原因 说明结果 • 动词+宾语 说明问题
• 大体说明 亲自说明 状语+动词
清楚地说明
主谓宾
• 柬埔寨 供应 • 主语 谓语 大米。 宾语
• 柬埔寨 长期供应 大米。 • 主语 状语 动词 宾语
• 柬埔寨 长期供应 很好的大米。 • 主语 状语 动词 定语 宾语
补语
• 供应 供应了四年 • 供应得很好 • 说明 说明了一下 • 说明得准确 • 说明不了 • 说明一下
读第六部分回答问题
• 干酪闻起来比臭豆腐还要臭。 • 中国人的口味,是全世界最杂的。 • “我”的一个朋友为什么在火车上引起全车厢人的抗议?
作业:
• 写一写今天学习的词语,下周提问生词。
抗议
• 状语 +动词 • 强烈 抗议 • 坚决 抗议 • 不断 抗议 动词+宾语 抗议 政府 抗议 校长 抗议 新法律
• 抗议 抗议好几次 • 抗议很厉害 • 抗议下去
这个大楼_____完成了。
据说,不同血型的人______不同。
这是陕西北部的______特色
日本人集会______首相安培晋三
少女时代的成员______皮肤很白。
中国人每天早上八点上班的时候都会 堵车,_______,建地铁真的非常必要。
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 苏州的菜怎么பைடு நூலகம்? • 无锡的菜怎么样? • 广西的芋头扣肉怎么样? • 广东人的口味怎么样?
• 25、苦瓜 • 26、农贸市场 • 27、属于 • 归于某一方面;为某一方面所有。 • 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 柬埔寨和泰国都属于东南亚。 • 中国人和柬埔寨人都属于黄种人。 • 孔子文化属于中国文化。 • 28、细菜 • 29、价格 贵 便宜

《五味》公开课(定稿)知识讲解

《五味》公开课(定稿)知识讲解
既写了食物的滋味,也写了生活 的滋味:清贫的生活之中温暖的 人情味。
▪ (2)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 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 ,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可谓多矣, 什么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话下。
把饮食口味与人生的回忆紧密连 在一起: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 然自得其乐,真是书生意气,挥 斥方遒!
浙江臭菜品种真不少,除 了绍兴的“臭菜”外,还有宁 波的臭冬瓜、上虞的霉千张、 湖州的臭豆腐干嵌烧饼、富阳 的炸馒头夹炸臭豆腐等等。
著名的水乡绍兴,几乎家 家爱吃“臭苋菜梗”。绍兴人 选用大拇指粗的主梗,洗净切 成20—25厘米长短,先让它发 霉长毛,再放进臭卤坛中浸泡 两三天,吸足臭味后捞出洗净 加盐隔水蒸熟,吃的时候,可 别直接放在大牙间咀嚼,应用 门牙挤出梗内的肉,这时,你 会觉得,有股奇异的鲜味入得 齿间,那是一种让人回味悠长 的强烈鲜味,清咸爽口的滋味, 使人食欲为之一振。
活泼生动、有形有声、富生活气息、令人遐想
自主探究
1.作者凭着他丰富的人生 见识、深入的饮食体验和本色的 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中华大地多 样的饮食文化。看起来东拉西扯, 但有一根线贯穿起来,这根线是 什么?表面上只是谈吃,但有何 深意隐藏其间?
这根线是“生活”,
作者借用了“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一俗 语的顺序。
饮食之中饱含着生活的满足感和 对民生的关怀。
自主探究
2.就“甚矣,中国人口味 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1.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首先在于它丰富的创造性,这得益 于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不断交融的历史文化。从热 带到寒带,从海滨到高山,交错的地貌和气候使这里物产 丰富,食料广泛,促进了人们进食心理的选择,使餐桌上 的菜肴丰富多变。人们通过一起吃饭来加深感情或解决问 题。中国饮食追求味道谐调和中,但不同地方的人的口味 却千差万别。历来有“东甜”、“西辣”、“北咸”、 “南鲜”之说。从北到南,口味由咸转淡,从西到东,口 味由辣转甜;从陆到海,味道由重转轻。一个地方饮食文 化的建立与它当地的物产、气候、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 都密切相关。由于中国地广人多,各民族聚居,风俗不一,

3 五味

3 五味
3
在目前有代表性的中药著作中,药物滋味 与实际味道相同的约占35%,如黄连味苦, 部分与滋味相同的约占40%,如石膏,而 完全不同的约占25%,如蜈蚣味辛,事实 上如果用口尝根本就不辛。
这样一来,给初学中医的人带来很大的不 便,为理解和记忆造成很大的困难,是药 性理论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4
七、中药五味理论存在的问题
1、中药五味理论的局限性:
中药五味理论是从“五行”学说演化派生 而来,以“五”为准则,“数”不许多也 不许少。中药味道除有辛、酸、甘、苦、 咸五味以外,尚有淡、涩、麻、香(鲜) 味,但为符合五行学说,将淡味归于甘, 并称甘淡;将涩合于酸并称为酸涩,将麻 味直接与辛味共为一味,而香鲜(含谷氨 酸钠和芳香物质较多)味则弃之不提,实 在是不符自然界的规律,有点牵强附会。
28
又如麻黄味辛发散,青皮和枳实可行气 散结,川芎和三棱行气活血。
以上并不是说中药“五味”学说中的 “效-味”学说不科学,不正确,只是 对每一味药均要灵活处理。
29
3、中药性味不统一问题:在中药发展史中, 上始《神农本草经》,下至现今出版的国 家药典,对于每一味的味道记载是很不统 一的。经统计,宋代的《证类本草》和明 代的《本草纲目》有40%的中药的味道说 法不一,而1977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与1978年版的大学教材《中药学》 有32%的性味不统一。如紫草在《药典》 为苦寒,《中药学》为甘寒,还有说咸寒 的。
31
宋代寇宗奭认为“凡用药必择土地所宜者, 则药力具,用之有据。”是强调道地药材 的精辟解释。
近年来有学者呼吁药物性味统一,关于中 药性味是否“必须统一”,目前是有争议 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苹果在很多 地方均产,但各地产的苹果的口感、味道 并不一致,结合药物来说,也是如此。按照 通常所记载的味道来说,苹果是甘而微寒, 但有的苹果却是酸的,所以药物、食物的 味道还必须结合产地来看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同的性格、习惯,爱吃不同口味的菜。
炸:油炸食品。 油炸臭豆腐干。
大人物:重要的人。 历史上的大人物。
千方百计: 大夫们千方百计地抢救这个年轻人的生命。 那个家伙真坏,千方百计地想骗我们的钱。
➢ 他不想做考试,千方百计地______。
居然:
他结婚的事情我们居然不知道。 身体那么健康的他居然瘦成这样子。 他居然做到了,我们太高兴了!
➢ 太太要吃臭豆腐,他办到了。 ➢ 他学了一年汉语,
普通话_____________。
引起:引起抗议/重视。
抗议:强烈的反对。
他带着臭豆腐坐火车,引起大家的抗议。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车厢:火车/公交车车厢。一节车厢。 干酪
大多:大部分,多数,和“大都”一样。
南方人大多喜欢吃大米,北方人大多爱吃面食。 参加晚会的大多是十七八岁的学生。
他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信心。
不得了:作补语,程度很高。 这个菜辣得不得了。
他们两个人关系好得不得了。
灶: 辣椒 & 花椒
听了他的话,老赵气得不得了。
麻:没有了感觉。 麻婆豆腐: 捣碎:
坐了一天的车,腿都麻了。 这条鱼太麻了,我吃不了。
不V不行:必须、一定。 做麻婆豆腐不放花椒不行。 这次会议很重要,你不去不行。
A苦倒是不要紧,B它有一种强烈的生鱼腥味,C我 实在受不了!
二、紧缩句 尽管他有病,可他还是来了。
好东西我却不认得。 我虽然是好心,但却办了坏事。
他有病还是来了。 好东西我不认得。 我好心办了坏事。
三、句群
常用关联词:但是、可是、然而、不过、而、却
• 白薯糖水,这有什么好喝的呢?但是广东同学却说: “好啊!”
供应: 宾馆24小时供应热水。 快过春节了,商店里都会供应一些好酒。
户: 一户人家。这个村子里面一共住着三十户人家。 上海户口。户口本。
酸菜、白菜、白肉、缸: 说亲: 说合婚姻。 说媒,媒婆。 家底:具体的财产情况。 厚:家底厚,有钱。
下面:煮面条。 下杂面。
淡:VS 咸
这菜太淡了。 我喜欢吃淡一点的菜。
价格:价格高/低。
这个教室属于C班学生。 ➢ 杭州属于浙江省,苏州呢?
口味:北京人的口味。每个人喜欢不同的口味。
鱼腥草
鱼腥味:和鱼差不多 的气味。
由此可见:从这里可以看到。由此可见 + 结果。 他问了我好多次你的事情,由此可见,他非常关心你。 ➢ 他的成绩比过去进步了很多,由此可见,___________。
真正: 真正甜的菜是无锡菜。 你去北京才能吃到真正的北京烤鸭。
没法:没法+v. 这么甜的包子,我没法吃。 你说的几个问题太难了,我现在没法回答。
➢ 这件事情太复杂了,他们办不了。
芋头扣肉、白薯、甜食:
农贸市场:卖菜、肉等产品的市场。
细菜:某个季节供应不多的菜。 北京的苦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西红柿、黄瓜。
属于:归类或是……的所有。 巧克力属于甜食,包子属于面食。
例句:
别的地方过春节,商店都供应一点好酒,但是太 原的店贴出一张供应陈醋的通知。
干酪连洋人闻到都要掩着鼻子,不过我却觉得 没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
尽管广西芋头扣肉特别甜,可是我最多只能吃 两片。
填出关联词
A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馆子,B还没有点菜,C先把 醋瓶子拿过来,D每人喝一杯醋。
A北京人以前不知道苦瓜是什么东西,B现在很多人 学会吃了。
➢ 明天的考试每个人都必须参加。
性格:他这个人性格很好,跟谁都能做朋友。 不同的性格、习惯,爱吃不同口味的菜。
地域:地理空间。
各省地域面积: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
大体:大概、基本上。 这两个月的工资收入大体相同。 中国口味北咸南甜,大体正确。
有关:
这件事情跟小王有关,他一定知道。 中国人口味的偏好与地域环境有关。
闻:闻一闻/闻到
掩:用手或其他东西盖住。
外国人闻到臭豆腐都要掩着鼻子。 她掩着脸哭了起来。
语法:
一、一般转折复句
前后两个句子意思相反或相对,表示转折关系。
关联词:
A ……, ……, ……, ……, ……, ……, 虽然……, 尽管……,
B 但/但是……。 只是……。 可是……。 然而……。 不过……。 却……。 但是……。 但是/可是……。
倒:用在前一句,意思等于“的确是”,后一句常用“就是, 可是,但是,不过”。
这件衣服样子倒很好,就是太贵了。 味道很苦倒没什么,可是鱼腥味我受不了。 我倒想去旅游,就是没时间啊。 ➢ 在这里生活的确很方便,就是离学校太远了。 ➢ 他的确是一个挺努力的孩子的,但是家里太穷了。
不要紧:没关系、没什么。 有困难不要紧,大家一起想办法。 要紧:重要。 他说什么不要紧,最要紧的是他做了什么。 强烈:程度很高。 强烈的阳关让我睁不开眼睛。
辣 咸
甜 臭? 香?
酸苦
醋: 吃醋。 她是个爱吃醋的姑娘。 你又在吃谁的醋啊?
陈醋: 陈年老酒。
油、盐、酱油: 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的事情。
个:V + 个 + adj./v. 他们喝酒要喝个够,吃饭要吃个饱。 雨一直下,下个不停。
瞪眼: 这事不是我做的,你瞪我干什么。 直: 旁边的客人直瞪眼。
他看着可爱的孩子直笑。
• 口味的咸淡和地域是有关系的,虽然河北人的确喜欢咸, 福建菜多很淡,但这还是与个人的性格、习惯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