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设计一,采区生产概况:该煤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4′00″——104°55′34″,北纬25°22′47″——25°24′40″。
矿井形状为不规则形,面积 4.7993km。
主井口标高为+1405.48m,副井标高为+1404.60m,风井标高为+1446.54m,主平硐标高为+1309.79m。
本井田可采煤层4层,即17#、18#、19#、20#煤层。
矿井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方式,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2009年实际产煤36万吨。
目前共有两个采区,西采区地质构造简单,煤量大,2009年产出煤量21万吨。
2010年,西风井将担负年产25万吨以上产量的通风任务,需供风量4000 m3/min左右。
煤矿煤层开采顺序先上后下,近距离煤层群分组联合布置,上山开采,采区式区段后退式,区段内后退式回采。
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炮采、支护形式为2.5m单体液压支柱配合绞接顶梁、四对八梁全断面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煤尘赋存状况:17#工作面赋存相对稳定,煤尘厚度1.1-4.85m。
平行厚度3.28m,煤尘倾角2-20度,平均倾角7度。
根据钻孔资料,煤尘中上部还有二层夹矸,厚度0.11m,煤尘顶部富含铁矿结核,煤尘叫松,煤质为瘦煤,煤岩为办亮一半暗型。
地质工造:17#工作面位于三采区上山北部,主要受一倾伏背向构造控制,共做面位于折曲宽缓部位,构造想对简单,工作面平缓,受K4砂岩冲蚀影响,从开后位置向东300m5#煤直接顶为K4砂岩。
根据18#工作面轨道巷揭露情况,17#准备工作面轨道巷找中西部受拟拾陷落柱影响,构造相对复杂。
另据盖面钻孔资料,5#煤上顶板垂直裂隙发育,裂隙面被铁质清然,且被琐屑物充填,该面断裂构造相对发育。
煤层顶板情况:5#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石或中粒砂岩,厚度8.91m,层状,泥钙质结,层面富含云母片,垂直裂隙发育,裂隙面被铁质侵染;直接顶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含4#煤),厚度5.44m,深灰—黑灰色,较坚硬,煤层状活块状,裂隙发育,被方解石填充,富含植物化石和星点状云母;伪顶为泥岩,厚度0.05m,深灰—黑灰色,含碳质,随采随冒。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概述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概述1. 引言矿井通风与安全一直是矿山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的综合理论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矿井通风与安全方面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估等方面。
2. 设计目的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熟悉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矿井平面布置、通风系统设计和矿井安全设施的规划;•能够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计算与分析;•掌握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测技术和应急措施。
3. 设计内容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理论学习•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概述•矿井通风理论与基本方程式•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与布置•矿井通风系统的计算与分析方法•矿井安全设施的规划与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测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应急措施3.2 实践操作•矿井通风系统的布置与模拟•矿井通风系统的计算与分析实验•矿井安全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实践•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实验•矿井通风与安全应急措施模拟实验4. 教学方法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学生讨论等。
4.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将系统地学习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的理论知识。
教师可以借助PPT、板书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矿井通风与安全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学生可以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3 实践操作通过矿井通风系统的布置与模拟实验、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实验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4 学生讨论在课程设计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讨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不仅促进了学习氛围,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设计一、前言矿井是一种危险的工作环境,尤其在地下采矿时,矿井内空气流通不畅,氧气不足,有可能会发生煤气爆炸、坍塌等事故。
因此,矿井的通风与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矿井通风与安全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原理和基本知识。
•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设备的使用。
•理解通风对矿井安全的重要性。
•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掌握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逃生自救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原理•煤矿通风的基本原理及作用。
•矿井通风的分类和常用的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系统的要素和通风系统的组成。
2. 矿井通风设备使用•煤矿通风主要设备的组成。
•爆炸及机械通风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真空排烟器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3. 通风安全及煤矿安全法律法规•通风对煤矿安全保护的重要性。
•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条款。
4. 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逃生自救•矿井安全事故的定义和种类。
•矿井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自救逃生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讲解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矿井通风及安全相关内容;•示范:借助现场模拟或真实矿井环境,演示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设备使用操作,掌握矿井通风及安全相关技能。
五、教学评估•测验: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考试,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操作评估:通过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的使用模拟,检测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料•煤矿通风及安全相关教材、教案和PPT等;•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参考或实物。
七、教学安排本课程为4周课程,每周分配约3个学时。
周次课程内容第一周矿井通风原理第一周矿井通风设备使用第二周通风安全及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第三周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自救八、教学总结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涵盖了煤矿工作环境中的关键知识点。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理解通风系统对矿井安全的重要性。
2. 学会分析矿井通风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如风量不足、风向逆流等,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法。
3. 了解矿井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矿井安全管理的要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矿井通风原理,设计简单的通风系统,提高矿井空气质量。
2. 培养解决矿井通风安全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通风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矿井安全事故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井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安全意识。
2. 激发学生学习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矿井安全生产中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矿井通风与安全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操作和矿井安全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实践探索。
3. 注重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将安全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原理:包括风流的基本特性、通风动力与阻力、通风方式及通风网络。
2.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的构成、设计原则、通风设施布置及风量调节。
3. 矿井通风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风量不足、风向逆流等问题的原因,介绍相应的解决措施。
4. 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解读矿井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
5. 矿井安全管理: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事故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矿井通风原理及通风方式第二周: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通风设施布置第三周:矿井通风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周: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 矿井通风基本原理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章 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五章 矿井安全管理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1. 紧密结合课本,确保所选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是针对矿山工作人员的一门专业课程。
在矿山作业中,通风与安全一直是矿工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矿井通风的好坏关系到矿工们的生命安全,而安全工作的好坏则关系到矿上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了使矿工们更好地掌握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我设计了这门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
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综合型课程,主要涵盖了矿井通风与安全两个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矿井通风概述、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矿井安全管理、矿井灾害防范与应对等。
课程旨在为矿山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通风与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矿井通风的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各种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作用;2、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提高通风质量与效率;3、了解矿井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学会矿井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了解常见的矿井灾害及其应急处理方法,提高矿工的应急能力。
三、教学内容1、矿井通风概述:介绍矿井通风的概念、意义、发展历程,以及矿井通风系统的作用与类型。
2、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如风机、管道、出口、等。
3、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分析影响矿井通风质量与效率的因素,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巧;4、矿井安全管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掌握矿井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如安全检查、安全培训等。
5、矿井灾害防范与应对:介绍常见的矿井灾害及其应急处理方法,如煤尘爆炸、矿山火灾等。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由教师讲解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讲解仿真实验和模拟软件。
2、案例分析:结合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的体会与认识。
3、实践操作: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实际操作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设备,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2、课堂表现: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前言金属非金属矿山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通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实施安全生产许可等工作,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事故从2004年起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
但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在尾矿库、采空区、露天边坡等方面仍存在重大隐患,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我国矿山生产自然条件复杂、作业环境差,人们对矿山灾害客观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以及麻痹大意、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自然现象的存在,使矿山灾害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迅速有效的处理矿井突发事故,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资源和财产损失,使矿工掌握自救技术,组织高水平的救护队伍,配备先进的救护设备,对应急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文献综述 (1)该铁矿简介 (1)我国矿山事故现状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述 (2)该矿井通风应急预案建立的必要性 (2)第二章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步骤 (2)编制准备 (3)预案编制 (3)审定与实施 (4)预案的演练 (4)预案的修订与完善 (5)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5)编制铁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5)第三章矿井应急预案实施要点 (11)积极开展自救 (11)正确的应对措施 (11)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13)结论 (13)建议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文献综述该铁矿简介该铁矿(硫铁矿)井田东西走向长约3 Km,南北倾向宽约,井田面积约2,井田总体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大部分小于15°,属缓倾斜矿层。
采深450m,设计生产能力为100万t/a。
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矿井的采矿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矿工艺为综采放顶。
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
风井设在采区的边界。
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矿井通风难易时期的系统示意图见后。
采区采用轨道上山、运输上山进风,专用回风巷回风。
工作面采用U型后退式开采,采矿工作面风流流动形式是上行通风。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12805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姓名专业年级学号0.前言采矿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的主体。
我国煤炭生产以井下开采为主,其产量占煤炭总产量的95%。
而地下作业首先面临的是通风问题,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以供人员呼吸,以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矿内环境,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向井下供应新鲜的空气和良好的供风系统是分不开的,所以在矿井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设计优良的通风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井下供风的要求,还能很好的节约矿井通风的费用。
本文是针对矿井的建设,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通风系统,采用两翼对角式的通风方式,在采区采用轨道上山进新风,运输上山回污风的通风方法,并起在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
风别计算了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的风量和风压,并以此为基础选用了矿井主要通风机和电机,设计的通风系统满足了矿井通风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作者初次设计矿井通风系统,全凭自己的知识总结利用设计,没有拷贝别人的既成成果,难免会有一些不太妥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矿井概况1.地质概况该矿井地处平原,地面标高+150m ,井田走向长度5km ,倾斜方向长度3.3km 。
井田上界以标高-165m 为界,下界以标高-1020m 为界,两边以断层为界,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可采储量约1.08亿吨。
井田有两个开采煤层,为1k 、2k ,在井田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015,各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地板岩性参见综合柱状图1-1:图1-1 综合柱状图2.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6T m /3,煤层有自然发火危险,发火期为16—18个月,煤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36% 。
根据开拓开采设计确定,采用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第一水平标高-380m ,倾斜长为825×2m ,服务年限为27年,因为走向较短,两翼各布置一个采区。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掌握矿井通风方式、通风设备及其工作原理;3. 了解矿井通风的安全要求,掌握矿井通风管理与调控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矿井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提出优化通风方案;2. 能够根据矿井条件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及设备,进行简单的通风设计;3. 能够运用矿井通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矿井安全生产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2.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积极投身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矿井通风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但对矿井通风领域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矿井通风知识体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矿井通风相关知识,为矿井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基本原理- 矿井空气成分及特性- 矿井通风动力与阻力- 矿井通风方式及适用条件2. 矿井通风系统及其设备- 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主通风机及其附属设备- 通风网络及调节设备3.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矿井通风安全标准与要求- 通风系统监测与调控- 矿井通风事故案例分析4. 矿井通风设计与优化- 矿井通风设计原则与方法- 通风系统优化与改造- 矿井通风设计实例分析5. 实践教学环节- 矿井通风实验操作- 矿井通风现场实习- 矿井通风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设计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对应教材相关章节,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设计人:周桐学号:0253指导老师:郭金明前言《矿井通风》设计是学完《矿井通风》课程后进行,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们所学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一)矿井基本概况1、煤层地质概况单一煤层,倾角25°,煤层厚4m,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m3/t,煤尘有爆炸危险。
2、井田范围设计第一水平深度240m,走向长度7200m,双翼开采,每翼长3600m。
3、矿井生产任务设计年产量为,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3a。
4、矿井开拓与开采用竖井主要石门开拓,在底板开围岩平巷,其开拓系统如图1-1所示。
拟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在7、8两采区中央上部边界开回风井,其采区划分见图1-2。
采区巷道布置见图1-3。
全矿井有2个采区同时生产,分上、下分层开采,共有4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
为准备采煤有4条煤巷掘进,采用4台局部通风机通风,不与采煤工作面串联。
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380人。
回采工作面最多人数为38人,温度t=20℃,瓦斯绝对涌出量为min,放炮破煤,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为。
有1个大型火药库,独立回风。
附表1-1 井巷尺寸及其支护情况区段井巷名称井巷特征及支护情况巷长m断面积m21~2副井两个罐笼,有梯子间,风井直径D=5m240 2~3主要运输石门三心拱,混凝土碹,壁面抹浆120 3~4主要运输石门三心拱,混凝土碹,壁面抹浆80 4~5主要运输巷三心拱,混凝土碹,壁面抹浆450 5~6运输机上山梯形水泥棚135 6~7运输机上山梯形水泥棚135 7~8运输机顺槽梯形木支架d=22cm,Δ=2420 8~9联络眼梯形木支架d=18cm,Δ=430 9~10上分层顺槽梯形木支架d=22cm,Δ=280 10~11采煤工作面采高2m控顶距2~4m,单体液压,机采110 11~12上分层顺槽梯形木支架d=22cm,Δ=280 12~13联络眼梯形木支架d=18cm,Δ=430 13~14回风顺槽梯形木支架d=22cm,Δ=2420 14~15回风石门梯形水泥棚30 15~16主要回风道三心拱,混凝土碹,壁面抹浆2700 16~17回风井混凝土碹(不平滑),风井直径D=4m70向采用后退式。
(三)矿井总风量计算与分配一、矿井需风量计算原则(1)矿井需风量应按照“由里往外”的计算原则,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矿井总风量。
(2)按该用风地点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 m3。
(3)按该用风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风速以及温度等都符合《规程》的有关规定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方法矿井需风量按以下方法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
(1)按进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4NK矿=4×380×=1748m3/min——矿井总需风量,m3/min式中Q矿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4——矿井通风系数,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分配不均等因素。
采用压入式和中央并列式通风时,可取~;采用对角式或区域式通风时,可取~。
上述备用系数在矿井产量T≧a时取大值。
(2)按采煤、掘进、硐室等处实际需风量计算采煤工作面需风量计算采煤工作面的需风量应按下列因素分别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
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 采=100Q 瓦K 瓦 =100×× =512m 3/min式中Q 采——采煤工作需要风量,m 3/min ;Q 瓦——采煤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m 3/min ;K 瓦——采煤工作面因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即该工作面炮采工作面可取~;水采工作面可取~。
生产矿井可根据各个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时,至少进行五昼夜的观测,得出五个比值,取其最大值。
2、按工作面进风流温度计算;采煤工作面应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其进风流温度可根据风流温度预测方法进行计算。
其气温与风速应符合表1的要求采煤工作面的需风量按下式计算:Q 采=60v 采S 采K 采,m 3/min=60××6×1 =360 m 3/min式中v 采——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m/sS 采——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积的平均值计算;K 采——采煤工作面长度风最系数,按表2先取3、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采=25A采,m3/min =25×=60 m3/min式中25——每使用1kg炸药的供风量,m3/minA采——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kg 4、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Q采=4n采,m3/min=4×38=152 m3/min式中4——每人每分钟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 n采——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5、按风速验算:按最低风速验算各个采煤工作面的最小风量:Q采≧60×采,m3/min=60××6=90 m3/min按最高风速验算各个采煤工作面的最大风量:Q采≦60×4S采,m3/min=60×4×6=1440 m3/min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煤巷、半煤岩巷和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需风量,应按下列因素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
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掘=100Q瓦K瓦=100××2 =240 m3/min2、按炸药量使用最计算:Q掘=25A掘,m3/min =25×=60 m3/min3、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Q掘=Q通IK通,m3/min =200×1×=260 m3/min式中Q通——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表3),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台:K通——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球风的风量备用系数,一般取~,进风巷中无瓦斯涌出时取,有瓦斯涌出时取。
4、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Q掘=4n掘,m3/min =4×15=60 m3/min5、按风速进行验算;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应满足:60××S掘≦Q掘≦60×4×S掘由上式得 m3/min≦Q掘≦1152 m3/min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应满足:60××S掘≦Q掘≦60×4×S掘=72 m3/min≦Q掘≦1152 m3/min根据上面的计算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应取其最大值。
Q掘=260 m3/min72 m3/min≦Q掘≦1152 m3/min所以,Q 掘=260 m 3/min 符合上述要求。
硐室需风量各个独立通风的硐室供风量,应根据不同的硐室分别计算。
1、井下爆破材料库按经验值计算,小型矿井一般80~100m 3/min ,大型矿井一般100~150m 3/min 。
2、充电硐室通常充电硐室的供风量不得小于100m 3/min 。
3、机电硐室采区小型机电硐室,可按经验值确定风量,一般为60~80m 3/min 。
4、其它巷道需风量计算新建矿井,其他用风巷道的总风量难以计算时,也可按采煤,掘进,硐室的需风量总和的3%~5%估算。
5、矿井总风量计算;()K Q Q Q Q Q ⨯+++=∑∑∑∑其他硐掘采矿()K Q ∑++++⨯+⨯=其他8010010042605512=4066 m 3/min 。
通过计算所得;矿井总风量为4066 m 3/min矿进总风量的分配(1)分配原则矿井总风量确定后,分配到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应不得低于其计算的需风量;所有巷道都应分配一定的风量;分配后的风量,应保证井下各处瓦斯及有害气体浓度、风速等满足《规程》的各项要求。
(2)分配的方法首先按照采区布置图,对各采煤、掘进工作面、独立回风硐室按其需风量配给风量,余下的风量按采区产量、采掘工作面数目、硐室数目等分配到各采区,再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其它用风地点,用以维护巷道和保证行人安全。
风量分配后,应对井下各通风巷道的风速进行验算,使其符合《规程》对风速的要求。
(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一、矿井通风总阻力的计算原则(1)如果矿井服务年限不长(10~20年),选择达到设计产量后通风容易和困难两个时期分别计算其通风阻力;若矿井服务年限较长(30~50年),只计算前15~25年通风容易和困难两个时期的通风阻力。
为此,必须先给出这两个时期的通风网络图。
(2)通风容易和通风困难两个时期总阻力的计算,应沿着这两个时期的最大通风阻力风路,分别计算各段井巷的通风阻力,然后累加起来,作为这两个时期的矿井通风总阻力。
最大通风阻力风路可根据风量和巷道参数(断面积、长度等)直接判断确定,不能直接确定时,应选几条可能最大的路线进行计算比较。
(3)矿井通风总阻力不应超过2940Pa(4)矿井井巷的局部阻力,新建矿井(包括扩建矿井独立通风的扩建区)宜按井巷摩擦阻力的10%计算;扩建矿井宜按井巷摩擦阻力的15%计算。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的计算方法沿矿井通风容易和困难两个时期通风阻力最大的风路(入不敷出风井口到风硐之前),分别用下式计算各段井巷的磨擦阻力;将各段井巷的磨擦阻力累加后并乘以考虑局部阻力的系数即为两个时期的井巷通风总阻力。
即(),Pa h h ∑=摩难阻难15.1~1.1 (),Pa h h ∑=摩易阻易15.1~1.1两个时期的摩擦阻力可按表4-1进行计算。
(1)计算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的通风总阻力(2)矿井通风困难时期通风总阻力Pa260020.63615.1=⨯=摩难摩难(五)选择矿井通风设备一、选择矿井通风设备的基本要求(1)、矿井每个装备主要通风机的风井,均要在地面装设两套同等能力的通风设备,其中一套工作,一套备用,交替工作。
(2)、选择的通风设备应能满足第一开采水平各个时期的工况变化,并使通风设备长期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