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社会的德现状与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浅谈当今社会的道德危机

浅谈当今社会的道德危机社会道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
处于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它是敬业、奉献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公德现状却不容乐观。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却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
道德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一个民族永久不衰。
因此探讨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背后的原因及提出及时有效地解决途径是极为重要的。
道德滑坡已经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各个阶层,各个领域。
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是致命的。
在我国倡导建设精神文明的今天,提高全民道德文化修养已成了当务之急。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救赎道德,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一、当今社会的道德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能量的空前积聚,物质文明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伴随而来的却是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信息技术发展的全球化、生产生活方式的网络化、以及经济市场运行的非规范化。
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不确定感,而这种不确定感在公共道德领域慢慢演变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种危机——道德危机。
我国公民的道德现状如何呢?实事求是地说,问题十分的严重,在现今的中国,很少有人去关心社会和他人,品德正直、忠于自己见解、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仗义执言的人越来越少。
而损人利己、见死不救的人却大有人在。
这已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各种媒体发出的“道德滑坡”的惊呼,也透露了统治当局从上到下无法掩饰的忧虑和无奈心态一方面,公民的思想道德危机严重,表现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不再以帮助别人作为一种乐趣或义务。
我们不难看到一下几种状况:公交车上不让座,看到老年人过马路不太会上前帮助,捡到别人遗失的财物不主动归还等。
对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的思考

对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的思考近年来,关于道德的讨论从未停止国,道德话题也一直是舆论热议的焦点,呼吁之声一阵高于一阵。
然而,这却并不能改善现今社会中人们早已日渐滑坡的道德意识,“缺德”的现象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十周年、改革开放步入第四个十年的大背景下,让我们共同回顾近来广受关注的道德事件。
笔者也试图历史地、辩证地来审视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进而浅谈几点认识。
一为何道德事件如此触动国人神经1食品安全事件【染色馒头】2011年4月12日,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指多年销售“染色馒头”。
根据记者暗访,馒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将旧馒头贴上最新生产的日期、过期馒头回炉加工为“新馒头”、乱使用甜蜜素、山梨酸钾和防腐剂等现象。
【瘦肉精】继2009年2月,瘦肉精导致广州70人中毒事件后,2011年3月15日,沉寂一时的瘦肉精再现“遗毒”,双汇被曝收购“有毒”肉。
瘦肉精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动物药品,将这类物质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如果长期服用会诱发恶性肿瘤。
从2004年安徽阜阳的空壳奶粉,到2008年河北的三聚氰胺毒奶粉,再到瘦肉精、毒蔬菜、毒大米、毒双汇、敌敌畏鱼干、敌敌畏泡菜、陈馅月饼……数不胜数的食品安全事件,不禁让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能吃什么?”房地产事件上海“楼倒倒”】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全部倒塌,造成一名施工人员死亡。
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楼房倒塌的原因可能是施工方偷工减料。
【无锡“楼薄薄”】2009年8月,无锡桐乡市居民沈汉良发现自家天花板湿了,原以为楼上住户徐建兴在搞装修。
谁知,后经相关工程师测定徐家楼板才是“罪魁祸首”楼板设计厚度12厘米,而徐家楼板厚度却只有7.9厘米。
论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现象与反思

论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现象与反思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这些耀眼成绩背后,却隐藏着道德缺失的巨大的社会隐患。
当下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变得极为复杂,千头万绪,说不清理还乱。
在如今历史大潮的冲击下,我们其实信仰的道德标准也不再统一。
传统美德处于尴尬之地,新的统一的道德观念又未统一,造成今日种种就不足为奇了。
一、一场道德风暴引发的思考2006年,以为徐姓老太在南京公交站台不慎跌倒,一个叫彭宇的小伙子赶紧上前去扶,然而,现实版的农夫与蛇正式上演,老太抓住彭宇不放,一口咬定是其撞的人。
后经法院一审判决,彭宇赔付老太4万余元,此案一经公开,引起全国一片哗然,并热烈讨论。
近年以来,多地发生了因为扶人而被指其为肇事者的事件。
2006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南京彭宇案尘埃未定,继而河南李凯强事件、天津许云鹤案、上海的“搀扶门”、南通殷红彬事件又纷纷粉墨登场。
达州“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诬陷索赔”,眼下人心不古真到了相当恶劣的程度。
这件事的双方当事人——“一老三小”令人印象深刻,老太选择3个小孩作为敲诈勒索对象,更现其心地卑鄙龌龊。
利用小孩子的涉世未深善良无知,以售其奸,使敲诈勒索能够顺利得逞,其心可诛。
与此同时上海黄浦区老人摔倒后无人搀扶、武汉老人窒息无人伸出援手而致死等悲剧又轮番上演。
经历种种事件的世间人们,再也不敢伸出援手,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
但由于受伤严重,经医院抢救无效,在10月21日零时32分离世。
这是怎样的社会使得人们对一个幼小的生命视而不见,是怎样的冷漠能深深的扛得住良心的责问,是怎样的思绪使得这个最原始的麻木竟延续到了现在?提倡千年的见义勇为的道德观顷刻间崩塌,原本的礼仪之邦如今却尽被冷漠笼罩。
2014年2月27日,深圳地铁站外企高管女经理卧地50分钟无人扶,后抢救无效死亡。
现代社会是否存在道德沦丧?辩论辩题

现代社会是否存在道德沦丧?辩论辩题正方,现代社会存在道德沦丧。
首先,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巨大,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会放弃一些道德原则。
比如,为了谋取利益,一些商人会采取不择手段的手段,包括欺骗消费者、偷税漏税等行为。
这种行为的存在无疑是道德沦丧的体现。
其次,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快,网络虚假信息泛滥,造成了道德观念的混乱。
很多人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诋毁他人,甚至进行网络暴力行为,这些都是道德沦丧的表现。
再者,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盛行,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利益和享乐,而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利己主义的思潮导致了道德观念的淡化,人们对于道德规范的遵守不再那么严格。
最后,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人员的腐败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也对社会的道德风气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可以明显看出,现代社会存在着道德沦丧的现象。
反方,现代社会不存在道德沦丧。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道德规范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减少。
相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道德的重视更加强烈。
比如,各种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都在展现着人们对于道德的坚守和追求。
其次,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对于违法和不道德行为的惩罚也更加严厉。
这些法律规定和制度的建立,无疑对于道德的维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者,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为道德观念的传播和弘扬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比如,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信息的传播,可以让人们更加方便地接触到正能量的道德教育。
最后,现代社会的道德风气也在不断改善和提升。
很多人在面对道德困境时,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展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现代社会并不存在道德沦丧的现象,相反,人们对于道德的重视和坚守更加突出。
对当今社会道德现状的评价

对当今社会道德现状的评价班级:政教1101班组别:第五组对当今社会道德现状的评价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道德也在经历着逐步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现今物质水平迅猛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的道德现状却不容乐观,呈现出滑坡的趋势,究其滑坡的原因:其一,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毫无节制的泛化,改革开放把一些好的东西引进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一些不好的东西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其二,在道德宣传教育上存在着失误与不足,没有让人们去认识具体的实际可行的道德行为,我们从小就在听着雷锋的故事,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好人好事从人民群众中涌现,但是却并未得到有力的宣传与弘扬,我们党坚持的是群众路线,那么就要把来自群众的这些优秀的道德模范推及到群众中去,以贴近群众的例子更好地感染群众,增强群众的道德力量。
其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缺失,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渐渐被人们遗忘。
其四,这是社会快速进步必然遇到的问题,就像我国经济的发展,由“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为什么会产生变化?虽然“又快又好”的发展方式带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些弊端,我们又倡导“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那么道德的发展也是如此,会出现道德问题也是必然会遇到的,就看我们如何去对待和解决。
那么,如今道德滑坡的变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社会道德的沦丧、职业道德的扭曲、家庭伦理的弱化。
首先说社会公德,公德一般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而要求全社会公民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的好坏。
如今,一些人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严重的道德问题,而且去年的“扶不扶”问题一度将中国的道德推向了舆论的顶峰,助人为乐本是促使人们和睦相处的美德,可是闹到现在这个结果,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如果人们在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呢?是避而远之,还是傻傻愣愣的上去帮忙,亦或是找人作证,才小心翼翼的送其上医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真是整个社会道德的悲哀。
思考现代社会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建设

思考现代社会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建设道德,在人类社会中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道德都扮演着引导着人类行为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经常听到“道德危机”、“道德沦丧”等词汇,可见道德问题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道德问题却愈发复杂和纷繁。
因此,如何思考现代社会中的道德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道德建设,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矛盾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社会。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社会产生了很多的财富和财富机会,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商业利益、投机倒把、盲目追求财富等等,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尤其是道德危机。
比如,很多人为了追求金钱财富而放弃了自己的价值观念,甚至不惜违法犯罪。
还有一些人擅用权力,侵犯民众利益,严重的破坏了社会公信力和社会道德。
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现实,我们首先要思考如何将道德问题想清楚,分析清楚其中的矛盾性,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首先,我们应认清道德问题的多元性,道德问题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
而这种多元的道德问题对与我们进行道德建设可以合理和科学的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道德建设不能只靠一方为了有效解决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不能单单依靠政府或者某个个体来推动,而应该把所有的良性力量联合起来,为道德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具体的举措包括从教育入手、强化法律制度、提高道德素养等多个方面,加强丰富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的民族和先进的道德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无时无刻地接受到高尚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尊德、敬信、和谐、严谨的道德风尚落地生根。
加强教育,逐渐提高公民道德素养教育是我们进行道德建设的重要渠道,也是解决道德危机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从小学教育中,引导孩子们形成健康、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中学教育开始,注重道德素养与创新思维、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从大学教育开始,注重把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个人品德与专业能力。
我对社会道德现状的看法

我对社会道德现状的看法
1. 道德基础不稳定:随着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的发生变化,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也随之不断调整,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
2. 道德滑坡现象:一些人可能因为贪婪、自私、虚荣等害群之马的行为,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下滑。
3. 快餐式道德:一些人可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忽视道德的底线,采用快餐式道德来迎合时尚潮流,获取短期收益。
4. 开放和多元的社会趋势: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和交融,导致人们对传统道德准则的认识产生巨大的变化,而随之而来的是对新的道德准则的不断探索和诠释。
现当代社会的道德现状

现当代社会的道德现状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社会道德领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部变化,而不是道德体系的新旧更替。
总的来说,我国当前的社会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是健康、进步的。
但也存在着消极、落后的现象。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优势可以限制、克服当前社会道德中存在的消极、落后现象。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道德本质论的有关理论,正确认识我国当社会的道德现象和本质,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道德本质论认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经济关系的制约同时并受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因此,要正确认识一定社会的道德状况,必须从决定这一社会道德状况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入手。
(一)我国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道德本质论认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并促进了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但是,我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滞后性、局限性,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念的迅速转变,使人们常常面临着价值信念和道德观念的矛盾冲突,再加上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制度和法律的漏洞,以及历史遗留的封建的、资本主义腐朽消极的思想意识的影响,我国当前社会的道德领域中存在的消极落后的现象和问题: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些领域、一些地方的一些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小团体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的公害;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现象严重存在。
(二)我国当前社会道德状况的主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经济关系上,建立了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在政治上,有社会主义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我们完全相信,我们有能力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些优势限制、克服我国当前社会道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近几年社会的道德现状与对道德问题的思考朱德银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2级1班指导教师:万婧论文摘要:中国将进一步加速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加速走向市场经济、法制经济信用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所带来的观念上的,利益上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并将对中国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近期食品被查出含有有害物质,女子当街狂煽母亲,小悦悦被多次碾压而无人救助等问题说明:当今社会必须进行道德设。
Paper abstract: China will further accelerate the system switcher and economical reforming, will accelerate to move towards the market economy, the legal system economical credit idea which in this process brings, in the benefit collision is inevitable, and will have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China's society, food is found out in the near future includes the deleterious substance, the female facing the street incites crazily the mother, but small pleased by many times the roller compaction questions and so on nobody rescue was explained pleased: Now the society must carry on the morals to suppose关键词:道德现状,道德建设。
一、近几年的道德现状(一)近几年接二连三的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
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对肠食道胃粘膜有影响,可能致死;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急病,严重者可致死。
还有“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等食品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除了法律、法规,监督体制的不健全外,也是道德沦丧的一种体现。
(二)进日一段少年当街辱骂并狂扇自己亲身母亲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大家都表示难以想象怎么会有这样的不孝之女,竟然对自己的母亲进行如此的辱骂和殴打。
视频中,女子对母亲辱骂得及其的难听,甚至在受到警察劝阻时狂扇自己的母亲的耳光,警察不得已将其制服,没想到被其直踢裆部,最后将其艰难的摁倒在地。
据悉,该女孩是银向母亲索要钱财遭拒,所以才做出上述举动的。
我中华民族素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明清时,如果儿子打骂父母或公婆,儿子杀害父母亲,要被处以凌迟,而如今在大街上发生此事,可见一定要加强道德建设,恢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辆车碾压,7分钟内,18个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四)5月13日,11点30分左右,浦东仁济医院的二楼大厅内上演让人惊心的一幕:一名父亲因夫妻矛盾,竟然将自己的1岁亲生儿子狠狠摔砸在医院大厅水泥地上,可怜一岁男婴颅骨骨折、伤势危重。
而事情的起因,只是夫妻二人因家庭琐事争吵,只能迁怒于无辜的儿子。
虎毒不食子,身为人父既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这说明在这方面我们的道德缺失得太严重了,除了道德还有法律的缺失。
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法律法规的缺失或者是不健全,亦或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食品特供制度等。
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有《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品安全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虽然这些法律构成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框架,但是由于出台早,要去标准低,以及现实情况的飞速发展,有些条款以及不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体系,对待严重的食品问题,已经不能有效的规范和合理的操作。
比如说《食品卫生法》第四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食品经营的,都必须遵守本法。
”从此条可以看出,《食品卫生法》的“食品”概念是狭义的,并没有包括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以及与食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者或使用。
而食品安全问题本身涵盖了从农田到餐厅的全过程,法律应当反映出食品在这个过程中的整个生物链条,仅仅只对食品生产的某个阶段进行管理,从而导致了很多问题。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少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制度。
例如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信用制度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
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食品安全”等重要基本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义。
针对小悦悦被无数次碾压而无人救助,女子当街狂扇自己亲身母亲,父亲摔自己的亲身儿子等一系列问题,也跟法律的缺失有关。
在“百善孝为先”的古代,不赡养父母要受到惩罚。
《唐律》规定:“詈祖父母者绞。
”“詈”就是辱骂得意思,辱骂父母或祖父母的会被绞刑,一般是斩首。
依《唐律.斗讼》规定:“诸子孙违反教令及供养有缺陷者,徒三年。
”明清时期刑法稍有减轻,但依然要打一百大板。
这里的“供养有缺”还不是指的不赡养父母,而是指子女本来有条件让父母吃的穿的好一些,却舍不得出钱,只给父母提供次等的伙食和衣裳。
这罪一定要父母打鸣冤鼓去官府上告,官府才会受理,算是比较轻的刑法。
但是根据汉律,如果有当爹的三天没吃上饭,儿子也不理不管。
那么这儿子就要被“弃市”就是被处死后扔到大街上让人围观。
汉代律法中杀母的罪等同于大逆罪。
更恐怖的是,如果真的犯了杀父杀母的大罪行,有的地区甚至会用比凌迟更可怕的大刑——剥皮萱草、磨骨扬灰。
不仅如此,处事的地方官吏也要受到惩罚,县官有的会被免职,而县里负责教化民智的“老师”也会被下狱乃至被斩。
在古代因为有法律的规范,所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尊老爱幼的民族。
百业孝为先,在古代对父母很孝敬的人可以直接被举为孝廉。
在以前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而如今却不复存在了,可见有法律的约束才能锻造出有素质的国民,道德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的。
(二)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思想又来源于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变“学在官府”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
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
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统一,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处,人口凋敝,生产破坏,以道家的思想进行统治;当国家稳定之后,不能再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而以儒家思想为宜。
所以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
虽然融合了,但是还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道家、法家为辅助。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德治”,“礼治”,“人治”。
“德治”教育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种心里上的改造,使人心善良,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丈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
“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
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它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过是《四书》《五经》。
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自称,讲究含蓄。
到了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科技技术得不到发展,军事设备落后,政治贪污腐败,民不聊生,封建势力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更是使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志之士都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拯救处在危难之中的中国。
任何文化都不会永远保持不变,因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在发生变化,而且不同文化之间会有交流。
从最本质的角度来讲,文化的变迁来自人们的发现和发明。
人们的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成果是新的物质产品,也可以是新的思想。
这些新产品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文化变迁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发生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或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把自己融进自己文化之中的过程。
当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借取了文化要素,并把他们融进自己的的文化时,自己本来的文化就发生了变化。
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有两种:直接接触或者是通过媒介。
在两种文化发生接触时常常会发生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两种文化在接触时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的相互反对情况。
它常常表现为某种文化的拥有者排斥、另一种文化,当一个族群刻意要抵制另一种文化时,他们或者采取封闭的策略,或者对异文化进行否定性的批判。
文化冲突可能发生在根本的价值领域,也可能发生于日常生活的表层,当然前者要激烈得多,同时油根本的价值冲突导致的文化变迁更加深刻。
两种文化的接触不一定发生文化冲突,而是发生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以拥有两种文化的群体相互交往为基础,通过长期的相互交往,原来的文化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而趋于一致,正常的文化变迁就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这些年来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只要是传统的东西我们就批判,只要是西方的东西我们就很乐意接受。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西方的暴力文化不断地侵蚀着中国的青少年,比如说暴力电影。
动不动就是杀,机枪抱起来就扫,这就是为什么暴力犯罪会越来越猖狂,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动不动就拿起刀子杀人。
近些年来,原本安静宁和的校园这块净土上,现在也接二连三的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因此校园安全也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