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四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一.教材分析本课时讲授选修4第四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本节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揭示金属腐蚀的严重危害;二、金属腐蚀的原因;三、金属防护。
鉴于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为普遍也更为严重,本课以最常见的钢铁锈蚀为例,剖析了金属的两种电化学腐蚀过程——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且重点介绍了金属的两种电化学腐蚀方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联系原电池以及电解池部分内容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上,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了解金属发生腐蚀的原因及现代防腐措施,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防止金属腐蚀,任重道远!二.学情分析本课时重点在于三个探究性实验,学生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不大,主要是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的极度缺乏,会给这节课带来一些难点。
大部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可能会导致教学过程中某些关键点的导出困难。
三.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教学大纲: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知道"是什么"。
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的要点识别有关材料考试大纲: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金属腐蚀的两种类型能够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具体方法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视频材料以及教材中获取关键信息学会通过实验从微观上来研究宏观现象通过探究学习,训练学生的定性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定量实验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金属腐蚀的严重危害通过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学会合作学习与交流通过实验这一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五.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金属的电化学防护难点:金属发生吸氧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六.课时安排 1课时七.教学方法:1、本节教学在整体设计上应以色彩鲜明的图像和现象明显的实验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4.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前言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
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
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
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
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后序:巧妙运用“三先三后”,把握主动1. 先通览后答卷2. 先做熟后做生3. 先做易后做难由于选择题的特殊性,即使随意选择一个答案也有25%的正确率,所以不要将选择题的答案空下,根据感觉把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一个选项作为正确答案。
二、规范作答,给阅卷者最佳印象规范解题时心中要装着三个人:一个是高素质的自我,二是精明的命题者,三是挑剔的阅卷者。
三、运用答题技巧1. 选择题解答选择题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把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区别联系看清楚。
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避免落入命题人所设的“陷阱”,迅速地找到所要选项。
2。
非选择题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对于非选择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
专业用语不能错。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
(4)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作答时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才能得满分。
《金属电化学腐蚀防护》教学设计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教学,要体现课堂新教法,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旨在认真落实课程新理念,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探究实验,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主阵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目标、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应该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
选修4第四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教学设计,笔者就是依据新课程化学教学课程目标,以体现新理念为出发点完成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位于选修四最后一章最后一节,前面有原电池、电解池知识为基础,又有初中金属腐蚀知识的简单渗透,所以本节课是将以往学生获取的零散知识的一个整理和对前面所学原电池知识的实际应用。
课堂教学过程围绕“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设计思路,通过学生搜集资料、实验探究、课前预习,课堂总结、课堂练习等方法,使本节课更重要的成为一节能力培养课: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现象分析处理的能力。
通过资料搜集,认识金属锈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通过课堂教学分析,理解金属锈蚀的原理;通过课堂练习,了解考试动向。
二、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收集资料,分组探究提前一周让学生借用网络收集金属腐蚀现象图片、金属腐蚀危害图片以及金属腐蚀及防护相关文字资料。
由于学生家有电脑的不多,让他们制成课件或下载有困难,所以将收集的资料发至教师邮箱,教师整理、评价,制成课件,课堂进行展示。
同时准备探究实验:“铁钉在不同条件下的锈蚀”的7组对照试验。
方案由学生查阅资料思考后自行设计,教师对他们的方案给予指导和评价。
然后由学生分组进实验室自己动手准备、配制、完成。
在学生已有的“铁钉腐蚀条件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网上查询到的设计方案,最后本实验在原有三组对比试验的基础上扩充为七组对比试验。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理科生。
从知识储备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的基本原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能力水平来看,他们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并能熟练完成基本的实验操作,可以通过合作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学生对铁生锈的生活现象很熟悉,也在必修教材中学习过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合金等知识,因此具备了自主探究铁的吸氧腐蚀原理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源自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选修4》第四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但只选取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教学。
由于钢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且钢铁腐蚀中又以电化学腐蚀更为普遍且危害更大。
所以教学中仅以钢铁为例重点探究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删除了钢铁的化学腐蚀以及其他金属的腐蚀。
同时也增加了探究铁的吸氧腐蚀原理的学生分组实验。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会书写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②知道常见的电化学防护的方法,并能解释其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验,体会与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采取防护措施可以减少由于钢铁腐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感受化学对人类进步的意义。
【教学重点】吸氧腐蚀原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教学难点】探究吸氧腐蚀原理【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U型管,烧杯,导线,灵敏电流表,碳棒,铁钉,饱和食盐水,溶液,H2O2溶液,酚酞,暖宝宝,药匙,数字化实验仪器(O2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一、电化学腐蚀1.吸氧腐蚀2.析氢腐蚀二、电化学防护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学案4-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1)概念: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
(2)实质: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
即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
(3)类型:根据与金属接触的介质不同,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2.化学腐蚀金属与接触到的干燥气体(如O2、Cl2、SO2等)或非电解质液体(石油)等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腐蚀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3.电化学腐蚀(1)概念: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
(2)实例:在潮湿的空气里,钢铁的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的薄膜,它跟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恰好构成了原电池。
其中,铁是负极,碳是正极。
(3)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4.钢铁生锈原理的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探究饱和食盐水浸泡过的铁钉发生吸氧腐蚀。
(2)实验步骤: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如图所示的具支试管中。
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的变化。
(3)实验现象:导管中水柱上升,铁钉表面有铁锈生成。
(4)实验分析:装置中Fe、C、饱和食盐水一起构成了原电池,Fe 作负极,碳作正极,饱和食盐水作电解质溶液,由于NaCl溶液呈中性,因此钢铁发生吸氧腐蚀。
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1.金属的防护2.金属的电化学防护探究点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提醒:判断金属的腐蚀类型要从本质入手,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生原电池反应。
电化学腐蚀中,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而位于氢之后的金属只能发生吸氧腐蚀,吸氧腐蚀比析氢腐蚀更为普遍。
2.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比较①由于在通常情况下,金属表面不会遇到酸性较强的溶液,所以吸氧腐蚀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形式,而且析氢腐蚀最终也会被吸氧腐蚀所代替。
②电化学腐蚀中吸氧腐蚀比析氢腐蚀更普遍,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和氢之后的金属都能发生吸氧腐蚀,但只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腐蚀及其危害。
2.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及反应原理。
3.了解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特别是电化学防护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事例引入,激发兴趣;分组实验,总结结论,典型题例,强化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事例引发学生思考,体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教学难点:金属发生吸氧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教具:提供试剂:锌片铜片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提供仪器:水槽导管电流表教学过程:[板书]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金属的腐蚀(1)定义: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的过程(2) 金属腐蚀的本质:M—ne—=M n+[实验探究]金属腐蚀的类型[预设问题2] A、B装置中Zn棒的质量有无变化?Zn发生了什么反应?装置中是否有电流形成?[板书] (3) 金属腐蚀的类型[预设问题3]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为什么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干燥的空气中更易被腐蚀?[多媒体投影] 钢铁的析氢腐蚀电化学腐蚀示意图[板书] 析氢腐蚀(酸性溶液)[指定学生板书]↑负极(Fe):Fe—2e—=Fe2+正极(C):2H++2e—=H2[引导] C装置中发生了什么电化学腐蚀?[学生实验] 铁的吸氧腐蚀(教材85页实验4-3)[演示实验]2.铁的吸氧腐蚀的改进实验:投影实验现象[多媒体投影]实验现象[板书]析氧腐蚀(中性和弱酸性溶液)[多媒体投影] 钢铁的吸氧腐蚀电化学腐蚀示意图[引导] 钢铁吸氧腐蚀时形成的原电池的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板书]负极(Fe):2Fe—4e—=2Fe2+正极(C):O2+2H2O+4e—=4OH—总反应:2Fe+ O2+2H2O=2Fe(OH)2[多媒体投影]铁锈形成:4Fe(OH)2+ O2+2H2O=4Fe(OH)3Fe(OH)3失去部分水成为铁锈,结构疏松,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案示范三篇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案示范三篇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程是高中化学的第四章第四节,着重介绍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的基础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金属腐蚀的原因、腐蚀过程和类型,腐蚀的防护措施,以及防护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和分类,知道何种因素引起腐蚀。
2. 了解金属腐蚀的过程,掌握腐蚀程度的判断方法。
3. 掌握金属的防腐方法,包括阳极保护、阴极保护、涂层保护等。
4. 了解防腐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学会正确使用防腐涂料。
5.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从职业方向出发,对未来进行规划和预测。
教学重点:1. 腐蚀的种类和原理;2. 防腐的措施和方法;3. 金属腐蚀评价和防腐涂料选用的标准。
教学难点:1. 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的反应过程。
2. 不同金属在不同环境下腐蚀的机理及防止腐蚀的方法;3. 防腐涂料的选用,涂层的厚度和附着力的衡量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程是高中化学中的选修内容,通常在年级较高,化学基础知识相对扎实的学生中教授。
学生应该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学习了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如电极反应等,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对于电解质的种类、腐蚀机制等知识掌握不深刻。
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防腐涂料及防腐涂料的应用,在实验操作上可能需要师生合作互动。
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理解腐蚀的机理和防护原理。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分析,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 通过研究具体的防腐实践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防腐的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
4. 通过实验和模拟仿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5. 课后安排相关的实验练习以及习题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结合视听、图像等多媒体资源,生动直观展示相应的实验现象及防腐涂料的应用例子等;2. 小组讨论及实验操作,寻找金属腐蚀的规律;3. 仿真实验、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交替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4. 队伍合作、个人发现等多元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高二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4-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人教版)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课标要求1.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2.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
3.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课标解读1.从原电池原理分析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及危害。
2.用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采取措施,防止金属腐蚀。
●教学地位在学习了原电池原理及电解池原理的基础上展开,介绍了金属腐蚀造成的严重危害、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及防止金属腐蚀的几种方法,重点是掌握金属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本质(金属表面形成了微型原电池),同时指出,人们根据对金属电化学腐蚀本质的认识,发现了防护金属电化学腐蚀的方法。
本节内容是本章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导入建议耸立于美国纽约港外一个海岛上15层楼高的自由女神铜像,历来被认为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象征。
然而,经过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它和人一样,已经生“病”了。
自由女神铜像近百年来一直受着一种“疾病”的折磨,那就是电化学腐蚀。
“自由女神”的外壳材料是铜,而支撑整个雕像的内支架却是铁的,在它们之间仅用一层浸透油的毛毡隔开。
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一层毛毡失去了隔离作用,而大西洋夹带着盐分的潮湿空气不断地向自由女神“攻击”,无数的原电池便在“自由女神”的身上形成了。
这种原电池以铁为负极,铜为正极,夹带盐分的湿空气正好在两极之间起着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结果加速了铁的腐蚀。
面对自由女神雕像的腐蚀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提示】连接一活泼金属,如Zn,阻止自身形成Fe、Cu原电池,使Fe、Cu作原电池正极,而被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的比较”,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
⇒步骤3: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84~85页教材研析,对“探究1”的内容进行总结。
⇒步骤4: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两题,验证学生对探究1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极(C):O2+2H2O+4e—=4OH—
总反应:2Fe+ O2+2H2O=2Fe(OH)2
讲解]Fe(OH)2继续被氧气氧化生成Fe(OH)3,Fe(OH)3失去部分水转化为铁锈(Fe2O3.xH2O)。这种腐蚀是由于电解质溶液中溶有O2造成的。所以把这种腐蚀叫做吸氧腐蚀。这种腐蚀普遍存在,在电化学腐蚀中为主。如果电解质溶液中有CO2气体或H+时,会有H2放出(析出),所以这种电化学腐蚀也叫做析氢腐蚀。总之,无论是哪种腐蚀,其结果都是水膜中OH—浓度相对增加。
较活泼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相互联系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
过渡]金属腐蚀的现象在日常普遍存在,其中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为了尽量减少金属腐蚀带来的损失,我们必须研究金属的防护。
【板书】二、金属的防护
【讲述】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时作负极的金属总是被腐蚀,而作正极的金属则受到保护。根据这一现象,从原电池角度考虑应如何保护金属。
什么是金属腐蚀?金属的腐蚀有哪几种?
学生阅读后回答]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板书]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金属的腐蚀
(1)概念: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提问]生活中你所了解的金属腐蚀有哪些?
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难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课型
讲授:习题案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美丽的金属器皿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失去表面的光泽。如:铁器会生锈、铜器会长出铜绿。实际上金属的生锈,其主要原因与原电池的形成有关,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金属腐蚀的原因。
回答]铁生锈、铜长出铜绿、铝锅出现白色的斑点等。
提问]金属腐蚀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金属由单质变成化合物,使电子被氧化。
板书](2)金属腐蚀的本质:M—ne—=Mn+
讲述]金属腐蚀为失电子,是内因。金属越活泼,越易失电子,越易被腐蚀。金属腐蚀还与外因有关,即与金属接触的介质不同,发生的腐蚀情况也不同。
【讨论】请同学们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保护金属的例子?
【学生回答】①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制成不锈钢;
②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如喷漆、涂油、电镀等。
【思考题】①为什么镀锡铁在镀层破损后,生锈更厉害?
②用铜铆钉或铝铆钉把两张钢板铆在一起,各将发生什么现象?
【总结】以上是人们根据金属腐蚀原理设计的一些防腐方法,但是还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更为理想实用的防腐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板书](3)金属腐蚀的类型:
①化学腐蚀: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氯气中燃烧等。
讲述]上面的腐蚀没有形成原电池,还有一类是在腐蚀过程中形成了原电池。
板书]②电化学腐蚀:不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而被氧化的腐蚀。
引导]请同学们讲述一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的过程。
板书]析氢腐蚀
负极(Fe):Fe—2e—=Fe2+
正极(C):2H++2e—=H2↑
引导]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学习比较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区别和联系,并填写下表:
投影](表中内容学生讨论后再显示)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条件
金属与氧化剂直接接触
不纯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本质
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学生]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这层水膜是含有少量H+和OH—还溶解了O2等气体,结果在钢铁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它与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恰好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
投影]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示意图
引导]根据以前所学内容,指出钢铁腐蚀时形成的原电池的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指定学生板书]
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
课题:第四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授课班级
课时
第四课时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及金属腐蚀的本质原因;
2、了解金属腐蚀的种类,发生腐蚀的反应式的书写;
1、掌握金属防护的方法。
过程
与
方法
1、培养学生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发
正极:要保护的金属负极:比要保护金属活泼的金属
【引导】以上是利用原电池原理保护金属,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电解池原理来保护金属?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阴极:被保护的金属阳极:惰性电极两者均存在于电解质溶液中接上外接直流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