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频器设计实验报告
EDA分频器实验报告 含有实验程序、仿真图像 三分频 八分频

if(!rst_n) begin
t2<=0;
k2<=0;
end
else begin
if(t2==2'b10) begin
t2<=0;
k2<=k2;
end
else begin
t2<=t2+1;
k2<=!k2;
end
end
end
assign clk_out=k1|k2;
endmodule
2、八分频器程序:
moduleba(inclk,tick);
output tick;
input inclk;
reg [1:0] t;
reg tick;
always @ (posedge inclk)
begin
if(t==3)
begin
tick =~tick;
t=0;
end
else t=t+1;
end
endmodule
五、实验仿真波形
六、实验总结和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PLD的设计流程有了更深的感触,明白了其设计的一般步骤及方法,为以后的Quartus Ⅱ的综合设计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于分频器程序的编写有了更深的认识,这能更好的促进我们以后的理论学习。实验过程中也必须本着不骄不躁、耐心严谨,否则容易出错而达不到实验要求。
三、实验内容
1、根据要求设计三分频器、八分频器。
2、对设计的分频器进行波形仿真分析。
四、三位、八位简易频率计程序
1、三分频器程序
modulesan(clk_in,rst_n,clk_out);
input clk_in;
分频器设计实验报告

分频器设计实验报告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分频器设计实验报告篇一:n分频器分析与设计一、实验目的掌握74190/74191计数器的功能,设计可编程计数器和n分频器,设计(n-1/2)计数器、分频器。
二、实验原理分频是对输入信号频率分频。
1、cD4017逻辑功能2、74190/74191逻辑功能3、集成计数器级联当所需计数器模数超过所选计数器最大计数状态时,需要采取多片计数器级联。
方法分为异步级联和同步级联。
4、集成计数器的编程在集成计数器的时序基础上,外加逻辑门电路等,反馈集成计数器的附加功能端,达到改变计数器时序的目的。
可采用复位编程和置数编程两种。
5、多片74190/74191计数器级联可根据具体计数需求和增减需求,选用74190或74191,选择不同功能、同步或异步设计等。
6、74190/74191计数器编程由于没有复位端,因此只能使用置数编程,置数端置为0即可异步置数。
可根据需求设计n进制加法或减法计数器。
n与译码逻辑功能如下。
7、74191组成(n-1/2)分频器电路如下图:u3计数器的两个循环中,一个循环在cp的上升沿翻转;另一个是在cp的下降沿翻转,使计数器的进制减少1/2,达到(n-1/2)分频。
三、实验仪器1、直流稳压电源1台2、信号发生器1台3、数字万用表1台4、实验箱1台5、示波器1台四、仿真过程1、按照cD4017和74191功能表验证其功能。
2、74191组成可编程计数器(1)构成8421bcD十进制加法计数器,通过实验验证正确性,列出时序表。
设计图如下仿真波形如下(2)构成8421bcD十进制减法计数器,通过实验验证正确性,列出时序表。
设计图如下:仿真波形如下篇二:数字逻辑实验报告(5分频器)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数字逻辑实验5分频器的原理及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14-8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XX年12月15日实验项目名称:5分频器的原理及实现一、实验要求设计一个5分频器,使输出信号的频率是时钟脉冲信号频率的1/5。
分频器设计实验报告

分频器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分频器,以深入理解数字电路中频率分频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相关的电路设计和调试技能。
二、实验原理分频器是一种数字电路,用于将输入的时钟信号的频率降低为原来的 1/N,其中 N 为分频系数。
常见的分频器有偶数分频器和奇数分频器。
偶数分频器的实现相对简单,可以通过计数器来实现。
当计数器计数值达到分频系数的一半时,输出信号翻转,从而实现偶数分频。
奇数分频器的实现则较为复杂,通常需要使用多个触发器和组合逻辑电路来实现。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分别设计一个偶数分频器(以 4 分频为例)和一个奇数分频器(以 3 分频为例)。
三、实验器材1、数字电路实验箱2、示波器3、逻辑分析仪4、集成电路芯片(如 74LS 系列芯片)四、实验步骤(一)4 分频器的设计与实现1、原理图设计使用 74LS161 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作为核心器件。
将计数器的时钟输入端连接到输入时钟信号。
将计数器的输出端 Q2 和 Q0 通过与门连接到一个 D 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
将 D 触发器的输出端作为 4 分频器的输出。
2、硬件连接按照原理图在数字电路实验箱上进行芯片的插装和连线。
3、调试与测试输入一个频率稳定的时钟信号。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时钟信号和输出分频信号的波形,验证是否实现了 4 分频。
(二)3 分频器的设计与实现1、原理图设计使用两个 D 触发器和一些组合逻辑门(如与门、或门等)来实现 3 分频。
第一个 D 触发器的输出作为第二个 D 触发器的输入。
通过组合逻辑门对两个 D 触发器的输出进行处理,得到 3 分频的输出信号。
2、硬件连接按照原理图在数字电路实验箱上进行芯片的插装和连线。
3、调试与测试输入一个频率稳定的时钟信号。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时钟信号和输出分频信号的波形,验证是否实现了 3 分频。
五、实验结果(一)4 分频器实验结果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时钟信号和输出分频信号的波形,发现输出信号的频率为输入信号频率的 1/4,成功实现了 4 分频功能。
分频器实验报告

分频器实验报告分频器实验报告引言:分频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器件,它可以将输入信号的频率降低或提高到所需的频率范围内。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分频器电路来研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实验目的:1. 了解分频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分频器的搭建方法;3. 研究不同参数对分频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电阻、电容、电感等被动元件;3. 示波器;4. 电源。
实验步骤:1. 搭建分频器电路: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被动元件和电路拓扑,搭建分频器电路。
2. 连接信号发生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分频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3. 连接示波器: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分频器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4. 设置信号发生器: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
5. 测试分频器性能:通过示波器观察分频器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记录相关数据。
6. 改变参数:根据实验要求,逐步改变分频器电路中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观察其对分频器性能的影响。
7.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分析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分频器的工作频率范围:根据实验所用的被动元件和电路拓扑,我们确定了分频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2. 分频比的变化:通过改变分频器电路中的参数,我们观察到了分频比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
3. 分频器的输出波形:通过示波器观察,我们得到了分频器输出信号的波形,并分析了其特点。
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分频器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来实现频率的降低或提高。
2. 分频器的性能特点:分频器的性能受到电路拓扑和被动元件参数的影响,不同的参数设置会导致不同的分频比和输出波形。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分频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器件,在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课程设计—分频器的制作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成绩:分频器的制作设计报告一. 设计要求把1000HZ的信号分成500Hz,100Hz的信号,用拨动开关控制。
发挥部分:1、200Hz信号的产生 2、倍频信号的产生。
二. 设计的作用、目的1、掌握运用中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分频器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与非门、555单稳态产生倍频信号的方法。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1、单元电路设计(或仿真)与分析1、分频信号的产生:电路图如下74ls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异步清零等功能。
在此电路中,计数器处于加计数状态,输入脉冲1000Hz由5脚输入,用清零法组成进制可变的计数器,并通过单刀双掷开关控制。
仿真结果图如下:①当开关拨到1档时,上面频率计数器计输入信号频率为1000Hz,下面频率计数器计数频率为500Hz信号。
②当开关拨到2档时,上面频率计数器计输入信号频率为1000Hz,下面输出频率计数器显示100Hz信号。
2、200Hz信号的产生:电路图如下74ls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异步清零等功能。
仿真结果图如下:在此电路中,计数器处于加计数状态,输入脉冲1000Hz由5脚输入,用清零法组成进制可变的计数器,2脚即输出200Hz信号。
2、倍频信号的产生:倍频信号原理图如下,输入信号由最左端输入方波(频率大于1000Hz并且峰峰值大于3v小于5v效果好)其中第一个与非门连接成非门使用,起着对输入信号倒相的作用。
这样,当有一个方波脉冲信号输入时,由C1、R1组成的微分电路将在脉冲信号的前沿产生一个正向微分脉冲信号,同时在方波下降沿处产生负向脉冲,另一路经过反相后,C2、R2微分电路产生负向脉冲(另一路产生正向脉冲同时)和负向脉冲,经过二极管滤除正向脉冲作为555单稳态的2脚触发端输入信号,而555单稳态3脚输出倍频后的方波。
仿真结果图如下:左端频率计数器显示的是输入的1000Hz的信号,右端频率计数器显示的是倍频后输出的2000Hz的信号示波器显示:号2000Hz。
实验四 数控分频器的设计

实验四、数控分频器的设计
(1)实验目的:学习数控分频器的设计、分析和Modelsim仿真方法。
(2)实验原理:数控分频器的功能就是当在输入端给定不同输入数据时,将对输入的时钟信号有不同的分频比,参考代码中的数控分频器是用可并行预置的加法计数器设计完成的,当加法计数器溢出时进行并行预置。
(3)实验内容1:分析参考代码中的各语句功能、设计原理、逻辑功能,根据图1的波形提示,编写相应的Testbench文件代码,并用Modelsim进行仿真(仿真可以跳过时钟分频到100hz进程)。
(4)实验内容2:在此基础上进行硬件验证。
实验方法为:将clk接20Mhz 时钟信号,rst_n接核心板开关S1,fout接发光二极管SD0,预置值d从DKA0-DKA7输入,改变d的输入,从发光二极管SD0判断输出信号的频率。
(5)实验附加内容:将参考代码扩展成16位分频器,并提出此项设计的实用示例,如PWM的设计等。
(6)思考题:怎样利用2个参考代码中给出的模块设计一个电路,使其输出方波的正负脉宽的宽度分别由两个8位输入数据控制?
(7)附加题:从实验中你可以得到设计硬件电子琴的方法吗?
图1 当给出不同输入值d时,fout输出不同频率(clk周期=50ns)
参考代码。
分频器设计报告

数控分频器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学习数控分频器的设计、分析和测试方法。
以quartusⅡ为开发平台,用VHDL语言和原理图结合的方法设计占空比为50%的5分频电路、6分频电路和5.5分频电路,通过功能选择键选择需要的分频比。
二、功能描述CLK输入为待分频的信号。
当S1S0输入为时,该数控分频器输出分频比为;当S1S0输入为时,该数控分频器输出分频比为;当S1S0输入为时,该数控分频器输出分频比为;三、设计原理数控分频器的功能就是当在输入端给定不同输入数据时,将对输入的时钟信号有不同的分频比。
用VHDL语言设计占空比为50%的任意奇数次、偶数次分频电路,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5.5分频电路,通过3选一数据选择器选择需要的分频电路,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四、设计流程(1)占空比为50%的5分频电路1、新建文件夹d:\fenpin52、打开quartusⅡ创建工程fenpin53、新建vhdl文本,输入设计程序(见附1),保存为fenpin5.vhd4、启动编译,建立仿真波形图(见附2)5、将该5分频电路封装设置成可调用的元件。
附图1:附图2:(2)占空比为50%的6分频电路1、新建文件夹d:\fenpin62、打开quartusⅡ创建工程enpin63、新建vhdl文本,输入设计程序(见附3),保存为fenpin6.vhd4、启动编译,建立仿真波形图(见附4)5、将该6分频电路封装设置成可调用的元件。
附图3:附图4:(3)5.5分频电路1、用VHDL输入法设计模为6的计数器M6并设置为可调用元件(VHDL文件见附5)。
2、设计D触发器DFF,实现其clk上升沿到来时Q输出取反(附6)。
3、新建文件夹d:\fenpin3,将计数器M6和触发器DFF的vhd文件和bsf文件复制到fenpin3文件夹下,打开quartusⅡ创建工程fenpin34、设计5,5分频电路的顶层文件(附7),保存为fenpin3.bdf5、启动编译,建立仿真波形图(见附8)6、将该5.5分频电路封装设置成可调用的元件。
分频器实验报告

分频器实验报告
《分频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分频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分频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等。
实验原理:分频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频率分成不同频率的输出
信号的电路。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特定频率的信号,然
后通过分频器将其分成不同频率的输出信号,最后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
波形。
实验步骤:
1.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分频器的输入端,将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示
波器。
2.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3. 记录不同频率下的输出波形,并测量输出信号的电压和电流。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在不同频率下,分频器的输出波形呈现出不
同的频率特性,符合分频器的工作原理。
同时,我们还测量了输出信号的电压
和电流,验证了分频器的输出特性。
实验结论:分频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的重要器件,通过实验我们深
入了解了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分频器可以用于信号处理、通信系统、音频设备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对分频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对电子电
路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和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
电子电路的知识,为未来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分频器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n分频器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目的
掌握74190/74191计数器的功能,设计可编程计数器和n分频器,设计(n-1/2)计数器、分频器。
二、实验原理
分频是对输入信号频率分频。
1、cD4017逻辑功能
2、74190/74191逻辑功能
3、集成计数器级联
当所需计数器模数超过所选计数器最大计数状态时,需要采取多片计数器级联。
方法分为异步级联和同步级联。
4、集成计数器的编程
在集成计数器的时序基础上,外加逻辑门电路等,反馈集成计数器的附加功能端,达到改变计数器时序的目的。
可采用复位编程和置数编程两种。
5、多片74190/74191计数
器级联
可根据具体计数需求和增减需求,选用74190或74191,选择不同功能、同步或异步设计等。
6、74190/74191计数器编程
由于没有复位端,因此只能使用置数编程,置数端置为0即可异步置数。
可根据需求设计n进制加法或减法计数器。
n与译码逻辑功能如下。
7、74191组成(n-1/2)分频器电路如下图:
u3
计数器的两个循环中,一个循环在cp的上升沿翻转;另一个是在cp的下降沿翻转,使计数器的进制减少1/2,达到(n-1/2)分频。
三、实验仪器
1、直流稳压电源1台
2、信号发生器1台
3、数字万用表1台
4、实验箱1台
5、示波器1台
四、仿真过程
1、按照cD4017和74191功能表验证其功能。
2、74191组成可编程计数器
(1)构成8421bcD十进制加法计数器,通过实验验证正确性,列出时序表。
设计图如下
仿真波形如下
(2)构成8421bcD十进制减法计数器,通过实验验证正
确性,列出时序表。
设计图如下:
仿真波形如下
篇二:数字逻辑实验报告(5分频器)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数字逻辑实验5分频器的原理及实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14-8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20XX年12月15日
实验项目名称:5分频器的原理及实现
一、实验要求
设计一个5分频器,使输出信号的频率是时钟脉冲信号频率的1/5。
二、实验目的
掌握分频器的逻辑功能及应用方法,利用分频器设计实际电路。
三、实验内容
5分频器功能分析:
我们采用同步加法计数器的方法设计分频器。
由于分频器在每个时钟脉冲的作用下,状态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设置前两个脉冲计数状态下的外部信号输出为1,后3个脉
冲计数脉冲状态下,输出信号为0。
这样保证完整周期的时钟信号,该时钟周期是时钟脉冲信号周期的5倍,实现了5分频的目的。
由功能分析,5分频器真值表如下:
由上表可以得到同步计数器函数表达式:+
由以上4式可以画出逻辑电路图,如下:
Q1
(n?1)(n?
1)(n?1)
?Q1Q2Q3?Q1(Q2?Q3)?Q1Q3
Q2Q3
Z?Q1Q2
四、实验步骤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
打开QuartusⅡ后,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
选择仿真器件,器件选择FLex10K,
芯片选择epF10K10Tc144-4。
新建
“blockDiagram/schematicFile”文件画逻辑图并编译。
新建“VectorwaveformFile”波形文件,设置好输入的波形,保存文件并分析仿真波形。
选择“Assignments”->“pins”,绑定管脚并编译。
选择“Tools”->“programmer”点击“start”下载到芯片并进行逻辑验证。
五、实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