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
法兰盘(CA6140车床)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目录序言 ........................................................................................................................... - 1 -零件的分析 ............................................................................................................... - 2 -(一)零件的作用.............................................................................................. - 2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 2 -工艺规程设计 ........................................................................................................... - 4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 4 -(二)基面的选择 ................................................................................................ - 5 -(三)制定工艺路线............................................................................................ - 5 -法兰盘技术要求表 ................................................................................... - 6 -(四)工艺路线.................................................................................................. - 7 -(五)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 8 -工序1粗车Ø100mm柱体左端面、外圆,粗车B面 .......................... - 8 -工序2钻中心孔Ø18mm,扩孔Ø19.8mm,铰孔Ø20mm ...................... - 10 -工序3粗车右Ø45mm柱体右端面、外圆,Ø90mm外圆及右端面 - 12 -工序4半精车Ø100mm左端面、外圆,半精车B面并倒角C1.5,半精车Ø 90mm外圆,Ø 20mm左侧倒角C1 ............................................. - 15 -工序5 半精车右Ø45mm外圆,半精车Ø90mm右侧面,切槽3×2mm,车Ø20mm孔右端倒角C1和Ø45mm右端面倒角C7 ........................ - 19 -工序6 精车Ø100mm柱体左端面、外圆 ........................................... - 23 -工序7粗铣、精铣Ø90mm柱体的左右侧面 ...................................... - 24 -工序8 钻4XØ9mm透孔 ....................................................................... - 28 -工序9钻Ø4mm孔,扩Ø6mm孔....................................................... - 29 -工序10 磨削B面、外圆面Ø90mm .................................................... - 30 -工序11 磨削Ø90mm凸台距离轴线24mm的侧平面..................... - 32 -工序12 精车Ø45mm外圆、Ø90mm右侧面 ................................... - 33 -加工Ra0.4um平面的夹具设计 ............................................................. - 35 -设计任务 ................................................................................................. - 35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 - 35 -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CA6140 螺母(课程设计)

CA6140 螺母(课程设计)
一、引言
这份文档旨在介绍和讨论CA6140螺母的课程设计。
CA6140
螺母是一个重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机械制
造业。
该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CA6140螺母的设计、
特性和应用。
二、课程设计目的
1. 理解CA6140螺母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
2. 研究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CA6140螺母的设计和模拟分析。
3. 掌握CA6140螺母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4.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CA6140螺母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介绍。
2. 使用设计软件进行螺母的设计和模拟分析。
3. 编写螺母加工工艺流程和控制方案。
4. 进行实际螺母的加工实验,并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
5. 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讨论并解决与螺母设计和制造相关的问题。
四、课程设计结果评价
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应能够:
- 掌握螺母的设计原理和结构特点。
- 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螺母的设计和模拟分析。
- 编写螺母加工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案。
- 完成实际螺母加工实验,并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
- 能够解决与螺母设计和制造相关的问题。
五、结论
CA6140螺母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机械设计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螺母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要部件和机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相关知识.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要部件和机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一、主轴部件机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主轴部件是车床的关键部件,工作时工件装夹在主轴上,并直接带动工件作旋转运动,作为主运动。
因此主轴的旋转精度、刚度和抗振性和热变形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有直接影响。
如图10-1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部件。
图10-1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部件1、4、8--螺母2、5--双列螺钉3、7--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 6--推力角接触球轴承CA6140型卧式车床具有较好的刚度和抗振性,采用前、中、后三个支撑。
前支撑用一个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7和60º推力角接触球轴承6的组合方式,承受切削过程中的径向力和左、右两个方向的轴向力。
后支撑用一个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3。
主轴中部用一个单列短圆柱滚子轴承作为辅助支撑,这种结构在重载荷工作条件下能保持良好的刚性和工作平稳性。
由于主轴前、后两支撑采用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其内圈内锥孔与轴颈处锥面配合,当轴承磨损致使径向间隙增大时,可以较方便地通过调整主轴轴颈相对轴承内圈间的轴向位置,来调整轴承的径向间隙。
中间轴承只有当主轴轴承受较大力时,轴在中间支撑处产生一定挠度时,才起支撑作用。
因此,轴与轴承间需要有一定间隙。
前轴承的调整方法:用螺母4和8调整。
调整时先拧松螺母和螺钉5,然后拧紧螺母4,使轴承7内圈相对主轴锥形轴颈向右移动。
由于锥面的作用,轴承内圈产生径向弹性膨胀,将滚子与内、外圈之间的间隙减小。
调整合适后,将锁紧螺钉和螺母拧紧。
后轴承的调整方法:用螺母1调整。
调整时先拧松锁紧螺钉2,然后拧紧螺母,其工作原理与前轴承相同。
但必须注意采用“逐步逼紧”法,不能拧紧过头。
调整合适后,将拧紧锁紧螺钉。
一般情况下,只需调整前轴承即可,只有当调整前轴承仍不能达到回转精度要求时,才需调整后轴承。
二、多片式摩擦离合器机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CA6140型车床主轴箱的开停和换向装置,现大多采用的是机械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其结构如下图10-2 a所示。
CA6140车床对开螺母加工工艺

CA6140车床对开螺母加工工艺零件的分析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对开螺母,也称开合螺母。
其作用是为了传递机床梯形丝杠的动力。
当开合螺母处于“开”的位置(即其手柄在上方)时,丝杠(或称“丝杆”)的旋转运动将无法传递给溜板箱;反之,则丝杠的旋转运动将传递给溜板箱,由溜板箱将其转换成溜板的直线运动,完成刀具的纵向移动,平时机床溜板用光杠传动的,车螺纹的时候对开螺母闭合,用梯形丝杠传动,从而完成诸如车削螺纹等工作。
2. 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其主要加工的面只有①62、①52外圆柱面,M41.5的梯形螺纹。
因此先将零件当做轴类零件进行加工,再扩孔,进行螺纹加工,钻4 个螺纹孔,最后再将零件切开一分为二。
零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因此要合理安排精加工,以保证达到要求。
工艺规程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球墨铸铁,考虑到球墨铸铁的抗缺口敏感性,减震性和耐优良等特点,因此应该选用铸件,以便使开合螺母在使用中耐磨性良好,保证零件工作可靠。
将融化了的金属浇注到旋转着的模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金属液粘贴于模型的内壁上,凝结后所得铸件外形与模型内壁的形状相同,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毋需浇注口,故能显著地减少金属的消耗。
由于免除了砂型和制模的设备,以及减少了铸工车间的面积,生产成本就有了降低;这样得来的铸件具有紧密与微细的颗粒结构及较好的机械性能。
因此采用离心铸造,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来考虑也是应该的。
2.2基准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一般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
因此对本零件来说,选择以①62外圆柱面作为粗基准面加工①62外圆柱面和右端面。
精基准的选择:使用经过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采用加工了的① 62 外圆柱面和右端面作为精基准。
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标题: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摘要:本论文以CA6140型车床加工开合螺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螺母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设计了相应的夹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螺母加工的高效、稳定的方法。
通过实验验证,该工艺和夹具设计方案在加工效率、精度和质量方面有良好的表现。
关键词: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夹具设计;CA6140;车床一、引言开合螺母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结构特殊,加工过程对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针对其特点进行有效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
二、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分析1.加工工艺流程分析2.设备选择与调整3.切削参数的确定4.冷却液的选择与使用三、CA6140开合螺母夹具设计1.夹具种类选择2.夹具结构设计3.夹具材料选择4.夹具加工工艺四、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实验验证1.实验目的2.实验装置与工艺条件3.实验结果与分析4.实验结论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对CA6140开合螺母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的研究,本论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加工方法和相应夹具设计方案。
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在加工效率、精度和质量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
但与现有技术相比,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1]XXX.螺纹车削技术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XXX.工程制图与CAD[M].北京:中国冶金工业出版社。
[3]XXX.螺纹加工工艺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

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课程设计(论文)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学号:12151067姓名:高金宝专业:机械工程系别:机械与电气工程系指导教师:朱庆芹二○一五年十二月目录1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分析 (1)1.2确定铸造方案 (1)1.3毛坯的确定 (1)1.4确定毛坯的基本尺1.5 确定铸件的尺寸偏差 (1)1.6 零件的作用 (2)2工艺规程设计 (2)2.1加工原则 (2)2.2基面的选择 (2)2.3工序的确定 (2)2.4工艺路线 (3)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胚尺寸确定 (3)2.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4)3机床夹具设计 (9)3.1工序尺寸精度分3.3定位元件的确定 (10)3.4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10)3.5.夹紧方案及元件的确定 (11)3.6机床夹具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12)结论.........................................................................................................................12参考文献 (14)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分析根据零件的生产钢领为500件/年,零件为中批量生产。
性能要求:上下螺母动作同步,螺母与丝杠的同轴度。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保证。
在生产纲领确定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的专用夹具等,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考虑经济效果,减少成本。
1.2确定铸造方案铸造方法为沙型铸造,可选用湿型,铸造材料选择粘土沙,灰铸铁的尺寸公差等级为13-15级,选14级毛坯的浇注方式为两箱侧面浇注1.3毛坯的确定根据零件图所给的尺寸和要求,可知零件毛坯材料为HT2001.4确定毛坯的基本尺寸毛坯余量是在零件图基础上放大的,根据零件图上的尺寸确定如下基本尺寸:包括105、75.2、33、18、φ52H7的孔(孔的精度等级比铸造的精度等级低一级)1.5 确定铸件的尺寸偏差由资料查得2级铸铁尺寸偏差为上下各0.8mm11.6 零件的作用零件的功能:用于接通和断开从丝杠传来的运动,车削螺纹时,将开合螺母合上,丝杠通过对开合螺母体脱开。
C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

C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一、工艺规程1.产品材料:选择适合对开合螺母座的材料,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或不锈钢材料。
2.加工设备:使用C车床进行加工,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3.工艺流程:1)零件上料:将选择好的材料放置在C车床上进行加工。
2)车削外径:使用车刀对零件的外径进行车削,确保外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3)开端孔:使用合适的进给刀具对零件的端面进行开孔,确保孔径尺寸的精度和平行度。
4)卡夹定位:采用合适的卡夹夹紧零件,并进行定位,以确保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稳定。
5)车削内径:使用适当的刀具对零件的内径进行车削,确保内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6)螺纹加工:采用合适的刀具进行螺纹加工,确保螺纹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7)质检: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
8)除毛刺和清洁:清除零件表面的毛刺和杂质,保证零件的表面光洁度。
9)包装:将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包装,便于运输和存储。
二、工装设计1.定位夹具:设计适合对开合螺母座的定位夹具,确保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稳定和精度要求的达标。
2.卡盘夹具:采用合适的卡盘夹具夹紧零件,确保对开合螺母座的端面和内径的加工精度。
3.刀具选择:选择适合加工对开合螺母座的刀具,并确保刀具的刀尖尺寸和形状能够满足加工要求。
4.螺纹刀具:选用精密的螺纹刀具进行螺纹加工,以保证螺纹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5.规格设计:根据对开合螺母座的使用需求和要求,进行设计参数的选择,包括外径、内径、长度、螺纹尺寸等。
三、注意事项1.加工精度控制:严格把控对开合螺母座的外径、内径和螺纹的加工精度,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2.表面处理:保证对开合螺母座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以提高零件的装配性能。
3.检测手段:使用适当的检测手段,如量具、千分尺、外径规等,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
4.工艺优化:根据实际加工情况,不断改进工艺流程和工装设计,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CA6140_车床对开螺母体下部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与装备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工艺规程及钻2-Ø12H7孔加工夹具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及其制造班级:学号:设计者:指导教师:日期2014年6月20日一、零件的分析 (3)1.1开合螺母上座体零件图 (3)1.2零件的功能: (3)二、开合螺母座设计 (4)2.1确定毛坯的材料 (4)2.2确定铸造方法 (4)2.3毛坯的浇注方式 (4)2.4画毛坯图 (4)三、工艺规程设计 (6)3.1性能要求 (6)3.2工艺路线的拟定 (6)3.3工艺路线方案: (7)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3.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3.5.1 粗铣燕尾 (8)3.5.2 精铣燕尾 (9)3.5.3 铣退刀槽 (9)3.5.4 粗铣端面 (10)3.5.5 精铣端面 (12)3.5.6 钻Φ52H7孔并倒角1.5×45º (15)3.5.7 钻2 × Φ12孔 (15)3.5.8 车端面 (19)3.5.9 切断 (23)四、机床夹具设计 (24)4.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24)4.2定位方案确定 (25)4.3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25)4.4夹紧方案及元件的确定 (26)五、体会总结 (28)参考文献 (29)一、零件的分析1.1开合螺母上座体零件图如下所示:1.2零件的功能: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对开螺母体下部。
对开螺母体是用于接通和断开从丝杠传来的运动。
车削螺纹时,将开合螺母合上,丝杠通过对开螺母体传动溜板箱和刀架;否则就将对开螺母体脱开。
车削螺母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通过轴带动曲线槽盘转动,曲线槽盘上的曲线槽盘形状,通过圆柱销带动上半螺母在溜板箱体后面的燕尾形导轨内上下移动,使其相互靠拢,将对开螺母体和丝杠啮合。
若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则两半螺母相互分离,对开螺母体和丝杠脱开。
槽盘的曲线槽是一段圆弧,此圆弧在接近槽盘中心部分的倾斜角比较小,目的是使对开螺母体闭合能自锁,不会而自动脱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课程设计(论文)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学号:12151067姓名:高金宝专业:机械工程系别:机械与电气工程系指导教师:朱庆芹二○一五年十二月目录1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分析 (1)1.2确定铸造方案 (1)1.3毛坯的确定 (1)1.4确定毛坯的基本尺1.5 确定铸件的尺寸偏差 (1)1.6 零件的作用 (2)2工艺规程设计 (2)2.1加工原则 (2)2.2基面的选择 (2)2.3工序的确定 (2)2.4工艺路线 (3)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胚尺寸确定 (3)2.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4)3机床夹具设计 (9)3.1工序尺寸精度分3.3定位元件的确定 (10)3.4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10)3.5.夹紧方案及元件的确定 (11)3.6机床夹具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12)结论.........................................................................................................................12参考文献 (14)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分析根据零件的生产钢领为500件/年,零件为中批量生产。
性能要求:上下螺母动作同步,螺母与丝杠的同轴度。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保证。
在生产纲领确定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的专用夹具等,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考虑经济效果,减少成本。
1.2确定铸造方案铸造方法为沙型铸造,可选用湿型,铸造材料选择粘土沙,灰铸铁的尺寸公差等级为13-15级,选14级毛坯的浇注方式为两箱侧面浇注1.3毛坯的确定根据零件图所给的尺寸和要求,可知零件毛坯材料为HT2001.4确定毛坯的基本尺寸毛坯余量是在零件图基础上放大的,根据零件图上的尺寸确定如下基本尺寸:包括105、75.2、33、18、φ52H7的孔(孔的精度等级比铸造的精度等级低一级)1.5 确定铸件的尺寸偏差由资料查得2级铸铁尺寸偏差为上下各0.8mm11.6 零件的作用零件的功能:用于接通和断开从丝杠传来的运动,车削螺纹时,将开合螺母合上,丝杠通过对开合螺母体脱开。
车削螺母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通过轴带动曲线槽盘转动,曲线槽盘上的曲线槽盘上的曲线槽盘形状,通过圆柱销带动上半螺母在溜板箱体后面的燕尾形导轨内上下移动,使其相互靠拢,将对开螺母体和丝杠啮合。
若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则两半螺母相互分离,对开螺母体和丝杠脱开。
槽盘的曲线槽是一段圆弧,此圆弧在接近槽盘中心部分的倾角比较小目的是对开螺母体闭合能自锁,不会自动脱开。
2工艺规程设计2.1加工原则先粗后精,加工分阶段进行,基准先行,先主后次,先面后孔2.2基面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由先粗后精的原则,选取燕尾为粗基准,利用左右两个定位块和一个削边对其进行限制,达到过定位。
对于精基准,主要是基准重合。
2.3工序的确定初步设定工艺路线(先粗后精,先面后孔)铸造-预先热处理-粗刨(铣)C面B面D面-铣(1-3退刀槽)-粗加工两E面-粗镗(φ52)孔-半精刨(C面,E面)-精刨(C面,E面)-刮研(C,E 面)-精加工两E面-半精镗(φ52)-精镗(φ52H7孔)-钻,铰(φ12H7孔)-铣切(5mm)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φ8.5)-攻M10螺纹-钻(2—φ7)清理毛刺-检验工艺方案2①铸造②热处理③粗铣地面④铣退刀槽⑤粗铣两E面⑥粗镗50孔⑦半精铣C,B面精铣cb面⑧研磨CB面⑨精铣52孔使同轴度⑩钻φ11.5深20,垂直度要求⑾铰φ12H7孔铣切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攻螺纹,钻φ2-7孔2.4工艺路线工序1.铸造2.时效处理3.粗铣低面、燕尾座 4.粗车外圆端面并倒角5.粗镗中心孔6.半精铣,精铣低面,燕尾座,退刀槽7.刮研对开螺母体燕尾8.半精镗,精镗中心孔φ52H7 9.对开螺母体钻底孔2-φ12孔10. 铣开11.钻螺纹孔,攻螺纹M10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胚尺寸确定对开螺母体零件材料为HT15-33灰铸铁。
毛胚重量为4KG,生产类型为中批量,采用离心铸造毛胚,2级精度φ52H7孔精镗至φ52H7,表面粗糙度为Ra1.6工序余量2Z=0.08半精镗至51.5mm 2z=1.5粗镗到50mm 2z=3粗镗到47mm 2z=7铰φ12 2z=0.15扩钻至φ11.85mm 2z=0.85钻至φ11mm 2z=11一端面精铣至105 2z=0.08半精铣到105.2 2z=0.2粗铣到107 2z=6另一端面精铣至95 2z=0.5半精铣到96.5 2z=0.5粗铣到96 2z=12.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粗铣燕尾v=6m/min (0.1m/s) (表1-1 )ns=1000v/?dw=1000/(3.14*40)=0.8r/m(47.8r/min)按机床选取nw=0.79r/m(47.5r/mim) 实际切削速度V?t0??dwnw1000???40?0.191000?0.43m/s切削时11=8.7 (表1-1 )l?l175.2?8.7??158.3s(2.64min)smz0.53粗铣端面:选择高速钢套式面铣刀进给速度:sz=0.1-0.2(10-113)选取sz=0.1mm v=56m/min(0.92m/s) ns?1000v1000?0.93??3.7r/m(222r/min) ?dw??80切削时:11=37.5 12=2 (表1-1)Sm=szt0?铣退刀槽S=0.02~0.03选s=0.02mm v=47m/min(0.79m/s)ns?1000v1000?0.79??4.14r/s(248r/min) ?dw??60l?l1?l2?185 s (3min) sm 按机床选取nw=4r/s(240r/nim) 实际切削速度v??dwnw1000???60?41000?0.75m/s(45m/min)切削时11=5.9,12=4 (表)Sm=sz n z =2.68t0?l?l1?l21?5.9?4??3.785s(0.06min) sm2.88精铣燕尾:v=6m/min (0.1m/s)ns?1000v1000?0.1??0.8r/s(47.8r/min) ?dw??40按机床选取nw=0.79r/s (48r/min)实际切削速度v=0.43m/s切削是11=6.3 (表)t0?l?l175.2?6.3??153s(2.6min) smz0.53精铣端面铣刀进给速度0.10~0.12选取s0?0.12mm V=56m/min(0.9m/s)ns?1000v1000?0.92??3.7r/s(222r/min) ?dw??80按机床选取nw=4.2r/m 实际切削速度v??dwnw1000?1.01m/s(61m/min)切削时11=37.5 12=2 (表)t0?l?l1?l2?185s(3min)sm钻φ52H7孔并倒角粗镗第一次到47mm选择硬质合金可以调节浮动镗刀B=25 H=12进给量S=1.6~2.0选取1.6V=62.6m/min n=298r/min (6.36r/min)切削时11=1.7 ,12=3.0 ,1=105t?D?d147?40l?l1?l2105?1.7?3.0?3.5mmt0??10.34s 22s?n16?6.36 第二次粗镗之50mmS=1.6~2.0 选2.0V=56.6m/min n=360r/min ( 表10-8)切削时L1=0.87 L=105t=(D-d1)/2=(50-47)2=1.5mmt0?l?l1?l2105?0.87?3.0??9.07s(0.15min) s?n2.0?6精镗到52S=1.6~2.0 选取s=1.6V=62.6m/min n=398r/min切削时L1=0.58 L=105t =(D-d)/2=0.75t0?l?l1?l2105?0.58?3.0??10.24s(0.17min ) s?n1.6?6.63钻2-φ12孔选取直柄麻花钻①钻到11.0mm S=0.22-0.28,S=0.25mm/r(10-67)v=28m/min (0.47m/s),n=894r/min(7.95r/s)ns=1000v/ 切削工时L1=0.05,L2=39,L=105 t=(D-d1)/2=(52-51.92)/2=0.04mm t?(81.6r/min)按机床选取nw=800r/min 实际切削速度v?(0.13min )1000v1000?0.47??13.6r/s?dw??11l?l1?l220?3.4?1.5??7.49sn?s13.3?0.25 扩孔至11.85S=0.7~0.9 选取0.7v=22.2m/min n=472r/min按机床选取nw=460r/min=7.67r/s 实际切削速度v??dwnw??11.85?7.671000?1000?0.29m/s切削;L1=0.58 L2=1.5 L=20tl?l1?l220?0.85?1.0?n?5?4.11s(0.07min)ws7.68?0.7铰至Φ12选用锥柄机用铰刀D=12S=1.7 r/m v=10m/min,n=318r/min(5.3r/s)切削工时l1=0.05,l2=18,l=20t0?l?l1?l220n??0.05?18.7?5.3?5.14sws1铣端面铣至107mmS=0.3~0.5 选取0.4V=118m/min(1.97m/s)n1000v1000?1.s??d?97?9.65sw3.14?65按机床选取nw=8.6r/s(516r/min) 实际v??dwnw?3.14?65?8.6 10001000?1.76m/sL=(105-99)/2=3mm,L1=3,L2=2 ,L3=5L=d/2+ l1+ l2 + l3=32.5+3+2+5=42.5mmt0=(L/s.n ).i =(42.5/0.438.6)32=24.72s(0.4min)半精铣至105.8mmS=(0.3~0.5)选取0.3V=35m/min nv1000?0.s?1000?d?58??65?2.84r/sw切削速度按机床选取nw=2.5r/s 实际切削速度为v??dwnw1000?3.14?65?2.5?0.51m/s 1000L=0.6,L1=1,L2=1 ,L3=5L=d/2+ l1+ l2 + l3=32.5+1+1+5=39.5mmt0=(L/s.n ).i =(39.5/0.332.5)31=52.7s精铣至105mmS=(0.3~0.5)选s=0.3V=35m/min(0.58m/s)ns?1000v1000?0.58??2.84r/s ?dw3.14?65按机床选取nw=2.5r/s(150 r/s) 实际切削速度为v??dwnw1000?3.14?65?2.5?0.51m/s 1000L=0.4,L1=1,L2=1 ,L3=5L=d/2+ l1+ l2 + l3=32.5+1+1+5=39.5mmt0=(L/s.n ).i =(39.5/0.332.5)31=52.7s(0.88min) 倒角1.5*3 45度S=0.15~0.25选s=0.2v=(12~25)m/min(0.58m/s)选v=20 m/min=0.33m/minns?1000v1000?0.33??2.02r/s ?dw??52按机床选取nw=120r/min(2 r/s)l=0.75,l1=0.4t=(l+ l1)/nw.s=(0.75+0.4)/(230.2)=2.87min(172.5s)切断选用锯片刀具D=175mm 齿数(8~18)S=0.03~0.04 选s=0.03 v=34m/min(0.57m/s)ns?1000v1000?0.57??2.41r/s ?dw3.14?75实际切削速度v??dwnw1000?3.14?75?2.5?0.59m/s 1000L1=6 ,L2=4mm(11-12)Sm= Sz2Z2n=0.0334032.5=3mt?l?l1?l283?61?4??49s sm33机床夹具设计3.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由工序图知,本道工序为钻、锪φ6.5径向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