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数学半期考试题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3(x+1)2=-2(x+1)B.2x2-3x=2(x-1)2C.ax2+bx+c=0D.94+x-2=02.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无法判断3.用配方法解方程y2-94y-1=0,正确的是()A.(y-94)2=134,y=94B.(y-32)2=134,y=32C.(y-32)2=134,y=32D.(y-98)2=14564,y=984.如图,下列条件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为()①AC⊥BD;②∠BAD=90°;③AB=BC;④AC=BD.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5.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D.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根据下列表格的对应值:x… 6.17 6.18 6.19 6.20…ax2+bx+c…-0.02-0.010.010.04…判断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一个解x的取值范围是()A.6<x<6.17B.6.17<x<6.18C.6.18<x<6.19D.6.19<x<6.207.若关于x的方程x2﹣x+a=0有实根,则a的值可以是()A.2B.1C.0.5D.0.258.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已知ΔABC的周长是15,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A.10B.15C.20D.309.如图,矩形纸片ABCD,长AD=9m,宽AB=3cm,将其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那么折叠后DE的长为()A.7cm B.6cm C.5.5cm D.5cm10.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AD的中点,∠E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F,将△DEF 沿EF折叠,点D恰好落在BE上M点处,延长BC、EF交于点N,有下列四个结论:①DF=CF;DEF,其中,将正确结论的序号全部选②BF⊥EN;③△BEN是等边三角形;④S△BEF=3S△对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1.一个口袋中有3个红球、7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这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12.某种水果的原价为15元/箱,经过连续两次增长后的售价为30元/箱.设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是________.1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n=0有一个根是2,则2m+n=_______.14.已知方程(x-3)(x+m )=0与方程x 2-2x-3=0的解完全相同,则m=______.15.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240x x --=的一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16.如图,在一幅长80cm ,宽50cm 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宽度相等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 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 ,则可列方程为____.17.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6,G 是BC 的中点.将△ABG 沿AG 对折至△AFG ,延长GF 交DC 于点E ,则DE 的长是___.18.M 为矩形ABCD 中AD 的中点,P 为BC 上一点,PE ⊥MC ,PF ⊥MB ,当AB 、BC 满足_________时,四边形PEMF 为矩形.三、解答题19.解方程:(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1)解方程:x 2﹣6x+2=0.(2)(2x+5)-3x (2x+5)=020.列方程解应用题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销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衬衫每降价5元,商场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10件.(1)如果衬衫每降价4元,则商场平均每天可盈利多少元?(2)若商场平均每天要想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2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x2+ax-2=0.(1)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2,求a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根;(2)求证:不论a取何实数,该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上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CF,(1)猜想线段BE与DF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连接EF,若∠BED=120°,求∠EFD的度数.23.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的直线MN∥AB,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DE⊥BC,垂足为F,交直线MN于E,连接CD,BE.(1)求证:CE=AD;(2)当D为AB中点时,四边形BE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3)在满足(2)的条件下,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不必说明理由)24.如图,已知AB∥DE,AB=DE,AC=FD,∠CEF=90°.(1)求证:△ABF≌△DEC;(2)求证:四边形BCEF是矩形.25.校园空地上有一面墙,长度为20m,用长为32m的篱笆和这面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圃,如图所示.(1)能围成面积是126m2的矩形花圃吗?若能,请举例说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若篱笆再增加4m,围成的矩形花圃面积能达到170m2吗?请说明理由.26.(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求证:CE=CF;(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G是AD上一点,如果∠GCE=45°,请你利用(1)的结论证明:GE=BE+GD;(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AD),∠B=90°,AB=BC,E是AB上一点,且∠DCE=45°,BE=4,DE=10,求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参考答案1.A【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系数不为0;是整式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据此将选项中的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后,再判断即可.【详解】解:∵方程()()23121x x +=-+化简后得:23850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方程()222321x x x -=-化简后得:20x -=,∴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20ax bx c ++=中,当0a =时,∴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9420x +-=化简后得:104x +=,∴是一元一次方程;综上所述,只有A 选项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熟悉相关定义,将方程化成一般式,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分析】把a=1,b=-2,c=1代入△=b 2-4ac ,然后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方程根的情况.【详解】解:∵a=1,b=-2,c=1,∴△=b 2-4ac=(-2)2-4×1×1=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a ,b ,c 为常数)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3.D【解析】【分析】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变形后开方即可求出解.【详解】解:y 2-94y-1=0,方程移项得:y 2-94y=1,配方得:y 2-94y+8164=1+8164,即(y-98)2=14564,则y-98=±8∴y=98±8,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4.A【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以及所给条件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①▱ABCD 中,AC ⊥BD ,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定▱ABCD 是菱形;故①正确;②▱ABCD 中,∠BAD =90°,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判定▱ABCD 是矩形,而不能判定▱ABCD 是菱形;故②错误;③▱ABCD 中,AB =BC ,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定▱ABCD 是菱形;故③正确;④▱ABCD 中,AC =BD ,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判定▱ABCD 是矩形,而不能判定▱ABCD 是菱形;故④错误.故正确的为①③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矩形的判定定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5.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和判定逐个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故A 正确;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也可能是等腰梯形,故B 错误;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故C 正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D 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分析】根据在6.18和6.19之间有一个值能使ax 2+bx+c 的值为0,于是可判断方程ax 2+bx+c=0一个解x 的范围.【详解】解:由2y ax bx c =++,得 6.17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得 6.18x =时,0.01y =-,6.19x =时,0.01y =,∴20ax bx c ++=的一个解x 的取值范围是6.18 6.19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函数的增减性.7.D【解析】【详解】∵关于x 的方程式x 2﹣x+a=0有实根,∴△=(﹣1)2﹣4a≥0,解得a≤0.25.故选D .8.C【解析】【分析】依题意,依据菱形对角线的性质可得,菱形ABCD 中,AC 平分角120BAD ∠=︒,然后可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可得5AB =,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知,在菱形ABCD 中,AB BC CD AD ===,AC 为菱形的对角线,依据菱形对角线的性质可得,AC 平分角BAD ∠,∴60BAC ∠=︒;又AB BC CD AD ===,∴ABC ∆为等边三角形,又因为ABC ∆的周长为15;∴5AB BC AC ===;∴菱形ABCD 的周长为:2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性应用,关键在结合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实际计算;9.D【解析】【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由折叠的性质得:BE=DE,设DE长为xcm,则AE=(9﹣x)cm,BE=xcm,∵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根据勾股定理得:AE2+AB2=BE2,即(9﹣x)2+32=x2,解得:x=5,即DE长为5cm,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矩形和翻折变换的性质,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分析】根据矩形与折叠性质得出DF=MF,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CF=MF,可判断①,利用等角余角性质得出∠BFM=∠BFC,再证∠BFE=∠BFN即可判断②,证明△DEF≌△CNF可判断③,推出BM=3EM即可判断④.【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D=∠BCD=90°,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MF=∠D=90°,即FM⊥BE,CF⊥BC,DF=MF.∵BF平分∠EBC,∴CF=MF.∴DF=CF.故①正确,符合题意.∵∠BFM=90°﹣∠EBF,∠BFC=90°﹣∠CBF,∴∠BFM=∠BFC.∵∠MFE=∠DFE=∠CFN,∴∠BFE=∠BFN.∵∠BFE+∠BFN=180°,∴∠BFE=90°,即BF⊥EN.故②正确,符合题意.∵在△DEF和△CNF中,易由ASA得△DEF≌△CNF,∴EF=FN.∴BE=BN.但无法求得△BEN各角的度数,∴△BEN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故③错误,不符合题意.∵∠BEM=∠BFC,BM⊥FM,BC⊥CF,∴BM=BC=AD=2DE=2EM.∴BM=3EM.∴S△BE F=3S△EMF=3S△DEF.故④正确,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矩形性质,角平分线性质,线段中点,折叠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掌握矩形性质,角平分线性质,线段中点,折叠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11.7 10【解析】【分析】由一个口袋中有3个红球,7个白球,这些球除色外都相同,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一个口袋中有3个红球,7个白球,这些球除色外都相同,∴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这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77 3710=+,故答案为:710.【点睛】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2.()215130x +=【解析】【分析】设平均每次涨价的百分率为x ,利用经过两次涨价后的价格=原价(1⨯+涨价的百分率)2,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设平均每次涨价的百分率为x ,依题意得:()215130x +=.故答案为:()215130x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3.4【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2x =代入20x mx n --=得到420m n --=得24m n +=,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进行计算.【详解】把2x =代入方程20x mx n --=得:420m n --=,即24m n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14.1【解析】【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把方程x2-2x-3=0变形,根据解完全相同可求m值.【详解】解:把方程x2-2x-3=0左边因式分解得,(x-3)(x+1)=0,∵方程(x-3)(x+m)=0与方程x2-2x-3=0的解完全相同,∴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15.13【解析】【分析】解方程(x-4)(x-2)=0,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4,然后计算三角形的周长.【详解】解:(x-4)(x-2)=0,x-4=0或x-2=0,所以x1=4,x2=2,因为2+3<6,所以x=2舍去,所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4,所以三角形的周长=3+6+4=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也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6.(80+2x)(50+2x)=5400【解析】【分析】整个挂图的面积=挂图的长×挂图的宽=(原矩形风景画的长+2x)×(原矩形风景画的宽+2x),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挂图的长为80+2x,宽为50+2x,∴可列方程为(80+2x)(50+2x)=5400.故答案为:(80+2x)(50+2x)=540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用x的代数式表示挂图的长和宽是解题的关键.17.2【解析】【分析】连接AE,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F=AB=AD,BG=GF,易证Rt△ADE≌Rt△AFE,得到DE=EF,设DE=x,在Rt△CEG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详解】如图所示,连接AE,∵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BC=CD=AD=6,∠B=∠C=∠D=90°∵G为BC的中点∴BG=GC=3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F=AB=6,BG=GF=3,在Rt△ADE和Rt△AFE中,∵AE=AE,AF=AD=6∴Rt △ADE ≌Rt △AFE (HL )∴DE=EF设DE=EF=x ,则EC=6-x在Rt △CEG 中,GC 2+EC 2=GE 2,即()()222363x x +-=+解得2x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中的折叠问题,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证明DE=EF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8.12AB BC =##2BC AB=【解析】【详解】∵在矩形ABCD 中,M 为AD 边的中点,AB=12BC ,∴AB=DC=AM=MD ,∠A=∠D=90°,∴∠ABM=∠MCD=45°,∴∠BMC=90°,又∵PE ⊥MC ,PF ⊥MB ,∴∠PFM=∠PEM=90°,∴四边形PEMF 是矩形.故答案为:AB=12BC .19.(1)x1,x 2(2)x 1=-52,x 2=13.【解析】【分析】(1)利用配方法求解即可;(2)先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1)x 2﹣6x+2=0,移项得:x 2-6x=-2,配方得:x 2-6x+9=-2+9,即(x-3)2=7,开方得:,∴原方程的解是:x 1,x 2;(2)(2x+5)-3x (2x+5)=0,∴(2x+5)(1-3x )=0,∴2x+5=0或1-3x =0,∴x 1=-52,x 2=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1)1008元;(2)20元【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降价4元,每天就可多售出的件数是:41085⨯=(件),再利用衬衣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每件盈利=每天销售这种衬衣利润,直接求解即可;(2)设每件衬衫应降价x 元,则每天就可多售出的件数是2x ,利用衬衣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每件盈利=每天销售这种衬衣利润列出方程,然后解答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得,降价4元,每天就可多售出的件数是:41085⨯=(件),则,商场平均每天可盈利:()()2084041008+⨯-=(元);(2)设每件衬衫应降价x 元,则每天就可多售出的件数是2x ,依题意得()()202401200x x +-=,解得120x =,210x =,因为尽快减少库存,所以取120x =答:若商场每件衬衫降价4元,商场每天可盈利1008元,每件衫应降价20元,商场平均每天要想盈利1200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读懂题意,能根据平均每天售出的件数⨯每件盈利=每天销售的利润计算,是解题关键.21.(1)a=5,x=13;(2)见解析【解析】【分析】(1)解:设方程的另一根为t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2+t=3a -,-2t=23-,然后通过解方程组可得到a 和t 的值;(2)先计算判别式的值得到Δ=a 2-4×3×(-2)=a 2+24,然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到Δ>0,则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可判断不论a 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详解】(1)解:设方程的另一根为t ,根据题意得-2+t=3a -,-2t=23-所以解得t=13,所以a=5;(2)证明:Δ=a 2-4×3×(-2)=a 2+24∴Δ>0,∴不论a 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两根时,x 1+x 2=b a-,x 1x 2=c a.也考查了根的判别式.22.(1)BE=DF ,BE ⊥DF ,证明见解析;(2)∠EFD 的度数是15°.【解析】【分析】(1)可利用边角边证明BE、DF所在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这两条线段相等且垂直;(2)由(1)中的全等可得∠DFC=∠BEC=60°,易得∠CFE=45°,相减即可得到所求角的度数.【详解】解:(1)BE=DF.BE⊥DF,理由如下: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CD,∠BCD=∠DCF=90°,又∵CE=CF,∴△BCE≌△DCF,∴BE=DF,∠EBC=∠FDC,延长BE交DF于点G,∵∠BEC=∠DEG,∴∠DGE=∠BCE=90°,∴BE=DF.BE⊥DF;(2)∵△BCE≌△DCF,∠BED=120°,∴∠BEC=60°,∴∠DFC=∠BEC=60°,∵∠DCF=90°,CE=CF,∴∠CFE=45°,∴∠EFD=∠DFC-∠CFE=15°.【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考查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一般考虑相等,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的全等是常用的方法.23.(1)见解析;(2)菱形,理由见解析;(3)∠A=45°.【解析】【分析】(1)根据∠ACB=90°,DE⊥BC可得DE//AC,即可证明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结论;(2)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可得AD=BD=CD,可得BD=CE,根据AB//MN可证明BE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得结论;(3)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CBD=45°,根据∠ACB=90°可得△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答案.【详解】(1)∵DE⊥BC,∴∠DFB=90°,∵∠ACB=90°,∴∠ACB=∠DFB,∴AC∥DE,∵MN∥AB,即CE∥AD,∴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CE=AD.(2)四边形BECD是菱形,理由如下:∵D为AB中点,∠ACB=90°,∴AD=BD=CD,∵CE=AD,∴BD=CE,∵BD∥CE,∴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BD=CD,∴四边形BECD是菱形.(3)当△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理由如下:由(2)可知,四边形BECD是菱形,∴∠BDC=90°时,四边形BECD 是正方形,∴∠CBD =45°,∵∠ACB=90°,∴△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BECD 是正方形.24.(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首先根据AB ∥DE 得到∠A =∠D ,然后利用SAS 定理判定全等即可;(2)首先判定四边形BCEF 为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判定矩形即可.【详解】证明:(1)∵AB ∥DE ,∴∠A =∠D ,∵AC =FD ,∴AC ﹣CF =DF ﹣CF ,即AF =CD ,在△ABF 与△DEC 中,AF DC A D AB DE =⎧⎪∠=∠⎨⎪=⎩,∴△ABF ≌△DEC(SAS);(2)∵△ABF ≌△DEC ,∴EC =BF ,∠ECD =∠BFA ,∴∠ECF =∠BFC ,∴EC ∥BF ,∴四边形BCEF 是平行四边形,∵∠CEF =90°,∴平行四边形BCEF 是矩形.25.(1)长为18米、宽为7米或长为14米、宽为9米;(2)若篱笆再增加4m ,围成的矩形花圃面积不能达到170m 2.【解析】(1)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32﹣2x)米,再根据矩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2)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y米,则BC的长度为(36﹣2y)米,再根据矩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得方程无解,即假设不成立.【详解】(1)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32﹣2x)米,根据题意得:x(32﹣2x)=126,解得:x1=7,x2=9,∴32﹣2x=18或32﹣2x=14,∴假设成立,即长为18米、宽为7米或长为14米、宽为9米.(2)假设能,设AB的长度为y米,则BC的长度为(36﹣2y)米,根据题意得:y(36﹣2y)=170,整理得:y2﹣18y+85=0.∵△=(﹣18)2﹣4×1×85=﹣16<0,∴该方程无解,∴假设不成立,即若篱笆再增加4m,围成的矩形花圃面积不能达到170m2.26.(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08.【解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直接证明△CBE≌△CDF,从而得出CE=CF;(2)延长AD至F,使DF=BE,连接CF,根据(1)知∠BCE=∠DCF,即可证明∠ECF=∠BCD=90°,根据∠GCE=45°,得∠GCF=∠GCE=45°,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ECG≌△FCG,即GE=GF,即可得出答案GE=DF+GD=BE+GD;(3)过C作CF⊥AD的延长线于点F.则四边形ABCF是正方形,设DF=x,则AD=12-x,根据(2)可得:DE=BE+DF=4+x,在直角△AD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BC=CD,∠B=∠CDF,BE=DF,∴△CBE≌△CDF,∴CE=CF;(2)如图,延长AD至F,使DF=BE,连接CF,由(1)知△CBE≌△CDF,∴∠BCE=∠DCF,∴∠BCE+∠ECD=∠DCF+∠ECD,即∠ECF=∠BCD=90°,又∵∠GCE=45°,∴∠GCF=∠GCE=45°,∵CE=CF,∠GCE=∠GCF,GC=GC,∴△ECG≌△FCG,∴GE=GF,∴GE=DF+GD=BE+GD;(3)如图:过点C作CF⊥AD于F,∵AD∥BC,∠B=90°,∴∠A=90°,∵∠A=∠B=90°,FC⊥AD,∴四边形ABCF是矩形,且AB=BC=12,∴四边形ABCF是正方形,∴AF=12,由(2)可得DE=DF+BE,∴DE=4+DF,在△ADE中,AE2+DA2=DE2,∴(12−4)2+(12−DF)2=(4+DF)2,∴DF=6,∴AD=6,∴S四边形ABCD =12(AD+BC)×AB=12×(6+12)×12=108.。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 .xy 3=B .5y x=C .21y x =D .1y 2x=+2.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8y x=图象上的是A .(-1,8)B .(-2,4)C .(1,7)D .(2,4)3.若2a =3b ,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23a b =B .32a b =C .32b a =D .32b a =4.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的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无实数根D .无法确定5.已知△ABC ∽△DEF ,若∠A =30°,∠B =80°,则∠F 的度数为()A .30°B .80°C .70°D .60°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 =abx与一次函数y =ax+b 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7.如图,在△ABC 中,EF//BC ,13AE AB =,则AFAC =()A .12B .23C .13D .328.如图,正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的横坐标为2,则不等式ax<kx的解集为()A .x <-2或x >2B .x <-2或0<x <2C .-2<x <0或0<x <2D .-2<x <0或x >-29.如图,点P 是△ABC 边AB 上一点(AB>AC ),下列条件不一定能使△ACP ∽△ABC 的是()A .AC APAB AC=B .PC ACBC AB=C .∠ACP=∠B D .∠APC=∠ACB10.如图, ABO 中,∠ABO =45°,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3x(x >0)的图象上,则OB 2﹣OA 2的值为()A .3B .4C .5D .6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a b 、、,且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20x x m -++=的两根,则m 的值是()A .34B .30C .30或34D .30或3612.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1y=x 和2y=x-的图象分别是l 1和l 2.设点P 在l 1上,PC ⊥x 轴,垂足为C ,交l 2于点A ,PD ⊥y 轴,垂足为D ,交l 2于点B ,则三角形PAB 的面积为()A .3B .4C .92D .5二、填空题13.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3,则它们周长的比为_____.14.若方程2340x x --=的两个根分别为1x 和2x ,则1211x x +=_________.15.如图,B(2,﹣2),C(3,0),以OC ,C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 ,则经过点A 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16.如图,在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与直线AB 的交点A 、B 在图中的格点上,点C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且与点A 、B 组成以AB 为底的等腰△,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17.有一人患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49人患了流感,如果不及时控制(三轮传染速度相同),第三轮被传染的人数为________.18.如图,△ABC 中,AB =AC ,∠A =90°,BC =6,直线MN ∥BC ,且分别交边AB ,AC 于点M ,N ,已知直线MN 将△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如果将线段AM 绕着点A 旋转,使点M 落在边BC 上的点D 处,那么BD =________.三、解答题19.解方程:(1)x 2-4x-1=0(配方法)(2)3x(x-1)=2-2x20.已知反比例函数k 1y x-=(k 为常数,k≠1).(1)若点A (1,2)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k 的值;(2)若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每一分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k 的取值范围.2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a =0,(1)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a 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根;(2)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a 的取值范围.22.如图,已知AB AD ⊥,BD DC ⊥,且2BD AB BC =⋅,求证:ABD DBC ∠=∠.23.一次函数y=x+b和反比例函数2yx(k≠0)交于点A(a,1)和点B.(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24.“疫情”期间,李晨在家制作一种工艺品,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销售.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当售价是40元/件时,每天可售出该商品60件,且售价每降低1元,就会多售出3件,设该商品的售价为x元/件(20≤x≤40).(1)请用含售价x(元/件)的代数式表示每天能售出该工艺品的件数;(2)已知每件工艺品需要20元成本,每天销售该工艺品的纯利润为900元.①求该商品的售价;②为了支持“抗疫”行动,李晨决定每销售一件该工艺品便通过网络平台自动向某救助基金会捐款0.5元,求李晨每天通过销售该工艺品捐款的数额.25.已知:如图,△ABC∽△ADE,∠A=45°,∠C=40°.求:∠ADE的度数.26.已知,在Rt△ABC中,∠ACB=90°,AC=4,BC=2,D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将△ABD 沿BD所在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点P处.(1)如图1,若点D是AC中点,连接PC.①写出BP,BD的长;②求证:四边形BCPD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若BD=AD,过点P作PH⊥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H,求PH的长.参考答案1.B【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选项不符合题意;B、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选项符合题意;C、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选项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重点是掌握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式kyx=(0k≠).2.D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y=kx中,k=xy,即将各选项横、纵坐标分别相乘,其积为8者即为正确答案.【详解】解:A、∵-1×8=-8≠8,∴该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B、∵-2×4=-8≠8,∴该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C、∵1×7=7≠8,∴该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D、2×4=8,∴该点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考核知识点:反比例函数定义.3.B【分析】根据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由23ab=得:3 2a b=,故本选项错误;B、由32ab=得:2 3a b=,故本选项正确;C、由32ba=得:3 2a b=,故本选项错误;D、由32b a=得:3 2a b=,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主要利用了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4.B【分析】求出其根的判别式,然后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正负情况即可作出判断.【详解】∵1a =,2b =-,1c =,∴()2242411440b ac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0a ≠)的根的判别式24b ac =-△:当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 <0,方程没有实数根.5.C 【分析】根据△ABC ∽△DEF ,从而推出对应角相等求解.【详解】∵△ABC ∽△DEF ,∴3080A D B E C F ∠=∠=∠=∠=∠=∠ ,,,∵180D E F ∠+∠+∠= ,∴70.F ∠=故选:C.【点睛】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D 【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a 、b 的正负,由此即可得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再与函数图象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二、四象限,∴a <0,b >0,∴ab <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故A选项错误,∵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三、四象限,∴a>0,b<0,∴ab<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故B选项错误;∵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二、三象限,∴a>0,b>0,∴ab>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故C选项错误;∵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a<0,b<0,∴ab>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经过一、三象限,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7.C【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求解.【详解】∵EF//BC,13 AEAB=,∴13 AF AEAC A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B点横坐标,再由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论.【详解】∵正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A ,B 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点A 的横坐标为2,∴B 点的横坐标为-2,∵k ax x<,∴在第一和第三象限,正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的下方,∴2x <-或02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交点关于原点对称.9.B 【分析】A .利用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来判断即可;B .对应边成比例,但夹角不相等,不能证 ACP 与 ABC 全等;C .利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进行判定即可;D .利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进行判定即可.【详解】解:A .∵AC APAB AC =,∠A=∠A .∴ ACP ∽ ABC .B .PC ACBC AB=对应边成比例,但夹角不相等,不能证 ACP 与 ABC 全等.C .∵∠ACP=∠B,∠A=∠A .∴ ACP ∽ ABC .D .∵∠APC=∠ACB,∠A=∠A .∴ ACP ∽ AB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注意:两边对应成比例必须夹角相等.10.D【分析】直接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D⊥OB于点D,∵∠ABO=45°,∠ADB=90°,∴∠DAB=45°,∴设AD=x,则BD=x,∵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3x(x>0)的图象上,∴DO•AD=3,则DO=3 x,故BO=x+3 x,OB2﹣OA2=(OD+BO)2﹣(OD2+AD2)=(x+3x)2﹣x2﹣29x=6.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1.A【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4时,②当b=4时,③当a=b时;结合韦达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当4a =时,8b <,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20x x m -++=的两根,412b ∴+=,8b ∴=不符合;当4b =时,8a <,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20x x m -++=的两根,412a ∴+=,8a ∴=不符合;当a b =时,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20x x m -++=的两根,1222a b ∴==,6a b ∴==,236m ∴+=,34m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结合韦达定理和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解题是关键.12.C【解析】设P 的坐标是1p p ⎛⎫ ⎪⎝⎭,,推出A 的坐标和B 的坐标,求出PA 、PB 的值,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点P 在1y=x 上,∴设P 的坐标是1p p ⎛⎫ ⎪⎝⎭,.∵PA ⊥x 轴,∴A 的横坐标是p .∵A 在2y=x -上,∴A 的坐标是2p p ⎛⎫- ⎪⎝⎭,.∵PB ⊥y 轴,∴B 的纵坐标是1p .∵B 在2y=x-上,∴12=p x -,解得:x=﹣2p .∴B 的坐标是(﹣2p ,1p).∴()123PA = PB p 2p =3p p p p⎛⎫=--=-- ⎪⎝⎭,.∵PA ⊥x 轴,PB ⊥y 轴,x 轴⊥y 轴,∴PA ⊥PB .∴△PAB 的面积是:1139PA PB 3p=22p 2⨯⨯=⨯⨯.故选C .13.1:3.【分析】由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3,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即可求得答案.【详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3,∴它们的周长比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定理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4.34-【分析】利用分式加减法,计算原式,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求出12x x +和12x x ,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12121211x x x x x x ++=⋅由已知12x x +=3,12x x =-4代入,得1212121134x x x x x x =+⋅+=-故答案为:3 4-【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和分数加减法,解答关键是根据相关法则进行计算即可.15.y=2 x【分析】设A坐标为(x,y),根据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利用平移性质确定出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解析式即可.【详解】解:设A坐标为(x,y),∵B(2,﹣2),C(3,0),以OC,CB为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x+3=0+2,y+0=0﹣2,解得:x=﹣1,y=﹣2,即A(﹣1,﹣2),设过点A的反比例解析式为y=k x,把A(﹣1,﹣2)代入得:k=2,则过点A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 x,故答案为:y=2 x.【点睛】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6.(2,2)或(-2,-2)【分析】先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4yx=,设C点的坐标为(x,4x),根据AC=BC得出方程,求出x即可.【详解】由图象可知:点A的坐标为(-1,-4),代入kyx=得:4k xy==,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4y x =,设C 点的坐标为(x ,4x),∵A (-1,-4),B (-4,-1),AC=BC ,即()()2222441441x x x x ⎛⎫⎛⎫--+--=--+-- ⎪ ⎪⎝⎭⎝⎭,解得:2x =±,当2x =时,422y ==,当2x =-时,422y ==--,所以点C 的坐标为(2,2)或(-2,-2).故答案为:(2,2)或(-2,-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知识点,能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解此题的关键.17.294.【分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x 人,根据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49人患了流感,可求出x ,进而求出第三轮过后,又被感染的人数.【详解】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x 人,1+x +x (x +1)=49x =6或x =−8(舍去).∴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6个人,第三轮被传染的人数为:49×6=294(人).故答案为:29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先求出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多少人数是解题关键.18.3【分析】依据直线MN ∥BC ,可得△AMN ∽△ABC ,再根据直线MN 将△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即可得到S △AMN :S △ABC =1:2,进而得出12 ,22AM AB ==解得AM=3,过A 作AD ⊥BC 于D ,则132AD BC ==,故将线段AM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45°,可以使点M 落在边BC 上的点D 处,此时132BD BC ==.【详解】∵△ABC 中,,906AB AC A BC ,,=∠==∴cos4532AB BC =⨯= ,∵直线MN ∥BC ,∴△AMN ∽△ABC ,∵直线MN 将△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S △AMN :S △ABC =1:2,∴12 ,22AM AB ==即2 ,232=解得AM =3,如图,过A 作AD ⊥BC 于D ,则132AD BC ==,∴将线段AM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45 ,可以使点M 落在边BC 上的点D 处,此时,132BD BC ==.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9.(1)x 15x 25;(2)x 1=1,x 2=-23(1)根据配方法的运算步骤依次计算可得;(2)先移项,再提取公因式(x-1),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出即可.【详解】(1)∵x 2-4x-1=0∴x 2-4x=1∴x 2-4x+4=1+4,即(x-2)2=5则x-2=∴x 1x 2(2)3x(x-1)=2-2x3x(x-1)+2(x-1)=0(x-1)(3x+2)=0∴x 1=1,x 2=-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1)3k =;(2)1k >.【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k-1=1×2,然后解方程即可;(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k-1>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详解】(1)根据题意得112k -=⨯,解得:3k =;(2)因为反比例函数k 1y x-=,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每一分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10k ->,解得:1k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k y x=(k 为常数,0k ≠)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 ,y )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xy k =.也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21.(1)a =−3,x 1=−3,;(2)a <1.【解析】试题分析:()1将1x =代入方程220x x a ++=得到a 的值,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另一根;()2根的判别式0.∆>求出a 的取值范围即可.试题解析:()1将1x =代入方程220.x x a ++=得,1210a +⨯+=,解得: 3.a =-方程为2230.x x +-=设另一根为1,x 则113,x ⋅=-1 3.x =-()244a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0,∴∆>即440a >-,1.a ∴<22.见解析.【分析】由2BD AB BC =⋅可得AB BD =BD BC,可判定Rt △ABD ∽Rt △DBC ,然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D=∠DBC.【详解】证明:∵2BD AB BC=⋅∴AB BD =BD BC∴Rt △ABD ∽Rt △DBC∴∠ABD=∠DBC【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对应成比例即可判定相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1)1y x =-;(2)32.【分析】(1)分别把A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 的值,把A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出b 的值,即可求解;(2)先求得点B 的坐标,再求出一次函数与y 轴的交点D 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OD 和△BOD 的面积即可.【详解】(1)∵点A (a ,1)是反比例函数2y x=图象上的点,∴2y 1a ==,∴2a =,∴A (2,1),又∵点A 是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上的点,∴12b =+,解得,b 1=-,故一次函数解析式为:1y x =-;(2)联立方程组:y x 12y x =-⎧⎪⎨=⎪⎩,解得:1212x 2x 1y 1y 2==-⎧⎧⎨⎨==-⎩⎩,,则()B 12--,,因为直线1y x =-与y 轴交点D 01)-(,,则1OD =,∴1131211222AOB AOD DOB S S S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图象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24.(1)(180﹣3x )件;(2)①该商品的售价为30元/件;②李晨每天通过销售该工艺品捐款的数额为45元.【分析】(1)售价设为x 元,那么降低的价格就是40x -元,那么增加的销量是()340x -件,再加上原来的60件就得到表达式;(2)①根据利润=销量⨯(售价-成本)列方程求出售价;②根据①中算出的售价求出销量,从而算出捐款的数额.【详解】解:(1)∵该商品的售价为x 元/件(20≤x ≤40),且当售价是40元/件时,每天可售出该商品60件,且售价每降低1元,就会多售出3件,∴每天能售出该工艺品的件数为60+3(40﹣x )=(180﹣3x )件;(2)①依题意,得:(x ﹣20)(180﹣3x )=900,整理,得:x 2﹣80x +1500=0,解得:x 1=30,x 2=50(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商品的售价为30元/件;②0.5×(180﹣3×30)=45(元),答:李晨每天通过销售该工艺品捐款的数额为45元.【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根据利润=销量⨯(售价-成本)列方程求解.25.∠ADE=95°【分析】由△ABC ∽△ADE ,∠C=40°,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得∠AED 的度数,又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可求得∠ADE 的度数.【详解】∵△ABC ∽△ADE ,∠C=40°,∴∠AED=∠C=40°.在△ADE中,∵∠AED+∠ADE+∠A=180°,∠A=45°即40°+∠ADE+45°=180°,∴∠ADE=95°.【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定理.题目比较简单,注意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6.(1)①BD=,BP=(2)4 5.【分析】(1)①分别在Rt△ABC,Rt△BDC中,求出AB、BD即可解决问题;②证明DP∥BC,DP=BC即可;(2)如图2中,作DN⊥AB于N,PE⊥AC于E,延长BD交PA于M.设BD=AD=x,则CD=4﹣x.在Rt△BDC中,可得x2=(4﹣x)2+22,推出x的值,从而得出DN的长.由△BDN∽△BAM,可得DN BDAM AB=,由此求出AM.由△ADM∽△APE,可得AM ADAE AP=,由此求出AE的长,可得EC的长,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①在Rt△ABC中,∵BC=2,AC=4,∴AB=∵AD=CD=2,∴BD=由翻折可知:BP=BA=②如图1中,∵△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C=45°,∴∠ADB=∠BDP=135°,∴∠PDC=135°﹣45°=90°,∴∠BCD=∠PDC=90°,∴DP∥BC,∵PD =AD =BC =2,∴四边形BCPD 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中,作DN ⊥AB 于N ,PE ⊥AC 于E ,延长BD 交PA 于M .设BD =AD =x ,则CD =4﹣x .在Rt △BDC 中,∵BD 2=CD 2+BC 2,∴x 2=(4﹣x )2+22,∴x =52.∵DB =DA ,DN ⊥AB ,∴BN =AN 在Rt △BDN 中,DN =2.由△BDN ∽△BAM ,可得DN BDAM AB =,∴522AM =,∴AM =2,∴AP =2AM =4.由△ADM∽△APE,可得AM AD AE AP=,∴5 224 AE=,∴AE=16 5,∴EC=AC﹣AE=4﹣165=45.易证四边形PECH是矩形,∴PH=EC=4 5.。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文化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本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方程的解是( )A .,B .C .,D .,2.的半径长为4,若点P 到圆心的距离为3,则点P 与的位置关系是( )A .点P 在内B .点P 在上C .点P 在外D .无法确定3.方程的两根为、,则( )A .6B .-6C .3D .-34.下列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形状相同的是( )A .B .C .D .5.如图,A 、B 、C 、D 为一个正多边形的顶点,O 为正多边形的中心.若,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A .7B .8C .9D .10(第5题)6.如图,在半径为5的中,弦,点C 是弦AB 上的一动点,若OC 长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有()240x x -=12x =-22x =4x =10x =24x =14x =-24x =O e O e O e O e O e 2261x x -=1x 2x 25y x =22y x=252y x =-+251y x x =++51y x =-20ADB ∠=︒O e 8AB =(第6题)A .3个B .4个C .5个D .6个7.为响应“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号召,已知某市一共有285个社区,第一季度已有60个社区实现垃圾分类,第二、三季度实现垃圾分类的小区个数较前一季度平均增长率为x ,要在第三季度将所有社医都进行垃圾分类,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 .C .D .8.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1,则a 的值为( )A .0B .2C .0或2D .0或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不需写出解题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9.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______.10.请在横线上写一个常数,使得关于x 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1.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______.12.如图,是的内切圆,若,,则______°.(第12题)1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则______(填“>”“<”或“=”).14.如图,将一个圆锥展开后,其侧面是一个圆心角为108°,半径为12cm 的扇形,则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______cm.()2601285x +=()2601285x -=()()2601601285x x +++=()()260601601285x x ++++=1a x a -≤≤221y x x =-+213x -=26______0x x -+=1x =20x mx n --=2024m n ++=O e ABC △60ABC ∠=︒50ACB ∠=︒BOC ∠=()()210y a x c a =-+<()11,y -()24,y 1y 2y(第14题)1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平移二次函数的图象,使其与x 轴交于两点,且此两点的距离为1个单位,则平移方式为______.16.已知如图,二次函数的图像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C 点,连接BC ,点M 是BC 上一点,射线MN 与以A 为圆心,1为半径的相切于点N ,则线段MN 的最小值是______.(第16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写出相应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10分)解下列方程:(1);(2).18.(本题8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证:不论m 为何值,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19.(本题8分)如图,AB 是的直径,弦AD 平分,,垂足为E .试判断DE 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第19题)()()202420254y x x =--+2y =+A e 2420x x --=()()323x x x +=+210x mx m ++-=O e BAC ∠DE AC ⊥O e20.(本题8分)某小区有一块矩形绿地,长为20m ,宽为8m .为美化小区环境,现进行如下改造,将绿地的长减少a m ,宽增加a m ,改造后的面积比原来增加,求a 的值.21.(本题10分)已知y 是x 的函数,下表中给出了几组x 、y 的对应值:x …-2-1.5-101 4.55…y…3m-2-31.3753…(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描出各点,用平滑曲线顺次连接,由图像可知,它是我们学过的哪类函数?求出函数表达式,并直接写出m 的值;(2)结合图像回答问题:当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时,.(第21题)22.(本题10分)如图,在中,,以AB 为直径作,分别交AC 、BC 于点D 、E .(1)求证:;(2)当时,求的度数;(3)过点E 作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当时,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第22题)23.(本题10分)商场将进货价为40元每件的某商品以5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700件,调查表明:售价在50元至100元范围内,这种商品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件,设商场决定每件商品的售价为元.(1)该商场平均每月可售出______件商品(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商品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月销售利润最大?227m 0y ≥ABC △AB AC =O e BE CE =40BAC ∠=︒ADE ∠O e 2AO BE ==()50100x x <<(3)该商场决定每销售一件商品就捐赠a 元利润给希望工程,通过销售记录发现,每件商品销售价格大于85元时,扣除捐款后每天的利润随x 增大而减小,求a 的取值范围.24.(本题10分)(1)如图①,点A 、B 、C 、D 在上,,则______°:(2)如图②,A 、B 两点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是的外接圆,利用直尺和圆规在第一象限内作出一点P ,使,且;(保留作图痕迹)(3)如图③,已知线段AB 和直线l ,利用直尺和圆规在l 上作出点P ,使;(保留作图痕迹)(4)如图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一点B ,坐标为,过点B 作轴,轴,垂足分别为A 、C ,若点P 在线段AB 上滑动(点P 可以与点A 、B 重合),使得的位置有两个,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第24题)25.(本题10分)如图,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 .(1)填空:______,______;(2)如图①,若点D 是此二次函数图像的第一象限上一点,设D 点横坐标为m ,当四边形OCDB 的面积最大时,求m 的值;(3)如图②,若点P 在第四象限,点Q 在PA 的延长线上,当时,求点P 的坐标.(第25题)()1a ≥O e 35BAC ∠=︒BOC ∠=C e AOB △OPA OBA ∠=∠OP AP =30APB ∠=︒()2,m AB y ⊥BC x ⊥45OPC ∠=︒212y x bx c =-++()1,0A -()4,0B b =c =45CAQ CBA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答案CAC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9.,10.911.202512.12513.>14.3.615.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1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4分)17.(本题10分)解:(1)移项,得配方,得即直接开平方,得∴(2)移项,得因式分解,得∴或∴,18.(本题8分)解:∵,,∴∵不论m 为何值∴不论m 为何值,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19.(本题8分)解:DE 与相切理由是:连接OD∵∴∵AD 平分∴∴∴∵∴∴DE 与相切.12x =22x =-242x x -=24424x x -+=+()226x -=2x -=12x =+22x =()()3230x x x +-+=()()230x x -+=20x -=30x +=12x =23x =-1a =b m =1c m =-()2²4411b ac m m -=-⨯⨯-²44m m =-+()22m =-()220m -≥O e OD OA =ODA OAD∠=∠BAC ∠OAD CAD ∠=∠ODA CAD ∠=∠AC OD ∥DE AC ⊥OD DE ⊥O e(第19题)20.(本题8分)解:根据题意得:即:解得:,答:a 的值为3或9.21.(本题10分)(1)描点、连线如图是二次函数,设函数的表达式为:把点,,代入得解得:∴函数得表达式为(2)或.22.(本题10分)(1)证明:连接AE∵AB 是直径∴∴∵∴()()20820827a a -+-⨯=212270a a -+=13a =29a =()20y ax bx c a =++≠()1,0-()0,2-()1,3-023a b c c a b c -+=⎧⎪=-⎨⎪++=-⎩12322a b c ⎧=⎪⎪⎪=-⎨⎪=-⎪⎪⎩213222y x x =--1.375m =1x ≤-4x ≥O e 90AEB ∠=︒AE BC ⊥AB AC =BE CE=(第22题)(2)解:∵,∴∵四边形ABED 是的内接四边形∴∴.(3)解:连接OE 则∵∴∴是等边三角形∴∵EF 是切线∴∴∴∴∴阴影部分的面积.23.(本题10分)(1)(2)设每月销售利润为y 元则∵,∴当时,y 有最大值16000答:商品售价定为80元时,每月销售利润最大;(3)设每月销售利润为y 元则∴对称轴为直线∵∴当时,y 随x 得增大而减小∵每件商品销售价格大于85元时,扣除捐款后每天的利润随x 增大而减小∴解得:∵∴a 的取值范围是.24.(本题10分)(1)35,702分AB AC =40BAC ∠=︒180180407022BAC ABC ︒-∠︒-︒∠===︒O e 180ADE ABC ∠+∠=︒180********ADE ABC ∠=︒-∠=︒-︒=︒OE OA OB==2OA BE ==OA OB BE ==OBE △60BOE ∠=︒O e OE EF ⊥30F ∠=︒24OF OE ==EF ===2160π222π23603OEF BOE S S ⨯=-=⨯⨯=-扇形△101200x -+()()()224010120010160048000108016000y x x x x x =--+=-+-=--+100-<50100x <<80x =()()()24010120010160010480001200y x a x x a x a=---+=-++--()160010802102a a x +=-=+⨯-100-<802ax >+80852a+≤10a ≤1a ≥110a ≤≤(2)如图(3)如图(4)25.(本题10分)(1),2(2)∵点D 横坐标为m ,且点D 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点D 坐标为对于二次函数,当时,∴设BC :则解得:∴BC :21m ≤<32213222y x x =-++213,222m m m ⎛⎫-++ ⎪⎝⎭213222y x x =-++0x =2y =()0,2C y kx b =+402k b b +=⎧⎨=⎩122k b ⎧=-⎪⎨⎪=⎩122y x =-+过点D 作轴,交BC 于点E 则∴∴到DE 的距离到DE 的距离(C 到DE 的距离到DE 的距离)∵,∴当时,有最大值8∴.(3)∵,,∴,,∴∴设,则∵∴∴DE y ∥1,22E m m ⎛⎫-+ ⎪⎝⎭2213112222222DE m m m m m ⎛⎫=-++--+=-+ ⎪⎝⎭OBC BCD OCDB S S S =+四边形△△OBC CDE BDES S S =++△△△1122OC OB DE C =⨯⨯+⨯⨯12DE B +⨯⨯112422DE =⨯⨯+⨯⨯B +1442DE =+⨯⨯214222m m ⎛⎫=+-+ ⎪⎝⎭244m m =-++()()22804m m =--+<<10a =-<04m <<2m =OCDB S 四边形2m =()1,0A -()4,0B ()0,2C 25AC =220BC =225AB =222AC BC AB +=90ACB ∠=︒ABC x ∠=90CAB x∠=︒-45CAQ CBA ∠=∠+︒45CAQ x ∠=+︒()()180459045PAB x x ∠=︒-+︒-︒-=︒设直线AP 交y 轴于F则∴设AP :则解得:∴AP :设∵点P 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解得:,(舍去)当时,∴点P 的坐标为.1OF OA ==()0,1F -y kx b =+01k b b -+=⎧⎨=-⎩11k b =-⎧⎨=-⎩1y x =--()(),10P n n n -->213222y x x =-++2132122n n n -++=--16n =21n =-6n =17n --=-()6,7-。

上海市徐汇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徐汇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徐汇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线段中,成比例线段的组是()A .0.2cm,0.3cm,4cm,6cmB .1cm,3cm,4cm,8cmC .3cm,4cm,5cm,8cmD .1.5cm,2cm,4cm,6cm2.下列命题一定正确的是()A .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B .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C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D .两个含有30°角的三角形一定相似3.把抛物线y=﹣x 2+1向左平移1个单位,然后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 .y=﹣(x+3)2+1B .y=﹣(x+1)2+3C .y=﹣(x ﹣1)2+4D .y=﹣(x+1)2+44.如图,在ABC V 中,DE BC ∥,2AD =,3BD =,10AC =,则AE 的长为()A .3B .6C .5D .45.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AC ,BD 交于O ,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AOD AOB S ADS AB=△△B .COD AOB S CDS AB=△△C .AOD BOA S DOS OB= D .AOD BOC S DOS OC=△△6.如图,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一部分,直线1x =-是对称轴,且经过点(2,0).有下列判断:①20a b -=;②1640a b c -+<;③9a b c a -+=-;④若1(3,)A y -,2(1.5,)B y 是抛物线上两点,则12y y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③B .①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二、填空题7.已知:1:3x y =,那么():x y y +=.8.如果地图上A 、B 两处的图距是4cm ,表示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00km ,那么实际距离是500km 的两地在地图上的图距是cm .9.已知点P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且2AP AB PB =⋅,如果2AB =,那么AP =.10.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比是.11.如图,直线AD ,BC 交于点O ,AB EF CD ∥∥,若5AO =,2OF =,3FD =,则BE EC的值为.12.抛物线()212y x =-+与y 轴交点的坐标为.13.已知抛物线y=ax 2+bx+c (a >0)的对称轴是直线x=2,且经过点P (3,1),则a+b+c 的值为.14.如图,DE 是ABC V 的中位线,点F 在DB 上,2DF BF =,连接EF 并延长,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M .若8BC =,则线段CM 的长为.15.如图1是装了液体的长方体容器的主视图(数据如图),将该容器绕地面一棱进行旋转倾斜后,水面恰好接触到容器口边缘,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宽度AB.16.如图,点P 是ABC V 的重心,点D 是边AC 的中点,PE AC ∥交BC 于点E ,DF BC ∥交EP 于点F .若四边形CDFE 的面积为6,则ABC 的 面积为17.如图,Rt △OAB 的顶点A (﹣2,4)在抛物线y =ax 2上,将Rt △O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OCD ,边CD 与该抛物线交于点P ,则点P 的坐标为.18.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V 中,2AC =,M 为边BC 上任意一点,连接AM ,将ACM △沿AM 翻折得到AC M '△,连接BC '并延长交AC 于点N ,若点N 为AC 的中点,则CM 的长为.三、解答题19.如图,AD BE ,BD CE .(1)试说明OA OBOB OC=;(2)若4OA =,12AC =,求OB 的长.20.在ABC 中,2AB =,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得到MBN ,且CN BM ∥,MA 的延长线与CN 交于点P ,若3AM =,152CN =.(1)求证:ABM CBN ∽;(2)求AP 的长.21.如图,抛物线2y a(x 1)4=-+与x 轴交于点A ,B ,与轴交于点C ,过点C 作CD ∥x轴,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D ,连结BD ,已知点A 坐标为(-1,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梯形COBD 的面积.22.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过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图MN 为一凸透镜,F 是凸透镜的焦点.在焦点以外的主光轴上垂直放置一小蜡烛AB ,透过透镜后呈的像为CD .光路图如图所示:经过焦点的光线AE ,通过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并与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AO 汇聚于C 点.若焦距4OF =,物距6OB =,小蜡烛的高度1AB =,求蜡烛的像CD 的长度以及像CD 与透镜MN 之间的距离.23.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90B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E ,且AC BD ⊥.(1)求证:2CD BC AD =⋅;(2)点F 是边BC 上一点,连接AF ,与BD 相交于点G ,如果BAF DBF ∠=∠,求证:22AG BGBDAD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相交于点()1,0A -和点B ,与y 轴交于点C ,对称轴为直线1x =.(1)求点C 的坐标(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连接AC 、BC ,若ABC V 的面积为6,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在第(2)小题的条件下,点Q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点G 与点C ,点F 与点A 关于点Q 成中心对称,当CGF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Q 的坐标.25.在ABC V 中,45ACB ∠=︒,点D (与点B 、C 不重合为射线BC 上一动点,连接AD ,以AD 为一边且在AD 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 .(1)如果AB AC =.如图①,且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试判断线段CF 与BD 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果AB AC ≠,如图②,且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1)中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3)若正方形ADEF 的边DE 所在直线与线段CF 所在直线相交于点P ,设AC =3BC =,CD x =,求线段CP 的长.(用含x 的式子表示)。

九年级上册数学半期试卷精选全文

九年级上册数学半期试卷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九年级半期考试数学试题 (时间 120分,满分120分)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题 分 36 12 10 62 120 得 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方程x 2=x 的解是 ( ) A.x =1 B.x =0 C.x 1=1,x 2=0 D.x 1=-1,x 2=02.、二次函数3)1(2y 2+-=x 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 A.(2,3) B.(-2,3) C.(1, 3) D.(-1,-3)3、若1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mx -+=的根,则m 的值是 ( ) A 、1B 、2C 、3D 、4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2,3)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 )A 、(3,-2)B 、(2,3)C 、(-2,-3)D 、(2,-3) 5、方程2230x x +-=的根的情况是 ( ) A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6.、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7、按右下图中第一、二两行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及旋转等变换规律,填入第三行“?”处的图形应是 ( )8、 若点()2,1在二次函数()21y x k =--+的图象上,则k 的值是 ( ) A 、1 B 、2 C 、3 D 、49、如图,090=∠AOB ,030=∠B ,B O A ''∆可以看作是由△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α角度得到的,若点A '在AB 上,则旋转角α的大小可以是A.30°B.45°C.60°D.90°A B C D10. 设a b ,是方程020142=-+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2a a b ++的值是 A.2012 B.2013 C.2014 D.2015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y =x2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 )A.y =(x -2)2+3B.y =(x ―2)2―3C.y =(x +2)2+3D.y =(x +2)2-312.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m mx y +=和函数m x mx y (222++-=是常数,且0≠m )的图象可能是二、境空题(每题3分,共12分)1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32=-+x kx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4、若二次函数2241y x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1x ,0)、B (2x ,0)两点,则1211x x +的值为 . 15、若二次函数24y x x a =++的最大值是3,则当a = .16、7.一个正五边形绕它的中心至少要旋转__________度,才能和原来五边形重合.三、解方程 (每题5分,共10分)17、0)3(2)3(2=-+-x x x 18、x x x 7210322+=+四、解答题(共62分)19、(9分)在下列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在Rt △ABC 中,∠C =90°,AC =3,BC =4. (1)试在图中做出△ABC 以A 为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B 1C 1; (2)若点B 的坐标为(﹣3,5),试在图中画出直角坐标系,并标出A 、C 两点的坐标; (3)根据(2)的坐标系作出与△ABC 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 2B 2C 2,并标出B 2、C 2两点的坐标.20、(7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42=+-k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k 的取值范围;(2)如果k 是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且一元二次方程042=+-k x x 与012=-+mx x 有一个相同的根,求此时m 的值.21、(7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 2(k -1)x + k 2-1 =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0可能是方程的一个根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另一个根;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2、(6分)求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 抛物线经过(2,0)、(0,-2)和(-2,3)三点; (2)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6,-4),且过点(4,-2).23、(5分)如图,有一个抛物线形的水泥门洞.门洞的地面宽度为8 m ,两侧距地面4 m 高处各有一盏灯,两灯间的水平距离为6 m .求这个门洞的高度.24、(6分)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2x =,开口向上且经过(1,4)、()5,0.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提示:对称轴为x=-ab2,也可利用对称性求(5,0)的对称点然后设交点式) (2) 写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5、(10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x mx m -=-. (1) 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2) 若12,x x 是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122x x -=,求m 的值和方程的两根.(第13题)26、(12分)已知直线33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抛物线c bx x ++=2y 经过A 、B 两点,点C 是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与A 点不重合).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ABC ∆的面积;(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ABM ∆为等腰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方程x(x+2)=0的根是()A.x=2B.x=0C.x1=0,x2=﹣2D.x1=0,x2=2 2.随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则这个骰子向上的一面点数是奇数的概率为()A.12B.13C.14D.153.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ABD=30°,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A.18B.C.36D.4.如图,DE∥FG∥BC,若DB=4FB,则EG与GC的关系是()A.EG=4GC B.EG=3GC C.EG=52GC D.EG=2GC5.一元二次方程x(x﹣3)=0的根是()A.0B.3C.0和3D.1和36.如图,菱形ABCD中,AB=2,∠A=120°,点P,Q,K分别为线段BC,CD,BD上的任意一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A.1B C.2D17.如图,将矩形ABCD沿AF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点E处,过点E作EG∥CD交AF于点G,连接DG.给出以下结论:①DG=DF;②四边形EFDG是菱形;③EG2=12GF×AF;④当AG=6,EG=BE)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某校文学小组在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每位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增送一本,全组共互赠了1260本书,设全组共有x名同学,依题意,可列出方程为A.x(x﹣1)=1260B.x(x+1)=1260C.2x(x﹣1)=1260D.12x(x﹣1)=12609.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点H,连接OH,若∠DHO=20°,则∠ADC的度数是()A.120°B.130°C.140°D.150°10.下列四个选项中的三角形,与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A.B.C.D.二、填空题11.方程23530x x-=-的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__.12.已知23a cb d==,若b+d≠0,则a cb d++=_____.13.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则事件“两枚骰子的点数和小于7”的概率是_____. 14.已知长方形ABCD,AB=3cm,AD=4cm,过对角线BD的中点O做BD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则AE 的长为__________cm .15.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DCE ,则AEC 的度数是__________.16.如图,Rt △ABC 中,∠C =90°,以斜边AB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 ,且正方形对角线交于点O ,连接OC ,已知AC =3,OC =,则另一直角边BC 的长为_____.三、解答题17.解下列方程(1)2x 2﹣4x ﹣3=0(2)(x ﹣1)2=(1﹣x )1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c)x 2+2bx +(a -c)=0,其中a ,b ,c 分别为△ABC 三边的长.(1)如果x =-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9.袋中装有除数字不同其它都相同的六个小球,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1)从袋中摸出一个小球,求小球上数字小于3的概率;(2)将标有1,2,3数字的小球取出放入另外一个袋中,分别从两袋中各摸出一个小球,求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要求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求解)20.在矩形ABCD 中,点E 在BC 上,AE AD =,DF ⊥AE ,垂足为F .(1)求证.DF AB=(2)若30FDC ∠=︒,且4AB =,求AD .21.某商店从厂家以每件18元购进一批商品出售,若每件售价为a 元,则可售出(320﹣10a )件,但物价部门限定每件商品加价不能超过进价的25%,若商店要想获得400元利润,则售价应定为每件多少元?需售出这种商品多少件?22.在 ABCD ,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点F 在边CD 上,DF =BE ,连接AF ,BF.(1)求证:四边形BFDE 是矩形;(2)若CF =3,BF =4,DF =5,求证:AF 平分∠DAB.23.如图,在△ABC 中,AB=AC ,点P 、D 分别是BC 、AC 边上的点,且∠APD=∠B .(1)求证:AC•CD=CP•BP ;(2)若AB=10,BC=12,当PD ∥AB 时,求BP 的长.24.如图,△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0,3)、B (3、4)、C (2,2)(网格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个单位长度).(1)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BC′,使△A′BC′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则点C′的坐标是______;(2)△A′BC′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单位;(3)在x轴上找出点P,使得点P到B与点A距离之和最小,请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25.如图,AC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过AC的中点O作EF⊥AC,交BC于点E,交AD 于点F,连接AE,CF.(1)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2)若3DCF=30°,求四边形AECF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本题可根据“两式相乘值为0,这两式中至少有一式值为0”来解题.【详解】解:x(x+2)=0,∴x=0或x+2=0,解得x1=0,x2=﹣2.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正确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能依据每个方程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详解】试题解析:∵骰子六个面中奇数为1,3,5,∴P(向上一面为奇数)31. 62 ==故选A.3.B【解析】【详解】过点A作AE⊥BC于E,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ABD=30°,∴∠BAE=30°,∵AE⊥BC,∴AE=∴菱形ABCD的面积是6⨯=,故选B.4.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DE∥FG∥BC,DB=4FB,∴31EG DFGC FB===3.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理解及运用.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答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x=0或x﹣3=0,所以x1=0,x2=3.故选C.考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6.B【解析】【分析】先根据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知,AD∥BC,由∠A=120°可知∠B=60°,作点P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P′,连接P′Q,PC,则P′Q的长即为PK+QK的最小值,由图可知,当点Q与点C重合,CP′⊥AB时PK+QK的值最小,再在Rt△BCP′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P′C的长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A=120°,∴∠B=180°-∠A=180°-120°=60°,作点P 关于直线BD 的对称点P′,连接P′Q ,P′C ,则P′Q 的长即为PK+QK 的最小值,由图可知,当点Q 与点C 重合,CP′⊥AB 时PK+QK 的值最小,在Rt △BCP′中,∵BC=AB=2,∠B=60°,∴sin 2P Q CP BC 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及菱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D【解析】【分析】先依据翻折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证明∠DGF=∠DFG ,从而得到GD=DF ,接下来依据翻折的性质可证明DG=GE=DF=EF ,连接DE ,交AF 于点O .由菱形的性质可知GF ⊥DE ,OG=OF=12GF ,接下来,证明△DOF ∽△ADF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证明DF 2=FO•AF ,于是可得到GE 、AF 、FG 的数量关系,过点G 作GH ⊥DC ,垂足为H .利用(2)的结论可求得FG=4,然后再△ADF 中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AD 的长,然后再证明△FGH ∽△FAD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GH 的长,最后依据BE=AD-GH 求解即可.【详解】解:∵GE ∥DF ,∴∠EGF =∠DFG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GD =GE ,DF =EF ,∠DGF =∠EGF ,∴∠DGF =∠DFG .∴GD =DF .故①正确;∴DG =GE =DF =EF .∴四边形EFDG 为菱形,故②正确;如图1所示:连接DE ,交AF 于点O .∵四边形EFDG 为菱形,∴GF ⊥DE ,OG =OF =12GF .∵∠DOF =∠ADF =90°,∠OFD =∠DFA ,∴△DOF ∽△ADF .∴DFAF =OFDF ,即DF 2=FO•AF .∵FO =12GF ,DF =EG ,∴EG 2=12GF•AF .故③正确;如图2所示:过点G 作GH ⊥DC ,垂足为H .∵EG 2=12GF•AF ,AG =6,EG =∴20=12FG (FG+6),整理得:FG 2+6FG ﹣40=0.解得:FG =4,FG =﹣10(舍去).∵DF =GE =AF =10,∴AD =∵GH ⊥DC ,AD ⊥DC ,∴GH ∥AD .∴△FGH ∽△FAD .∴GHAD=FGAF410,∴GH,∴BE=AD﹣GH=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与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掌握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F2=FO•AF是解题答问题②的关键,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GH的长是解答问题④的关键.8.A【解析】【分析】设全组共有x名同学,那么每名同学要赠送(x﹣1)本,那么总共送x(x﹣1)本,据此可得出方程.【详解】设全组共有x名同学,那么每名同学送出的图书是(x﹣1)本;则总共送出的图书为x(x﹣1);又知实际互赠了1260本图书,∴x(x﹣1)=1260;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列一元二次方程,本题弄清每名同学送出的图书是(x-1)本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得OB=OD,AC⊥BD,又由DH⊥AB,∠DHO=20°,可求得∠OHB的度数,然后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得△OBH是等腰三角形,继而求得∠ABD的度数,然后求得∠ADC的度数.【详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OB=OD,AC⊥BD,∠ADC=∠ABC,∵DH⊥AB,∴OH=OB=12 BD,∵∠DHO=20°,∴∠OHB=90°﹣∠DHO=70°,∴∠ABD=∠OHB=70°,∴∠ADC=∠ABC=2∠ABD=14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得△OBH是等腰三角形是关键.10.B【解析】【分析】由于已知三角形和选择项的三角形都放在小正方形的网格中,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所以每一个三角形的边长都是可以表示出,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所以三边之比为1:2A、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三边之比为3,故本选项错误;B、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4,1:2C、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2:3D44,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属于基础题,掌握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一般.11.-5【解析】【分析】根据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可得答案.【详解】方程3x2﹣5x﹣3=0的一次项系数是﹣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关键是掌握要确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必须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12.23【解析】【分析】分别设a=2m,c=2n,根据23a cb d==可用m、n表示出b、d,代入所给代数式即可得答案.【详解】设a=2m,c=2n,∵23a cb d==,∴b=3m,d=3n,∴a cb d++=2m2n3m3n++=23,故答案为:2 3【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性质的应用,若a c kb d==,则a cb d++=k,熟练掌握等比性质是解题关键.13.15 36【解析】【分析】画树状图展示所有3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枚骰子的点数和小于7”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画树状图为:共有3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枚骰子的点数和小于7”的结果数为15,所以“两枚骰子的点数和小于7”的概率15 36;故答案为:15 36 .【点睛】此题考查列表法与画树状图法,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14.7 8【解析】【详解】连接EB,∵BD垂直平分EF,∴ED=EB,设AE=xcm,则DE=EB=(4﹣x)cm,在Rt△AEB中,AE2+AB2=BE2,即:x2+32=(4﹣x)2,解得:x=78故答案为78cm .15.45︒【解析】【分析】先求出AED ∠的度数,即可求出AEC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90,60AD DC DE ADC EDC DEC ︒︒==∠=∠=∠=,,150AD DE ADE ADC EDC ︒=∠=∠+∠= 180150152AED DAE ︒︒︒-∴∠=∠==45AEC CED AED ︒∴∠=∠-∠=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行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等,灵活应用等腰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9【解析】【分析】过O 作OF ⊥BC ,过A 作AM ⊥OF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OB=90°,OA=OB ,求出∠BOF=∠OAM ,根据AAS 证△AOM ≌△BOF ,推出AM=OF ,OM=FB ,求出四边形ACFM 为矩形,推出AM=CF ,AC=MF=3,得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OCF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F=OF=6,求出BF ,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过O 作OF ⊥BC 于F ,过A 作AM ⊥OF 于M ,∵∠ACB =90°,∴∠AMO =∠OFB =90°,∠ACB =∠CFM =∠AMF =90°,∴四边形ACFM 是矩形,∴AM =CF ,AC =MF =3,∵四边形ABDE为正方形,∴∠AOB=90°,OA=OB,∴∠AOM+∠BOF=90°,又∵∠AMO=90°,∴∠AOM+∠OAM=90°,∴∠BOF=∠OAM,在△AOM和△OBF中0AM BOF AMO OFB OA0B∠=∠⎧⎪∠=∠⎨⎪=⎩,∴△AOM≌△OBF(AAS),∴AM=OF,OM=FB,∴OF=CF,∵∠CFO=90°,∴△CF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C=,由勾股定理得:CF=OF=6,∴BF=OM=OF﹣FM=6﹣3=3,∴BC=6+3=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17.(1)x1x2(2)x1=1,x2=0.【解析】【分析】(1)利用公式法解方程即可;(2)先移项,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详解】(1)∵a =2,b =﹣4,c =﹣3,∴△=(﹣4)2﹣4×2×(﹣3)=40>0,则x 22,即x 1=22+,x 2=22;(2)(x ﹣1)2=(1-x ),(x ﹣1)2+(x ﹣1)=0,(x ﹣1)•x =0,解得:x 1=1,x 2=0.【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8.(1)△ABC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由方程解的定义把x=﹣1代入方程得到a ﹣b=0,即a=b ,于是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ABC 是等腰三角形;(2)由判别式的意义得到△=0,整理得222a b c =+,然后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 是直角三角形.试题解析:解:(1)△ABC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x=﹣1是方程的根,∴(a+c )×1﹣2b+(a ﹣c )=0,∴a+c ﹣2b+a ﹣c=0,∴a ﹣b=0,∴a=b ,∴△ABC 是等腰三角形;(2)△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2)4()()0b a c a c -+-=,∴2224440b a c -+=,∴222a b c =+,∴△ABC 是直角三角形.考点:1.根的判别式;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9.(1)13;(2)49.【解析】【分析】(1)先列出摸出一个小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再找出小球上数字小于3的结果,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先用表格列出从两袋中摸出小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再计算两个小球数字之和,从而得出数字之和为偶数的结果,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详解】(1)依题意,从袋中摸出一个小球的结果有6种,即1,2,3,4,5,6,它们每一种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小球上数字小于3的结果有2种,即1,2故小球上数字小于3的概率为2163 P==;(2)依题意,用列表法列出从两袋中摸出小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如下:4561(1,4)(1,5)(1,6)2(2,4)(2,5)(2,6)3(3,4)(3,5)(3,6)其中,数字之和为偶数的结果有4种,即(1,5),(2,4),(2,6),(3,5)故两个小球上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49 P=.【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利用列举法求概率,依据题意,正确列出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是解题关键.20.(1)证明见解析;(2)8【解析】【分析】(1)利用“AAS”证△ADF≌△EAB即可得;(2)由∠ADF+∠FDC=90°、∠DAF+∠ADF=90°得∠FDC=∠DAF=30°,据此知AD=2DF,根据DF=AB可得答案.【详解】(1)证明:在矩形ABCD中,∵AD∥BC,∴∠AEB=∠DAF,又∵DF⊥AE,∴∠DFA=90°,∴∠DFA=∠B,又∵AD=EA,∴△ADF≌△EAB,∴DF=AB.(2)∵∠ADF+∠FDC=90°,∠DAF+∠ADF=90°,∴∠FDC=∠DAF=30°,∴AD=2DF,∵DF=AB,∴AD=2AB=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矩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1.每件商品的售价应定为22元,需要卖出这种商品100件.【解析】【分析】可根据关键语“若每件售价x元,则每件盈利(x-18)元,则可卖出(320-10x)件”,根据每件的盈利×销售的件数=获利,即可列出方程求解.【详解】解:设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x元,则(x﹣18)(320﹣10x)=400,整理得x2﹣50x+616=0,∴x1=22,x2=28∵18(1+25%)=22.5,而28>22.5∴x=22.卖出商品的件数为320﹣10×22=100.答:每件商品的售价应定为22元,需要卖出这种商品100件.【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时可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判断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舍去不合题意的解.22.(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与CD的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得BFDE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的判定,即可证明;(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FA=∠FA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DAF=∠DFA,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即可证明.【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E∥DF,BE=D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DE⊥AB,∴∠DEB=90°,∴四边形BFDE是矩形;(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DFA=∠FAB.在Rt△BCF中,由勾股定理,得,∴AD=BC=DF=5,∴∠DAF=∠DFA,∴∠DAF=∠FAB,即AF平分∠DA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DAF=∠DFA是解题关键.23.(1)证明见解析;(2)253.【解析】【分析】(1)易证∠APD=∠B=∠C,从而可证到△ABP∽△PCD,即可得到BP ABCD CP=,即AB•CD=CP•BP,由AB=AC即可得到AC•CD=CP•BP;(2)由PD∥AB可得∠APD=∠BAP,即可得到∠BAP=∠C,从而可证到△BAP∽△BCA,然后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BP的长.【详解】解:(1)∵AB=AC,∴∠B=∠C.∵∠APD=∠B,∴∠APD=∠B=∠C.∵∠APC=∠BAP+∠B,∠APC=∠APD+∠DPC,∴∠BAP=∠DPC,∴△ABP∽△PCD,∴BP AB CD CP=,∴AB•CD=CP•BP.∵AB=AC,∴AC•CD=CP•BP;(2)∵PD∥AB,∴∠APD=∠BAP.∵∠APD=∠C,∴∠BAP=∠C.∵∠B=∠B,∴△BAP∽△BCA,∴BA BP BC BA=.∵AB=10,BC=12,∴101210BP =,∴BP=25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把证明AC•CD=CP•BP 转化为证明AB•CD=CP•BP 是解决第(1)小题的关键,证到∠BAP=∠C 进而得到△BAP ∽△BCA 是解决第(2)小题的关键.24.(1)(1,0);(2)10;(3)(97,0).【解析】【分析】(1)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A′BC′面积即可;(3)作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连接A″B ,交x 轴于点P ,根据对称性质可得A″B 即为PA+PB 的最小值,根据A″和B 点坐标可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令y=0即可得P 点坐标.【详解】(1)如图所示:C′(1,0);故答案为:(1,0);(2)∵A′B 2=62+22=40,A′C′2=42+22=20,C′B 2=42+22=20,∴A′B 2=A′C′2+C′B 2,∴△A′BC′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210平方单位;故答案为:10(3)作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连接A″B ,交x 轴于点P ,∴PA=PA″,∴PA″+PB=PA+PB=BA″,即为PA+PB 的最小值,设A″B 直线解析式为:y =kx+b ,把(3,4),(0,﹣3),代入得:343k bb+=⎧⎨=-⎩,解得:733 kb⎧=⎪⎨⎪=-⎩,故A″B直线解析式为:y=73x﹣3,当y=0时,x=9 7,故P(97,0).【点睛】本题考查位似变换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轴对称的性质,正确得出对应点的坐标是解题关键.25.(1)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由过AC的中点O作EF⊥A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F=CF,AE=CE,OA=OC,然后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易证得△AOF≌△COE,则可得AF=CE,继而证得结论;(2)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易求得CD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函数求得CF的长,继而求得答案.【详解】(1)∵O是AC的中点,且EF⊥AC,∴AF=CF ,AE=CE ,OA=O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AFO=∠CEO ,在△AOF 和△COE 中,{AFO CEOAOF COEOA OC∠=∠∠=∠=∴△AOF ≌△COE (AAS ),∴AF=CE ,∴AF=CF=CE=AE ,∴四边形AECF 是菱形;(2)∵四边形ABCD 是矩形,∴在Rt △CDF 中,cos ∠DCF=CDCF ,∠DCF=30°,∴CF=cos 30CD︒=2,∵四边形AECF 是菱形,∴CE=CF=2,∴四边形AECF 是的面积为:。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数学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数学试卷
A.0个
B.1个C. 2个
C.3个
16 .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17 .如图,D,E分别是△ABC边AB,AC的中点,则△ADE与△ABC的面积比为()
A.1:2
B.1:4
C.2:1
D.4:1
18 .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 =()
A.
B.1
C.
A.8
B.9
C.12
D.15
3 .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A.x2+2x=0
B.(x﹣1)2=0
C.x2=1
D.x2+1=0
4 .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5 .某市加大对绿化的投资,2015年绿化投资a万元,若以后每年绿化投资金额的年增长率均为x,则2017年绿化投资的金额为()
23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5、2,则该三角形最长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
24 .已知 ,那么 ______.
25 . 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则 _____.
26 .如图,在▱ABCD中,BE、CE分别平分∠ABC、∠BCD,E在AD上,BE=12cm,CE=5cm.则▱ABCD的周长为_____,面积为_____.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三、解答题

华师大九年级数学上期半期数学试卷

华师大九年级数学上期半期数学试卷

九年级上期半期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满分120分)Ⅰ 基础卷(共3个大题,共7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二次根式中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DA .12B .23C .32 D .18 2.已知01b 2a =-++,那么2007)b a (+的值为( ).AA 、-1B 、1C 、20073D 、20073-3.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的根的情况为( )B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4.如果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c 的一个根,那么常数c 是( )。

CA 、2B 、-2C 、4D 、-45.某商品原价200元,连续两次降价a %后售价为148元,下列所列方程正确的是(B )A 、200(1+a%)2=148B 、200(1-a%)2=148C 、200(1-2a%)=148D 、200(1-a 2%)=1486.如图,在△ABC 中,DE ∥BC ,若13AD AB =,DE =4,则BC =( )D A .9 B .10C . 11D .127、如图,为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小东用长为3.2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移动竹竿,全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m ,与旗杆相距22米,则旗杆的高为( )A 、11 mB 、12 mC 、13 mD 、14 m8、如图,在△ABC 中,已知∠C =90°,AC =60 cm ,AB =100 cm ,a 、b 、c …是在△ABC 内部的矩形,它们的一个顶点在AB 上,一组对边分别在AC 上或与AC 平行,另一组对边分别在BC 上或与BC 平行. 若各矩形在AC上的边长相等,矩形a 的一边长是72 cm ,则这样的矩形a 、b 、c …的个数是( )DA. 6B. 7C. 8D. 9二、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9.当x ___________时,二次根式3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310. 已知x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3x -1=0的实数根,那么代数式235(2)362x x x x x -÷+---的值为____1311.写出一个两实数根符号相反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24.如图所示,△ABC 中,∠BAC=120°,以 BC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 BCD,把△ABD 绕着 点 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60°到△ECD 的位置,且点 C 在线段 AE 上,若 AB=3,AC=2,求∠BAD 的度数和 AD 的长.
A
C
E
B D
24 题图
六、(第 25 题 10 分,第 26 题 13 分,共 23 分)
_______________. 14.已知数 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 a2 | a c | (c b)2 | b |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四边形 DEFG 是 ΔABC 的内接矩形,如果 ΔABC 的高线 AH 长 8cm,底边 BC 长 10cm,设 DG=xcm,DE=ycm,则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 式为
××××××××××××××××密 封 线 内 不 答 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号 :
九年级(上)半期数学测试卷
(120 分钟完卷 总分 110 分)
一、选择题(请将你选择的答案填入下表。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A如图,△ABC 中,∠B=900,AB=6,BC=8,将△ABC 沿 DE 折叠,
使点 C 落在 AB 边上的 C´处,并且 C´D∥BC,则 CD 的长是 ( )
A.490
B.590
C.145
D.245
D.-4 或 2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3、若点 p ( m ,2)与点 Q(3, n )关于 x 轴对称,则 p 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M 的坐标为
y
O
C
x
A
B
6
四、(每小题 7 分,共 14 分)
21、已知 x1 、 x2 是方程 x2 6x 3 0 的两实数根,求 (x1 1)( x2 1) 的值.
22、如图在△ABC 中 D 是 AB 边上一点,连接 CD,∠ACD=∠B (1)求证:△ADC∽△ABC (3 分) (2)若 AD=4,BD=5,求 AC 的长。(4 分)
五、(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23、(7 分)为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居者有其屋”,某市加快了廉租房的建设力 度.2010 年市政府共投资 2 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廉租房 8 万平方米,2012 年投资 4.5 亿元人民币 建设廉租房,若在这两年内每年投资的增长率相同. (1)求每年市政府投资的增长率;(4 分) (2)若这两年内的建设成本不变,求到 2012 年底共建设了多少万平方米廉租房(4 分)
A、 1
B、1
C、1或 1
D、 0.5
学校 :
镇乡:
6
8、若 x, y 为实数,且| x 2 |
y
2
0
,则
x y
2009
的值为(

A、1
B、 2009
C、 1 D、 2009
9.如果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kx2 6x 9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 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1
25.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 (2m 1)x m2 0 有两个实数根 x1 和 x2 . (1)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4 分) (2)当 x12 x22 0 时,求 m 的值.(6 分)
B. k 0
C. k 1且k 0
D. k 1
10、正方形 ABCD 内一点 P,AB=5,BP=2,把 ABP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90 得到 CBP ',则 PP ' 的长为( )
A、 2 2
B、 2 3
C、3
D、 3 2
11、若 a2 b2 a2 b2 2 8 ,则 a2 b2 ( )
AE AC DB BC
D
(A)1 个
(B)2 个
A E
(C)3 个
(D)4 个
6、用配方法解方程 x2 2x 5 0 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B )
C (第 5 题)
A、 (x 1)2 6
B、 (x 1)2 6
C、 (x 2)2 9 D、 (x 2)2 9
7、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 1)x2 x a2 1 0 的一个根是 0,则 a 的值为( )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式子 x 1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 1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D、 x 1
姓名:
班级:
A
B
C
D
3、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 6 2 3 6 6 B、 8 2 4 C、
D、 8 2 2
4.在同一时刻,身高1.6米的小强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8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4.8米,则树的高 度为 ( )
A、4.8米
B、6.4米
C、9.6米
D、10米
5.如图,△ABC 中,点 DE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BC=2DE;
②△ADE∽△ABC;③ AD AB .④ AD DE 其中正确的有( )
a b ad bc ,上述记号就叫做 2 阶行列式.若 x 1 x 1 6 ,则 x

cd
1 x x 1
三、(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18、 (1)2013 (3 )0 ( 3)2 3 8
19、当 x 5 1时,求代数式 x2 5x 6 的值.
20.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 个单位的正方形,在
D
A G
16、某中学摄影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 B E H F C 第24题
送 一 张 , 全 组 共 互 赠 了 182 张 , 若 全 组 有 x 名 学 生 , 则 根 据 题 意 列 出 的 方 程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7 、 将 4 个 数 a,b,c,d 排 成 2 行 、 2 列 , 两 边 各 加 一条 竖 直 线 记 成 a b , 定 义 cd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 C 的 坐标为 (4,1) 。 1.把 △ABC 向上平移 5 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 △A1B1C1 ,画出 △A1B1C1 ,并写出 C1 的坐标; 2.以原点 O 为对称中心,再画出与 △A1B1C1 关于原点 O 对称 的 △A2B2C2 ,并写出点 C2 的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