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孔子文化产业发展

合集下载

“文化认同”与文化产业化——从电影《孔子》谈起

“文化认同”与文化产业化——从电影《孔子》谈起
1 在 电影 《 子 》 , 子 竟 直 呼 弟 子 “ 路 ” . 孔 中 孔 子 、 “ 子贡 ” 。按 古 代 礼 制 , 子 二 十 岁 成 人 礼 后 始 有 男 “ , 辈 与 晚 辈称 其 字 , 辈 称 其 名 。《 语 》 字” 平 长 论 中 “ 自吾得 由 , 言不 闻于 耳 ” “ 乎 , 道 一 以贯 之 ” 恶 、参 吾 等 等材 料足 以证 明孔子 以名 称其弟 子 。 2 孔子 的儿 子 叫孔 鲤 , 是在 影 片字 幕 上 竟然 . 可 写成 了“ 孔锂 ” 。类 似错误 还有 : 魅写成 “ 魁” 公 桓 桓 ,
迎 合 ), 化 产 业 只 会 走 向 助 纣 为 虐 的 文化 自残 。 文
[ 键词 ] 文 化认 同 文化产 业 现 代 国 家形 态 孔子 关
[ 中图分 类号]
[ 献标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号 ] 1 0 - 3 4 ( 0 0 o 一 O 8 一 O 0 8 62 2 1)3 0 5 4
在 影 片 中 的 挑 逗 性 语 言 。 “ 子 入 门 , 面 稽 首 。 夫 孔 北 人 自帷 中再 拜 , 巩 玉 声 璎 然 。南 子 是 隔 着 帏 帐 环 ]”
进程之 指示 , 国文化理 想之 建立 , 中 具有最 深影 响最 大贡献 者 , 无人 堪 与 孔 子相 比伦 l 。钱 穆 先 生 正 殆 1” ]
从 电影《 子 》 起 孔 谈
曾振 宇
( 山东 大 学 儒 学 高 等 研 究 院 山 东 济 南 20 0 ) 5 1 0
[ 摘
要] “ 文化认 同” 是 实现 “ , 现代 国家形 态” 必备 条件 之 一 。文化 产 业化 , 并非 意味 着文 化媚 俗 化 、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 谢洪浩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 谢洪浩

济宁市面积10684.9平方千米。根据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 查的结果,总人口为843.03万人。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 2989.5万人次,入境旅游者2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3.24亿 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2%。
2012年仅前三季度,全 市接待国内游客3020。2万 人次,增长15.3%,国内旅 游收入227亿元,增长20%, 国内游客人均花费751.6元, 增长4.1 %。 济宁市前三季度接待入 境游客27.9万人次,增长 11.44%,收入1.34亿美元, 同比增长36.91%。旅游业 已经成为济宁市社会经济 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首届曲阜孔子修学旅游节,是 中国第一个修学旅游方面的节庆活动。整 个活动从整体形象宣传、景区整合推广、 修学活动策划、市场营销组织、演艺平台 搭建等软件入手,挖掘孔子故里人文内涵, 丰富修学旅游产品内容,盘活现有丰富演 艺资源,改变孔子旅游既有模式,延长中 外游客滞留时间,带动山东相关景区景点, 把孔子家乡修学旅游从普通观光型升级为 修学体型,擦亮旅游节庆这一招牌,使修 学旅游节与孔子文化节共同构成曲阜旅游 的重头戏。2013年7月上旬,曲阜将举办以 “游学曲阜,快乐成长”为主题的第八届 孔子修学旅游节。
对孔子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进一 步的利用与保护
(一)、注重孔子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 发展。
实现永续利用资源的目标才是一个地区旅 游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终极追求。要坚持以可持 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思想,提倡资源的永续利用, 要重保护慎开发,必要时可采取提高门票价格分 流游客、限时限量接待等方式,对旅游资源进行 保护。对于三孔景区可分流开放,其他景区辅助 配合主要景区,从而使旅游活动对景区资源的破 坏降到最低程度。
孔林延续使用2400多年,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 延用时间最长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孙保有世袭罔替的 爵号,历时21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其 府第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 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

曲阜前景发展

曲阜前景发展

曲阜前景发展曲阜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是享有盛名的文化古城,素有“文化名城、圣人之乡”的美誉。

曲阜不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中心,还是孔子的家乡,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曲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首先,曲阜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发源地,在历史上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孔子的故乡,曲阜有着丰富的孔子文化资源,如孔庙、孔府和孔子家乡等。

这些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曲阜将有更大的机会成为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曲阜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资源。

曲阜地处于泰山、孔子故里、曲阜三级旅游圈的核心地带,周围环境优美,山清水秀。

泰山是著名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孔子故里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曲阜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优秀的交通条件,推广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再次,曲阜的教育资源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

曲阜大学是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具有良好的教育品质和声誉。

曲阜大学是全国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水平高等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研究实力。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曲阜大学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曲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推动曲阜的发展。

最后,曲阜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村经济,这为曲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曲阜的田园风光是其独特的城市特色之一,具有深厚的农村文化和休闲旅游资源。

曲阜可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和农村旅游业,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曲阜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自然风景和教育资源的城市,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曲阜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吸引投资和游客,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打造独特的品牌和形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曲阜必将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孔子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宋 丽 维
( 济宁学院体育系, 山东 曲阜 2 35 ) 7 15
摘 要 : 用文献 法和逻辑 归纳 法等研 究方法 , 采 从健康 、 文化、 经济以及 医学的视 角, 对孔子养生文化产 业
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 以期孔子养 生文化这一人类文化遗产的历 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得 以延续和发展 分 类 号 : 14 G 2 文 献 标 识 码 i A
文化 产业 成为 了 2 世 纪经 济发 展 的主题 . 1 国
外文化产业发展较为发达 , 国文化产业远远落 我 后于西方 国家. 孔子为代表 的儒家文化 主要集 中 在儒家文化的精神意义追求 , 在世界范围内彰显 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对 当代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儒 家文化产业研究主要集 中在儒家文化的物态文化 产业方面, 如旅游业 、 艺术业、 音像影视、 出版业开 发 以及儒家文化与地 区文化产业 的关 系等方面 , 并取得明显效果. 儒家文化的精神文化资源产业
作者简介 : 宋丽维 (9 9 , , 17 一) 女 山东威海人 , 宁学 院体育系讲师 , 济 教育学硕士 , 研究方 向: 体育教学论和体 育文化学 基金项 目: 宁学 院 2 1 年科研基金项 目(0 1 N K 9 济 01 2 1Q S 0 )
.. —— —
8 .— 4 — — —
1 从 传播角度看 , 健康理念 的突破 成为推动孔子养生业发展 的直观 因素
健康和生命 已经成为人类 自身 的基本关怀 , 现代理念的生命观与健康观将人类健康界定为身 体、 精神 和社会适应 能于 良好 状态 , 这一概念 与
30 00多 年 前 东 方 传 统 的 “ 人 合 一 ” “ 神 兼 天 、形

山东孔子文化产业发展

山东孔子文化产业发展

山东孔子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孔子文化,即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及代表,其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是历史留给中国的最具世界性的文化品牌,是中华文化乃至东方文明的名片,二千多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东方乃至全世界,特别是日韩及东南亚已形成了鲜明的儒家文化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经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归功于儒家文化。

孔子文化产业主要是对以孔子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的一种产业。

它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涉及文化、教育、学术、出版、旅游、商贸等各个领域,作为孔子故里和儒家文化发祥地的山东,孔子文化产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对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有力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我省孔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山东不仅是孔子的故乡,而且还是子思、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学大师的出生地或从事游说、讲学、著述、布政的主要地域,历史遗迹众多,传统文化气氛浓厚,向称齐鲁海岱雄区和孔孟礼仪之邦。

为充分发挥这一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给全省经济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围绕孔子文化下功夫、做文章,积极推动孔子文化产业这一新型产业形态发展。

(一)以曲阜为龙头,塑造孔子文化品牌新优势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曲阜提出“争做山东排头兵、全国创一流”的目标,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和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集群,构建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塑造孔子文化品牌新优势,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在曲阜集聚,折射着曲阜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中的担当意识。

2009年全市实现文化旅游业增加值25.3亿,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1.6%,2010前8个月,三孔接待中外游客256.3万人次,同比增长9.16% ,文化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一是以孔子文化品牌为依托,以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旅游、会展、演艺等产业为主要内容,规划实施并形成了以孔孟文化大中轴线、明故城文化产业核心区、尼山孔子出生地朝圣区等“一条轴线七大片区”,以及儒家文化体验基地等六大基地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以图打破游曲阜只是看“三孔”的旧格局。

济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济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济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济宁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济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旅游景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探讨济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

一、济宁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1.1 济宁文化资源丰富济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它是孔子的故乡,被称为“东方圣城”,拥有丰富的孔子文化、尼山文化和邹城龙山文化等重要文化资源。

1.2 旅游景点多样化济宁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包括孔庙、孔府、孔林、曲阜二十四孝园等与孔子相关的景点,尼山、岱庙等与尼山文化相关的景点,还有邹城龙山、太白山等自然景观。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1.3 旅游基础设施完备济宁的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该市。

此外,济宁还有现代化的酒店、餐饮、购物等旅游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

1.4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尽管济宁的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其他知名旅游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发展潜力。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市场需求的提高,济宁文化旅游产业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济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1 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视逐渐增加,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为济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例如,国家鼓励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特色旅游,济宁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2 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旅游来寻找身心的放松和自我提升。

济宁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2.3 城市形象提升的需要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推动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方面。

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可以提高济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这对济宁的城市形象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推动“三个转变” 实现曲阜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推动“三个转变” 实现曲阜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立 足 曲 阜 、 面 向 济 宁 、辐 射 周 边
尼 山孔 子 出 生地 朝 圣 区 、寿 丘 中
华 人 文 始 祖 旅 游 区 、 九 龙 山 孟 子
城 市 的旅 游 服 务综 合 平 台 。 投 资 近 亿 元 的 五 马 祠 商 业 街 改 造 工 程

故 居 文 化 区 、石 门 山 乡 村 文 化 体
化 旅 游 资 产 的出 资 运 营 机 构 。 为加 快 集 团运 行 ,政府 先期 划入 了明故城 墙 、杏坛 剧场 、论
语碑 苑 、孔 子 文化 会 展 中心 等约 5亿 多元 的优 势 资产 ,运 用整 合资源 、项 目捆绑 、资本运 营
等 手段 ,加 快 了 文化 产 业项 目的 引进 和 开发 , 文化产业 发展 的基 础和空 间进 一步提升 。
集 散 基 地 、 中 国书 画 培 训 交 易 基
地 、世界 孔子 学 院 教 育修学 基 地 。
化 园 。 明 故城 恢 复 改 造 提 升 工 程 快 速 推 进 ,计 划 用 三 年 左 右 的时 间逐 步恢 复 古 泮 池 、乾 隆 行 宫 等
以 此 为 中 心 ,不 断 加 大 资 源 整 合 和 产 业转 化 力 度 。 同时 ,成 立 了
散 、旅 游 促 销 ” 于 一体 的 全 国最
布 局 :一 条 大 文 化 中 轴 线 就 是 以
“ 三孔 ” 和 明故城 为 中心 向南延 伸
发 展 的孔 孟 儒 家 文 化 中 轴 线 ;七
大 片 区是 明故 城 文化 产 业核 心 区 、
大 的游 客 服 务 ( 散 ) 中 心 成 为 集
建 筑 面 积 91 平 方 米 的 孔 子 文 化 .万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一、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核心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外围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相关层)等九大门类。

文化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省九次党代会确立了繁荣发展富有山东特色的先进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对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出了重要部署。

山东省文化产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突出表现为:1、产业规模迅速膨胀:全省文化产业2006年实现增加值604.4亿元,占GDP的2.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5%,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2007年实现增加值713亿元,占GDP的2.8%。

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万多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05.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达到1.8 %。

2、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

2006年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实现增加值的比例为16︰14︰70。

3、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全省依据特色区域文化资源和发展优势的产业空间布局逐步形成。

4、品牌战略初见成效:形成了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艺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会、泰山国际登山节等一批著名节会品牌。

《上学路上》、《大染坊》、《铁道游击队》等影视作品,《石龙湾》、《苦菜花》、《补天》、《山东汉子》等戏剧作品,《大羽华裳》、《蒙山沂水》、《泉城写意》、《杏坛圣梦》等演艺项目,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孔子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孔子文化,即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及代表,其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是历史留给中国的最具世界性的文化品牌,是中华文化乃至东方文明的名片,二千多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东方乃至全世界,特别是日韩及东南亚已形成了鲜明的儒家文化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经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归功于儒家文化。

孔子文化产业主要是对以孔子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的一种产业。

它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涉及文化、教育、学术、出版、旅游、商贸等各个领域,作为孔子故里和儒家文化发祥地的山东,孔子文化产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对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有力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我省孔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山东不仅是孔子的故乡,而且还是子思、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学大师的出生地或从事游说、讲学、著述、布政的主要地域,历史遗迹众多,传统文化气氛浓厚,向称齐鲁海岱雄区和孔孟礼仪之邦。

为充分发挥这一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给全省经济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围绕孔子文化下功夫、做文章,积极推动孔子文化产业这一新型产业形态发展。

(一)以曲阜为龙头,塑造孔子文化品牌新优势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曲阜提出“争做山东排头兵、全国创一流”的目标,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和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集群,构建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塑造孔子文化品牌新优势,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在曲阜集聚,折射着曲阜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中的担当意识。

2009年全市实现文化旅游业增加值25.3亿,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1.6%,2010前8个月,三孔接待中外游客256.3万人次,同比增长9.16% ,文化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一是以孔子文化品牌为依托,以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旅游、会展、演艺等产业为主要内容,规划实施并形成了以孔孟文化大中轴线、明故城文化产业核心区、尼山孔子出生地朝圣区等“一条轴线七大片区”,以及儒家文化体验基地等六大基地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以图打破游曲阜只是看“三孔”的旧格局。

舞剧《孔子》首当其冲成为带动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快速发展的“龙头”项目,吸引了更多的中外游客涌进这座被文化所浸润的城市,改变了曲阜“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旅游模式,推进文化旅游项目由“白”到“黑”延伸。

二是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示范园建设,集成文化产业发展要素。

先后完成大型游客服务中心、孔子文化会展中心、新大成桥等工程;两家五星级酒店顺利推进,一批经济型连锁酒店入驻;新西兰庄园完成投资 1.2亿元,将成为集观光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会议接待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场所。

成立曲阜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公司,与省开发银行等确立战略合作意向,提报一批重点文化项目。

三是立足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坚持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建设“四位一体”,一齐抓,积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和特色旅游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积极发展与孔子相关的文化旅游、文化演艺、孔府餐饮等文化产业,打造寻根朝觐游、成人之旅等旅游品牌;孔子文化节、文博会、科博会、书博会的成功举办,成就了节庆会展品牌;推出大型舞剧《孔子》、《杏坛圣梦》、祭孔乐舞等演艺项目,形成了演艺品牌。

开发楷雕如意、竹简论语等文物复仿制品20大类300余种,出版儒家文化系列书籍、传统教育读物等360余种;102集大型儒家文化电视片《演说论语》以及《快乐国学》、《宝贝论语》等系列动漫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二)初步形成名人品牌优势,催动和壮大了相关产业、事业近年来,由于相关地区、部门的努力,孔子文化产业地位特别是其品牌优势得到一定提升,为相关产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形成了全省旅游热线的主要文化内涵和载体。

以弘扬孔子文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技能相结合为目标的各类学校相继涌现。

计有山东孔子文化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远东山农大分院、孔子外文学校、大成足球学校、圣地学府等,壮大了全省学校教育的规模。

孔子和儒学研究机构众多,学术文化研讨、交流活动频繁。

近年来,中国孔子基金会、省儒商协会、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儒学文化研究基地、孔子研究院、山东社科院儒学所,及济宁市、曲阜市等单位多次单独或联合召开海峡两岸或国际高水平学术研讨会议,皆有效宣扬了孔子,宣传了山东。

专业文化、学术书刊、影像制品种类繁多。

计有《孔子文化大全》《、孔子文集》《、孔子研究》《儒学年鉴》等千余种。

以孔子文化为内容,为商标、标记,不断设计和推出新的文化、商贸产品。

除流行多年的孔府家酒、孔府宴酒、孔府御酒、孔府菜系、传统工艺品外,近年更渐向着高文化、科技含量发展。

如金版《论语》,银版《论语》,石版《论语》,金版《文韬武略———〈论语〉及〈孙子兵法〉》及金箔、金质孔子像山东历史文化名人像等,均有较强观赏、收藏和市场价值。

(三)开始走向世界,得到广泛欢迎和赞誉孔子既属中国,又属世界,居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一向为世界人民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人民所景慕。

为此省内不少地方和部门都进一步加大了孔子文化的对外宣传、交流活动。

曲阜市古乐舞曾多次到新加坡等地演出;省外宣办组织的“孔子文化展”已在五大洲多国举办;中国孔子基金会和新华社山东分社、北京远大集团合作制作的金版《论语》及孔子金像,曾分别作为外交礼物赠送安南和李光耀,被联合国和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收藏。

基于此,为办好2008年奥运,胜利承担起举办海上项目的任务,青岛市及时提出了“走近孔子,扬帆青岛”的口号,这更充分显示了孔子文化的世界性魅力。

二、我省孔子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近几年我省孔子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其他产业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多的困难和问题,孔子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尚不足以支撑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归结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体制机制制约因素突出。

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

党委宣传部门在继续执行党管意识形态的同时,也承担起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责任。

文化产业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并未在集团化改革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

放松管制与加强管制出现错位现象。

民营文化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的国民待遇不平等矛盾加剧,文化产业发展仍然缺乏足够的公共力量的有效支持。

文化投资领域里的歧视政策,使得民营文化企业无法大展手脚,同时民营文化企业整体融资能力不强,无法和国有文化企业形成互补优势,使得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难以形成公共合力。

文化资源管理政出多门,文化资源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我国国家自然文化遗产的管理采用多重委托代理制,即由多个行业部门(如国家文物局、建设部、林业部、国家海洋局等)由国家授权共同管理国家遗产。

致使各地国家遗产管理机构与旅游规划部门、地方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矛盾,在关于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上冲突不断。

如前几年曲阜发生的用水清洗“三孔”文物,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

竞争、高效、统一、有序的市场还没有形成,行业、区域壁垒所导致的条块分割问题依然严重,发展环境依然不顺。

甚至出现为了追求发展的短期利益而重新启动传统体制和机制的情况,以及因改革滞后、政策供给不足而拖发展后腿的情况都有出现。

(二)组织领导有待加强。

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均由政府或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成立了领导小组或指导、协调工作委员会,或在著名高校、研究机构设立了发展、研讨中心,制定了规划,研究了政策,将其作为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一个重要的新增长点来抓。

而我省文化产业、特别是孔子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则尚未提到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现明显存“在三缺”:缺发展孔子文化产业的规划,缺专项有效政策,缺统一组织协调机构。

现有的对孔子文化品牌的管理相当分散,国家相关各部委、山东省、济宁市和曲阜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别进行着管理。

这就难免造成了不同立场和角度上的利益之争和观念之争,进而形成实际管理上的相互掣肘,甚至出现利益丰厚处蜂拥而上、无利可图时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三)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宣传促销策略上对“孔子”品牌珍视不够,叫得不响,缺乏文化产业宣传及运作的鲜明主题。

以云南迪庆自治州为例,大张旗鼓地向世界推介“香格里拉”品牌,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热点。

该市年接待游客迅速从1995年的2.26万人次增至2001年的124万人次,7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35%,大大快于我省的发展速度。

相对之下,我们对“孔子”这个“比香格里拉”更有历史人文内涵、更具普世吸引力的品牌,则远未达到他们那种宣传促销的声势和力度。

(四)具体工作中存在重文化、轻产业,重景点、重产品,重政府组织、轻市场化运作的倾向。

这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思想观念问题。

不少地方办节、办会,尚处“于政府出面出钱、大家跟着过年”式重轰动效应、轻实际效益的状态。

引进开发、联合开发、股份制经营性开发,在多数地方才刚刚起步。

体制的催化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未得充分发挥。

致产品开发思路窄,品种少,效益低。

近年我省孔子文化产业的发展,多集中在曲阜和省城。

而其它地方,则较为薄弱甚至还是空白。

固由文化资源、文物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但对孔子文化内涵理解不宽泛,对文化产业应重在产品开发、重在市场运作认识不到位,也是个重要原因,应认真加以克服。

(五)持续创新能力不足。

在科技与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我省孔子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从而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阻碍了这一产业的前进步伐。

从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人才和科技。

山东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超过90万,从总量来看,居于全国前列,但从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来看,并无任何优势可言,具体到孔子文化产业的占比就更低。

从专业结构来看,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生产、销售领域,文化管理和经营人才严重缺乏,没有形成一个产业人才群体,在全国闻名的文化产业实业家更是寥若晨星。

由于文化企业发展缓慢,吸引人才、接受人才和储备人才的能力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由于人才和机制问题的制约,相关文化企业自主开发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无法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文化产业技术水平低,产品更新慢,文化产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也就难以支撑孔子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发展孔子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发展孔子文化产业,不仅可繁荣我省经济,提高人民群众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而且对提升我省对外文化形象、加快全省改革开放步伐,都具有重要实在意义。

为此应切实注意抓好以下几点:(一)解放思想,树立的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观长期以来,我省文化产业意识淡薄,文化经营部门寄希望于政府增加投入来发展文化,缺乏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