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

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
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
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HRRN,Highest Response Ratio Next)是一种多个进程到达时间不同,具有优先级的多用户作业调度算法,它结合了先来先服务和优先级调度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其中的缺陷。
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是一种结合了先来先服务调度和优先级调
度的算法,是根据每个进程的响应比来决定下一次使用哪个进程。
响应比是指进程等待的时间与进程周转时间之比,也就是说,响应比是指一个进程等待时间与进程执行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之比。
HRRN调度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每次调度都选择等待时间最长的进程,如果等待时间相同,则选择周转时间短的进程。
具体地讲,HRRN 算法将每个进程的响应比作为调度准则,它的响应比是等待时间与周转时间之比,即
R = (W+S)/S
其中R为响应比,W为等待时间,S为周转时间。
例如,当有三个进程A、B、C,其到达时间分别是0、3、5,服务时间各为1、2、8,那么他们的响应比分别为
R_A=(0+1)/1=1
R_B=(3+2)/2=2.5
R_C=(5+8)/8=1.625
因此,根据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下一个执行的进程应该是进程B。
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的优点:
(1)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将先来先服务和优先级调度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了其中的缺陷。
(2)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认为,每个进程的等待时间都是一样的,这样就保证了系统的公平性。
(3)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平均优先级等待时间,提高系统的效率。
(4)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还具有调度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是一种计算机进程调度算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将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进程,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是一种抢占式调度算法,它是基于进程的响应比来决定哪个进程应该被调度,响应比定义为进程等待时间与服务时间之比。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进程的等待时间更长,它的响应比就会更高,因此,它有更大的机会被调度。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的优势在于,由于它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哪些进程应该被调度,从而有效地消除浪费,提高系统的性能。
此外,它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处理比较耗时的进程,从而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然而,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它是一种抢占式调度算法,因此它可能会增加进程的上下文切换次数,这会降低系统的整体性能。
其次,由于它是基于响应比的,因此它可能会优先处理更短的进程,而忽略更长的进程,从而影响系统的效率。
总之,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是一种有效的进程调度算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但也有一定的缺点,需要用户慎重考虑。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1 什么是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也称为HRRN算法)是一种用于调度作业
的排队策略,它重点关注已经等待了较长时间的作业。
它根据作业的
响应比(response ratio)来排序作业,响应比反映作业的等待时间。
HRRN的目的是在作业的服务时间和系统的性能之间进行平衡,从而提
高系统的效率和作业的响应时间。
2 HRRN 算法的原理
HRRN算法的基本原理是按照作业的响应比排序,其公式如下:
响应比 = (等待时间 + 服务时间) / 已等待时间
也就是说,响应比是作业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的比值,用来衡量
排队等待时间与作业完成时间之间的关系。
HRRN算法把等待时间越长
的作业优先选择,也就是说,整个系统会尽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在等待
时间较长的作业上,以减轻作业的响应时间。
3 HRRN 算法的 the 优点
1.HRRN算法把等待时间较长的作业优先考虑,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减轻作业的响应时间;
2.HRRN 算法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等待时间和服务
时间的比值,从而达到最佳的调度效果;
3.HRRN算法的算法比较简单,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
4 HRRN 算法的缺点
1.HRRN算法由于过于关心等待时间较长的作业,因此作业的处理时间会有偏差,某些新的作业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被处理;
2.HRRN算法不能很好地考虑系统中的吞吐量,因此如果系统中有大量的小作业,系统的吞吐量会受影响;
3.HRRN算法不能很好地考虑系统中的可靠性,因此在一些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HRRN算法可能不太合适。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HRRN)是一种多任务调度策略,它将任务按照它们的响应比(Response Ratio)来进行排序,响应比由当前时间(Current Time)和上次服务时间(Last Service Time)组成,它体现了任务等待时间以及服务时间的比值。
HRRN算法通过比较任务的响应比,将等待时间长的任务放在队列的前面,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时间。
HRRN算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多任务的需求,它能够有效地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系统的效率,使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HRRN算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1. 计算每个任务的响应比(R),R=(当前时间-上次服务时间)/服务时间;
2. 将任务按照响应比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3. 从队列中取出响应比最高的任务,分配给处理器进行处理;
4. 如果任务还没有完成,就将它重新放回队列,等待下次调度;
5. 当任务完成后,更新每个任务的响应比,重新排序,重复以上步骤。
总之,HRRN算法是一种高效的多任务调度策略,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响应时间,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良好的任务调度效果。
高响应比优先算法公式

高响应比优先算法公式高响应比优先算法(Highest Response Ratio Next,HRRN)是一种用于作业调度的算法。
在深入探讨这个算法的公式之前,咱先来讲讲为啥要研究作业调度的算法。
就好比咱平时做一堆事儿,得有个先后顺序吧,不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啥也干不好。
在计算机系统里,多个作业都等着被处理,这时候就得有个“聪明”的办法来决定先处理谁,后处理谁,这就是作业调度。
高响应比优先算法的公式是:响应比 = (等待时间 + 要求服务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咱来仔细瞅瞅这个公式哈。
等待时间,就是作业在那等着被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呢,就是这个作业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那这个公式算出来的响应比是啥意思呢?响应比越大,就说明这个作业越应该被优先处理。
比如说,有两个作业 A 和 B。
A 已经等了 2 小时,完成它需要 3 小时;B 刚到,完成它需要 2 小时。
那 A 的响应比就是(2 + 3)/ 3 = 5/3 ,B 的响应比就是(0 + 2)/ 2 = 1 。
很明显,A 的响应比大,所以先处理A 。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办公室里帮学生解决计算机作业的问题。
其中就有关于这个算法的题目,学生们那叫一个抓耳挠腮。
有个叫小李的同学,瞪着眼睛瞅着题目半天,嘴里还嘟囔着:“这都是啥呀,咋这么难!”我就给他举了个例子,就像学校食堂排队打饭,有的人来得早,等的时间长,但是他要的饭菜做起来简单;有的人刚来,但是要的饭菜很复杂,得花很长时间做。
这时候就得综合考虑谁等的时间长,谁要的饭菜做起来快,来决定先给谁打饭。
小李听了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再来说说这个算法的优点。
它很好地兼顾了等待时间和要求服务时间,不会让那些等待时间长的作业一直被冷落,也不会只因为某个作业要求服务时间短就一直优先处理它。
这就比较公平,能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但是呢,这个算法也不是完美的。
计算响应比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系统资源,在作业数量很多的时候,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开销。
高响应比调度算法

高响应比调度算法1.计算响应比:每个进程的响应比定义为(等待时间+服务时间)/服务时间。
等待时间是指进程已经等待的时间,服务时间是指进程已经运行的时间。
2.选择响应比最高的进程:从就绪队列中选择响应比最高的进程,即响应比最大的进程。
3.执行进程:执行选择的进程,直至进程完成或者被阻塞。
4.更新等待时间:当进程进入等待状态时,更新等待时间。
5.重复执行以上步骤直至所有进程完成。
```c#include <stdio.h>//进程结构体typedef structint process_id; // 进程号int response_ratio; // 响应比} Process;//计算第一个进程的等待时间for (int i = 1; i < n; i++)//计算进程的等待时间//计算总的等待时间//更新响应比}void high_response_ratio_scheduling(Process *processes, int n)Process selected_process;while (1)int max_response_ratio = 0;int selected_process_index = -1;//选择响应比最高的进程for (int i = 0; i < n; i++)max_response_ratio = processes[i].response_ratio;selected_process_index = i;}}//如果没有进程可以选择,跳出循环if (selected_process_index == -1)break;}selected_process = processes[selected_process_index];//执行进程printf("正在执行进程 %d\n", selected_process.process_id); //更新状态}int mai//进程数int n = 3;//进程数组Process processes[n];//初始化进程信息processes[0].process_id = 1;processes[1].process_id = 2;processes[2].process_id = 3;//计算等待时间和响应比//高响应比调度high_response_ratio_scheduling(processes, n);return 0;```总结:高响应比调度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实时调度算法,能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HRRN

作业号
到达时刻服务时间(分钟)1
8:001202
8:50503
9:00104
9:5020⾼响应⽐优先调度算法HRRN
计算在单CPU 环境下,采⽤⾼响应⽐优先调度算法时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并指出它们的调度顺序。
⾼响应⽐优先调度算法:
等待时间=上⼀个的完成时间-该作业到达的时刻
响应⽐=(等待时间+服务时间)/服务时间=等待时间/服务时间+1
第⼀轮(作业1的完成时间10:00)
作业2 等待时间:10:00-8:50=70(分钟) 响应⽐ :(70+50)/50=2.4
作业3 等待时间:10:00-9:00=60(分钟) 响应⽐ :(60+10)/10=7
作业4 等待时间:10:00-9:50=10(分钟) 响应⽐ :(10+20)/20=1.5
所以最先执⾏3
第⼆轮(作业3的完成时间10:10)
作业2 等待时间:10:10-8:50=80(分钟) 响应⽐:(80+50)/50=2.6
作业4 等待时间: 10:10-9:50=20(分钟) 响应⽐ :(20+20)/20=2
所以先执⾏2
作业号到达时刻服务时间
(分钟)
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分钟)带权周转时间(分钟)
1
8:001208:0010:0012012
8:505010;1011:00130 2.63
9:001010:0010:1070749:502011:0010:2090 4.5
平均周转时间: (120+130+70+90)/4=102.5(分钟)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1+2.6+7+4.5)/4=3.775(分钟)
调度顺序: 1 、 3 、2 、 4。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求平均周转时间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求平均周转时间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Highest Response Ratio Next, HRRN)是一种动态调度算法,它通过计算作业的响应比来决定下一个要执行的作业。
响应比越高,说明该作业等待时间越久,优先级越高,会被优先调度。
计算响应比的公式为:响应比 = (等待时间 + 需要时间) / 需要
时间。
假设有n个作业,每个作业的需要时间为t[i],等待时间为
w[i],则平均周转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平均周转时间 = (总周转时间) / n,其中总周转时间等于每个
作业的周转时间之和。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初始化总周转时间为0。
2. 对于每个作业i,计算其响应比R[i] = (w[i] + t[i]) / t[i]。
3. 选择响应比最高的作业i,并将其执行。
4. 更新作业的等待时间,等待时间等于之前所有执行过的作业的运行时间之和。
5. 更新总周转时间,总周转时间等于作业i的周转时间加上之
前的总周转时间。
6. 重复步骤3-5,直到所有作业都被执行完毕。
7. 计算平均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等于总周转时间除以作业的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可能存在饥饿问题,即某些作业一直无法得到执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提高低优先级作业的执行机会,例如引入时间片轮转算法或者动态调整响应比的计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等待时间与服务时间之和,就是系统对该作业的响应 时间,故该优先权又相当于响应比RP。据此,又可表示为:
优先权 等待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响应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3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作业
提交 时间
运行 时间
开始 时间
完成 时间
周转 带权周转 执行
时间
时间
顺序
1 8.00 2.00 8.00 10.00 2.00
(1) 如果作业的等待时间相同,则要求服务的时间 愈短,其优先权愈高,因而该算法有利于短作业。 (2) 当要求服务的时间相同时,作业的优先权决定 于 其等待时间,等待时间愈长,其优先权愈高,因而它 实现的是先来先服务。
(3) 对于长作业,作业的优先级可以随等待时间的 增 加而提高,当其等待时间足够长时,其优先级便可升 到很高, 从而也可获得处理机。
1
1
2 8.50 0.50 10.10 10.60 2.10 4.2
3
3 9.00 0.10 10.00 10.10 1.10 11
2
4 9.50 0.20 10.60 10.80 1.30 6.5
4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平均周转时间
t = 1.625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w =5.675
4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缺点:每次调度前都要计算响应比,增算法
郑州轻工业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该算法,就是每次调度一个作业投入运行时, 计算后备作业表中每个作业的响应比,然后挑 选响应比最高的投入运行。
2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引入动态优先权后,优先权的变化规律可描述为:
优先权 等待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