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怎么快速快速辨析语病 如何快速找出病句问题 精品

合集下载

10种方法快速辨识病句,再也不怕写作文语句不通顺啦!

10种方法快速辨识病句,再也不怕写作文语句不通顺啦!

10种⽅法快速辨识病句,再也不怕写作⽂语句不通顺啦!以汉语为母语的同学们,写出来的句⼦有病句不说,别⼈的病句也看不出来,这得是⼀种多么痛的领悟啊!病句:就是指句⼦不完整或句⼦词语之间的联系有⽑病的句⼦。

作⽂有语病是想得⾼分⼀⼤忌,今天⼩编就针对这⼀问题给⼤家分享⼀下如何快速辨识病句、修改病句。

赶快收藏学习吧!⼀、句中有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

例1:在休息室⾥许多⽼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师在休息室⾥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或“许多⽼师昨天……”例2: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领取固定数额的⽣活费。

句中“万⼀”与“若”重复,属赘余。

⼆、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

例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值勤的岗位上。

句中并列主语中“消防车”同动词谓语“放弃休假”“坚持”不搭配。

例2:许多穿裙⼦的妇⼥和青年正在那⾥拍照。

句中的定语“穿裙⼦的”和中⼼语“青年”不搭配:“青年”和“妇⼥”词义有交叉,不能并列。

例3:⽂件对经济领域中⼀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句中的“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照应错位,应将后者的语序打个颠倒,⽅可照应。

例4:采风⼩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情歌和少量民歌。

“情歌”与“民歌”互有包容,⼆者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三、句中出现选择性判断词语,考虑可能存在⼀⾯与两⾯搭配不当的语病,但须注意,有些句⼦“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辨识要⼩⼼,谨防掉⼊命题者的陷阱。

例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的⼤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谓语部分只有⼀⾯:“是根本任务”,⽽主语部分却说了两⾯:“能不能”,主谓不搭配。

找句子语病的七大诀窍

找句子语病的七大诀窍

找句子语病的七大诀窍一、看否定词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出现形式:1、多重否定造成表意不符。

2、否定副词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造成表意相反。

3、多重否定与反问连用造成表意不符。

常见否定副词:不、没有、否则、无、忌常见否定动词:防止、否认、禁止、切忌、杜绝、避免常见反问句式:难道、岂例: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

3、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4、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单靠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

5、他无时无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在假日里积累了许多资料。

6、李老大干活十分卖力气,村里的人没有一个不说他劳动不积极。

7、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二、看两面词一些句子的病点往往就在两面词上,一个句子如果出现两面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该句可能犯“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常见的两面词有: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成败、优劣例: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人才。

2、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3、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4、他的病情今后怎样,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

5、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6、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力的大小。

7、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前半句有两面词“能否”,后半句只涉及到正面“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前后搭配不当,为病句。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一、抓住词语标志找语病1、否定词(1)“拒绝”类动词。

防止、阻止、避免、幸免、难免等等。

如:为了防止不在发生这类交通事故,交警人员加强了交通监管。

(2)多重否定。

注意不要误用三重否定。

如: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被动句、把字句的否定。

否定词应放在“把”、“被”后面。

如:我们把老虎没打死。

(4)反问句。

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内容,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

如:难道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就吗?2、并列短语(1)短语语序是否不当。

如:a.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b.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2)短语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如: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3)并列短语的语法行至是否相同。

如:讨论是一种亲切、智慧、民主的做法。

(4)并列短语中的每一个词语与相关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如:a.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b.周总理对他们的关怀、教诲和期望是多么深刻和殷切。

3、正反意义的词是否、成败、优劣、好坏、能否等。

要注意前后句对应承接是否恰当。

如: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4、代词句子中有代词时,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如: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量就用在这方面。

5、关联词(1)关联词的位置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如:a.小王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

b.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

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2)关联词的搭配如:a.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b.尽管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3)关联词残缺如: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识不少字,编秧歌也在行。

快速找出语病的七大诀窍课件

快速找出语病的七大诀窍课件

四、看介词及其短语
n 1、缺少主语 n 2、介词使用不当
五、看并列短语
n 1、主谓、动宾搭配不当 n 2、并列成分出现交叉 n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关系不合逻辑
六、看数量短语
n 1、净数(增加了)和底数(增加到)混 用
n 2、数量减少用倍数 n 3、约数表示重复或前后矛盾 n 4、数量短语产生歧义 n 5、数量短语位置不当
七、看代词、助词
n 1、代词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n 2、助词使用不合理、漏用,使句意不明
(常见助词“的” 、“了”)
举例
n 1、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 少年,纯真无暇,充满幻想。
n 2、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 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 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一、看否定词
1、多重否定不当 2、多重否定与反问句连用不当
举例
n 1、为了防止事故不再发生 n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
睡前不可饮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n 3、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
呢?
举例
n 1、电子业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要加 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n 2、他的病情今后怎样,主要是保持良好 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
n 3、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说,大量泄漏石油 步步逼近墨西哥湾海岸线,会对当地渔 业产生巨大影响。
三、看关联词
n 1、关联词搭配不当 n 2、关联词位置不当 n 3、强加关联词 n 4、分句句序不当
举例
n 1、无论干部和群众,都必须遵守制度。 n 2、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 n 3、不但他喜欢京剧,而且喜欢黄梅戏。 n 4、他因为对学科有所偏爱,所以对数学

上课辨析病句的快速解法

上课辨析病句的快速解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搭配不当通常表现为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 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等。例如,“他穿着一件漂亮的衣服 和一顶帽子。”这个句子的动宾搭配不当,“穿”与“一 顶帽子”不搭配,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他穿着一件漂亮的 衣服和戴着一顶帽子。”
05
病句练习与解析
单句练习
总结词
通过单个句子进行练习,有助于掌握 常见病句类型和识别方法。
上课辨析病句的快速 解法
目录
• 病句类型概述 • 辨析病句的方法 • 快速纠正病句的技巧 • 常见病句实例解析 • 病句练习与解析
01
病句类型概述
常见病句类型
主谓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词之间存在语义矛盾 或不一致,如“苹果吃了两个 ”应改为“吃了两个苹果”。
成分残缺
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如“ 他走了”应改为“他从这里走 了”。
总结词
将有问题的句子与标准语句进行对比, 找出差异点。
VS
详细描述
对比分析法是通过将有问题的句子与标准 语句进行对比,找出差异点,从而辨析病 句的方法。标准语句可以是课本中的例句 、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句子或者是语法书上 的规范表达。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并 纠正病句中的语法错误和表达不规范之处 。
03
语序不当
总结词
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词语的排列顺序不符合语法规则或逻辑 顺序。
详细描述
语序不当通常表现为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混乱,或者修 饰语的位置不当。例如,“他喜欢读书,但是不喜欢看电影 。”这个句子的语序不当,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他喜欢看电 影,但是不喜欢读书。”
搭配不当
要点一
总结词
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词语的搭配不符合语法规则或逻辑关 系。

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辨析病句的方法与技巧

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辨析病句的方法与技巧

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辨析病句的方法与技巧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欢迎阅读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11.语感审读法: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

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审读分析时应放慢速度,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去看待语句。

这是凭语言的直觉来进行分析作出判断的寻找语病的方法。

要正确使用这种方法,必须靠平时大量阅读积累,只有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读物,才能逐步建立起敏锐的语感来。

2.筋脉梳理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3.逻辑分析法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

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4.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看不出来,就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作比较,仿写句有问题,就说明原句有问题了,这就是造句类比法。

如:这个经验值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比较复杂,先压缩简化为这值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我们的学习。

我们发现所造的句子与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可见原句中的的也要删去。

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21、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2、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高中语文如何判断病句 快速辨识语文病句

高中语文如何判断病句 快速辨识语文病句

高中语文如何判断病句快速辨识语文病句
辨识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尤其是辨识病句,年年都要考。

笔者根据高考命题在病句“症状”设计上的一些规律,结合全国高考病句辨识试题,谈十种快速辨识病句的方法,供考生参考。

 高中语文辨识语文病句的十大要素 一、句中有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二、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三、句中出现选择性判断词语,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但须注意,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辨识要小心,谨防掉入命题者的陷阱四、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应考虑句意是否明确五、代词指代句中内容应考虑指代是否明确六、句中出现数字,可考虑数字说明是否前后矛盾或重复,是否有歧义等七、句中有判断动词“是”,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八、句中有介词或连词,可考虑其是否用得恰当九、句子是复句,应考虑分句顺序是否正确,关联词语是否恰当,分句关系是否符合逻辑十、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等这是辨识病句最基本的方法,除辨识复句外,辨识单句,也必须以此为基础。

在一时找不到“病症”的情况下,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高中语文如何快速的判断出语文的病句 首先,病句分为六个类型。

1,搭配不当2,歧义句3,缺少成分4,语序颠倒5,不合事理6,重复啰嗦。

句子中有任意一个问题就是病句。

看到一个句子,首先要在心里默读一遍。

如果这个句子都不通,那就可以划掉了。

不过大部分病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下面就要分析句子的组成成分。

划分出主谓宾并检查是否缺少三者之一的成。

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

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

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一、语感审读法平时对语言敏感并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者,对有些病句可以直接凭语感作出判断。

例如:很多同学解答古代诗歌鉴赏的“作用题”时,往往因为对诗歌的解读不全面不深入,会产生茫然无措,只好套用术语作答。

[操作示范]第一步:高考题一般都是四个选项,初读四个选项,在感觉“别扭”处进行标注。

第二步:对比筛选,假定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第三步:深入分析,验证排除,得出答案。

此处一读就会发现,“会产生茫然无措”不通顺,“产生”缺少宾语,可在“茫然无措”后加“的感觉”。

二、主干压缩法一句话的主干是:主语中心词+(否定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

通过找出主干我们可以查出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例如:猴年春晚可谓星光熠熠,歌手谭维维和她的电声乐队与华阴老腔艺人合作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使人们观赏到来自黄土高坡的古老民间艺术的活力。

[操作示范]第一步:分析句子主干,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春晚(主语)→星光熠熠(谓语),歌曲(主语)→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谓语),使人们(兼语)→观赏(谓语)→活力(宾语)第二步:检查主干,确认是否有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语病,分析后发现“观赏”和“活力”动宾不搭配。

可把谓语“观赏”改为“感受”。

三、理顺枝叶法如果通过找主干没发现病因,可以理顺附加成分,看修饰、限制、次序是否恰当。

例如: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操作示范]上面的句子可压缩为“《白日焰火》获得金熊奖,廖凡摘取桂冠,成为‘影帝’”,主干没语病,理顺枝叶发现修饰语“历史上第一个”和“柏林电影节”语序不当,应调整为“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一个”。

四、造句类比法就是仿照自己拿不准正误的句子,造出类似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成立,以此判定拿不准的句子是不是病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快速快速辨析语病 如何快速找出病句问题
1、否定词。
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
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

①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1993年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
1994年
③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
呢?1998年
例①中的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
例②中的忌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否定词,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可,也形成
双重否定,使得句意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例③中否定词有否认和不,另外还有一个反问词,也相当于否定词。
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一重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2、两面词。
一个语句,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之类的两面词,我们首先想到的
是,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
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1993年
②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1995年上海卷
③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
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1996年
例①前半句中能否是两面词,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后半句中要是一面词,
只是从能的方面来说的,这就造成一面对二面的毛病。
例②和例③同样有这样的语病。
3、关联词。
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是否放
错了位置等等。

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1992年
②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
登了顶峰。
1993年
③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
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2000年春季卷
例①中无论是表无条件的关联词语,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
性的词组,干部和群众应说成干部或群众。
例②不管相当于无论,故例②有与例①一样的毛病,可以将不管改为尽管。
例③中并非意思是并不是,后面自然不能再加上是了。
4、介词。
介词的运用上,极容易出现语病。

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1992年
②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
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1997年
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
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在大限度的保护。
1999年
例①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有介词,使得整个句子缺少主语,要或去掉经过,或
去掉才使才可以。
例②在应改为从,因为在……中这种格式常用来表时间或空间,而不表示来
源或由来,汉语中表来源或由来的往往用从……中。
例③中介词所是多余的,因为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的,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
即成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是广大消费者不能修饰欢迎,二是深受后面应
带动词或主谓词组。
5、并列词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