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病例分析一
临床病例分析

临床病例分析案例分析117题李先生,36岁。
因饮酒饱餐后上腹剧痛7小时,伴呕吐、大汗入院。
查体:面色苍白,T:38℃,BP:86/60mmHg,心率132次/分,全腹肌紧张、压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0.86,血淀粉酶740U/dl。
入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问题一:请按轻重缓急对该患者列出主要护理问题。
问题二:针对该患者的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不少于119题:张女士,28岁,因突发寒战、高热伴头面部级眼睑浮肿,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查体:T:38.2℃,P:100次/分,BP:140/90mmHg,R:20次/分,右肾区叩击痛,双下肢水肿。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
问题一:请按轻重缓急对该患者列出主要护理问题。
问题二:针对该患者的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不少于4项。
病例分析病历:病人李成,男性,50岁,某公司经理,高中文化。
1h前因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有濒死感,出冷汗,休息并舌下含化消心痛10mg,疼痛仍不缓解,急诊入院。
查体:身高175cm,体重90kg,T37.0℃,P 112次/min,R 28次/min,BP 92/65mmHg,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呻吟不止。
心脏听诊:心率112次/分min,心律不齐,未闻及杂音。
肺脏与腹部无异常体征。
心电图检查示:V1-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且有病理性Q波,被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病人既往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史2年,每次发作多与劳累、饱餐、酗酒、情绪激动等有关,发作时经休息或舌下含化消心痛5mg,3~5min疼痛可以缓解。
2年来由于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未规律用药,并因业务关系,常饮酒,吸烟,无节制进餐。
入院后给予吸氧,重症监护,绝对卧床休息,在抢救过程中,病人极度紧张,烦躁不安,2h后病情渐趋稳定。
1.病历摘要:患者李某,女,70岁。
发热,咳嗽、咳痰6天,加重2天入院。
大学病理病例剖析[指南]
![大学病理病例剖析[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9ab6c1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79.png)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厚,心腔扩张(高血压心脏)②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③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右足趾变黑、坏死(梗死、坏疽)。
左下肢肌肉变细(缺血性萎缩)。
左大脑内囊大片出血(脑出血)。
2、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梗死→继发腐败菌感染→坏疽3、(1)高血压→左心室克服外周阻力→代偿肥大扩张(2)缺血性萎缩4、脑出血。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二)-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
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1.5cm,有苍白色病灶。
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
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
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粉染,管腔狭窄。
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

病例一:女,36岁,体重50kg,因烧伤入院。
烧伤面积85%(Ⅲ度占60%),并有严重呼吸道烧伤。
入院时神志清楚,但表情淡漠,呼吸困难,血压10.0/7.3kPa(75/55mmHg),并有血红蛋白尿。
实验室检查:Hb 152g/L,RBC 5.13×1012/L,pH7.312, [HCO3-] 15.1mmol/L,PaCO27.33 kPa(55mmHg),[K+]4.2mmol/L,[Na+]135mmol/L,[Cl-]101mmol/L。
立即气管切开,给氧,静脉输液及其他急救处理。
伤后24h共补血浆1400ml,右旋糖酐500ml, 5%,葡萄糖水1400ml,20%甘露醇200ml,10%KCl 10ml。
病人一般情况好转,血压12.0/9.3kPa(90/70mmHg),尿量1836ml.24h,Hb 119g/L, pH7.380, [HCO3-]23.4mmol/L, PaCO2 5.5kPa(41mmHg)。
入院第28天发生创面感梁(绿脓杆菌),血压降至9.3/6.7kPa(70/50mmHg),出现少尿甚至无尿,pH 7.088,[HCO3-]9.8mmol/L, PaCO24.45 kPa(33.4mmHg),[K+] 5.8mmol/L, [Na+]132mmol/L, [Cl-]102mmol/L。
虽经积极救治,病情仍无好转,甚至死亡。
(摘自“病生实习指导”)一、病理过程:1、呼吸功能不全,呼吸道烧伤史,呼吸困难,PaCO2↑。
2、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败血症休克):入院时BP 75/55 mmHg死亡前BP 70/50 mmHg3、急性肾功能不全:休克史、血红蛋白尿、少尿、无尿、高钾4、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高钾5、酸碱失衡紊乱:pH↓、HCO3-↓、PaCO2↑二、发病机理:三、防治原则:1、改善通气:气管切开,人工通气。
2、抢救休克:补充血容量,提高血压。
病理病例分析题

.病例分析尸体解剖查明死因 -病例摘要: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70某男,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
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分析题:参考答案:、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1。
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2尸体解剖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
尸检应在死后48 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病例分析萎缩 -病历摘要伴餐,,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男,49岁,,,便会引起腹泻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
胃镜检查:4-5通常要持续天, 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2. 1. 参考答案: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 -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病理病例分析题

尸体解剖查明死因-病例分析病例摘要: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分析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
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萎缩-病例分析病历摘要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分析题: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参考答案:1. 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厚,心腔扩张(高血压心脏)②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病例分析PPT

注意事项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 注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调 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分析
适应证
对于早期、局限性的肿瘤病变,以及 部分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 。
禁忌证
对于晚期、广泛转移的肿瘤病变,以 及部分特殊类型的肿瘤(如血液系统 肿瘤),手术治疗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
预后评估指标
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包括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 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预后评估方法
通过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结合临床经验和病理学特征,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和分析。
THANKS FOR WATCHING
家族史
父母健在,无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 12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尚可。皮肤黏膜无黄染及 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 散在湿啰音。心率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诊断过程与结果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略高。痰涂片见 少量中性粒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未见肿瘤细胞。
组织学观察
特殊染色技术
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中的细胞形 态、结构和排列方式,判断组织是否 正常或存在病变。
针对某些特定成分或结构进行染色, 如网状纤维染色、弹性纤维染色等, 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病变类型。
染色技术
利用染料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使细胞 结构更加清晰可见,常用的染色方法包 括苏木精-伊红染色、巴氏染色等。
《病理病例分析》课件

长期吸烟,偶尔饮酒。
病例初步诊断
01
根据患者症状和病史,初步诊断 为恶性肿瘤。
02
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来 确定肿瘤类型和分期。
02
病例病理分析
病理切片解读
切片选取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变部位进行 切片,确保能够全面反映病变情
况。
切片观察
观察切片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 染色深浅等,判断病变性质和程度 。
病例讨论
病例特点
诊断依据
该病例与其他同类疾病相比有哪些独特之 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点。
该病例的诊断依据是什么,是否有其他可 能的干扰因素。
治疗选择
预后判断
该病例的最佳治疗方案是什么,为什么选 择这种方案。
该病例的预后如何,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哪 些。
病例启示
临床意义
该病例对临床实践有何启示,如 何避免类似病例的误诊和漏诊。
结论建议
根据病理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治 疗和预防建议,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治 疗方案。
03
病例治疗过程
治疗方式选择
药物治疗
根据病例的病理类型和 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需要切除病变组织 或器官的情况,采取手
术治疗。
放疗与化疗
对于某些肿瘤病例,采 用放疗或化疗作为辅助
治疗手段。
其他疗法
如物理疗法、心理疗法 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式。
治疗过程详解
01
02
03
治疗前的准备
包括患者身体状况的评估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等。
治疗过程中的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和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治疗后的护理
病理病例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分析病理病例,了解疾病的病理特征,提高病理诊断能力。
二、实验材料1. 病理切片:包括肝细胞脂肪变性、肉芽组织、慢性肺淤血、混合血栓、肾贫血性梗死、纤维素性心包炎等病理切片。
2. 显微镜:用于观察病理切片。
3. 病理学教材、图谱:用于对照学习。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切片:观察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肝小叶的中央带和中间带改变较明显。
病变严重时空泡增大,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
2. 观察肉芽组织切片:观察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大量炎细胞组成。
表浅部新生毛细血管的方向大致与肉芽的表面垂直;间质疏松水肿,有较多炎细胞,多为中性粒细胞,此外可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纤维母细胞体积大,形态不规则,常为有突起的星形或梭形,胞浆丰富略呈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疏松,染色浅,核仁明显。
3. 观察慢性肺淤血切片:观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致使肺泡壁增厚。
肺泡腔可见较多巨噬细胞和心力衰竭细胞,后者胞浆内含多量棕色颗粒。
部分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及淡粉色的蛋白质水肿液。
4. 观察混合血栓切片:观察闭塞静脉内可见粉染带状、条索状或块状的血小板梁,有分枝相互连接,其间有粉染丝状纤维素网,网眼内可见大量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
血栓周边可见肉芽组织长入。
5. 观察肾贫血性梗死切片:观察梗死区为淡粉色,无细胞核结构,但仍可见肾组织结构轮廓。
梗死区周围可见充血出血带。
6. 观察纤维素性心包炎切片:观察心包表面为纤维素渗出,纤维素为粉染颗粒状无结构物质,呈网状分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肝细胞脂肪变性:切片中可见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肝小叶的中央带和中间带改变较明显。
病变严重时空泡增大,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
这表明患者可能患有脂肪肝。
2. 肉芽组织:切片中可见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大量炎细胞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一
患者男,24岁,工人。现病史:半年前于工地施工中,不
慎左脚被钉子刺伤,当时局部感染化脓,下肢红肿,约2周后逐
渐恢复,此后左小腿又有数次疼痛和肿胀。2个月前左小腿疼痛
肿胀达到膝关节周围,入院治疗症状有所减轻。4天前左下肢肿
胀,疼痛加重,并有发冷发烧。昨日开始咳嗽,咳痰,今晨咳痰
带有少量血液,无胸痛。
查体:除发现左下肢浮肿外,其它未见明显异常。
今日下午2点15分左右患者由厕所回病房途中大叫一声倒
在地上,医务人员赶到时见患者四肢痉挛、颜面青紫、口吐白沫、
瞳孔散大,抢救无效,于2点50分死亡。
临床诊断:急死、死因不清
申请病理解剖:患者家属及医生要求查明死亡原因。
解剖记录摘要:身长174厘米,体重60公斤。大体检查:
左下肢浮肿,以膝关节以下为显著,左脚面有一外伤愈合的小瘢
痕,剖开左腿见左股动脉及其分支无明显异常改变。左股静脉:
大部分变粗变硬。从腘窝至卵圆孔一段股静脉内完全被凝固的血
液成分堵塞,该血液凝固物长约40厘米与血管壁连接不紧密,
大部分呈暗红色,表面粗糙,质较脆,有处呈灰白色与血管连接
紧密。肺动脉的主干及两大分枝内均被凝血块样的团块堵塞,该
团块呈暗红色无光泽,表面粗糙、质脆,与肺动脉壁无粘连。左
肺内较小的动脉分枝内也有血凝块样物质堵塞。
镜检:左股静脉主要为红色血栓结构(纤维素网内充满大量
红细胞,少数处为混合血栓结构(可见少量血小板梁),靠近血管
壁处有肉芽组织长入血栓内。肺动脉主干及两大分枝内大部分为
红色血栓结构。左肺小动脉分枝内血凝块样物仍为红色血栓,靠
近血管壁处血栓有肉芽组织长入。
思考题:
1、左股静脉内有什么病变?为什么能形成这种病变?为什
么股动脉无此改变?
2、肺动脉内为何种病变?根据是什么?
3、左肺小动脉分枝内为什么会有肉芽组织?本病例有没有
肺淤血,是急性还是慢性?
4、死亡原因及其过程、机制?
病例二
患者男,23岁,医务工作者,7月1日入院。7月3日死亡。
主诉:右足拇跌伤化脓数天,畏寒发烧二天。
入院前数天右足拇趾跌伤感染化脓,在未麻醉下用酒精烧灼
的小刀自行切开引流。入院前二天即感畏寒发烧,局部疼痛加剧,
入院当天被同宿舍职工发现高烧卧床,神志不清,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5℃,脉搏130次/min,呼吸40次/min,
血压80/50mmHg。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跳快,心律齐,双肺
有较多湿啰音,腹软,肝脾未扪及。全身皮肤有多数瘀斑,散在
各处,右小腿下部发红肿胀,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
细胞3.5×10*12/L,白细胞25.0×10*9/L,分类计数:嗜中性
粒细胞0.75,单核细胞0.02,淋巴细胞0.23。
入院后即使用大量激素、抗生素,输血二次,局部切开引流。
入院后12小时血压下降,处于休克状态,病情持续恶化,经多
方抢救无效,病员于入院后第三日死亡。
尸检摘要: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躯干上半部有多数皮
下瘀斑散在,双膝关节有大片瘀斑,右下肢踝关节内下有外科切
开引流切口,从足底向上24cm,皮肤呈弥漫性红肿。拇趾外侧
有一1.5cm之外伤创口,表面有脓性渗出物覆盖。
双肺上叶后份及胸壁有灶性纤维性粘连。双肺重量增加,广
泛充血、变实,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出血区及多数灰黄色粟粒大的
脓肿,切面肺普遍充血,有多数出血性梗死灶伴小脓肿形成。双
肺上叶有硬结性病灶,右上叶硬结内有一0.8cm大小空洞,镜下
见空洞壁由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构成,近腔面有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查见少许结核杆菌。
全身内脏器官明显充血,心、肝、肾、脑实质细胞变性,心
外膜、消化道壁、肾上腺、脾脏有散在出血点。
在肺及大隐静脉血管内均找到革兰阳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
思考题:
1.死者生前患有那些疾病(病变)?
2.这些疾病(病变)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3.通过讨论,请归纳出炎症的结局有哪些,本例属于何类
结局?
病例三
男,65岁。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
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
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
样呼吸。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
显增厚,心腔扩张。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
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
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
块。右足趾变黑、坏死。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左大脑内囊
有大片状出血。
思考题:
1、有哪些病变?
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
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
4、死亡原因是什么?
病例四
患者女,6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1年,伴气促、心悸3
年,下肢水肿2年,腹胀3月入院。11年前感冒后发热、咳嗽、
咳脓痰。以后每逢冬春季常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有时为脓痰,
反复加重。3年来,在劳动或爬坡后常感心悸、呼吸困难。2年
前开始反复下肢凹陷性水肿。3月前受凉后发热、咳嗽加重,咳
脓痰,心悸气促加剧并出现腹胀,不能平卧,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98次/min,呼吸28次/min,
血压102/79mmHg。慢性病容,端坐呼吸,嗜睡,唇及皮肤明显
发绀,颈静脉怒张,吸气时胸骨及锁骨上窝明显凹陷,桶状胸,
呼吸动度降低,叩诊呈过清音,双肺散在干湿啰音。心率98次
/min,心律齐,心浊音界缩小。腹部膨隆,大量腹水征,肝在肋
下7.5cm,较硬,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
红蛋白98g/L,白细胞6.7×10*9/L,其中嗜中性粒细胞占0.89,
淋巴细胞0.11。
入院后病人突然抽搐,极度烦躁不安,继之神志不清,心率
增到156次/min,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 :左右胸腔积液各200m1,腹腔积液2000ml呈淡
黄色,透明,比重1.012。双肺各重750g,体积增大,极度充气
膨胀,切面见双肺散在灶性实变,呈灰白色,部分呈灰白与暗红
相间,且以双肺下叶为甚。
镜检:见双肺未稍肺组织过度充气、扩张,肺泡壁变薄、部
分壁断裂;灶性实变区见充血,肺泡内及细支气管腔内有浆液、
嗜中性粒细胞充填,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支气管黏膜上皮内
杯状细胞增多,部分鳞状上皮化生,个别管腔内见黏液或渗出物
形成的栓子,管壁黏液腺增多并肥大,管壁软骨灶性钙化及纤维
化,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少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心脏重
300g,右心室壁厚0.55cm,右心腔明显扩张,肉柱及乳头肌增
粗变扁,肺动脉圆锥膨隆,左心及各瓣膜未见明显病变。心源性
肝硬化。其他脏器变性、淤血。
思考题:
1.根据主要临床表现,作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该患者的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3.请用尸检发现解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