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撰写具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教学内容1.了解什么是议论文2.学会如何撰写议论文3.如何给议论文提供充足的证据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2.学会使用恰当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3.能够撰写一个有说服力的议论文教学重点1.如何寻找和使用有效的证据2.如何组织篇章结构,使得演绎推理的过程更加顺畅教学难点1.如何从观点、分析和判断三个方面全面核查证据2.如何避免情感表述,使得观点更加客观合理教学方法1.听、说、写相结合2.发散性思维提高其语言表达的逻辑性3.例题推导式练习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室设施、学生笔记本电脑2.讲题板书、PPT演示3.板书标注范例、提纲教学过程第一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教师讲解+学生听讲1.请学生先想象一下自己怎样才能说服别人,有什么基本的方法呢?2.把学生的总结记录在板书上,阐明自己的观点。
3.教师要向学生表明,推理严密、言之有据是写一篇完整的议论文的基本要素。
4.通过多个经典案例,让学生掌握“言之有据”的基本技巧。
第二步:如何寻找和使用有效的证据以范文为例,针对文本进行阅读分析1.请学生自由阅读下面这篇议论文,然后谈谈你们的看法。
2.请教师给予这篇文章的分析讲解,并对篇章结构进行分析。
第三步:如何组织篇章结构,使得演绎推理的过程更加顺畅以典型案例为例,进行组织结构分析1.请学生自由阅读下面这篇我们精选的议论文,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观察这篇文章的写法,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观点转换、演绎推理和阐述方式等。
2.通过阐述案例,教师详细地分析了这种文章的写作思路,导引学生以结论为开头、理由为中心,要点逐一呈现的策略撰写自己的议论文。
第四步:课堂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写作、互评、修改1.开展“让观点据有力,写一篇有说服力的议论”主题的练习;2.学生自由选定一个话题,撰写一篇具有说服力的议论文章;3.学生进行互评、修改。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

议论要言之有据一、学习目标学会使用准确、恰当、充分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学会使用准确、恰当、充分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学习过程任务一:明观点,知方法。
【活动一】结合情境任务,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观点。
1.情境任务:2024年8月11日,全球瞩目的巴黎运动会胜利闭幕。
被大家称为“天才少女”的全红婵蝉联10米跳台冠军,但是在赛后采访时,全红禅否认自己是天才,表示金牌都是通过一遍一遍苦练获得的。
对于成功而言,究竟是天赋更重要,还是勤奋努力更重要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观点,班级将择优向学校校刊“新学期,我想说”栏目推荐。
2.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自己的观点。
[学生回答预设]努力成就精彩人生……等等。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63页的《议论要言之有据》,梳理准确、恰当、充分使用论据的方法。
1.师:明确了自己的观点,还要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梳理让议论言之有据的方法。
学生默读教材,并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回答预设]使用的材料要确保准确并与观点一致;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任务二:选材料,阐理由。
【活动一】选择一则合适的材料论证观点,并阐述理由。
1.学生结合议论言之有据的方法,从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自己积累的材料中,选择一则合适的材料论证观点“努力成就精彩人生”,并阐述理由。
(屏显)①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面对此前淘汰王楚钦的瑞典“六边形战士”莫雷加德,中国选手樊振东以4:1逆转战胜对手,拿下个人的首个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成为包揽世界杯、世乒赛、奥运会单打冠军的大满贯选手,也成为国乒新一代扛旗人。
②巴黎奥运会蝉联10米跳台的冠军全红婵在赛后采访时说:“我不是天才,拿到这枚金牌很不容易,都是一遍一遍练的。
”③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④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_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本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_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本编辑短评《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_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本能成功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平台。
可供作文教学参考。
前言下载提示: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Download tips:Instructional design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objects, the orderly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element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uitable teaching plans and plans. Generally, it includes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teps and time allocation.教材分析《议论要言之有据》是统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专题。
是继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之后的第二个议论文专项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议论文有明确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从写作观念上看,《标准》强调写作是个人的自由表达,从内容上看,突出了“生活作文”的价值取向。
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文章是思想的载体,是性灵的抒发,是素养的体现。
做人立德,作文立言。
初中,是一个人思想萌芽的重要阶段,在写作中着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尤为重要。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写作指导】所谓“议论要言之有据”,说的是写议论文,提出观点,要有依据支撑观点成立。
这好像是废话,谁不知道议论文要有论据?可是,由于同学们是初学写议论文,使用论据常常会犯错,给人的感觉就是“言之无据”了。
因此,要避免论据出错。
常见的论据错误有哪些呢?概括起来,大约有如下几种:首先是不准确。
引用的数据或者其他资料,来源不清楚,是道听途说;或者虽然清楚,却不够权威,这样的材料用来证明论点肯定不行。
比如,我们谈论当代中学生的理想追求,引用的材料就是你身边几个同学的事例,怎么可能代表全中国的情况?其次是不一致。
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材料和观点不一致,这也是常犯的错误。
比如,观点说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用来证明观点的论据是头悬梁锥刺股。
头悬梁锥刺股是证明刻苦用功取得成功的,把它用来证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然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再次是不丰富。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或者往往只有一个事例,或者一两句名言,显得非常单薄,不能很好地突出论点。
材料太单薄,给人的感觉就是你说的都是特例,不具有代表性,自然就不能证明观点,令人信服了。
为了避免以上这些错误,我们在使用论据证明论点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一致,使用权威资料,多引名人名言、名家事例。
【借鉴课文】课文《敬业与乐业》非常典型。
全文总论点是“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除了这个总论点,文中还有分论点“有业之必要”、“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在论述“有业之必要”时,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从反面论证“无业”的危害,再引用百丈禅师的事例,从正面论述“有业的必要”,然后结合所引名言、事例进一步分析论证,突出了“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
在论述“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时,也是这样,多引名人名言、名人事例,论证非常充分,观点令人信服。
我们如果写议论文,只要好好揣摩借鉴这些写法,一定能写出漂亮的议论说理文章。
【写作实践】【题目分析】本题并不要求写,只是告诉我们如何收集论据素材。
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丰富材料。
2.引导学生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3.让学生能恰当运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综合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议论言之有据。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之分。
2.教学难点:学会搜集和正确地使用材料,保证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与观点一致。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准备与本课“写作实践”有有关的议论文和论据。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沦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教师:这故事里,两小儿辩论的核心问题在哪儿?预设:这则寓言,现在从论据的视角看,有了新的理解。
两小儿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观点似乎都正确,但它不符合科学,原因是论据不可靠。
而“孔子不能决”不仅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也证明了论据不合理就说不清楚道理。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写作训练——议论要言之有据。
板书课题: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出示课件1)二、回顾课文,明确“言之有据”教师:什么是言之有据?(教师出示论据,师生共同学习。
)预设:言之有据就是使用真实、准确、恰当的论据,以证明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
论据展示:(出示课件3、4)教师:同学们看看这些论据,它们有什么特点?《敬业与乐业》的道理论据:【1】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2】孔子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3】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4】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敬业与乐业》的事实论据:【1】唐朝的名僧百丈禅师每天都必须做事,否则他那一天就不肯吃饭;【2】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3】当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同是神圣的职业。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优质课教案_3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教案【教学目标】:1.选择事实论据,掌握选择论据的原则2.会使用论据:①学会合理剪裁②掌握段落结构:论点+论据+分析3、培养学生乐观面对挫折及在挫折中奋起的精神【教学重点】:1. 掌握选择论据的原则 2.剪裁3掌握段落结构:论点+论据+分析【教学难点】:1合理剪裁2、掌握段落结构:论点+论据+分析【教学课时】:1课时一、情境导入全班同学齐唱歌曲《我相信》师:人生充满了烦恼和挫折,就像歌中所唱:“抛开烦恼,勇敢的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
”所以,我们应在挫折中奋起,成功才会拥抱我们!今天我们就以《挫折中奋起》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你会考虑哪些论据类型?生: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使用道理论据比较简单,直接引用并进一步阐述就可以。
但同学们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容易出现问题,本节课我们就以“在挫折中奋起”为题,学习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板书:论据选择使用二、选择论据以“挫折中奋起”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
你会选择下列哪些事实论据?第一组:下面三则事例你会选哪个?1、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王”的音乐大师王洛宾,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困境里。
然而他却以“顽强的精神,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2.名臣杨震,有人半夜送礼,杨震严词予以拒绝。
引导学生得出:论据选择要紧扣中心,有针对性板书:针对性教师分析:意犹帅也,材料及议论是其兵卒,兵随将转。
第二组:下面三则材料说服力强吗?1、邻居家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遇到挫折不退缩,我为他顽强的精神所感动。
2、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不能在挫折中奋起而自刎乌江。
引导学生得出:论据选择要真实、准确,有代表性板书:代表性教师分析:作文中不要写我们班、我们村、我们邻居怎么样的事例,也不要写道听途说的事例。
事例一定要准确,涉及到姓名、国籍、事件、时间等不能出错。
第三组:下面三则材料同时用好不好?1.迁遭受宫刑,忍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而完成《史记》。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3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目标:1.复习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2.明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之分。
3.学会搜集和正确地使用材料,保证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与观点一致。
4.综合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议论言之有据,进而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教学重难点:1.学会搜集和正确地使用材料,保证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与观点一致。
2.综合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议论言之有据,进而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做到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写作训练——议论要言之有据。
二、课前检测1.议论文三要素-------、---------、--------。
2.论据的类型---------、---------。
3.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4.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三、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明确“言之有据”的概念。
1.什么是言之有据?明确:言之有据就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什么是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明确:(1)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
(2)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二)回顾学过的课文,试着分别摘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填入下表中。
(三)拓展延伸1、音乐家贝多芬,战胜众多挫折,艰难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事实论据)2、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名著《史记》。
(事实论据)3、“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议论言之有据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熟悉使用论据的三种标准,并能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步骤:一、论据的类型我们学习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懂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一般来说,一篇议论文有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接下来需要什么呢?好比我们做饭,锅我们架好了,火点着了,还需要什么?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饭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要做好一顿丰盛的作文大餐,必须要好的材料,我们称之为“素材”,也就是议论文的“论据”,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议论文的选择和使用。
回顾学过的课文,摘录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填入下表:师补充:道理论据包括:名言警句、科学理论、成语俗语;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中外史实、科学数据。
使用道理论据比较简单,直接引用并进一步阐述就可以。
但同学们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容易出现问题,本课我们学习议论文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二、论据的选择1、论据选择的标准之一第一组:下面是同学们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乌江。
总结:第二组:下面这位同学以《中学生不该带手机》为观点,看看他的论据有什么问题?中学生不该带手机.因为中学生身体和心理不够成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加上自控能力差,容易迷恋上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曾经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件事,说他的儿子因为读书成绩好,为了以致鼓励,就给他买了一部手机.结果他的儿子就痴迷于手机游戏而不能自拔.后来不但耽误了学业,还得了抑郁症,最后发了疯.可见手机虽然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鉴于中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是不该带手机.总结:引导学生得出:论据选择要真实、准确,有典型性总结: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尤其是引用名言警句,一定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确认事例是否典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什么是有据?
有据就是要有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一)明确“言之有据”的概念。
1.什么是言之有据?
明确:言之有据就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什么是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明确:(1)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2)理论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二)在写作时怎样使用好两种形式的论据?
明确:(1)事实可详细写,也可概述;从事实中要能看出道理,再检验它与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2)道理就是名言、格言、理论分析、定理公理。
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
切记: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三)怎样使用好议论文中的论据?
明确:(1)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
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在写作时,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2)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
大家也许都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择它们来做材料,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和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3)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所用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丰富、多样一些,比如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还可以将两者交替使用。
(四)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1.明确内容
《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
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提出要求
(1)关于“诚信”,可说的角度很多,要深入思考,多方开掘,选定一个角度,形成一个明确的观点。
(2)关于“诚信”的材料很多,注意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
3.例文导航
谈诚信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
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 2 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
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
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
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
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
说着,就把猪杀了。
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
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最终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信任与尊重。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大字。
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
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名师点评】
作者选取了两个事例进行事实论据,引用名言警句做道理论据,充分阐释了“诚信”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可怕性。
能围绕自己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
有理有据,行文流畅。
4.限时当堂作文。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评讲作文:
1.佳作推荐。
2.美文共赏。
(1)作者朗读。
(2)小组评:推荐组说出推荐理由。
(3)自由评:听众点评,不超过三人。
(4)自评: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自评。
在本次作文中,我最想谈论的主题是______;我写作本文最成功的地方是______;最大的失误是______;经过本次写作,我在下次写作文时一定做到______。
(5)老师评:如果学生点评不到位,老师补充。
3.小结。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修改自己的本次习作并做成电子稿,然后将各组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其余同学把电子稿传到班级QQ空间,供大家欣赏交流。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通过本次写作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议论文的论据部分掌握得很好,明白了论据的基本形式和写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