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ch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研究进展
段唐海
主要内容
一、Notch信号通路概述 二、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 三、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机制 四、针对 Notch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 五、展望
一、Notch信号通路概述
• 1916年近代遗传学家Morgan在果蝇体内发现了一 种新基因,当该基因发生突变时会造成部分果蝇 翅膀边缘出现缺刻( Notch ),因此将该基因命 名为Notch基因。1980年Notch基因首次被克隆出 来。
• Notch 信号能增强蛋白激酶 Cθ ( PKCθ ) 的活性及 其膜易位能力。从而通过 IKKɑ/IKKβ/NIK 复合物 增强 NF-κB 的活性,诱导 p50 /p65 异源二聚体 入核, 启动 CyclinD1、Bcl2-A1以及 L7 受体 ɑ 基因,最终增强 NF-κ乳腺癌
• Suruchi 等研究发现, Notch1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 低表达,而在乳腺癌组织中其表达增加了 3 倍以 上。
• Chen 等研究表明,在乳腺癌细胞株中, Notch1、 Notch2 及 Notch 配体Jagged1 都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表 达, 同时发现 Notch 的靶基因HES1 高表 达。
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
三次酶切:第一次在高尔基体内被furin蛋白酶切割为2个片断,转运到细胞膜形 成异二聚体。当配体结合到胞外区,Notch蛋白又发生两次断裂,首先,ADAM 家族的蛋白酶在靠近胞膜外的部位催化肽键断裂,然后,由早老素(PS)依赖 的γ-分泌酶(γ-secretase)在靠近胞膜内的部位切割,释放 Notch胞内区 (NICD),进入细胞核与转录因子CSL结合, 形成NICD/CSL转录激活复合体, 从而激活HES、HEY、HERP等碱性-螺旋-环-螺旋( basichelix-loop- helix, bHLH )转录抑制因子家族的靶基因,发挥生物学作用。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在多个细胞发育和组织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肺泡结构的破坏和纤维组织的增生。

NOTCH信号通路是由NOTCH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激活的一条信号传导途径。

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NOTCH信号通路可以促进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它们的凋亡。

这会导致肺纤维化过程中纤维母细胞的大量积聚。

NOTCH信号通路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为活化的纤维母细胞。

活化的纤维母细胞会释放大量的胶原蛋白和其他纤维化相关因子,导致纤维组织的过度积聚。

研究还发现,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进一步促进了肺纤维化的发展。

针对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许多研究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活性来改变肺纤维化的进程。

一些研究通过抑制NOTCH受体或配体的表达来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转分化。

其他研究则尝试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来促进纤维母细胞的凋亡。

还有一些研究使用药物来调节NOTCH信号通路的活性,以治疗肺纤维化。

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活性可能是治疗肺纤维化的一种新方法。

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了解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Notch信号通路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全文)

Notch信号通路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全文)

Notch信号通路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居颅脑疾病的第2位。

胶质瘤可分为3种主要的组织学亚型: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少突星形细胞瘤。

其中,星形细胞瘤根据恶性程度由低到高又分为Ⅰ-Ⅰ级,Ⅰ级即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

胶质瘤的治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GBM患者在确诊之后的平均生存期仅为1~2年。

阐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于建立有效的治疗方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广泛参与正常组织发育和肿瘤生长;Notch 信号通路与胶质瘤特别是GBM的多种生物学过程有关。

1.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过程1.1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其分子机制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多种原癌基因激活和/或抑癌基因失活。

约30%~40%胶质瘤的发生由抑癌基因p53突变导致,其功能失活使得细胞失去G1检测点控制,细胞凋亡受阻,细胞克隆性增殖;同时,p53介导的DNA修复功能受损,造成的基因组不稳定,促进产生新的基因突变,如p16/CDKN2或RB的缺失,或cyclinD基因的扩增,可增强胶质瘤的恶性表型。

如果再发生10号染色体长臂PTEN/MMAC1等基因的缺失或失活,会导致继发性GBM的形成。

另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基因扩增,可不依赖p53失活而导致原发性GBM的形成。

RELB原癌基因NF-κβ亚基(proto-oncogeneNF-κβsubunit,RelB)在高等级胶质瘤、间充质亚型和IDH1野生型胶质瘤中表达增加,从而促进癌细胞的粘附、侵袭和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使得胶质瘤的发展更加迅速。

另外,RELB还参与到机体的免疫反应当中,如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以及对炎症的免疫耐受。

与之相反,miRNA-139-5p对GBM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发挥抑制作用,其表达水平可作为GBM的诊断依据。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为深入了解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面将对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肺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组织中纤维组织的增生和沉积,导致肺功能受损。

过去的研究发现,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包括NOTCH1、NOTCH2、NOTCH3和NOTCH4四种受体和DLL1、DLL3、JAG1和JAG2四种配体。

当配体与受体结合时,NOTCH 信号通路被激活,从而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过程。

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肺发育、再生和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肺纤维化中,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与炎症反应、纤维母细胞激活和肺间质纤维化等过程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在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中,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和沉积,导致纤维组织的增生。

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还可以调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影响肺泡蛋白的表达和分化。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者们还发现,NOTCH信号通路与其他重要的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相互作用,共同调控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可以通过与Wnt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调控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NOTCH信号通路还可以通过与TGF-β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调控胶原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这些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NOTCH信号通路的认识,也为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肺纤维化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部病变,以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为主要病理特点,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的疾病。

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成分、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等因素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也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的关系,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第一节 NOTCH信号通路的基本概念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跨膜信号通路,在多种生物体中都有广泛存在。

NOTCH信号通路主要由NOTCH受体和其配体组成。

NOTCH受体主要有NOTCH1、NOTCH2、NOTCH3和NOTCH4等4种亚型,而其配体主要有Delta-like ligand (DLL) 1、DLL3、DLL4和Jagged1、Jagged2等。

当NOTCH受体与其配体结合后,受体上的酶活性区域被剪切,释放出活化的NOTCH内片段(NICD),NICD进入细胞核,与转录因子RBP-J结合,并激活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如Hes1、Hes5、Hey1、Hey2等基因。

通过这种机制,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和分化、干细胞维持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NOTCH信号通路通过控制肺部间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维持肺部组织的稳定。

在肺纤维化的情况下,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不适当的信号传导,导致了间质细胞的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积累,加速了肺组织的纤维化进程。

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的关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体现:2. 细胞外基质的沉积: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可以调控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合成和降解,影响了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肺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部组织的瘢痕化和纤维增生,最终导致呼吸功能受损。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NOTCH信号通路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一、 NOTCH信号通路的基本特征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跨膜信号传导通路,对胚胎发育、干细胞维持和组织再生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在哺乳动物中,NOTCH信号传导通过四种单体型的Notch受体(Notch1-4)和五种Notch配体(Jagged1/2和Delta-like1/3/4)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当Notch配体与其受体结合时,受体的胞浆尾部经过γ-分泌酶介导的剪切而释放,进入细胞核与转录因子结合并激活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二、 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肺部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了肺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肺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具体来说,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肺部纤维母细胞的激活和增殖在正常情况下,肺部的纤维母细胞主要负责维持肺部结构的稳定,当肺部组织受到损伤时,这些细胞能够迅速激活并增殖,修复受损组织。

当NOTCH信号通路异常活化时,它可能导致肺部纤维母细胞的过度激活和增殖,从而导致纤维组织过度沉积,最终形成纤维化瘢痕。

2. 间质细胞的转分化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还能够影响肺部间质细胞的转分化。

在肺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中,肺部的间质细胞可能会发生异常的转分化,表现为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生和胶原蛋白的过度沉积,从而加速肺部纤维化的进程。

3. 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细胞凋亡的调控最近的研究还发现,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肺部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细胞凋亡的调控。

肿瘤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肿瘤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2018年㊀7月第38卷㊀第7期基础医学与临床Basic&ClinicalMedicineJuly2018Vol.38㊀No.7收稿日期:2017 ̄05 ̄25㊀㊀修回日期:2017 ̄07 ̄17基金项目:兰州市科技项目(2013 ̄3 ̄27)∗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panyawen666@sohu.com文章编号:1001 ̄6325(2018)07 ̄1025 ̄04短篇综述㊀肿瘤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王晓清1ꎬ袁国强1ꎬ潘亚文1ꎬ2∗(兰州大学第二医院1 神经病学研究所ꎻ2 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ꎬ甘肃兰州730030)摘要:Notch基因编码一类高度保守的细胞表面受体ꎬ决定胚胎发育和成熟组织中的细胞命运ꎬ是相邻细胞之间通讯进而调控细胞发育㊁增殖和凋亡的重要通路ꎮ多种肿瘤的发生与进展和Notch信号通路异常有关ꎮ针对不同肿瘤ꎬ有效调控靶向Notch的参与者与靶分子ꎬ对抗肿瘤治疗具有重要研究意义ꎮ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ꎻ肿瘤ꎻ异常中图分类号:730 5㊀㊀文献标志码:AResearchprogressofNotchsignalingpathwayintumorWANGXiao ̄qing1ꎬYUANGuo ̄qiang1ꎬPANYa ̄wen1ꎬ2∗(1 InstituteofNeurologyꎻ2 Dept.ofNeurosurgeryꎬtheSecondHospitalofLanzhouUniversityꎬLanzhou730030ꎬChina)Abstract:Notchgeneencodesaclassofhighlyconservedcellsurfacereceptorsthatdeterminethefateofcellsinembryonicdevelopmentandmaturetissueꎬwhichisanimportantpathwayofcommunicationbetweenadjacentcellsꎬandthenregulatesofcelldevelopmentꎬproliferationandapoptosis.TheoccurrenceandprogressionofmultipletumorsareassociatedwithabnormalNotchsignalingpathways.Fordifferenttumorsꎬitisimportantsignificanceforanti ̄tumortherapytoeffectivelyregulatetheNotchparticipantsandtargetmolecules.Keywords:Notchsignalingpathwayꎻtumorꎻabnormal㊀㊀Notch基因最早在1917年黑腹果蝇中发现ꎬ因其功能部分缺失造成果蝇翅膀边缘缺刻(notch)而命名ꎮ从果蝇残翅到人类肿瘤靶向治疗研究经历近100年ꎬNotch信号通路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ꎬ介导相邻细胞相互作用ꎬ调节细胞㊁组织及器官的分化和发育ꎮ哺乳动物中Notch途径的功能复杂多样ꎬ参与干细胞更新分化[1]㊁造血和T细胞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ꎮNotch信号异常在肿瘤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ꎬ最初在人类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 ̄cellacutelymphoblasticleukaemiaꎬT ̄ALL)中发现Notch信号遗传学改变ꎬNotch1基因参与t(7ꎻ9)(q34ꎻq34 3)复发性易位ꎬ大约50%的人类T ̄ALL病例中存在Notch信号异常[2]ꎮ随之在实体瘤如肺癌㊁乳腺癌㊁肝癌㊁脑肿瘤和黑色素瘤等进展中均发现Notch信号通路异常ꎮNotch信号中关键分子的基因突变㊁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ꎬ而且不同的Notch受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3]ꎮ1㊀Notch信号通路1 1㊀Notch信号通路的组成Notch信号通路包括Notch受体(Notch1 ̄4)㊁基础医学与临床㊀㊀Basic&ClinicalMedicine2018 38(7)Notch配体(delta ̄like1㊁3㊁4和jagged1 ̄2ꎬDSL蛋白)㊁转录因子(CSL)㊁相关调节因子和靶基因等ꎮNotch受体由胞外区(NEC)㊁跨膜区(NTM)和胞内区(NICD)组成ꎬ是一种单次跨膜糖蛋白ꎮ胞外区含有36个EGF(epidermalgrowthfactor)样重复序列和3个富含半胱氨酸的LinNotch重复序列(LNR)ꎬ与配体结合并启动Notchꎻ胞内区包含核定位序列(nuclearlocalizationsequenceꎬNLS)㊁1个RAM区㊁6个锚蛋白(ankyrinꎬANK)重复序列㊁C端反式激活结构域(transactivationdomainꎬTAD)和PEST序列ꎮPEST序列为富含脯氨酸(proline)㊁谷氨酸(glutamic)㊁丝氨酸(serine)和苏氨酸(threonine)区域ꎮ其中RAM结构域是CSL结合区ꎬ两者可形成RPB ̄JκꎬANK结构域是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ꎬTAD是转录激活域ꎬPEST结构域与Notch受体的降解有关ꎮNotch配体结构包含一个N端的胞外区㊁富含半胱氨酸的DSL(delta㊁serrate和LAG ̄2)蛋白以及不同数量的EGF样重复区ꎮ1 2㊀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Notch信号通路激活过程:1)在内质网合成一个无效的单链前体蛋白为Notch受体ꎬ随之在高尔基体内被Furin样转化酶裂解(S1)ꎬ产生含N末端胞外亚基和C末端跨膜片段ꎬ两者通过Ca2+依赖性的非共价键结合形成异二聚体ꎬ后被转运至细胞膜ꎮ2)Notch受体与配体结合ꎬ由金属蛋白酶(adisintegrinandmetalloproteinaseꎬADAM)家族成员(ADAM17或ADAM10)催化切割(S2)ꎬ导致细胞外亚基解离ꎬ并产生与细胞膜相关的Notch胞外截短(notchextracellulartruncationꎬNEXT)中间体ꎮ3)由早老素1/2(presenilin1/2ꎬPSEN1/2)㊁nicastrin㊁早老素增强子2(presenilinenhancer2ꎬPEN2)和APH1组成的γ ̄分泌酶复合体酶切释放Notch活性结构域(NICD)至细胞质中ꎮ4)NICD转移至细胞核中ꎬ通过RAM结构域及ANK重复序列与转录因子CSL(CBF ̄1/RBP ̄Jκ)结合ꎬ募集SKIP(CBF1结合蛋白)㊁MAML(转录共激活因子)和p300组成转录激活复合物ꎬ进而激活Notch靶基因的转录ꎮNotch下游靶基因包括E/sp1㊁HES㊁HEY㊁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㊁NRARP㊁NF ̄κB㊁MYC[4]和survivin[5]等ꎮ2㊀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2 1㊀Notch信号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肿瘤ꎮNotch信号传导失调涉及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进展ꎬ在超过50%的人类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 ̄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中鉴定了Notch基因异常[6]ꎮT ̄ALL患者中存在Notch1激活突变ꎬ异常Notch信号通路已经成为白血病细胞增殖和代谢的主要调控者ꎬ其中Notch1突变严格依赖于MYC上调[7]ꎮ研究者建立T淋巴细胞体外模型ꎬ发现Notch1和4直接促进c ̄MYC表达ꎬ进而增加survivin的丰度和T细胞分化ꎬ而c ̄MYC负表达则降低survivin水平并伴随早期T细胞分化延迟ꎬNotch依赖性T细胞分化被survivin的减少而终止[8]ꎬc ̄MYC和survivin可作为Notch信号调节T淋巴细胞从造血干细胞分化的重要介质ꎮ在胸腺细胞特异性过表达Dlx5(distall ̄lesshomeobox)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中ꎬ鉴定Notch1/3和Irs2是Dlx5的直接转录靶标ꎬDlx5可直接反式激活Notch表达ꎬ在T细胞发育早期Notch1/3表达和Irs2诱导的Akt信号均上调[9]ꎮ另有报道Notch信号传导在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myelocyticleukemiaꎬCML)中的作用ꎬ评估慢性期CML患者和正常受试者骨髓的CD34+干细胞和祖细胞Notch及其下游靶标HES1的表达模式ꎬ发现Notch1在原代CML细胞CD34+群体内的不同淋巴和骨髓祖细胞中均有表达ꎬNotch1/2和HES1在CMLCD34+细胞CD34+Thy+亚型中显著上调ꎬ这表明在CML原始祖细胞中Notch信号传导被激活[10]ꎮ2 2㊀Notch信号通路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肺癌是导致全球人类死亡常见的肿瘤之一[11]ꎮ大约80%的肺癌患者被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lungcancerꎬNSCLC)[12]ꎮ在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中ꎬNotch配体DLL3mRNA水平随着肿瘤微环境刺激而改变ꎬ即在低氧条件或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刺激下降低ꎮ在体外LLC中DLL3过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并减少凋亡ꎬ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到小鼠体内时促进肿瘤生长ꎬ而且与癌旁组织相比ꎬDLL3在人肺癌组织中高表达[13]ꎮHES5是Notch途径下游激活的一种转录因子ꎬ调控多种组6201王晓清㊀肿瘤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织的细胞分化ꎬ研究发现HES5表达上调与肿瘤较强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呈正相关ꎬ而且HES5与STAT3直接相互作用ꎬHES5的消耗导致STAT3磷酸化被抑制并降低下游基因的表达ꎮ体外血清饥饿法和HES5 ̄siRNA转染实验证明HES5表达促进NSCLC细胞增殖ꎬ敲低HES5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ꎬ克隆形成率降低并减少细胞凋亡[14]ꎮNotch靶基因HES5可能通过STAT3信号传导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ꎮ2 3㊀Notch信号通路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ꎬ占所有肿瘤病例的25%ꎬ病死率的15%[15]ꎮ利用慢病毒载体敲除Notch1ꎬ乳腺癌干细胞克隆球的数量㊁比例和穿透Transwell膜的细胞数均减少ꎬ同时植入裸鼠体内的肿瘤也变小ꎮ这表明Notch1信号与乳腺癌干细胞的行为密切相关ꎬ阻断Notch1信号能够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恶性行为[16]ꎮ活化的Notch1信号通路激活NF ̄kB信号通路ꎬ进而上调NF ̄κB靶基因(MMP ̄2/ ̄9㊁VEGF㊁survivin㊁Bcl ̄xL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ꎮNotch1信号通路在促进乳腺癌恶性表型中起重要作用ꎬ这可能部分是通过激活NF ̄κB信号通路来介导[17]ꎮ这提示靶向失活这些通路为治疗乳腺癌提供一种新的策略ꎮ近期研究发现不同表达水平的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δ样同源物(DLK1)通过抑制Notch1信号反向调节人乳腺癌MDA ̄MB ̄231细胞的致癌潜力ꎬDLK1高表达导致Notch信号传导显著降低ꎬ进而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ꎮ相反ꎬ由过表达的DLK1处于较低水平而导致Notch抑制也处于较低水平时ꎬ导致体外MDA ̄MB ̄231细胞侵袭增加ꎬ体内外细胞大量增殖ꎮ这表明Notch信号的细微调节在控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中起重要作用[18]ꎮ2 4㊀Notch信号通路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ꎮNotch信号通路表达上调在维持脑肿瘤干细胞和侧群细胞(sidepopulationꎬSP)自我更新和化学耐药中起重要作用ꎬRNA干扰敲低Notch1后ꎬSP细胞的神经球形成能力和自我更新以及化学耐药性显著降低ꎬ同时SP干细胞表面基因Oct ̄4㊁Sox2和Nanog的表达显著降低[19]ꎮ该研究表明Notch1的上调与胶质瘤的化疗抗药性和肿瘤复发有关ꎮ有学者分析4种不同Notch受体在3组不同来源的胶质瘤细胞培养物中的差异表达ꎬ这3组分别是胶质瘤细胞系ꎬ不同WHO分级的人胶质瘤活组织和新鲜切除的原发性胶质瘤ꎬ发现Notch受体表达与细胞分化之间具有相关性ꎬNotch1和Notch4是分化和分化不良的胶质瘤细胞的标志物ꎬ这提示Notch受体可作为胶质瘤分级和可能的预后因素[20]ꎮ2 5㊀Notch信号通路与其他肿瘤的发生发展Notch通路靶基因HES1㊁HES5㊁HEY1和N1ICD在肝癌细胞中均高表达ꎬ与肝癌细胞的侵袭性迁移能力呈正相关ꎬIL ̄17单克隆抗体Secukinumab联合IL ̄35能够阻断Notch信号通路ꎬ同时降低肝癌细胞的侵袭性迁移能力[21]ꎮ在胰腺癌中Notch通路异常激活ꎬNotch配体Jagged1和Jagged2呈高表达ꎬ对种植肿瘤的裸鼠腹膜内连续施用喹诺霉素21d后ꎬ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ꎬ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和Notch通路蛋白表达显著降低[22]ꎬ这表明喹诺霉素是通过抑制Notch信号蛋白靶向胰腺癌干细胞的有效抑制剂ꎮ对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人类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ꎬOSCC)中的作用进行Meta分析ꎬ发现该相关基因均上调ꎬ体外γ ̄分泌酶抑制剂抑制Notch信号通路后显著降低OSCC细胞增殖ꎬC ̄FOSmRNA表达相应降低[23]ꎮ这表明Notch信号在人类OSCC中失调ꎬ并在细胞增殖中发挥作用ꎮ此外ꎬ在结肠癌㊁黑色素瘤㊁皮肤癌和卵巢癌中均发现了Notch信号通路表达异常[24 ̄25]ꎮ3㊀结语Notch传导是哺乳动物中一条复杂的信号通路ꎬ不仅参与肿瘤干细胞的分化㊁增殖和凋亡过程ꎬ而且Notch信号的细微调节对肿瘤的侵袭具有重要作用ꎮ该通路作为细胞增殖和代谢的重要调控者ꎬ紧紧依赖于肿瘤微环境和其他信号通路相互作用ꎬ针对不同肿瘤如何有效识别和靶向Notch相关的参与者和靶分子ꎬ对抗肿瘤治疗至关重要ꎮ未来靶向治疗肿瘤在药物抑制剂㊁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研究前景ꎮ7201基础医学与临床㊀㊀Basic&ClinicalMedicine2018 38(7)参考文献:[1]HernandezTejadaFNꎬGalvezSilvaJRꎬZweidler ̄MckayPA.Thechallengeoftargetingnotchinhematologicmalig ̄nancies[J].FrontPediatrꎬ2014ꎬ2:54ꎬ1 ̄8. [2]ReynoldsTCꎬSmithSDꎬSklarJ.AnalysisofDNAsur ̄roundingthebreakpointsofchromosomaltranslocationsin ̄volvingthebetaTcellreceptorgeneinhumanlympho ̄blasticneoplasms[J].Cellꎬ1987ꎬ50:107 ̄117. [3]NowellCSꎬRadtkeF.Notchasatumorsuppressor[J].NatRevCancerꎬ2017ꎬ17:145 ̄159.[4]CholLꎬHagenbeekTJꎬSolonMꎬetal.Constitutivenotch3signalingpromotesthegrowthofbasalbreastcancers[J].CancerResꎬ2017ꎬ77:1439 ̄1452.[5]ChenXꎬDuanNꎬZhangCꎬetal.Survivinandtumori ̄genesis:molecularmechanismsandtherapeuticstrategies[J].JCancerꎬ2016ꎬ7:314 ̄323.[6]HernandezTejadaFNꎬGalvezSilvaJRꎬZweidler ̄MckayPA.Thechallengeoftargetingnotchinhematologicmalig ̄nancies[J].FrontPediatrꎬ2014ꎬ54ꎬ1 ̄8. [7]Sanchez ̄MartinMꎬFerandoA.TheNotch1 ̄mychignwaytowardT ̄cell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J].Bloodꎬ2017ꎬ129:1124 ̄1133.[8]HaqueRꎬSongJꎬHaqueMꎬetal.c ̄Myc ̄inducedsur ̄vivinisessentialforPromotingthenotch ̄depentantTcelldifferentiationfromhematopoieticstemcells[J].Genes(Basel)ꎬ2017ꎬ97:1 ̄11.[9]TanYꎬSementinoEꎬXuJꎬetal.ThehomeoproteinDlx5drivesmurineT ̄celllymphomagenesisbydirectlytransac ̄tivatingNotchandupregulatingAktsignaling[J].Oncotargetꎬ2017ꎬ8:14941 ̄14956.[10]AljedaiAꎬBuckleAMꎬHiwarkarPꎬetal.PotentialroleofnotchsignalinginCD34+chronicmyeloidlenkaemiacells:cross ̄talkbetweennotchandBCR ̄ABL[J].PLoSOneꎬ2015ꎬ10:1 ̄26.[11]SiegelRLꎬMillerKDꎬJemalA.Cancerstatistic[J].CACancerClinꎬ2015ꎬ65:5 ̄29.[12]GreenhalghJꎬDwanKꎬBolandAꎬetal.First ̄linetreat ̄mentofadvanced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mutationpositivenon ̄squamousnon ̄smallcelllungcancer[J].CochraneDatabaseSystRevꎬ2016ꎬ5:CD010383.doi:10.1002/14651858.[13]DengSMꎬYanXCꎬLiangLꎬetal.Thenotchliganddelta ̄like3promotestumorgrowthandinhibitsnotchsig ̄nalinginlungcancercellsinmice[J].BiochemBiophysResCommunꎬ2017ꎬ483:488 ̄494.[14]GuSꎬZhangRꎬGuJꎬetal.HES5promotescellularpro ̄liferationofnon ̄smallcelllungcancerthroughSTAT3sig ̄naling[J].OncolRepꎬ2017ꎬ37:474 ̄482.[15]TorreLAꎬBrayFꎬSiegelRLꎬetal.Globalcancerstatis ̄tics[J].CACancerJClinꎬ2015ꎬ65:87 ̄108. [16]PengGLꎬTianYꎬLuCHꎬetal.Effectsofnotch ̄1down ̄regulationonmalignantbehaviorsofbreastcancerstemcells[J].JHuazhongUnivSciTechnologMedSciꎬ2014ꎬ34:195 ̄200.[17]LiLꎬZhaoFlꎬLuJꎬetal.Notch ̄1signalingpromotesthemalignantfeaturesofhumanbreastcancerthroughNF ̄κBactivation[J].PLoSOneꎬ2014ꎬ9:1 ̄12.[18]NuedaMLꎬNaranjoAIꎬBaladrónVꎬetal.Differentex ̄pressionlevelsofDLK1inverselymodulatetheoncogenicpotentialofhumanMDA ̄MB ̄231breastcancercellsthr ̄oughinhibitionofnotch1signaling[J].TheFASEBJꎬ2017ꎬ31:3484 ̄3496.[19]YuJBꎬJiangHꎬZhanRY.Aberrantnotchsignalinginglioblastomastemcellscontributestotumorrecurrenceandinvasion[J].MolMedRepꎬ2016ꎬ14:1263 ̄1268. [20]Dell AlbaniPꎬRodolicoMꎬPellitteriRꎬetal.Differen ̄tialpatternsofnotch1-4receptorexpressionaremarkersofgliomacelldifferentiation[J].NeuroOncolꎬ2014ꎬ16:204 ̄216.[21]LiHChꎬZhangYXꎬLiuYꎬetal.EffectofIL ̄17mono ̄clonalantibodysecukinumabcombinedwithIL ̄35blockadeofnotchsignalingpathwayontheinvasivecapabilityofhepatomacells[J].GenetMolResꎬ2016ꎬ15:1 ̄13. [22]PonnurangamSꎬDandawatePRꎬDharAꎬetal.Quino ̄mycinatargetsnotchsignalingpathwayinpancreaticcancerstemcells[J].Oncotargetꎬ2016ꎬ7:3217 ̄3232. [23]OsathanonTꎬNowwaroteNꎬPavasantP.Expressionandinfluenceofnotchsignalinginoralsquamouscellcar ̄cinoma[J].JOralSciꎬ2016ꎬ58:283 ̄294.[24]NtziachristosPꎬLimJSꎬSageJꎬetal.Fromflywingstotargetedcancertherapies:Acentennialfornotchsignaling[J].CancerCellꎬ2014ꎬ25:318 ̄334.[25]刘白ꎬ姜祎群.Notch信号在黑色素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ꎬ2017ꎬ43:121 ̄124.8201。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NOTCH信号通路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肺部纤维结构的异常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

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完全逆转这种疾病进程。

探索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了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在胚胎发育、成人组织再生和肿瘤发展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肺部,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肺癌、肺气肿和肺纤维化等。

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NOTCH信号通路被发现参与了肺部间质细胞增生、纤维化基质的沉积和炎症细胞的浸润等重要过程。

深入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望为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除了NOTCH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外,一些最新的研究还发现,NOTCH信号通路与其他重要的信号通路和分子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NOTCH 信号通路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等紧密相互作用,共同调控了肺部间质细胞的增生和分化。

一些microRNA等非编码RNA也被证实参与了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进一步影响了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探讨NOTCH 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靶点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4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9年6月第4卷第3期Chin Med Biotechnol, June 2009, V ol. 4, No. 3 DOI:10.3969/cmba.j.issn.1673-713X.2009.03.012 ·综述·Notch信号通路研究进展王利祥,华子春1917 年,Morgan 及其同事在果蝇体内发现一种基因,因其功能部分缺失可导致果蝇翅缘出现缺口,故命名该基因为 Notch。

随后的研究发现,Notch 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多个物种中表达,其家族成员的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在细胞分化、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迄今研究已阐明 Notch 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员及核心转导过程,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该通路实际上处于十分复杂的调控网络之中,而这与其在发育过程中功能的多样性相符合。

本文结合最新进展,系统阐述 Notch 信号通路的组成,功能,作用机制及调控,并揭示该通路异常与疾病的联系。

1 Notch 受体Notch 受体是一个相对分子量约为 30 000 的 I 型膜蛋白,由胞外亚基和跨膜亚基组成,2 亚基之间通过 Ca2+ 依赖的非共价键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

胞外亚基包含一组串联排列的 EGFR 和 3 个家族特异性的 LNR 重复序列。

EGFR 在 Notch 受体与配体的结合中起关键作用,在果蝇中,Notch 受体的第 11 位和 12 位 EGFR 介导了其与配体的结合。

LNR 位于 EGFR 的下游,富含半胱氨酸,介导了 2 亚基之间 Ca2+ 依赖的相互作用。

跨膜亚基包括跨膜区、RAM 序列、锚蛋白重复序列、核定位序列、多聚谷氨酰胺序列以及 PEST 序列。

RAM 结构域是 Notch 信号效应分子 CBF1/RBPJk 主要的结合部位。

ANK 重复序列结构域是 Deltex、Mastermind 等的结合部位,这些蛋白对Notch 信号通路有修饰作用。

PEST 结构域与泛素介导的Notch 胞内段降解有关[1]。

2 Notch 配体Notch 配体与受体一样为 I 型跨膜蛋白。

果蝇 Notch 配体有 2 个同源物 Delta 和 Serrate,线虫的 Notch 配体为 Lag 2,故又称 Notch 配体为 DSL 蛋白。

脊椎动物体内也发现了多个 Notch 配体,与 Delta 同源性高的称为Delta 样分子,与 Serate 同源性高的被称作 Jagged。

目前,发现人的 Notch 配体有 D ll l、3、4和 Jagged l、2。

配体胞外 DSL 结构域在进化中高度保守,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 Notch 信号所必需的。

Notch 配体的胞内域较短,仅70 个左右氨基酸残基,功能尚未阐明。

近来研究发现,Delta 1 的胞内域能够诱导细胞的生长抑制[2]。

有人推测,配体胞内段可能类似与受体胞内段,具有信号转导功能,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3 Notch 信号传递与效应因子迄今研究发现主要有 6 种信号通路在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中发挥关键作用,分别是刺猬、骨形态发生蛋白、无翅、类固醇激素受体、Notch 和受体酪氨酸激酶。

Notch 相对于其他信号通路结构较简单,没有第二信使的参与。

现有研究提出了 Notch 信号活化的“三步蛋白水解模型”[3]。

首先,Notch 以单链前体模式在内质网合成,经分泌运输途径,在高尔基体内被 Furin 样转化酶切割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000 含胞外区的大片段和 120 000 含跨膜区和胞内区的小片段。

两者通过 Ca2+依赖性的非共价键结合为异源二聚体,然后被转运到细胞膜。

当 Notch 配体与受体结合,Notch 受体相继发生 2 次蛋白水解。

第一次由 ADAM 金属蛋白酶家族的 ADAM 10/Kuz 或 ADAM 17/TACE 切割为 2 个片段。

N 端裂解产物(胞外区)被配体表达细胞内吞,而 C 端裂解产物随后由早老素 1/2,Pen-2,Aph1 和Nicastrin 组成的γ-促分泌酶复合体酶切释放 Notch 受体的活化形式 NICD。

经典的 Notch 信号通路又称为 CBF-1/RBP-Jκ依赖途径。

CBF-1/RBP-Jκ本身是 1 个转录抑制因子,能够特异性地与 DNA 序列“CGTGGGAA”相结合,并招募 SMRT,SKIP,I/II 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蛋白形成共抑制复合物,抑制下游基因的转录。

当 Notch 信号激活后,NICD 通过上述酶切反应被释放进入胞核,通过 RAM 结构域及 ANK 重复序列与 CBF-1/RBP-Jκ结合使共抑制复合物解离,并募集 SKIP,MAML 1 组成共激活复合体,激活下游基因的转录。

Notch 信号的靶基因多为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抑制因子家族成员,如哺乳动物中的 HES、非洲爪蟾中的XHey-1,以及近来发现的 BLBP [3]。

此外,存在非CBF-1/RBP-Jκ依赖的 Notch 信号转导途径。

最近有研究报道,果蝇 Notch 结合蛋白 Deltex 是某些组织特异性非 Su (H)依赖性信号所必需的,同时发现 Deltex 也具有拮抗Notch 的功能 [4]。

4 Notch 信号途径功能Notch 信号途径的功能最初是在果蝇神经系统发育的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25009,3073003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7715)作者单位:210093 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作者:华子春,Email:zchua@收稿日期:2009-02-01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9年6月第4卷第3期Chin Med Biotechnol, June 2009, V ol. 4, No. 3 225研究中发现的。

正常发育的神经系统中有一种旁侧抑制机制,使正在分化的神经元周围的神经前体细胞不再分化为神经元,而发育成上皮细胞。

研究发现,Notch 信号会上调细胞膜表面的 Notch 分子,同时下调其配体 Delta 的表达;反之,Delta 的表达对细胞自身 Notch 分子的表达则有下调作用。

这种正反馈机制使发育早期细胞 Notch 及其配体表达的细微差别在发育过程中被逐渐放大,从而决定了细胞的不同分化方向[5]。

不仅是神经系统,果蝇中胚层、生殖细胞、感觉器官等的正常发育与形成都有赖于 Notch 介导的分化抑制。

而哺乳类动物中多种不同的 Notch 分子功能不完全一致,其作用方式远较果蝇中复杂。

研究发现,Notch 信号在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它可以促进Tαβ细胞的形成[6],与 Gata 3 基因协同调控 CD4+ 细胞向Th 1/Th 2 类型的分化[7],并且可增加外周免疫器官边缘区B 细胞的数量[8]。

此外,Notch 信号是造血干细胞/祖细胞自我更新所必需的[9],同时对血管的发生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10]。

5 Notch 信号途径的调节与相互作用Notch 信号通路本身的简单性与其功能的复杂性不相匹配,这一简单的信号通路何以产生足够的多样性来精确响应众多不同的生理信号呢?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原来相对于简单的核心信号通路,细胞中存在复杂的修饰调节机制。

当Notch 受体最初在内质网合成时,一种糖基转移酶 OFUT 1 将岩藻糖加到其胞外区 EGFR 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这是配体结合受体从而激活 Notch 信号所必需的[11]。

在随后的分泌运输中,高尔基体中的 N-乙酰葡糖基转移酶Fringe 进一步对 EGFR 进行糖基化修饰,赋予 Notch 受体对不同配体特异的敏感性[12]。

近来研究发现,内吞作用在 Notch 信号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果蝇和斑马鱼中Notch 胞外域与 Delta 结合后被内吞入配体表达细胞,并促进受体的激活。

此外,在哺乳动物中 Numb 通过 PTB 结构域与 Notch 结合并招募含有 HECT 结构域的 E 3 连接酶,同时与内吞蛋白 Eps 15 和α-衔接蛋白互作,介导受体胞内段内吞至溶酶体降解,从而下调 Notch 信号[13]。

当信号激活而释放 NICD 后,细胞将无法通过改变配体或受体的浓度来控制信号的强弱,因此除与膜连接的受体和配体受到调控外,进入胞核的 NICD 也应受到严格的调控。

与此相应的是,人们在胞核内很难检测到从完整受体切割产生的 NICD。

目前发现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机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发现了很多泛素化相关分子,如 Su/Itch[14]、Neuralized [15]等。

科学家同时发现 Notch 信号通路与其他信号通路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串话,相互协调以使特定的应答与细胞整体状态相适应。

近来发现 Notch 信号通路与 Ras/MAPK 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然而这种互作的结果则因细胞背景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在线虫生殖孔分化过程中,Ras 的激活可能通过内吞介导的机制下调 Notch 活性。

相反,体外培养的经Ras 转化的人源细胞中,Notch 被 Ras 激活并是维持 Ras 激活转化表型所必需的[16]。

此外,Notch 通路与 Wingless/ Wnt,TGFβ/BMP 信号通路也存在相互作用。

在果蝇小眼发育中,Wingless 受体卷曲蛋白拮抗 Notch 受体[17];在人乳腺上皮细胞中,Notch 可以增强 Wnt 信号的致癌转化作用[18];在成纤维细胞中,TGF β通过下调 Notch 3 信号以促进平滑肌基因的表达[19]。

6 Notch 信号途径与疾病关系Notch 信号通路是进化上十分保守的信号传递机制,这一调控机制出现异常往往会导致先天性遗传疾病。

目前已经证实,N o t c h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基因突变与CADASIL、Aligile 综合症和脊椎肋骨发育不全等遗传性疾病有关。

CADASIL 是伴有皮质下硬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研究发现主要是由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表达的 Notch 3 基因胞外域 EGFR 中半胱氨酸残基的缺失或插入突变所致[20]。

Aligile 综合症是可导致多种器官如心、肝、肾等发育缺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Jagged 1 基因突变导致不能产生正常的翻译产物是其主要病因[21]。

Delta 3 基因突变能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SD[22]。

此外,研究发现 Notch 信号紊乱与某些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

动物模型实验表明它可能从 4 个方面影响心血管系统,这4 个方面包括血管重构、血管稳定性、动静脉发生选择以及心脏发育[23]。

近来研究发现淀粉样前体蛋白及 Notch 受体的剪切均依赖于γ-促分泌酶/早老蛋白,因此人们推测Notch 信号通路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在与 AD 相关的研究中证实了 Notch 信号的改变[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