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钛白粉产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钛白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钛白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钛白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概况钛白粉与高钛粉都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尤其是改性包覆下在涂料、油墨、造纸、塑料橡胶、化纤、陶瓷等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钛白粉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的白色颜料。

二氧化钛的相对密度最小。

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工艺路线。

钛白粉的制造方法有两种:硫酸法和氯化法,其中56%的钛白粉为氯化法产品,这种产品的70%以上又产自美国杜邦等钛白粉大厂,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的钛白粉工厂仍以硫酸法为主。

制造钛白粉的材料主要包括:钛精矿、氯气、硫酸、金红石、四氯化钛、高钛渣。

二、现状随着钛白粉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被人类认识,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国。

2018年中国钛白粉产量295.4万吨,同比增长2.96%;2019年中国钛白粉产量318万吨,较上年增长22.6万吨,同比增长7.65%。

国产钛白粉的质量有所提高,能满足国内大部分下游产品的需求,在替代一部分进口产品的同时,也增加了出口量。

2018年中国钛白粉进口数量19.75万吨,出口数量90.8万吨;2019年中国钛白粉进口数量16.71万吨,出口数量100.35万吨。

我国也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钛白粉消费国,2018年中国钛白粉表观消费量224.35万吨,同比下降0.42%;2019年中国钛白粉表观消费量234.36万吨,较上年增长10.01万吨,同比增长4.46%。

国内拥有钛白粉生产企业50多家,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大量中小企业集中在缺乏资源优势的东部地区。

而我国钛矿资源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整个行业还处于较为分散的发展时期。

中国钛白粉主要企业有龙蟒佰利、中核钛白、安纳达等,2019年龙蟒佰利、中核钛白、安纳达营业收入分别是113.59亿元、33.77亿元、10.38亿元。

三、竞争策略钛白粉企业通过不断扩张能够给企业带来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规模性,使企业的固定成本得到更大范围的分摊,使企业的风险规避能力得到更有效的提高,使企业在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钛白粉工业

钛白粉工业

目录一、简介 (1)二、我国钛白粉工业现状 (4)三、钛白粉生产的原料 (7)四、钛白粉生产工艺 (8)五、钛白粉生产的环境污染 (15)六、钛白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1)钛白粉工业一、简介钛白粉钛白粉学名为二氧化钛( Titanium Dioxide)成分结构:它有金红石型(RutileR型)和锐钛型(Anatase 型)二种结构,金红石晶体结构致密,比较稳定,光学活性小,因而耐候性好,同时有较高的遮盖力,消色力。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1、TiO2(W%):≥90;2、白度(与标准样比):≥98%;3、吸油量(g/100g):≤23;4、PH值:7.0~9.5;5、105℃挥发份(%):≤0.5;6、消色力(与标准样比):≥95%;7、遮盖力(g/m2):≤45;8、325目筛余物:≤0.05%;9、电阻率:≥80Ω·m;10、平均粒径:≤0.30μ·m;11、分散性:≤22μ·m;12、水溶物(W%):≤0.513、密度4.2314、沸点2900 ℃15、熔点1855 ℃分子式:TiO2分子量:79.87CAS 登录号:13463-67-7EINECS 登录号:236-675-5主要特性:物理性质:1)相对密度在常用的白色颜料中,二氧化钛的相对密度最小,同等质量的白色颜料中,二氧化钛的表面积最大,颜料体积最高。

2)熔点和沸点由于锐钛型在高温下会转变成金红石型,因此锐钛型二氧化钛的熔点和沸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只有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有熔点和沸点,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熔点为1850℃、空气中的熔点为(1830±15)℃、富氧中的熔点为1879℃,熔点与二氧化钛的纯度有关。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沸点为为(3200±300)℃,在此高温下二氧化钛稍有挥发性。

3)介电常数由于二氧化钛的介电常数较高,因此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

在测定二氧化钛的某些物理性质时,要考虑二氧化钛晶体的结晶方向。

我国钛白粉的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钛白粉的市场发展现状

3我国钛白粉的市场发展现状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钛白工业最具发展活力的国家。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钛白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钛白粉生产大国。

2005年上半年我国钛白工业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生产规模持续上升,市场产销两旺,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在新一轮发展阶段,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凸现出来,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才能促使钛白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1我国钛白粉市场现状 钛白粉作为一种大宗的化工原料,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给钛白工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4年我国钛白粉不论是产量还是需求量,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呈现出典型产销两旺的特征。

根据钛白行业分会对28家会员企业的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共生产钛白粉392763t ,比上年同期增长22.69%;实现销售收入34.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2%;由于硫酸、钛矿、煤、柴油等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扬,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具有可比性的19家企业共实现利润1.4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4%。

同样,2005年上半年钛白粉行业生产经营情况持续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1.1我国钛白粉供给情况 1.1.1生产规模 近几年来,由于行业内各企业扩产和一些业外企业加盟钛白领域,使我国钛白粉产能扩充十分迅速(见表1)。

表1近年来我国钛白粉产能产量情况钛白粉产能从2000年的34万t 扩大到2004年的70万t 以上,4年增长105.8%;而钛白粉产量由2000年的31万t 增加到2004年的60万t 左右,增长93.55%。

有资料显示,我国钛白粉产量递增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同期增长速度。

目前全国钛白粉企业生产规模超万吨的企业的比例也在大幅提高,年产量达到万以上的(包括1万t )只有6家,2004年已超过23家。

钛粉生产现状

钛粉生产现状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钛及钛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在国防和民用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特别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兵器及舰船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对钛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但是钛合金材料生产成本高,采用近净成形工艺可以提高钛合金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近净成形工艺中的粉末冶金是目前钛加工的最有前景的工艺之一,因而作为粉末冶金的原料钛粉、氢化钛粉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并且随着传统改良的钛粉末冶金、激光快速成型、电子束粉末冶金及3D 打印制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市场对于低成本、高品质钛及其合金的粉末的需求势必急剧增大。

氢化脱氢法是利用钛对氢气的可逆吸收特征制取钛粉的。

根据钛-氢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可知,钛及钛的化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及氢气压力下进行吸氢,吸氢到一定程度后钛发生氢脆现象,容易被球磨等机械力粉碎,被粉碎的且含有大量氢气的粉末称为氢化钛粉。

将氢化钛粉在高温、真空条件下脱氢便得到了不含氢气的纯钛粉。

这是1955年美国发明的制取钛粉的经典方法。

该法生产的粉末粒度范围宽、成本低,对原料的要求不苛刻,工艺较易实现。

经过多年的改进和推广,已成为国内外制取钛粉的主要方法,所制得的粉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冶金、化工、医疗等领域。

但该方法生产的钛粉存在以下问题:1)氢化脱氢制备钛粉的O、N含量较高,不能满足制备高性能的钛及钛合金对粉末质量的要求;2)氢化脱氢制备的钛粉成本远低于雾化法制备的钛粉,但是粉末压实密度小、流动性差、形状不规则,难以直接满足金属注射成形、3D打印、激光快速成型等粉末冶金新技术的要求;3)目前通过氢化脱氢制备钛粉的原料都是商品海绵钛或者残钛,一方面价格贵,另一方面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其表面及内部毛细孔吸附水分、空气含量较多,在氢化前排气脱水不彻底,这将影响钛粉质量,即增加钛粉中氧、氮含量,尤其是氧的含量。

因此实现海绵钛-钛粉联合生产对生产低成本、高质量钛粉也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氢化脱氢法制备钛粉的问题,国外研究者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改进。

钛白粉的生产及应用现状

钛白粉的生产及应用现状

采用氯化法进行钛白粉的产品生产能有效缩短生产时间,减少其工艺控制点,由于能连续生产,其产品生产的效率较高,控制能力强。

氯化法的控制方式为自动控制,其并不会产生污染物,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此类钛白粉产品的质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杂质较少,且消色力大,在其粒径均一的情况下,还有较强的分散性,因此,应用此方式生产钛白粉产品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该行业的经济效益。

1.3 盐酸法当钛白粉产品的原料为钛铁矿时可采用盐酸法,一方面,运用浓盐酸将钛铁矿分解,在经过沉降、还原、水解、净化、盐处理与煅烧等工艺以后会形成钛白粉。

金红石类钛白粉最常应用盐酸法,此类原料的颗粒较松软,且粉碎性强,其整个生产流程都会完成在含氯介质内部。

另一方面,在应用盐酸法时,技术人员需注意盐酸体积分数与其挥发时的温度,具体来说,当盐酸体积分数在35%以下时,则盐酸溶解的速度就会有所下降,影响产品生成的质量,同时,当其挥发温度处在较低的状态时,会给设备带来较大的腐蚀性,且此类缺陷较难很快改善,因此,在工业生产中盐酸法的应用范围较窄。

2 钛白粉的应用现状2.1 产能状态当前钛白粉的产能集中度较高,其海外市场主要在5大巨头中,如科慕、特诺、康诺斯、科斯特、泛能拓等,但在中国的集中度则较为一般,其中只有龙蟒佰利联产能占全国约1/4,其他钛白粉企业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区域中,大多数企业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地区,但该区域的钛矿资源较少,而西部虽钛矿资源较多,但企业分布却较为松散,不利于钛白粉行业的整体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钛矿资源开发程度的加深,钛白粉的产量已呈现稳定态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钛白粉产品质量获得了进一步的保证,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得到较大改善[1]。

例如,龙蟒佰利联集团在近年来不断扩大钛白粉总体产能,在2019年收购了云南新立钛业后,进一步巩固扩大了公司氯化法技术优势,公司氯化法钛白粉产能将进一步扩容,形成了河南焦作,四川德阳、攀枝花,湖北襄阳,云南楚雄四省五地市六大生产基地的发展布局,主营钛白粉产能将超百万吨,规模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三。

钛白粉的生产及应用现状

钛白粉的生产及应用现状

调查研究157产 城钛白粉的生产及应用现状王扬 田甜 刘磊 刘金龙 李晶晶摘要:钛白粉是一种无机化工产品,在涂料、造纸等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因此为加强其应用程度,本文针对钛白粉的生产及应用现状展开探讨,以期可以为我国工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钛白粉;生产方法;应用现状在我国工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钛白粉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

钛白粉具有极强的耐热性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加强钛白粉研究力度,能够满足工业需求,该点对我国工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1 钛白粉的生产方法目前,钛白粉主要生产方法有以下两种:1.1 硫酸法钛白粉的实际生产流程分为三项内容: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生产钛白粉以及对产品进行处理。

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钛白粉生产方法即是硫酸法。

该种生产方法的应用时间可追溯至上世纪初期,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该种生产方法已趋向于成熟。

硫酸法主要使用原料为钛铁等。

在应用该种方法时,工作人员需将硫酸与钛原料进行融合,使钛原料能够分解为Ti (SO 4)2,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开展分离或除杂等工作,以此确保钛白粉产品具有完整性。

目前,此类生产方法主要被应用于三种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其分别是金红石类钛白粉、二氧化钛产品以及锐肽类钛白粉。

硫酸法钛白粉的生产流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其分别是:酸解、浸取、水解以及煅烧(如图1所示)。

硫酸法具有许多优势,因此将其应用于钛白粉生产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钛白粉生产效果。

其具体优势如下:其一,硫酸法所采用的原料较为常见,且价格低廉,因此应用硫酸法能够有效节省钛白粉生产成本;其二,硫酸法已有近百年的应用历史,整体技术已趋向于成熟,并且,硫酸法需要使用的设备操作简单,不仅具有可复制性,而且使用成本较低。

因此,在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应用硫酸法能够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

但是,硫酸法具有明显的缺点:其一,硫酸法对时间的要求较高,对节约生产时间极为不利;其二,硫酸法所生产的钛白粉质量仍处于进步阶段,亟需相关人员加强研究力度;其三,因为硫酸法需要利用大量水资源与硫酸,所以在钛白粉实际生产过程中,硫酸法将产生大量废弃物。

钛白粉行业分析报告

钛白粉行业分析报告

钛白粉行业分析报告钛白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涂料、塑料、印刷油墨等领域的重要白色颜料,其所占的市场份额日益扩大。

本文将对钛白粉行业进行分析,包括定义、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行业政策文件、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现状、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趋势前景、竞争格局、代表企业、产业链描述、SWTO分析、行业集中度等方面。

一、定义钛白粉是一种以钛矿石为原料制造的高纯度白色颜料。

由于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和良好的遮盖力,常用于各种颜色的涂料、塑料、橡胶、印刷油墨和陶瓷等领域。

二、分类特点根据钛白粉的生产方法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类型。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但是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和废气,环保压力较大;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更环保,但是成本更高。

三、产业链钛白粉产业链主要包括钛矿石采选、原料制备、冶炼、成型加工、应用和回收利用等环节。

其中,钛矿石采选和冶炼是整个产业链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四、发展历程钛白粉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我国钛白粉产业的起步较晚,直到1965年才开始生产,但是技术和设备水平逐渐提高,成为世界领先的钛白粉生产国之一。

五、行业政策文件2015年《十三五规划》提出钛白粉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行业优势、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和政策支持等。

六、经济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钛白粉需求逐渐增大。

尤其是涂料、塑料、橡胶和印刷油墨等领域对钛白粉的需求增长速度更快,这也促进了钛白粉行业的快速发展。

七、社会环境相对于其他行业,钛白粉行业的社会责任更大。

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环保和能源利用等问题,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八、技术环境钛白粉行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效率密切相关。

当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正逐步替代硫酸法,实现绿色、高效、低耗的生产方式。

九、发展驱动因素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拓为钛白粉产业提供了发展动力。

同时,在高端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钛 白 粉 综 述

钛 白 粉 综 述

钛白粉综述一个国家的钛白粉消耗是社会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钛白粉应用非常广泛。

钛白粉是涂料、塑料、橡胶、油墨、纸张、化纤、日化、医药、食品等行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原料,因此钛白粉的生产备受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

我国的钛白粉产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不足部分由进口弥补。

第一章:钛白粉的定义钛白粉学名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十分稳定的氧化物,分子量:79.88 ,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具有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化纤、橡胶、化妆品等工业。

钛白粉有两种主要结晶形态:锐钛型(Anatase),简称A型和金红石型(Rutile) ,简称R型。

锐钛型二氧化钛颜料,具有纯度高、粒子细小均匀、光学性能好、折射力强、消色力高、遮盖力强、且吸油量低、水分散性高等优点、用它生产的涂料色彩鲜艳不透明度高、涂层薄、用量少、并且有耐酸碱等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

产品主要用于涂料、油墨、橡胶、玻璃、化妆品、肥皂、塑料和造纸等工业。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颜料除具有锐钛型二氧化钛的优点外,还具有更好的耐候性,遮盖力。

主要用于:高级工业颜料、有光乳胶涂料,塑料,有较高消色力和耐晒要求的橡胶材料,高级纸张涂料层和蜡纸等。

HS 编码:32061110 分子式: TiO2 英文名:titanium dioxide CAS RN :13463-67-7第二章钛白粉的制取方法钛白粉制造方法也有两种:硫酸法(Sulphate Process) 和氯化法(Chloride Process) 。

1791年,Gregor在分析砂铁的时候发现了一种新的白色金屑氧化物,其后这一物质被确定为二氧化钛。

及至1912年,Jebsen 和Farup 确立了从原料矿石制造白色颜料的硫酸法,并且从1916 年起开始进行工业化生产。

1940年以后,氯化法的工业化生产工艺也迈入了研究阶段,而在50年代末叶正式投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钛白粉产业现状及问题分析一、中国钛白粉行业的总体状况1. 行业总产能和总产量由于近15年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导致钛白粉市场的同步增长,其结果是行业出现一系列的扩产项目和业外加盟项目,使钛白粉的产能和产量持续快速上升。

2. 产品结构明显优化按照国际上颜料级钛白粉产品通行的结构比例,金红石型产品占85%〜90% ,锐钛型产品只占10%〜15%。

金红石型钛白粉用途最广,主要用于油漆/涂料、塑料、橡胶、油墨、装饰纸涂层等。

而国际上锐钛型钛白粉只用于造纸(纸张纤维填充)、化学纤维消光,及少量的内用场合。

上世纪50年代,我国钛白粉产品以非颜料级的搪瓷、焊条、陶瓷用为主,70年代逐渐向颜料级的锐钛型发展,90年代以后,较高档次的金红石型产品开始出现于市场,且比例不断增加,近2年已接近于国际上比例水平。

3. 表观消费量按照国际上通行概念,国内产量加上进口量,再除去出口量,即等于表观需求量(Apparent demand),其含义在于"表观”(表面),不等于“已经”被消费,有些可能仍在流通途径或在仓库。

按照表4数据,2011年中国大陆的人均钛白粉占有量为 1.18kg,超过全球平均数(0.7〜0.8kg)。

2012年人均钛白粉消费量为1.24 kg,2013年人均钛白粉消费量达到 1.29 kg,继续上升。

4. 主要生产商2013年,我国正常生产的规模以上全流程型钛白粉生产商共48 家,工厂总数57个,其中实际产量在10万t以上的有5 家(四川龙蟒钛业、山东东佳、河南佰利联、中国蓝星化工和重组后的中核钛白),行业前15名厂商的实际产量均在5万t及以上。

5. 中国钛白粉生产企业的地区分布2013年,我国正常生产的48家规模以上的全流程型钛白粉生产商的57个生产厂分布于17个省、市、自治区(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安徽、江西、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甘肃),其中四川省和广西区各有13个。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我国钛白粉生产厂最集中的地级地区,2013年已投产的企业已达到10家。

但2013年7月,攀钢本部钛白粉厂已宣布永久关闭,现在攀枝花地区运行的钛白粉厂减至9家。

6. 关于钛白行业当前循环经济产业链状况硫酸法钛白粉的最大弊端是“三废”排放量大,处理费用高,企业视此为沉重的“包袱”。

如何将被动式变为主动式,发展市场化商品链,是钛白粉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根本。

当前,行业在“三废”的处理和综合利用上已获得许多成就,出现多种所谓“联产法”清洁生产模式,其无疑对该企业具有积极意义。

但这些“联产法”产业链都具有浓厚的企业或该企业所在地区的产业特色,有较强的局限性,短期内很难向行业普及和推广。

钛白粉是种典型的“两高一资”类产业,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酸性废气(汽)、废水和废渣,不但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对生产企业也是很大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完善和环保理念水平的提高,钛白粉企业的环保状况有明显改进,绝大多数企业都建有环保装置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废副达标排放。

各企业因地制宜,创造出有鲜明企业或地区特色的所谓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包括“硫-钛”、“硫-磷-钛”、“硫-铁-钛”、“硫-铵-钛”等。

在废副产品商品化方面,各企业压力最大的首属废水废酸中和后所产生的污泥(红石膏)利用。

虽然少数企业能实现部分回用,但大多数企业仍觉困难重重。

广东惠云钛业公司根据周边环境,有针对性地创造出行业内首家废副全商品化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链,不仅做到废副产品内部循环零排放,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此,2月27〜3月3日,全国钛白行业专家组对该企业组织专项考察,形成考察报告,结论:该企业的“硫-铁-钛-钙”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成果显著,是我国钛白行业循环经济的典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企业已成为我国钛白粉行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并被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列为年度工作计划之一,将其中关键技术和成功之处向行业推介。

二发展前景分析1. 市场总体稳中有升钛白粉作为一种基本无机化工材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油漆、塑(母)料、纸张、油墨等多种领域,其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环境和国内外市场息息相关。

即使国家在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合理控制GDP增长速度,从长远看,钛白粉的市场增长还将同步或稍高于GDP,预测未来3~5年的增长率为年均8%〜12%,而到2015〜2017 年,中国钛白粉的市场消费量将达到200~230万t(2013年为194.6万t)。

其中不排除阶段性的波动起伏。

2. 供需失衡,产能过剩2013年,我国钛白粉的综合产能为280万t/a(不含表面处理和加工型企业),实际产量为215.5万t,行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7.0%,水平不高。

近2~3年,各地已公布的扩产项目包括已有企业技改、扩产、业外加盟项目多达近30个,虽说其中一些已作调整、延缓或搁置,但还是有相当多的项目要实现竣工投产,在未来市场不可能急剧增加的背景下,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趋势也将更明显。

这里需要指出所谓当前还只是“阶段性”过剩、“结构性”过剩,认为“并不是总体产能过剩”,事实将会否定这些误导性观点。

3. 氯化法钛白2013年,全国正常生产的46个生产商56个工厂中,氯化法工艺企业只有锦州钛业1个,其产能/产量均只占当年全国总量的1.5%以内。

现今各地处于建设或竣工试产中的氯化法项目共6个(云南新立、锦州沸腾氯化3万t/a、河南漯河、洛阳万基、佰利联和攀枝花钛海集团),但其工程进展和竣工后运行效果还真是很难预料,最根本的原因是核心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其次是装备和钛原料。

因此,中国大规模发展氯化法的时机现在还未成熟。

三、当前行业存在的关键问题1. 产能集中度太低2013年,世界前6名生产商杜邦116万t/a,亨兹曼(56.5万t/a,其中氯化法为23.1万t/a,占40.2%),(加上新收购洛克伍德旗下德国莎哈利本(含芬兰凯米拉)34万t/a,总计为90.5万t/a),科斯特(77.8万t/a),特诺(46.2万t/a,全部为氯化法),康诺斯44.2万t/a(氯化法占67%),石原公司(ISK)25万t/a。

总计399.7万t/a,占除中国以外,全球总产能450万t/a的88.8%。

全球只有18个生产商,工厂总数46座。

2013年,全国前6名生产商的综合产量为826 691 t,占全国总产量38.4% ;全国前10名生产商的综合产能为1 104 741 t,占全国总量51.3% ;全国前20名生产商的综合产能为 1 590 368 t ,占全国总量73.8% ;全国前30名生产商的综合产量为1 879 965 t ,占全国总量87.2%。

全流程钛白粉行业有主要生产商46个。

此外,还有众多的加工型生产商。

以上数据明显反映出中国钛白粉行业和国际同行的差距。

2. 行业无权威、独立、中立的协会钛白粉行业至今无独立、中立、权威性的行业协会,这是这些年来无序发展、入门门槛低、不受制约或少受制约的原因之一。

若干年前,业内相关机构和人士曾试图发起成立独立和中立性的钛白行业协会或类似机构,但最终未有结果。

在现今的全球化市场经济环境下,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将钛白粉行业协会作为一个分支机构挂靠在其下游一个应用领域的协会名下,显然是不正常的,这很难在真正意义上起到行业管理的作用。

3. 创新能力低中国钛白粉工业自1998年以来的15年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也已3年多。

但这些发展只是总体规模,而且是中低档次的规模。

缺乏本质上的技术创新,模仿却是比比皆是。

如:工艺技术方面:由早年的加压水解清一色地改成常压水解,而且以外加晶种为主;无机表面处理为提高耐候性,清一色地以Al、Si、Zr包膜,缺乏国际上流行的致密性Si包膜研究和开发。

装备方面模仿更明显,如模仿国外的砂磨机、压滤机、大容量的酸解锅、水解锅等。

产品类型方面。

由当初的低档次非颜料级产品逐步向锐钛型、金红石型方向发展,这1〜2年又转向非颜料级的脱硝催化产品和陶瓷搪瓷用产品。

尤其是脱硝钛白产品,小型企业这样,大型企业也如此。

根本原因在于无法在主产品(尤其是金红石型)品质方面与国际先进产品相竞争,所以即使是实现世界第一3年之后,进口产品数量仍居高不下。

害怕竞争,缺乏创新是中国钛白工业的通病。

2005年时,当山东东营杜邦项目一公开,立即引起行业一片反对声,其原因可以说有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就是杜邦的产品档次太高,国内产品跟不上。

如果杜邦项目上马,岂不是搞垮中国整个行业?可是连这些反对者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一个高档次的项目流产了,几十个中低档次的项目诞生了,这对中国钛白粉工业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没有高水平的项目引导,没有高水平产品参与竞争,这对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能说是一种好事,只能在行业原有水平上踏步或漫步。

4. 如何客观看待中国钛白粉行业的未来毫无疑问,氯化法是中国钛白粉工业的发展方向,但要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则是若干年以后的事,而不是近期或眼前。

理由很简单:缺乏核心的技术来源,当前,无论是引进所谓“国外技术”,还是自我开发的“自主技术”,都还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预计,目前国内在建设中或已竣工试产的几个氯化法项目前景都不容乐观,要形成达标达产、要实现效益和盈利,还有很长的艰难的路要走。

当下更不能模仿和“跟风”。

硫酸法是中国钛白工业的基础和根本,我们不能期望一步登天,和国外先进水平平起平坐。

全行业要正视现实,脚踏实地,克服短处,发挥长处,实实在在做好环保和清洁生产工作;因地制宜,做好本企业、本地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工作,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实现整体效益。

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钛白工业之路。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