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施肥方法及作用

施肥方法及作用
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施肥的方法及作用。
一、施肥方法
1.基肥:在耕种前或耕种时将肥料施入土壤中,以满足作物生长的初期需要。
基肥的施用量一般较大,施用时间较早,可以采用化肥、有机肥或二者混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2.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适时地进行补充营养的施肥。
追肥的施用量一般较小,施用时间较晚,可以采用化肥、有机肥或二者混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3.叶面施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喷洒在作物叶面上,通过叶面吸收来补充作物的营养需求。
叶面施肥的优点是施用方便,作用快速,但施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对作物造成伤害。
4.滴灌施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滴灌管道将肥料滴入土壤中,使作物根系能够充分吸收营养。
滴灌施肥的优点是节约水资源,减少肥料的浪费,提高作物的利用率。
二、施肥作用
1.提高产量:施肥可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
2.改善品质: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质,如增加果实的糖分、维生素含量等。
3.改善土壤质量: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4.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
施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确的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但是,过量施肥会造成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情况,科学合理地施肥。
肥料和农药使用方法

肥料和农药使用方法农业生产中,肥料和农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防治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方法。
一、肥料的使用方法1.基本施肥原则(1)合理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农作物需求,掌握科学合理施肥量。
(2)分季施肥:按照植物种类和生长期的不同,科学安排肥料的施用时间,以满足植物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3)科学施肥顺序:早施全氮肥,中期追施磷、钾肥,晚期适当补施氮肥。
(4)肥水结合:合理控制灌溉水量,保持适宜土壤湿度,增加肥料的有效利用。
2.底肥的施用底肥是在田间作物移栽或播种前施用的肥料,添加到土壤中以提供一段时间内作物所需的养分。
一般采用全氮肥进行施用,施肥量的多少取决于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需求。
底肥的施用时间视农作物的生长期而定,一般在播种前的春季或在秋季收割后的整地过程中进行施肥。
施肥的方法有单株施肥、线施肥、坑施肥等多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3.追肥的施用追肥是在底肥施用后,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在生长发育中适时施用的肥料。
追肥一般以磷、钾肥为主。
追肥的施用时间一般在作物生长期的中后期,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追肥肥料进行施用。
追肥的方法有撒施、穴施、沟施等多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追肥。
二、农药的使用方法1.农药的选择根据作物受害程度、病虫害种类和生物学特性,结合农药的毒力、使用周期和环境安全性,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剂型,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乳剂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
2.农药的使用时间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作物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使用时间。
例如,对于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可以根据发育周期和病虫害的传播规律,选择合适的施药期进行防治。
3.农药的使用剂量农药的使用剂量应根据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作物的生长期和防治效果来确定。
一般来说,越严重的病虫害需要使用的农药剂量越大。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2023版)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
⒈肥料选择
⑴确定植物的需求:不同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根据具体植物的要求选择适合的肥料。
⑵了解土壤状况: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pH值,以确定所需的肥料类型和用量。
⑶注意肥料成分:了解肥料包装上的成分含量,并根据植物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
⑷考虑环保因素:选择有机肥料或其他环保型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⒉肥料的施用方法
⑴遵循包装说明:根据肥料包装上的指导,按照推荐的用量和频率施用肥料。
⑵均匀施用:将肥料均匀撒布在植物周围,避免堆积在一个地方。
⑶避免接触叶面:肥料应避免接触植物的叶面,以免导致烧叶或损伤植物。
⑷注意时机:在适宜的季节和植物发育阶段施用肥料,避免过早或过晚施肥。
⒊肥料使用注意事项
⑴避免过量施肥:肥料的过量使用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⑵配合浇水:在施肥后要充分浇水,使肥料溶解并迅速渗入土壤,以保证植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
⑶定期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需要,定期进行肥料补充,以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⑷注意防潮:肥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变质。
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⒈常用肥料成分表
⒉土壤测试方法和结果解读
⒊肥料使用计算工具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环境保护法:国家规定的保护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律。
⒉有机肥料:以有机物为原料制成的肥料,符合国家有机农产品标准。
⒊施肥:将肥料应用到土壤中,供植物吸取养分的过程。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一:肥料的选择1.根据植物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肥料:不同植物对肥料的需求不同,应根据具体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
2.参考土壤分析结果进行肥料选择:土壤的肥力状况会影响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能力,通过土壤分析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以确定需要添加的肥料类型和量。
二:肥料的存储和保管1.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肥料应避免阳光直射,防潮、防潮、防尘,以免影响肥料质量。
2.防止与其他物质混合:不同肥料的成分可能相互反应,应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存放。
3.保持包装完好:已打开的肥料包装袋应密封好,防止潮气进入。
三:肥料使用方法1.按照植物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不同,应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进行及时施肥。
2.正确测量肥料的用量:根据植物的需求,在施肥过程中正确测量肥料的用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3.均匀撒播肥料:将肥料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避免肥料局部过浓或过稀。
4.避免直接接触植物:肥料应与植物的茎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接触,以免烧伤植物。
5.施肥后适当浇水:及时施肥后适当浇水,有利于肥料的溶解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四:肥料的注意事项1.注意施肥的时机:应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施肥,避免高温或严寒时期施肥。
2.注意肥料的有效期:过期的肥料可能会失效,应注意查看肥料包装上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肥料。
3.避免过量施肥:过量施肥会造成肥料浪费、土壤污染和植物生长障碍,应按照植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肥料:指供给植物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
2.施肥:指将肥料添加到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的过程。
3.有效期:指肥料的有效使用期限,过期肥料可能会失去营养价值。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1、尿素用后不宜立即浇水。
尿素系易溶性肥料,移动性强,极易造成流失。
旱地撒施尿素后,切忌立即浇水,也不宜在大雨前施用。
2、碳铵不宜施在土壤表面。
碳铵挥发性强,容易造成烧苗。
因此碳铵不宜表施,最好开穴深施,施后覆土。
3、碳铵不宜在温室和大棚内施用。
碳铵有“气肥”之称,在温室和大棚内施用,易迅速分解为氨气。
4、铵态氮化肥勿与碱性肥料混施。
碳铵、硫铵、硝铵、磷铵等铵态氮化肥遇到碱性物质,会造成氮的损失。
切忌与草木灰、窑灰钾肥等碱性肥料而挥发。
及石灰氮等混合施用。
5、硝态氮化肥勿在稻田施用。
碳酸铵等硝态氮化肥解离出来的硝酸根离子,在水田易被水淋失至土壤深层而产生反硝化作用,造成氮素损失。
6、硫酸铵不宜长期施用。
硫酸铵属生理酸性肥料,破坏土壤物理结构。
在碱性土壤中长期施用,也会因残留在土壤中硫酸根离子与钙发生反应,使土壤变得板结僵硬。
7、磷肥不宜分散施用。
磷的移动性较小,易被土壤吸收固定,降低肥效。
施用磷肥时应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最好采用沟施或穴施,集中施于作物近根处。
8、钾肥不宜在作物后期施用。
钾素具有能从作物基部茎叶转移到顶部细嫩部分再利用的特点,故缺钾症较氮磷表现晚。
因此,钾肥应提前在作物生产前期施用,或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9、含氯化肥忌长期单独施用,并避免在忌氯作物施用。
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钾,会使土壤中氯离子积累增多,导致土壤养分结构破坏土壤酸化。
在甘蔗、甜菜、西瓜、烟草等忌氯作物上施用,会降低质量和品质。
10、含氮复合肥不宜大量用于豆科作物。
大豆、花生、绿豆、蚕豆、豌豆、苜蓿等作物根部附近有固氮根瘤菌。
如果大量施用含氮复合肥,不但造成肥料的浪费,还抑制根瘤菌的活动,降低其固氮性能。
(1)堆肥:以杂草、垃圾为原料积压而成的肥料,可因地制宜使用,最好结合春、秋耕做底肥。
(2)绿肥:最好做豆科作物的底肥或追肥,利用根瘤菌固氮作用来提高土壤肥力。
(3)羊粪:属热性肥料,宜和猪粪混施,适用于凉性土壤和阴坡地。
施肥的方法和用量

施肥的方法和用量
施肥的方法和用量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施肥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
具体来说,施肥的方法和用量应该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农作物品种、生长期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肥方法和用量:
1. 基肥:在播种前或移栽后,将肥料均匀地撒在整块田地上,然后深翻土壤,使肥料能够充分混入土壤中,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营养。
基肥的用量应根据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需要量来确定。
2. 追肥: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适时地施加肥料,以满足农作物的营养需求。
追肥的用量应根据每次施肥的效果来确定,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浪费和污染。
3. 叶面施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喷洒在农作物的叶面上,通过叶片吸收提供营养。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补充农作物的营养需求,但需要注意肥料的浓度和喷洒的时间和气温等因素。
总之,施肥的方法和用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调整,遵循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增加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护土壤环境。
- 1 -。
常用的化肥及使用方法

常用的化肥及使用方法(1)氮肥:常见的肥料有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铵等,它们是供给速效氮的主要肥源,是植物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之一。
使用时可配制成浓度低于0.1%的溶液,过多则会造成植物脱水死亡。
(2)磷肥:过磷酸钙及磷矿粉是磷的来源之一,有助于花芽分化、能强化植物的根系,并能增加植物的抗寒性。
它们的肥效较缓慢,在盆栽培花卉里较少使用,花卉栽培中磷的获得往往是施用复合磷肥。
过磷酸钙做追肥时先加水50-100倍,浸泡一昼夜后取上面澄清液浇灌。
(给花喷“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即为增加磷肥。
,兑水用,注意1克加水1000-2000克,不要加少了水,加少会伤苗的,一半在开花前,花蕾要形成时用)(3)钾肥:钾是构成植物的灰分的主要元素,钾可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力,是植物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常用的钾肥有氯化钾和硫酸钾,使用时可配制成浓度低于0.1%的溶液追施。
(4)复合肥:复合肥的种类较多,是指成分中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其中的二种元素的化学肥料。
常见的磷酸二氢钾、俄罗斯复合肥、二铵等,在追施时可配成浓度为0.1|—0.2%的水溶液。
最近各肥料厂家还推出了一些花卉专用肥,如观叶花卉专用肥、木本花卉专用肥、草本花卉专用肥、酸性土花卉专用肥、仙人掌类专用肥及盆景专用肥等,在花卉市场有售,按说明使用即可。
(5)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植物发育过程中需用量较少,一般情况下土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足够花卉植物的生长的需要,但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因缺乏微量元素而表现失绿、斑叶等现象。
如花卉缺铁表现为失绿;缺硼表现为顶芽停止生长,植株矮化,叶形变小;缺锌表现为失绿及小叶病等。
施用浓度:硼肥叶面喷施浓度为0.1%—0.25%,锌肥喷施浓度为0.05—0.2%,钼肥喷施0.02%—0.05%,铁肥喷施浓度为0.2%—0.5%,锰肥喷施浓度为0.05%—0.1%常用的有机肥沤制及使用方法(1)饼肥类:麻酱渣、豆饼、花生饼、棉籽饼、菜籽饼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沤制后属于酸性肥料,比较适合酸性土花卉,干施时肥效缓慢释放,水施时可做为速效性肥料。
化肥使用指南

化肥使用指南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合理使用化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本文旨在为各行业人士提供一份简明易懂的化肥使用指南,帮助大家正确选择和使用化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一、化肥的基本分类化肥按照主要元素的含量可以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三大类。
其中,氮肥是促进作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磷肥对促进植物的萌芽生长和根系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而钾肥则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我们需要合理选择化肥的类型和比例,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二、化肥施用的原则1. 确定施肥量:施肥量的多少要根据作物品种、土壤肥力以及种植时期来决定。
一般来说,氮肥的施用量应当适量增加,以保证植物的生长需求;磷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磷含量适度增减;钾肥的施用量在土壤供应区内,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施肥的时机:不同作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也不同。
因此,在不同的生育期要注意调整肥料的施用时间,以确保作物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
3. 施肥的方式:常用的施肥方式有基肥施用、追肥施用和叶面喷施等。
基肥施用是在作物播种前或移栽时将肥料施入土壤中,为作物提供养分;追肥施用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补充适量的肥料;叶面喷施是利用作物的叶片进行肥料的吸收和利用。
三、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1. 合理施肥:化肥的施用量要适度,不可过量施肥。
过量的化肥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容易导致土壤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因此,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的需求进行施肥,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2. 配方化肥与复合肥的选择:配方化肥和复合肥是一种将多种主要元素混合在一起的化肥,可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
在选择配方化肥和复合肥时,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和土壤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肥料。
3. 配合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是一种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水分的肥料。
在化肥施用的过程中,适量添加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水分,促进作物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当前肥料种类繁多,新型肥料品种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让很多农户感到迷茫,以至于在施肥常常会陷入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第一,肥料用得多,庄稼产出多,造成投入增加。
第二,用旋耕机打地前匆忙撒施肥料,表施现象严重,造成肥料挥发,浪费严重。
第三,有机肥用量下降,有机肥与化肥施用比例失调。
重施化肥,少施或不施农家肥的现象很普通,只用地不养地,造成许多土地板结严重,抗旱、保肥、保水能力下降。
第四,在化肥施用上,各作物间极不平衡,经济作物用量大,粮食作物用量少。
盲目施肥现象不仅造成化肥浪费严重,同时造成环境和地下水污染。
针对上述不合理施肥现象,在对任何一种作物施肥时,要根据你在什么地上种什么作物,确定施什么肥料。
然后再计算出施多少肥,具体什么时期施,以什么方式施肥效果最佳。
目的是要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
施用肥料的确定
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包括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
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
无视最小养分而补充其它养分不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最小养分即土壤的供给能力最低的那种养分,这就是我们要补给的养分。
施肥时间选择
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有两个关键时期,即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植物营养临界期:指在植物生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量不多,但很敏感,需要迫切。
此时如缺乏这种养分,对植物生育的影响极其明显,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
磷的临界期一般在
幼苗期:棉花出苗后10-20天,玉米出苗后一周;氮的临界期稍向后移:小
麦是在分蘖期,棉花是在现蕾初期,玉米是在幼穗分化期。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一时期植物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最多,吸收速率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高,这时就是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此时植物生长旺盛,对施肥的反应最为明显。
玉米氮素最大效率期在喇叭口到抽穗初期,小麦在拨节到抽穗,棉花则是开花结铃的时期。
作物磷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出现在作物生长发育早期,而土壤中施入磷肥后,由于磷元素在土壤中和作物体内的移动性较慢。
为保证作物苗期对磷元素的需求,磷肥最好以基肥形式施入土壤,以防止作物磷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出现供应不足。
其他营养元素应在该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少量追肥(此时,如果土壤供应充足时可不追肥),在各营养元素的最大效率期应重点追肥。
施肥量的确定
施肥量的估算最常用的方法是营养平衡估算法,它是根据作物计划产量与土壤供肥量差计算施肥量。
“平衡”就在于土壤供应养分不足的部分通过施肥来补充,其公式为:施肥量=(农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总需求量不同,如小麦形成100kg籽粒需吸收氮3kg,五氧化二磷1.25kg,氧化钾2.5kg。
玉米形成100kg籽粒需吸收氮2.57kg,五养化二磷0.86kg,氧化钾2.14kg。
现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
测出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并依据计划产量计算出施肥配方。
广大农户可以直接选购测土配方专用肥或者根据配方自行选用优质单质肥进行配施。
一、N、P、K肥的合理施用
1、尿素。
在耕作前与少量有机肥混、撒施,然后耕翻入土,施深应在10公分左右。
追尿素比追基它氮肥(碳铵、氨水)提前4-5天,可沟施、穴施,施在5-10cm深处,不可随施随灌,至少要等2-3天后才可灌水。
2、铵态氮肥。
碳铵在潮湿、高温(>30℃)时大量分解,变为氨气挥发,造成氮的损失。
施用方法:①结合耕地将碳铵先撒于地面,立即翻下。
②追肥穴施、条施。
作物追肥时,可在作物根旁7-10cm处开沟、挖穴,深度7-10cm,施后立即覆土。
3、磷肥。
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施用方法:
①旱施农作物在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磷的一半,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故苗期不能缺磷。
②细施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③集中施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等固定而失效。
故应穴施、条施,使磷固定在种子和根系的周围,即可减少与周围土壤的固定,又有利于根系吸收。
④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特别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
为农作物能利用的有效磷。
⑤分层施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在哪里基本就在
哪里不动。
因此,在底层和浅中都要施用磷肥,把磷肥施在浅层,有利于幼苗的吸收,从而促进返青早、分蘖快。
浅层施三分之一,深层施三分之二。
⑥与氮肥
混合施农作物吸收各种养分有一定比例,若比例失调就长不好。
单施氮肥,根系发育不好,易倒伏,又易遭受病虫危害,而且加速土壤中氮素的过度消失,引起氮磷比例失调。
而氮磷配合施用,即可平衡养分,又能促进根系下扎,为丰产打下基础。
4、钾肥。
氯化钾对棉花等纤维作物提高纤维含量和质量有良好的作用。
氯离子
对某些作用如马铃薯、甘薯、桃树、葡萄等作物有不良影响。
施用在块根、块茎作用上能降低其淀粉含量。
对于这些忌氯作物,最好不要施用。
二、合理施钙肥
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单向的。
即植物根部吸收的钙,只能通过蒸腾液流从木质部运送到植株顶端,而不能通过韧皮部再往下运送。
叶子生长快,钙的运输就快。
套袋后果实部位没有蒸腾液流且后期叶子生长慢,钙运输不到果实部位。
所以即使在含钙量高的土壤上往往也会缺钙(苹果出现苦痘病),被钙一定要在套袋之前补。
补钙效果好坏关键在于喷施的部位,一定将钙喷到果实表面,其它地方即使喷量再大,如果没有喷到果实表面,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喷施时期应以早上或
傍晚为佳。
Ca肥主要品种有:过磷酸钙、Ca(No3)2、氨基酸钙。
三、复合肥料
在一种化肥中,同时含有N、P、K三要素或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
一般有两种类型:化成复合肥和混成复合肥(BB肥)利用化学合成
或提取分离等加工过程而制成的具有固定养分含量和配比的肥料,如(磷酸二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硝酸磷肥等)称为化成复合肥。
特点:养分种类多、含量高、副成分小、性状好,但养分比例固定,难以满足施肥技术要求。
根据需要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经过掺混而制成的复合肥料,简称复混肥,又称混成复合
肥,混合时应注意不能将以下肥料混在一起:①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如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碳铵不能与草木灰、钙镁磷肥混合。
②过磷酸钙一碱性肥料,如过磷酸钙不能与草木灰、钙镁磷肥混合。
③过磷酸钙不能与碳铵混合。
④尿素与氯化钾随混随施。
⑤一般来讲,各种化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效果更好。
四、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物(载体)培制而成的生物性肥料。
通称菌肥或菌剂,是一种间接性的无公害肥料。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主要包括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磷细菌剂、钾细菌剂(硅酸盐菌剂)、抗生菌肥料、复合菌剂等。
1、生物肥料的作用
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
微生物肥料主要通过各种菌剂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的养分的溶解和释放。
目前市场上的微生物肥料以解磷和解钾为代表。
磷细菌剂,一方面通过磷酸酯酶分解土壤中有机磷化物;另一方面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无机和有机酸溶解无机磷化。
钾细菌剂主要通过钾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促使含钾的矿物质分解,从而释放钾离子。
同时,由于菌剂的代谢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无机有机酸性物质,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硅、铝、铁、镁、钼等的释放及螯合,改善了土壤中养分的供应情况。
促进作物生长。
微生物肥料的使用,促进了刺激素即植物生产调节剂的产生,调节、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增强作物抗病抗逆能力。
微生物肥料中部分菌种具有分泌抗菌素的功能,抑制或杀死致真菌和细菌。
2、生物肥料的合理作用
微生物肥料肥效的发挥,既受其自身因素如肥料中所含有效菌数、活性大小等质量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外界其它因子如土壤水分、有机质、PH值等生态因子的制约,所以微生物肥料的选择和应用都应注意合理性。
微生物肥料施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微生物肥料必须与当地耕作、水分管理等有关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
②微生物肥料不宜久置,最好随制随用,随用随买,施用前应存放阴凉干燥处,避免受热、受潮及阳光直接照射。
③微生物肥料一般不能同时与化学肥料施用。
④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方法一般有拌种、浸种、蘸根、基施、追施、沟施和穴施,以拌种最为简便、经济、有效。
拌种方法是先将固体菌肥加清水调至糊状,或液体菌剂加清水稀释,然后与种子充分拌匀,稍晾干后播种,并立即覆土。
种子需消毒时应选择对菌肥无害的消毒剂,同时做到种子先消毒后拌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