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仪表课后答案第1-2-3章部分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 王再英等 课后答案(全)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 王再英等 课后答案(全)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的关系: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解答: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过程控制仪表课后答案第1章

过程控制仪表课后答案第1章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过程控制仪表的基本知识思考与练习题⑴控制仪表和控制系统有什么关系?答:过程控制系统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平台,而过程控制仪表是过程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什么是信号制?控制系统仪表之间采用何种连接方式最佳?为什么?答:信号制即信号标准,是指仪表之间采用的传输信号的类型和数值。

控制系统仪表之间采用4~20mADC直流电流信号传送,现场变送器和控制室仪表之间采用串联连接方式。

电流信号便于远距离传送,不仅节省电缆、布线方便,而且还便于使用安全栅,有利于安全防爆。

采用1~5VDC直流电压信号实现控制室内部仪表间联络。

用电压信号传送的信息可以采用并联连接方式,使同一个电压信号为多个仪表所接收。

在控制室内,各仪表之间的距离不远,适合采用1~5VDC直流电压作为仪表之间的互相联络信号;任何一个仪表拆离信号回路都不会影响其它仪表的运行;各个仪表既然并联在同一信号线上,当信号源负极接地时,各仪表内部电路对地有同样的电位,这不仅解决了接地问题,而且各仪表可以共用一个直流电源。

(3)防爆仪表与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汽之间有何对应关系?答:防爆仪表的分级和分组,是与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汽的分级和分组相对应的。

仪表的防爆级别和组别,就是仪表能适应的某种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即对于教材表1.3中相应级、组之上方和左方的气体或蒸汽的混合物均可以防爆。

(4)怎样才能构成一个安全火花型防爆控制系统?答:构成安全火花防爆系统要求:①在危险场所使用本安仪表;②在控制室仪表与危险场所仪表之间设置安全栅。

(5)对于采用单个放大器的仪表一般如何着手进行分析?答:对于单个放大器的仪表,首先要将仪表分为输入、放大和反馈三个部分。

然后对各个部分进行分析,尤其是输入部分和反馈部分,最后求得仪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关系。

(6)仪表中常用到哪四种运算放大器电路?各有哪些特点?答:仪表中常用到反相端输入运算,同相端输入运算,差动输入运算和电压跟随器等四种运算放大器电路。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第三章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3章习题(xítí)与思考题3-1 什么(shén me)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解答(jiědá):1)控制(kòngzhì)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shūchū)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3-2 双位控制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解答:1)双位控制的输出规律是根据输入偏差的正负,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

2)缺点:在位式控制模式下,被控变量持续地在设定值上下作等幅振荡,无法稳定在设定值上。

这是由于双位控制器只有两个特定的输出值,相应的控制阀也只有两个极限位置,总是过量调节所致。

3)优点:偏差在中间区内时,控制机构不动作,可以降低控制机构开关的频繁程度,延长控制器中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解答:产生余差的原因:比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y与输入偏差e之间成比例关系:为了克服扰动的影响,控制器必须要有控制作用,即其输出要有变化量,而对于比例控制来讲,只有在偏差不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才不为零,这说明比例控制会永远存在余差。

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为什么积分控制能消除余差?解答:1)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y 是输入偏差e 的积分:2)当有偏差存在(c únz ài)时,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因而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到达无余差。

3-5 什么是积分(j īf ēn)时间?试述积分时间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解答(ji ěd á):1)⎰=edt T y 11 积分时间是控制器消除偏差的调整时间,只要有偏差存在,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只有(zh ǐy ǒu)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2—1)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一般用百分数给出,记为 ,如式(2—2)所示:
ﻩ (2-2)
引用误差: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它是相对仪表满量程的一种误差,一般也用百分数表示,记为 ,如式(2-3)所示:
ﻩ (2—3)
式中, 仪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 仪表测量范围的下限值。
基本误差:基本误差是指仪表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条件下使用时所出现的误差。
图1—1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
(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
答:
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方框图表示。
答:
由题可得:这两台仪表均不能满足上述测量要求.
(13)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其补偿方法常采用哪几种?
(10)什么叫压力?表压力、绝对压力、负压力之间有何关系?
答:
所谓的压力是指垂直作用与单位面积上的力.表压力是指绝对压力与当地大气压力之差。绝对压力是指相对于绝对真空所测量得到的压力.负压是指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之时,大气压力与绝对压力之差。
(11)体积流量、质量流量、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的含义各是什么?
答:
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的方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2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
图1-3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方框图
(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
答:
1)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习题答案

第1章(P15)1、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Q:1)系统由被控过程与系列化生产的自动化仪表组成;2)被控过程复杂多样,通用控制系统难以设计;3)控制方案丰富多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4)控制过程大多属于慢变过程与参量控制;5)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Q:1)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它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控制通常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和物性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为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并使生产过程按最优化目标自动进行。

2)组成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Q: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框图表示。

Q:是串级控制系统。

方块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Q:1)最大偏差、超调量、衰减比、余差、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振荡周期和频率。

2)略(8)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Q:1)按结构不同,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设定值不同,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

2)略(10)只要是防爆仪表就可以用于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吗?为什么?Q:1)不是这样。

2)比如对安全火花型防爆仪表,还有安全等级方面的考虑等。

(11)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仪表都是安全火花型的吗?为什么?Q:1)是。

2)这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一个条件。

2、综合练习题(1)简述图1-11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框图并写明每一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2版)》课后答案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2版)》课后答案

V / cm3
P / ( Pa / cm2 )
54.3 61.2
61.8 49.5
72.4 37.6
88.7 28.4
118.6 19.2
194.0 10.1
试用最小二乘一次完成算法确定参数 α 和 β 。要求: (1) 写出系统得最小二乘格式。 P / ( Pa / cm 2 ) (2) 编写一次完成算法得 MATLAB 程序并仿真。 解: (1) 因为 PV
(2)该过程的框图如下:


Q1 (s )

1 C1S
H 1 (s )
1 R12
Q12 (s )

1 C2S
H 2 (s )
Q2 (s )
1 R2
Q3 (s )
1 R3
(3)过程传函: 在(1)中消去中间变量 ∆q2 、 ∆q3 、 ∆q12 有:
∆h1 ∆h1 ∆h2 d∆h1 ⎧ ⎪ ∆q1 − R − R + R = C1 dt (1) ⎪ 2 12 12 ⎨ ⎪ ∆h1 − ∆h2 − ∆h2 = C d∆h2 (2) 2 ⎪ R3 dt ⎩ R12 R12
H (s )
Q1 (s )

R1 q1 h
R2
q2
R3
q3
解:假设容器 1 和 2 中的高度分别为 h1 、 h2 , 根据动态平衡关系,可得如下方程组:
d ∆h1 ⎧ (1) ⎪∆q1 − ∆q2 = C dt ⎪ ⎪∆q − ∆q = C d ∆h2 ( 2 ) 3 ⎪ 2 dt ⎪ ∆h ⎪ ( 3) ⎨∆q2 = R2 ⎪ ⎪ ∆h (4) ⎪∆q3 = 2 R3 ⎪ ⎪∆h = ∆h − ∆h (5) 1 2 ⎪ ⎩

(完整版)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第二章

(完整版)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2章 思考题与习题2-1 某一标尺为0~1000℃的温度计出厂前经校验得到如下数据: 标准表读数/℃ 0 200 400 600 800 1000 被校表读数/℃20140260480610012)该表精度;3)如果工艺允许最大测量误差为±5℃,该表是否能用?2-2 一台压力表量程为0~10MPa ,经校验有以下测量结果: 标准表读数/MPa 0 2 4 6 8 10 被校表读数/MPa正行程 0 1.98 3.96 5.94 7.97 9.99 反行程2.024.036.068.0310.012)基本误差;3)该表是否符合1.0级精度?2-3 某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 ,精度等级为1.0级。

试问此压力表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是多少?若用标准压力计来校验该压力表,在校验点为5MPa 时,标准压力计上读数为5.08MPa ,试问被校压力表在这一点上是否符合1级精度,为什么?解答: 1)基本误差δ=100%⨯最大绝对误差∆max =0.01×10=0.1MPa 2)校验点为5 MPa 时的基本误差:%8.0%10010508.5=⨯-=δ 0.8%<1% ,所以符合1.0级表。

2-4 为什么测量仪表的测量范围要根据被测量大小来选取?选一台量程很大的仪表来测量很小的参数值有什么问题?解答: 1) 2)2-5 有两块直流电流表,它们的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 1.0级,0~250mA 2)2.5级,0~75mA现要测量50mA 的直流电流,从准确性、经济性考虑哪块表更合适? 解答:分析它们的最大误差:1)∆max =250×1%=2.5mA ;%5%100505.2±=⨯±=δ 2)∆max =75×2.5%=1.875mA ;%75.3%10050875.1±=⨯±=δ 选择2.5级,0~75mA 的表。

2-11 某DDZ-Ⅲ型温度变送器输入量程为200~1000℃,输出为4~20mA 。

自动化仪表习题答案-复制

自动化仪表习题答案-复制

第1章(P15)1、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Q:1)系统由被控过程与系列化生产的自动化仪表组成;2)被控过程复杂多样,通用控制系统难以设计;3)控制方案丰富多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4)控制过程大多属于慢变过程与参量控制;5)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Q:1)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它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控制通常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和物性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为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并使生产过程按最优化目标自动进行。

2)组成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Q: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框图表示。

Q:是串级控制系统。

方块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Q:1)最大偏差、超调量、衰减比、余差、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振荡周期和频率。

2)略(8)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Q:1)按结构不同,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设定值不同,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

2)略(10)只要是防爆仪表就可以用于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吗为什么Q:1)不是这样。

2)比如对安全火花型防爆仪表,还有安全等级方面的考虑等。

(11)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仪表都是安全火花型的吗为什么Q:1)是。

2)这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一个条件。

2、综合练习题(1)简述图1-11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框图并写明每一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模拟式控制器思考与练习题(1)工业上常用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有哪几种?答:工程上常用的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有比例(P )、比例积分(PI )、比例微分(PD )以及比例积分微分(PID )四种,由此产生相应的四种常用控制器。

(2)在模拟控制器中,一般采用什方式实现各种控制规律?答:可以用负反馈放大器来实现。

其原理组成如图3.1所示。

εK U ε=0FU U f =O根据上述三个关系式可求得输出与输入的关系为:FK K U U i +=10当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足够大时, FK>>1, 则上式分母中的1可忽略不计,上式可近似表示为:'01K F U U i =≈这就是说,只要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足够大,那么在引入负反馈构成闭环后,其闭环放大倍数K ′就只与反馈系数F 有关。

而反馈系数就是前面分析的分压系数,这样就实现了比例控制规律。

由于闭环放大倍数K ′与反馈系数F 成倒数关系,即后者衰减,前者放大,或者是,后者为除的关系,则前者就是乘的关系。

换句话说,两者之间互成逆运算关系。

由此得到了启发,若要闭环放大器起积分运算作用,它的反馈电路应是微分运算电路。

反之,要得到微分运算关系的放大电路,其反馈电路应该用积分电路。

(3) 试述DDZ —Ⅲ型控制器的功能。

答: DDZ —Ⅲ型控制器的作用是将变器送来的1~5VDC 测量信号与1~5VDC 给定信号进行比较得到偏差信号,然后再将其偏差信号进行PI D 运算,输出4~20mADC 信号,最后通过执行器,实现对过程参数的自动控制。

一台DDZ —Ⅲ型工业控制器除能实现PID 运算外,还具有如下功能,以适应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需要。

①获得偏差并显示其大小②显示控制器的输出③提供内给定信号并能进行内外给定选择④进行正/反作用选择⑤进行手动操作,并具有良好的手动/自动双向切换性能(4)基型控制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基型控制器由控制单元和指示单元两大部分组成。

控制单元包括输入电路、比例微分(PD )电路与比例积分(PI )电路、软手动与硬手动操作电路和输出电路等,指示电路包括测量信号指示电路和给定信号指示电路。

输入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测量信号与给定信号相减,获得偏差信号。

并将两个以零伏为基准的输入电压转换成了以电平V B =10V 为基准的偏差电压输出,从而实现了信号的电平移动,使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进入其共模电压范围内。

比例微分运算电路的作用是接受由输入电路送来的以10V 电平为基准的输出信号对它进行比例微分运算,再经比例放大的后输出,送给比例积分电路。

比例积分运算电路主要是给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引入积分作用。

手动操作是由手动操作电路实现的。

输出电路其作用是将比例积分电路送来的以10V为基准的1~5VDC电压信号转换成以0V为基准的4~20mADC输出电流送给执行机构。

指示电路的作用是将以零伏为基准的4~20mADC转换成以VB=10V为基准的1~5mADC的输出电流信号,用电流表加以指示(5)DDZ—Ⅲ型控制器的输入电路为什么要采用差动输入方式?为什么要进行电平移动?答:采用差动输入方式,使引线电阻RCN 上的压降VCM以共模电压形式加入输入电路,由于输入电路对共模电压信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VCM不致引起误差。

输出电压V01与引线电阻上的附加压降VCM1、VCM2无关,因而消除了它们对输出电压V01的影响。

在输入电路中进行电平移动,将偏差电平抬高到+10V的基准上,这样在同样条件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数值就在共模电压范围要求之内,输入电路就能正常工作了。

输入电路将两个以零伏为基准的输入电压转换成了以电平VB=10V为基准的偏差电压输出,从而实现了信号的电平移动,使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进入其共模电压范围内。

(6)DDZ—Ⅲ型控制器有哪几种工作状态?什么是软手动状态和硬手动状态?答: DDZ—Ⅲ型控制器有自动(A)、软手动(M)和硬手动(H)三种工作状态,软手动操作又称速度式手操,是指控制器的输出电流随手动输入电压成积分关系而变化。

硬手动操作又称比例式手操,是指控制器的输出电流随手动输入电压成比例关系而变化。

(7)什么是控制器的无扰动切换?DDZ—Ⅲ型控制器如何实现“手动/自动”无扰动切换?为什么从软手动方式向硬手动方式切换需要事先平衡?答:所谓无扰动切换是指在切换时控制器的输出不发生变化,对生产过程无扰动。

Ⅲ型控制器由自动或硬手动向软手动的切换(A·H→M)以及由软手动或硬手动向自动的切换(M·H→A)均为无平衡无扰动的切换方式。

所谓无平衡切换,是指在自动、手动切换时,不需要事先调平衡,可以随时切换至所需要位置。

①当从任何一种操作状态切换到软手动操作时,运算放大器IC3的反向端为浮空状态,V03都能保持切换前的值,所以,凡是向软手动(M方式)方向的切换,均为无平衡无扰动的切换。

②控制器处于软手动(M方式),或硬手动(H方式)时,电容CI两端电压值等于V02,而且CI的一端与VB相连,在从手动向自动切换的前后是等电位的,在切换瞬间,CI没有放电现象,V03不会突变,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也不会突变。

所以,凡是向自动(A方式)的切换也均为无平衡无扰动的切换。

凡是向硬手动方向的切换,从自动到硬手动或从软手动到硬手动(A、M→H),均为有平衡的无扰动切换。

即要做到无扰动切换,必须事先平衡。

因为硬手动操作拨盘的刻度(即VH值),不一定与控制器的输出电流相对应,因此在由其它方式向硬手操方式切换前,应拨动硬手动拨盘(即调WH电位器),使它的刻度与控制器的输出电流相对应,才能保证切换时不发生扰动。

第2章变送器思考与练习题(1)变送器主要包括哪些仪表?各有何用途?答:变送器主要包括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流量变送器、液位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等;各自将被测工艺参数,如压力、差压、流量、液位、温度等物理量转换成相应的统一标准信号,并传送到指示记录仪、运算器和控制器,供显示、记录、运算、控制、报警等。

(2)变送器是基于什么原理构成的?如何使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呈线性关系?答:变送器都是基于负反馈的原理来工作的;保证放大器的放大系数和反馈系数为常数可使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呈线性关系。

(3)何谓零点迁移?为什么要进行零点迁移?零点迁移有几种?答: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下限值ymin 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xmin相对应,即在xmin≠0时,使Y=ymin的调整,为零点迁移;零点迁移是为了保证变送器的在不同的输入范围时其输出仍是标准信号;零点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

(4)何谓量程调整和零点调整?答:量程调整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上限值ymax 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xmax相对应。

零点调整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下限值ymin 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xmin相对应,即在xmin =0时,使Y=ymin。

(5)电容式、扩散硅式、电感式、振弦式差压变送器与矢量机构式差压变送器相比有什么优点?答:与矢量机构式差压变送器相比,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是微位移式变送器,无杠杆系统,体积小,它以差动电容膜盒作为检测元件,并且采用全密封熔焊技术,因此整机的精度高、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抗振性强,其基本误差一般为±0.2%或土0.25%。

扩散硅式差压变送器也是微位移式两线制差压变送器。

它的检测元件采用硅杯压阻传感器,由于单晶硅材质纯、功耗小、滞后和蠕变极小、机械稳定性好、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和精度高。

采用微位移式电平衡工作原理,没有机械传动、转换部分;外形美观、结构小巧,重量轻;调整方便,零点、满量程、阻尼均在仪表外部调整,且零点和满量程调整时互不影响;具有独特的电感检测元件,敏感检测元件所在的测量头部分采用全焊接密封结构;计算机进行温度、压力补偿,不需要调整静压误差。

振弦式差压变送器通过振弦去改变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将差压的变化转换成振弦张力的变化,输出可以是频率或电流。

(6)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如何实现差压-位移转换?差压-位移转换如何满足高精度的要求?答:在电容式变送器中,电容膜盒中的测量膜片是平膜片,平膜片形状筒单,加工方便,但压力和位移是非线性的,只有在膜片的位移小于膜片的厚度的情况下是线性的,膜片在制作时,无论测量高差压、低差压或微差压都采用周围夹紧并固定在环形基体中的金属平膜片做感压膜片,以得到相应的差压-位移转换。

由于膜片的工作位移小于0.1mm,当测量较低差压时,则采用具有初始预紧应力的平膜片;在自由状态下被绷紧的平膜片;具有初始张力。

这不仅提高线性,还减少了滞后。

对厚度很薄,初始张力很大的膜片,其中心位移与差压之间也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7)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如何保证位移-电容转换关系是线性的?答:中心感压膜片位移△S与差动电容的电容量变化示意图如图2.1所示。

设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弧形电极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

图2.1 差动电容变化示意图当被测差压△Pi =0时,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弧形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设其间距为S 0,则S l =S 2=S 0;在有差压输入,即被测差压ΔPi ≠0时,中心感压膜片在△Pi 作用下将产生位移ΔS , 则有S l =S 0+△S 和S 2=S 0-△S 。

若不考虑边缘电场影响,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弧形电极构成的电容C i1和C i2,可近似地看成是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量可分别表示为S S A S AC i ∆+==011εεSS A S AC i ∆-==022εε)11(0012S S S S A C C C i i ∆+-∆-=-=∆ε 可见,两电容量的差值与中心感压膜片的位移△S 成非线性关系。

显然不能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但若取两电容量之差与两电容量和的比值,则有S K S S S S S S A S S S S A C C C C i i i i ∆=∆=∆++∆-∆+-∆-=+-2000001212)11()11(εε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1212i i i i C C C C +-与△S 成线性关系,要使输出与被测差压成线性关系,就需要对该值进行处理。

(8)对于不同测量范围的1151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为什么整机尺寸无太大差别?答:由于膜片的工作位移小于0.1mm ,当测量较低差压时,则采用具有初始预紧应力的平膜片;在自由状态下被绷紧的平膜片;具有初始张力。

这不仅提高线性,还减少了滞后。

对厚度很薄,初始张力很大的膜片,其中心位移与差压之间也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当测量较高差压时,膜片较厚,很容易满足膜片的位移小于膜片的厚度的条件,所以这时位移与差压成线性关系。

可见,在1151变送器中,通过改变膜片厚度可得到变送器不同的测量范围,即测量较高差压时,用厚膜片;而测量较低差压时,用张紧的薄膜片;两种情况均有良好的线性,且测量范围改变后,其整机尺寸无多大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