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习题库
普通测量学习题集1绪论

普通测量学习题集1 绪论1-1什么是测量学?测量学的任务有哪些?1-2什么是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大地体?1-3什么是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1-4地面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163.46m,问其在1:500,1:2000的地形图上各为多少厘米?1-5什么叫比例尺精度?1:2000的比例尺精度是多少?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何意义?1-6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2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2-1解释下列名词:高程、高差、视线高程、水准管分划值、水准管轴。
2-2望远镜由哪些部件组成?什么是视准轴?如何利用望远镜去瞄准目标?2-3什么叫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2-4试述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步骤。
2-5水准仪的圆水准器和水准管的作用有何不同?水准测量中,当读完后视读数、转动望远镜瞄准前视尺时,发现圆水准器气泡和符合水准管气泡都有多少量偏移(不居中),这时应如何整平仪器、读取前视读数?2-6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将仪器安置在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处?它可以减小或消除哪些误差?2-7何谓转点?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水准测量时,在什么立尺点上放尺垫?什么点上不能放尺垫?2-8测量的计算校核主要校核哪几项计算?2-9说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水平的前提是什么?2-10水准测量中可能产生哪些误差?如何减小或消除其影响?2-11水准仪有哪几条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什么是主要条件?为什么?2-12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时,为什么要使圆水准器居中?不居中行不行?2-13如图2-31所示,请把图中观测数字记录在表格(表2-6)中,并进行计算和校核。
图2-31表2-6 复习题2-13水准测量记录表2-14闭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如图2-32所示,已知BM1高程为50.435m,试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与高程计算。
图2-322-15一附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如表2-7所示,试检验和校核此观测成果是否符合普通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2.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器官和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4.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A.条件反射B.肌丝滑行C.心脏射血D.防御反应E.基础代谢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器官和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A.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组织液9.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脑脊液E.房水10.内环境的稳态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2.阻断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是!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13.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旁分泌调节D.自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4.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C.神经分泌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5.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16.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神经和内分泌系统17.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正反馈控制@D.负反馈控制E.条件反射(二) B型题A.分子水平的研究B.细胞水平的研究C.器官水平的研究D.系统水平的研究E.整体水平的研究—18.对心脏射血过程的研究属于19.研究低氧条件下循环与呼吸活动的改变及互相影响属于20.研究神经递质的合成与受体蛋白的基因表达属于/% % % % %21.正常人体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22.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3.正常人体血浆约占体重的%24.正常人体的体液约占体重的25.正常人体组织液月占体重的A.快速、精确而短暂B.快速、粗糙而广泛C.缓慢、持久而弥散D.缓慢、迟钝而局限E.相对局限和不灵敏@26.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27.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28.自身调节的一般特点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29.肾上腺素促进糖和脂肪代谢,属于*30.进食时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唾液以助消化,属于&*31.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三) 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2 . 参与光照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的调节是[*33.小动脉灌注压升高时口径缩小从而控制血流量的调节是34.参与胃液分泌的调节是35.参与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的调节是A.负反馈控制B.正反馈控制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6.属于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的是37.属于自动控制系统(闭环系统)的是38.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的是39.病理情况下出现的恶性循环是]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0.伸手准确抓住某一目标物的动作调节中有41.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血压调节中有42.运动员进入运动场尚未开始运动时,循环、呼吸活动已开始增强的调节中有43.创伤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的调节中有](四) X型题(多选题)44.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包括A.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状态B.各器官和细胞的活动规律和相互作用C.各种生命现象及其内在机制D.内外环境对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45.下列哪几项为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A.生理止血B.突触传递C.肾小球过滤D.应激反应*46.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A.肺的呼吸B.肾的排泄C.胃肠消化吸收D.血液循环~47.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调节属于负反馈控制A.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B.胃酸分泌过多抑制胃液分泌C.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K+降低48.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A.排尿反射B.牵张反射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49.下列哪些调节过程可构成闭合环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非自动控制,二、名词解释50.生理学51.内环境52.稳态53.反射54.体液调节55.自身调节56.正反馈!三、问答题57.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水平进行58.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9.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调节60.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习题一、是非题1、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研究设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 )2、数量上有联系的两个变量一定有因果关系. ( )3、家庭中子女数是离散型的定量资料. ( )4、为了研究某校入学男生的平均身高,研究者随机抽取了1000名男同学测量其身高,得到平均身高为168cm,标准差为2.4cm,可以称样本均数是一个统汁量. ( )5、在推断性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对样本进行分析,但最终的目的是推断总体. ( )6、同质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个体变异. ( )7、学校往往通过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事实上对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而言,一次考试就是一次抽样,故存在抽样误差. ( )二、选择题1、某学校有甲班和乙班,用同一张数学试卷进行考试,经过盲态改卷,甲班平均分为87分.乙班平均分为86分,请问: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通过这次考试,可以认为甲班的数学平均水平高于乙班B.通过这次考试,可以认为甲班的这次数学考试平均成绩高于乙班C.对于评价两个班级的这次数学考试平均成绩而言,两个班级的数学平均分存在抽样误差D.对于评价两个班级的数学平均水平而言,这次数学考试成绩不存在抽样误差2、下列属于连续性变量的是________.A.血压B.职业C.性别D.民族3、某高校欲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随机选取了1000例大学新生调查,这1000例大学新生调查问卷是________.A.一份随机样本B.研究总体C.目标总体D.个体4、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A.在一个同质总体中、主要研究指标的个体观察值之间存在差异B.在一个同质总体中,主要研究指标的个体现察值之间一般不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异C.总体中的个体在同质的基础上有变异D.如果个体间有变异,那它们肯定不是来自同一总体5、某研究用X表示儿童在—年中患感冒的次数,共收集了1000人,请问:儿童在一年中患感冒次数的资料属于________.A.连续型资料B.有序分类资料C.不具有分类的离散型淡料D.以上均不对三、筒答题1、简述总体和样本的定义,并且举例说明.2、简述参数和统计量的定义,并且举例说明.3、变量的类型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各种类型变量有什么特点?4、请举例说明一种类型的变量如何转换为另一种类型的变量.5、请简述卫生统计工作可以分为哪几个基本步骤.6、请简述什么是小概率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什么是必然事件?概率有哪些性质?7、在某个治疗儿童哮喘的激素喷雾剂新药的临床试验中.研究者收集了300名哮喘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哮喘缓解期内采用激素喷雾剂.在哮喘发作期内采用激素喷雾剂+扩展气管药;对照组在哮喘缓解期不使用任何药物.在哮喘发作期内采用扩展气管药物.通过治疗3个月,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请阐述这个研究中的总体是什么.8、为了研究某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某医院收集400名首次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从未治疗过),在治疗前测量每个患者的骨密度,然后每个患者服用该药物.服药满6个月时,测量每个患者的骨密度,考察这个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请问:在这个研究中,总体是如何定义的?总体均数是如何定义的?9、某医生收治200名幽门螺杆菌感染(H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人.一组用A药,只一组用B药,经过2个月的治疗,A药组有70人检查的结果为Hp阴性,B药组有65人检查的结果为Hp阴性.请根据现有结果评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A药组的疗效高于B药组.(2)A药的疗效高于B药.。
人体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2.稳态3.刺激4.兴奋5.兴奋性6.反射7.神经调节8.反馈9.负反馈二、简答题1.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有何特点?2.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有何作用?试举例说明。
三、填充题1.生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2.新陈代谢过程可分为代谢和代谢两个方面。
3.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和。
4.生理学的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是:水平的研究、水平的研究和的研究。
5.所谓兴奋性就是生物体具有感受,产生的能力。
6.在传统的生理学中,通常将、和统称为可兴奋组织。
7.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调节、调节和调节。
四、判断题1.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结构以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离体实验中,刺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时,可反射地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
3.消化道内的消化液是机体的内环境之一。
4.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保持绝对恒定的。
5.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是指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6.开环控制系统实际上就是单一的反射过程。
7.条件反射活动是一种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
五、单项选择题1.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状态A.固定不变B.相对恒定C.随机多变D.绝对平衡E.与外界一致2.下列各种实验中,属于急性实验方法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B.狗食道瘘假饲实验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D.血液常规检查E.X线成像3.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A.反射B.兴奋C.刺激D.反映E.阈值4.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A.收缩反应B.分泌活动C.神经冲动D.生物电变化E.慢波5.下列各项调节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血液凝固B.降压反射C.排尿反射D.分娩过程E.排便反射6.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组织液E.血液7.机体对适宜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称为A.兴奋性反应B.抑制性反应C.双向性反应D.适应性反应E.无反应状态8.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维持机体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D.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E.稳态的概念首先由美国科学家Cannon提出9.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完成反射所必须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完全相同D.在反射进行过程中可有体液因素参与E.轴突反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10.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人体A.细胞的生命现象B.器官的功能活动C.与环境的相互关系D.体内的物理化学变化E.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11.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A.物质代谢B.新陈代谢C.适应性D.应激性E.自控调节12.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A.适应性反应B.旁分泌反应C.稳态反应D.非自控调节E.前馈调节13.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A.分娩B.排尿反射C.降压反射D.小肠运动E.血液凝固14.下列体内哪种物质是不直接传递信息的?A.神经递质B.调制物C.内分泌激素D.旁分泌物质E.局部体液因素15.机体的外环境是指A.大气环境B.细胞外液C.泪液D.汗液E.细胞内液16.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B.血浆C.尿液D.淋巴液E.细胞内液17.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A.偏差信息B.干扰信息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E.自控制信息18.家免,雄性,体重,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剂量1g/kg,切开腹壁找到膀胱,两侧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液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得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与细胞得A、物理与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得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得活动规律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生长、发育与衰老得整个过程2、下列关于生理学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就是生物学得一个分支B、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就是一门重要得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就是机体各组成部分得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与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得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得基本规律?A、细胞与分子水平B、组织与细胞水平C、器官与组织水平D、器官与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4、在目前得医学生理学中, 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得描述属于细胞与分子水平?A、条件反射B、肌丝滑行C、心脏射血D、防御反应E、基础代谢5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得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得知识?A、细胞与分子水平B、组织与细胞水平C、器官与组织水平D、器官与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得研究?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得正确观点就是A、分子水平得研究结果最准确B、离体细胞得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得功能C、动物实验得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得生理功能D、多个水平研究结果得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得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机体得内环境就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组织液9、内环境中最活跃得部分就是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脑脊液 E、房水10、内环境得稳态A、就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就是指细胞外液得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得正常生理活动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得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得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2、阻断反射弧中得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得调节就是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13、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得稳定,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旁分泌调节D、自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4、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C、神经分泌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5、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得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16、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得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神经与内分泌系统17、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正反馈控制D、负反馈控制E、条件反射(二) B型题A、分子水平得研究B、细胞水平得研究C、器官水平得研究D、系统水平得研究E、整体水平得研究18、对心脏射血过程得研究属于19、研究低氧条件下循环与呼吸活动得改变及互相影响属于20、研究神经递质得合成与受体蛋白得基因表达属于A、5%B、15%C、20%D、40%E、60%21、正常人体细胞内液约占体重得22、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得23、正常人体血浆约占体重得24、正常人体得体液约占体重得25、正常人体组织液月占体重得A、快速、精确而短暂B、快速、粗糙而广泛C、缓慢、持久而弥散D、缓慢、迟钝而局限E、相对局限与不灵敏26、神经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27、体液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28、自身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29、肾上腺素促进糖与脂肪代谢,属于*30、进食时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唾液以助消化, 属于*31、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三) 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就是D、两者都不就是32 、参与光照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得调节就是*33、小动脉灌注压升高时口径缩小从而控制血流量得调节就是34、参与胃液分泌得调节就是35、参与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得调节就是A、负反馈控制B、正反馈控制C、两者都就是D、两者都不就是36、属于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得就是37、属于自动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得就是38、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得就是39、病理情况下出现得恶性循环就是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0、伸手准确抓住某一目标物得动作调节中有41、通过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得血压调节中有42、运动员进入运动场尚未开始运动时,循环、呼吸活动已开始增强得调节中有43、创伤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得调节中有(四) X型题(多选题)44、人体生理学研究得任务与内容包括A、各器官与细胞得正常状态B、各器官与细胞得活动规律与相互作用C、各种生命现象及其内在机制D、内外环境对机体生命活动得影响45、下列哪几项为器官与系统水平得研究?A、生理止血B、突触传递C、肾小球过滤D、应激反应*46、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A、肺得呼吸B、肾得排泄C、胃肠消化吸收D、血液循环47、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调节属于负反馈控制?A、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B、胃酸分泌过多抑制胃液分泌C、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K+降低48、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A、排尿反射B、牵张反射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49、下列哪些调节过程可构成闭合环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非自动控制二、名词解释50、生理学51、内环境52、稳态53、反射54、体液调节55、自身调节56、正反馈三、问答题57、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水平进行?58、内环境得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9、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调节?60、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与正反馈得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
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
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
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2。
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4。
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A。
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
心脏射血D。
防御反应 E。
基础代谢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A。
细胞和分子水平 B。
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
整体水平6。
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A。
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
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
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A。
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液 E。
组织液9。
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 D。
脑脊液 E。
房水10。
内环境的稳态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
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 E。
绪论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绪论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理论知识 5.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心理特征系统的是()。
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正确答案:B解析: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
在能力方面,自然科学家表现出认知能力强,而社会活动家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强;在气质方面,有人暴躁,有人温和;在性格方面,有人正直,有人阴险。
知识模块:绪论2.构成人格的成分有()。
A.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B.情感和意志C.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D.情感、意志、能力和气质正确答案:A解析: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需要、动机这些人格倾向性和能力、气质、性格这些人格心理特征。
知识模块:绪论3.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感觉、知觉、思维三个阶段B.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C.感觉、知觉、思维萌芽和思维四个阶段D.感觉、知觉、思维萌芽、思维和意识五个阶段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4.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始于()。
A.公元前四世纪B.十九世纪初期C.十九世纪后期D.二十世纪初期正确答案:C解析:古代的心理学都包含在哲学的体系之中。
19世纪70年代末期,也即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
这一行动才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体系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知识模块:绪论5.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b理学实验室,并被誉为“科学心理学之父”的人是()。
A.詹姆斯B.冯特C.弗洛伊德D.马斯洛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6.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A.生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物理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绪论7.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有自我实现需要。
这是()的观点。
A.行为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认知学派正确答案:C解析: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心理学第1章 绪论题库(1)

第一章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1分)1.狼孩的例子展示了()因为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 遗传B 环境C 内因D 先天2.同卵双生子分开抚养后在许多人格特征上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9,而一起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为0.52;相比之下,分开抚养与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间对应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21与0.23。
这说明了心理发展受到()的影响。
A 环境因素B 遗传因素C 学校因素D 家庭因素3.()认为人的行为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动和激发,且这些力量是与生俱来的。
A 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学派 D 先天本能学派4.根据操作性条件发射,行为是否自发的出现主要是受()支配。
A 条件刺激B 无条件刺激C 本能D 强化5.读书看报属于()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意志过程D 人格过程6.前几天,重庆阴雨绵绵,小明觉得非常“郁闷”。
随着天气放晴,小明也变得活跃起来。
小明的心理变化反映了()的不稳定性。
A 性格B 气质C 心理状态D 心理过程7.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表明()A 两个因素负相关B 两个因素不相关C 两个因素正相关D 两个因素伪相关8.在一位研究者设计的“智力对中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A 智力B 中学生C 物理问题D 物理成绩9.“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类心理现象属于()A 认知过程B 心理特征C 情感过程D 心理状态10.“爱之愈切,知之愈深”反映了()A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B 环境对心理的影响C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D 心理对环境的能动性11.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调查问卷按照提问和反应的结构方式可以分为()A 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B 纸笔问卷和电子问卷C 等级问卷和顺序问卷D 公开问卷和非公开问卷12.“爱情天梯”让人们感动的主要是男主人翁的()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意志过程D 人格过程13.日本核电站因海啸发生核泄漏期间,许多老百姓跟风“抢购食盐”以防核辐射的从众现象属于()的研究范畴A 社会心理B 教育心理C 管理心理D 学习心理14.“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更可能得到()的支持A 人本主义学派B 行为主义学派C 精神分析学派D 认知学派15.“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习题库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诊断疾病B. 治疗疾病C. 揭示疾病的机制和规律D. 鉴定疾病的类型E. 描述疾病的表现
2.侧重机能、代谢方法研究疾病机制的学科为:A.病理学B. 病理生理学C.生理学
D. 生物化学
E. 遗传学
3.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DIC B. 酸碱平衡紊乱C. 水肿
D. 呼吸衰竭
E. 发热
4.病理生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流行病学研究B. 临床实验研究C. 循证医学研究D. 分子生物学研究E. 动物实验研究
5.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主要手段是
A.流行病学研究B. 临床实验研究C. 动物实验研究D. 分子生物学研究E. 循证医学研究
【答案】1.C 2.B 3.D 4.E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