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消防实例

合集下载

超高层火灾案例

超高层火灾案例

超高层火灾案例超高层火灾案例在国内外,近年来发生了多起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事件,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本文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分析超高层火灾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一、国内外超高层火灾案例1、上海中心大厦火灾:2015年11月14日,上海中心大厦发生火灾,消防部门动用了400余名消防人员进行扑救,最终在1个小时内控制了火势。

该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损失巨大。

2、布拉格大火:2022年8月斯特拉科尼采达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共造成9位消防队员牺牲,在灾区12名居民不幸身亡。

该建筑高度140米,是捷克最高的建筑之一。

3、广州住宅顶楼起火:2022年3月30日,广州珠江新城某住宅的顶楼起火,火势迅速蔓延至多个楼层,导致8死5伤。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案例,无论是事故情况还是后果都是令人震惊的。

二、超高层火灾原因分析1、人为原因:超高层建筑由于建筑面积大,人员较多,因此火灾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例如,未妥善管理的宾馆在采用卫生间烟雾探测器时,使用不当就会引起大面积的火灾。

2、设施原因:超高层建筑的设施不适合安全使用,灭火设施不够完善是一大因素。

例如,防烟排烟系统运行不畅,火灾引起的浓烟无法及时排除,导致居民逃生遇到困难。

3、自然原因:例如雷击引起的火灾,采取防雷措施的超高层建筑比较少,因此晴天雷击也有一定几率引发大火。

三、超高层火灾防范措施1、加强消防安全意识:防火意识普及是消防安全的基石,需要加强业主和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火灾自救和救援能力。

2、完善灭火设施:超高层建筑应配备最佳的火灾灭火设施,例如应设有多个储水罐、多个自动消防系统、高效排烟系统和多个储备的灭火器材等。

3、勤于维护设施:设施的维护也是消防安全的关键,超高层建筑由于面积大,设施多,维护难度高,需要及时检查设施的运行状况,保证设施的稳定使用。

4、增加安全通道:在超高层建筑的楼梯、安全通道等的布置上,应合理布置逃生通道,增加安全出口,保证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可以及时的逃离现场。

防火设计的成功案例分享

防火设计的成功案例分享

防火设计的成功案例分享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防火设计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分享几个成功的防火设计案例,以期提供借鉴和启发。

案例一:大型购物中心防火设计某市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在设计初期注重防火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建筑采用防火墙和不燃材料,将购物中心划分为多个防火分区,有效隔离火灾的蔓延。

其次,在公共区域布置了充足的消防器材和应急出口,以便人员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疏散。

此外,购物中心还配备了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装置,提高了安全性能。

这些优秀的防火设计措施确保了购物中心的安全运营,有效防止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高层住宅楼防火设计在一座新建的高层住宅楼中,防火设计成为了设计的重点之一。

设计师采用了多项技术手段来提高楼房的防火性能。

首先,楼房外墙采用了耐火材料,有效防止外部火灾对楼房本身的侵害。

其次,每层楼设有防火门,而楼梯间则布置了防火门和防火墙,有效隔离了楼层与楼层之间的火灾蔓延。

此外,楼房还安装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烟雾报警器,以提前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措施。

这些建筑设计的防火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住宅楼的火灾安全系数,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案例三:工厂车间防火设计一家生产型工厂在车间的防火设计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首先,工厂选用了具备良好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如不燃石棉板和防火涂料,有效减少了火灾发生的概率。

其次,工厂在车间设置了紧急应急疏散通道,并标明了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撤离。

此外,工厂还增加了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备的数量和配置,提高了灭火速度和效果。

这些细致入微的防火设计和设备安装让工厂的火灾风险得到了极大的降低。

结语以上是几个防火设计的成功案例,在实际工程中,防火设计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类型、用途、人员流动情况等因素,因此,每个建筑物都需要有针对性的防火设计方案。

通过借鉴和学习这些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提高防火设计的水平,为建筑的安全运营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作者:来源:《消防界》2018年第06期分析研究典型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可以从中找出建筑火灾发生及蔓延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使人们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防火措施,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降低火灾危害。

下面分析几起典型高层建筑火灾案例:时间:2009年2月9日20时27分起火地点: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附属文化中心大楼(高159米)起火原因:烟花的高温星体落入建筑顶部擦窗机检修孔内,引燃内壁易燃材料,引发大火过火面积:建筑物過火过烟面积21333平方米,楼内十几层的中庭已经坍塌,位于楼内南侧演播大厅的数字机房被烧毁救灾规模:16个消防中队、54辆消防车伤亡:1名消防队员牺牲,6名消防队员和2名施工人员受伤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时间:2010年11月15日14时起火地点:上海余姚路胶州路28层教师公寓大楼,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起火原因: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救灾规模:45个消防中队,1300多名消防官兵伤亡:58人遇难,其中男性22人,女性36人时间:2011年2月3日零时13分(大年初一)起火地点:沈阳市皇朝万鑫酒店37层B座楼十一层 1109 房间南侧室外平台起火原因:因燃放烟花爆竹引燃楼表面装饰材料发生火灾过火面积:B 座建筑内过火面积 9814 平方米,A 座建筑内过火面积 1025 平方米,合计过火面积 10839 平方米救灾规模:上千名消防官兵扑灭7小时伤亡:无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 9384 万元时间:2016年12月22日起火地点:美国纽约曼哈顿上西区高层建筑起火原因:三楼的公寓内失火救灾规模:大火在12月22日下午5时燃起,直至晚上7时左右被扑灭伤亡:24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消防员时间:2017年6月14日凌晨起火地点:伦敦高层公寓楼格兰菲尔塔起火原因:四层一房间内老冰箱自燃引发救灾规模:45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员伤亡:81人遇难时间:2017年12月1日起火地点: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与平江道交口城市大厦38层起火原因:堆放在电梯间内的杂物和废弃装修材料起火救灾规模:12个消防中队、34部消防车、200余名消防员赶赴现场扑救伤亡:10人死亡,5人受轻伤从上述高层建筑火灾案例中其实可以看出,高层建筑火灾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起火因素复杂,可燃、易燃物多高层建筑通常内部结构复杂,设备繁多,起火因素有可能是内部电器老化,也可能是因为外部烟花、爆竹点燃了易燃材料,起火因素很多。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在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彰显着现代文明的辉煌。

然而,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在面临火灾时,却往往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惨痛的教训。

以下将为您详细分析几个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以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我们对高层建筑火灾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案例一:伦敦格伦费尔塔火灾2017 年 6 月 14 日凌晨,英国伦敦西部的格伦费尔塔公寓楼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火。

这座 24 层的建筑在短时间内被火焰吞噬,造成了至少 72 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火灾起因是四楼一台冰箱的故障引发了明火。

然而,火势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外墙使用的易燃保温材料。

这种材料在遇火后迅速燃烧,并释放出大量有毒烟雾,使得逃生通道很快被浓烟封锁。

此外,该建筑的消防设施也存在严重缺陷。

火灾报警系统未能及时发出有效警报,消防楼梯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居民在逃生过程中遭遇困难。

同时,消防部门在应对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消防云梯的高度不足、消防设备的供水压力不够等。

这场火灾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

首先,在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必须严格选择防火材料,确保建筑物的整体防火性能。

其次,要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再者,加强居民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火灾应急逃生能力至关重要。

案例二:上海静安教师公寓火灾2010 年 11 月 15 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 728 号的一幢 28 层教师公寓发生重大火灾。

事故造成 58 人死亡,71 人受伤。

经调查,这起火灾是由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发的。

在建筑外立面节能综合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电焊溅落的火花引燃了下方脚手架上的易燃物,进而引发大火。

在火灾发生后,由于建筑周边道路狭窄,消防车辆难以靠近,影响了灭火救援的效率。

同时,该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老化,部分消防栓无法正常使用,也给灭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杜绝违规操作。

近年高楼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近年高楼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近年高楼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一:上海市一高层住宅大火2020年11月22日,上海市一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8人死亡,3人受伤。

该住宅楼位于浦东新区,共有20层,总高66米。

火灾发生在该楼的15层,大火迅速蔓延并烧毁了多个住户的房屋。

事故发生后,消防部门立即展开救援和扑救工作,最终成功将火势控制并扑灭。

经调查,该火灾的原因是一名住户在家中使用电热毯时不慎导致电热毯发生故障,触发了火灾。

同时,该楼的消防设施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火势蔓延迅速,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二、案例二:深圳市一商业大厦火灾2019年12月20日,深圳市一商业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5人死亡,28人受伤。

该商业大厦位于福田区,共有30层,总高度达到300米。

火灾发生在该大厦的26层,大火迅速蔓延至周围楼层,烧毁了大量商铺和办公室。

初步调查显示,该火灾起因为商业大厦内一家餐厅的厨房设备故障引发,导致火势蔓延至整个楼层。

同时,消防部门发现该商业大厦的消防通道堵塞严重,导致救援难度加大,最终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案例三:北京市一写字楼火灾2018年8月28日,北京市一写字楼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12人受伤。

写字楼位于朝阳区,共有25层,总高达150米。

火灾发生在该写字楼的20层,大火瞬间蔓延至18层,造成大面积的烧毁和人员伤亡。

调查显示,该火灾的起因是写字楼内一家IT公司的服务器故障引发,引起火势蔓延。

同时,大楼的消防设施在事发时并未能够有效应对火灾,导致了事故的扩大和严重后果。

四、案例分析从以上三例高楼火灾事故可以看出,高楼火灾的发生往往与以下原因密切相关:1. 建筑材料和结构问题:部分高楼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加之施工质量差,导致了火灾的扩大和蔓延。

另外,一些高楼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消防设施不完善,也为火灾的蔓延创造了条件。

2. 电气设备和线路问题:电气设备和线路长期使用导致老化,或者设计安装不合理等原因,往往是高楼火灾的起因。

案例20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 审

案例20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  审

案例20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某临街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18层,地下2层,室外设计地面标高-0.60m,首层室内设计地面标高为±0.00m。

每层建筑面积为1200m2,局部突出屋顶的电梯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的建筑面积为80m2。

屋顶平屋面标高为53.50m电梯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层高为3.5m。

地下二层全部及地下一层大部分为普通汽车库,地下一层局部为建筑各种设备用用房。

地上一层二层使用功能为各种小型商业服务用房,主要有小商店、理发店、小餐馆等,每个分隔单元相互独立,建筑面积在115m2~290m2不等,地上三至十八层位单元式住宅。

每个商业用房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

某商店租用了两个相邻的商业用房,为方便联系,经营者在两个商业用房之间的墙上开设了一扇门。

左侧商业用房二层建筑面积为210m2,一层建筑面积为80m2。

该商业用房内部设置两部楼梯联系上下层,二层室内最不利点至最近楼梯的直线距离为11m,楼梯的水平投影距离为5m,下来楼梯后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为4.5m,一层只设置了一个安全出口。

住宅部分共分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建筑面积一致,最远一户的入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为9m。

每一个单元自地下二层至地上十八层分别设置一部防烟楼梯间和一部消电梯,防烟楼梯间均能通至层面。

相邻两个单元之同的屋面上在设计时均设置了楼顶绿化,两个单元之间无法通过屋面连通。

每层每单元开向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户门为2樘,户门采用普通防盗门,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为6m2。

该建筑的外墙采用无空腔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屋面和墙面保温材料均选用胶粉聚苯颗粒板。

每层墙面设置有防火隔离带,隔离带宽度为200mm,采用不燃材料在表面设置防护层,防护层厚度首层为15mm,其余楼层为5mm。

该建筑的其他事项和消防设施均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建筑的建筑高度和建筑分类。

高层建筑火灾典型案例

高层建筑火灾典型案例

高层建筑火灾典型案例高层建筑火灾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给城市的安全建设带来了考验。

因为高层建筑高楼大厦内部空间狭小,疏散难度大,火灾烟雾也容易在砖混结构里蔓延,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以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一、上海沸耳朵音乐酒吧火灾2016年4月21日晚上10点50分左右,上海浦东新区花木路一家名为“沸耳朵音乐酒吧”的娱乐场所发生火灾,造成15人死亡,5人受伤。

该酒吧位于一栋17层的商业综合楼里,造成的火灾面积不大,但烟雾浓烈,使得很多人虽然逃离了酒吧,但在疏散途中丧失了生命。

此次火灾的原因是大型音响设备着火,火势迅速蔓延。

二、大连世界贸易中心火灾2009年12月11日晚上9点30分左右,大连市甘井子区香炉礁街道22层的大连世界贸易中心发生火灾。

这栋建筑共有29层,高度约为140米,是大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当时大楼内有数百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疏散,幸存者逃出了大楼,但4人失踪,5人受伤。

经过事故调查,该火灾的原因是其中一栋楼层的家具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到整个楼层。

三、台湾高雄7楼大厦火灾2014年11月6日,台湾高雄市一栋7楼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当时有400多人在大厦内,其中大部分是日报工作者,火灾发生时间是下午5点50分左右,是出了负责捕猎的国营公司气体泄漏,引发触电造成火灾。

由于该大厦的疏散通道只有一条,且通道狭窄,火灾致使大量人员挤在通道口,导致伤亡人数极为严重。

四、上海灯笼火灾2010年11月15日,上海浦东新区文浦路地下一处地下室内灯笼商店发生火灾,造成58人死亡,70余人受伤。

当时受祭祀活动影响,灯笼商店内的人数较多,商店内堆放着大量的纸质灯笼,因此火势迅速蔓延。

由于地下商场内的消防设施不完善,加上构造复杂,疏散通道狭窄,火势迅速扩散,难以控制,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

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繁星般矗立。

然而,这些宏伟的建筑在带来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也隐藏着火灾的风险。

以下将为您详细分析几个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从中汲取教训,以提高我们对高层建筑火灾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案例一:_____大厦火灾_____大厦是一座位于繁华商业区的综合性高层建筑,集办公、商业和住宅于一体。

某天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打破了这里的平静。

火灾起因是电气故障引发的明火,由于当时正值用电高峰,电路负荷过大,导致电线短路并产生火花,引燃了附近的易燃物品。

最初的火源位于大厦的配电室,由于没有及时被发现和扑灭,火势迅速蔓延。

随着火势的发展,烟雾迅速充满了楼道和电梯井。

由于部分居民和办公人员对疏散通道不熟悉,加上恐慌心理,出现了拥挤和踩踏的情况,进一步阻碍了疏散进程。

同时,高层建筑的风力较大,助长了火势的蔓延,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消防部门在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但由于大厦周边道路拥堵,消防车难以迅速靠近。

而且,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在火灾中部分失效,如消防栓水压不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故障等,影响了灭火效果。

经过数小时的奋力扑救,火势最终得到控制,但此次火灾仍造成了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案例二:_____酒店火灾_____酒店是一家知名的五星级酒店,拥有数百间客房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然而,一场火灾让这家酒店陷入了灾难。

火灾是由一名客人在房间内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引起的。

电器过载导致电线过热起火,很快点燃了房间内的窗帘和床上用品。

由于酒店客房的装修材料大多具有可燃性,火势迅速扩大。

酒店的自动报警系统虽然及时发出了警报,但部分员工在初期应对时表现不佳,未能迅速组织客人疏散。

一些客人在听到警报后,没有按照指示通过安全通道撤离,而是试图乘坐电梯逃生,结果被困在电梯中。

消防部门到达现场后,发现酒店的消防通道被杂物堵塞,影响了救援进度。

同时,由于火灾发生在高层,消防云梯的高度有限,给灭火和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超高层建筑高度高,功能复杂,消防灭火立足于自救。

消防给水设计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供水方式的选择又是其中的关键。

结合杭州某超大型机场大厦消防设计,强调设计时要根据技术的可靠性,选择安全,可靠的供水方式。

杭州某超大型机场大厦位于庆春广场东侧,庆春东路与新塘路交叉口。

工程用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地下2层,主楼为36层,建筑主要屋面高度为143.70米,其中五层和二十一层为避难层。

裙房为四层,建筑高度为21.6米,一至四层为票务中心、餐饮和娱乐等综合用房。

主楼五至十九层为办公,二十二层至三十五层为商务办公,三十六层为西餐厅。

1消防用水量
本工程为高度大于100m的一类综合楼,按一类超高层建筑进行消防设计。

2室外消防
本工程所在区域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有可靠的城市消防保证体系,供水可靠,水质良好。

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管网。

从西侧市政道路和东侧新塘路市政供水干管各引一条DN200毫米的自来水管,在本大楼沿周边道路设DN200毫米的生活、消防合用的给水环管,在环管上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5只。

3消火栓系统
3.1消火栓给水系统
消火栓系统分高、中、低三区,低区为地下二层~四层;中区为五层~二十层;高区为二十一层~到三十六层,每个分区均成环状管网供水。

在地下二层设有消防水池和生活、消防合用泵房。

消防水池分两格,通过消防水泵吸水总管连通,储存有540m3消防用水量。

在地下二层消防泵房内设置高、中区各两台,均为一用一备。

低区消火栓系统由中区给水泵出水环管用消防专用减压阀减压至0.45MPa供给;中区由中区消火栓给水泵直接供给。

为保证高区消防给水安全,降低消防管道承压,在二十一层避难层设中间转输消防水箱66 m3(兼作中、低区消火栓系统稳压水箱)。

为保证中区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低于
0.15MPa,在二十一层避难层设有中、低区增压稳压设备。

高区消火栓系统由地下二层高区消火栓给水泵供水至中间转输水箱,再由中间转输泵串联供水,在
屋顶设18 m3消防水箱一座,并设有高区增压稳压设备。

3.2消火栓布置
大楼各层均设有室内消火栓(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其布置保证同层任何部位均有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每股充实水柱不小于13米。

每根消防立管流量按不小于15L/S计。

各消火栓箱内设有启泵按钮及自救式消防卷盘,每只消火栓箱内配备DN65单口消火栓,25m衬胶水龙带,Φ19水枪,小口径消防水喉及软管。

为保证消火栓栓口压力不大于0.50MPa,在5F~11,21~29F 采用减压稳压式消火栓。

在室外分高区和中低区共设置6套水泵接合器。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1 自喷系统喷水强度
本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湿式系统。

地下两层停车库按中危险级I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m2 ,作用面积160m2 ;地上部分均按中危险级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 ,作用面积160m2 , 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4.2自喷给水系统
自喷系统分高低两区,低区为地下二层~十三层;高区为十四层~三十六层。

自喷系统和消火栓系统共用消防水池,中间转输水箱及屋顶消防水箱。

在地下二层泵房内分别设高区和低区自喷泵各两台,均为一用一备。

在地下二层水泵房内设湿式报警阀五套,由低区自喷给水泵出水环管分组减压供水。

在二十一层避难层设有中间消防转输水箱和自喷转输泵,并设有湿式报警阀3套,由高区自喷转输泵出水环管分组减压供水。

在屋顶设有高区自喷增压、稳压设备一套,满足三十六层最不利点喷头工作压力不小于0.05Mpa。

分高低区在室外共设置4套自喷系统水泵接合器。

高区自喷系统中,在二十一层避难层水泵房内设自喷水泵接
合器接力泵两台,两用。

4.3喷头布置
本大楼办公、走道、会议室、避难层等公共场所及地下车库、自行车库,除建筑面积小于5 M2的卫生间及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每层每个防火分区的供水干管上均设有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并在管道末端设有放水阀。

喷头采用玻璃球闭式喷头,喷头动作温度,厨房为93℃,其余为
68℃。

5有关问题的探讨
5.1 供水方式选择
超高层建筑消防主要是以自救为主,系统运行需安全,可靠稳定。

供水方式的选择是超高层消防水系统的关键,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串联供水方式,在地下室设消防水池和消防高、低区给水泵,并在中间避难层设中间转输水箱和转输泵。

串联供水方式是通过在地下消防水池,消防泵和中间转输水箱,转输泵联合向高区供水,保证了高区消防的安全,可靠。

在地下消防泵有故障时,还可由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中间转输水箱供水,再由转输泵向高区供水。

串联方式占用避难层面积,水泵台数较多,控制复杂。

并联供水方式,在地下室设消防水池和消防高、低给水泵,直接分区供水,系统控制简单,不占用避难层建筑面积,但高区消防水泵及出水管长期承受高压,管道配件及阀门容易损坏,系统运行不稳定,安全,可靠性较差。

本工程采用串联供水方式。

5.2 防超压措施
1)《高规》规定:“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栓箱应设置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并应设有保护按钮的设施”,以便迅速远距离启动消防泵(设计中采用破玻按钮)。

火灾发生时,在击碎破玻按钮后尚未动用水枪灭火这段时间,消防管网压力剧增,将产生严重超压现象,有可能引起管网爆裂,整个消火栓系
统就会瘫痪, 后果不堪设想。

本设计采用了破玻按钮+压力监控启动水泵,在消防系统设置压力监控装置,并与消防稳压设施结合在一起,当系统压力下降到某一设定值时,压力开关动作,该信号与破玻按钮都动作时,消防泵启动。

2)本设计中采用了新型专用消防水泵(恒压切线泵),该水泵Q-H曲线几乎为水平线,可以很好的解决小流量时超压问题。

3)在水泵出水管上的止回阀后设置泄压阀,实践证明泄压阀反应灵敏,准确、可靠,可以有效防止因超压而造成的损害。

泄压阀的口径直接影响水泵的工况点及其实际扬程和流量,因此,一般情况泄压阀的口径比水泵出口水管小一级。

4)在地下二层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有水锤消除器。

5.3.避难层消防
超高层建筑须设避难层,设备专业也利用该层作设备间。

本工程二十一层为避难层,设有空调机房,生活、消防泵房和转输水箱。

本层为发生火灾时人员避难场所,并设有较多的设备。

无论该层有无可燃物,不容置疑,均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卷盘及自动喷头。

考虑避难层四周向室外敞开,冬季温度较低,管道容易冻结,故本层喷头采用易熔合金喷头,并所有的管道采用保温措施。

5.4中间转输水箱
当采用水泵直接串联供水时,中间转输水箱同时起着上区输水泵的吸水池和本区消防给水屋顶水箱的作用。

按规范要求,其储水的有效容积按15~30min 消防设计水量确定。

因转输水箱都利用避难层设置,一般还设有生活转输水箱,考虑结构承受能力,对建筑物的影响,按最低要求60m3储水量设置。

5.5避难层水泵隔震措施
转输水泵设于避难层中,应做好隔震措施,减少对下层办公场所的影响。

避难层水泵采用双层隔震措施,水泵采用弹簧隔震器槽钢基础,再在其下设橡胶隔震垫钢筋混凝土基座,以减小震动噪音。

8 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消防系统内容复杂,涉及的方面较多。

设计时要根据技术的可靠性,实际的可操作性,经济的合理性综合考虑,只有技术可靠、实际操作方便,才能确保安全。

以上是笔者在杭州某超大型机场大厦工程中给排水消防系统的具体设计中的设计体会,提出来和同行们交流,共同探讨,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